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弱电工程调试方案

2020-04-26 来源:年旅网
XXXXCBD项目弱电工程

调 试 方 案

业主弱电分包单位:广州市某某自动化系统控制有限公司 日 期:2010年6月23日 版 次:V1.0版

第 1 页 共 65 页

第一章 综合布线系统 -------------------------------------------------------------------------------------------4 1.1 综合布线调试概述 -----------------------------------------------------------------------------------------------4 1.2综合布线调试要求 ------------------------------------------------------------------------------------------------5 1.3 测试调试------------------------------------------------------------------------------------------------------------7 1.4调试人员及时间安排计划 --------------------------------------------------------------------------------------9 第二章 卫星天线及有线电视电视系统 ------------------------------------------------------------------- 10 2.1. 概述 ------------------------------------------------------------------------------------------------------------ 10 2.2. 系统组成 ------------------------------------------------------------------------------------------------------ 10 2.3. 调试要求 ------------------------------------------------------------------------------------------------------ 12 2.4. 调试测试 ------------------------------------------------------------------------------------------------------ 13 2.4.1前端设备调试 -------------------------------------------------------------------------------------------------- 13 2.4.2分配系统调试 -------------------------------------------------------------------------------------------------- 14 2.5. 测试记录表 -------------------------------------------------------------------------------------------------- 15 2.6. 试人员及时间安排计划 ----------------------------------------------------------------------------------- 17 第三章 视频监控系统 ----------------------------------------------------------------------------------------- 18 3.1概述 ----------------------------------------------------------------------------------------------------------------- 18 3.2 系统调试要求 --------------------------------------------------------------------------------------------------- 19 3.3系统调试 ---------------------------------------------------------------------------------------------------------- 20 3.4系统测试记录表格 ---------------------------------------------------------------------------------------------- 24 3.5调试人员及时间安排计划 ------------------------------------------------------------------------------------ 25 第四章 门禁管理系统 ----------------------------------------------------------------------------------------- 26 4.1 概述 ------------------------------------------------------------------------------------------------------------ 26 4.2系统组成 ---------------------------------------------------------------------------------------------------------- 26 4.3系统调试检测 ---------------------------------------------------------------------------------------------------- 27 4.4系统调试记录表 ------------------------------------------------------------------------------------------------- 28 4.5调试人员及时间安排计划 ------------------------------------------------------------------------------------ 29 第五章 防盗报警系统 ----------------------------------------------------------------------------------------- 30 5.1概述 ----------------------------------------------------------------------------------------------------------------- 30 5.2系统组成 ---------------------------------------------------------------------------------------------------------- 30 5.3调试要求 ---------------------------------------------------------------------------------------------------------- 31 5.4系统调试 ---------------------------------------------------------------------------------------------------------- 31 5.5调试记录表 ------------------------------------------------------------------------------------------------------- 32 5.6调试人员及时间安排计划 ------------------------------------------------------------------------------------ 33 第六章 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 34 6.1. 概述 ------------------------------------------------------------------------------------------------------------ 34 6.2. 本系统的监控范围 ----------------------------------------------------------------------------------------- 34 6.3. 中央系统的配置 -------------------------------------------------------------------------------------------- 35 6.4. 现场设备配置 ----------------------------------------------------------------------------------------------- 35 6.5. 系统调试 ------------------------------------------------------------------------------------------------------ 36

6.5.1. DDC加电调试 ------------------------------------------------------------------------------------- 36 6.5.2. BA系统监控设备调试 --------------------------------------------------------------------------- 38 6.6. 楼宇设备控制软件调试 ----------------------------------------------------------------------------------- 45

6.6.1. 开发、调试阶段 ----------------------------------------------------------------------------------- 45 6.6.2. 通信接口软件的开发 ----------------------------------------------------------------------------- 45

第 2 页 共 65 页

6.6.3. 系统的调试 ----------------------------------------------------------------------------------------- 47 2.3.1系统组态 -------------------------------------------------------------------------------------------------- 48 2.3.2 系统总体调试、运行 ---------------------------------------------------------------------------------- 48 6.7. 调试人员及时间安排 -------------------------------------------------------------------------------------- 48 第七章 无线对讲系统 ----------------------------------------------------------------------------------------- 49 7.1系统概述 ---------------------------------------------------------------------------------------------------------- 49 7.2系统组成 ---------------------------------------------------------------------------------------------------------- 49 7.3系统调试要求 ---------------------------------------------------------------------------------------------------- 51 7.4系统调试 ---------------------------------------------------------------------------------------------------------- 51 7.5调试记录表 ------------------------------------------------------------------------------------------------------- 52 7.6调试人员及时间安排计划 ------------------------------------------------------------------------------------ 53 第八章 无线巡更系统 ----------------------------------------------------------------------------------------- 54 8.1. 概述 ------------------------------------------------------------------------------------------------------------ 54 8.2. 系统组成 ------------------------------------------------------------------------------------------------------ 54 8.3. 系统调试 ------------------------------------------------------------------------------------------------------ 54 8.4. 调试人员及时间安排 -------------------------------------------------------------------------------------- 55 第九章 信息现显示及发布系统 ----------------------------------------------------------------------------- 56 第十章 停车场管理系统 -------------------------------------------------------------------------------------- 57 10.1. 概述 --------------------------------------------------------------------------------------------------------- 57 10.2. 系统组成 -------------------------------------------------------------------------------------------------- 57 10.3. 系统调试 -------------------------------------------------------------------------------------------------- 58 10.4. 调试人员及时间安排 计划 --------------------------------------------------------------------------- 59 第十一章 UPS配电系统 -------------------------------------------------------------------------------------- 60 11.1 概述 ------------------------------------------------------------------------------------------------------------ 60 11.2 11.2 UPS配电调试 ----------------------------------------------------------------------------------------- 60 11.3 UPS调试记录表 -------------------------------------------------------------------------------------------- 62 11.4 调试人员及时间安排 -------------------------------------------------------------------------------------- 63

第 3 页 共 65 页

第一章 综合布线系统

1.1 综合布线调试概述

所有铜电缆在线槽或管道内布线; 垂直电缆则可以直接置放在电缆托架上或线槽内。所有光纤电缆在线槽或管道内布线。并保证为整个电缆路线留有足够大的弯曲半径。按照被批准的方法将所有电缆固定于槽箱和托架上。

为了正确地完成安装工作所需的任何专用安装设备或工具。这将包括终接电缆设施、铜/ 电缆接线设施、通讯设施、电缆转盘的支撑架、或其它安装电缆所需的工具。在没有合适垫具的情况下,不得卷动或贮存电缆转盘。不应沿电力线路旁安装任何电缆,或与其它电气器具共享同一根线管、线槽或套管。

我司在安装过程中,任何时间均不使超过电缆最大允许的拉力,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不超过所指定的极限。在安装设备或电子部件时尽可能接近配线架,并考虑将来的发展以便于管理与服务。在安装完毕的电线槽、电缆管和入口洞处用被批准的防火材料密封。电线槽、电缆管穿过防火楼梯前室时做防火处理。所安装的线管道,若长度超过3 0 m 或90 ° 弯头超过2 个,则使用合适尺寸接线箱或者分线盒。

电磁干扰的分离

带有不同种类信号或不同电压的设备如集装在一个共享的容器内,按供货商的有关要求,有效地与任何其它一类的设备屏蔽以避免电磁干扰。

电缆的安排

根据图纸或规格说明书的要求提供一切必需的电缆插销、插座、接头耳等等, 并按照电缆的种类与入口方向把它们固定于安装板和安装带上。整齐地安排系统内所有线路的电缆导体,并按规范的间距将所有线缆固定,以防止电缆在运行情况下损坏( 例如热膨胀、震动等)或引起其它线路短路。

电缆的终接

不让已绝缘的导体触及未绝缘的有电部件或锐利的边缘。 每个终端只连接一条电缆导体。

新安装的线槽,均在适当的位置连接接地点, 并保证能正确地与任何现有设施连接,正确将所有有关的电缆、包合体、柜、服务箱和框架连接起来,以保证接地的延续

第 4 页 共 65 页

性。所有接地由铜线或铜带组成,由一个被批准的楼宇接地点供应,并与主要的电气接地点连接。设备或者箱体的所有门、盖板,均接地铜导体的最小断面积为2.5平方毫。

1.2综合布线调试要求

 缆线的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

 直埋电缆通过交通要道时,应穿钢管保护。电缆应采用具有铠装的直埋电缆,

不得用非直埋式电缆作直接埋地敷设.转弯地段的电缆,地面上应有电缆标志  双绞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

 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

和损伤;

 缆线弯曲半径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1. 2. 3. 4. 5.

非屏蔽4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 屏蔽4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20倍; 同轴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

 端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6类线不应大于8mm;  各类跳线缆线和接插件间接触应良好,接线无误。跳线选用类型应符合系统设

计要求;

 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 各类跳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对绞电缆跳线不应超过5m,光缆跳线不

应超过10m;

 双绞线跟强电的管槽应符合下表要求

范围条件 最小净距(mm) 380V<2kV.A 380V2.5~5kV.A 380V>5Kv.A 第 5 页 共 65 页

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平行敷设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双方均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130 70 注 300 150 80 600 300 150 注: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且平行长度小于10m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表中对绞电缆如采用屏蔽电缆时,最小净距可适当减小,并符合设计要求。

对绞电缆与避雷引下线、保护地线、给水管等的最小净距应符合下表要求: 管线种类 避雷引下线 保护地线 热力管(不包封) 热力管(包封) 给水管 煤气管 压缩空气管

 当采用架空电缆与其它线路共杆架设时,其两线间最小垂直间距应符合下表的

规定;

电缆与其它线路共杆架设的最小垂直距离(m)

种类 1~10kV电力线 1kV以下电力线 广播线 最小垂直间距 2.5 1.5 1.0 平行净距(mm) 1000 50 500 300 150 300 150 垂直交叉净距(mm) 300 20 500 300 20 20 20 第 6 页 共 65 页

通信线

0.6 1.3 测试调试

所有由本公司安装的电缆,在验收前采用专用FLUKE测试仪器进行全面的连续运行测试,测试六类非屏蔽线缆测各项性能质量参数是否合格。

按整体测试内容要求,我司根据各信息点的标记图进行一一测试,测试的同时做好标号工作,把各点号码在信息点处及配线架处用标签纸标明并在平面图上注明,以便今后对系统进行管理、使用及维护;

六类非屏蔽线缆测试

六类非屏蔽线缆测试参考标准:ANSI/ EIA568B,TIA六类非屏蔽布线标准和ISO-E级布线标准。

测试仪器:(采用用FLUKE DSP4000系列以上) 支持的测试

1.近端串扰(NEXT):以线对间NEXT和/或功率和NEXT的格式显示测试结果 2.衰减

3.同级远端串扰(ELFEXT) 4. 回波损耗

5.环境噪声:绘制噪声和频率

6.接线图:确定错接、短路、开路、接反和线对分离。检测屏蔽连续性 7.电缆长度:测量每个线对的长度以及距故障点的距离 8.传播延迟:报告线对之间的总延迟和延迟偏差 9.环路阻抗

