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教学设计

2020-12-29 来源:年旅网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教学设计

龙泉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中部 谢进平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

(一)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主要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北师大版教材把它安排在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的第五节,是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等基本知识学习后的一节内容,课时安排为1节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1. 可以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 加深对方程、函数、不等式模型的认识。 3. 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模型方法。

4. 为今后研究其它类型函数、不等式以及方程之间的关系积累经验,提供方法基

础。

同时,本节内容也是中考热点,特别是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综合应用考查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 (二) 课程标准的目标及要求

课程标准把本节目标定为: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在联系,体会一次函数的变化规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联系。

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解释,该目标可以具体解读为:通过数形结合方法求方程的解和不等式解集等数学活动,在具体情景中初步认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特征,获得一些数学学习的经验,感知不等式、方程、函数的不同作用。

(三) 教材的设计流程及意图

编者在充分理解〈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把本节分为以下几部分来进行设计。

第一部分:方法和经验积累。教材首先设计了“通过观察函数的图象求解方程的解和不等式的解集”(课本引入部分)和“想一想”两部分,让学生经历用“数形结合”方法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在随堂练习和习题中,设计了两道比较两个函

数大小的题目,目的在于: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三者关系的认识,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②此问题也是对想一想和引入问题的照应,但加深了难度,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强化了“数学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第二部分:“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通过解决做一做、课后习题2、3,体会函数、方程、不等式都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变化规律的重要模型;再次渗透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阅读材料。教材设计的意图是: 1. 感受函数、方程、不等式的联系。

2. 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阅历,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纳税意识,渗透了德育教育。

3. 可以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从而更加热爱数学,勇于创新,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

(四)教材编写的特点及重点

从知识角度上,它是一节综合应用课。即运用数形结合方法来解决方程、不等式和函数关系这一问题。特点是,知识的容量大,前后联系广,就本节课而言,三者关系不易找出,也不易表述清楚,思维层次较高。

从过程与方法角度上,它是一节自主探究课。借助函数图象,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交流讨论的过程,最后得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反复的训练,加强学生对关系的理解。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编者把对方程、函数、不等式三者之间内在联系的学习贯穿于本节课的始终,因此,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本节课教学和学习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一) 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教学设计思路

八年级下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和认识水平,掌握了基本的数学方法,但他们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对知识的获取正处于从感性向理性转变的阶段。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遵循认知规律,由形象到抽象,由易到难,注重引导。

(二) 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及解决措施 1.三者关系学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一,尽管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函数和不等式的相关知识,但这些知识是零散的,不能融会贯通,不能灵活运用知识选择最优方法来解决问题。第二,学生对数形结合方法的运用不够熟练,缺乏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不能准确的找到问题的本质特征。因此,找到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准确的表述是本节课的难点。

该问题的解决措施是:一是利用学习准备部分,画出了函数的图象,为学生利用函数图象探索三者关

2

系打下了基础。二是充分利用学案导学。三是在学生交流讨论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同时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得到直观的感受。四是加强语言表达训练。在此部分学习中,我设计了如下活动:观察思考与交流讨论、讲解评析。

2.实际问题解决中的难点及解决措施

第一,尽管学生已经接触过大量的实际问题,但学生在处理实际背景的问题时,还不能有效的提炼信息,转换成数学语言。第二,本节课需要学生合理建立方程、函数、不等式模型或灵活运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需要学生具备很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是难点,但由于在下一课时专门要对此进行训练,因此,它不是本节课的难点。

该问题的解决措施是: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学会从复杂的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并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

(三) 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容量改变

由于我的课堂注重了双基训练,学生的基础较扎实。能够准确的求解方程和不等式;有较好的阅读习惯和讨论习惯,能较自觉地完成教师给定或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任务;同时,对问题的认识具有了一定的深刻性,基本上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能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给出正确的答案或合理的解释。

鉴于以上情况,我适量增加了教学容量,具体为:阅读和写作部分。 (四) 学生的学习习惯及教学方式

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我校进行了自主学习习惯的训练,主要是教会他们如何进行学习准备、怎样提问题、怎样交流讨论、如何讲解评价。目前,学生适应了我的教学方式,习惯良好,爱动脑,发言积极。因此,我采取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导学讲评”式;同时,也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教学目标及任务

综合以上分析,确定三维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方程、不等式的解集及自变量的范围;能说出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函数的关系;能建立方程、不等式和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学、阅读、独立思考、交流讨论等活动,体会“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反复训练,体会数学模型的思想,学会用数形结合法来分析、解决问题。感知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不同作用。

(三)情感与态度:

学生探究数学问题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通过本节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的纳税意识。

3

学习重点: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函数之间关系的准确表述。 四、教学过程

此环节,我设计了七个环节,具体如下: (一) 学习准备

【工具准备】 直尺或三角板、铅笔、坐标纸。(画函数图象需要) 【知识准备】 完成下列问题。

1. 写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__________ , 并求出它的解。 2. 写出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 ________ ,并求出它的解集。 3. 写出一个一次函数 ________ , 并画出它的图象。

设计目的: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加强与旧知识的联系,体现自主学习的意识,为本节内容学习作好准备。

(二) 自主探究

1. 请同学们观察函数y=2x-5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y M O A x B N ① 直线MN上的点满足什么关系?

