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源 流
一、溯源
(一)古老朱姓
在远古中原地区,有支崇拜赤心木(朱木)的氏族,以朱木作为图腾。进入文字时代把自己的血缘群体名称写成“朱”,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朱姓族群(朱襄氏)。还有支生活在东夷(今山东)的先民,把蜘蛛作为氏族的图腾,甲骨文的“邾”就是一只爬行蜘蛛的画像,称本氏为“邾”。《元和姓纂》记载:“朱,颛顼之后,周封曹侠于邾,为楚所灭,子孙去邑以为朱。”颛顼乃黄帝之孙,其5世陆终。陆终第五子晏安,辅佐舜帝有功,被封于曹地,建立曹国,赐姓曹。曹国在商末灭国。后裔曹侠辅佐周室,周室把曹侠改封于邾地(今山东邹城一带),建立邾国,以国为姓,改曹姓为邾姓。邾国历时780年,后被楚宣王伐灭。大夫邾夷鸿早为躲避灭国灭族之灾,携带家室逃到沛邑(今江苏沛县)隐居,把邾氏改姓朱氏(一说其子朱秺移居相邑去邑姓朱)。后人尊为朱氏的得姓大始祖。如今绝大部分朱氏的血缘都源自曹姓邾氏族。
(二)改姓为朱
朱氏也是源于不同的姓,特别姓氏合一时期。以氏为姓,改姓朱的有赢姓朱氏、祁姓朱氏、子姓朱氏、宋姓朱氏、南北朝时北方渴烛浑氏和鲜卑族人可足浑氏均改为朱氏。胡人可足浑长生,改姓朱,叫朱长生。徙居河南,其后裔发展形成六朝望族,河南朱氏。又有可足浑昌,后改姓名朱瑞,字元龙。
(三)赐姓为朱
明朝,朱元璋为赐外族夷蛮为朱氏,许多蒙古人被赐为朱姓。为褒奖臣下,以示恩宠,赐义子李文忠、沐英、何文辉、徐司马等人均为朱姓。湖南澧水流域有支“安福朱氏”始祖朱义,原名郭信,明太祖赐郭信姓朱
1
名义,沿袭至今。明正德年间,朱厚照皇帝曾赐其他姓百余人为朱姓。赐姓是朱姓鼎盛时期的标志,当朱姓处于衰落状态时,除给蒙古族赐姓未复原姓以外,其他绝大多数的汉姓赐姓都恢复原姓。
二、入闽
(一)东晋未年(400-420年),朱穆16世朱桓,由南京入闽,定居福州。后裔迁居福安、政和、寿宁等地。
(二)隋大业九年(613年),朱福(朱一郎)从河南入闽,先后定居闽城东坊(今闽侯县),后迁宁德霍童石桥、周宁咸源等地。
(三)唐高宗年间(650-683年),朱元福入闽,定居侯官(今福州)。后裔移居福城、福宁等地。
(四)唐总章二年(669年),朱秉英、朱参(又名朱熙),随陈政将军奉诏入闽平乱,定居上营(今云霄县岳坑)。后裔待考。
(五)唐乾符六年(879年)初,朱敬则第7世户部尚书朱光启,举家从河南光州固始迁徙入闽,定居侯官(今福州)。长子玑,次子峤、季子衍迁居莆田,四子勔留居侯官。
(六)唐光启元年(885年),朱古倞,随王潮,王审知兄弟,从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先居福唐(今福清),景福二年(893年)出任建宁军节度使判官,道经延平,因乐其溪山之美,定居剑津西芹。
(七)唐天复年间(901-903年),朱敬则6世工部侍郎朱澥,率族从河南南阳避地侯官,后定居仙游党田(今仙游玉墩村)。
(八)唐末,朱敬则7世节度使朱玖,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定居永福县毗坑(今永泰县永阳玉尺)。后裔迁居闽清、莆田等地。
(九)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朱世聪,赴任古田县军农事而由江西婺源迁徙古田,子朱定礼,迁居尤溪阪面乡后塘村。
(十)北宋初年,朱古僚(又名瑰)次子后裔从江西婺源迁居侯官二坊(今福州市)。北宋后期传至朱瑰次子7世朱良迁居罗源。
(十一)宋初,朱绘之子朱福从江西抚州朱源里严陀寨迁徙建宁府建阳县朱村。
2
(十二)宋仁宗年间(1023-1063年),朱龙峰由从江苏省姑苏迁徙龙溪县朱厝。后裔迁居莆田、泉州等地。
(十三)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朱柏,为官由安徽婺源入闽,定居长汀,卒于住所,子孙落籍当地。
(十四)宋仁宗年间(1023-1063年),朱潣(号晋齐)由安徽凤阳府城内入闽,后定居霞邑(霞浦)大南武曲熊郦邨(今长春镇五路村)。
(十五)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朱文昌,任剑南州尤溪县尉承事,由河南汝南府光州固始迁徙尤溪。
(十六)宋元佑二年(1087年),朱俊任福州参政大夫,由安徽凤阳入闽,居福州乌石山下(今乌山)。后裔迁居福安。
(十七)北宋中叶,朱锷第六子朱亮,由南昌府南昌县(今江西南昌市)入闽,定居泰宁朱口水茜(朱口街金坑)。
(十八)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朱古僚8世朱松,字乔年,号韦斋,任政和县尉,由江西婺源举家入闽,定居政和。后迁尤溪,子朱熹诞生于此地。
(十九)北宋末年,朱万一季子朱承事,任光泽县尹,由江西黎川新城前盈(今朱坊)入闽,定居光泽县城内中山街。
(二十)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朱炳(何地人不详),任宁化知县,举家入闽,定居宁化。
(二十一)南宋景定四年(1263年),朱允,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定居南平王台东汾(今蕉坑)。5世朱留康迁居沙县。
(二十二)宋末(年间不详),朱旺禄,由江西于都迁徙建宁白眉(今里心镇朱家)入闽,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定居邑东梅田。
(二十三)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朱演(图南),补福宁州教谕,从浙江平阳水头入闽,定居福宁州北里黄泽垅(今福鼎朱坑里)。
(二十四)元初,朱梦环,字元庆,官授中正丞,由浙江三桥入闽,定居福鼎金钗溪。
(二十五)元中叶,朱熹6世朱煟,任武平县主簿,由江西定南县入
3
闽,定居武平县。
(二十六)元天历三年1330年),朱子贵,授任泰宁司铎入闽,因兵兴欲归黎,关阻道梗,遂隐居建宁梅田龙龟山。后扩至仍田一带。
(二十七)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熹9世小四郎,讳锡,由江西瑞金县青杨村入闽,定居汀州府武平县平岗(武平东留大阳桥)。
(二十八)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琮,字德符,授都指挥职,随汤元帅,由浙江湖州府长兴县白溪朱荣村入闽,定居福州。次子朱官第之次子朱亚春,定居永泰。
(二十九)明永乐元年(1403年),湘王朱栢子朱号羊(逃难改名),由南京铁井栏入闽,避居福清市沙浦镇四宝村朱厝村。
(三十)明永乐二年(1404年),朱子受,由江南南京太平府当涂县入闽,定居邵武。再迁建宁。
(三十一)明永乐二年(1404年),朱保,由江西省建昌府南丰县奉诏移屯永泰二十一都珠洋埕坂,御任后迁居二十三都章坑,后再迁同安镇文漈村。
(三十二)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朱文英,由浙江温州度山村迁徙福鼎岗后。
(三十三)明洪熙元年(1425年),朱仲郎,由南京入闽,定居邵武禾坪。
(三十四)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朱廷皋(仙桃)、明正德元年(1506年)朱廷铸(玉鼎),由江西瑞金朱长坑分别入闽,定居汀州丰顺堡(今长汀昇平泮坑)、四都乡万团。
(三十五)明正德七年(1512年),朱友诚,由江西宁都入闽,定居宁化余塘。
(三十六)明嘉靖二年(1523年),朱思远,由江西吉安入闽,定居泰宁。第三子朱隆迁居宁化。
(三十七)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朱昭世,由江西抚州府临川县朱临村龙骨渡百五都入闽,定居宁德鹗表村(今外表村)。
4
(三十八)明万历二年(1574年),朱仲铭,由浙江省温州府平阳县十九都(今平阳县萧江镇桃源村)入闽,定居永泰县大洋镇明星村石桥头。
(三十九)明末,朱爆六,从江西临川入闽,定居明溪瀚仙大焦村。 (四十)清顺治末(约1661年),朱君德,从浙江温州永嘉场华蓋乡四都入闽,到福宁州福鼎桐山经营贸易。康熙十三年(1674年)定居金钗溪。后迁居桐山城内十字街。
(四十一)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朱英标,由浙江平阳宜山镇朱处入闽,迁徙福鼎硖门畲族乡东稼村顶家楼村,朱英杞、英连兄弟迁居孔平甲坪村。
(四十二)清嘉靖年间(1796-1820年),朱维高,从浙江金华府兰谿县西乡三十里江村入闽,迁徙罗源。
(四十三)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朱开橺,由浙江平阳县北港冷水壑入闽,定居福鼎硖门渔井村。
(四十四)清同治九年(1870年),朱晓达,由浙江平阳马站城门村 入闽,定居福鼎沙埕朱厝里肇居。
(四十五)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朱孔田、朱维谋由浙江平阳县马站城门村入闽,定居福鼎县龙安。同年,朱治滚,由浙江平阳县水头镇闹村入闽,定居福鼎县店下寺前村罗口肇居。
三、繁衍
(一)朱玑家族(琳井世系)
朱光启生4子。长子朱玑迁居莆田,卜筑小龟屿揖壶峤之左(今黄石井埔)。衍成琳井世系。光启次子峤(一说午桥)生子愤,迁徙浙江平阳三桥。季子衍(一说材)生子镇,迁徙浙江瑞安朱山。四子勔留居侯官。
朱 玑,生3子,长子无逸迁居仙水(仙游)。次子山则迁居临漳(漳州),季子无苟,留居井埔。第 3 世朱淮迁居仙游。4世朱琲迁居仙游孝仁里乌墩。5世朱昭迁居汀州(今长汀)。6 世朱十九,迁居永定下洋。7世朱二十一、二十五迁徙广东潮州。8世朱绂(非少保)迁居晋江;朱承迁居云霄,朱壳迁徙广南,朱膺、朱由、朱从、朱辅、朱琼、朱绎迁徙广
5
东潮州。9世朱举、朱伟迁徙广东潮州、朱伟(一说伟卿)进士,衡州府推官,先迁居云霄后迁徙潮州。朱达迁徙广西。10世朱赏,迁居仙游朱寨,朱正迁居建安,朱远、朱宏祖、朱发祖迁徙广州;朱叙一迁徙广南。11世朱颜迁居云霄,朱应瑞,迁居漳州;朱德诚,迁居诏安,朱显祖迁居漳州十一都,朱漠、朱汉迁徙广州。12世朱漳迁居泉州,朱定老迁徙平江。13世朱公颢迁居漳浦,朱雍昌迁徙江苏常州。14世朱升孙、外孙迁居泉州,朱一凤迁居同安马巷,朱塔祖,迁居东山;朱宗义,迁居仙游;朱君福迁徙广东潮州。15世朱虎迁居泉港东凉赤屿岭,朱仁存迁居晋江茂山,朱器高,迁居泉州海清亭、朱祭、朱宝、迁徙广东潮州。16世朱让迁居晋江桔里,朱琴迁徙广州归德门外大城街金总科,改姓金,朱德时迁徙广东潮州,朱胜迁徙江苏南京,朱福九迁徙江苏南京。17世朱晏迁居惠安涂岭后璞,朱诚、朱佛应迁居仙游,朱赐迁居仙游枫亭;朱洙二、洙六兄弟从晋江内坑迁居仙游仁德里坑内,朱周,迁居惠安九都林坑,朱德盛,迁居仙游后架,朱壅、朱玺迁徙广东潮州,朱君敏,随任迁徙海南临高。18世朱俶迁居龙溪,朱标迁居仙游枫亭;朱恭迁居仙游枫亭上余,朱玄迁居仙游东沙;朱满,迁居仙游连江里罗坑,朱俞,迁居惠安十都,朱烜(晅),迁徙潮阳。19世朱佥迁居惠安;朱遥迁居仙游善化里大济;朱礼,迁居福州,朱哲、朱炫迁居仙游枫亭;朱子立迁徙江苏南京,朱大伦,迁徙广东化州东门外。20世朱编,迁居仙游;朱云梯迁居仙游潭边;朱玉迁居长乐,朱庸,迁居仙游东沙,朱云兴、朱九河迁徙江苏南京,朱珩迁徙高凉化邑(今广东化州市平定镇珠塘村),朱环后裔迁徙江苏南京。朱大澄迁徙山东东昌县,朱镁师迁徙上海松江,朱镛迁徙江苏仪征,朱均迁徙广东潮州。此外,21世至今播迁海内外略述。
(二)朱勔家族(琅岐世系)
朱勔,定居闽县,9世朱敏中、朱敏元、朱敏功、朱敏修四兄弟迁居福州,故名朱紫坊。朱敏元迁居罗源泥港(起步镇蓝田村)。10 世朱兴由朱紫坊迁居阳夏村。11世朱倬,致仕后回福州,晚年隐居琅岐龙台村病故在朱紫坊。13世朱璋由阳夏迁居长乐。14 世朱君美由朱紫坊迁居琅岐
6
下歧村。朱均明永乐年间由下歧村迁居闽侯大湖岭头村。17世朱镐,由龙台迁居凤窝村。22 世朱克如由琅岐下歧村迁居闽侯上街鹅洋村。24 世朱永举由琅岐下歧村迁居晋安魁歧镇魁歧村。25世朱耻安(又名昌珩),迁居长乐漳港街道漳光村石梁自然村。27世朱道添(又名道果)清乾隆后期由琅岐下岐村迁居长乐漳港街道仙岐村。29世朱尔统,明中期由凤窝迁居连江琯头长门村。31 世朱贞合由凤窝迁居连江官坂辋川村。朱瓒世次未详,明隆庆六年(1572 年)由凤窝迁居连江东湖祠台村。朱敬番,世次未详,从琅岐岛迁居马尾儒江村。朱敬道世次未详,由下歧迁居鼓山牛山村。
(三)朱古倞家族