综合布线工程的电缆系统电气性能测试,各项测试有详细记录和FLUKE测试数据,以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以下表格供测试用。

第 7 页 共 65 页

综合布线系统六类非屏蔽电缆性能质量测试记录表

项目名称:广州市XXXXCBD项目第一期(A)区酒店(A1)及写字楼(A2)工程 供货商: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测试日期:2010年 月 日 信息点总数 线缆名称 测 试 标 准 测 试 单 位 六类非屏蔽线缆 TIA/EIA568A、ISO/IEC11801标准 广州市某某自动化系统控制有限公司 其中 数据点 线缆型号 使用的测试仪器 业 主 单 位 语音点 VDIA-11211 FLUKE 广州市XXXX置业有限公司 分 包 单 位 广州市某某自动化系统控制有限公司 检测位置 模块型号 VDI7700GU 测 试 结 果 性能参数 序号 配线间 信息点编号 Wire Map 接线图(开 路/短路/错对/串绕) Return Atten- Loss Length uation NEXT近 回波 长度 衰减 端串扰 损耗 (ISO) ACR 衰减 串扰比(ISO) Propa- gation Delay 传输时延 Delay Skew 时延差 PS NEXT 综合近 端串扰 EL FEXT 等效远 端串扰 PS ELFEXT 综合等 效远端 串扰 其 它 测试 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详 见 测 试 报 告 第 6 页 共 65 页2022-4-26

我司采用以下铜缆测试仪器中的一种对线缆进行测试。 FLUKE DTX (CAT6信道测试)

国际标准组织及SYSTIMAX推荐下列六类布线测试仪表:

1, DSP-4000

(Fluke Corporation) (Agilent Technologies) (Microtest Inc) (WaveTek Inc)

2, WireScope-350 3, Onmi-Scanner 4, LT-8600

DSP-4000 ONMI-Scanner WireScope-350 LT-8600 SYSTIMAX GigaSPEED XL7的测试值

测试仪器仪表的要求:

电气性能测试仪按二级精度,达到下表测试仪精度最低性能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7 性能参数 随机噪音最低值 剩余近端串音(NEXT) 平衡输出信号 共模抑制 动态精确度 长度精确度 回损 1~100兆赫(MHz) 65-15log(f100)dB 55-15log(f100)dB 37-15log(f100)dB 37-15log(f100)dB ±0.75dB ±1m±4% 15dB 注:动态精确度适用于从0dB 基准值至优于NEXT极限值10dB的一个带宽,按 60dB限制。

第 7 页 共 65 页2022-4-26

光纤测试

根据我们检测工作的实际需要,我们主要从传输模式上来进行测试。根据我们验收所用的测试设备,我司采用FLUKE测试仪与光纤模块进行测试,分析测试数据,了解光纤的状态。

在现场进行的光纤链路测试,我们使用“衰减值”或者“损耗”来判断被测链路的光纤质量,多数情况下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在ISO 11801、TIA 568B和GB 50312 等常用标准中都倾向于使用这种测试方法,特点是:测试参数包含“损耗和长度”两个指标,并对测试结果进行“通过/失败”的判断总衰减值是否符合要求。

首先采用两条光纤跳线和一对连接器,然后将被测链路接进来(如图下图),进行测试。详细的测试数据见FLUKE测试数据。

光缆芯线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采用光纤连接盒对光纤进行连接、保护,在连接盒中光纤的弯曲半径应符合安装工艺要求。

光纤熔接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使用连接器以便于光纤的跳接。 光纤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

光纤连接损耗值,应符合表6.0.3的规定。 表6.0.3光纤连接损耗

光纤连接损耗(dB) 连接类别 多 模 平均值 熔接 0.15 最大值 0.3 单 模 平均值 0.15 最大值 0.3

以下表格供测试用

第 8 页 共 65 页

光纤光缆性能质量测试记录表

项目名称:广州市XXXXCBD项目第一期(A)区酒店(A1)及写字楼(A2)工程

供货商: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测试日期:2010年 月 日 光纤芯总数 线缆 名称 测试 标准 测试 单位 光纤类型 室内型多模 检测位置 广州市某某自动化系统控制有限公司 总机房——负一层弱电井、首层弱电井 6芯多模光纤 线缆型号 VDGR125TB1P 测试人员 TIA/EIA568A、使用的测试仪器 FLUKE 测试时间 ISO/IEC11801标准 广州市某某自动化系统控制有业主 广州市XXXX置业分包 限公司 单位 有限公司 单位 测 试 结 果 性能参数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配线间

信息点编号 Direction方向 Wavelength(nm) 波长 Result 结果 Loss(dB损耗 Loss Limit Loss Referenc(dB) Margin e (dBm) 损耗极限(dB) 参考 损耗余量 值 其 测试 它 结果 详 见 测 试 报 告 1.4调试人员及时间安排计划

本系统调试测试过程,计划需要2—4人投入到测试调试中,原计划从2010年9月10日调试,35个工作日完成。

调试人数 3-6人 第 9 页 共 65 页

开始时间 2010-9-10 完成时间 2010-10-5 调试工期 35工作日 备注 第二章 卫星天线及有线电视电视系统

2.1. 概述

广州市XXXXCBD项目第一期A区有线电视系统以国家标准规定的指标为依据,采用5-1000MHZ邻频传输系统,支持双向传输,使整个系统满足未来发展的各种应用需求,特别是已经开始实施的有线电视数字化。

主干设计:本工程有线电视系统传输由进线机房经过分支分配、放大器放大后到达天面上的微型机房,卫星信号混合后分别传输到分支器引出到各个区域。实现信号的有效传输。

自本前端输出开始,至每个放大器箱的输入,主干采用SYWV-75-9电缆;每个放大器箱输出至个区域的分配器采用SYWV-75-7同轴电缆,每个分配器传输至各分支器串联主干采用SYWV-75-5同轴电缆;分支器输出至各终端插座的线路亦采用同轴电缆。

为满足高级酒店的要求,将有线电视系统建成一个图像清晰,可收看有线电视节目。客户可根据需要安装自办节目源和卫星天线又可以收看自办节目、卫星电视节目,方便扩展。

 充分考虑系统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 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满足用户对系统的严格要求;  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

 使系统各部分既可有机地融合,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为日后系统的升级扩

展和设备更新留有余地;

 注重系统的经济性,选用经济、实用的设备,设备的复用率。

2.2. 系统组成

系统组成:

酒店频道分配如下(具体节目内容和标准需待酒店管理公司提供) 所有本地的有线电视频道;

第 10 页 共 65 页

至少两个调频无线电(AM/FM)频道; 两个室内音乐频道; 卫星接收(TVRO)频道; 提供客房账单浏览/酒店信息系统

引自卫星电视节目与引自有线电视节目在酒店通讯机房与客房背景音乐广播节目、卫星电视节目、酒店信息节目混合后通过分支分配系统遍布与酒店各个休息区域、各客房、各酒吧和餐厅、各功能室、经理办公室、健身俱乐部、员工餐厅和酒店工程部办公室等。

卫星信号经过同轴电缆传输到卫星机房通过功分器分成24路送到每个卫星接收机上,通过卫星接收机解调出中频信号送到调制器上,经过调制器调制成射频信号通过混合器混合送到电脑房和电话总机房经过解调、调制、混合和放大后送到酒店塔楼的各个区域 系统组成如下:

1) 调制器采用PBI-4000MUV 专业级全频道捷变频邻频电视调制器 2) 混合器采用PBI-4016C混合器。 3) 卫星接收机采用PBI-1000 4) 放大器采用ZV20放大器。 5) 分支分配器采用迈威分支分配器 6) 用户终端盒迈威电视插座。

7) 电缆线采用SYV75-5,75-7,75-9电缆。

8) 连接头采用冷压头,使有线电视前端及节目传输系统接头接触可靠,故障大

大减少。 其组成如下图

第 11 页 共 65 页

DVD机 调制器 图文 调制器 TV 放大器 放大器 TV 省/市有线电视型号 自制节目信号源 卫星电视信号接口混合器 2.3. 调试要求

1) 收播有线电视。接入当地有线电视网。

2) 自办节目。予留两套自办节目,通过DVD机或录象机播放招待所内部录制

的各种高清晰度(DVD)电视节目,通过邻频调制处理后以模拟节目方式播放给各路终端。

3) 宽带传输。系统可以满足组团今后在利用HFC宽带传输数据时,留有另一

条高速传输网络通道的接口。

4) 双向传输。系统应用1000MHZ双向邻频传输模式设计,为双向办公、开路

电视信号、自办录像节目、视频点播(VOD)节目以及网上增值业务图文信息和场所信号的交互传输分配提供一个宽带的高速信息传输平台。 有线电视系统调试是整个系统施工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调试过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以后的运行质量。一般有线电视系统的调试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般规定

1)首先检查接地,避雷及线路检测,无误后再进行下面的工作。

第 12 页 共 65 页

2)对前端、干线和分配网络依次进行调试,检查各信息点的电平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或系统技术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并做好记录;

3)调试中或试运行中发生的故障无论既是查明原因还是排除,都应做好记录;

2.4. 调试测试

2.4.1前端设备调试

1、各频道天线信号接入混合器

1)接入有源放大器输入端,调整输入端电位器,使输出电平差在2dB左右; 2)接入无源混合器输入端(在强信号频道的混合器输入端加衰减器),调整混合器输出端,各频道电平差控制在2dB内。

2、调整交、互调干扰

1)混合器输出端与线路放大器输入端相接,以提高电视信号的输出电平; 2)放大器输出端接一电视接收机观察放大器产生交、互干扰。可适当减少放大器输入端电平,消除干扰,放大器输出端各频道电平应大于105dB,如果过小,则此放大器的抗变、互调干扰性能差,输出最大电平达不到线路电平的要求,应更换。

3)按设计系统要求,送入自办节目,逐个检查设备的正常工作情况及输出电平的大小,将前端设备调试到正常工作状态;

4)前端设备调试完毕后,送信号至干线系统。 3、CATV前端输出电平调试

1)由无源混合器的输出口接至场强仪,用塑料或特别的平口小改锥调节每台调制器的前面板图像输出电平钮RF,OUTPUT,LEVEL。从CH1到CH30,使每个频道输出电平都一致,如100dBuv,此过程简称“混调”;

2)将场强仪分别接到每一台调制器输出口,测试一下各频道的输出电平情况,并记录,一般正常情况下,各频道输出电平不会一致,有的高,有的低,此过程为“单调”;

3)将场强仪再接到无源混合器输出口,用奇数递增顺序(1,3,5.....29)和偶数递增顺序(2,4....30)频道调试一遍,重复第一步过程;