② 直线MN被x轴分成了射线_____ 、射线_____ 和点________。你能说出这三部分上点的

特征吗?(提示:说出点的横坐标、纵坐标的值或范围,并用数学符号表示) ③ 线段AB上的点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这些点与学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

4

设计目的:我没有采用实际情景模式,选择了学生熟悉的函数模型;一方面可以加深对函数特征和平面内点的含义的理解,注重了数学符号语言的训练;另一方面,通过熟悉的材料和几何画板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进入本节的内容。

2. 根据图象填空

① x______时,2x-5=0? 根据那部分图象得解? ② x______时,2x-5>0? 根据那部分图象得解? ③ x______时,2x-5<0? 根据那部分图象得解? ④ x______时,2x-5>3? 根据那部分图象得解?

请同学们计算上述方程、不等式,检验用图象法所得结果是否正确。 3. 思考下列问题

y=-5,可以用点_____表示,可以表示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此时x的值为________。 y<-5,可以用射线_____表示,可以表示的不等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此时x的值为________。 -5设计目的:让学生经历用数形结合法求解方程和不等式的过程,体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4. 交流讨论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具体过程为: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桌交流、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发言,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同时教师在学生发言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评价。

设计目的:在交流、讨论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和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人人都在参与,可以得到不同的发展;加强了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 5. 总结归纳

通过上述问题的研究,方程、函数、不等式三者之间关系为:

从图象上看,一次函数用 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 表示,一元一次方程___________表示;说明方程、不等式可以看成是函数图象上的一部分。(即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另一方面,从我们的探讨可以看出:通过观察函数图象可以求解方程和不等式,反过来,利用方程和不等式也可以解决函数问题,说明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设计目的:增强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意识,体会三者之间的联系和不同作用。我设计成填空形式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有条理的总结三者之间的关系,降低了难度,突破了难点。

5

6 . 巩固练习 已知

y =-x+3,y12=3x-4,当x取何值时:①

y >y12? ②

y =y12? ③

y 交流自己的做法?

设计目的:灵活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三者关系的理解,优化数学方法和思想。同时,也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

(三) 问题解决

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兄弟俩赛跑,哥哥先让弟弟跑9m,然后自己才开始跑。已知弟弟每秒跑3m,哥哥每秒跑4m。

① 何时弟弟跑在哥哥前面? ② 何时哥哥跑在弟弟前面? ③ 谁先跑过20m?谁先跑过100m? ④ 你是怎样求解的?与同伴交流。

设计目的:改变了教材提问方式,使解答问题的方法变得更加灵活多样,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

2. 变式练习 阅读下面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回答后面的问题。

S (m) 100 O 2 2 14 16 T (s) ① 请你根据函数图象,简单地描述一下这个图象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背景?

② 分组比赛,把班上的同学分成2组,每组分别说出一条不同的信息。规则如下:对自己的信息

给出合理的解释;对方组的同学负责判段所说信息是否正确,并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做裁判长,负责记数和做最终解释。

设计目的: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另一方面本题的起点低,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学习困难的学生得到照顾,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但随着问题的深入,对优生也会构成挑战;同

6

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挖掘消息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四) 阅读了解

阅读教材21页的读一读,并完成下列问题。 1.了解公民纳税情况,说说你对公民纳税的看法。 2.假设你是一名工作人员,怎样给我解释具体的纳税方案。 3.假设我缴了105元的个人所得税,你知道我的工资吗?

设计目的:①感受函数、方程、不等式的联系 。 ②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纳税意识,渗透了德育教育 。 ③让学生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从而也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从而更加热爱数学,勇于创新,体现〈课程标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

(五)学会写作(此环节放在课后完成)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学习体会是什么?有何收获? 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整理本节所学的思想方法。

2.通过阅读材料,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公民纳税方面的文章。

设计目的: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纳税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六) 达标测评

1 已知一次函数y=﹣5x-3,当x______时,y>2.

2 当x_______时,一次函数y=3x+2的值为负数。(在横线上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数即可) 3 一次函数y1=2x+1,y2=-x+4,若y1>y2,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4某种商品的进价为800元,出售时标价为1200元,后来由于商品积压,准备打折出售,但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则商品至多打____折.

5.我校计划购置一批电脑,现有甲、乙两公司报价每台均为a元,甲公司的优惠条件是购买10台以上,则从11台开始按报价的70%计算。乙公司的优惠条件是每台均按报价的85%计算。如果电脑的品牌和售后服务完全相同,你如何选择购货公司?

设计目的:检测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再次体会三者的关系和不同作用 (七) 资源链接

通过互联网,了解我国的税收政策。(http://www.chinatax.gov.cn) 设计目的:增长学生的见识和公民素养。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