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选择题D1

2023-04-05 来源:年旅网
一:

1.对电介质施加直流电压时,由电介质的弹性极化所决定的电流属于( D )。 A.泄漏电流;B.电导电流;C.吸收电流;D.电容电流。

2.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发生的极化现象中,发生于偶极子结构的电介质的极化被称为(B )式极化。

A.离子;B.偶极子;C.电子;D.夹层。

3.在稳态直流电压作用下的介质损耗是(A )引起的损耗。 A.电导;B.离子极化;C.电子极化;D.夹层式极化。

4.对电介质施加直流电压时,由电介质的有损极化所决定的电流属于(C )。 A.泄漏电流;B.电导电流;C.吸收电流;D.电容电流。 5.下列不属于偶极子极化特点的是( D ) A.极化时间较长 B.有损耗 C.温度影响大 D.无损耗

6.伴随有能量损失的极化形式是( C )。

A.电子式极化 B.离子式极化 C.偶极子极化 D.无损极化 7.下列电介质中相对介电常数最小的是( C )。 A.水

B.变压器油 C.空气

D.绝缘纸

8.下列电介质中相对介电常数最大的是( A )。

A.水

B.变压器油

C.空气 D.绝缘纸 9.极化时间最短的是( D )

A.电子式极化 B.离子式极化 C.偶极子极化 D.空间电荷极化 10.偶极子极化( D ) A.所需时间短

B.属弹性极化

C.在频率很高时极化加强

D.与温度的关系很大

二.

1.以下四种气体间隙的距离均为10cm,在直流电压作用下,击穿电压最低的是( A A.棒—板间隙,棒为正极 B.棒—板间隙,棒为负极 C.针—针间隙

D.球—球间隙(球径50cm)

2.电晕放电是一种( A ) A.自持放电 B.非自持放电 C.沿面放电 D.滑闪放电

3.流注理论认为放电从非自持过渡到自持放电取决与( B ) A.光电子发射

B.空间光电离 C.热电离

D.二次电子发射 4.汤森德理论认为放电从非自持过渡到自持放电取决与( D ) A.光电子发射

B.空间光电离 C.热电离 D.二次电子发射

5.解释气压较低、距离较小的间隙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可用( B )。 A.流注理论 B.汤森德理论

) C.巴申定律 D.小桥理论

6.对棒—板气隙,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由于存在极性效应,故:( D ) A.棒极为负极性时的击穿电压及起晕电压都高 B.棒极为正极性时的击穿电压及起晕电压都高 C.棒极为负极性时的击穿电压低但起晕电压高

D.棒极为正极性时的击穿电压低但起晕电压高 7.SF6气体具有非常优良的电气性能,但( D )

A.对绝缘材料有腐蚀作用 B.不能在寒冷地区使用

C.灭弧能力不如空气 D.在电弧作用下会分解出有毒气体

8.SF6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 D ) A.无色无味性 B.不燃性 C.无腐蚀性 D.电负性

9. 形成先导通道的特征是出现:( D )

A.撞击电离 B.表面电离 C.光电离 D.热电离 10.流注理论解释气体放电时,未涉及的电离形式是:( D )

A.撞击电离 B.空间光电离 C.光电离 D.热电离 11.电晕放电是一种 _______________( A )

A. 自持放电 B. 非自持放电 C. 电弧放电 D.均匀场中放电

12.设S1、S2分别为某避雷器及其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曲线,要使设备受到可靠保护必须( B )。 A.S1高于S2 B.S1低于S2 C.S1等于S2 D.S1与S2相交

13.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正极性击穿电压比负极性击穿电压( A )。 A.小 B.大 C.相等 D.不确定 14.电晕放电是一种( C )。

