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要求总论
(试用版)
国 土 资 源 部
二〇〇七年五月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
技术要求总论
起草人:叶 * *
目 录
前 言................................................................................................................................................................. 1 (一)总体目标任务 ........................................................................................................................................ 1 (二)具体工作目标 ........................................................................................................................................ 1 (三)工作思路和工作原则 ............................................................................................................................. 2 (四)按照统一的技术要求开展工作是实现目的任务的基本保证 ............................................................. 2 一、总体技术思路 ................................................................................................................................................. 3 (一)划分矿床类型 ........................................................................................................................................ 6 (二)建立区域成矿模式................................................................................................................................. 6 (三)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综合信息分析 ..................................................................................... 7 (四)确定预测要素 ........................................................................................................................................ 7 (五)划分要素类型 ........................................................................................................................................ 8 (六)预测要素的图面表达 ............................................................................................................................. 8 (七)按照矿床类型确定预测工作区范围 ..................................................................................................... 8 (八)定位和定量预测..................................................................................................................................... 9 (九)预测成果要求 ........................................................................................................................................ 9 二、准备工作 ....................................................................................................................................................... 10 (一)技术培训 .............................................................................................................................................. 10 (二)编制片区及省级子项目组总体设计 ................................................................................................... 10 (三)准备资料 ............................................................................................................................................... 11 三、确定预测矿种、划分矿床类型、确定预测工作范围 ............................................................................... 13 (一)分析本地区地质构造、成矿作用等基本特征,确定预测矿种 ....................................................... 13 (二)根据主要控矿因素划分矿床类型,矿床类型参考全国统一标准划分方案 ................................... 13 (三)初步拟定成矿时代一览表,编制预测矿产分布略图、确定预测工作范围 ................................... 13 四、确定研究工作内容 ....................................................................................................................................... 13 (一)地质构造研究工作............................................................................................................................... 13 (二)物、化、遥、自然重砂资料推断解释研究工作 ............................................................................... 14 (三)成矿规律研究工作............................................................................................................................... 14 (四)矿产预测工作 ...................................................................................................................................... 15 (五)工作部署研究 ...................................................................................................................................... 15 (六)勘查趋势及资源基地预测研究 ........................................................................................................... 15 五、地质构造研究及专题图件编制 ................................................................................................................... 15
I
(一)地质构造研究工作目的 ....................................................................................................................... 15 (二)各矿种矿床类型预测类别划分及底图要求 ....................................................................................... 16 (三)综合地质构造图/大地构造相图 .......................................................................................................... 16 (四)专题研究及图件编制程序 ................................................................................................................... 17 (五)提交验收的资料要求 ........................................................................................................................... 21 六、物探、化探、遥感地质构造推断解释研究及编图 ................................................................................... 