朱古倞3 世朱水迁居尤溪洋中镇联洋,派衍西宾镇华村。朱火迁居沙县,一说迁尤溪洋中镇的龙洋村;一说迁沙县的东山镇大洛村。朱木迁居延平西芹镇的水汾头,再迁沙县的杨花溪。朱金迁居建阳。朱土迁居大坝,派衍延平区樟湖镇高州寨兜村。17世朱宝、朱忠、朱定三兄弟迁居福州。27世朱梅江、梅南返迁寨兜定居。19世朱顺宝迁居延平夏道镇徐洋村。24世朱福德迁居西芹镇禾村。19世朱柏友迁居塔前镇西洋村龙后自然村。还有迁到宁德市古田县黄田镇上溪村。迁到福州台江白马桥上浦境长沙社坡尾乡。还有南山镇的江口村、新竹村、前坑村、后埔村等都是大坝的派系。
(四)朱㺲家族(石阜世系)
朱澥定居仙游香山里党田乡后,其孙朱㺲,因“白马驿变”愤而弃官,经友推荐到莆田,任石阜仓守,以仓地而居(今黄石四脚亭至道美一带)。6世朱善教迁居仙游乌墩。11世朱巽迁居延平(南平)铁皇堂。13世朱和迁居仙游龙华,朱翰迁居泉州,朱应酉迁居安溪,朱组孙迁徙广东潮州,朱采孙迁徙惠州府海丰县,朱道尊迁徙江苏南京。14世朱晨迁居仙邑西门外。15世朱龙孙、传孙兄弟迁徙广东潮州。16世朱考迁居仙游大济,朱霆迁居汀州府前,朱额迁居汀州上杭街。18世朱云迁居铜山(东山县),朱迪迁居仙游,朱添保迁居仙游。19世朱怀迁居仙邑。20世朱文昭迁居
7
外舍,朱祥仁迁居福安溪柄。21世朱得霖迁徙广东,朱果迁居福州,朱文林迁居仙游县里。23世朱继右迁居浦城,朱鸿鼎迁居建宁,朱学迁居浦城。24 世天胤、天官兄弟俱迁徙广东,朱如禄迁徙海澄山,朱启扬、显邦、宗邦俱迁徙南京。25世朱荣迁居晋江北门,朱浗迁居仙游西乡鹿曲寨,朱福迁居福州东街巷,朱鳌迁居福州,朱寂朗迁徙广东,朱叔度迁徙江西。26 世朱光宁迁居福州。朱復迁徙江西。27 世朱赐迁居仙游太平岭,朱昌光迁居建宁,朱老迁徙北京古历代帝王庙边。31 世朱伯迁居仙游大济溪田。世次未详的朱文贵迁居将乐南塘会石村。32世朱常凉、常庆迁徙浙江宁波。33世朱镟迁徙琼州,朱灿亚迁居浙江金华。34世朱柏老迁徙浙江。还有播迁到海外及东南亚南洋等地。
(五)朱良家族( 厚富世系)
北宋治平二年至元祐三年(1065-1088年),6世朱魁(瑰)次子朱良与堂兄以政避乱从侯官左二坊(今福州)迁居罗源同乐乡黄重里(今罗源县中房镇厚富村)。11世朱宗生4子祖景、祖明、祖旺、祖昌仝迁居三角洋村(今罗源县飞竹镇三角洋村)。朱祖旺子孙带旧谱迁居福宁府。13世朱文遇分居罗源城关。15世朱崑山字德派,分居罗源城关。15世朱德源,讳灿,婆王氏夫人,子朱敬宇从三角洋迁居常熟乡徐公里官田(今罗源县起步镇蓝田村)。18世朱和玉迁居官田后鑛(今罗源县起步镇后阮村)。22世朱辉(开盛)迁居泥田(今松山镇十一里村);23世朱永耀从十一里分居古厦井(今松山镇泥田村古厦井自然村);23世朱永周从十一里分迁外地。22世朱明理迁居碧里乡西洋村歧佃下自然村;明理6世朱木水移居东碧里乡东洋村;明理6世朱木法与堂弟木长之子家伙、家德、家灵、家信同迁徙马来西亚吉隆坡苏丹街火车头弄。25世朱典震做壮丁到泉州、漳州,后定居厦门,朱时宝定居漳州。朱魁次子6世朱二十五的4世朱水贱定居古田西门五保街。水贱9世朱长贵从古田西门街迁居罗源霍口乡上徐坪;长贵4世朱良厚,号国桢移居下徐坪;长贵4世朱良清迁居古田县三十八都后坵(今古田县厚坵村)。
(六)朱熹家族(紫阳世系)
8
朱松宋宣和五年(1123年)中秋举家迁徙政和,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十五日朱松第三子朱熹诞生尤溪。绍兴十四年(1144年)迁居崇安五夫里紫阳楼。绍兴十八年(1148年)朱熹第进士,晚年居建阳考亭。今众多紫阳谱牒称朱熹为一世祖。
1、建安派
朱熹2世朱塾迁居建安(今建瓯)。5世朱林、朱彬兄弟迁居建宁。6世朱炜迁居长汀。7世朱堡迁居沙县西门外,朱墰迁居闽清葛陂,朱堈迁居永泰梅楼,朱场迁居尤溪黄沙坪。8世朱钅禹 迁居建阳黄坑守朱熹墓,第六子朱池迁居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朱镡迁居尤溪鹏程,朱镐迁居长泰东门外。朱钲后裔迁徙江西鄱阳、乐平等县。9世朱国泰迁居云霄鹤坑,四世孙孟章迁居东山,朱国桢迁居龙海长福村(今百花村),朱国兴迁居漳浦罗山,朱国培留居镇海关头,朱浪迁居建阳茶布守朱塾墓,朱沧迁徙安徽,有3子,分别迁居安徽无为,铜陵等地,第三子再迁江西。10世朱含迁徙安徽岳西县。11世朱添迁居顺昌。13世朱炯从闽清迁居闽侯。15世朱延权迁居尤溪主持祀事,朱廷栻迁徙北京。16世朱刚直从云霄迁居绍安。
2、考亭派
朱熹3世朱铚迁居上杭。4世朱濂迁居平和,朱渊迁徙江苏双桥,朱洽迁徙江西铅山,朱濬迁徙浙江镇海,朱澄迁徙广州,朱溢迁徙江西鄱阳县马塘。5世朱癸七,由平和县九峰镇经漳州、龙岩、漳平到大陶洋奇河定居,元代至元间,长子朱庆五迁居清流县,朱庆五的次子朱小八从清流移居永安洪田黄龙村,后迁热西。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癸七的次子朱庆七的九世朱法旵移居沙县一都;明正德年间,癸七的第三子朱庆九的七世朱宗宁,由奇河移居永安县衙,后又于明嘉靖年间由大陶洋下枫窟迁居沙县富口镇,朱宗宁之子朱元五移居永安洪田湍石村上控,朱宗宁的次子朱继文从永安迁居沙县,明嘉靖年间,朱庆九,八世朱仲富、朱仲贵由永安大陶洋下枫窟迁居沙县车头,朱仲政移居永安洪田镇黄焦(大科村),明末,朱宗宁七世朱品迁居明溪胡坊,后移居明溪盖洋,朱槐后裔分迁浙
9
江金华,朱楠后裔迁徙湖州浔溪,朱枋迁徙江苏无锡梅村镇,还有迁徙广东澄海,朱相迁徙江苏宜兴县。6世朱文焕先从建阳迁徙浙江龙游县,后迁居福建浦城忠信,朱勳迁回婺源掌祠。7世朱裳,迁徙河南嵩县。14世朱保叔迁居龙岩,朱起潭迁居仙游岐山。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朱春闱由玉叶坑(今三明岩前乡百叶坑村)移居贡叶延爽罗家峰村。朱春闱先祖由建阳考亭迁居泰宁,后移居玉叶坑。
3、邵武派
朱熹2世朱在,朱熹季子,从建阳迁居邵武。4世朱沅迁居建宁县,朱澋,迁徙饶州(今江西波阳)。5世朱桂迁徙浙江宁波小桃源,朱桂九世朱希悦与族弟德义迁徙安徽怀宁县冶塘,朱楫迁徙浙江杭州,其子朱照迁徙浙江衢州,朱枯迁徙江苏洪塘,朱乘迁徙江西鄱阳,朱纲迁徙广东,其后裔还迁徙江苏大丰县。6世煃从建阳迁居邵武,其子朱培迁居寿宁广地,后裔再迁蕉城、福安等地。朱培五世朱炯与六世文新,从寿宁广地徙居罗源港下,再迁罗源同乐乡黄重里七甲(今罗源县中房镇厚富村)。
紫阳世系不仅遍播省内外,而且分布世界各国,尤其是朝鲜半岛。
(七)凤阳世系
凤阳世系有二支,一支祖籍南京凤阳府丹图县(今安徽凤阳),朱官寿随军屯田罗源起步、洪洋,初居罗源城关后张,后移居梅溪里墩头厝(今西兰乡头厝村)。另一支源自南京铁井栏,明太祖朱元璋12子朱栢,建文帝间实行消藩政策,湘王朱栢之子,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逃难改名号羊,避居福清市沙埔镇朱厝村,后分居西塘村。
(八)迁徙台湾
朱姓早在隋大业三年(607年),朱宽便奉隋炀帝之命与何蛮一同到台湾了解情况,第二年又奉命再往台湾。福建朱氏渡海入台主要集中在漳州府和泉州府。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东山宅山朱姓第8世朱信妲带领一批村民到台湾台南垦荒;9世朱益民继而到台湾做生意定居台湾。明末清初,随郑成功收复并开发台湾的有10世朱尧、朱振、朱文兴,朱
10
义、朱龙、朱连发、朱可益等人,后来定居在台湾北部基隆和竹南。14世朱兆明入台垦荒,定居彰化,朱进陞入垦大雅。15世朱熟垦荒大目效坪,朱连成入垦竹南,朱顺来入垦中坜。
明王朝灭亡时,以宁靖王朱术桂为首的大批朱氏皇族成员随郑成功父子渡海到台湾发展。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诏安人朱某入垦台湾大目抬堡麻产庄。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朱一贵,从长泰县方成里(今陈巷镇)亭下村,迁徙台南罗汉内门,称为明室后裔,1721年率众起义,轰动一时。康熙末期,云霄二房14世朱孝生,从溪坪罗山迁徙台湾高雄前镇。清嘉庆年间(1796-1821年),三房15世朱濆与朱渥兄弟带一批朱姓乡亲,迁徙台湾宜兰,苏沃,分居在台湾各地。
乾隆年间(1736-1796年),朱龙观,从诏安县二都秀篆乡乞牛窟,入垦台中市西屯区石牌里;朱业辉入垦台北县金山,分布基隆市;朱应威入垦桃园中坜,后迁移宜兰兰阳,分布冬山,罗东等地;朱应旺开基中坜,朱成居开基台中大雅,朱瑞恩入台居中坜,朱绍安居中坜后迁移卓兰;朱素生开基嘉义县新港。朱祯祥,祖籍五都下桥头梁线树脚,渡台分布南投鹿谷、埔里;朱文滔,自竹山流藤坪徙鹿谷和雅村。
乾隆年间,平和县西门外上坪中坑口,朱正良开基台北市北投区;朱钦宠开基宜兰兰阳地区;朱元惠开基宜兰员山;朱元英、朱廷瑶开基宜兰三星;朱邦任开基台北市士林区;朱信实祖籍平和县大溪镇,开基台中县太平十一分;祖籍平和县东门外田心坊,朱鸿安开基台中县丰原;朱若美开基南投县竹山;朱接旺开基台中县潭子,有移居太平、丰原、草屯、伸港等地。祖籍平和县南门外,朱海瑞开基嘉义市。祖籍平和县水门巷四房,朱秀椿开基竹山;朱鼎生开基屏东县恒春纲纱里。
漳浦县的朱创垂派下朱耸生,怀三两兄弟开基云林县林内。另有高雄县田寮朱氏族人来自漳浦县北门街;云林县斗六朱氏宗亲来自南靖县。
海澄县人朱平直,开基台中县丰原,分布大雅神冈大平等地。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泉州人朱焜侯与人合作开垦台北海山堡、
11
北投坑子庄;朱英水等垦竹南一堡公馆庄;还有朱、温二姓组织开拓机构名叫“诸协和”,在桃园地区从事垦拓;嘉庆十二年(1807年)朱芦观与庄民重修台湾凤山寺;咸丰三年(1853年),泉州人朱某徙居台湾,初居基隆市,后迁居彭佳屿。惠安县人朱照英开基新竹。南安县人朱廷生开基新竹县香山乡埔前村三塊厝。同安县人,朱连使开基云林县北港;朱满荣、朱心杙开基彰化县鹿港;朱心地开基彰化市。晋江桔里历年就有多批朱氏迁徙台湾,到民国计有122人,从桔里迁徙台湾凤山县,麻头等台湾西部及南部地区。
四、郡望、堂号
(一)郡望
沛国郡:汉高祖时改泗水郡置都,治所在相县东汉时改为沛国。这支朱氏以西汉大司马朱诩为始祖。三国时移治沛县(今江苏沛县)。朱氏通称沛国都。
丹阳郡:汉时设置丹阳(杨)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这支朱氏始以大司马朱浮和名列“八骏之一”的朱寓为始祖,后裔盛旺。
吴 郡:东汉时分会稽郡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朱氏为沛郡朱诩的后裔,以朱轸为始祖。
凤阳郡:隋时置郡,治所在钟离(今安徽凤阳县东)。为沛郡一世祖朱诩的后代。朱元璋立明朝,朱氏贵为国姓,后裔立“凤阳”为堂号,后以此为郡望。
永城县:东汉时的临睢县,晋废。隋代改置永城县(今安徽亳县一带)。朱氏是史学家、丞相朱敬则、朱仁轨的后裔为旺族。
义阳郡:三国魏时设置,治所在今湖北枣阳县东南。西晋置为义阳国,治所在今河南新野县南。朱氏为汉晋旧族,是朱穆、朱序的后裔,宋代发展为旺族。
太康县:秦时置夏阳县,隋时改为太康县,县治在今河南太康。辖区为今河南东部。朱氏以东汉时朱岑为始祖。
河南郡:汉高祖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东)。
12
为北魏时期的浊浑氏,朱可浑氏等所改的朱氏后裔。
钱塘县:秦置钱唐县,在灵隐山麓,隋移今杭州市(治所在今杭州市西灵隐山麓)。唐加“土”旁为钱塘。民国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
(二)堂 号
沛国堂:马尾琅岐凤窝村朱姓 鼓楼华大湖前村朱姓
漳浦绥安罗山村朱姓 云霄火田岳坑村朱姓 东山西埔宅山村朱姓 永定凤城南郊居委会朱姓 永定凤城大园居委会朱姓 永定下洋东联村朱姓 永定城郊兰地村朱姓 永定城郊樟牛村朱姓 漳平赤水田头村朱姓 连城隔川朱余村朱姓 连城庙前丰图村朱姓 宁德库山、外表朱姓 霞浦五路、沙江朱姓
如意正心堂:台江上浦境坡尾村朱姓
敦厚堂:马尾琅岐下歧村朱姓 将乐安仁朱坊村朱姓 行义堂:马尾琅岐龙台村朱姓 怀德堂:马尾琅岐阳夏村朱姓 清和堂:长乐航城厦朱村朱姓 存著堂:连江东湖祠台村朱姓 折槛堂:连江城关澄江村朱姓 义春堂:罗源飞竹三角洋朱姓
时思堂:罗源徐坪厚坵村朱姓 莆田龙桥西山村朱姓 考亭堂:罗源起步蓝田村朱姓
银青堂:同安马巷后亭朱姓 同安马巷桐梓村朱姓
同安马巷内田朱姓 同安下魏村朱陈姓 同安林瑶乌山朱陈姓 同安东山后亭朱陈姓 同安新塘埔朱陈姓
紫阳堂:龙海鸿关大社朱姓 龙海九湖百花村朱姓
蕉城七都宁德六都村朱姓 福安福屿南郊村朱姓
13
福安大坪瓮窑村朱姓 福安步升步兜山朱姓 寿宁芹洋广地紫阳朱姓
