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苗成长记读后感
今天读了小豆芽成长记有了一些启发,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刚开始读小豆芽生长记的时候,我觉得老师能够发现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可以引领孩子们去探索去学习,我觉得老师孩子能够抓住教育契机的,比较有心。但是慢慢地读下去我便发现老师的一些行为大都是以教师为主的。如:种子实验也就是水培种子,这个实验是怎么来的,是发自于老师自己还是小朋友想要这样种植还是老师的预期希望孩子这样种植,大家也知道种子的种植是很多的,不止水培一种。这里老师没有和孩子们一起探讨种植方法,所以就有这个疑问,到底是谁要水培。
接着老师就描写了一些种子前后发芽的一些情况,也写了孩子们在这段期间是有观察记录的,但是孩子是怎么观察后记录的我觉得老师可以写的详细一些,这样也可以体现孩子们是怎么观察的,他们的兴趣点又是在哪里。后来老师发现一些水培的植物有写枯萎死掉了,也想到了一些拯救植物的方法。但是孩子们的观察呢?他们有没有发现呢?老师完全忽略了孩子,没有和孩子一起讨论商量引导他们如何解决问题。自己就将小豆苗移植的事情说给了孩子们听,这时候孩子肯定是同意的。也就是说他把种植活动站在了教师为主的层面,忽略了应该以孩子为主。当种植的时候,老师终于把孩子作为主体寻问他们怎么种植,孩子们也想到了很多方法。但是有一个小朋友说只要把
第 1 页 共 2 页
豆苗放在土上就好了,但是教师最后没有让孩子尝试把豆苗放在土地上,因为老师是知道结果的,可能老师不想豆苗死掉,不想种植失败。但是,孩子是不知道这样是不行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老师要懂得放手,允许孩子去犯错误,只有亲身经历了才是最有说服力的。俗话说的好,失败是成功之母啊。否则你去问孩子怎么种植又有什么意义呢? 之后,老师又写了豆苗开花到结果的过程 ,但是都是一笔带过,其实在观察豆苗生长从叶子长大到开花结果这些变化是非常有观察价值的,孩子也会觉得很好奇的,但是老师就是几笔带过,也没有更加深入的观察孩子的行为,没有了解到孩子的兴趣所在。 我觉得,这篇文章能够提醒我们以后不管什么活动都要以孩子为主,都给孩子机会,多听听他们的声音。多放手让他们去做。在写观察记录的时候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写。
第 2 页 共 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