A.非自持放电现象 B.沿面放电现象 C.局部放电现象 D.污闪现象 15.环境湿度增加,击穿电压能明显提高的是:( A ) A.极不均匀电场下的气隙击穿 B.稍不均匀电场下的气隙击穿 C.均匀电场下的气隙击穿 D.固体电介质表面的沿面放电 16.解释气压较高、距离较长的间隙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可用( A )。 A.流注理论 B.汤森德理论 C.巴申定律 D.小桥理论 17.由于光辐射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 B )。 A.碰撞游离 B.光游离 C.热游离 D.表面游离

18.交流电压作用下,能有效提高穿墙套管绝缘性能的措施是( B ) A.增大套管体电容 B.减小套管法兰附近的表面电阻 C.减小套管体电阻 D.增大套管法兰附近的表面电阻 19.气体内的各种粒子因高温而动能增加,发生相互碰撞而产生电离的形式称为( C )。 A.撞击电离 B.光电离 C.热电离 D.表面电离

20.超高压输电线路采用分裂导线与采用相同截面的单根导线相比,下列各项中(B )是错的。

A.分裂导线通流容量大;B.分裂导线易发生电晕;C.分裂导线对地电容大;D.分裂导线结构复杂。

三:

1.在电场极不均匀的油间隙中加入屏障后,可以有效提高间隙的击穿电压,这是因为屏障在间隙中起到了( D)的作用。

A.隔离电场;B.分担电压;C.加强绝缘;D.改善电场分布。

2.对极性固体电介质,施加下列电压,其中击穿电压最低的是( C ) A.直流电压 B.工频交流电压 C.高频交流电压 D.雷电冲击电压 3.极性固体电介质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电压( A )工频交流电压(幅值)下的击穿电压。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可能高亦可能低于

4.若固体电介质被击穿的时间很短、又无明显的温升,可判断是( C )。 A.电化学击穿 B.热击穿 C.电击穿 D.各类击穿都有 5.下列因素中,对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影响最小的是( B ) A.含水量 B.含憎水性纤维量 C.含亲水性纤维量 D.含气量 四:

1.下列仪器中,不能用来测量直流高电压的是( B ) A.高值电阻串联微安表 B.电容分压器 C.电阻分压器 D.静电电压表

2.如题4图所示,串级直流装置的B点电位是( A ) A.0~+2U B.0~-2U C.+2U D.-2U

3.三台串接的工频试验变压器装置中,每台工频试验变压器的容量是不同的,三台工频试验变压器的容量之比是( B ) A.3∶1∶2 B.3∶2∶1 C.2∶1∶3 D.1∶3∶2

4.绝缘电阻的测量可以发现绝缘( B ) A.介质内含气泡 B.介质已经受潮 C.分布性缺陷 D.介质局部磨损

5.构成冲击电压发生器基本回路的元件有主电容C1,负荷电容C2,波头电阻R1和波尾电阻R2,为了获得一很快由零上升到峰值然后较慢下降的冲击电压,应使( B ) A.C1>>C2、R1>>R2 B.C1>>C2、R1<<R2 C.C1<<C2、R1>>R2 D.C1<<C2、R1<<R2 6.如固体绝缘严重受潮,则其吸收比K将( C )

A.远大于1 B.远小于1 C.约等于1 D.不易确定 7.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测量时,采用移相法可以消除________________的干扰。( ) A.高于试验电源频率 B.与试验电源同频率 C.低于试验电源频率 D.任何频率

8.能有效判别设备绝缘存在集中性局部缺陷的试验方法是( C )。 A.测量tgδ B.测量吸收比 C.测量泄漏电流 D.测量绝缘电阻

9.下列绝缘试验方法中,属于破坏性试验的是( D )。

A.测绝缘电阻 B.测介质损耗 C.测泄漏电流 D.工频高压试验 10.静电电压表不能用来测量( A ) A.冲击电压 B.工频电压

C.正极性直流电压 D.负极性直流电压

11.测量绝缘电阻不能有效发现的缺陷是( D )。 A.绝缘整体受潮 B.存在贯穿性的导电通道 C.绝缘局部严重受潮 D.绝缘中的局部缺陷

12.下列的仪器及测量系统中,不能用来测量直流高电压的是( B ) A.球隙 B.电容分压器配用低压仪表 C.静电电压表 D.高阻值电阻串联微安表 13.兆欧表输出的电压是( A )电压。