崇本堂:龙海榜山翠林村朱姓 平和九峰复兴村朱姓 宗本堂:龙海径内村朱姓 荣乐堂:龙海鸿关大社西朋朱姓 恒翁堂:龙海鸿关大社东朋朱姓 克昌堂:孝思堂:骏德堂:庆德堂:貽谷堂:四美堂:崇德堂:思敬堂:怀思堂:永锡堂:追远堂:敦睦堂:孝庆堂:余庆堂:瑞祥堂:思成堂:报本堂:德顺堂:德庆堂:玉德堂:垚盛堂:漳浦霞美垅仔埔朱姓
漳浦辕门水涵社朱姓 东山西埔新山后朱姓
和平九峰积垒塘背朱姓 漳平桂林后福村朱姓漳浦赤土山南村朱姓
诏安东北社区朱姓 漳平西园遂林村朱姓 诏安南诏打石街朱姓 诏安东北丽君巷朱姓
诏安深桥凤寮村朱姓 新罗红坊紫阳村朱姓 东山西埔宅山村朱姓 东山西埔下宅村朱姓 东山西埔双东村朱姓
东山西埔顶西村朱姓 新罗东城工农巷朱姓 平和九峰镇东街朱姓 平和九峰军溪田中央朱姓 平和大溪店前村朱姓 平和九峰复兴顶厝朱姓 平和九峰复兴下厝朱姓 平和九峰三坑村朱姓 平和九峰复兴茶洋朱姓 平和九峰复兴东峨头朱姓 平和九峰福山村朱姓 平和霞寨高山村朱姓
14
笃庆堂:平和九峰积垒老屋朱姓
均仪堂:晋江池店溜滨境朱姓 晋江池店茂里朱姓
晋江磁灶岭畔朱姓
孝友堂:石狮市永宁镇朱姓 礼训堂:石狮市永宁鳌城朱姓
瑞明堂:晋江内坑桔里境朱姓 霞浦三沙虞公亭朱姓
孝义堂:报恩堂:振兴堂:文翰堂:裕兴堂:兴源堂:积庆堂: 依锦堂:晋江龙湖秀山村朱姓 晋江安海仁寿朱姓
泉港界山东凉村朱姓 泉州鲤城店头村朱姓 泉港涂岭白水岭朱姓 永春湖洋玉柱村朱姓 德化霞碧硕儒村朱姓 永安槐南洋头村朱姓 永安小陶奇河村朱姓 永安小陶大陶口朱姓 永安小陶八一村朱姓 永安小陶长坂村朱姓 永安小陶寨中村朱姓 永安小陶新寨村朱姓 永安小陶五爱村朱姓 永安小陶坚村朱姓
永安小陶西学朱姓 永安洪田洪田村朱姓 永安洪田贵湖村朱姓
尤溪西宾芹洋村朱姓
尤溪坂西京口村朱姓 尤溪中仙华口村朱姓 尤溪坂西坂面村朱姓
15
尤溪台溪园兜村朱姓 尤溪溪尾埔宁村朱姓
永乐堂:尤溪坂面上坂村朱姓 等龙堂:尤溪坂面岩兜村朱姓 福兴堂:尤溪坂面巫山村朱姓 锦屏堂:尤溪新阳坎里村朱姓 婺源堂:义阳堂:琳井堂:钱江堂:旗峰堂:文雅堂:民德堂:慧聪堂:敦本堂:敦叙堂:遐福堂:福荫堂:维新堂:法通堂:玉明堂:玉寿堂:振兴堂:旺厝堂:荣亮堂:奏谷堂:庆德堂:庆乐堂:尤溪中仙华口村朱姓尤溪洋中龙洋村朱姓莆田黄石井埔村朱姓仙游枫亭朱寨境朱姓仙游龙华旗峰境朱姓仙游鲤城街道朱姓 新罗红坊黄坑村朱姓新罗红坊黄坑村朱姓永定岐岭竹联村朱姓永定歧岭竹联村朱姓上杭城关上中街朱姓上杭湖洋嘉庄村朱姓上杭临城玉女村朱姓上杭临城新塘村朱姓上杭湖洋仙华村朱姓上杭湖洋仙华村朱姓漳平新桥石马村朱姓漳平新桥石马村朱姓漳平溪南长荣村朱姓漳平桂林街道朱姓 漳平西园墜林村朱姓漳平西园丁坂村朱姓延平南山大坝村朱姓福安下白石村朱姓 上杭蛟洋再嘉村朱姓16
新启堂:漳平南洋暖州村朱姓 嘉乐堂:漳平南洋利田村朱姓 新发堂:漳平南洋党口村朱姓 福庆堂:漳平城关后北门朱姓 凤阳堂:福安社口坦洋村朱姓
清隐堂:黄泽堂:湛然堂:聚珎堂:大森堂:理学堂:尚武堂:兴承堂:福安潭头过溪洋朱姓 福鼎硖门渔井村朱姓 寿宁芹洋镇芹洋村朱姓 寿宁凤阳凤阳村朱姓 寿宁芹洋广地凤阳朱姓
蕉城飞鸾亭里村朱姓
福鼎管阳金钗溪朱姓
福鼎店下朱峰村朱姓 福鼎店下朱峰村朱姓 福鼎店沙埕朱厝里朱姓 福鼎十字街朱厝朱姓 福鼎大成山朱姓
福鼎岗后村朱姓 福鼎点头山拓村朱姓
福鼎硖门东稼村朱姓 寿宁芹洋广东凤阳朱姓
17
第二节 分 布
一、人口分布
统计到2016年6月底止,全省朱氏户籍人口统计,福建省朱姓人口总数为360100人,占全省人口总数 %,总人口数居第 位,分布于全省9个地市,84个区(县),详见下表。
朱姓人口分布情况表 单位:万人、% 占本市市别 区(县)数(个) 人口数 总 人口(%) 鼓楼区0.52 台江区0.23 仓山区0.27 晋安区0.33 马尾区0.76 福清市0.13 福州 13 4.17 长乐市0.22 闽侯县0.34 连江县0.26 闽清县0.41 罗源县0.21 永泰县0.47 平潭综合实验区0.02 思明区0.66 湖里区0.24 厦门 6 1.99 集美区0.16 海沧区0.12 同安区0.16 翔安区0.65 芗城区0.40 龙文区0.05 龙海市1.03 漳浦县0.53 云霄县1.44 诏安县0.11 东山县0.87 平和县2.28 南靖县0.08 长泰县0.05 华安县0.01 台商投资区0.42 漳州开发区 0.02 鲤城区0.19 丰泽区0.14 洛江区0.07 泉港区0.85 18
各县(区、市)人口数 漳州 11 7.29 泉州 11 3.06 石狮市0.05 晋江市0.92 南安市0.09 惠安县0.24 安溪县0.34 德化县0.02 永春县0.07 台商投资区0.08 三元区0.11 梅列区0.17 永安市0.61 清流县0.03 三明 12 3.37 宁化县0.32 泰宁县0.09 尤溪县0.75 明溪县0.07 将乐县0.25 沙 县0.43 建宁县0.34 大田县0.20 仙游县3.16 荔城区1.52 莆田 5 7.23 城厢区0.84 涵江区0.17 秀屿区1.54 延平区0.68 建阳区0.30 邵武市0.56 武夷山市0.22 南平 10 3.35 建瓯市0.40 顺昌县0.27 浦城县0.50 光泽县0.11 松溪县0.20 政和县0.11 新罗区0.28 永定区0.16 龙岩 7 2.41 上杭县0.27 武平县0.86 长汀县0.37 连城县0.06 漳平市0.71 蕉城区0.28 福安市0.24 福鼎市1.40 霞浦县0.33 宁德 9 3.14 寿宁县0.32 周宁县0.01 柘荣县0.03 古田县0.50 屏南县0.01 东侨经济开发区0.02 19
二、主要聚居地
(一)福州市 1、鼓楼区朱姓
华大街道湖前村 清康熙后期,朱朝兴,由长乐几经转迁定居福州北门外魁炉(灰炉头),今传12世,居村40余户,200多人。
鼓西街道西门村 迁入年间、始祖名讳待考,居村100余户,400多人。
2、台江区朱姓
福州南门外 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朱松7世朱笏十讳振武,由尤溪七都迁居福州南门外,今传22世,后裔散居福州市区有500多人。
宁化福机新苑 清康熙中期,朱钟亮、钟明、钟显、钟诚四兄弟, 由南平南山镇大坝迁入,今传8世,居村60余户,300多人。
3、仓山区朱姓
盖山镇上岐村 (阳岐) 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朱氏三兄弟(待考),由琅岐迁入,今传23世,居村26户,120多人。
盖山镇黎升村(台屿斗门) 清嘉庆年间,朱洪子,由盖山上岐(湾边阳岐)迁入,今传13世,居村20户,110 多人。
4、晋安区朱姓
新店镇桂山村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朱仕书(烜),由下岐迁入,今传14世,居村100余户,500多人。
新店镇秀山村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朱莫楷,讳广顺,由(一说)建阳、(二说)阳岐迁入,今传16世,居村60户,300多人。第二支明万历年间,朱子豪、子霖,由桂山迁入,居村50余户150多人。
新店镇郭前村 明万历年间,朱子霖,由桂山迁入。今传13世,居村46户,150多人。
新店镇杨廷(廷板)村 清乾隆中期,朱子豪孙朱大举,随姑母,由秀山村迁入,今传8世,居村20余户,110多人。
20
鼓山镇牛山村 清乾隆初期,朱敬道,由琅岐下岐村迁入,今传11世,居村100余户,300多人。
鼓山镇大满村 清代,朱上礼,由桂山村迁入,今传8世,居26户,115人。
新店镇下店村 清代,始迁祖名讳不详,由仓山盖山阳岐迁入,今传8世,居村25户,110多人。
鼓山镇下岐村 清嘉庆前期,朱登龙,由嘉登岛迁入,今传 7 世,居村26户,130多人。
日溪乡西洋村 明末,朱文盛,由闽侯县大湖乡岭头村迁入,今传18世,居村20户,130多人。
日溪乡汶石村(另一支) 始迁祖名讳何时何地迁入不详,居村20户,110多人。
5、马尾区朱姓
琅岐镇龙台村 南宋年间,朱倬,据龙江族谱记载由福城太平公辅坊携子孙迁入,今传38世,居村400余户,1900多人。
琅岐镇下岐村 南宋时,朱君美,由福州朱紫坊迁入,今传26世,居村1200余户,5000多人。
琅岐镇洋下村 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朱兴,由福城迁 入,今传33世,居村230余户,820多人。
琅岐镇凤窝村 宋末元初,朱镐,由龙台村迁居凤窝村外街(今称凤山),今传26世,居村800余户,3000多人。
马尾镇儒江村 清康熙初年,朱敬香,由琅岐岛迁入,今传19世,现居村30余户,120多人。
马尾镇上德村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由凤窝仁育派支迁入,居村30余户,180多人。
快安镇魁歧村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朱永举,,由琅岐下岐迁入,居村150余户,450多人。
6、福清市朱姓
21
沙浦镇四宝村 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太祖朱元璋2世湘王朱栢子号羊由南京铁井栏迁入,后分居四宝村朱厝、西塘两村,今传24世,居村130余户,500多人。
镜洋镇上墩村 清后期,始迁祖不详,由永泰迁居南安下南后迁入,居村30余户,110多人。
城头镇吉钓村(吉兆岛) 清末,朱忠,由长乐漳港仙岐迁入,今传6世,居村21户,110多人。
7、长乐市朱姓
航城镇下朱村 明万历初年,朱文明,由福省城迁入,今传17世,居村350余户,1300多人。
漳港街道仙岐(仙航)村 清乾隆后期朱道添(又名道果),由 琅岐下岐村迁入,今传11世,居村23户,110多人。
漳港街道漳光村石梁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朱耻安(又名昌珩),由琅岐下岐迁入,今传12世,居村70户,280多人。
航城镇龙津村 始迁年间、始迁祖名讳待考,由上海市浦东区迁入,居村25户,110多人。
8、闽候县朱姓
大湖镇岭头村 南宋年间,朱均遂同子朱远,由琅岐下岐村 迁入,今传24世,居村180余户,800多人。
南屿镇龙湖村(双龙) 清康熙年间,朱清子(汝),由盖山上岐村(湾边阳岐)迁入,今传14世,居村23户,110多人。
上街镇榕桥(鹅洋)村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朱克如、朱仕书,由马尾琅岐下岐移居盘石、秀山等地后迁入,今传14世,居村50户,250多人。
白沙镇上歧村 明中后期,朱惟,由闽侯县大湖镇岭头村迁入, 今传15世,居村30户,140多人。
竹歧乡白龙村 清中后期,朱崇华,由何地迁入不详,今传11世,居村160户,1000多人。
22
祥谦镇琯前村(方山) 清康熙后期,朱泰子,,由盖山上岐湾边(阳岐)迁入,今传12世,居村23户,110多人。
青口镇大义村 清雍正元年(1723年),朱汝佳,,由晋江县岳阳迁入,今传9世,居村22余户,110多人。
鸿尾乡南下村(南洋) 明中期,朱炯、朱启,由闽清县六都(坂东)迁入,今传20世,居村200余户,1000多人。
鸿尾乡南下村(半岭)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朱天顺,,由闽清县六都坂东迁入,今传9世,居村40余户,200多人。
鸿尾乡古洋村(外境) 清嘉庆年间,朱孝贤,由闽清县六都坂东迁入,今传10世,居村40余户,200多人。
鸿尾乡汉头村 清嘉庆年间,始祖名讳不详,由闽清县六都坂 东迁入,今传8世,居村30余户,130多人。
9、连江县朱姓
潘渡乡象社村 明正德五年(1510年),朱森木,由泉州府晋江县海清亭街迁入,今传18世,居村50余户,300多人。
东湖镇横街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始祖名讳不详,由晋江迁入,今传17世,居村60余户,250多人。
东湖镇祠台村 明隆庆六年(1572年),朱缵携子瑞麟,由琅岐凤窝先迁福州东门井楼门七穿井巷(今鼓楼区井大路七星井)后移居今地,今传18世,居村30余户,180多人。
琯头镇长门村 明中期,朱尔统,由琅岐凤窝先居福省西门后迁入,今传24世,居村60余户,250多人。
琯头镇寨洋村 清中后期,始迁祖名讳不详,,由琅岐凤窝迁入,居村21户,110多人。
琯头镇定岐村 清中后期,始迁祖名讳待考,,由琅岐龙台迁入,居村20户,110多人。
官坂镇辋川村 清初,朱贞合,由凤窝迁入,今传9世,现居村25户,120多人。
23
江南乡连兴村 清乾隆初年,朱崇迈始迁地不详,今传9世,居村24户,120多人。
潘渡乡岭下村 清乾隆年间,始迁祖名讳待考,由琅岐展转阳岐、铜盘、北门等地后迁入,居村27户,120多人。