23 (一)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资料研究工作目的 ........................................................................... 23 (二)物探(重力、磁法)资料地质构造推断解释研究 ........................................................................... 25 (三)遥感资料地质构造推断解译研究及编图 ........................................................................................... 26 (四)化探资料地质构造推断解译研究及编图 ........................................................................................... 26 (五)提交验收的资料要求 ........................................................................................................................... 26 七、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局部异常研究 ........................................................................................... 28 (一)物探局部异常推断解释 ....................................................................................................................... 28 (二)化探局部异常推断解释 ....................................................................................................................... 28 (三)遥感局部异常推断解释 ....................................................................................................................... 28 (四)自然重砂异常推断解释 ....................................................................................................................... 29 (五)物、化、遥、自然重砂局部异常研究和矿致异常 ........................................................................... 29 (六)提交验收的资料要求 ........................................................................................................................... 29 八、成矿规律研究工作(仅指满足矿产预测工作要求) ............................................................................... 30 (一)省级成矿规律研究工作目的 ............................................................................................................... 30 (二)典型矿床研究工作(按矿床类型分类研究) ................................................................................... 30 (三)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32 (四)编制区域成矿模式图 ........................................................................................................................... 33 (五)编制区域成矿规律图 ........................................................................................................................... 33 (六)总结区域成矿规律............................................................................................................................... 34 (七)提交验收的资料要求 ........................................................................................................................... 34 九、矿产潜力评价工作 ....................................................................................................................................... 35 (一)矿产预测工作目的............................................................................................................................... 35 (二)确定预测要素 ...................................................................................................................................... 35 (三)划分要素类型 ...................................................................................................................................... 35 (四)划分要素组合 ...................................................................................................................................... 35 (五)编制预测要素一览表 ........................................................................................................................... 35 (六)预测基础图件要求............................................................................................................................... 36 (七)预测方法的选择................................................................................................................................... 36 (八)圈定预测区范围................................................................................................................................... 36 (九)预测矿床数量 ...................................................................................................................................... 37 (十)估算资源量 .......................................................................................................................................... 37
II
(十一)划分预测资源量类别 ....................................................................................................................... 37 (十二)划分预测区类别............................................................................................................................... 37 (十三)编制矿产预测图............................................................................................................................... 37 (十四)提交验收的资料............................................................................................................................... 37 十、工作部署建议 ............................................................................................................................................... 38 (一)工作部署研究 ...................................................................................................................................... 38 (二)提交验收的资料................................................................................................................................... 