A.直流;B.正弦交流;C.冲击;D.非正弦交流。 14.测量局部放电时,要求耦合电容( D )。

A.介质损耗小;B.绝缘电阻高;C.泄漏电流小;D.在试验电压下无局部放电。 15.测量介质损耗因数,通常不能发现的设备绝缘缺陷是( D )。

A.整体受潮;B.整体劣化;C.小体积试品的局部缺陷;D. 大体积试品的局部缺陷。 16.测量绝缘电阻通常不能发现的设备绝缘缺陷是( D )。

A.贯穿性缺陷;B.整体受潮;C.贯穿性受潮或胀污;D.整体老化及局部缺陷。 17.变压器绝缘普遍受潮后,绕组绝缘电阻及吸收比(A )。

A.均变小;B.均变大;C.绝缘电阻变小,吸收比变大;D.绝缘电阻变大,极化比变小。 18.当球间距不大于球半径时,常用的测量球隙是典型的( B )电场间隙。 A.均匀;B.稍不均匀;C.不均匀;D.极不均匀。

19.在直流耐压试验的半波整流回路中,高压硅堆的最大反向工作电压,不得低于试验电压幅值的( B)。

A.2.83;B.2;C.1.414;D.1。

20.变压器温度上升,绕组绝缘电阻( B )。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稳定。

21.变压器感应耐压试验的作用是考核变压器的(D )强度。 A.主绝缘;B.纵绝缘;C.中性点绝缘;D.主绝缘与纵绝缘。 22.用静电电压表测量工频高电压时,测的是电压的(C ). A.瞬时值;B.峰值;C.有效值;D.平均值。 23.发电机绕组受潮后,其吸收比(B )。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稳定。

24.规程规定电力变压器交接及大修后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值均比出厂值低,这主要是考虑( C)。

A.试验容量大,现场难以满足;B.试验电压高,现场不易满足;C.设备绝缘的累积效应;D.绝缘裕度不够。

25.直流试验电压的脉动是指对电压( A )的周期性波动。

A.算术平均值;B.最大值;C.最小值;D.峰值。

26.高压绝缘试验中,要求直流试验电压的电压脉动系数不大于(B )。 A.1%;B.3%;C.5%;D.10%。 五:

1.以下四种表述中,对波阻抗描述正确的是( D ) A.波阻抗是导线上电压和电流的比值

B.波阻抗是储能元件,电阻是耗能元件,因此对电源来说,两者不等效 C.波阻抗的数值与导线的电感、电容有关,因此波阻抗与线路长度有关 D.波阻抗的数值与线路的几何尺寸有关

2.波阻抗为Z的线路末端接负载电阻R,且R=Z。入射电压U0到达末端时,波的折反射系数为( A )

A.折射系数α=1,反射系数β=0 B.折射系数α=-1,反射系数β=1 C.折射系数α=0,反射系数β=1 D.折射系数α=1,反射系数β=-1

3.在架空进线与电缆段之间插入串联电抗器后,则该处电压反射系数的变化范围为( C ) A.β<-1 B.-1<β<0 C.-1<β≤1 D.β>1 4.随着输电线路长度的增加,线路的波阻抗将( A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5.保护间隙动作后会形成截波,对变压器类设备构成威胁最大的是( C )。 A.对地绝缘 B.主绝缘 C.匝间绝缘 D.相间绝缘

6.三角形接线的三相变压器,当冲击电压波沿三相同时入侵时,绕组中部对地最大电位可达入侵波幅值的( 2 )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7.当波阻抗为Z的输电线路上既有前行波,又有反行波时,线路上任意点的电压、电流之比( A )。

A.不等于Z B.大于Z C.小于Z D.等于Z

8.一无限长直角电压波从波阻抗为Z1的线路传向波阻抗为Z2的线路,在连接处发生反射,反射系数为( B )。

2Z2Z1Z2Z1-Z2Z1Z2Z2-Z1Z1Z22Z1Z1Z2A. B.