潘渡乡桃源村 清末,始迁祖名讳待考,由琅岐迁入,居村30多户,120多人。
连江城关 清中后期,朱国昌,由澄江迁入,居村30余户,150 多人。 琯头镇川石村(川石島) 有二支迁入时间不详、始迁祖名讳待考,分别从琅岐凤窝桥头房、洋下迁入,居村50余户,180多人。
10、闽清县朱姓
葛陂坂东朱厝村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墰由尤溪团嵋迁入,今传24世,居村550余户,2400多人。
古峰系诸村 明弘治初年,朱正文,由永泰长庆梅楼村迁入,今传23世,居村350余户,1600多人。
11、罗源县朱姓
起步镇蓝田村 宋靖康元年(1126年),朱言,由泥港迁入;明嘉靖中期,朱德源,由三角洋迁入。两支今传33世,居村80余户,320多人。
中房镇厚富村 北宋后期,朱魁次子 7 世朱良(人称“三学士”)与堂兄朱以政,由侯官左二坊(今福州)迁入,今传33世,居村70余户,300多人;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朱熹后裔朱培5世朱炯与兄烜子文新,叔侄举家同朱少一9世朱嶊八,由寿宁广地村徙居罗源港下,历二世迁入,今传22世,居村30余户,150人。
飞竹镇三角洋村 明永乐二年(1404年),朱宗养,由厚富迁入,今传23世,居村70余户,310多人。
西兰乡后路墩头厝 明永乐二年(1404年),朱官寿,由南京金陵丹徒县,随军屯田罗源起步、洪洋,初居罗源城关后张(原县衙东侧)后迁入,今传21世,居村60余户,230多人。
霍口乡徐坪村 明永乐二年(1404年),朱长贵,由古田西门街迁入,
24
今传18世,居村70余户,300多人。
起步镇后阮村 明万历年间(1602-1607年),朱和玉,由何地迁入待考,今传17世,居村22户,110多人。
松山镇泥田村 清乾隆后期(1775-1795年),朱开盛,由蓝田迁入,今传13世;朱永耀,由十一里分居古厦井,今传12世,居村70余户,300多人。
碧里乡西洋村 清嘉庆初期(1796-1799年),朱明理,由蓝田迁入歧佃下村;明理6世朱木水移居东洋村,今传12世,居村25余户,120多人。
碧里乡廪尾村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朱登海、朱世宝,由蓝田迁入,今传11世,居村22户,110多人。
12、永泰县朱姓
长庆镇中洋村 朱仁二,由浙江湖州府长兴县入闽,明宣德九年(1434年),3世朱亚春由福州迁居长庆中洋(旧称洙汾洋),今传23世,居村500余户,2200多人。
长庆镇梅楼村 明永乐七年(1409年),朱岗携子朱明,由尤溪县八都迁入,今传22世,居村1500多人。
大洋镇石桥村 明万历二年(1574年),朱仲铭,由浙江省平阳县迁入,今传22世,居村110多人。
同安镇文漈村 明永乐二年(1404年),朱保,由江西省南丰县迁入,今传23代,居村200余户,1100多人。
嵩口镇三峰村 明景泰七年(1456年),朱旻、朱景,由长庆中洋村迁入。居村50余户,180多人。
嵩口镇藤坑村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朱文钦,由长庆梅楼村迁入。居村30余户,120多人。
(二)厦门市 1、同安区朱姓
蔗内村、莲花村、美埔村、云埔村等4个行政村1969年3月19日由
25
杏林高浦河溪迁入,居村300人。
魏里村 朱陈氏现有人口包括同安城内、厦门市内、杏林共100余户500多人。
新民镇林窑里村 居村456人。
新塘铺村 乾隆八年(1743年),由马巷塘仔头迁入。居村758人。新圩镇后行村居村1100人。
五显镇下峰村 居村178人。 2、翔安区朱姓
马巷内田村 居村160多人。
马巷后亭村 今传十二世,居村3700多人。
马巷桐梓村(塘仔头) 今传22世,居村794户,2288人。 (三)漳州市 1、龙海市朱姓
隆教乡鸿关大社村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填,由莆田迁入,今传28世,居村268户,1482人。
隆教乡径内村 明代,朱妈儒,由鸿关大社村迁入,今传25世,居村260户,1180多人。
隆教乡关头村 清初,始迁祖名讳待考,由鸿关大社村迁入,今传25世,居村450户,1860多人。
隆教乡新村 清初,始迁祖名讳待考,由鸿关大社村分居迁入,今传23世,居村180余户,860多人。
九湖镇百花村 明永乐二年(1404年),朱国祯,由鸿关大社村迁入,今传28世,居村430余户,2480多人。
2、漳浦县朱姓
绥安镇罗山村 明代,朱国兴,由鸿关大社村迁入,分布在田仔社、铺后、枋厝、大埔、瓦窑、塔仔顶、埔仔共8社,今传23世,居村886户,3686人。
绥安镇辕门村 明代,始迁祖名讳待考,由云霄岳坑迁入,今传18
26
世,居村166户,768人。
赤土镇山南村 明代,始迁祖名讳待考,由云霄岳坑迁入,今传18世,居村306户,1480人。
霞美镇垅仔埔 明代,始迁祖名讳待考,由云霄岳坑迁入,今传18世,居村189户,760人。
3、云霄县朱姓
火田镇岳坑村 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朱孟育,由溪坪罗山迁入,今传27世,居村1446户,7230多人。
火田镇水头村 明末,朱珉,由岳坑迁入,今传27世,居村688户,2000多人。
火田镇湖仔村 明末,朱瑛,由岳坑迁入,今传27世,居村200户,1000多人。
火田镇溪坪村 明初,朱孟舜,由岳坑迁入。今传27世,居村122户,650多人。
火田镇大径村 明初,朱吾杞,由大洞村迁入,今传26世,居村116户,580多人。
火田镇大洞村 明初,朱诚,由大洞村迁入,今传26世,居村66户,330多人。
火田镇白泉村 朱琏,由岳坑祖地迁入,今传26世,居村176户,880多人。
火田镇屈后山村 朱宏,由岳坑迁入,今传25世,居村84户,420多人。
火田镇下塗楼村 明朝,朱业叟,由岳坑村迁入,今传98户,居村490多人。
火田镇白石山村 明初,朱民利,由岳坑祖地迁入,今传27世,现居村138户,530多人。
火田镇火田村 明末,朱珲、朱瑱,由岳村迁入,今传26世,居村492户,2060多人。
27
云陵镇下城村 清初,朱和尚,由岳坑迁入,今传26世,居村300户,1300多人。
云陵镇城关 明景泰年间(1450-1464年),朱珦,由岳坑迁入,今传27世,居村420户,2200多人。
4、诏安县朱姓
南沼镇东北街 清代,朱刚直,由岳坑迁入,今传19世,居村19户,108人。
县城清代,朱谦济,由何地迁入待考,今传18世,现居90户,505多人。
深桥镇凤寮村 明代,始迁祖名讳待考,由县城迁入,今传19世,现居村85户,350多人。
5 、东山县朱姓
西浦镇宅山村 明永乐元年(1403年),朱孟章,由岳坑村迁入,今传24世,居村800户,3380多人。
西浦镇双东村 明景泰元年,朱强,由善后村迁入,今传22世,现居村140户,700多人。
西浦镇顶西村 朱孟育,始迁年间不详,由岳坑迁入,今传22世,居村 199 户,1001人。
西埔镇西埔村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始迁祖名讳不详,由山后、岳坑、诏安来此经商或,由事手工业而定居,今传22世,居村100余户,500多人。
赤锡乡东坑村 乾隆年间,始迁祖名讳待考,由店宅迁入,居村50余户,200多人。
6、平和县朱姓
九峰镇马石村 宋末元初,朱濂,由永定篑竹巷(永定县竹联村)迁入,分布九峰城区、复兴村、三坑村、福塘村、积垒村、军溪村、平等村、苏洋村、崎南村、小溪镇等,今传30世,居村4570户,21748人。
7、南靖县朱姓
28
全县朱姓人口710人分散居住在山城镇山城村、碧候村、六安村、溪城村、炭坑村,丰田镇东方村、凤安村、东华村、丰华村,南坑镇高村、龙山镇埇口村、埇北村。
8、长泰县朱姓
马洋溪旅游区亭下社朱姓 系龙海鸿关大社2世祖朱镐派下,其后裔分布在亭下社,是朱一贵的故居与后裔,世系不明,居村35户,125人。
古农农场朱姓 1958年,由平和九峰镇移入,居住有100多人。 (四)泉州市 1、鲤城区朱姓
鲤城店头村 明景泰三年(1452年),朱鉴,由何地迁入待考,今传25世,居村176户,700多人。
浮桥街道霞洲村 明末,始迁祖名讳不详,由晋江磁灶梅溪迁入,今传17世,居村46户,270人。
北峰街道环山花园头村 明末,始迁祖名讳不详,由晋江溜石迁入,今传20世,居村40户,280人。
2、丰泽区朱姓
东海街道法石村 明末,始迁祖名讳不详,由晋江池店茂厝村迁入,始迁祖名讳待考,今传15世,居村60余户,300多人。
3、洛江区朱姓
洛江梧峰村 始迁祖由何地何年迁入待考,今传15世,居村76户,333人。
河市后洋村 始迁祖名讳不详,迁入待考,今传17世,居村48户,220多人。
4、泉港区朱姓
前黄镇三朱村 明洪武年间,朱铭爵,由仙游朱寨迁入,今传22世,居村人口(11个自然村)3962人。
蜂尾镇仙境村 明代,始迁祖名讳待考,由三朱村迁入,居村286户,1050多人。
29
凃岭镇西仁村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永隋,由仙游朱寨迁入,居村618户,3258人(包括梧坑、下虎岩、亭透、新埔、顶下、洋尾、下打珠等)。
界山镇赤屿岭村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三虎,由莆田黄石 迁入,今传26世,居村219户,1350多人。
凃岭镇白潼白水岭村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始祖名讳待考,由惠安洛阳迁入,今传7世,居村20户,105人。
界山镇铁钉墘村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始迁祖名讳不详,由惠安洛阳迁入,居村21户,102人。
前黄镇凃仁村 始迁祖名讳不详,由三朱村迁入,居村23户, 109人。
峰尾镇港头村 始迁祖何时何地迁入待考,居村22户,100多人。 5、石狮市朱姓
石狮及永宁镇 明洪武年间,朱贵,由常州迁入,今传25世,居村43户,230人。
6、晋江市朱姓
池店镇溜石村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朱佛逊,何地迁入不详,今传31世,居村354户,1500多人。
池店镇霞福村 朱佛逊,何地迁入不详,今传31世,居村212户,1100多人。
池店镇溪头村 朱佛逊后裔,何地迁入不详,今传31世,居村 410户,1700多人。
池店镇茂厝村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朱敦厚,由何地迁入待考,今传1世,居村750多人。
磁灶镇岭畔村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道惠,由何地迁入待考,今传25世,居村370多人。
内坑镇后山村 元末,朱让,由莆田黄石迁入,今传31世,居村620 余户,3000多人。
30
安海镇上岭村 明末,朱询后裔及后山长房、二房族人,由内坑后山村迁入,居村223户,960多人。
安海镇后桥村 明末,始迁祖名讳待考,由内坑后山二房迁入,居村126户,600多人。
龙湖镇钞墓村 明洪武年间,朱询,由莆田迁入,居村78户,300人。 7、南安市朱姓
金淘镇南丰村 明末,始祖待考,由安溪田底村迁入,今传17世,居村66户,300多人。
8、惠安县朱姓
黄塘镇尾黄村 始迁祖何时何地迁入待考,居村326户,1200多人。 东园镇东园村 始迁祖何时何地迁入待考,居村67户,300多人。 洛阳白沙村 始迁祖何时何地迁入待考,居村38户,200多人。 9、安溪县朱姓
参内乡田底村 明宣德年间(1426—1435),朱元忠,由莆田黄石迁入,今传27世,居村1230多人。
湖头镇湖一村 明末,朱朴由晋江池店迁入,居村18户,100多人。 虎邱镇林东村 明朝中叶,始迁祖名讳待考,由漳平迁入,今传21世。居村124户,500多人。
尚卿乡中山村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三郎,由漳平居仁里(一说感化里)迁入,今传25世,居村1600多人。
尚卿乡后福村 明洪武年间,朱三郎后裔,由中山村迁入,居村108户,500多人。
湖头镇船巷村 始迁祖何时何地迁入待考,居村28户,150人。 10、永春县朱姓
湖洋镇西垵村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朱进寿、进安兄弟,由漳平迁入,今传21世,居村83户,400多人。
五里街吾东村 始迁祖何时由安溪参内乡田底村迁入待考,居村28户,130多人。
31