38 十一、未来勘查工作趋势及矿产资源基地预测 ............................................................................................... 38 (一)预测工作 .............................................................................................................................................. 38 (二)提交验收的成果................................................................................................................................... 38 十二、成果要求 ................................................................................................................................................... 39 (一)省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报告 ....................................................................................................... 39 (二)省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报告 ....................................................................................................... 39 (三)省级单矿种资源量预测报告 ............................................................................................................... 39 (四)省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库 ........................................................................................................... 39 (五)省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图件 ............................................................................................................... 39 (六)省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图册 ............................................................................................................... 39 (七)各类附图、附件、附表 ....................................................................................................................... 39 附件一、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总体实施方案 ............................................................................................... 39
III
前 言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提出的“积极开展矿产远景调查和综合研究,科学评估区域矿产资源潜力,为科学部署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依据”的要求和精神,国土资源部部署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该项工作纳入了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承担实施。
(一)总体目标任务
1、在现有地质工作程度基础上,全面总结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成果和资料,应用现代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充分利用GIS评价技术,以煤炭、铀、铁、铜、铝、铅、锌、锰、镍、钨、锡、钾、金等重点矿种为主,兼顾铬、钼、锑、稀土、银、硼、锂、磷、硫、萤石、菱镁矿、重晶石等矿产。开展我国非油气矿产资源总量预测评价,基本摸清全国矿产资源潜力及其空间分布,为研究制定国家矿产资源战略与国民经济中长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以成矿地质理论为指导,深入开展全国范围的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按全国统一划分的成矿区带,充分利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和矿产勘查等综合找矿信息,圈定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并逐个评价其资源潜力,并进行分类排序,编制成矿规律与预测图,为科学合理地规划和部署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3、以重要成矿区带为重点,以地表至1000米或2000米以浅为主要预测评价范围,在分省开展矿产资源总量预测基础上,汇总开展全国单矿种总量预测,编制单矿种预测图,进行单矿种资源量估算。
4、建立并不断完善全国矿产资源潜力预测相关数据库,特别是全国成矿远景区的地学空间数据库,为今后开展矿产勘查的规划部署研究奠定扎实的信息基础。
(二)具体工作目标
1、在全国范围内完成非油气重要矿产(25种)预测工作,在Ⅳ-Ⅴ级成矿区内圈定预测区。省级工作比例尺为≥1:20万,原始资料应用以≥1:20万比例尺数据为主,成图比例尺为1:50万(新疆、内蒙、青海、西藏为1:150万)。全国汇总工作比例尺为1:250万。
2、预测非油气重要矿产(25种)未查明资源量及其地下1km~2km以上空间分布。 3、建立能够满足国家动态资源评价工作需要的固体矿产区域评价系统。
4、预测我国今后20年矿产资源的探明趋势、开发产能增长趋势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基地的战略布局。
1
5、建立25种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库。
(三)工作思路和工作原则
1、工作思路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及综合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我国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使用规范而有效的资源评价方法、技术和各类基础数据为支撑,以我国已开展的资源评价工作为基础。充分利用多元地质资料,采取政府部门指导,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实施,专家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我国矿产资源潜力,以及空间布局。预测未来10-20年我国矿产资源的探明趋势,推断开发产能增长趋势,矿产资源开发基地的战略布局。为更好地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也为部署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为国家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工作原则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是一项需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创造能力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总体工作原则是: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地质工作规律的原则;坚持一切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全局,兼顾各方的原则;坚持“统一组织、统一思路、统一方法、统一标准、统一进度”的原则;实行项目分类分级管理,发挥各方面优势,实现有序、融合、协调、和谐;既要自主创新,符合我国国情,又可进行国际对比和交流。
(四)按照统一的技术要求开展工作是实现目的任务的基本保证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是一项动员全国省级地勘单位及科研院校近千人参加的重大工程项目,下设子项目46个,参加单位60多个,为了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上述五统一的工作原则。制订操作性强的技术要求,目的是为了在技术上落实工作原则。因此,项目组在总体设计批准以后,组织全国汇总组全体人员,集中力量编制了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共分总论,地质构造研究,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综合信息研究,成矿规律研究,矿产潜力评价,基础数据库维护,化工矿产潜力评价,煤炭潜力评价等八个部分。
关于总论,在附录中列入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综合》总体设计书(技术部分),便于省级项目组全面了解本项目的技术路线、工作部署、研究内容、组织机构等情况。
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综合信息研究,除了常规数据处理技术以外,还推荐了几近年来最新的数据处理方法,供各省在工作中参考。成矿规律研究中的关于成矿控制要素和矿产预测中的预测要素完全一致,只在矿产潜力评价部分按不同矿种及矿床类型列出。关于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技术要求,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基础数据库维护技术要求;二是各类专题研究图件及成果数据格式;