C. D.

9.下列表述中,对波阻抗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波阻抗是前行波电压与前行波电流之比 B.对于电源来说波阻抗与电阻是等效的 C.线路越长,波阻抗越大

D.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单位长度的电容、电感有关

10.两个不同波阻抗Z1和Z2的长线相连于A点,当直角电流波从Z2上入射,传递至A点

时将发生折射与反射,则电流的反射系数βi为( A )

11.彼德逊法则提供了一种用( D )解决行波的折射、反射问题的方法。 A.分布参数等值电路 B.波动方程 C.网格法 D.集中参数等值电路

12.导线上出现冲击电晕后,使( D ) A.导线的波阻抗增大 B.导线的波速增大 C.行波的幅值增大

D.导线的耦合系数增大

13.一入射波电压从架空线进入电缆时,节点处的( D ) A.电压折射系数>1 B.电压折射系数<0 C.电压反射系数>1 D.电压反射系数<0 六:

1.变电所中变压器到避雷器的最大允许电气距离与( D ) A.侵入波的幅值成反比 B.避雷器残压成正比

C.变压器的冲击耐压值成反比 D.侵入波陡度成反比

2.雷击线路附近地面时,导线上的感应雷过电压与导线的( C ) A.电阻率成正比 B.电阻率成反比 C.悬挂高度成正比 D.悬挂高度成反比

3.高杆塔防雷设计时采用的雷电流计算波形是( C ) A.斜角波 B.标准冲击波

C.半余弦波 D.斜角平顶波

4.在导线上方架设避雷线后,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将( A ) A.降低 B.升高 C.不变 D.为零

5.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比值,一般( C )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等于0

6..直配发电机母线装设电容器的主要目的是( B ) A.限制雷电流的大小 B.降低侵入波陡度

C.降低侵入波的幅值 D.抬高电缆首端冲击电压

7.在输电线路防雷措施中,对于高杆塔,可以采取增加绝缘子串片数的办法来提高其防雷性能,因此规程规定,全高超过40m有避雷线的杆塔,每增高________应增加一片绝缘子。( C ) A.5m B.7.5m C.10m D.12.5m

8.不允许将避雷针装设在变电所配电构架上的电压等级为( D )

A.500kV B.220kV C.1l0kV D.35kV

9.避雷器到变压器的最大允许距离( A )

A.随变压器多次截波耐压值与避雷器残压的差值增大而增大

B.随变压器冲击全波耐压值与避雷器冲击放电电压的差值增大而增大 C.随来波陡度增大而增大 D.随来波幅值增大而增大

10.根据我国有关标准,220kV线路的绕击耐雷水平是( A )

A.12kA B.16kA C.80kA D.120kA 11.氧化锌避雷器的压比是指残压与( D )电压之比。 A.持续运行 C.灭弧 A.避雷器 C.接地

B.额定 D.起始动作 B.避雷针 D.避雷线

12.架空输电线路防护直击雷的主要措施是装设( D )。

13.雷击线路时,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称为( B )。 A.地面落雷密度 B.耐雷水平 C.雷击跳闸率 D.击杆率

14.工频接地电阻为Rg的接地装置受到冲击电流作用时,接地电阻将( D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15.线路感应过电压与雷电流的( B ) A.极性相同 B.极性相反 C.陡度成反比