(五)三明市 1、梅列区朱姓
贵溪洋新村1965年3月,由仙游县枫亭镇海安、海滨村迁入。现居村86户,350多人。
2、永安市朱姓
小陶镇各村 明代,朱癸七,由漳州市平和县九峰镇迁入,分布新寨、寨中、八一、大陶口、美长坂、西学、中坂、五爱、坚村、桂湖、上控、黄龙下珠、燕南街道南郊等村,今传25世,居村830余户,3784人。
槐南镇洋头村 宋末,朱二百,由尤溪四十九都黄沙坪(今新阳镇坎里)迁入。今传29世,居村78户,430多人。
安砂镇江后村 民国21年(1932年),由武平县十方镇山岭村迁入,居村24户,157人。
3、宁化县朱姓
泉上镇豪亨村 明永乐年间,始迁祖名讳待考,由江西瑞金迁入,现居村53户,210多人。
4、泰宁县朱姓
大龙乡东坑村 明初,朱层,由泰宁洪溪水口熊家庄(今地名不详)迁入,居村31户,123人。
朱口镇朱口村 宋天禧元年(1017年),始迁祖名讳待考,由邵武大埠岗迁入,居村43户,186人。
5、尤溪县朱姓
坂面镇京口村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朱惟贤,迁至京口村巫山,朱新芳、朱新见、朱尚泰迁至京口村岩兜。居村298户,1200人。
中仙乡华口村 明天顺五年(1461年),朱进通,由芹洋村后塘迁入。同年,朱进道,由芹洋村后塘迁入。今传12世,居村242户,800多人。
洋中镇龙洋村 明隆庆六年(1572年),朱新起,由吴坑迁十五都龙溪(今龙洋)迁入,今传20世,居村425户,1650多人。
洋中镇联洋村 宋大元十二年(1259年),朱文贵,由洋中高坪村迁
32
入,今传32世,居村123户,543多人。
6、明溪县朱姓
瀚仙镇大焦村 明末,朱爆六,由江西临川七里岗乡水口村迁入,现居村60户,186人。
7、将乐县朱姓
安仁乡朱坊村 宋靖康元年(1126年),朱三乙,由明溪迁居朱坊村,迄今891年。居村170余户,730多人。
8、沙县朱姓
凤岗街道垅东村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朱法旵,由小陶镇奇河村迁入。今传14世,居村67户,280人。
高桥镇桂岩村 明代,朱留康,由南平王台东汾迁入。今传27世,居村163户,738人。
大洛镇陈山村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朱世烧(左光),由沙县赤硃山迁入,今传 23 世,居村63户,288人。
9、建宁县朱姓
里心镇上里村 元代,朱旺禄,由建宁迁入。今传38世,居村489户,1662人。
溪口镇杨林村 明代,朱受,由邵武迁入。居村200户,660人。 黄埠乡山下村 洪熙元年(1425年),朱子美,由邵武禾坪迁入。居村180余户,580多人。
黄坊乡仍田村 元季(1330年)朱子贵,由梅田龙龟山迁入。居村140户,437人。
黄坊乡卢岭村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朱廷隽,由寿宁县陆溪里迁入,居村36户,213人。
10、大田县朱姓
建设镇建爱村 明代,始迁祖由何地迁入失考。今传22世,居村153户,800多人。
建设镇建设村 清代,朱四,由尤溪县新阳镇黄沙坪迁入,居村63
33
户,320多人。
梅山乡盖竹村 清代,朱太六,由梅山乡沧州村后浦迁入,居村50户,230多人。
上京镇丰田村 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朱进九、进十,由漳平市新桥镇石码村东坑里迁入,迄今 850 年,居村140余户,750多人。
(六)莆田市 1、仙游县朱姓
枫亭镇朱寨村 宋宣和七年(1125年),朱赏,由何处迁入待考,今传32世,居村2618户,18837人,分属海安、海滨、和平三个行政村的 24 个自然村及周边的辉煌、沧溪等村落。
枫亭镇锦湖村 清代,朱国幹、国瑞、国荣三兄弟,由钱江下朱迁入,今传9世,居村38户,168人。
枫亭镇兰友朱厝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朱礼后裔,由朱寨迁入,今传28世,居村26户,148人。
枫亭辉煌后肖村 清道光十年(1830年),朱国基,由钱江迁 入,今传9世,居村32户,168人;另一支为清康熙三十年(1691 年),朱日德,由枫亭迁入,今传9世,居村77户,380多人。
枫亭麟山后垅村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朱士傅,由惠安前黄三朱迁入,今传10世,居村87户,491人。
枫亭镇沧溪村 清代,朱学聘,由朱寨迁入,今传12世,居村181户,750多人。
枫亭辉煌南屿雅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朱应隆在南屿雅协管仓库,遂居于此地,今传11世,居村308户,1181人。
龙华镇旗峰 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二,由晋江内坑镇后山村迁入,今传25世,居村1860余户,7890多人,分属红旗、新峰二个行政村。
赖店镇玉墩村 唐开成年间,朱澥,由河南南阳迁入,后裔孙朱坑为始祖,又说宋代朱琲,由莆琳井迁入。今传35世,居村305户,1560人。
34
大济镇前朱、后朱、圳边三个村 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朱瑶,由莆田黄石水南迁入,今传21世,居村1096人。
大济镇三会岐山村 明万历末年,朱起潭,由建阳迁入,今传22世,居村1563人。
大济镇坑北村 年代不详,口传始祖朱提伯,由河南固始迁入,今传12世,居村264人。
钟山镇天珠村 宋末,始祖名讳待考,口传,由莆田黄石琳井迁入,今传8世有详记,居村61户,353人。
盖尾镇宝树坡村 清康熙年间,朱应登回卓垅村伺父后移居宝树坡村,今传11世,居村92户,412人。
郊尾镇前埔、东山村 明万历十二年(1620年),朱廷泰、朱连泰兄弟,由朱寨下房迁入,朱廷泰居前埔,今传15世,居村138户,565人。朱连泰居东山,今传15世,居村115户,438人。
园庄镇溜石村 清代,朱学信,由朱寨迁入,今传至11世,居村138户,581人。
赖店镇新周村 清代,朱学俊,由朱寨迁入,今传11世,居村47户,216人。
2、荔城区朱姓
黄石镇井埔村 唐广明元年(880年),朱玑,由河南光州固始县朱皋镇迁入,今传39世,居村226户,1136人。
黄石镇塘下境朱厝村 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 年),朱洸,由黄石石阜迁入,今传29世,居村289户,1568人。
黄石镇金山村 明代,朱忠,由北高汀江埕口迁入,今传25世,居村789户,4551人。
黄石镇汀瀛村 清代,朱简,由黄石镇重兴路迁入,今传32世,居村49户,175人。
黄石镇清后村 明代,朱思存,由黄石镇井埔村迁入,今传11世,居村61户,270多人。
35
黄石镇汀瀛村 明代,朱孙尾,由黄石镇井埔村迁入,今传11世,居村58户,301人。
黄石镇东甲村 清嘉庆年间(1796-1820 年),朱圣珠,由黄石镇井埔村迁入,今传18世,居村259户,1121人。
黄石镇西洪村 清代,始迁祖名讳未详,由镇海溪船头(今新溪)迁入,另一支,由金山迁入。二支今传8世,居村40户,172人。
黄石镇斗南村 明代,始迁祖名讳待考,由黄石镇井埔村迁入,今传 6世,居村33户,146人。
黄石镇清中村 始迁祖名讳待考。据口传,由汀坛村埕尾迁入,今传7世,居村26户,119人。
黄石镇定庄村 何时何人何地迁入待考,今传6世,居村26户,126人。
北高镇澄江村 宋代,朱进,由何地迁入待考,今传21世,居村245户,1360多人。
北高镇岱峰村 始迁年间始迁祖名讳待考,口传,由北高镇澄江村迁入,今传12世,居村289户,1780多人。
北高镇呈山村 清代朱捞土,由黄石镇金山村迁入,今传12世,居村56户,328人。
新度镇蒲坂村 迁入年间不详,朱九赋,由黄石镇井埔迁入,今传13世,居村30户,143人。
新度镇横山村 清光绪元年(1875年),始迁祖名讳待考,,由龙桥老叶树村迁入,今传5世,居村20户,103人。
新度镇大坂村 何时迁始祖名讳待考,口传,由仙游县枫亭朱寨迁入,今传6世,居村35户,180人。
新度镇桂林仓后村 何时迁始祖名讳待考,先祖口传由黄石镇井埔村迁入,今传 7世,居村26户,130人。
西天尾镇后埔村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朱通伯,由西天尾澄渚村迁入,今传13世,居村142户,619 人。
36
西天尾镇水流利村 清中期(1765-1770 年),始迁祖名讳待考,由城厢区灵川镇迁入,今传 12 世,居村76户,361人。
西天尾镇东黄村 清代,朱益,由黄石镇井埔村迁入,今传7世,居村30户,145人。
西天尾镇溪白村 明代,朱诚,由黄石镇井埔村迁入,今传16世,居村28户,135人。
拱辰街道七步村朱巷 何时何人何地迁入不详,今传10世,现居街157户,768人。
拱辰街道莘郊村 何时何人何地迁入不详,今传5世,居村95户,480人。
镇海街道溪泉头村 朱端后裔何时何地迁入待考,另一支是民国初朱坡,由黄石书街迁入。两支今传7世,居村33户,163人。
3、城厢区朱姓
龙桥社区西山村 清顺治元年(1644年),朱天福、朱天贵兄弟, 由何地迁入不详,今传14世,居村285户,1513人。
龙桥社区泗华村 清代,朱长通,由龙桥社区西山迁入。今传8世,居村68户,310多人。
东海镇坪洋村 明代,朱德选,由荔城区黄石镇井埔村迁入,今传19世,居村195户,1320多人。
东海镇蔡亭村 清代,朱爱山,由东海镇坪洋迁入,今传12世,居村145户,940多人。
灵川镇榜头村 明代,朱怀祥,由何地迁入不详,今传18世,现居村95户,550多人。
灵川镇朱厝村 宋代,朱少贤,由何地迁入不详,今传11世,居村55户,255人(朱厝)。另支在清末,由灵川镇柯朱村朱厝迁入田厝,始迁祖名讳待考,今传10世,居村35户,189人。
灵川镇下张村 清代,朱启成,由秀屿区笏石镇西田村坑园迁入,今传13世,居村50余户,220多人。
37
华亭镇兴沙村 何时何人何地迁入不详,宝雀洋自然村今传10世,居村105户,850人。洋中自然村今传5世,居村35户,186人。
华亭镇后枫村 何时何人何地迁入待考,今传6世,居村41户,189人。
4、涵江区朱姓
梧塘镇西庄村 清代,朱起宗,由荔城区黄石镇井埔村迁入,今传13世,居村206户,781人。
大洋乡南岭村 清代,朱郁显,由汀州府迁入,今传12世,居村20余户,123人。
5、秀屿区朱姓
笏石镇丙店村 明代,朱灵山、朱存素,由荔城区黄石塘下迁入,今传15世,居村102户,590多人。
笏石镇后郑村 清代,朱孝,由笏石镇合浦里大仑村迁入,今传9世,居村12户,124人。
笏石镇西田村 宋代,朱麟,由荔城区黄石镇井埔村迁入,今传31世,居村176户,1088人
埭头镇武盛村 清代,朱绍禄,由荔城区黄石镇井埔村迁入,今传15世,居村35户,230多人。
埭头镇潘垞村 何时何人何地迁入待考,今传5世,居村39户,196人。
埭头镇温李村 清代,朱园裕,由埭头镇武盛里玉湖铺村峰紫境迁入,今传8世,居村22户,105人。
平海镇鹅下村 清代,朱金,由秀屿区埭头镇武盛里玉湖铺峰紫境迁入,今传9世,居村26户,126人。
平海镇刘厝村 清代,始迁祖不详,由东峤镇许厝村迁入,今传10世,居村29户,142人。
平海镇石塘村 清代,朱天保,由荔城区黄石镇井埔村迁入南石城, 今传8世,居村146户,868人。另支何时何人何地迁入待考,口传,由
38
南石城迁入高苍张坑,今传7世,居村15户,90多人。
忠门镇忠门街、双告山 清代,朱栋,由城厢区太平街迁入忠门街,朱铉,由太平街迁入双告山,今传5世,两地共居村18户,83人。
月塘镇砺山村 清代,朱罴,由荔城区黄石镇井埔近迁入,今传6世,居村15户,95人。
东庄镇西温村 何时何人何地迁入待考,口传,由秀屿区笏石镇坑园村迁入,今传7世,居村17户,102人。
南日镇云万村 何时何人何地迁入待考,口传,由城厢区华亭镇迁入,今传7世,居村55户,275人。
东峤镇铁炉村 清代,朱学尚,由何地迁入不详,今传13世,居村139户,756人。
东峤镇前江村 清代,朱寿高,由荔城区黄石镇井埔村迁入。另一支朱尚恭何时何地迁入待考,今传12世,居村295户,1966人。
东峤镇下房村 清代,朱憼,由荔城区黄石镇塘下村迁入,今传18世,居村1055户,7302人。
湄洲镇高朱村 清代,朱鹏基,由荔城区黄石镇井埔村迁入,今传14世,居村172户,2836人。
(七)南平市 1、延平区朱姓
南山镇大坝村 唐光启元年(885年),朱古倞,由河南固始入闽,今传42世。居村146户,832人。
南山镇前坑村 明代,朱日惠,由大坝迁入,今传18世,居村 132户,700多人。