2
三是各类软件及使用手册。本次只提出第一部分,今后再编制第二、第三部分。
本次编制的技术要求,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于经过试行以后进一步修改完善。预计2007年下半年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修改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实际。
一、总体技术思路
为了便于执行技术要求,现把本次预测工作的总体技术思路、总体操作程序、各部分研究工作内容的要点,加以简要的说明,以便从总体上掌握本项目的工作思路、程序、方法、提交验收的资料要求等主要内容。
本次预测采用的技术路线是,要求全面利用地质构造、综合信息、成矿规律研究工作成果。根据某一矿种的某一矿床类型的典型矿床及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成果,建立区域成矿模式;应用已知矿床的区域成矿模式,全面解析区域地质构造,主要控矿因素,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等综合信息,矿化特征,确定预测要素,建立预测模型,对未知区进行类比预测,圈定预测区、预测矿床数、估算资源量。
以上技术路线的核心思路是:当前矿产定量预测方法都面对两大技术难题:第一个问题是信息不对称问题。非总合式定量预测,一般采用矿床模型类比方法,但是遇到了模型区和预测区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体现在通过典型矿床成矿特征研究而建立的模型区的各种成矿要素,在预测区很难找到对应的信息,造成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解决方法主要通过挖掘物、化、遥等综合信息解决,这就是综合信息预测技术的思路。无疑这是十分有效的方法,但是还是存在显著的局限性。第二个问题是知识驱动和数据驱动不协调问题。随着GIS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都在探索运用数学方法,通过数据处理,进行定量预测,目前这方面技术的发展很快,已经成为国内外矿产定量预测的主流技术。但是不同程度的存在知识驱动和数据驱动不协调的问题。针对这两大技术难题,国内外有关人士都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法。
本次采用的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是根据陈毓川院士的“成矿系列”理论,总结国内外各种矿产预测方法的实践经验,立足于我国地质工作及资料水平的实际情况而提出来的。其核心思路是:根据“成矿系列”理论,把成矿作用视为地质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研究模型区成矿特征以及控制成矿的地质要素(建造和构造)全面解析统一技术标准下获得的区调、区域物探、区域化探资料,精细研究地质构造、矿产、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等信息,通过编制各类区域专题图件的途径,对预测区进行关联,并实现类比预测,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模型区地质构造、矿产、物探、化探、遥感等信息的精细研究,归纳预测要素,采用定性(先)和定量(后)相结合的途径,运用GIS技术以及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定量化处理,解决知识驱动与数据驱动不协调的问题。
3
成矿时代模大型地空间位置构区造环演化阶段境成沉积作用矿地火山作用区质侵入作用域作用变质作用成沉积构造体系矿成火山构造体系矿岩体构造体系模构断裂构造体系型造褶皱构造体系复合构造体系矿床空间特征成物质成分矿特成矿期次征成矿作用特征资源金属量/矿石量储量品位、规模区域成矿区带成矿成矿系列规律成矿模式区域岩相古地理图关构造古地理图联建造古构造图沉积建造构造图火山岩性岩相图火山构造图侵入岩浆构造图变质建造构造图大地构造相图综合地质构造图区域地质矿产图区域成矿规律图区域矿产预测图4
预测区大地构造位置大地构造演化沉积作用(建造、构造)火山作用(建造、构造)岩浆作用(建造、构造)变质作用(建造、构造)区域(成矿)构造大型变形构造成矿特征成矿时代成矿区带成矿系列?矿化线索预测资源量预测区预测矿产地
物探信息地质构造推断解释区域构造岩体空间特征定位预测综合异常定量预测成矿构造空间范围綜合信息化探信息地质构造推断解释成矿建造空间范围定位预测定量预测综合地质构造综合异常遙感信息自然重砂信息地质构造推断解释异常蚀变标志综合异常定位预测 5
现把以上技术思路的具体操作实现说明如下:
(一)划分矿床类型
矿床类型是指在特定的成矿地质作用过程中,受特定的成矿地质因素控制而形成的矿床。同一矿种根据其成矿地质因素,可以划分为不同矿床类型,其控矿因素是不同的,预测要素也是不同的,因此矿产预测的第一项基础工作是划分矿床类型。矿床类型的概念既不同于成因类型,也不同于工业类型。
1、本次预测矿床类型的划分主要依据陈毓川院士的成矿系列中的矿床式的内容为基本内容,不划分成因类型和工业类型。
2、要求分矿种划分矿床类型。
3、矿床类型划分因素:成矿时代、大地构造环境、控矿因素、成矿作用特征。
4、矿床类型分两种,第一种为确定的,指国内有典型矿床的类型;第二种为探索的,指国内具备成矿地质条件,但尚未发现典型矿床。根据周边国家或全球已知矿床提出的类型。
本项目采用成矿规律组提出的方案,23个矿种(铀、煤除外)初步划分103种矿床类型。在预测工作中,预测要素基本相同的将进一步归并。
(二)建立区域成矿模式
建立区域成矿模式是矿产预测工作的核心内容,区域成矿模式应按照不同矿种、不同矿床类型分别建立。
1、研究区域矿产特征,按照不同成矿时代、不同矿种及其不同矿床类型分别总结区域矿产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单类型矿产、矿化点、矿点、矿床等分布状况,分别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同的成矿地质因素,归纳区域矿产综合空间分布特征。
2、划分成矿区带:根据地质构造基本特征,按照不同矿床类型的主要控矿因素,划分单类型成矿区带,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综合分析,归并为综合成矿区带。
3、典型矿床研究:典型矿床研究工作,主要按照不同矿床类型选择代表性矿床或矿点开展解剖工作,研究成矿时间、成矿期大地构造空间位置及其演化阶段,研究矿床与成矿有关的地质作用特征,分析成矿(矿田)构造,研究矿床空间特征、成矿期次和阶段,物质组分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成矿作用及其标志特征,建立矿床成矿模式,确定矿床式。
4、建立区域成矿模式:首先,按矿床类型总结区域成矿模式;其次,按成矿地质作用归并区域综合成矿模式。
5、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建立成矿系列和亚系列,建立成矿谱系。
6
(三)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综合信息分析
1、根据典型矿床对照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异常特征,建立矿床综合信息模型。技术路线:
(1)收集典型矿床大比例尺物探、化探资料,建立物探、化探信息模型。 (2)收集已有专题研究成果,摘录有关模型资料。
(3)对照1/5万、1/20万区域综合异常资料,选取典型矿床的区域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等综合异常,建立典型矿床的区域物、化、遥、重砂等信息模型,即矿床模型。
2、根据典型矿床的综合信息模型,按照不同矿床类型剖析其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等综合异常内部结构特征,作为找矿模式和预测要素。
(四)确定预测要素
1、根据典型矿床研究资料和区域成矿规律总结的区域成矿地质模型以及地、物、化、遥、重砂综合信息模型,按不同矿床类型确定预测要素,并按矿床类型对预测要素分类。预测要素分两级,类型分为三类。
2、一级要素初步归纳为27项:
(1)成矿时代(2)大地构造位置(3)大地构造演化阶段(4)沉积建造/沉积作用(5)岩相古地理/构造古地理/建造古构造(6)火山建造/火山作用(7)火山岩性岩相构造/火山构造(8)岩浆建造/岩浆作用(9)侵入岩浆构造(10)变质建造/变质作用(11)变质变形构造(12)大型变形构造/区域断裂构造(13)成矿构造(14)成矿特征(15)资源储量(16)成矿区带(17)磁测资料(18)重力资料(19)伽玛能谱资料(20)化探资料(21)遥感资料(22)自然重砂异常(23)找矿线索(预测区)(包括:矿点、矿化点、规模性蚀变带、老窿、转石矿化线索等)(24)水文条件(25)河湖(26)地貌(27)预测区。初步确定27种一级要素。
3、二级要素:根据各子项目组确定的二级要素汇总如下(详见技术要求各部分): 要素的确定根据以下原则:
第一,根据目前全国矿产勘查、科研资料水平,1/5万、1/20万、1/25万区调资料水平,包括成果报告及原始资料情况,具有可操作性,不宜过细,但也不宜过粗。
第二,紧密结合不同矿床类型的实际情况,以满足成矿规律研究和矿产预测工作的需要,抓住
7
要害,突出重点。为了满足全国各地开展成矿规律研究及矿产预测工作的需要,尽量全面系统。
第三,符合专题图件空间数据库建设的要求。
第四,各省根据本省预测矿种的实际情况在提出的全部二级预测要素中取舍。
(五)划分要素类型
要素划分为三类:必要的、重要的、次要的。
1、必要的:某一种矿床类型在预测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如果此矿床类型缺少了其中一项,则未知区不存在预测对象。
2、重要的:在预测工作中可以据此确定预测区的具体空间范围、矿床数及其规模、资源量,但并不决定预测远景区是否存在。
3、次要的:对划分预测区类别有一定作用,能增加预测区可信度,但不能据此估算资源量、空间范围、矿床数及其规模。
(六)预测要素的图面表达
1、本次预测应用GIS技术,通过建立专题图件空间数据库实现,要求在图面上全部表达所有预测要素。二级要素中的空间要素,在专题图的图面上表达,非空间要素主要在空间要素的属性表中表达,所有属性表的数据格式将由总项目组统一制订。
2、根据不同矿床类型编制不同的专题图件作为预测底图。包括:岩相古地理图/构造古地理图/建造古构造图、沉积建造构造图、侵入岩浆构造图、火山岩性岩相图/火山构造图、变质变形构造图/变质建造构造图、大地构造相图、物探推断地质构造图、化探推断地质构造图、遥感推断地质构造图、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等综合异常图等。其比例尺要求根据不同矿种,不同矿床类型以能够圈定最小预测单元为原则,一般用1/5万-1/20万,有的可能用1/2.5万、1/万不等,在矿产预测部分的技术要求中明确。
(七)按照矿床类型确定预测工作区范围
一般要求,在某一矿床类型的总体区域范围内确定预测要素。例如:太古代沉积变质型铁矿,应当在该类型矿床所涉及的全部地层区范围内确定要素及要素类型。
