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治质量通病的总体措施
为了确保本工程质量目标的落实,认真履行我们的职责与承诺,我司在精心组织施工的同时,将全力以赴在治理工程项目质量通病上,狠下功夫。
本工程以消除质量隐患、消除质量通病为原则.根据本工程特点,对各主要分项工程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进行预见,施工中着重进行控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关键部位的施工,详细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每个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从原材料控制到工程质量评定等一切活动,都在质量控制体系下进行,有效防治质量通病的发生。
2、质量通病的防治
针对本工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质量通病: 2.1模板 2.1.1现象
梁板下挂、柱身鼓出,混凝土漏浆、墙面、高低不平,厚薄不一。 2.1.2分析原因
1、模板陈旧侧边不平直,拼缝不严。 ○
错误!、支撑体系不牢固,不具备足够的刚度,立杆间距过大,扣件未拧紧、
滑动。
错误!、柱抱箍加固不牢。
错误!、梁侧模支撑不牢,墙内未加支撑。
(3)、预防措施
错误!、选用良好的模板,进行模板组配设计,按设计支模。
错误!、根据结构荷载大小,进行立杆承载力计算,规定立杆最大距离,支模
时严格按要求设置立杆,合格后再进入下到工序,完工后认真检查验收.
2。2钢筋绑扎、焊接 (1)、现象
错误!、箍筋弯钩度大于
135度,平直长度不够,成形尺寸不准。
错误!、箍筋、板筋间距不匀,负弯距筋高度不够,变形。
(2)、预防措施
错误!、钢筋配料单应给质量员或技术负责人复合无误,下达班组配料单下料,
角度按设计要求在操作平台上画线,设控制点,成形后经有关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再批量制作。
错误!、梁板筋绑扎前,画好间距线,绑扎时认真按画线绑扎,负弯距筋在相
应的位置设足够的钢马凳,浇筑混凝土前设置操作平台,不致使操作人员踩踏钢筋.
2。3混凝土裂缝防治
2.3。1混凝土裂缝是指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条件下,硬化并产生体积变形,由于各种材料变形不一致,互相约束而产生初始应力(拉应力或剪应力),造成在骨料与水泥石粘接面或水泥石本身之间出现肉眼看不见的微细裂缝,一般称为微裂。这种微细裂缝的分布是不规则的,且不连贯,但在荷载作用下或进一步产生温差、干缩的情况下,裂缝开始扩展,并逐渐互相串通,从而出现较大的肉眼可见的裂缝。因此混凝土的裂缝,实际是微裂的扩展.
2.3。2一般民用建筑中,宽度小于0.05㎜的裂缝对使用无多大危害.由于微裂在混凝土中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混凝土结构规范对有些结构按其所处条件的不同,允许存在一定宽度的裂缝.但施工中仍应尽可能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控
制裂缝,使结构尽量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特别是避免出现有害裂缝,以确保工程质量. 2.3.3混凝土裂缝按分类 1)、裂缝分类
A、按裂缝产生的原因分类
外荷载引起的裂缝。物理因素引起的裂缝;化学因素引起的裂缝;施工操作引起的裂缝。
B、按裂缝的方向、形状分类
水平裂缝、垂直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斜向裂缝、龟裂以及放射状裂缝等。
C、按裂缝深浅分类
表面裂缝、深进裂缝和贯穿裂缝等 2。3。4裂缝现象、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A、塑性收缩裂缝 B、现象描述
裂缝多在新浇筑并暴露于空气中的结构、构件表面出现,形状很规则,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裂缝较浅,类似干燥的泥浆面。大多在混凝土初凝后,当外界气温高,风速大,气候很干燥的情况下出现. 2.3.5原因分析
A、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
B、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水泥用量过多,或使用过量的粉砂,或混凝土
水灰比过大。
C、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模板、垫层过于干燥,吸水大。
D、浇筑在斜坡上的混凝土,由于重力作用有向下流动的倾向,也导致这类裂缝出现的因素. 2.3。6预防措施
A、配置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同时,要捣固密实,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B、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吸收混凝土混凝土中的水分。
C、混凝土浇筑后,对裸露表面应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吹袭和烈日暴晒。
D、在气温高、湿度低或风速大的天气施工,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早进行喷水养护,使其保持湿润;大面积混凝土宜浇完一段,养护一段,要加强表面的抹压和养护工作。
E、在混凝土表面喷一度氯偏乳液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或湿草袋,使水分不易蒸发.