南山镇江口村 宋代,始迁祖名讳不详,由大坝迁入,今传36世,居村118户,600多人。
南山镇折竹村 明代,始迁祖名讳不详,由大坝迁入,今传18世,居村28户,111人。
南山镇后埔村 清代,始迁祖名讳不详,由大坝迁入,今传6 世,居
39
村25户,113人。
塔前镇龙坪后村 明初,朱伯友,由大坝迁入,今传21世,居村126户,500多人。
塔前镇虎山村 明弘治年间(1488-1450年),朱迈,由何地迁入待考,今传27世,居村200余户,900多人。
樟湖镇寨兜村 元末,朱定先迁福州,复迁古田,27世再迁入,今传14世,居村83户,300多人。
西芹镇禾村 明代,朱文福,由大坝迁入,今传16世,居村41 户,200多人。
西芹镇水汾头村 宋代,始迁祖名讳不详,由大坝迁入,今传 39 世,居村22户,108人。
王台镇蕉坑村 南宋景定四年(1263年),朱允,由河南光州入闽,今传28世,居村30余户,103人。
夏道镇徐洋村 明代,朱顺保,由大坝迁入,今传22世,居村 53户,200多人。
水南街道岭下桥 清初,始迁祖名讳待考,由徐洋迁入,今传 5 世,居村 30 余户,100多人。
水南街道安丰村 何时何人何地迁入待考。居村40余户,200人。 四鹤街道上洋村 何时何人何地迁入待考。居村80余户,200多人。 2、建阳区朱姓
城关社区 居村 950人。 童游街道 居村 421人。 麻 沙 镇 居村 136人。 莒 口 镇 居村 205人。 水 吉 镇 居村 170人。 漳 墩 镇 居村 164人。 将 口 镇 居村 148人。 3 、邵武市朱姓
40
沿山镇下樵村 嘉熙三年(1239年),朱在之子朱煃迁居邵武,今传26世,居村43户,268人。
城郊镇朱山村 明朝嘉靖年间,朱亚珍,由将乐朱坊村迁入,今传18世,居村36户,218人。
张厝乡朱家组居村112人。梅溪组居村112人。 4 、武夷山市朱姓
崇安街道 清顺治年间,朱云龙,由徽州迁入,今传 10 世,居村472人。
新丰街道 居村377人。 武夷街道 居村269人。 星 村 镇 居村512人。 兴 田 镇 居村225人。 5、建瓯市朱姓
东 峰 镇 居村160人。 东 游 镇 居村106人。 水 源 乡 居村185人。 小 桥 镇 居村103人。 迪 口 镇 居村106人。 南 雅 镇 居村605人。 房 道 镇 居村190人。 徐 墩 镇 居村350人。 龙 村 乡 居村160人。 小 松 镇 居村163人。 建安街道 居村220人。 通济街道 居村140人。 芝山街道 居村588人。 6、顺昌县朱姓
洋口镇道吴村 居村120人。埔上九龙山居村126人。元 峰 村 居村
41
115人。
7、浦城县朱姓
忠信镇忠信村 大元顺帝四年(1337年),朱进卿,由浙江处州松阳迁入,今传25世,居村133人
其他村 居村282人
仙阳镇永建村 清朝末年,朱钊,由将乐安仁乡朱坊村迁入,今传 8 世,居村 350 人。
8、光泽县朱姓
浔江村 元朝顺帝至正年(1352年),朱千八,由邵武迁入光泽,今传23 世,居村 300 多人。
9 、松溪县朱姓 郑墩村 190人。 祖墩村 381人。 溪东村 357人。 渭田村 308人。 旧县村 172人。 花桥村 170人。 松源街 305人。 10 、政和县朱姓 熊山镇 155人。 东平镇 229人。 杨源乡 290人。 (八)龙岩市 1、新罗区朱姓
红坊镇535人 西陂镇555人 白沙镇431人 2、永定区朱姓
岐岭乡竹联村1750人 城郊兰地村180人 下洋镇沿江村100人 3、上杭县朱姓
42
湖洋镇嘉庄村 明代嘉靖元年(1522年),朱復兴,由武平丰田中心冈迁入,今传21世,居村460人。
湖洋乡仙华村 明代万历年间,朱千三何地迁入待考,今传23世,居村481人。
临城镇玉女村 明代万历年间,朱法神,由嘉庄迁入,今传19世居村700多人。
蛟洋乡再嘉村 明代万历年间,朱成保,由何地迁入待考,今传23世,居村555人。
中都镇陈和村 明代万历年间,朱千十三郎,由何地迁入待考,现居村167人。
官庄乡龙角村 朱万一郎何时何地迁入待考,今传19世,居村 177人。 4、武平县朱姓
岩前镇东风村 始迁祖何时由武平万安迁入待考,现居村248人。 十方镇十方村 始迁祖何时由武东东兴迁入待考,现居村230人。 十方镇综合村 朱八郎后裔何时何地迁入待考,现居村1182人。 十方镇和平村 朱八郎后裔何时何地迁入待考,现居村156人。 武东镇张畲村 明正德初年,朱森崇由赤岗岸塘迁入,现居村1650人。
武东镇东兴村 始迁租何时由城厢镇东岗迁入待考,现居村1138人。 民主乡玲珑村 始迁祖何时由武平东留新联村迁入待考,现居村497人。
民主乡中赤村 始迁祖何时由武平十方综合村迁入待考,现居村303人。
城厢镇东岗村 朱三郎后裔何时何地迁入待考,现居村1300人。 城厢镇下东村 始迁祖何时何地迁入待考,现居村253人。 万安镇下镇村 明代朱念五郎由何地迁入待考,现居村1693人。 东留镇大畲村 朱发生何时由武平南门迁入待考,现居村103人。
43
东留镇大明村 朱泮麟何时由城厢下东村迁入待考,现居村136人。 东留镇背寨村 朱兆兴何时由苏湖村迁入待考,现居村560人。 东留镇太阳村 朱春月何时由广东大 香迁入待考,现居村654人。 大禾湖大禾村 始迁祖何时由江西赣州府芙蓉树下八角井迁入待考,现居村109人。
5、长汀县朱姓
濯田镇昇平村泮坑 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廷皋,由江西瑞金朱长坑迁入,居村419人。
濯田镇昇平村李田 始迁祖及年代失考,今传31世,居村318 人。
濯田镇昇平谢坊 始迁祖及年代失考,今传30世,居村286人。 濯田镇塅上村洋塘组 始迁祖及年代失考,今传30世,居村268人。 濯田镇昇平村朱屋 始迁祖及年代失考,朱得義,由泮坑迁入黄屋圩 (朱屋),今传31世,居村772人。
濯田镇昇平村中杉坑 始迁祖及年代失考,今传30世,居村156人。 铁长乡芦地村 始迁祖及年代失考,今传32世,居村226人。 庵杰乡社背村 始迁祖及年代失考,今传33世,居村448人。 庵杰长科村朱塘组 始迁祖及年代失考,今传33世,居村152 人。
南山镇朱坊村 始迁祖及年代失考,今传30世,居村214人。 四都红寮村万团 明代正德年间,朱廷铸,由朱长坑迁入,今传33世,居村116人。
城关 始迁祖及年代失考,居村105人。 6、连城县朱姓
隔川乡朱余村 始迁祖何时何地迁入待考,现居村500多人。 7、漳平市朱姓
新桥镇石码村 宋代,朱英从东坑里迁入,今传29世,现居村460人。
44
溪南镇长荣村 宋代,朱公济从东坑里迁入,今传29世,现居村120人。
赤水镇田头村 始迁祖何时何地迁入待考,现居村150人。 桂林后福村 始迁祖何时何地迁入待考,现居村2280人。 西园镇隧林村 始迁祖何时何地迁入待考,现居村460人。 南洋镇暖州村 始迁祖何时何地迁入待考,现居村500人。 南洋镇利田村 始迁祖何时何地迁入待考,现居村988人。 南洋镇党口村 始迁祖何时何地迁入待考,现居村140人。 城 关 北 门 始迁祖何时何地迁入待考,现居村120人。 (九)宁德市 1、蕉城区朱姓
六都飞竹村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朱瑞案,由南埕迁入,今传34世,居村248户,1068人。
洪口乡库山村 明嘉靖二年(1523年),始迁祖,由何地迁入待考,今传16世。另一支朱陈祐,康熙十五年(1676年),由何地迁入待考,今传19世。两支繁衍185户,821人。
飞鸾镇亭里村 年间不详朱世初,由福鼎金钗溪迁入,今传15世,居村111户,525人。
2、福安市朱姓
下白石福屿村 迁入年间待考,朱埙,由寿宁广地村迁入,今传25世,居村115户,460人。
下白石南浦村 乾隆年间朱王六,由南门岗迁入,居村81户、376人。 城北街道步昇(步下)村 朱兆鎌,由塘口(瓮磘)迁入,今传9世,居村48户,227人。
坂中步兜山村 朱景福,何时何地迁入待考,居村86户,454人。 社口镇大坪村 咸丰年间朱义章,由寿宁县丰谷庵村迁入,今传11世,居村26户,136人。
潭头镇过溪洋 始迁年间待考,朱元寿由福安太逢马口迁入,今传 11
45
世,居村24户,120人。
潭头镇梹槔岗村 何时何人何地迁入不详,居村30户,122人。 晓阳镇奶宫村 始迁年间待考,朱世凤、世玉昆仲,由汀州府上杭县迁入,今传13世,居村43户,269 人。
3、福鼎市朱姓
管阳镇金钗溪村 元至元年初(1280-1285年),朱梦环,由浙江平阳迳口迁入,今传31世,居村320户,1100人。
管阳镇唐阳村 清乾隆四年,朱世麟,由金钗溪迁入,今传9世,居村162户,810多人。
管阳镇花亭村 雍正年间,朱文引,由金钗溪迁入,今传 13 世,现居村126户,587人。
管洋镇后璋(庄)坪村 明嘉靖年间,朱契,由金钗溪迁入,今传20世,居村130户,450人。
管阳新庄村 明代,朱湜,由金钗溪迁入,今传17世,居村60户,250人。
管阳棬桥头村 明正德年间(一说嘉靖),朱淳,由金钗溪迁入,今传16世,居村25户,100多人。
管洋镇管洋村 朱可池、朱可润、朱可沣何时,由金钗溪迁入待考,今传9世,居村100户,450人。
点头镇岗后村 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朱文英,由温州度山迁入,今传11世,居村50户,200多人。
点头镇山柘村 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朱钦干,由岗后迁入,今传19世,居村238户,1000人。
点头镇果洋村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朱汉,由金钗溪迁入,今传20 世,居村385户,1500 人。
点头镇马洋王孙村 万历年间(1573-1619 年),朱廷,由果洋迁入,今传 10 世,居村 270 户,1100 人。
点头镇滩黄村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 年),朱廷杨,由岗后迁入,
46
今传12世,居村39户,170多人。
点头镇长坑村 清雍正三年(1725年),朱延秀,由岗后迁入,今传11世,居村45户,190多人。
点头镇石塘里 清乾隆二年(1737年),朱长南,由岗后迁入,今传11世,居村65户,260多人。
点头镇街道 明万历十年(1782年),朱延匡,由安徽凤阳迁入,今传16世,民国三年(1913年),朱修顺,由石塘里迁入,今传七世,居村206户,827人。
店下镇朱峰村 宋咸淳十年(1274 年),朱演,由浙江平阳迳头迁入,今传26世,居村 319 户,1388 人。
店下镇溪岩贡洋村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 年),朱天袞,由朱峰迁入,今传11世,居村38户,189人。
店下镇店下街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朱忠麟,由朱峰后岗迁入,今传8世,居村28户,121人。
店下镇溪美(溪尾)村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朱癸十二,由金钗溪迁入,今传25世,居村80户,400人。
白琳镇白琳村 清咸丰年间,朱奇倘,由金钗溪迁入,今传10世,现居村20户,104人。
贯岭镇茗洋村 清雍正三年(1725年),朱肇福,由果洋迁入,今传12世,居村40户,160人。
贯岭文洋村 清乾隆年间,朱奇锡,由金钗溪迁入,今传10世,现居村45户,160多人。
沙埕镇朱厝里 清同治九年(1870年),朱晓达,由浙江马站城门迁入,今传5世,居村25户,103人。
嵛山镇嵛山村 清康熙年间,朱应辉.朱应宝.朱应聪,由金钗溪迁入,今传12世,居村100户,300人。
磢门畲族乡顶家楼村 清乾隆十九年(1734年),朱英标,由浙江平阳宜山镇朱处迁入,今传10世,居村 43户,160人。
47
太姥山镇孔坪甲坪村 清乾隆年间,朱英杞、朱英连兄弟,由浙江平阳县宣山镇迁入,今传10世,居村72户,288人。
桐城街道十字街 清康熙八年(1669年),朱君德,由浙江温州永嘉场华蓋乡四都迁入,今传13世,居村15户,102人。
4、霞浦县朱姓
五路朱氏 北宋仁宗年间,始迁祖名讳待考,由安徽凤阳府中街后迁入,今传34世,居村140户,560多人。
沙江朱氏 康熙二十八年至四十八年间(1989-1709年)朱日旭迁 入,今传14世,居村200多余户,830多人。
三沙虞公亭朱氏 乾隆二十年至五十三年间(约1755-1788年),朱耒艳由晋江县内坑桔里乡迁入,今传8世,居村50户,267人。
5、寿宁县朱姓
芹洋乡广地村 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朱少一,由政和丰谷迁入;元皇庆二年年(1312),孙朱培,由丰谷迁入,今传 23 世。现居村216户,1081人。