因此按照矿床类型具体划分预测区范围十分重要,这是确定地质构造研究、编制有关专题研究图件、编制矿产预测底图的基础工作。例如:铁矿有六种矿床类型:沉积变质型、基性岩浆型、沉积型、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型、陆相火山岩相、矽卡岩型(或热液型),这六种矿床类型的成矿区带的划分方案是完全不同的。
全国25个矿种不同矿床类型的区域分布范围已经由成矿规律组圈定。(详见成矿规律研究部分)
8
(八)定位和定量预测
1.选择并确定每一种矿床类型的预测要素:每一种矿床类型预测要素都是不同的,因此必须根据成矿规律研究结果在提供的综合要素中进行选择。
2.确定各种预测要素组合: (1)预测区定位组合; (2)预测区圈定组合; (3)预测矿床数组合; (4)预测资源量组合。 3.确定 预测要素类别:
(1)定性分类(必要的、重要的、次要的;其中预测区圈定组合应划分必要的、重要的、次要的,其它组合不划分类别);
(2)定量分类。
4.提出预测方法:针对不同的矿床类型选择预测方法,具体包括预测区定位方法,多因素预测要素定量分类方法,多因素预测区边界圈定方法,矿床数确定方法,资源量估算方法。本次预测方法,由总项目组统一提出,各省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应用。
5.资源量估算:可以归并三大类考虑估算方法: 第一类,沉积矿床;
第二类,综合因素“内生”矿床; 第三类,层控类“内生”矿床。
(九)预测成果要求
1、预测资源量分类:
(1)334-1:已知矿田或已知矿床深部及外围的预测资源量;最小预测区范围内已有矿床(大、中、小规模)的预测资源量。
(2)334-2:最小预测区内同时具备直接(包括含矿层位、矿点、矿化点、重要找矿线索等)和间接找矿标志的预测资源量(间接找矿标志包括: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等异常。)
(3)334-3:最小预测区内只有间接找矿标志的预测资源量。
334?是我国1989年颁布的资源储量分类标准中提出的未查明矿产资源的分类代号,本次预测的分类方案是对未查明矿产资源的进一步细分。
2、预测区分类:
9
预测区分类主要是相对分类,根据预测区范围内预测资源量大小、类别等因素确定: (1)定性分类:
A类:已知矿田内或已知矿床深部及外围最小预测区范围内已有矿床,同时具有中型及中型远景以上规模预测资源量的最小预测区。
B类:同时具备直接找矿标志和间接找矿标志,具有中型及中型远景以上规模预测资源量的最小预测区。
C类:其它预测区。
(2)定量分类:按照最小预测区内预测资源量数量、类别进行分类。
3、预测区分级:
预测区分级为空间范围分级,目的是为了和成矿区带对应,划分3级。 (1)1级:最小预测区,一般为矿田范围。
(2)2级:由若干空间上相对集中的最小预测区组成,相当于Ⅴ级成矿带范围。 (3)3级:由若干空间上相对集中的2级预测区构成,相当于Ⅳ级成矿带范围。
由于实际预测区的划分程序是从最小预测区开始,然后进一步归并,因此其级别划分和成矿带的划分不一致,请加以注意。预测工作开始按矿床类型划定预测区,最终和区域综合成矿区带加以衔接。
二、准备工作
(一)技术培训
明确技术思路 熟悉方法技术 确定研究内容 准备技术标准 掌握操作程序
(二)编制片区及省级子项目组总体设计
1、明确目的任务、研究内容、工作部署、工作安排、操作程序; 2、确定本地区预测矿种及其矿床类型; 3、确定预测要素,划分要素类型及要素组合; 4、落实研究内容;
10
5、落实编图技术要求;
6、编制数据格式,划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掌握各类软件及数据库建库要求; 7、落实定性和定量预测方法;
8、按提纲编制总体设计书并落实年度安排。
(三)准备资料
1、填图资料:
(1)全部1:20万、1:5万地质报告及原始资料(包括野外记录本、实际材料图、野外手图、野外清图);
(2)1:20万、1:50万地质图数据库;
(3)本省区域地质志以及各类专题报告、研究报告、主要论文等; (4)区调报告以外的各种新数据(上世纪区域地质志收来的新数据); (5)收集资料: ①区域地质志; ②各类研究报告及专著。
2、矿产地资料
(1)全部矿产地资料、矿产地卡片;
(2)矿产地数据库(包括地矿、行业两套内容)
(3)2005年完成的陈毓川院士的“全国成矿系列及评价” 专项报告及有关全部资料; (4)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各种最新数据; (5)收集资料 ① 区域矿产志
② 冶金、全国黄金公司、有色、化工等部门完成的成矿预测专题报告 ③ 二轮区划报告、一轮区划报告 ④ 地调局十四片成矿区带专题研究报告 ⑤各类研究报告及专著
3、磁测资料:
(1)全部1:100万,1:50万,1:20万,1:5万航预资料; (2)全部地磁测资料1:2.5万,1:1万等资料 (3)航磁数据库
11
(4)各类研究报告及专著
4、重力资料
(1)全部1:100万、1:50万、1:20万、1:5万重力资料; (2)部分1:2.5万,1:1万资料; (3)重力数据库 (4)各类研究报告及专著
5、区域化探资料
(1)全部1:20万、1:50万区域化探资料包括分幅报告、采样点位图、小格子图; (2)1:20万化探数据库; (3)各类专题研究报告; 收集资料: 各类专题研究及专著
6、遥感资料
(1)遥感ETM1:25万标准图幅原始数据库; (2)其它各类遥感原始数据;
(3)地调局中国西部遥感异常专项报告; (4)省级遥感综合编图资料; (5)各类专题研究及专著
7、自然重砂资料:
全国自然重砂数据库 原1:20万区调报告重砂资料
8、全国工作程度数据库 9、维护各类原始数据库
补充地质图、矿产地、航磁、区域化探、区域重力、遥感、自然重砂、工作程度等数据,资料截止时间为2005年12月(由全国汇总组、数据库子项目组统一组织各省于2007年6月底完成)。
10、改编用于本次预测工作的矿产地数据库
(1)按预测实际要求简化内容建立新的属性表;
(2)按预测矿种矿床类型整理原有数据库并建立新的逻辑图层; (3)改编图例及有关内容
12
三、确定预测矿种、划分矿床类型、确定预测工作范围
(一)分析本地区地质构造、成矿作用等基本特征,确定预测矿种 (二)根据主要控矿因素划分矿床类型,矿床类型参考全国统一标准划分方案
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对矿床类型可以分为两种: 确定的:国内有典型矿床的
探索的:国内没有典型矿床的
(三)初步拟定成矿时代一览表,编制预测矿产分布略图、确定预测工作范围
1、成矿时代一览表:
地 区 矿 种 矿床类型 成矿时代 分布范围 备 注
2、XX矿种XX矿床类型成矿范围略图: 按不同矿化类型确定成矿空间范围 3、确定预测工作区范围
四、确定研究工作内容
(一)地质构造研究工作
1、确定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工作具体内容,按照地质构造初步划分方案,分别说明研究不同地质构造背景与不同矿产矿床类型及其成矿作用的关系。
2、确定地质构造专题研究目的、要求、内容 (1)编制本地区综合地质构造图; (2)编制某种矿床类型的预测底图;
(3)根据不同目的分别确定图件类型、内容、资料来源、编制程序、技术标准;
3、落实空间数据库建库要求,编码规则、数据格式、逻辑图层划分方案,划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并确定挂接关系,准备软件;
13
(二)物、化、遥、自然重砂资料推断解释研究工作
1、地球物理资料解释研究工作(包括重力、磁法) (1)地质构造推断解释研究工作:
① 推断岩体延伸(深)、倾伏、侧伏等空间位置、产状; ② 推断隐伏岩体埋深、产状、规模; ③ 推断构造带延伸(深)、产状、规模; ④ 推断盆地构造、基底构造;
(2)局部异常研究:推断深部矿体或含矿岩体空间位置、范围、产状、规模等; (3)数据处理:原场分析、二次场分析、反演; 2、地球化学资料解释研究工作: (1)地质构造推断解释研究工作: ① 推断不同地质体大致范围 ② 推断控矿地质体范围 ③ 推断控矿构造带范围 ④ 推断不同地质体和成矿关系
(2)局部异常研究:推断预测区矿种空间位置、范围、规模、产状 (3)数据处理:数理统计、非线性、人工智能 3、遥感资料解释研究工作: (1)地质构造推断解释研究工作; ① 推断线性构造带、环形构造; ② 推断岩体及隐伏岩体; ③ 推断盆地构造 ④ 推断火山构造
(2)提取遥感异常,推断各类蚀变及铁氧化带 4、自然重砂资料解释研究工作:
局部异常研究:推测预测区矿种、空间位置、范围、规模、产状;
(三)成矿规律研究工作
根据本次预测矿种、矿床类型,开展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工作。具体确定不同矿种、不同矿床类型代表性矿床的研究对象,并划分成矿区带,在此基础上开展典型矿床研究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工
14
作,建立矿床成矿模式和区域成矿模式。
(四)矿产预测工作
1、划分矿床类型
2、确定预测要素及要素组合 3、预测方法的选择 4、圈定预测区范围 5、预测矿床数及资源量估算 6、预测资源量分类 7、编制矿产预测图
(五)工作部署研究
(六)勘查趋势及资源基地预测研究
五、地质构造研究及专题图件编制
(一)地质构造研究工作目的
1、沉积岩区研究
第一,以开展沉积矿床类型矿产预测研究为目的并提供工作底图。比例尺大于1:5万。 第二,以开展综合地质构造研究为目的并提供编制大地构造相图基础资料底图。比例尺1:20万/1:25万。
第三,以编制表达煤、铝、锰、磷、钾等沉积矿产全省单矿种成矿规律研究及矿产预测成果用工作底图为目的,工作比例尺1:20万/1:25万,成图比例尺1:50万(青海、西藏、新疆、内蒙为1:150万)。
2、侵入岩区、火山岩区、变质岩区研究
第一,以开展岩浆作用、火山作用、变质作用为主的矿床类型矿产预测为目的,并提供工作底图。比例尺大于1:5万-1:20万。
第二,以开展综合地质构造研究为目的,并提供编制大地构造相图基础资料底图。比例尺1:20万/1:25万。
3、大型变形构造/区域断裂带研究
大型变形构造指造山带普遍发育的变质程度不高,但变形作用强烈的地区。
15
主要目的为开展综合地质构造研究服务,并提供编制大地构造相图基础资料,大型变形构造地区应独立成图,区域断裂带可以在大地构造相图原始底图上综合表达。
4、综合地质构造研究
第一,以开展“内生”综合矿床类型矿产预测研究为目的,并编制大地构造相图,为该类型矿产预测提供工作底图。比例尺1:20万/1:25万。
第二,以开展全省综合地质构造研究为目的,并为编制表达除煤、铝、锰、磷、钾等矿产以外的其它矿产全省单矿种成矿规律研究及矿产预测成果用工作底图为目的工作。比例尺1:20万/1:25万,成图比例尺1:50万(青海、西藏、新疆、内蒙为1:150万)。
(二)各矿种矿床类型预测类别划分及底图要求
1、沉积类、沉积变质类矿床类型:
沉积类:(岩相古地理图/构造古地理图/建造古构造图)—岩性建造图 沉积变质类:变质建造构造图 2、内生”综合类矿床类型:
(1)岩浆作用为主导因素—侵入岩浆构造图
(2)火山作用为主导因素—火山岩性岩相图/火山构造图 (3)变质作用为主导因素—变质建造构造图 (4)断裂构造带为主导因素—区域断裂构造体系图
(5)盆地“内生”成矿作用为主导因素…构造岩相古构造图+构造流体系统有关的图件 (6)复合“内生”成矿作用类型—综合地质构造图/大地构造相图; 3、“内生”层控类矿床类型;