4)再重复第二步,单测每一个频道输出电平,看是否还是100dBuv,并记录,

第 13 页 共 65 页

与上次相比,肯定各频道之间的电平差已小很多,此为再“单调”;

5)再将场强仪接至无源混合器的输出口,按30,28,....2和29,27....1递减进行输出电平调节,重复第一步,再混调;

6)接场强仪至每一个频道电平输出口测试每一个频道电平,再单调。再重复调节上述单调和混调过程,直至各频道电平输出在99至101dBuv左右为止,然后将无源混合器的输出口接至CATV传输网。前端器材运行一段时间后,各频道电平输出会有变化,需再按上述方法调试,保证CATV网络正常工作。

调试干线系统

1)调整各频道信号电平差。干线放大器输入端串入一只频率均衡器,根据放大器输出信号电平差的情况,分别串入6db、10db、12db等频率不等的均衡器。调整到正常工作;

2)同时调整干线放大器输入端电平大小,当产生交互调干扰时,适当减少输入端电平,可直接串入衰减器,调到输出电平符合设计要求。

2.4.2分配系统调试

1、无源分配网络调试

按设计要求在无源分配网络的输入端送一个电视信号(一般选用UHF频道,或用电视信号发生器产生)调整输出端电平,使之与原设计的输入电平相等,用场强计(或电平表)测量电视接收机在分配、分支器各输出端的电平,观察分析信号电平和重影现象,判定安装质量好坏,发现解决问题。

2、有源分配网络调试

首先不接入电源给放大器,用万用表检查各分支线路有无短路和断路,无误后,再通电调试,检查各输入电平是否过低或过高,再调整放大器增益、交互调干扰,在系统的输入端送高、中、低三个频道信号进行试验,有交互调干扰时,调整延长放大器的输入衰减或前端放大器的输出电平解决,低频道电平过高时,调整斜率控制电路,达到“全倾斜”或“半倾斜”方式;

无源(有源)分配系统调整完毕后,可接入干线送来的射频电视信号进行统调; 如果分配系统中含有调频广播信号,则应对较强的调频信号加以衰减,以免干扰电视信号。

第 14 页 共 65 页

2.5. 测试记录表

调试测试时,必须要有明确的记录,以供检查和日后备查或者维护用。

1、系统测试调试记录表

项目名称:广州市XXXXCBD项目第一期(A)区酒店(A1)及写字楼(A2)工程 供货商: 测试日期:2010年 月 日 电平值 频道 直接收转 调频广播 自办节目 项目 MCH CH CH CH CH CH CH CH HMHMHCCZ Z Z CH H H 前端输入电平 中频输出电平 解调输出电平 卫星接收输出电平 调制输出电平 输出频率 前端输出电平 衰减器部位 参与测试人员 检测综合意见: 测试时间: 气候: 电平表型号: 第 15 页 共 65 页

2、有线电视系统干线放大器测试记录

项目名称:广州市XXXXCBD项目第一期(A)区酒店(A1)及写字楼(A2)工程

供货商: 测试日期:2010年 月 日 放大器 编号 参与测试人员 放大器 输 入 电 平 型号 低端 高端 气候: 电平表型号: 补 偿 间 隔 电缆型号 距离 输 出 电 平 低端 高端 衰减均衡部位 测试综合意见 测试时间:

第 16 页 共 65 页

3、有线电视系统用户端测试记录

项目名称:广州市XXXXCBD项目第一期(A)区酒店(A1)及写字楼(A2)工程 供货商: 测试日期:2010年 月 日 电平值 频道 CH CH CH CH CH CH CH CH CH 备 注 项目 参与测试人员 气候: 电平表型号: 测试综合意见 测试时间: 2.6. 试人员及时间安排计划

调本系统调试测试过程,计划需要2—4人投入到测试调试中,原计划从2010

年9月10日调试,20个工作日完成。

调试人数 2-4人

开始时间 2010-9-10 完成时间 2010-9-30 调试工期 15工作日 备注 第 17 页 共 65 页

第三章 视频监控系统

3.1概述

本工程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采用模拟传输线路、后端数字化处理相结合的模拟、数字混合系统,总控室设在首层消防保安中心。

系统采用高清晰度全彩色系列摄像机,视频信号传输电缆采用SYV-75-5射频同轴电缆。电梯摄像机视频信号采用由电梯公司提供的电梯专用的综合电缆传输,并在电梯机房设楼层信号叠加器,将电梯运行楼层的信号叠加后通过监控系统的SYV-75-5同轴电缆传输。快球摄像机控制电缆采用RVVP-2X1.0屏蔽多芯铜电缆,采用星型结构与矩阵通信。

安防控制中心分别设置1台多媒体视频图形工作站、1台视频矩阵切换器、一个控制键盘、15台16路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监示器墙由16台21”100Hz监视器。

系统前端将所有视频信号及控制信号分别传送至控制中心,接入16路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机进行录像,输入信号经录像机环接输出后连同录像机的16路输出信号同时接入中心的视频矩阵,通过矩阵控制,将不同区域的视频信号归类输出到监示器上进行自动轮巡或定格切换监视。在监示器上同时显示对应画面图像的摄像机编号。

上述操作一次编程后自动运行,操作员得到授权后,可通过与矩阵连接的图形工作站或控制键盘修改程序及实时调看指定的摄像机或录像机图像。通过工作站上的图形操作界面或用控制键盘可对一体化摄像机的云台、镜头进行操控。

系统视频矩阵具备报警接口,可接收入侵报警系统的报警输出信号,实时联动摄像机及录像机动作,对报警信号进行图像复核。系统图形工作站、各台硬盘录像机通过安全管理系统的专用交换机联网,将相关数据、图像向上送至安全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如下图所示:

第 18 页 共 65 页

3.2 系统调试要求

1) 系统的画面显示应可任意编程,具备画面自动轮巡、定格及报警显示等功

能,可自动或手动切换。对多路摄像信号具有实时传输、切换显示、后备存储等功能。对多画面显示系统应具有多画面、单画面转换、定格等功能。 2) 应具备日期、时间、字符显示功能,可设定摄像机识别和监视器字幕;电

梯轿厢的摄像机信号要求能将楼层字符叠加上去,通过视频线传至安防监控室,并在监视器墙上显示。

3) 系统前端所有视频信号均能在硬盘录像机上录制下来(包括日期、时间、

摄像机编号等)。

4) 系统可对视频输入进行编组,用以对各组不同视频的显示及操作进行组别

限制。

5) 系统应具备独立的图形工作站及软件控制功能,实现对系统的管理、编程,

并采用软件方式对矩阵、硬盘录像机的控制和视频画面调用显示,在工作站上能以电子地图的方式调看及控制摄像机图像(摄像机图像应能在工作站

第 19 页 共 65 页

的显示器及监视器墙上显示)。

6) 图形工作站可对系统进行编程。当收到联动控制信号时,工作站能自动调

出与警报点相关的现场平面在监视墙上显示,并启动录像,同时声光报警提醒值班人员及时处理。

7) 实现监视系统状态事件功能,系统的报警、功能切换、顺序事件、键盘活

动、视频信号丢失等信息可以被实时的显示在图形工作站的显示器上。 8) 系统可利用键盘或鼠标对各摄像机、云台、镜头、监视器进行控制,操作

简单方便。

9) 系统具有独立的视频移动报警功能,可按需要设置任意的报警画面或局部

画面的移动报警。

10) 系统应可设置操作员权限,被授权的操作员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监控范

围和系统参数。

11) 系统应可设定任一监视器或监视器组用于报警处理,报警发生时立即显示

报警联动的图像。系统应可记忆多个同时到达的报警,并按报警的优先级别(如级别相同则按时间)进行排序。 12) 系统应具有对主要设备的自检功能,故障报警。

13) 系统应独立运行,并提供开放的通讯接口及协议,与安全管理系统进行集

成,组成一个完整的安防系统。

3.3系统调试

1、线路检查与测试

对控制电缆进行校线,按施工图检查配线,查对接线是否正确,对接错的线进行修改,并修改其编号。采用250V兆欧表对控制电缆绝缘进行测量,其线芯与线芯、线芯与地线绝缘不应小于0.5MΩ。用500V兆欧表对电源电缆绝缘进行测量,其线芯间和线芯与地线的绝缘不应小于0.5MΩ。

闭路电视系统是依靠三种形式的电缆连接起来的。220V交流电源供电线路,从系统总配电箱到控制器,从控制器至云台、到摄像机,从系统总配电箱到监视器。24V直流供电线路和单独传送的伴音线路,从摄像机至控制器。视频电缆从摄像机至控制器,再从控制器(含视频切换器)至监视器。信号线路不宜与强电线路同管或并

第 20 页 共 65 页

行敷设,走线方式及要求应符合下表。

分 类 干扰线路 一般线路 敏感线路 举 例 220V交流供电线路 24V直流供电线路和单独传送的伴音线路 视频传输电缆 说 明 高电平线路,易对其他线路造成干扰 是中电平线路,既对其他线路干扰又受高电平线路干扰 是低电平线路,容易受到感应和干扰 安装要求 距其他线路45cm以上,双线绞合行走 距敏感线路10cm左右,双线绞合行走 互相间距5cm以上,屏蔽线可不考虑间距 钢管在摄像机附近预留的位置、长度应基本准确、不应影响摄像机的转动。上述表中规定的线路间距均为明敷时的距离,本工程线路是穿钢管暗敷设时,不受上表限制。

2、设备接线

电缆由监控台、柜底部引入地槽,电缆离开机柜弯点10cm处开始成捆绑扎,根据电缆的数量每隔200~400cm绑扎一次。所有电缆(整根都应逐根标示明显永久性标志,以区分电缆去向和传输信号。

引入室内或引出室外的电(光)缆在出入口处应加装防水弯,以免雨水顺电(光)缆流入设备或监控台、柜。

视频电缆传输的电平信号很弱,其接续不但要求可靠牢固,同时不能使信号衰减太大,连接处不允许扭接,要进行焊接,端头接续插头时,线芯和屏蔽层均应焊接在插头上,插头不但要与设备插座相配套,还要与电缆外径相配套,插头插入设备插座后,用插头外套螺母应将插头插座锁紧。安装时应合理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 按照每盘电缆的总长综合考虑,尽量减少中间接头。

控制电缆线芯多,在设备端一般与插头相接,插头上的每个线芯的连接均采用焊接,线芯绝缘护套长度适宜,电缆的外护套应包在插头后盖内,线芯剥去绝缘的长度为2mm左右,剥去太长容易发生互相碰线。控制电缆应尽量少或不设中间接头,对于多芯电缆应按线芯颜色统一对所接端子作一规定,并在监控台、柜的接线箱的接线端子上做上编号,编号应和施工图中编号统一。控制电缆的线芯经两人查对,确认接线正确,方可插接在设备上,插接后应用锁紧螺母锁紧。