芹洋乡丰谷村 始迁年间待考,朱尚乾、朱振邦,由广地迁入,今传11世。居村115户,568人。
南阳镇官洋村 清康熙十六年,朱尚備,由广地迁入,今传12世,居村102户,450人。
凤阳镇延家洋村 清乾隆二年(1737年),朱嘉琦,由寿宁城关状元坊迁入,今传11世,居村85户,382人。
斜滩镇南澳村 康熙五十年(1711年),朱邦华,由寿宁城关迁入,今传13世,居村32户,158人。
芹洋看牛山村 清光绪年间,朱御褒,由广地迁入,今传8世,居村28户,140多人。
托溪乡深垅村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朱珠四,由何地迁入待考,今传13世,居村24户,116人。
凤阳北山村 清康熙后期,朱玉璠、朱玉璞,由南澳迁入,今传8世,
48
居村22户,108人。
犀溪乡罗角山村 清乾隆年间,朱国槐,由官洋迁入,今传10世。居村22户,102人。
6、古田县朱姓
城东街道城关 明初,朱良侯,由侯官左二坊迁古田旧城五保街,今传25世,居村121户,480人。
凤都镇双珠村 明万历三年(1575年),朱健,由古田旧城五保街迁入,今传19世,居村1260户,3019人。
凤都镇溪头村 清雍正年间,始迁祖名讳待考,由凤都镇双珠村迁入,今传16世,居村153户,467人。
凤都镇上盛村 清乾隆年间,始迁祖名讳待考,由凤都镇溪头村迁居,今传15世,居村36户,136人。
凤都镇墓兜村 清乾隆年间,始迁祖名讳待考,由凤都镇双珠村迁入,今传15世,居村31户,125人。
城东街道双山前坪村 清乾隆年间,始迁祖名讳待考,由街道长岒村迁入,今传16世,居村29户,120人。
黄田镇上溪上碓塘村 明未清初,始迁祖名讳待考,由南平南山大坝迁入,今传17世,108户,350多人。
城西街道长岒村 康熙年间,始迁祖名讳待考,由江西赣州迁入,今传13世,居村37户,118人。
城东街道宝溪村 清中期,始迁祖名讳待考,由上碓塘村迁居,今传15世,居村43户,161人。
杉洋珠洋下丘村 明洪熙丙午(1426年),朱良清,由罗源上徐坪迁入,今传20世,居村68户,297人。
49
第三节 谱 牒
一、福州市
(一)鼓楼区
《北门湖前村朱家谱碟》
1997年朱其榆、其梅、祥耀等撰编现存8开纸线装打印本。 《紫阳朱氏族谱续修》
2000至2015年三次续修,9世朱金华撰写。
(二)台江区
《会试硃卷谱牒》
谱载朱禧年光绪戊戌科(1898年)会试中武举及其1至23世直系公婆名录等,刻版双色印刊,谱存罗源。
《白马桥朱氏宗亲族谱》
2011年,朱古倞第38世朱昌金整理撰写,为16开纸打印本。
(三)晋安区
《秀山朱氏族谱》
1985年,由9世朱一晖(又名祥生)撰编,台湾寄回8开纸线装打印本1册。
《秀山朱氏本堂支谱》
旧谱遗失,2006年,朱立辉、立煌、振金撰编,为8开纸线装打印本。
《紫阳朱氏子霖公派下分支族续修》
2015年,由10世朱孝建撰写。为8开纸线装打印本,具明世系源流演变状况、近代名人、迁入繁衍、字辈、生卒等。
(四)马尾区
《龙阳朱氏族谱》
宋绍定二年(1229年)始修,朱钰主修。1988年重修为大8开白绫手抄本。
50
《琅山朱氏族谱》
明宣德八年(1433年)始修;嘉靖二十六年重修。清乾隆四十八年再修,1987、2005、2016年又修。为大8开宣纸手抄本上下册并印刷16开电子版。
《琅岐凤山朱氏族谱》
明万历元年(1573年)始修。清康熙、乾隆年间两次续修。民国35年(1946年)重修。1998 年再修,为大8开宣纸手抄本。 《龙台朱氏族谱》
明代始修,经清、民国时期多次重修,1990年新修为大8开宣纸手抄本。
《上德凤山朱氏族谱》
民国37年(1948年)按琅岐凤山朱氏族谱记始修,1987年重修。 《朱氏族谱本家族分谱》 2008年16世朱加标拟初稿。
(五)、福清市
《四宝朱氏族谱》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据世代传记始修。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重修。光绪五年(1880年)续修。现存上世纪六十年代被焚时族人临难不惧火中取出的两修8开宣纸手写线装残卷,幸具明产业、世系、墓葬、名人、迁居、戒规等,谱存本村。
(六)长乐市
《紫阳中山朱氏族谱》
清代始修,旧谱散落,2000年重修。
(七)闽候县
《紫阳郡朱氏岭头族谱》《岭头朱氏总谱》《琅山朱氏族谱》 明隆庆四年(1570年)初修,历明、清、民国及1987年六修。现存三、四、五修四开宣纸线装手写3本和 1987 年六修及2005、2016年与祖籍琅岐朱氏合修电子印刷版《琅山朱氏族谱》。
51
《南阳朱氏族谱》
民国26年(1937年)始修,为宣纸手抄本。 《方山朱氏崇家谱》 手抄谱1本。
(八)连江县
《祠台朱氏族谱》
清咸丰十年(1860年),瑞麟9世朱文煌等始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重修,民国 32 年(1947年)江立崧再修,1993年又修。现存四修谱冠名《祠台朱氏族谱》8开线装手抄本。
《澄江朱氏家谱》
2002年,由厚字辈搜集资料,祖山考证,2013年修成,补遗待考。 《东湖朱氏族谱》
原谱无存,2005 年族长朱道玉、总理朱学良等凭籍故老记忆与考于字迹模糊的神主牌墓碑重修。现存《东湖朱氏族谱·福禄寿喜房东湖支派》线装本、《东湖紫阳朱氏族谱》草本和2000年修《禄房上山支派谱》《禄房洋格支谱》。
《辋川朱氏支谱》
2010 年纂编为8开宣纸手写线装本。
(九)闽清县
《葛陂朱氏宗谱》
明嘉靖四年(1525年),13 世朱焕始修。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19世朱统宇、世美续修。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民国32年(1943年)三次续修,为宣纸手抄本。1993年,朱祥凯等五修,现存五修电子版印《葛坡朱氏宗谱》。
《古峰朱氏家谱》
原谱失传,1990年初修,2014年6月续修,现存续修电子印刷版谱。
(十)罗源县
《沛国朱氏族谱》
52
北宋末,迁始祖朱良与堂兄朱以致拟谱序,明永乐元年(1403年)收集资料,洪熙元年(1425年)由朱人才作序并纂编。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林梦松创牒,道光十四年(1834年)知县林之华作序并纂编,浦城县训导林梦松作序,邑庠生王永定绘图,江南浙江广东三省提督黄正纲题赞。1978年重修,为宣纸4开手抄本。
《徐坪朱氏族谱》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始修,乾隆十七年(1752年)二修,嘉庆七年(1802年)三修,同治十三年(1874年)四修,民国5年(1916年)五修,1982 年六修。旧谱多散失,仅存部分房谱。1982年根据部分房谱资料补充重修,为宣纸4开手写本。
《紫阳朱氏族谱》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始修,因公用失传。1980 年重修,为宣纸4 开手抄本。
《三角洋沛国义春堂朱氏族谱》
清道光十年(1830年)始修,文斋居士谢仰乐执笔,刻板印刷1册;1997年续修,为宣纸4开手写本。
《后路朱氏族谱》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始修,1995年重修,为宣纸4开手抄本。2005年三修,朱桓纂编,为电子版印刷本。
《沛国郡蓝田朱氏谱》
传旧谱被三房祖旺子孙带走,迁居福宁府。清末,重撰成稿,解放前期已失。2003年,28 世朱桓历20多年艰辛遍寻记录三易其稿终成电子版印刷本。
(十一)永泰县
《茱山朱氏族谱》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朱廷用始修,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五修,1997年朱钰钦、朱芝成等重修。
《梅楼朱氏家谱》
53
明万历年间始修,1989年朱授章等重修。 《文漈朱氏家谱》
1990年始修,2007年重修。
二、厦门市
《鹤浦朱家族谱》
1910年始修,编撰者不详,手写本。 《银青后亭朱陈族谱》
2009年10月朱振仲、朱文传、朱清平、朱金炳、朱瑞成合修。 《朱氏族谱叙》
台湾后龙宗亲带回寻根问祖。
三、漳州市
(一)龙海市
《镇海朱氏族谱》
编撰年代,编撰者不详,手写本。现存朱结成处。
(二)漳浦县
《朱氏族谱》
1995年,罗山村朱则林修编。
(三)云霄县
《贻合堂族谱》
1990 年,朱飚编修,手抄本。 《云霄朱氏族谱》
2001年,朱全春主编,朱金源总编。
(四)诏安县
《沛国堂朱氏族谱》
2006年,朱智变编修,电子版,现存朱立光处。 《馨德堂朱氏族谱》
2009年,朱清源编修,电子版,现存朱立光处。
(五)东山县
54
《宅山朱氏族谱》
1995年,朱子周编修,2016年重修,印刷本。
(六)平和县
《平和朱氏九和谱》
1986年朱沛然、朱元铨主编,分2集。 《平和朱氏族谱》
2003年,朱氏大宗祠组织编修,朱培杉、朱铭声主编。 《三坑朱氏族谱》
2011年,朱元祥、朱寿田、朱镇强编修。 《龙田衍派谱》
保存在苏洋村洪坑朱椿龄处,谱记明永乐六年。 《翔鹏朱谱》
谱载静逸公裔孙世系等。保存在朱再阳处。
四、泉州市
(一) 鲤城区
《兴泉朱氏族谱》
明景泰三年(1452年),朱鉴主持编修。手抄本,共47页码。
(二)晋江市
《梅溪朱氏历代谱系》
清光绪二十三年,朱劣孙、朱敦孙主修手抄本。 《茂里朱氏家谱》
清宣统二年(1910年)朱澄清编修,2008年,朱文礼、朱阿仁续修,电子版印刷本。
《晋江橘里后山瑞明锡畴房世系谱》
民国18年(1929年),浙江平阳张子卿第三次续修,宣纸木刻印本。 《龙湖茂山瑞明仁存房世系谱》 民国18年(1929年)编修。
《上岭朱氏茂山瑞明仁存房支谱》
55
1997年,萧湘叟、萧湘洋撰修,手抄本。 《上岭朱氏长房七 祧支谱》 1997年编修,手抄本。 《橘里朱氏宗谱》
2004年,由朱景星、朱仁萍、朱礼坂主修,电子版印刷本,共589页。
《晋邑安平后桥朱氏族谱》
2012年修建祖厝时聘请黄四海撰修,手抄本。 《溜滨朱氏宗谱》
历代三次编修,文革被毁无存。
(三)石狮市
《永宁朱氏房谱》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15世裔孙朱光琴撰修,手抄本。
(四)永春县
《永春文翰朱氏族谱》
清乾隆六年(1741年)7世朱光仅倡修拜序,民国5年(1916年)眷弟邓阳春再次编修。
《林东朱氏家谱》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始修。
(五)泉港区
《三朱(后林)朱氏族谱》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秩始修。民国14年(1925年)再修,1986年重修,1990年四次编修,电子版印刷本,约4.24万字。
《赤屿岭朱氏族谱》 道光年间修,宣纸线装本。 《仙境钱江朱氏族谱》
2016年,乡贤捐资,朱定波主持编修铅字印刷本,共287页,分十三章节。
56
(六)安溪县
《清溪朱氏族谱》
明万历九年(1581年)始修,至今六次重修,宣纸手抄本。 《福帽魁梅兜朱氏族谱》
明万历至2002年七次续修,手抄本。 《安溪田底朱氏族谱》
清乾隆三十二年(1758年)始修,宣纸手抄本。 《林东朱氏家谱》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始修。
五、三明市
(一)永安市
《朱氏家谱》
明崇祯二年(1629年),永安贡川全侯以笔记形式记下家谱。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光遐再修,木刻印本。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丕祥、丕富主持三修。1998年,毓春、启盛、启金、启肇等人主持四次重修。
《沛国朱氏族谱》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永安小陶绳祖主编并作序,光绪五年 (1879年)仕贤、光勋重修,木刻印本。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正晖、正阳、信忠三次重修,民国18年(1929年),品珊、品南、上河四次主修。1997年,品太、光学、上耿、昌耸、光习倡议重修。
《朱氏族谱》
始修年间不详,1992年,宁化水茜历十一次重修。 《新安郡朱氏族谱》