(1)沉积建造构造图—岩性建造图叠加“内生”综合类有关专题图件; (2)综合地质构造图/大地构造相图:突出表示沉积建造有关内容
① 研究成矿地质背景、基本图件,全面反映大地构造空间位置及大地构造演化阶段特征 ② 作为“内生”综合矿床类型底图
③ 作为地区矿种(组)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综合图件(数据库)的基础图件; 因此此图必须编制
(三)综合地质构造图/大地构造相图
1、 研究成矿地质背景的基本图件,全面反映大地构造空间位置及大地构造演化阶段特征 2、作为“内生”综合矿床类型底图
16
3、作为地区矿种(组)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综合图件(数据库)的基础图件; 因此此图必须编制
(四)专题研究及图件编制程序
1、岩相古地理/构造古地理/建造古构造研究及编图:
(1)确定编图目的及研究比例尺
① 以编制综合地质构造图为目的,一般用1:5万—1:20万; ② 以编制沉积矿产预测底图为目的,一般用〉1:5万 (2)补充编制大比例尺地质图并建立数据库 (3)确定地层分区、对比地层层序、编图目的层位 (4)确定编图区范围及比例尺
(5)查阅区调原始资料中的实测剖面和路线资料,填制沉积建造构造研究原始记录表,按剖面为单元填制沉积地层剖面研究原始记录表;
(6)编制柱状对比剖面图,目的层等厚度图;
(7)研究目的层位岩性组合、岩石组分、微量元素、常量元素等,划分沉积建造; (8)分析岩相标志以及特殊标志; (9)分析古地理特征;
(10)分析古水流、古气候、古风化壳等有关特征标志;
(11)编制岩相古地理图,划分岩相带,标志古地理特征及其它特征,分析与含矿标志层关系,类比圈定成矿远景地段;
(12)分析盆地构造:包括原始构造、同生构造、盆缘构造、盆内构造、后期构造,确定盆地类型;
(13)编制构造古地理图,标示岩相古地理内容和盆地构造内容; (14)综合物、化、遥推断资料;
(15)分析大地构造环境并划分构造古地理,编制建造古构造图; (16)分析沉积建造构造与成矿作用关系(时间、空间、物质);
(17)编制沉积建造构造图,对岩性建造图/大地构造相图/综合地质构造图中圈定的预测区进行复位表达;
(18)按照统一的数据格式,划分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建立空间数据库,使用GIS平台完成编图及建库;
17
(19)编写说明书
2、侵入岩浆构造研究
(1)根据不同目的确定研究比例尺:
① 以编制综合地质构造图为目的,用1:5万—1:20万(或1:25万); ② 以编制岩浆矿床或岩浆热液类型矿床预测底图为目的,用>1:5万; (2)补充编制大比例尺地质图并建立数据库
(3)划分构造岩浆旋回,确定研究旋回(或期次)与目的时段; (4)确定编图区范围及比例尺;
(5)查阅区调原始资料,填制岩体建造构造研究原始记录表,按实测剖面和路线为单元填写; (6)收集岩浆岩各类专题研究资料,尤其是近十年来有关数据资料;
(7)全面研究侵入岩体特征:时代、期次、产状、岩体特征、岩性特征、侵位特征、演化特征等;
(8)划分岩体类型,确定岩体大地构造环境;
(9)分析侵入岩体构造及控制侵入岩的区域构造,侵入接触构造及控制侵入接触构造的区域构造特征;
(10)划分区域侵入岩浆构造带,分析其规模、产状、边界、活动期次及与控制侵入岩浆构造、控制侵入接触构造的关系,建立区域侵入岩浆带构造体系;
(11)综合物、化、遥推断资料;
(12)分析大地构造与区域侵入岩浆构造带关系(演化、空间、物质) (13)分析侵入岩浆构造带与成矿作用关系(时间、空间、物质) (14)对不同构造岩浆旋回(期次)分别完成上述程序,形成不同图层;
(15)按照统一数据格式,划分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建立空间数据库,使用GIS平台完成全过程编图及建库;
(16)编写说明书
3、火山岩性岩相构造/火山构造研究及编图:
(1)根据不同目的确定研究比例尺
① 以编制综合地质构造图为目的,用1:5万——1:20万(或1:25万)编制火山构造图; ② 以编制火山矿床或火山热液矿床预测底图为目的,用〉1:5万编制火山岩性岩相图; (2)补充编制大比例尺地质图并建立数据库
(3)为提供矿产预测用底图的划分火山旋回,确定研究旋回(或期次)目的时段;
18
为提供综合地质资料用图为目的的,应首先确定火山岩浆构造带、火山构造分区。 (4)确定预测区的范围及比例尺;
(5)查阅区调原始资料,填制火山建造构造研究原始记录表,按剖面和路线为单元填写; (6)收集各类专题研究资料,尤其最近十年有关数据资料;
(7)全面研究火山岩特征:时代、期次、岩性成分、喷发类型等资料; (8)划分岩性岩相空间分布范围;
(9)划分火山岩类型,推断火山岩大地构造环境; (10)确定火山构造位置、类型;
(11)分析火山原生构造,控制火山机构的构造、控制火山构造的构造;
(12)划分区域火山岩浆构造带,分析其边界、规模、产状、喷发旋回及与控制火山机构的构造及火山构造的关系
(13)综合物、化、遥推断资料;
(14)分析大地构造演化与区域火山构造带关系(演化、空间、物质) (15)分析火山岩浆构造带与成矿作用关系(时间、空间、物质源);
(16)海相火山岩尚需进一步分析火山喷发沉积建造类型、环境,原始火山沉积盆地构造特征及其与成矿关系;
(17)对不同火山岩浆旋洄(期次)分别完成上述程序,形成不同图层;
(18)按照统一数据格式划分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建立空间数据库,使用GIS平台完成编图及建库;
(19)编写说明书
4、变质建造构造研究及编图:
(1)根据不同目的确定研究比例尺;
① 以编制综合地质构造图为目的用1:5万——1:20万(或1:25万); ② 以编制变质矿床或变质叠加后期构造岩浆作用矿床类型为目的,用〉1:5万; (2)补充编制大比例尺地质图并建立数据库 (3)按构造旋洄确定编图目的、时段; (4)确定预测区范围;
(5)查阅区调原始资料,填制变质建造及变质变形构造研究原始记录表,以实测剖面和路线为单元填写;
(6)收集各类专题研究资料,尤其近十年来有关数据资料;
19
(7)全面研究变质岩特征:岩性成分,恢复原岩建造、变质相带等资料,划分变质建造类型,划分深层岩、表壳岩、高级区、低级区、TTG组合、绿岩地体等等;
(8)全面研究变质变形构造、划分向形、背形构造、韧性剪切带构造及其它构造; (9)分析区域变质构造带边界、规模、产状、物质组成、构造活动旋回(期次); (10)综合物、化、遥推断资料;
(11)分析大地构造演化与区域变质构造带关系(演化、空间) (12)分析变质建造及变质构造与成矿作用关系(时间、空间、物质)
(13)按照统一数据格式划分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并圈定空间范围建立空间数据库,使用GIS平台完成编图及建库;
(14)编写说明书
附:对变质叠加后期构造岩浆作用的矿床类型应增加岩浆构造图层有关内容。
5、大型变形构造/区域断裂构造研究及编图:
(1)根据不同目的确定研究比例尺;
① 以编制综合地质构造图为目的一般用1:5万——1:20万(或1:25万); ② 以编制与构造作用有关矿床类型底图为目的,用〉1/5万; (2)补充编制大比例尺地质图并建立数据库 (3)确定大型变形构造/区域断裂构造研究对象; (4)确定工作区范围及比例尺;
(5)查阅区调原始资料及报告,填制大型变形构造/区域断裂构造研究原始记录表,按构造剖面和路线为单元填写;
(6)收集有关专题研究资料;
(7)研究构造带特征:规模、产状、延伸(深)、活动(力学)、性质、旋回、期次、位移等; (8)研究构造带内部物质组成(动力变质岩石类型、混杂岩类、蛇绿混杂岩类、脉岩、小岩株、基质、岩块、构造岩片等等);
(9)划分构造类型;
(10)综合物、化、遥推断资料;
(11)研究构造带与大地构造活动的关系(空间、演化、物质成分);
(12)研究构造带与成矿构造(矿田构造)体系的关系,建立区域成矿构造体系;
(13)按照统一数据格式划分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建立空间数据库,使用GIS平台,完成编图及建库。
20
(14)编制说明书。
说明:根据变形构造规模、范围和矿产预测的比例尺要求,一般情况下在大地构造相图中合并表达。如有需要应单独编图。
6、综合地质构造/大地构造相研究及编图:
(1)确定研究区边界范围
(2)根据沉积建造构造、火山岩性建造构造、侵入岩浆建造构造、变质建造构造、盆地构造、大型变形构造等基本特征,确定大地构造相类型以及综合地质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3)根据大型变形构造/区域构造带确定大地构造相/综合地质构造单元界线,并在大地构造相及综合地质构造单元区块内表达沉积建造、火山建造、侵入岩浆建造、变质建造等内容。
(4)全面综合沉积建造构造、火山建造构造、侵入岩浆建造构造、变质建造构造、盆地构造、大型变形构造等特征,确定大地构造演化特征;
(5)编制综合地质构造图/大地构造相图;
(6)按照前述五类专题数据库数据格式,增加综合地质构造/大地构造相数据格式,建立空间数据库,使用GIS平台完成编图及建库;
(7)编写说明书
(8)各类专题图件编图范围必须衔接,大多数专题内容为逻辑图层叠加。
(五)提交验收的资料要求
1、沉积岩区
(1)岩相古地理图/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建造古构造图,比例尺>1:5万 提供矿产预测原始工作用图底图 (2)沉积建造构造图,比例尺>1:5万
提供沉积矿产预测结果表达用图底图(该图在地质图基础上编制,突出沉积建造和构造内容,简化其它内容)
(3)沉积建造构造图,比例尺1:20万—1:50万
提供编制综合地质构造图资料用图(目的为编制大地构造相图提供基础资料,此图编图目的层位按构造旋回确定)
(4)沉积(或盆地)建造构造图,比例尺1:20万—1:50万
提供煤、铝土矿、磷、锰、硼、钾、菱镁矿(单一沉积类型的矿种)等全省单矿种预测成果图底图。(目的为某种沉积矿产提供底图,此图编图目的层位按含矿层位确定)
21
(5)图件说明书 (6)原始资料
①沉积建造构造研究实际材料图,比例尺>1:5万—1:20万 ②沉积建造构造研究原始记录表 ③地层剖面研究原始记录表 (7)数据库(上述各项内容)
2、侵入岩区
(1)侵入岩浆构造图,比例尺>1:5万 提供矿产预测原始工作用图底图
(2)侵入岩浆构造图,比例尺1:20万—1:50万 提供编制综合地质构造图资料用图 (3)图件说明书 (4)原始资料
①侵入岩建造构造研究实际材料图,比例尺>1:5万—1:20万 ②侵入岩建造构造研究原始记录表 (5)数据库(上述各项内容)
3、火山岩区
(1)火山岩性岩相构造图/火山构造图,比例尺>1:5万 提供矿产预测原始工作用图底图
(2)火山构造图,比例尺1:20万—1:50万 提供编制综合地质构造图资料用图 (3)图件说明书 (4)原始资料
①火山建造构造研究实际材料图,比例尺>1:5万—1:20万 ②火山建造构造研究原始记录表 (5)数据库(上述各项内容)
4、变质岩区
(1)变质建造构造图,比例尺>1:5万 提供矿产预测原始工作用图底图 (2)变质建造构造图
22
提供编制综合地质构造图资料用图 (3)图件说明书 (4)原始资料
①变质建造构造研究实际材料图 ②变质建造构造研究原始记录表 (5)数据库(上述各项内容)
5、大型变形构造/区域断裂构造
(1)区域大型变形构造体系图,比例尺>1:5万 提供矿产预测原始工作用图底图
(2)区域大型变形构造体系图,比例尺1:20万-50万 提供编制综合地质构造图资料用图 (3)图件说明书 (4)原始资料