F、加挡风设施,先浇墙体后较板面,以降低混凝土表面的风速。 2。3.7治理方法
A、如果混凝土仍保持塑性,可采取及时压抹一遍或重新振捣的办法来消除,再加强覆盖养护。
B、如果混凝土已硬化,可向裂缝内装入干水泥,然后加水润湿,或在表面抹薄层水泥砂浆进行处理。
C、对于预制构件,也可在裂缝表面涂抹环氧胶泥或粘贴环氧玻璃布进行封
闭处理。
4、砌体工程 (1)、现象
通缝、水平灰缝超厚,竖缝透亮,砂浆强度不够。 (2)、原因
组砌方法不正确,砌筑时未按皮树杆控制灰缝,浆粘和宜性不好,砌筑部认真,砂浆拌制为严格计量或搅拌不匀.
(3)、纠正措施
操作人员按规范操作,严格执行工艺标准。 5、墙面抹灰 (1)、现象
错误!、空鼓、裂缝.
错误!、阴阳角不方正,不通顺垂直。
(2)、原因分析
○,1、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墙面浇水不足。
错误!、墙面平整度,偏差较大,一次抹灰过厚,粉层抹灰,干缩较大。 错误!、门窗框两边塞灰不严,经门窗开关振动,在门窗框处产生空鼓裂缝。 错误!、阴阳角两边为冲筋。
(3)、预防措施
错误!、基层刮毛或用
1∶1水泥砂浆加10%107胶甩浆浇水养护。
○,2、处理基层材料交接处,粘贴麻布片或钉金属网。
错误!、门框边缝用
1∶1∶0.2∶0.3水泥、水、细砂、107胶粘接砂浆勾抹
严实。
错误!、墙面基层抹灰前浇水润透分层按不同砂浆配合比抹灰.
○,5、阴阳角两侧冲筋。
6、水泥砂浆楼地面
(1)、现象
错误!、空鼓、裂缝。 错误!、起砂。
(2)、原因分析
错误!、基层清理不干净、压抹不到位,养护不到位。
错误!、配合比不符合要求,计量不准,砂子含泥量超标,压抹遍数不够
(3)、预防措施
错误!、基层表面的积灰、浮浆、油污及杂物清扫掉并洗干净,明显凹陷处应
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垫平,表面光滑处应凿毛并清刷干净。抹砂浆前“浇水湿润,表面积水应予排除。
错误!、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42.5
级,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的水泥严禁混用;砂应为中粗砂,含泥量不得超标。
3、面层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宜为1:2(水泥:砂,体积比),稠度不大于○
35mm,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5;水泥砂浆应用机械搅拌,配置必须每车过磅,计量准确,允许误差为+2%,搅拌时间不应少于2min。
错误!、严格按照三遍压光做法施工,并掌握好每次压抹时间。
7、油漆、玻璃
所用材料必须合格,门、玻璃安装必须底灰饱满,厚度适当,八字角规则整齐,表面光滑.
油漆必须按规定要求认真操作,不得减少工序,表面光滑,不得流淌,不得
漏刷。
8、屋面 (1)、现象
错误!、屋面找坡不准,局部积水,排水不够,鼓包起泡,局部渗漏.
2、卫生间渗漏,排水不畅. ○(2)、原因分析
为严格按要求找坡,找平层不平整,排水沟不平直通畅,排气槽不通顺,深度宽度不够,排气筒设置不当,粘贴防水层,地漏安装标高不准,导致散水坡不佳。
(3)、预防措施
(1)、保温层,找平层一定要严格按图铺设,拉线、找坡,保证基层表面平整通顺。控制找平层含水率不大于6%排气槽分立槽支槽.主支槽相交处,伸入在保温层中,筒身埋入深度处周围钻孔,使湿气通过孔排出.露防水层排气筒高度不小于300mm。排气筒与屋面交接处,沿排气筒周围粘贴250mm高止水层.
(2)、按标准安装好地漏,按地漏上口找好泛水坡度,所有管道周围,房间四周粘贴同地面标高的防水层,完工后作浸水试验,检查无渗漏时在进行下道工序。
9、卫生间防水 (1)、存在的现象
错误!、管道口处渗漏
错误!、地漏、落水管标高与地坪有误差
(2)、原因分析:
错误!、管道口处堵洞及防水处理差。 错误!、地漏、落水管标高与地坪有误差.