监控室采用单相220V、50HZ电源供电,电源内部允许混入脉冲干扰脉刺(如可控硅开关电源、电弧焊接脉冲刺等),否则要隔离变压器供电。

第 21 页 共 65 页

引入摄像机、云台的控制线、电源线、视频电缆,在引出保护管时,用金属蛇皮管、塑料波纹管或聚氯乙稀软管进行保护,每根电缆均应有足够的松弛度,其长度应能满足云台旋转的最大距离,在此基础上还应留10cm左右余量,电缆应沿支架、吊架引向摄像机或云台并进行必要地绑扎,当云台在旋转时,不应使电缆出现互相绞缠现象。电缆的引入端应设在云台的旋转死角处。

在配电箱中的电缆余量为配线箱周长的二份之一,电缆应沿配线槽、或绑扎整齐敷设在配线箱内。若绑扎配线时,每10cm绑扎一次。

整个系统采用单点接地,接地母线采用铜质线,采用综合接地系统。为了保证整个系统采用单点接地,在工程实施中做到视频信号传送过程中每路信号之间严格隔离,单独供电,信号共地集中在中心机房,接地措施的科学合理,可有力地保证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3、电源检测

关闭监控台、柜上的总电源开关,检测交流电源电压,检查稳压装置的线路排列、电压表读数等。关闭各电源分路开关,给监控台送电,测量各输出端电压,直流输出的极性,给每一回路送电,检查电源指示灯等。检查各设备端电压。

4、单体调试

设备的单体调试一般在监控室进行。取视频电缆、控制电缆和电源电缆3~5m,一头接监控台、柜配线箱接线端子,另一头接相应的插头。若某些小系统,不设专用监控台、柜,可以直接按系统构成原理图进行接线。首先系统图接线,接通电源,电源指示灯亮,调整控制器的遥控云台旋钮,对电动云台进行遥控(电动云台应固定在稳固的三角支架或木台上)。电动云台的水平旋转、垂直旋转角度满足设计要求时,可以调整云台的限位开关。

对摄像机防护罩按其功能进行逐项试验,分别试验其加热器、刮雨刷和排风扇等的工作情况,当各种功能均能满足设计要求,方可进行安装。并对防护罩的保护电路进行检查,并作必要的试验调整。

5、联合调试

第 22 页 共 65 页

1) 系统支持TCP/IP或RS485方式进行分级、多级联网控制。

2) 系统通过RS232及其它相关接口,实现与图形工作站及控制键盘的连接。

图形工作站及键盘均能对一体化快球、自动变焦镜头等前端设备进行控制。 3) 系统内置日期、时间、字符发生器,在每幅图像中叠加摄像机的编号、位

置以及实时变化的时间(包括年、月、日、时、分、秒)。摄像机标题以全中文显示,日期/时间格式可调整。 4) 系统具有视频丢失检测功能。

5) 系统具有多种不同的报警显示方式及报警状态清除方式。

6) 系统支持RS232作为报警输入接口,实现与入侵报警主机的联动控制。 7) 系统支持键盘口令输入及优先级操作。 8) 系统具有实时监控系统状态功能。

9) 系统键盘同时支持对矩阵及硬盘录像机的控制。

10) 支持快进、快退、慢进、逐帧等播放模式,快进/快退速度可调整。 11) 支持外接键盘及工作站软件等远程集中控制。 12) 支持用户权限管理。 13) 图像管理软件。

14) 支持WEB远程监控模式。 15) 支持电子地图。

16) 支持多工作站联网授权控制。 17) 支持实时图像显示。

18) 支持对硬盘录像机进行网络集中管理。 19) 通过软件在多媒体工作站显示实时画面。

第 23 页 共 65 页

3.4系统测试记录表格

系统联合调试时,将测试记录表记录各项调试内容,入下表。

A、系统测试记录表格

项目名称:广州市XXXXCBD项目第一期(A)区酒店(A1)及写字楼(A2)工程

供货商: 测试日期:2010年 月 日 抽查百检查记录 序号 项目 内容 分数1 2 3 4 5 N (%) 设置位置,视野范围 安装质量及外观 1 摄像机 30 镜头、防护罩、支撑装置、云台 安装位置 2 监视器 100 设置条件 安装设置位置 3 各类探测器 安装质量及外观 30 安装位置 4 硬盘录象机 接线引入电缆 100 接地线情况 安装位置 5 辅助电源 接线引入电缆 30 接地线情况 安装垂直度、水平度 6 控制台与机架 设备安装位置 100 穿孔、连接处接触情况 敷设与布线 电缆排列位置,布放、绑扎质量 地沟、支架、桥架的安装质7 电缆敷设* 30 量 埋设深度及架设质量 焊接及插接头安装质量 接线盒接线质量 参与测 试人员 检测综合意见

第 24 页 共 65 页2022-4-26

B、安全防范系统部件的功能检测表

项目名称:广州市XXXXCBD项目第一期(A)区酒店(A1)及写字楼(A2)工程 供货商: 测试日期:2010年 月 日 抽查百 检查记录 序号 项目 检测内容 分数% 1 2 3 4 5 通电试验 防拆、防破坏功能 1 摄像机 云台动作、镜头情况及视野范100 围 图像质量 通电试验 2 监视器 100 显示清晰度 通电试验 探测器灵敏度调整 3 各类探测器 防拆、防破坏功能 100 环境对探测器工作有无干扰的情况 通电试验 防拆、防破坏功能 4 硬盘录象机 100 控制功能 动作实时性 5 电源品质 30 电源自动切换情况 后备电源 断电情况下电池工作状况 参与测试人员 检测综合意见

N 3.5调试人员及时间安排计划

本系统调试测试过程,计划需要2—4人投入到测试调试中,原计划从2010年9月23日调试,22个工作日完成。

调试人数 2-4人

第 25 页 共 65 页

开始时间 2010-9-23 完成时间 2010-10-15 调试工期 22工作日 备注 第四章 门禁管理系统

4.1 概述

本系统主要是对对于中心机房、重要房间、通道出入口等区域,主要在该区域的通道入口门处设置门禁管理系统,授予工作人员的正常出入管理,同时按照授权的权限来判断合理的出入区域,避免机密区域受到不正常的出入侵犯。

门禁点位置:在办公区域的空调机房、厨房、开关房、风机房、消防控制中心、发电机房、办公监控中心、高低压配电室、水泵房、制冷机房、制冷机房控制室、热水机房、传输泵房、楼梯前室、人防报警室、电梯机房等重要办公场所。

在酒店区域的空调机房、热水机房、新风机房、板换机房、前台办公室及楼梯前室也是要设置门禁的地方。

4.2系统组成

门禁控制系统由软硬件两部分组成,包括识别卡、前端设备(读卡器、电动门锁、门磁开关、各种报警探头、控制设备等)、传输设备、通信服务器及相关软件。

硬件部分中最主要的是控制设备,所有的读卡器,门磁,开门按钮、报警探头等其他前端设备均接入相应的控制设备中,以完成各种系统功能(门禁控制、电子巡更、闭路监控和防盗报警等)的目的。

软件安装在管理中心中专门用于监控管理的电脑上,管理人员借助门禁软件,对系统进行设置及发卡授权管理,查看各通道口通行对象及通行时间;巡更计划完成情况;防区报警情况等,并进行相关的实时控制或设定程序控制目标。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第 26 页 共 65 页

4.3系统调试检测

门禁系统采用RS-422或485总线制方式联网,整个系统的拓扑结构非常简单,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可分为管线敷设、设备安装接线、系统调试三个阶段。

调试分为单点调试与系统调试 (1)单点调试的步骤: ①检查接线是否正确;

②接通电源,如有异常情况则立即断电; ③测试

第 27 页 共 65 页

测试内容如下

指示灯正常情况下红灯亮或红灯闪烁,按动开门按钮指示灯变绿; 蜂鸣器正常情况下不发出声音,按动开门按钮蜂鸣器鸣叫一声; 将卡靠近读卡器,蜂鸣器应鸣叫二声;

电控锁平常上锁,按动开门按钮时打开,维持数秒后应自动关闭。 若测试结果符合以上四项,则该点通过测试 (2)系统调试的步骤: ① 检查网线有无短路; ② 设备号设置

与软件有关的操作请参阅软件说明书;

门禁控制器的地址码设置分软设置与硬设置;(注意:在整条总线上同时只能有一台门禁控制器处于设置状态)

系统认可的卡片指在系统运行正常的情况下可在系统范围内正常使用的卡片; 其它事宜参阅相关图纸。 ③ 接通网络扩展器电源; ④ 测试。 测试内容如下:

设置时钟,对设备进行初始化,软件均应显示“设置成功”

将任意一张系统认可的IC卡登录到控制器,若在规定时间段,应可开锁; 将已登录到控制器的IC卡删除,应不能开锁; 读卡后采集数据,检查采集到的数据是否正确

若所有门禁点的测试结果均符合以上四项,则系统通过测试。

4.4系统调试记录表

调试测试时,必须要有明确的记录,以供检查和日后备查或者维护用。

第 28 页 共 65 页

门禁系统调试记录表

项目名称:广州市XXXXCBD项目第一期(A)区酒店(A1)及写字楼(A2)工程 供货商: 测试日期:2010年 月 日 序号 调试项目 测试内容 设备接线 1 门禁主机控制器 通电测试 指示灯正常情况 2 读卡器 感应灵敏度 蜂鸣器 电控锁 线缆连接 通电测试 线缆连接 通电测试 感应灵敏度 人机界面 6 门禁系统管理软件 操作性 功能 参与调试人员 调试综合结论 正常情况 合格情况 3 4 5 开门按钮 IC卡 4.5调试人员及时间安排计划

本系统调试测试过程,计划需要2—4人投入到测试调试中,原计划从2010年9月25日调试,15个工作日完成。

调试人数 2-4人 开始时间 2010-9-25 完成时间 2010-10-10 调试工期 15工作日 备注 第 29 页 共 65 页

第五章 防盗报警系统

5.1概述

本系统主要是在酒店前台接待柜、贵重物品保管室、总出纳室、财务部总机房、财务经理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等场所的隐蔽部位安装紧急报警装置,启动紧急报警装置时保安中心应能准确显示报警部位,同时启动声、光报警装置。

在财务部及出纳室、电话程控交换机房、计算机中心机房、总经理办公室等场所设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并可通过现场键盘进行布/撤防,用于防止无人办公时的非法入侵,探测器报警时保安中心应能准确显示报警部位,同时启动声、光报警装置。

在桑拿干蒸房、蒸汽房和游泳池旁设紧急报警按钮,实现紧急报警和对健身中心服务台的求助。

在非正常出入的消防疏散门的门楣上设门磁开关监视其状态。当报警后,系统向安防中心发出报警信号,并联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监视并记录相关部位的图像。

在酒店内所有残疾人卫生间设紧急报警按钮,作为残疾人的紧急求助。

5.2系统组成

入侵报警系统由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报警按钮、八路总线扩展模块、布/撤防键盘、报警主机、管理键盘、声光报警装置、管理工作站及监控软件等构成。系统控制中心设于首层消防保安中心。