①大型变形构造研究实际材料图 ②大型变形构造研究原始记录表 (5)数据库(上述各项内容)
6、大地构造相/综合地质构造
(1)大地构造相图/综合地质构造图(预测用1:20万/25万,研究综合地质构造1:50万) (2)原始资料
①综合地质构造研究原始记录表 ②综合地质构造研究实际材料图
沉积+岩浆+火山+变质+大型变形+上叠盆地等六要素原始叠加数据库(图) ③说明书
④数据库(上述各项内容)
六、物探、化探、遥感地质构造推断解释研究及编图
(一)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资料研究工作目的
1、磁测资料研究
第一,以预测磁性矿产为直接目的,判别矿致异常、圈定预测区范围、预测矿床数,为估算资
23
源量提供数据(定量)及资料(定性)。工作比例尺大于1:5万。要求研究全部磁测资料并定量解释。
第二,以编制各类矿产预测用综合信息地质构造底图提供基础资料为目的,并编制磁法资料推断地质构造图。工作比例尺分两种:大于1:5万~1:20万。要求对与预测有关的重要地质构造进行定量解释。
第三,以综合地质构造研究为目的,为编制各类地质构造研究专题图件提供基础资料为目的,编制磁法推断地质构造图。工作比例尺为1:20万,成图比例尺1:50万(青海、西藏、新疆、内蒙为1:150万)。
2、重力资料研究
第一,以编制矿产预测综合信息地质构造底图提供基础资料为目的,并编制重力资料推断解释地质构造图,工作比例尺为1:20万。与预测有关的重要地质构造进行定量解释。
第二,以综合地质构造研究为目的,为编制各类地质构造研究专题图件提供基础资料为目的,并编制重力资料推断地质构造图。工作比例尺为1:20万,成图比例尺1:50万(青海、西藏、新疆、内蒙为1:150万)。
说明:
(1)物探资料研究工作中,磁法及重力资料都有两项相似的内容,即1:20万比例尺的地质构造推断解释工作,其工作内容相似,但是精度要求不同,对于以编制矿产预测用综合地质构造图为目的地质构造推断解释工作要求对其中与预测有关的重要地质构造进行定量解释。
(2)与预测有关的重要地质构造包括:
①预测矿体空间位置有关的隐伏岩体、隐伏及隐蔽断裂带、隐伏褶皱、隐伏火山构造、变质基底、埋深、规模、产状。(包括半隐伏)
②与成矿带相关的变质基底、盆地构造、断裂带、大型变形构造、火山构造、岩浆构造带、特殊构造带规模、产状(延长、延深、宽度)物质组成。
③其它重要地质构造
重力和磁法资料地质构造推断解释的内容、要求是不完全相同的,应根据两种方法的特点对上述内容进一步细化,除了上列内容以外,请物探专家们在编写技术要求时进一步细化、补充。
3、化探资料研究
第一,以预测有关矿产为直接目的,判别矿致异常,圈定预测区范围、预测区矿床数,为估算资源量提供数据。工作比例尺大于1:5万~1:20万(1:50万)。
第二,以矿产预测用综合信息地质构造底图提供化探资料为目的,并编制化探资料推断地质构
24
造图,工作比例尺为大于1:5万~1:20万。
第三,以综合地质构造研究为目的,为编制全省大地构造相图提供基础资料为目的,并编制化探资料推断地质构造图。工作比例尺为1:20万,成图比例尺为1:50万(青海、西藏、新疆、内蒙为1:150万)。
说明:关于第二种目的的工作比例尺,取决于预测的矿种及矿床类型,例如:预测基性、超基性岩铜镍矿床,利用化探资料推断岩体分布,尽量应用大于1:5万资料。例如“三江”南段。预测斑岩铜矿利用化探资料推断岩浆构造带应用1:20万资料。
4、遥感资料研究
第一,以预测有关矿产为直接目的,提取蚀变遥感异常,判别矿致异常,为圈定预测区范围、估算矿床数、划分预测区级别、划分预测资源量级别提供信息。工作比例尺大于1:5万。
第二,以编制矿产预测用综合信息地质构造底图提供遥感推断地质构造图为目的。工作比例尺大于1:5万~1:20万。
第三,综合地质构造研究为目的,为编制各类地质构造研究专题图件提供遥感推断地质构造图为目的。工作比例尺为1:20万/1:25万,成图比例尺为1:50万(青海、西藏、新疆、内蒙为1:150万)。
5、自然重砂资料研究
为预测有关矿产为直接目的,判别矿致异常、矿种,为圈定预测区范围,估算矿床数,划分预测区级别、预测区资源量级别提供信息。
(二)物探(重力、磁法)资料地质构造推断解释研究
1、全面整理物探原始数据库:1:5万—1:20万-1:50万,局部地区为、1:100万 2、收集并整理模型区/预测范围区﹥1:5万物探原始数据资料; 3、尽量收集物性资料;
4、原场区域分区及其特征研究,分析与地质构造分区关系(包括沉积盆地、火山构造带、变质建造构造带、大地构造分区带);
5、二次场研究:求导、化极、延拓; 6、反演推断解释:
(1)地表重要侵入体、区域构造带深部延深、产状特征;
(2)隐伏岩体、隐伏(隐蔽)构造带的空间位置、范围、规模、产状、顶面埋深特征。 (3)上叠沉积盆地:推断基底埋深、盆地产状、盆地构造。
25
7、模型区、预测范围区、大比例尺地质构造详细解释研究; 8、编制物探推断解释地质构造图; 9、分析推断地质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10、按统一数据格式划分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建立空间数据库,应用GIS平台以及统一数据处理软件完成全编图及建库。
(三)遥感资料地质构造推断解译研究及编图
1、全面整理遥感影象原始数据库(利用已有1:25万-ETM已校正原始数据)局部地区≥1:25万各类数据;
2、收集并整理模型区/预测范围区﹥1:5万遥感原始数据资料;
3、研究遥感影象色、块、带、线、环等特征,并推断解译地质构造特征内容; 4、模型区、预测范围区大比例尺地质构造详细解译研究; 5、编制遥感推断解译地质构造图; 6、分析推断地质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7、按统一数据格式划分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建立空间数据库,应用GIS平台以及统一数据处理软件完成编图及建库。
(四)化探资料地质构造推断解译研究及编图
1、全面整理化探原始数据库(利用已有1:20万-1:50万原始数据库); 2、收集并整理1:5万原始数据并建库; 3、编制单元素异常图及综合导常图; 4、编制单元素/综合元素等直线图;
5、研究造岩元素(组合)与地质构造分区关系,推断解释区域地质构造; 6、确定成矿元素特征区及特征线;
7、推断解释成矿地质构造范围、产状、规模; 8、编制化探推断解释地质构造图;
9、按统一数据格式划分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建立空间数据库,应用GIS平台以及统一数据处理软件完成编图及建库。
(五)提交验收的资料要求
1、物探(重力、磁测)资料研究
26
(1)为矿产预测用磁测资料推断地质构造图。比例尺:大于1:5万~1:20万;
(2)为编制各类地质构造研究专题图件提供基础资料的物探(重力、磁测)推断地质构造图。比例尺:1:20万;
(3)全省推断地质构造图。比例尺:1:50万; (4)原始资料
①各类原始数据及平剖面图; ②各类位场转换实际材料图及数据表 ③定量反演实际材料图及数据表 (5)说明书
(6)数据库(上述各项内容) 2、化探资料研究:
(1)为矿产预测用化探资料推断地质构造图。比例尺大于1:5万~1:20万; (2)为编制综合地质构造研究用的化探资料推断地质构造图; (3)原始资料:
①各类化探原始数据(除统一建设的1:20万化探数据库以外的数据); ②实际材料图; ③原始数据表 (4)说明书
(5)数据库(上述各项内容) 3、遥感资料研究
(1)为矿产预测用遥感推断地质构造图,比例尺大于1:5万~1:25万; (2)为编制综合地质构造图用的遥感推断地质构造图,比例尺:1:25万;
27
(3)原始资料(除统一建设的1:25万遥感数据库以外的数据) ①原始数据 ②实际材料图 (4)说明书
(5)数据库(上述各项内容)
七、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局部异常研究
(一)物探局部异常推断解释
1、根据地质构造背景条件大致区分可能致矿及非致矿异常; 2、根据模型区异常特征对可能致矿异常推断解释;
3、定量反演推断地表磁性矿体延伸(深)、产状、形态、范围; 4、定量反演推断含磁性隐伏地质体埋深、产状、形态、范围; 5、定量反演推断隐伏密度异常地质体埋深、产状、形态、范围;
6、综合地质、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矿化线索等综合信息,判断隐伏磁性矿体;7、定量推断隐伏的磁性矿体形态、产状、规模;
8、综合地质、化探、遥感、矿化线索等综合信息,推断隐伏基性超基性岩体产状、形态、规模; 9、编制综合异常图并建库。
(二)化探局部异常推断解释
1、圈定化探单元素异常; 2、圈定化探综合异常;
3、根据模型区异常特征进行未知区类比预测;
4、根据地表已知矿化线索推断化探异常区、可能矿种、矿化规模、产状、范围; 5、结合地质、物探、遥感异常、自然重砂等综合信息推断矿化范围、规模、产状; 6、编制综合异常图并建库。
(三)遥感局部异常推断解释
1、应用不同波段光谱数据处理,获取遥感异常; 2、根据遥感异常圈定蚀变区及铁氧化区;
28
3、结合地质、物探、遥感异常、自然重砂等综合信息推断矿化范围、规模、产状; 4、编制遥感异常图并建库。
(四)自然重砂异常推断解释
1、划分汇水盆地; 2、圈定单矿物异常范围; 3、圈定矿物组合异常范围;
4、结合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综合信息推断矿种、矿化范围、规模、产状 5、编制综合异常图并建库。
(五)物、化、遥、自然重砂局部异常研究和矿致异常
1、遵循各专业理论依据进行科学解释; 2、物探应进行定量反演;
3、化探应进行数理统计及非线性、数据处理等; 4、推断解释必须以地质构造及成矿规律研究为基础。
(六)提交验收的资料要求
1、磁异常研究
(1)磁测异常分布图;比例尺大于1:5万~1:20万;
(2)磁性矿体推断解释图;推断磁性矿体形态、产状、规模;比例尺大于1:5万; (3)原始资料: ①各类原始数据及数据库
②磁性矿体推断解释实际材料图及数据库 ③异常圈定实际图及数据表。 (4)说明书
(5)数据库(上述各项内容)
2、重力异常研究:
(1)重力异常分布图;比例尺大于1:5万~1:20万; (2)异常圈定实际材料图及数据表; (3)说明书
(4)数据库(上述各项内容)
3、化探异常研究
29
(1)单元素异常图 (2)综合异常图 (3)原始资料 ①景观地球化学分区图 ②圈定异常实际材料图 ③各类数据表 (4)说明书
(5)数据库(上述各项内容)
八、成矿规律研究工作(仅指满足矿产预测工作要求)
(一)省级成矿规律研究工作目的
(1)为矿产预测提供典型矿床矿床模型资料。
(2)为矿产预测提供区域成矿规律资料。(全国成矿规律研究工作还要求进一步总结成矿理论。)
(二)典型矿床研究工作(按矿床类型分类研究)
1、成矿时代研究:
(1)沉积矿床:沉积成矿地层年代、沉积成矿年代、沉积矿产后期改造年龄;
(2)“内生”矿床:主成矿期成矿年龄、多期成矿年龄(同一成矿作用)、叠加成矿年龄; (3)层控矿床:层控成矿地层年代、层控成矿主成矿期年龄 (4)变质矿床:变质年龄、变质成矿年龄
2、控矿因素研究
(1)成矿有关的地质建造研究:
① 划分成矿地质建造类型:沉积建造、火山建造、岩浆建造、变质建造、复合建造; ② 研究成矿地质建造特征:(具体研究内容参考地质构造研究有关内容); ③ 确定成矿地质建造有关控制成矿要素; ④ 编制矿田(模型区)岩性建造图。
(2)成矿构造研究:
① 划分成矿构造类型:沉积构造体系、岩体构造体系、接触构造体系、褶皱构造体系、断裂构造体系、火山构造体系、复合构造体系;
② 研究成矿构造特征:类型、规模、产状、期次、构造性质、运动方式、活动强度、活动期次、
30
物质成分、空间组合;
③ 确定成矿构造类型,建立成矿(矿田)构造体系。 ④ 编制矿田构造图。
3、矿床特征研究:
(1)矿床空间特征: ①矿体形态、规模、产状
②矿带(段、脉群)形态、规模、产状 (2)矿床物质成分特征: ①矿石矿物成分、矿物特征、组合 ②矿石结构构造
③矿床元素组分、赋存状态、空间分布 (3)成矿期次特征:
①成矿期划分与物质组分及其空间变化 ②成矿阶段划分与物质组分及其空间变化
4、成矿流体及蚀变特征研究:
(1)蚀变带研究:
①类型②范围③规模④组合⑤期次⑥强度 (2)划分反映流体迁移和沉淀蚀变分类 (3)成矿流体类型
(4)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特征(温度、压力、PH值、EH值、氧逸度、硫逸度、盐度、包裹体) (5)成矿物质源判别(水源、物源、热源)
5、矿床资源储量
平均品位 金属量 矿石量 矿床规模类型
6、建立矿床成矿模式,编制矿床(田)成矿作用专题图件
(1)矿床(田)成矿地质图;(2)矿床(田)成矿模式图(平面图、剖面图),包括成矿建造特征、成矿构造特征、成矿作用特征、矿床资源储量等内容;
31
(三)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1、确定成矿时代:
按矿床类型:
(1)沉积、沉积变质矿床类型应编制详细的成矿地层年代表,划分到统。 (2)“内生”矿床类型应编制成矿年龄表。
2、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
(1) 大地构造位置特征; (2) 大地构造演化特征;
(3) 成矿作用与大地构造活动关系(时间、空间、物质)
3、区域成矿建造研究:
(1)区域成矿建造类别划分:沉积建造、火山建造、岩浆建造、变质建造、复合建造; (2) 区域成矿建造特征研究;
4、区域成矿构造研究:
(1)区域成矿构造类别划分:沉积构造(岩相古地理/构造古地理/建造古构造)、区域火山构造、区域岩浆构造带、区域变质变形构造、区域断裂带;
(2)区域成矿构造特征研究:时代、期次、边界、规模(延长、延深、宽度)产状、物质组成、演化、性质、类别等。
5、按照不同矿床类型分布范围,确定研究范围; 6、编制各类专题图件:
区域成矿模式图、区域成矿作用平面图、区域成矿作用剖面图 按不同矿床类型编制各类专题图: 1) 底图类别
①岩相古地理图/构造古地理图/建造古构造图; ②火山岩性岩相构造/火山构造图; ③侵入岩浆构造图 ④变质建造构造图
⑤综合地质构造图/大地构造相图 2)确定区域控矿因素内容
3)叠加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综合信息内容
32
7、确定区域成矿要素
(1)按矿床类型确定区域控制成矿要素,编制成矿要素一览表 分三类:必要的、重要的、次要的;
XX矿种XX矿床类型成矿要素一览表(内容参照二级要素综合分类方案) 矿种 矿床类型 类别 典型矿床式 成矿时代 成矿建造 类别 特征 成矿构造 类别 特征
矿床空间特征 物质成分 成矿期次 蚀变和成矿流体特征
(2)划分控矿要素类型: 必要的,确定矿床定位要素;重要的,决定矿床空间范围,矿床数、预测资源量; 次要的,提高矿床成矿规律的研究程度;
XX矿种XX矿床类型成矿要素分类一览表 矿种 矿床类型 要素类别 必要的 重要的 次要的 8、建立区域成矿模式
区域成矿模式分为单一矿床类型成矿模式,以及综合成矿模式,在建立单一矿床类型成矿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控矿地质作用特征建立多矿种综合成矿模式。
(四)编制区域成矿模式图
根据区域成矿规律图,编制区域成矿模式图(平面图、剖面图),叠加物探、化探资料,建立区域矿床模型。
(五)编制区域成矿规律图
1、两类图件及数据库要求
(1)各种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图:比例尺不等,大于1:5万—1:20万(原始库); (2)按矿种(组)编制的区域成矿规律图:比例尺1:20万—1:50万(综合库);
2、底图要求:按上述两类图件分别要求:
(1)各种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图底图:岩相古地理图/构造古地理图/建造古构造图、火山岩性岩
33
相图/火山构造图、侵入岩浆构造图、变质建造构造图、综合地质构造图;
比例尺不等,大于1:5万—1:20万(原始库);
(2)按矿种(组)编制的区域成矿规律图底图:一般按省、片区、全国三种情况编制,单一沉积矿产、以岩性建造构造图/盆地构造图/构造古地理图为底图,综合类型矿产以综合地质构造图/大地构造相图为底图。
比例尺1:20万—1:50万(综合库);
3、叠加物、化、遥、自然重砂综合异常信息; 4、划分区域成矿区带;
5、按统一数据格式划分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建立空间数据库、应用GIS平台完成编图及建库;
(六)总结区域成矿规律
在以上工作基础上,全面总结区域成矿规律: 1、建立成矿系列
按照成矿时代,成矿地质构造背景,综合分析区域成矿地质作用特征,综合区域成矿作用特征,建立矿床组合,划分主要矿种、次要矿种及伴生矿种,建立成矿系列及亚系列。
2、建立区域成矿谱系
根据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区域地质构造构造演化特征,以及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成矿作用及矿床成矿系列建立时空演化规律,一般以图表表达。
3、编写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报告
(七)提交验收的资料要求
1、典型矿床研究报告(分矿床编写) 2、区域成矿规律图; 3、原始资料:
(1)典型矿床。研究数据来源、原始记录。 (2)典型矿床研。成矿要素数据表。 (3)区域成矿规律图实际材料图。
4、说明书
5、数据库(典型矿床数据库、区域成矿规律图、数据库)
34
九、矿产潜力评价工作
(一)矿产预测工作目的
1、圈定远景区并分类; 2、估计矿床数; 3、估算资源量并分类。
(二)确定预测要素
1、预测要素综合分类方案(详见附录2);
2、按矿床类型具体成矿要素确定预测要素具体内容;
(三)划分要素类型
1、定性分类:必要的、重要的、次要的; 2、定量分类:根据统一方法进行数理计算、分类; 3、根据定性分类校正定量分类
(四)划分要素组合
1、定位预测组合 2、圈定预测区边界组合 3、推断矿床数组合 4、估算资源量组合
(五)编制预测要素一览表
XX矿种XX矿床类型预测要素一览表 矿种 矿床类型 类别 预测要素类别 必要的 重要的 次要的 预测要素组合 定位组合 圈定边界组合 估计矿床数 估算资源量 预测方法选择 要素分类 定位 定量 底图要求 备注
35
(六)预测基础图件要求
1、沉积矿床类型 (1)预测原始工作用图:
辅助图件:岩相古地理图/构造古地理图/建造古构造图,比例尺大于1:5万。 预测远景区底图采用复原的沉积建造构造图,比例尺大于1:5万。 (2)分省单矿种矿产预测图:
底图采用沉积建造构造图,工作比例尺1:20万,成果表达比例尺1:50万。 2、综合“内生”矿床类型
一般采用综合地质构造图(大地构造相图)为底图,根据不同矿床类型有的突出表达岩浆岩内容,有的突出表达区域断裂构造内容,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20万。
3、层控“内生”矿床类型、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型矿床类型 应增加编制沉积建造构造图。 4、变质矿床类型
采用变质建造构造图,比例尺大于1:5万-1:20万。
5、由于各种矿床类型预测要素比较复杂,因此,预测用的基础图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编制相应的辅助图件。除上述四种情况以外,可自行选择预测基础图件的有关内容。例如,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类型预测用基础图件为第四纪地貌地质图。
(七)预测方法的选择
1、预测要素定量分类方法 2、计算机圈定预测区范围方法 3、确定预测区矿床数方法 4、资源量估算方法
(八)圈定预测区范围
1、圈定最小预测区范围 2、圈定不同级别预测区范围 3、划分预测区级别
36
(九)预测矿床数量 (十)估算资源量
(十一)划分预测资源量类别
预测资源量分为三类,根据分类原则确定334-1、334-2、334-3、资源量
(十二)划分预测区类别
预测区分为A、B、C三类。 1、定性分类:
2、定量分类:根据定量计算进行分类排序。按计算结果分类。定量分类应通过定性分类进行校正。
(十三)编制矿产预测图
1、预测图及数据库分两类:
(1)按矿床类型提交的原始矿产预测图 比例尺大于1:5万—1:20万
(2)按单矿种(组)提交的综合矿产预测图;
2、预测底图要求:按上述两种成果图选择不同的专题图件,修改补充地质构造研究专题图件; 3、圈定预测区并标明预测区类别;
4、按统一数据格式划分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应用GIS平台完成编图及建库。
(十四)提交验收的资料
1、矿产预测图 2、原始资料:
(1)各类原始数据表(预测要素分类、组合、最小预测单元、预测区、预测资源量等); (2)实际材料图。 3、说明书
4、数据库(上述各项内容) 5、单矿种预测报告
37
6、矿产预测工作报告
十、工作部署建议
(一)工作部署研究
根据预测区分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提出工作部署建议意见,分下列几类: 1、基础地质调查工作 2、矿产资源远景调查评价工作 3、预查—普查工作 4、深部找矿工作
(二)提交验收的资料
1、工作部署图; 2、原始资料; 3、说明书; 4、数据库。
十一、未来勘查工作趋势及矿产资源基地预测
(一)预测工作
1、勘查工作预期成果预测:分5、10、15年三期; 2、勘查工作条件预测:资金、能力; 3、编制矿产资源基地预测图
(二)提交验收的成果
1、矿产资源基地预测图; 2、原始资料; 3、说明书; 4、数据库。
38
十二、成果要求
(一)省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报告 (二)省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报告 (三)省级单矿种资源量预测报告 (四)省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库 (五)省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图件 (六)省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图册 (七)各类附图、附件、附表
附件一、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总体实施方案
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