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细菌的基本形态有3类,即球菌、杆菌、螺旋菌。细菌的特殊结构事某些细菌才具有的结构,与细菌的某些功能、致病性和免疫性有关,包括鞭毛、荚膜、芽孢、和菌毛等。细菌的基本结构事各种细菌共同具有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 2.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作用和意义。
答: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鞭毛、荚膜、芽孢和菌毛。
鞭毛的作用及意义:①鞭毛事细菌的运动器官。②与细菌致病性相关,有些细菌的鞭毛与细菌的黏附性与侵袭力有关。③与细菌鉴定分类及分型有关,可根据鞭毛的有无类型和鞭毛蛋白质抗原性(H抗原)的不痛来鉴别不同的细菌。
荚膜的作用击意义:①抗吞噬:荚膜有保护细菌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作用;②抗杀伤能力:能保护细菌免受体内抗菌药物、溶菌酶、补体、噬菌体等的杀伤作用;③抗干燥的作用:荚膜有储留水分的作用;④与致病性有关;荚膜本身无毒性,通过上述荚膜的保护作用增加了细菌的侵袭力,细菌若失去荚膜,其致病力也随之减弱或消失;⑤细菌鉴别和分型的依据:可根据细菌有无荚膜、荚膜的抗原特异性鉴别不同细菌,同一种细菌还可根据荚膜组分的不同来进行分型;⑥免疫原性:荚膜具有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细菌荚膜与相应抗体结合就会失去其抗吞噬的能力,故可用荚膜抗原制备有效的疫苗来预防疾病 芽孢的作用及意义:①增强细菌抵抗力。②可成为某些疾病潜在的病源。③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④鉴别细菌。
菌毛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种:①普通菌毛:是细菌的黏附器官。具有黏附于宿主黏膜细胞并定居其表面的能力。该类菌毛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②性菌毛:是两菌之间传递遗传物质的通道。细菌的耐药性及某些细菌的毒力因子均可通过这种方式转移。
3.简述细菌的生长繁殖的条件、繁殖方式与规律。
答:繁殖条件:①充足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②适宜的酸碱度;③合适的温度;④必要的气体环境。繁殖方式:细菌一般以无性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个别细菌如分枝杆菌通过分枝方式繁殖。繁殖规律:①迟缓期:事细菌进入新环境后的适应阶段;②对数期:这个时期的细菌培养物常用于观察研究细菌大小、形态、染色性、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等;③稳定期:稳定期的细菌形态、生理特性常有变异,如革兰阳性菌可能被染成哥兰阴性;④衰亡期:此期的细菌形态显著改变。 4.简述细菌主要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意义
主要合成代谢产物:1热原质 2毒素与侵袭性酶类 3色素 4抗生素 5细菌素
医学意义:<1>热原质事革兰阴性菌合成肥肉一种注入人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它耐高温因此,在制备生物制品和注射制剂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防止细菌及其热原质污染
<2>毒素与侵袭性酶类:细菌产生的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外毒素是由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在生活过程中合成并释放到菌体外。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璧的脂多糖毒素与侵袭性酶类与细菌致病性有重要关系。
<3>色素:可用于细菌的鉴别。细菌的色素有两大类:一类为水溶性色素、另一类为脂溶性色素
<4>抗生素:能抑制杀灭某些其他微生物种肿瘤细胞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质.
<5>细菌素:只对与细菌素的产生菌有近缘关系的细菌才有抑杀作用细菌素具有种和型的特异性,可用于细菌分型
<6>维生素:有些细菌能合成某些维生素,除供菌体本身所需,也能分泌至菌体外,被人体吸收利用。 真菌、菌丝、孢子的概念
1、 真菌是一类具有典型细胞核和完整细胞器、无根、茎、叶,不含叶绿素
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2、 菌丝:真菌在适宜的环境中,有孢子出芽形成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称为
菌丝
3、 孢子:是怎军的繁殖结构 真菌孢子与细菌的芽胞的区别
区别要点 真菌孢子 细菌芽胞 大小 较大 较小
形态 多种多样 圆形或椭圆形
抵抗力 不强60~70℃短时间即死 强,煮沸短时间不死 数目 一条菌丝可产生多个孢子 一个细菌体只形成一个芽胞 作用 为繁殖方式之一 不是繁殖方式 位置 可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形成 只在细胞内形成 单细胞真菌、多细胞真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单细胞真菌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有些单细胞真菌可见荚膜芽生孢子和假菌丝 多细胞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有菌丝和孢子组成,各种菌丝与孢子与因形态不同,是鉴别真菌的重要标志 第三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1 病毒,病毒体,干扰现象,灭活概念
(1)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RNA或DNA)只能在活的易感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体:完整成熟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 干扰现象: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种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病毒的干扰现象。
灭活:从细胞中释放出的病毒体,受外界理化因素影响而失去感染型,称灭活。 2,简述病毒的大小,结构,化学组成及功能。 病毒的大小以纳米(nm)表示。
病毒的基本结构是由核心和衣壳构成核衣壳,you7的病毒核衣壳外面还有包膜,衣壳外面没有包膜的称裸病毒。
化学组成:1,病毒核酸 2,病毒蛋白质 3,脂类和糖
功能:病毒核酸(1)病毒复制(2)决定病毒特性(3)具有感染性 病毒蛋白质的功能:分为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
结构蛋白的功能:(1)保护病毒核酸(2)参与病毒的感染过程(3)衣壳蛋白,包膜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诱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cell免疫
非结构蛋白的功能:非结构蛋白是由病毒基因编码,但不参与病毒体的构成,可以存在于病毒体内,也可以存在于感染细胞内。 三,脂类和糖
主要存在于病毒的包膜中,跟病毒体吸附,穿入宿主cell,以及病毒的抗原特异性有关。
3,写出病毒的增殖步骤,指出中和抗体作用于哪一步?