报警主机采用总线与安装于楼层弱电间的总线扩展模块连接。扩展模块的8个信号接收端口与相应楼层的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报警按钮等报警装置星型连接,实现探测器与主机的通信。报警主机可即时接收探测器的报警及状态信息,管理人员通过管理工作站或主机配置的键盘对系统进行维护管理。系统除声光报警外,管理工作站可同时采用电子地图方式显示报警点,并通过接口直接联动视频监控系统的矩阵,实现联动控制。

第 30 页 共 65 页

5.3调试要求

1) 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报警主机通过RS232接口,将报警信息、地址信号

送至视频监控系统的矩阵,矩阵根据预先编定的程序,自动将报警点附近摄像机的画面调出在主显示屏上显示;同时,矩阵向硬盘录像机发出信号,录像机自动将报警前后时间段的录像画面登记,作为不可修改及覆盖的信息储存,作为日后事件处理的依据。

2) 与智能照明系统联动:报警管理工作站通过软件接口,向上与安全管理系

统、BMS集成。系统报警后,通过BMS联动智能照明系统,把现场附近区域的灯光打开,便于保安人员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监察现场的话画面。

5.4系统调试

1) 系统能按时间、区域部位任意布防或撤防。

2) 系统自成网络,且有输出接口,用手动、自动方式,通过有线向外报警。 3) 系统提供与视频监控系统矩阵联动硬件接口,实现报警显示及录像功能。 4) 系统提供数据集成端口、协议,与安全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安全管理

系统对入侵报警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及联动控制。

5) 系统以分区多层电子地图的形式显示用户位置及状态,报警自动弹出地图,

并显示、记录报警部位及有关警情数据,自动生成报警日志。

6) 系统能对设备运行状态和信号传输线路进行检测,及时发出故障报警并指

示故障位置。

7) 系统具有防破坏功能,探测器被拆或线路被切断时,系统应能发出报警。 8) 提供本系统所需的全部相关软件,包括使本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集成联动,

以及可能要求的与其它相关系统联网所必需的应用软件。

9) 系统应用软件须具有防止非法操作的功能。包括外人非法操作以及操作人

员的越权操作等。当发生非正常操作、停止运行时,应该能够发出报警信号。

10) 具备防止操作人员对历史资料进行篡改的功能。 11) 提供中文应用软件与中文界面,并具备电子地图。

第 31 页 共 65 页

5.5调试记录表

调试测试时,必须要有明确的记录,以供检查和日后备查或者维护用。

项目名称:广州市XXXXCBD项目第一期(A)区酒店(A1)及写字楼(A2)工程

供货商: 测试日期:2010年 月 日 检查记录 抽查百 1 2 3 4 5 6 合格/不序号 项目 检测内容 分数% 合格 通电试验 防拆、防破坏功能 1 双鉴探测器 100 感应范围 灵敏度 通电试验 防拆、防破坏功能 100 报警按钮 感应范围 灵敏度 通电试验 探测器灵敏度调整 八路总线扩100 防拆、防破坏功能 展模块 环境对探测器工作有无干扰的情况 通电试验 防拆、防破坏功能 100 布/撤防键盘 控制功能 动作实时性 电源品质 电源自动切换情况 100 报警主机 断电情况下电池工作状况 运行情况 通电试验 2 3 4 5 6 7 8 声光报警装运行情况 置 管理工作站 通电试验 操作系统及软件运行情况 软件界面功能 操作性 人机界面性能 监控软件 参与测试人员 检测综合意见 第 32 页 共 65 页

5.6调试人员及时间安排计划

本系统调试测试过程,计划需要2—4人投入到测试调试中,原计划从2010年9月25日调试,15个工作日完成。

调试人数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调试工期 备注 2-4人

2010-9-25 2010-10-10 15工作日 第 33 页 共 65 页

第六章 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6.1. 概述

楼宇设备监控系统(以下简称BAS),本系统是对机电设备进行集散式监控,优化系统运行控制、收集分析运行数据、故障自动报警,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省能耗、简化管理、确保安全。系统运行全中文软件,配置电话拨号软件,实现远程监控,能在发现故障时自动拨号至主管工程师的手机上,通知其及时进行处理。本系统采用Honeywell公司的ComfortPointTM 8000系统,该系统采用BACNet网络结构,具备优良的兼容性和先进性、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2. 本系统的监控范围

本系统监控、监测范围如下: 1)空调机房控制系统 2)空调、通风系统 3)热水(蒸汽)锅炉系统 4)游泳池循环过滤系统 5)给排水及污水系统 6)电梯及自动扶梯监测 具体见系统监控点表如下

序号 1 2 3 专业名称 空调系统 冷冻系统 采暖系统 数字输入(DI) 275 86 51 模拟输入(AI) 177 15 12 模拟数字输输出出(DO) (AO) 109 33 3 166 7 2 备注 系统设备采用NCU和DDC接入BMS,实现监控 采用通讯接口或协议接入BMS,BMS只监不控 锅炉系统采用通讯接口或协议接入BMS,BMS只监不控。其他设备采用NCU和DDC接入BMS,实现监控 系统设备采用NCU和DDC接入BMS,实现监控。泳池热泵机组系统采用通讯接口或协议接入BMS,BMS只监不控 4 给排水系统 241 13 1 第 34 页 共 65 页

5 6 7 8 9 变配电系统 发电机系统 电梯系统 消防系统 冷房、冷藏库 小计 总计 171 22 51 * 897 1691 173 13 8 3 414 55 4 205 175 采用通讯接口或协议接入BMS,BMS只监不控。普通照明采用DDC接入BMS,实现监控。 采用通讯接口或协议接入BMS,BMS只监不控 采用通讯接口或协议接入BMS,BMS只监不控 采用通讯接口或协议接入BMS,BMS只监不控 系统设备采用NCU和DDC接入BMS,实现监控 注:招标文件未计入电梯部分 1. 系统配置 6.3. 中央系统的配置

在服务器上安装EBI服务器/工作站软件,配置标准BACnet客户端,连接各BACnet设备以及本项目中其他EBI系统,实现集成。

配置标准OPC客户端,用于连接第三方系统,实现集成。

子系统接口开发:冷水机组接口、配电系统接口、发电机组接口、智能照明系统接口、电梯系统接口、泳池热泵接口、锅炉系统接口、消防系统接口等。

6.4. 现场设备配置

现场控制器全部选用Honeywell公司最新推出的ComfortPointTM系列控制器CP系列。

以太网级的DDC控制器采用Honeywell公司最新的基于IP的具有扩展能力的BACnet控制器CP-IPC,采用32位CPU,64MB内存,24个物理点可扩展至128个,1500个软件点,支持扩展I/O模块,配置灵活。内置BACnetIP路由器,无须另行增加任何BACnet路由设备,1个10M/100Mbps的Ethernet TCP/IP口和3个MS-TP BACnet口,每条BACnet MSTP扩充多达30个现场控制器。

第 35 页 共 65 页

6.5. 系统调试

调试条件

1、DDC及相关的传感器执行器已经安装完成,并检查接线正确; 2、各设备机房具备正常的电源;

3、受监控机电设备已经由相关专业完成单机通电调试;

4、相关机电设备提供商提供设备的详细说明书,并能到现场配合联动调试; 5、调试工具准备:笔记本电脑1台,对讲机1对,手电筒2支,万用表1只,专用测试设备(如温度\\湿度\\压力)1套。

温湿度传感器调试

1) 要求有24VAC的电源,校准温湿度传感器,万用表。

2) 正确接线通电30分钟后,如果其测量值与校准温湿度传感器比较,如果精

度满足要求,则合格,如果精度不满足要求,可以使用软件对其进行补偿,在进行补偿后,如果精度满足要求,合格。

压力传感器调试

1) 要求有8VDC的电源,校准压力传感器,万用表。

2) 正确接线通电30分钟后,如果其测量值与校准压力传感器比较,如果精度

满足要求,则合格,如果精度不满足要求,可以使用软件对其进行补偿,在进行补偿后,如果精度满足要求,合格。

流量传感器的调试

1) 要求有24VDC电源,万用表。

2) 将流量传感器探头正确插入静止的水中,通电30分钟后,用万用表测出其

输出电流,如果与4mA比较,在误差范围内,则合格,如果不是,则按住ZERO键1分钟以上,让传感器归零。

6.5.1. DDC加电调试

供电之前,对DDC盘内所有电缆和端子排进行目视检查,以修正显性的损坏或不正确安装。

确认安装按安装手册详细步骤实施完毕。

第 36 页 共 65 页

检查接线端子,以排除外来电压。

注意在控制器底座和现场接线过程中及控制器逻辑模块安装之前,确保控制器屏蔽接地连接的完整性。

现场接线的检查

使用万用表或数字电压表,将量程设为高于220V的交流电压档位,检查接地脚与所有AI、AO、DI间的交流电压。

测量所有AI、AO、DI信号线间的交流电压。若发现有220V交流电压存在,查找根源,修正接线。

注意:盘柜的所有内部线和外部线均要进行测试和检查,坚决杜绝强电串入弱电回路!

接地测试

将仪表量程设在0~20K电阻档。

测量接地脚与所有AI、AO、DI接线端间的电阻。

任何低于10K欧姆的测量都表明存在接地不良。检查敷线中是否有割、划破口,传感器是否同保护套管或安装支架发生短路。检查第三方设备是否通过接口提供了低阻抗负载到控制器的I/O端。

为毫安输入信号安装250欧姆或500欧姆电阻。 按I/O模块表设置模块地址及安装模块。

通电测试

先不安装电源模块,将DDC盘内电源开关置于“断开”位置。此时将主电源从机电配电盘送入DDC箱。

闭合DDC盘内电源开关,检查供电电源电压和各变压器输出电压。 断开DDC盘内电源开关,安装电源模块和CPU模块,将DDC盘内电源开关闭合。检查电源模块和CPU模块指示灯是否指示正常。DDC-测试报告 DDC编号 备 注 A项 加电之前 所有设备已安装和接线 按安装手册正确安装 外来电压检查 不正确接线检查 接地不良测试      第 37 页 共 65 页

安装250或500欧姆电阻 B项 供电 机电配电盘供电 开关闭合,检查市电电压 开关闭合,检查变压器输出电压 设置控制器时间、日期和地址 设置控制器通讯速率 C项下载程序 DDC数据变换 程序下载至CPU D项 检查测试表 DDC程序下载完成后签属测试表 注释:

         6.5.2. BA系统监控设备调试

1、空调机组的调试方案

空调机组“关”状态下的目视及功能测试:

目视检查所有设备的接线端子(所有端子排接线,机电设备安装就绪,做好运行准备等)

