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都会感到棘手头痛的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做的事情。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让小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接受和学习作文写作。其实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语文教学就重视学生的作文写作教育了。作文入门,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遣词造句开始。但是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下,缺乏对语言的组织和驾驭能力。作文时常常会出现“无话可写”,“有话吐不出”等想象。即便东凑西拼勉强拼成一篇文章。也往往出现内容空洞,条理紊乱,词不达意.马头不对马嘴等现象。让教师根本无法对文章做出修改,而教师也是苦不堪言。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写作教学
对于很多老师来说,面对“如何让小学生写好作文”这一问题时,大多会感到很迷茫,现在我结合一下我多年以来的语文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教小学生写好作文。其实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评价一个小学老师教学的好坏,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极重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得作文者得天下。其实写作文要求学生留心周围事物,注重平时作文写作及言语表达,学生要增强写作文的信心。作文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媒介。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会认为写作文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缺乏灵感,缺少素材,不知道该写些什么。这些往往会造成学生对写作文缺乏兴趣,不想写作文。作为小学的语文老师,我认为教会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是非常艰巨与困难的。如何让学生写好作文,我觉得应该从以下方面做好。
(一)作文不能仅仅限于书本的框架,要把它溶于具体的环境和情景中,特别要引导起学生写作文的欲望和兴趣,尽量让学生想去写作文。尽量让作文与现实现结合。
如何写作文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写作文的欲望和兴趣,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个人认为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真的非常重要。要让作文表达回归到现实中去,让作文走进生活,去让作文有激情,有材料。真正做到我要写作文,我们要极力反对那种不知所言的作文,要反对那种连命题、中心、选材、构思都一窍不通的作文。
我们要尽量采用话题作文而非命题作文。只有这样才能张扬创作主体的个性与喜好。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题材,其实都反映了创作个体眼中的世界。作文可以说是一种文字生产劳动。束缚太多,会造成语言空洞贫乏,内容重复,思想呆板,缺乏文章可读性。所以作文要尊重创作个体的个性,遵循创新型的作文形式,让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见解。
要做到作文紧密结合现实生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二)作文要真实,要流入真情实感。还要让小学生的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生活是作文的根源,生活即作文。作文要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他们的童真童趣。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
活素材。真实的作文创作最能打动人心。只有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后,作文创作情才能真实、生动、感人。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感受了,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反对无病呻吟,胡编乱造。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可以使得作文创作更加成功。阅读能力主要指学生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就会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唐代的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会出现腹空笔涩的现象。茅盾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大量的阅读与涉猎。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知识面,而且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学生的文章鉴赏能力,丰富他们对语言、词汇等素材的驾驭能力,也能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文体的创作规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努力,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将每篇课文都作为写作的模板,让学生学会仿写,进而让学生真正的打开写作思路。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仿写是指仿精言、警句,仿其文章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仿其文章的观察方法、思路方法。学生只有经过反复的仿写练习,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求异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才能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三)作文创作要立足于学生的自身的身心特点,通过童话等富有趣味与极易接受的文体写作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文章写作的想象力。
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小学生的想像能力发展较早,他们常借助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童话作文可以用其所长,把学生潜在的想像力激发出来。因此,训练学生写童话,既符合当前落实新课标的形势,也顺应了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大有帮助。小学生天生是“浪漫主义”的“童话作家”,童话化作文的训练
就是要放飞他们的想像,让他们犹如翱翔于蓝天的刍鹰;遨游于大海的鱼儿!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的想象能力,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不懈的努力:
1、给学生提供作文创作中必须发挥“想像”这一媒介的必要条件,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
学生作文的内容,应该涵盖学生的一切生活和空间。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能在童话中得到映照;学生的喜怒哀乐,也能在作文创作中得以体现。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选材。在训练中我们要给他们提供自由想像、独立思考的情景条件,鼓励他们大胆的想象。学生作文写作如果有了自由写作空间,不再被那么多条条框框所限制,那么,学生才能真正的学会写作文。
2、老师要教会学生作文构思的方法,鼓励学生在作文创作中的个性化表达。 学生作文往往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人,所以在训练学生写作文时得讲究巧妙的构思。同样一个富有新意的题材,构思不好,它也不会吸引人。要想让学生文章的语言独具特色。学生就必须在其文章中展现出一个广阔的表现空间;还要尽可能的综合运用多种文章创作的表现手法;在文章中反映出自己真实的内心情感,折射出创作个体的性格、兴趣、爱好;除此之外,还要使得文章在语言表达上富有个性化的特色。
3、学生作文写作要注意做到“立足现实”这一基点,要求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合理想像。
学生在思绪扬起时,往往会借着自己当时的兴致,漫无边际的展开自己的想象。因此,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因为,只有想像合理,才有意义。想象的合理与否,学生往往自己把握不准,往往不能掌握合理想象的要领。这时,就要求教师适时发掘学生的合理想象的火花,从而使学生文章创作真正做到立足现实。
(四)老师要让学生多多阅读、积累、背诵,只有多多的积累素材,才能在以后的作文创作中真正的胸有成竹。
作文之所以难,缘于学生的积累少,不少学生的作文写的空洞无物,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平时积累的太少。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词、歌、赋能拨动人得情思,让人心旷神怡。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可以陶冶人得情操,开拓心灵的沃土。一些文学杂志、名著大作、满分作文可以将最时尚的信息展示给读者,它们能激起读者智慧的火花。至于学生应该如何积累,我觉得老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1、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评出摘抄、积累最多的小组。选两组优秀者并予以奖励。
2、每两周开展一节美文背诵擂台赛,评出优秀个人、优秀小组,并进行奖励。学生可以背诵名家名作、满分作文、小说、诗、词、歌、赋等。通过这种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背诵积累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在上语文课之前,小组以竞赛的方式展示两句古诗,一句名言和一个成语典故。涉及古诗,小组必须讲出它的作者、出处及诗句所蕴含的哲理和感情;涉及名言的,小组必须讲出它所蕴含的有关“理想”、“惜时”、“奋斗”、“成长”、“爱国”等的典故出处。小组可以在课前把成语写在黑板上,具体到成语提出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成语所蕴含的哲思。在语文课上小组可以展示成语典故的由来。
在操作方法上,可以采用当堂齐背和抽查背诵相结合的方式。为了提高展示古诗、名言、成语典故的质量。可以给题目设置分值,每月取两优秀小组予以奖励。相信各小组为荣誉而战,势必热情高涨。
具体操作例子如下:古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名言,“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 ”、“友谊需要真情实意,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鲁迅”。 成语,“乐不思蜀”、“空中楼阁”、“尔虞我诈”。
以上是我针对“如何让小学生写好作文”这一课题提出的一些理解和感悟。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和指引下,势必可以做到让学生立足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引下,可以给予学生更多合理有效的指导,给予他们言语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同时教师要切实做到宽容每个创作个体的个性,相信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小学生不愿写作文的局面。如果每学生都乐于作文,乐于表达。那么我坚信作文必然会成为学生表达生活、体验生活的一部分。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小学生不以作文写作为负担。 参考资料: ①《教育学》 ②《心理学》 ③《漫谈文艺创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