病毒的增殖步骤被分成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成熟,与释放 七个步骤。
4,解释干扰现象发生的原因
(1)某一病毒作用于宿主细胞,诱导其产生抑制病毒复制的蛋白质(干扰素)(2)第一种病毒破坏了宿主细胞的表面受体或改变了宿主细胞的代谢途径等,影响另一种病毒的复制过程,(3)缺陷病毒所引起的干扰。 第四章 微生物与感染
1,感染,病原体,毒力等概念
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生物体内,在生物体内繁殖和产生代谢产物,破坏生物体结构,功能,引起病理改变的过程。
病原体:通常把能引起宿主致病的生物体统称为病原体。主要包括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是一种寄生物,必须从其他生物体内获得生存和繁殖能力。
毒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的强弱程度用毒力表示。毒力是菌株个体的特征,是量的概念。
2,细菌外毒素与内毒素的鉴别
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来源 革兰阳性菌,少数革兰阴性菌 革兰阴性菌
存在部位 活菌肥分泌出,少数在菌裂 细胞壁组分,菌裂解 解释出 后释出 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
稳定性 60~80℃ 30min被破坏 160℃ 2~4小时被破坏 毒性作用 强,对组织细胞有选择性毒 较弱,各菌的毒性致病 害效应,引起特殊临床情况 效应相似,引起发热, 白cell增多,微循环障碍,
休克等。
免疫原性 强,刺激宿主产生抗毒素, 弱,甲醛处理后不形成
甲醛液处理后脱毒成类毒素。 类毒素。
3,说出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类型
感染类型可以出现不感染,隐性感染,潜优感染,显性感染和携带状态等不同的临床表现。
显性感染根据病情缓急又可分为:急性感染,慢性感染。 根据感染部位和性质分为:局部感染,全身感染。 第五章 细菌检验技术
1,叙述细菌染色标本检查的基本程序,并熟悉进行染色标本的制作。 染色标本的检查基本程序是:涂片,干燥,固定,染色,镜检。
(1)革兰染色:细菌标本经涂片,干燥,固定后,用结晶紫液初染,以碘液煤染,再用95%乙醇脱色,最后用稀释复红复染,使脱色的细菌重新着色,最后洗去多余染料,吸干玻片。
(2)萋—尼抗酸染色法:细菌标本涂片经自然干燥固定后,先用苯酚复红加湿染色,冷却后水洗,再用3%盐酸乙醇脱色,水洗后用碱性亚甲蓝染液复染,水洗后吸干。
2,能进行常用的染色操作,并能正确的判断染色结果。
染色过程:结晶紫(初染)—>碘液(煤染)—>95%酒精(脱色)—>稀释复红(复染)
染色结果:染成紫色的为革兰阳性菌,染成红色的为革兰阴性菌。 3,熟悉细菌不染色标本的镜检方法和用途。 (1)压滴法
用途:若有鞭毛的细菌,就能检出它呈方向性位移,无鞭毛的细菌在原位颤动。(检查有无鞭毛的菌体)
(2)悬滴法:用途和同压滴法一样。 (3)暗师野聚光法
用途:常用于检查活的细菌,螺旋体及其动力。 (4)相差显微镜检查法
用途:观察活菌运动和细菌内部的细微结构。
5,能判断细菌分离培养常用的培养基,能进行常规细菌接种和培养,能认识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按培养基的物种理性状可分为3类:
(1) 液体培养基:在肉浸液中加入1%蛋白质和0.5%Nacl,调PH至7.4,灭
菌后即成为液体培养基。
(2) 半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2%~0.5%的琼脂,琼脂溶化后即
成为半固体培养基。
(3) 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2%~3%的琼脂,琼脂溶化后就成为
固体培养基。
按培养基的用途可分为下列几类: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特殊培养基。
细菌接种培养:1,平板划线法:分为分区划线与连续划线法 2,斜面接种法3,穿刺接种法4,液体接种法 5,倾注平板法6,涂布接种法
细菌生长现象:《1》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可出现3种现象(1)混浊:大多数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后,使培养基呈现均匀混浊(2)沉淀(3)菌膜
《2》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有鞭毛的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可沿穿刺线扩散生长,穿刺线周围呈羽毛状或雨雾状,无鞭毛的细菌只能沿穿刺线生长。 《3》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可形成菌落。 6,熟悉细菌鉴定常用的方法
(1) 糖(醇,苷)类发酵试验(2)葡萄糖氧化发酵试 (3)甲基红试验(4)V-P试验(5)B—半乳糖苷酸试验
(6)七叶苷水解试验(7)靛基质试验(8)硫化氢试验
(9)尿毒酶试验(10)苯丙氨酸脱氨试验(11)氨基酸脱羧酶试验(12)丙二酸盐利用试验(13)枸橼酸盐利用试验(14)触酶试验
(15)氨化酶试验(16)凝固酶试验(17)DNA酶试验(18)硝酸盐还原试验(19)复合生化试验(20)CAMP试验 绪论
叙述微生物的概念,特点,与医学有关的八大类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 特点:(1)个体微小,结构简单(2)比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 (3)繁殖快,代谢强(4)适应强,易变异(5)种类多,分布广
八大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