目视检查温湿度传感器、压差开关、水阀及执行器、风阀执行器的安装和接线情况,如有不符合安装要求或接线不正确情况则立即改正。

通过BAS手持终端(手操器),依次将每个模拟输出点,如水阀执行器、风阀执行器、变频信号等手动置于100%,50%,0;然后测量相应的输出电压信号是否正确,并观察实际设备的运行位置。

通过手操器,依次将每个数字量输出点,如风机启停等分别手动置于开启,观察控制继电器动作情况。如未响应,则检查相应线路及控制器。

将电器开关置于手动位置,当送风风机关闭时,确认下列事项: 送风风机启停及状态均为“关”。 冷热水控制阀关闭。 所有风阀处于“关闭”位置。 过滤器报警点状态为“正常”。

第 38 页 共 65 页

风机前后的压差开关为“关”。 空调机组送风风机启停检查

保证无人在空调机内或旁边工作,确认送风风机可安全启动。按下列步骤检查: 用鉴定合格的压差计,标定风机前后压差开关。当压差增至设定值(可调)时,使压差开关状态翻转。标定好后,作好标定记录。

用鉴定合格的压差计,标定过滤器报警压差开关。使压差开关在压差增加至设定值(可调)时状态翻转。标定好后,作好标定记录,表明该压差开关已标定。

将机组电气开关置于自动位置,通过BAS手持终端(手操器)启动送风风机,送风风机将逐渐提速,确认风机已启动,送风风机运行状态压差开关为“开”。通过BAS手持终端(手操器)关闭风机,确认送风风机停机,送风风机运行状态压差开关为“关”。

将“自动-手动”开关仍置于“自动”位置,再次启动送风风机,以便作进一步测试。

空调机组温度控制

采用PID控制,实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冷水调节阀(MV01)以被控对象的温度为目标进行PID调节。实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冷水调节阀(MV01)关闭。被控对象的温度已达到控制的要求内,此时,保持冷水调节阀(MVOI)的开度。

空调机组过滤器报警

当空调机组送风风机状态为“开”时,确认过滤器阻塞报警点为“正 常”。 用一块干净纸板或塑料板部分阻塞过滤器网,使检定合格之压差计测得的过滤器前后压差超过开关点设定值(如250Pa,可调),确认BAS手持终端(手操器)上的报警输入点为“报警”。从过滤网上移去纸板或塑料板,确认过滤器阻塞报警点恢复正常。

连锁功能测试

当空调机组运行状态为“关”时,检测以下设备是否正常: 水阀执行器是否为0%,风阀执行器是否为0%;

当空调机组运行状态为“开”时,检测以下设备是否正常:

水阀执行器是否进行正常调节,风阀执行器是是否开到预置位置,当模拟风机故障时是否可以停机;

最终调整与标定

第 39 页 共 65 页

待冷冻水机组和热交换系统调试完毕,冷热水可以供给大厦的各空调机组之后,可以进行温、湿度传感器的标定和温度控制回路的细调。

让空调机组在全自动控制下运行足够长的时间,以使被控区域温湿度趋于稳定。用检定合格的温度仪表和湿度仪表,标定温度和湿度传感器,通过调试软件在DDC控制器内作必要的调整。

系统稳定之后,细调PI温度控制回路,以确保温湿度设定点的改变不致引起系统的振荡。一旦发生振荡,改变控制回路的PI参数,以获得所有负载条件下的稳定控制。

固定和手动模式的复位

所有测试完成之后,与空调机组相关的所有输入、输出点均应处于全自动模式,并将各个受控变量置于设计的设定值。

2、新风机组调试

新风机组“关”状态下的目视及功能测试

目视检查所有设备的接线端子(所有端子排接线,机电设备安装就绪,做好运行准备等)

目视检查温度传感器、水阀及执行器、风阀执行器的安装和接线情况,如有不符合安装要求或接线不正确情况则立即改正。

通过BAS手持终端(手操器),依次将每个模拟输出点,如水阀执行器手动置于100%,50%,0;然后测量相应的输出电压信号是否正确,并观察实际设备的运行位置。

通过手操器,依次将每个数字量输出点,如风机启停、风阀执行器等分别手动置于开启,观察控制继电器动作情况。如未响应,则检查相应线路及控制器。

将电器开关置于手动位置,当送风风机关闭时,确认下列事项: 送风风机启停及状态均为“关”。 冷热水控制阀关闭。 所有风阀处于“关闭”位置。 风机前后的压差开关为“关”。 新风机组送风风机启停检查

保证无人在空调机内或旁边工作,确认送风风机可安全启动。按下列步骤检查:

第 40 页 共 65 页

用鉴定合格的压差计,标定风机前后压差开关。当压差增至设定值(可调)时,使压差开关状态翻转。标定好后,作好标定记录。

将机组电气开关置于自动位置,通过BAS手持终端(手操器)启动送风风机,送风风机将逐渐提速,确认风机已启动,送风风机运行状态压差开关为“开”。通过BAS手持终端(手操器)关闭风机,确认送风风机停机,送风风机运行状态压差开关为“关”。

将“自动-手动”开关仍置于“自动”位置,再次启动送风风机,以便作进一步测试。

新风机组温度控制

随着送风风机状态为“开”,执行下列检查:

在“制冷”工况下,如果送风温度高于设定温度,程序可以自动开大冷水阀开度,并关闭热水阀;当送风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程序可自动减小冷水阀开度。

在“制热”工况下,如果送风温度高于设定温度,程序可以自动减小热水阀开度,并关系冷水阀;当送风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程序可自动开大热水阀开度。

(注, 调试报告中所列值均为参考值,以批准设计值为准。)

注:由于PID控制环节积分时间的作用,执行器将花费一定时间,才能将阀门全开或全关。

连锁功能测试

当空调机组运行状态为“关”时,检测以下设备是否正常: 水阀执行器是否为0%;

当空调机组运行状态为“开”时,检测以下设备是否正常: 水阀执行器是否进行正常调节,当模拟风机故障时是否可以停机; 最终调整与标定

待冷热源条件具备后,可以进行温、湿度传感器的标定和温度控制回路的细调。 让新风机组在全自动控制下运行足够长的时间,以使被控区域或房间温度趋于稳定。用检定合格的温度仪表和湿度仪表,标定温度和湿度传感器,通过调试软件在DDC控制器内作必要的调整。

系统稳定之后,细调PI温度控制回路,以确保温度设定点的改变不致引起系统的振荡。一旦发生振荡,改变控制回路的PI参数,以获得所有负载条件下的稳定控制。

第 41 页 共 65 页

固定和手动模式的复位

所有测试完成之后,与空调机组相关的所有输入、输出点均应处于全自动模式,并将各个受控变量置于设计的设定值。

3、排风机的调试

排风机“关”状态下的目视及功能测试

目视检查所有设备的接线端子(所有端子排接线,机电设备安装就绪,做好运行准备等)

目视检查风机电控柜接线情况,如有不符合安装要求或接线不正确情况则立即改正。

通过手操器,依次将每个数字量输出点,如风机启停手动置于开启位置,观察控制继电器动作情况。如未响应,则检查相应线路及控制器。

当排风风机关闭,确认下列事项: 排风风机启停及状态均为“关”。 风机故障报警点为“正常”。 排风机机启停检查

保证无人在送、排风机旁边工作,确认排风机可安全启动。按下列步骤检查: 将机组电气开关置于自动位置,通过BAS手持终端(手操器)启动送、排风机,确认风机已启动,风机运行状态为“开”。通过BAS手持终端(手操器)关闭风机,确认风机停机,风机运行状态为“关”。

将“自动-手动”开关仍置于“自动”位置,再次启动排风风机,以便作进一步测试。

固定和手动模式的复位

所有测试完成之后,将送、排风机置于全自动模式。

6.5.4 冷热站调试方案(此部分删除)

冷热站被控设备目视及功能测试

目视检查所有设备的接线端子(所有端子排接线,机电设备安装就绪,做好运行准备等)

第 42 页 共 65 页

目视检查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水阀执行器(含旁通调节阀)、水流开关的安装和接线情况,如有不符合安装要求或接线不正确情况则立即改正。

通过BAS手持终端(手操器),依次将每个模拟输出点,如水阀执行器手动置于100%,50%,0;然后测量相应的输出电压信号是否正确,并观察实际设备的运行位置。

通过手操器,依次将每个数字量输出点,如冷却水泵启停分别手动置于开启,观察控制继电器动作情况。如未响应,则检查相应线路及控制器。

联动调试

在单点调试完成后,可以进行系统联动调试。 1)冷水机组的程控启动和停止 监控对象 冷水机组程控启动和停止 运行方法 先开冷冻机冷冻水管总蝶阀,并关闭热泵风冷机组水管蝶阀; 收到总管蝶阀开启信号后启动冷却塔风机; 风机运转后开冷却塔电动阀; 冷却塔电动阀开启后起动冷却水循环泵; 起动冷冻水循环泵; 待检测到冷水机组冷却水管和冷冻水管上的液流开关都动作后10s(现场整定)启动冷水机组(液流开关动作是冷水机组启动运转的前提条件)。 先停机组; BAS程控机组停运5分钟后(现场整定)停冷却水泵; 停运冷水冷却水泵泵停后关闭冷却塔阀门; 机组 阀门关后停冷却塔风机。 机组停运10分钟后(现场整定)停冷冻水泵; 所有设备停止后关闭冷冻水总管蝶阀; 群控过程中任一设备发生故障,则该组退出群控。 我们将根据以往调试运行经验和机组工艺条件提供优化的程控方案,在调试时根据制冷系统的运行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2)优先投运设备的选择和自动投切控制

制冷系统中,将1#冷却塔、1#冷却水泵、1#冷冻水泵、1#冷冻机分为第1组;将2#冷却塔、2#冷却水泵、2#冷冻水泵、2#冷冻机分为第2组;将3#冷却塔、3#冷却水泵、3#冷冻水泵、3#冷冻机分为第3组,各组设备互为备用。

监控内容 BAS程控启动冷水机组 第 43 页 共 65 页

4-7#冷冻水泵和4#、5#冷却水泵为备用泵,当1-3#中任意一台出现故障时,系统报警,并开启该台水泵的旁路蝶阀,开启4#泵作为备用泵启动,当备用泵开启后再有第二台水泵出现故障时,系统将再次出现故障的组停用,并报该组不能投入的报警,投入优先投入设备组。

根据备用设备的累计运行时间,选择积算运行时间最短的组作为优先投运设备; 根据运行设备的累计运行时间,选择积算运行时间最长的组作为优先停运设备。 在运行设备组发生故障时(或系统需要更多组设备投入运行时),优先投运设备组自动投入运行;

在系统判断需要停运设备时,优先停运设备自动退出运行。 3)冷水机组的运行控制

实现冷水机组的群控,由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测量出整个大楼的制冷负荷Q=F*△T,根据实际冷负荷控制冷水机组及水泵的运行台数,以达到节能效果。

根据任意组合原则,冷水机组最佳工作点,以及故障的自动切换控制。 在冷水机组停机内半小时不起动。

自动检测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及冷却塔风机的工作状态,并实现开启台数、分配工作时间及故障自动切换的控制。