(3)、预防措施及方法:
○,1、上下水管道口处应派专人进行处理,处理前应将基层清理干净,基
层松动的混凝土块应提前剔除,严禁碎砖或其他材料填洞.管口处应支模,提前浇水充分湿润,用细石混凝土振捣密实,终凝后浇水养护。做防水前应在管口处做渗水试验,无大的渗漏时,才能做防水,防水层在管道口处宜多做一层或一遍,确保管口不渗漏。
错误!、地漏管道及落水管安装,施工员应在墙上弹好标高控制线,管道按标
高安装,高度与地面成品标号相符,保证泛水坡度。
10、卫生间管道 (1)、存在现象
错误!、管道口处渗漏
错误!、地漏、落水管处倒泛水。
(2)、原因分析:
错误!、管道口处堵洞及防水处理差。
○,2、地漏、落水管标高与地坪有误差.
(3)、预防措施及方法:
错误!、上下水管道口处应派专人进行处理,处理前应将基层清理干净,基层
松动的混凝土块应提前剔除,严禁碎砖或其他材料填洞。管口处应支模,提前浇水充分湿润,用细石混凝土振捣密实,终凝后浇水养护。做防水前应在管口处做渗水试验,无大的渗漏时,才能做防水,防水层在管道口处宜多做一层或一遍,确保管口不渗漏.
错误!、地漏管道及落水管安装,施工员应在墙上弹好标高控制线,管道按标
高安装,高度与地面成品标号相符,保证泛水坡度。
11、设备安装 (1)、存在现象:
机组就位时,底座安装不到位。 (2)、原因分析:
预埋地脚螺栓倾斜,根部位置偏差过大;基础验收时仅检测预埋地脚螺栓顶部位置.
(3)、防治措施:
○,1、基础施工要严格要求并进行质量检查。
错误!、基础验收时要检查预埋套管的铅垂度的预埋锚板的水平度。 错误!、机组就位前要处理(砂轮磨)好基础底部预埋板水平度,保证安装要
求。
12、水泵安装 (1)、存在现象: 机泵座轴承过热: (2)、原因分析:
润滑油内有杂质或油量不足,油环转动不灵活,轴承间隙太小。 (3)、防治措施:
仔细清洗轴承,加油或换油,修整或更换油环,调整好轴承间隙. 13、配电柜安装 (1)、存在现象:
成套配电柜安装运转中,配电柜普遍擦伤漆皮,基础型钢埋设不统一,误差过大,柜并立安装时,拼缝不平整.
(2)、原因分析:
搬运、起吊配电柜时没有采用有资金短缺保护措施,存在保管不善,过早的拆去包装,造成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损伤;埋设基础型钢不当,未找平找正。在型钢上开螺孔用气割开孔,造成型钢变形.
(3)、防治措施:
搬运成套配电柜应按起重吊装规程进行;加强设备验收、保管;不要过早地拆除设备的包装;在土建施工时一定要做基础型钢的埋设工作,保证基础型钢的安装质量。一般采用直接埋设法,埋设前应先将型钢调直,除去铁锈,按图要求下好料.
14、电缆线路敷设 (1)、存在现象:
电缆线路室外敷设电缆穿过建筑物地基处,所用保护管尺寸大小,长度不够;桥架或电缆沟内高低压电缆排列紊乱,与热力管道交叉或接近时未作隔热层;通向室外的电缆保护管未做密封处理。
(2)、原因分析:
电缆穿保护管时,未根据电缆的外径、建筑物地基处的宽度计算保护管尺寸;电缆敷设前未绘制“敷设图”,也未对电缆进行全面核算;工作马虎。
(3)、预防措施:
电缆在穿过建筑物地梁处应事先埋设保护管,其长度应在穿过物的两边伸出2m。管子的外径应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电缆敷设前应绘制“敷设图”,同时应对运到现场的电缆进行核算,弄清每盘电缆的长度,进行程度核算;施放电缆前应先敷设长的,再敷设界面小且短的,每放完一根电缆,随即把电缆的标志牌挂好,以利于电缆在支架上合理布置与排列整齐,避免交叉和混乱现象。
15、防雷接地
(1)、存在现象:
接地体之间的间距不够;接地导线连接面部符合规范要求;多台电气设备的接地线采用串联,接地线、体未做防腐。
(2)、原因分析: 对施工规范不熟悉。 (3)、预防措施:
埋设接地体时,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以小于其长度的两倍,水平接地体间距不以小于5m;接地体连接采用搭接焊,搭焊的长度,扁钢或角钢应小于其宽度的两倍;圆钢应不小于直径的6倍,且三边以上焊接;电气设备单独埋设接地分支线;暗设接地线、体采用镀锌制作,在其焊接处进行防腐处理,照设接地线进行防腐处理,涂上黑色条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