D.幅值成反比

B.雷暴日 D.大气压强

16.表示某地区雷电活动强度的主要指标是指雷暴小时与( B )。 A.耐雷水平 C.跳闸率 ( D ) A.变压器工作电压

B.变压器冲击耐受电压 D.避雷器残压

C.避雷器持续运行电压

17.避雷器距变压器有一定的电气距离时,变压器上的电压为振荡电压,其振荡轴为

18.能够限制操作过电压的避雷器是( D )避雷器。 A.普通阀型;B.保护间隙;C.管型;D.氧化锌。 19.交流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的额定电压是指( C )。 A.其安装地点的电网额定相电压; B. 其安装地点的电网额定线电压;

C.施加到避雷器端子间的最大允许工频电压有效值; D.允许持久地施加在避雷器端子间的工频电压有效值。

20.避雷针直接装设在配电构架上,其辅助集中接地装置与主地网的地下连接点到变压器接地线与主地网的地下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B ) A.10m B.15m C.20m D.25m

七:

1.单相弧光接地过电压主要发生于( D)的电网中。

A.中性点直接接地;B.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C.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D.中性点不接地。 2.变压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是为了(C )。

A.提高电网的电压水平;B.限制变压器故障电流;C.补偿电网系统单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D.消除潜供电流。

3.超高压断路器断口并联电阻是为了( D )。

A.提高功率因素;B.均压;C.分流;D.限制操作过电压。 4.以下电压等级线路中,内过电压倍数最低的是( D ) A.10kV C.220kV

B.35kV D.500kV

B.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 D.空载线路分闸过电压

5.开关触头间电弧重燃,可抑制下列过电压中的( B ) A.电弧接地过电压 C.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

6.发电机突然甩负荷引起的过电压属于( D )。 A.操作过电压 B.谐振过电压 C.暂时过电压 D.工频过电压 7.以下属于操作过电压的是( D ) A.工频电压升高 B.铁磁谐振过电压 C.变电所侵入波过电压

D.电弧接地过电压

8.在超高压线路中,并联电抗器的主要作用是( D ) A.提高电源漏抗 B.改善频率

C.升高工频电压 D.补偿线路对地电容电流

9.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限制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的是( C ) A.同步合闸 B.采用带合闸电阻的断路器 C.提高断路器的灭弧性能 D.消除和削弱线路残余电压 10.330kV线路在空载时,线路各点电压( C )。

A.均相等 B.首端(电源端)最高 C.末端最高 D.中间最高 11.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通常采用的补偿方式是( B )。 A.全补偿 B.过补偿 C.欠补偿 D.不确定的

12.220kV及以下电网中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主要决定于( A )。 A.大气过电压 B.操作过电压 C.工频过电压 D.谐振过电压 13.空载长线路末端电压升高引起的原因是( C )。 A.断路器灭弧性能不好 C.电容效应 A.大气过电压 C.操作过电压

B.中性点不接地 D.线路电感电流突变

14.下列过电压中持续时间最短的是( A )。

B.工频过电压 D.谐振过电压

15.以下属于操作过电压的是( B )。

A. 工频电压升高 B. 电弧接地过电压 C. 变电所侵入波过电压 D. 铁磁谐振过电压

16.根据设备的绝缘水平和造价,以下几个电压等级中,允许操作过电压倍数最高的是

( D )。

A. 500KV B. 220KV C.110KV D. 10KV 17.以下几种方法中在抑制空载线路分闸过电压时相对最为有效的是( C )。 A. 采用多油断路器 B. 采用中性点绝缘系统 C. 采用六氟化硫断路器 D.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18.若电源漏抗增大,将使空载长线路的末端工频电压( C ) A.畸变 B.减弱

C.升高 D.不变

19.在电力系统中发生铁磁谐振时,谐振回路中电感参数是( D ) A.非时变 B.线性 C.受控 D.非线性

20.空载线路工频电压升高的根本原因在于线路中________在感抗上的压降使得电容上的电压高于电源电压。( C ) A.电阻性电流 B.电感性电流 C.电容性电流 D.雷电流

21.500kV系统中,决定电气设备绝缘水平的主要因素是( C ) A.最大长期工作电压 B.大气过电压 C.内部过电压 D.不确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