第 44 页 共 65 页

6.6. 楼宇设备控制软件调试

6.6.1. 开发、调试阶段

该阶段是整个BMS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软件通信接口(网关)开发和系统调试工程师必需掌握上面提到的知识,对本项目BMS系统图,功能技术方案中的要求有充分的熟悉和理解,清楚了解所要完成的任务内容。该阶段是有三大块组成;通信接口的软件开发、系统组态和系统现场调试。

系统组态的部分工作要等接口软件开发完成后进行,系统现场调试要等上二大块完成后进行。系统组态和现场调试可统称为系统调试。

6.6.2. 通信接口软件的开发

通信接口软件的开发也可叫集成管理软件的二次开发,即根据集成管理软件提供与其他系统进行通信的接口函数,结合子系统提供的协议或开发包等等,开发接口通信动态连接库或OPC-ServerS。该阶段又可分为三个时间段:协议分析,协议测试和软件编程、调试。

a) 物理接口连线类型

若BMS主机与子系统主机实现主机对主机相连,接口物理连线有二种:RS-232串口线和网络线。若连线直接来自于他子系统的控制器,则要通过转换模块转换成这二个物理接口形式,再与BMS主机的串口或网口相连。如子系统的总线采用RS-485总线,则通过RS-485/RS-232转换模块后接入到BMS主机的串口接口。

协议分析

若子系统提供的RS-232或RS485,由于协议没有统一的标准,BMS实施工程师就要对协议进行分析:协议的数据格式、通信参数、每个字段的含义、等等。并可直接在办公室的计算机上进行测试。

若子系统提供NetApi,NetDDE等,需分析了解数据通讯方式,通讯设置方法,

第 45 页 共 65 页2022-4-26

数据包的详细准确的解释说明等等技术参数。当子系统提供的是开发包,需了解分析函数调用的详细说明和使用示例等。有不明确的地方同子系统方的工程师联系。有时,协议一定要到现场测试后才能了解清楚。

对于一些标准的协议,不用多费心去分析起内部的技术参数,直接安装上BMS软件供应商提供的网关,进入系统调试这一步。 协议测试

当现场子系统调试人员,通知你该子系统基本可运行时,你可进入现场,检查BMS系统与各子系统的全部连线是否敷设好,在接线头是否做好并接好。安装好本系统操作系统、BMS软件、数据库服务器软件以及一些常用的测试软件等,当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就可以对协议进行现场测试。

启动子系统,调试人员可以用一些测试软件测试子系统上传数据或下发命令,进一步对协议的理解和确认。

软件编程、调试对与子系统提供的接口协议或其他的通信方式的技术参数、使用示例等等了解清楚后,就可以放心地开发接口通信网关。网关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集成管理系统接口网关

根据集成软件提供的软件接口函数和子系统提供的接口通信协议或函数,软件工程师就可以在相关的软件开发平台编写网关代码,通过编译、调试生成网关应用程序。有的网关可直接通过软件测试工具在办公室里测试:运行网关程序,在集成管理软

第 46 页 共 65 页

件进行几个点的组态后运行,运行软件测试工具,通过在组态页面和软件测试工具界面操作(读、写),就能在上页面或界面上观察到传输数据的正确性,反映出编写的网关是否成功。往往大多种网关的测试要到现场,开启子系统软件平台后进行。这一步也可归到系统的现场调试、运行阶段。

6.6.3. 系统的调试

集成管理系统的调试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集成管理系统调试

该阶段工作要求准备好下列施工资料:BMS系统图,设计方案及设备清单。各子系统原理/接线图,点位图的技术规格说明,I/O点数表。

调试工程师必须对上面所提资料中的原理、技术功能有充分的理解,清楚了解所要完成的任务内容及其施工顺序。对各级通信网络所有的网络结点均有计划好的名称,代号和地址。

在BMS调试前要求BMS系统与各子系统的全部连线在现场安装就位,并接好所有电缆线(协议测试阶段也要做到这些工作)。其安装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该阶段与接口协议的开发(网关的开发)可穿插进行,但在监控点配置、组态之前,

第 47 页 共 65 页

接口网关应已开发结束。

2.3.1系统组态

系统组态有以下几部分:监控页面设计,监控点配置、组态。

监控页面上信息的控制结构大多采用树型结构,可通过鼠标点击层层深入直到在电子地图上的具体的设备或较大设备的运行原理示意图或表格式显示图。背景图片尽量根据建筑物的特点来设计,各控制、显示点在监控页面上要设置清楚、美观、形象、生动,操作顺敞,观察容易。电子地图要清晰,上面的设备点按实际位置、方向摆放。

安装好已开发的接口软件网关,根据各子系统的点位图表,进行相应监控点的配置,设置一些传统的监控管理功能,如时间表、趋势图、报警。

通过BMS软件平台的拖/放功能,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监控点的组态,但要细心。当点位数量很多时,组态时间长会看得眼花缭乱,容易出错,最好做一些分段标记,便于调试。调试结束时去掉相应的表记。

2.3.2 系统总体调试、运行

集成系统总体调试步骤是先完成BMS系统与单个子系统的连接调试,再分别逐步进行系统集成,组成较大的控制系统,最终完成整个网络系统的调试。该阶段需要子系统现场调试工程师的很好技术配合。由于要观察核对监控点的实际状态和操作结果,需现场电工的协助。

6.7. 调试人员及时间安排

本系统调试测试过程,计划需要2—4人投入到测试调试中,原计划从2010年9月25日调试,15个工作日完成。

完成时间 2010-11-30 调试工期 45工作日 备注 调试人数 2-4人 开始时间 2010-10-20 第 48 页 共 65 页

第七章 无线对讲系统

7.1系统概述

本系统主要在酒店塔楼和办公楼两个部分,主要为酒店及办公楼各个区域及地下停车场安装配套设施。提供无对讲系统覆盖,实现对讲通话。系统采用信号中转放大的方式,实现大范围,长距离的通讯,为用户管理提供移动无线电话通信服务。

本系统采用了摩托罗拉3台摩托罗拉CDR700中转台设立三套中转台频道,放置于工程师办公室,配合天线和低损耗馈线组成的天馈系统,来满足用户的通讯系统要求,实现大厦无盲区对讲机通讯,供三个部门独立工作,各部门之间互相不干扰。另设置七个对讲机直通频道,供其他部门操作群组使用。

7.2系统组成

本系统网络由转发器,放大器、天线分布系统等组成。 (1)中转台

转发器内包括接收机、发射机、电源供电系统等设备组成,本系统转发器采用MOTOROLA生产的CDR700台式机,该转发器发射功率为40W。 (2)分布天线系统

分布天线系统由低损耗馈线电缆,微带设计封装的大功率分配合成器和天线组成,由于大厦钢筋水泥建筑对电磁波造成的严重衰减和屏蔽作用,本系统根据其建筑结构,分36付天线分布。 (3)对讲机

选购60台MOTOROLA产品GP3688。 (4)储物架

定制一台,用于存放对讲机用。 (5)双向放大器

用于线路损耗放大,确保信号衰减达到系统要求。 (6)系统备用电源

第 49 页 共 65 页

本系统的备用电源使用免维护电池,正常使用时,市电给基站供电的同时并给免维护电池浮充。当市电停断时,免维护电池自动切换供电。每个信道配备一块12V 65AH的免维护电池,正常使用时每块电池维持每个信道至少2小时以上的工作。

无线通讯系统示意图如下:

第 50 页 共 65 页

7.3系统调试要求

本系统信号覆盖所有的楼层包括楼梯、地库、大楼周边、楼内电梯及大楼外之行人路。

◆、电磁场覆盖面之强度须优于150μV/m 而没有杂声及干扰,或为有关部门之强度。

◆、信号强度质量大部分达到5级,语音质量应达到4-5级标准。 ◆、易升级、投资少、组网灵活、可靠性高、维护方便、性价比高。 ◆、符合广州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的信号覆盖要求。

7.4系统调试

1) 配备摩托罗拉的X-PandTM技术和LLE,能提供清脆且更清楚响亮的语音质

量,嘈杂的环境中也能听清对讲消息。 2) 设置对电量不足及时预警。

3) 设置可切换射频功率:优化覆盖区并节省电池消耗。

4) 调节天线功率,手持对讲机到建筑物各个区域用对讲机进行测试。使其无

线对讲系统覆盖整个区域95%以上且不超出建筑物外200米。 5) 配置对讲机,使其声音清晰。

6) 调配每条天线的发射功率不超过0.5W。

第 51 页 共 65 页2022-4-26

7.5调试记录表

调试测试时,必须要有明确的记录,以供检查和日后备查或者维护用。

无线对讲系统调试记录表

项目名称:广州市XXXXCBD项目第一期(A)区酒店(A1)及写字楼(A2)工程 供货商: 测试日期:2010年 月 日 序号 调试项目 测试内容 通话抽样测试音质 1 对讲机 通电测试 指示灯正常情况 收发情况 通电测试 2 中转台 收发指标的测试 功能测试 功率测试 3 高增益天线测试 频率范围 增益 覆盖范围测试 4 5 调试人员 综合结论

第 52 页 共 65 页2022-4-26

正常情况 合格情况 备用电池 电压测试 电流测试 频率范围 上下行输出功率 放大器 上下三阶互调 增益

7.6调试人员及时间安排计划

本系统调试测试过程,计划需要2—4人投入到测试调试中,原计划从2010年9月25日调试,5个工作日完成。

调试人数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调试工期 备注 2-4人

2010-9-25 2010-09-30 5工作日 第 53 页 共 65 页

第八章 无线巡更系统

8.1. 概述

本系统主要是根据安保系统的特点,在加强技术防范的基础上,通过电子巡更系统的设置,加强保安人员定时定点定线路的对各区域进行保安巡视做到人防与技防的结合。或根据企业对正常安全生产的需要,加强工作人员定时定点对各设备进行检查或保养,用科学客观的方式确保安全生产。电子巡更系统采用目前较流行的无线巡更设备,无线方式的特点是无须布管穿线,造价低,扩容方便。

本系统工程在各层楼梯口,和重要的区域安装巡更钮,巡更人员使用巡更器在规定的巡更点刷卡,巡更器记录刷卡的线路、人员、地点、时间及事件等信息,然后通过RS232数据线与PC机进行连接,记录数据将自动上传到PC机并由巡更管理软件进行智能处理以实现对巡更人员及巡更过程的考核。

8.2. 系统组成

本系统由巡更棒、巡更管理软件、通讯器、巡更信息钮(卡)、打印机、电脑及运行于WINDOWS 操作系和管理软件组成。

巡更钮:用于标示巡更点的地点; 人员钮:用于标示巡更人员的身份;

巡更棒:用于数据采集、储存和传输巡更记录信息;

通讯器:通过RS-232通信线与计算机连接,实现巡更棒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打印等。

8.3. 系统调试

1、软件启动口令操作

启动管理软件,设置软件系统包含口令保护,系统管理口令操作员口令。分别对应不同的权限和更新功能口令的权限。

第 54 页 共 65 页

2、信息采集器登录及巡更人设置

在系统中添加巡更人,并分配信息采集器。软件中可通过信息芯片定义巡更人,以降低成本,软件可管理的巡更人数目不受限制。

3、设置信息钮登录及地点

在系统管理软件中添加巡更地点,并分配信息钮。软件可添加的巡更地点是没有数量限制的。

4、巡更班次设置

在管理软件中设置上下班时间,可划分不同的上班时间段,方便查询。班次的设置可跨零点。

5、巡更路线设置

将巡逻的地点组织成不同的巡更路线,规定巡更人按路线进行巡逻,可更方便地进行管理。在查询时通过路线查询,对巡更人是否遗漏巡更点便一目了然。软件中可设置的巡更路线数目最大的999.

6、查询功能

在系统中按人名、时间、巡更班次、巡更路线对巡更人工作情况进行查询,更可按多种条件组合查询。生成巡更情况总表、巡更事件表、巡更遗漏表。每月还可列出月统计报表,并可通过打印机将结果输出。

7、设置巡更数据备份、恢复功能

设置管理软件的备份、恢复功能,定期可将以前的数据备份到软盘或硬盘上,需要的时候可恢复到软件中。

8.4. 调试人员及时间安排

本系统调试测试过程,计划需要1-2人投入到测试调试中,原计划从2010年9月25日调试,5个工作日完成。

调试人数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调试工期 备注 1-2人 2010-10-25 2010-10-30 3工作日 第 55 页 共 65 页

第九章 信息显示及发布系统

本系统利用综合布线网络及有线电视网络网络,进行信号的传输,建设一套比较完善的系统,提供会议通知、欢迎标语,展示工作成果、业务信息、办事程序等,并可用于播放一些公告信息。

在首层电梯厅,酒店大堂宴会厅前厅,会议室前厅,电梯轿箱等处位置设置液晶显示屏。

本系统工程,我司只负责线缆敷设。因此,本系统的调试,我方只负责线缆敷设后,对线缆进行测试,其测试方法见综合布线测试部分。

第 56 页 共 65 页2022-4-26

第十章 停车场管理系统

10.1. 概述

本工程在首层进入地下停车场的入口处设置一套一进一出的停车场管理系统,对停车场进出车辆实施自动管理。系统要求具备出入口管理、停车收费及车辆图像对比等功能。

系统由入口管理设备、出口管理设备、管理工作站及软件等构成。出入口管理设备安装于停车场出入口,收费及管理控制计算机设于停车场出口处.

入口设备包括入口控制器、读卡器、发卡机、中文电子显示屏、满位指示灯、自动道闸、车辆感应控制器、感应线圈、对讲机、彩色摄像机等。主要完成车辆进场时的发卡(或验卡)、车辆图像及进场时间记录等功能。

出口设备包括出口控制器、读卡器、费率显示屏、自动道闸、车辆感应控制器、感应线圈、收费计算机、票据打印机、对讲机、彩色摄像机等。主要实现车辆出场时的验卡、计费、车辆图像对比等功能。

10.2. 系统组成

本系统由收费及管理计算机、管理软件、智能终端、发行器、RS485通讯卡、智能感应卡和道闸等设备组成。

各组成设备主要作用

收费及管理计算机:运行系统数据库管理软件,管理系统所有数据;运行系统应用管理软件,实现对系统智能终端设备及相关工作的管理;

管理软件: 人机交互接口,实现对系统智能终端设备及相关工作的管理; 智能终端: 识别用户卡片,判别卡的合法有效性,并做出相应的控制,如开启道闸、操作提示等,同时将有效读卡数据存储;

第 57 页 共 65 页

发行器: 系统管理员登录注册及卡片发行、检测、清空、挂失、退卡等功能; RS485通讯卡:完成计算机与其下位智能终端设备的通讯传输及转换; 智能感应卡:承载信息的载体,用户使用系统的凭证;

道闸:接受智能终端发出的控制指令做出相应的控制,如:道闸对通道的开启和关闭等;

10.3. 系统调试

一、接线

按照布线图的管号线号表确认每根线的用途,对照设备的接线图将每根线连接到对应的接线端子上:

1.多芯电缆要先在每芯电线上用号码管标记芯号,并记录芯号与颜色的对应,这是电缆另一头接线的依据。

2.每根导线的端头用专用压线钳压制金属接管,然后将金属接管拧在接线端子上。

3.接线完成后彻底清理剪下的线头等杂物,尤其是裸露的铜芯线头,以免通电时造成短路损坏设备。

4.捆扎整理与接线端子连接的引线,信号线与信号线归类,电源线与电源线归类,以免互相干扰。

二、接线检查

AC220V供电及接地接线检查:火线、零线、接地线的顺序;接地采用建筑物综合接地。

通讯接线检查:CAN总线正负极;120欧姆终端电阻;不能分支。 其它接线检查:电脑、打印机等连接线。 三、通电测试

给设备通电:参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设备应工作正常、通讯正常。 出口设备通电:参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设备应工作正常、通讯正常。 入口设备通电:参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设备应工作正常、通讯正常。 四、系统设置

收银管理设备设置:设置通讯口、操作员、时间、收费标准、车位数等。

第 58 页 共 65 页

出口设备设置:设置出口控制机地址(1~63,推荐为2);设置车辆检测器灵敏度。

入口设备设置:设置入口控制机地址(1~63,不能与出口控制机相同);设置车辆检测器灵敏度。

五、操作调试

入口设备试运行:反复试验入口功能,观察入口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收银管理设备试运行:使用入口试验凭据及数据反复试验收银管理设备,观察收银管理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出口设备试运行:使用入口、收银管理试验凭据及数据反复试验出口设备,观察出口设备是否工作正。

10.4. 调试人员及时间安排 计划

本系统调试测试过程,计划需要2人投入到测试调试中,原计划从2010年10月20日调试,10个工作日完成。

调试人数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调试工期 备注 2人

2010-10-20 0 2010-10-310工作日 第 59 页 共 65 页

第十一章 UPS配电系统

11.1 概述

本工程的UPS配电,为视频监控系统、报警系统、门禁系统、BA系统等各个系统供电。UPS放置于消防中心配置一台山特30KW的UPS,为消防中心酒店所有有弱电系统供电。在办公楼保安中心配置一台山特20KW的UPS,为办公楼该部分的弱电系统供电。

11.2 11.2 UPS配电调试

1、自检功能

标准:UPS一般都有故障自检功能,可以检查出主要故障,并报警。

调试方法:先模拟一故障(如不接电池),给UPS接入交流电,并合上市电开关,系统将进入自检状态,自检完成后,会报警该故障。

2、无电池市电开机

标准:UPS应该能在无电池情况,由市电逆变工作。

调试方法:断开电池,接入市电,合上市电开关,(这时若报电池故障可暂不理会)按“开机”键,稍后UPS指示灯由“市电”、“旁路”指示灯亮,转为“市电”、“逆变”指示灯亮。这时测量的输出电压、频率应该是稳定的,波形是正弦波。

3、市电逆变转电池逆变无间断

标准:正常情况下,UPS由市电逆变给负载供电,若这时电池正常,市电停电,应该由电池不间断地给负载供电。

调试方法:先让UPS工作在市电逆变状态,断开市电开关;UPS自动由市电逆变状态转到电池逆变状态,指示灯相应的由“市电”、“逆变”指示灯亮转为“电池”、“逆变”指示灯亮。在此转变过程中,可以用一台计算机做为负载,以便检测在转变过程中

第 60 页 共 65 页

对负载的影响。

4、电池逆变转市电逆变

标准:如果UPS工作于电池逆变方式,在市电正常后,UPS应不间断地转到市电逆变方式。

调试方法:先断开市电开关,让UPS工作在电池逆变状态,指示灯为“电池”、“逆变”指示灯亮;再合上市电开关,UPS将自动由电池逆变转为市电逆变,指示灯由“电池”、“逆变”指示灯亮转为“市电”、“逆变”指示灯亮。在此过程中,可以用一台计算机做为负载,以便检测在转变过程中对负载的影响。

5、转维修旁路供电

标准:对于中等容量以上UPS(一般5KVA以上),应设计有维修旁路供电。 在机器故障时,可以让UPS工作在维修旁路,以便进行内部不带电维修。

调试方法:先合上旁路开关,按关机键,让UPS工作在市电旁路状态,再合上维修开关,并且关闭输入和旁路开关,这时输出应不断电,UPS内部板件部分应没有电。最后合市电、旁路开关,UPS工作在市电旁路后,再将维修开关断开,按开机键转市电逆变。在此过程中,同样也可以由一台计算机做为负载,以便检测在转变过程中是否对负载有影响。

6、市电逆变关机

标准:UPS在市电逆变工作方式应能安全关机。

调试方法:UPS工作在市电逆变状态,按下“关机”键,直至听到“嘀”的一声,逆变指示灯灭,旁路指示灯亮,UPS工作在旁路供电模式,再断开市电应无输出。

7、电池逆变关机

标准:UPS在电池逆变工作方式应能安全关机。

调试方法:UPS工作在电池逆变状态,按下“关机”键,直至听到“嘀”的一声,UPS停止工作,无输出。

8、主机输出转从机输出

标准:对于主备方式工作的UPS,主机应安全转到从机供电。

调试方法:主机与从机均工作在市电逆变状态,这时负载由主机输出带载,断开主

第 61 页 共 65 页

机市电开关及电池开关,这时负载能正常运行,负载由从机输出带载。

11.3 UPS调试记录表

调试测试UPS时,必须要有明确的记录,以供检查和日后备查或者维护用。

项目名称:广州市XXXXCBD项目第一期(A)区酒店(A1)及写字楼(A2)工程

供货商: 测试日期:2010年 月 日

测试内容 测试结果 说明 温度0~40℃ □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工作环境 湿度5~95%,无凝露 □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海拔〈1500m □符合规范 摆放 设备安装 接线走线 □不符合规范 □符合规范 □不符合规范 □正常 市电上电,旁路工作 □不正常 □正常 □不正常 □正常 市电停电,转电池逆变 性能调试 □不正常 □正常 □不正常 功能调试 市电开机,旁路转逆变工作 电池逆变工作 第 62 页 共 65 页

市电来电,电池逆变转市电逆变 输出电压: □正常 □不正常 □正常 □不正常 □正常 □不正常 输出频率: 参与测试人员 测试综合结论 11.4 调试人员及时间安排

本系统调试测试过程,计划需要2人投入到测试调试中,原计划从2010年10月10日调试,5个工作日完成。

调试人数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调试工期 备注 2人 2010-10-10 2010-10-15 5工作日

编制单位:广州市某某自动化系统控制有限公司

第 63 页 共 6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