始修年间不详,至1996年,三次重修。
(二)泰宁县
《朱氏谱牒》
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朱口镇朱口乡初修,咸丰四年(1854年)二修。光绪六年(1880年)三修。民国7年(1918年)四修。2002年五
57
次重修。
《朱姓谱牒》
始修年间不详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二修。光绪元年(1875年)三修。民国31年(1942年)四修。1993年五次重修。
(三)尤溪县
《朱氏族谱》
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始修。原谱因大火被毁,民国17年,王德经主持重修。内容有源流、谱序、世系图、家训、行第小引、人物志等。1971年,由朱士炎主持续修。
《联洋朱氏族谱》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始修,1955年陈炳秋再修,2014年三修。 《紫阳朱氏建安谱》
明刻本,1982年在尤溪县梅仙镇乾美村朱熹后裔朱培清家发现。经专家鉴定,是研究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珍贵资料,被列为1982年全国四大文物发现之一。本谱修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系朱熹第十五世朱瑩主编。内容有会元、尚像、世系、褒典、实录、象贤、丘陇、祠院、渊源、留题等。
《沛国郡紫阳朱氏族谱》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朱绳祖编修,清礼部尚书后学王安国作序。光绪三年二修。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修。民国28年(1939年)四修。1997年再修。
《朱氏宗谱》
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始修,朱鹏飞主持编修。咸丰九年(1859年),黄承汉续修。光绪十七年(1819年),吴绍雍主笔三修。1959年,汤川陈炳秋先生主笔四修。1984年,黄会楷先生五修。
《龙洋朱氏宗谱》
清咸丰九年(1859年)始修,洋中朱延信敦靖黄承汉编修。光绪十七年(1891年),朱光辉聘请吴绍雍先生二修。1960年,朱龙嘉主持,
58
汤川陈炳秋三修。1991 年,族长朱尤巧主持,康林黄会楷主笔四修。2002年,朱龙殿再次聘请黄会楷五修。该谱内容有源流世系,族人生、娶、卒、葬,架构及在外工作人员的单位地址、职务等。
《长华朱氏宗录》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始修,谱载谱序、旧记、墓葬、山场、田地、世纪等。
《长华朱氏族谱》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始修,谱载有谱序、旧记、墓葬、山场、田地、世纪等。
《华口朱氏宗谱》
清代始修,民国8年(1919年)遭匪乱被焚。1999年,中仙朱可爱主持重修。谱载、朱裴序(宋朝太师)、始祖序、宗派分支、世系图等。
《凤元朱氏族谱》
民国36年(1947年)始修,西城张胜高主持,聘请上云十二都林中春秀才编修。该谱历二百七十八年,约5.7万字。
《大宁朱氏族谱》
原谱遭洪水遗失,现存宗谱是1989年,溪尾朱文峰、朱元地前往坂面后塘查阅谱系,复印原谱汇集。2002年2月重修,谱载有旧序、新序、世系、宗祠、图像等。
《沛国谱系》
始修年代不详后塘朱日惠后裔编修,谱载有谱序、祖图、派系、墓葬、山场等。
(四)建宁县
《芦岭邹家湾朱氏宗谱》
明正德五年(1510年)始修,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二修。三修无考,嘉庆十六年(1811年)四修。咸丰元年(1851年)五修。
《上黎朱氏宗谱》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始修。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续修。
59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修。乾隆十七年(1752年)四修。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五修。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益谦六修。同治十三年(1873年)七修。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介卿八修。民国32年(1943年)士林九修。1992年乃康、继铭十修。
《仍田朱氏宗谱》
清乾隆初,朱子贵长朱子月山主修。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修。道光七年(1827年)三修。光绪元年(1875年)四修。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五修。民国38年(1949年)六修。2010年七修。
《朱氏族谱》
始修何时无考,至1949年前有过九修。前七修已经失考,八修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完成。民国31年(1942年),朱士林主稿并作序,为九修。
《白眉朱氏十修宗谱》
1992年始修,里心镇朱家第29世朱乃康在原建宁《朱氏族谱》基础上,重新主稿(并作序),历时一年完成,定名为《白眉朱氏十修宗谱》。全谱共分24册,3600页,80万字。谱载有旧序、山场祖产、列祖画像、仕宦录、列祖颂、墓志、领谱字号、各房字派、各房子孙名录等。
六、莆田市
(一)仙游县
《钱江宗史》
宋绍煦元年(1190年)朱泳始修,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汝时二修,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朱彦卿续修,清雍正三年(1725年)朱凤洲四修。记叙时间跨越宋、元、明、清四朝代,谱载源流、世系、谱序、谱例、诰敕、传志、像赞、祖祠、宫寺、疆界、祭业、祭文、列代公妣生卒时辰,墓址座向等,今存手抄孤本。
《文雅堂朱氏族谱》
清道光十八年(1884年),鲤城朱丝谨编修,裔孙朱可大极力保护,方存。
60
《仙惠朱氏族谱》
1996年,朱仁民主编,其族系琳井、钱江、石阜朱氏,质疑,待考。 《钱江朱氏续谱》
根据《钱江宗史》版本,2007年,朱寨朱玉元主编。 《中华·旗峰朱氏宗史》 2014年,由龙华朱政才主编。
(二)荔城区
《琳井朱氏族谱》
宋崇宁元年(1102年),少保朱绂始修。宋明清再六次重修,但已失传,后从台湾朱氏宗亲复印此本。
《水南琳井朱氏族谱》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编修,编者无考。为复印本。 《莆田石阜朱谱》
清道光七年(1827年),黄石朱洋编修。 《琳井紫筠房朱氏族谱》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编修。 《瑞明房朱氏族谱》
民国12年(1923年),江西朱通斋、礼富、熏沐同编修。复印本。 《石阜沙棠房谱》
1937年,塘下朱细焰编修。 《莆田朱氏通谱》
1999年,朱玉华、朱鸿祚合编。2005年,朱玉龙、朱光华、朱文喜、朱金星续编。
(三)秀屿区
《石阜象峰忠房谱》
宋政和六年(1116年),朱裒编修。 《琳井蔡岭大明房家乘》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岐下朱文孙编修。
61
《琳井大明房朱氏族谱》
清光绪十年(1884年),忠门朱捷章编修。
七、南平市
(一)延平区
《朱氏族谱》
宋宝祐五年(1257年),南山大坝朱福孙始修,元、明、清历代六次重修,2015年朱梦麟、朱从富主持编修。印刷本。
《朱氏族谱》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朱祥春始修。2016年朱孟麟、朱长富再修。 《朱氏族谱》
1985年,塔前镇龙坪后朱远丕始修。
(二)建阳区
《婺源茶院朱氏世谱》
宋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编修。 《紫阳堂朱氏家乘》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编修。 《紫阳堂朱氏家乘》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编修。 《考亭紫阳朱氏总谱》
2000年,朱银汉、徐学仁、朱荣元编修,朱祥南谱序。
(三)邵武市
《沛国朱氏族谱》
明嘉靖年间始修,将乐朱梦炎派下邵武芹洋半岭家谱,1995再修。
(四)武夷山市
《朱氏本支》
崇安县南门,毁于文革。 《崇安朱氏宗谱》 诚正堂谱,只存首册。
62
(五)建瓯市
《婺源茶院朱氏世谱》、《紫阳朱氏建安谱》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翰林院博士朱滢始修。存省图书馆。 《建瓯紫阳朱氏宗谱》
2004年,27世代孙朱正珪历经四年整理编修。
(六)浦城县
《南丰朱氏平川族谱》
元大德九年(1305年)始修。至民国历四次重修。 《忠信朱氏族谱》
明嘉靖十一年(1562年),朱涛始修。之后明清五次重修。
(七)光泽县
《光泽浔江朱氏族谱》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始修。至 1998年六次重修。现只存再修族谱。
(八)政和县
《外屯朱氏族谱》
1981年,朱观良、朱观相编修。 《外屯朱氏家乘》
1981年,朱林富、朱陈松、朱林仁等编修。 《进坑朱氏谱》
南宋淳煦十年(1183年)始修。历代至1985年六次重修。
八、龙岩市
(一)新罗区
《红坊黄坑朱氏族谱》 文革丢失部分,未能重新编修。
(二)永定区
《考亭紫阳贵竹朱氏族谱》
2001年始修,2017年再修为《永定朱氏族谱》。
63
(三)上杭县
《珊瑚大坪冈朱氏族谱》 手抄本。
《湖洋镇仙华朱氏族谱》 手抄本,并复印本。 《复兴公世系朱氏族谱》
2006年,嘉庄村、坝头角村族人合编。印刷本。 《上杭县朱氏族谱》
2016年,上杭县姓氏源流研究会主编,印刷本。
(四)武平县
《紫阳考亭武平开基祖小四郎公世系谱》
明天启六年(1626年)始修,2003年朱仰辉重修。 《沛国郡武平张畲村朱氏族谱》 编撰人及年代无记载。
(五)长汀县
《瑞金市朱坊上朱氏第十修族谱》 1999年秋编修。
《沛国堂福建长汀朱氏族谱》 2010年秋编修。
《沛国堂福建长汀南山朱氏族谱》 2013年春编修。
(六)连城县
《朱氏族谱》
1949年,隔川乡始修,1999年二次重修。
(七)漳平县
《沛国堂漳平石码朱氏族谱》
元大德九年(1305年)始修,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二修,康1370年)三修。1987年朱彩兰重修。
64
熙九年(
《沛国堂漳平后福朱氏族谱》 2013年朱大洲编修。
《沛国堂漳平长荣朱氏族谱》 2013年重修。
(九)宁德市 (一)蕉城区
《库山朱氏宗谱》
明万历六年(1578年)始修。清道光、光绪、宣统间三次重修。民国至1982年再次重修。
《六都朱氏宗谱》
清咸丰九年(1859年),许登岱、朱良斋始修。后至民国四次重修,2012年并编入《寿宁朱氏联谱》。
《外表村朱氏族谱》
1991年,朱裕庆等主持,鹗山嵩德堂后学林榫编修。
(二)福安市
《瓮磘朱氏宗谱》
明永乐元年(1404年),裔孙朱世琳始修。清乾隆、嘉庆、咸丰、宣统间四次重修。
《南湖朱氏家谱》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由翰林学士朱璋始修。乾隆,咸丰年间二次重修。2012年,福安溪尾汤佩书再次编修。
《福屿朱氏宗谱》
道光二十八年(1849年)始修。而后至民国历三次重修。2009年并编入《寿宁朱氏联谱》。
《奶宫朱氏宗谱》
清光绪元年(1875年)杨作舟撰编。民国18年(1929年)续修。
(三)福鼎县
《朱峰朱氏宗谱》
65
元至大四年(1311年)户部尚书安戴鳌主持始修。清至民国六次重修。1981年、1996年、2010年三次重修。
《金钗溪朱氏宗谱》
清乾隆九年(1744年)始修。后每隔30年左右再修,共十次重修。 《三柘朱氏族谱》
乾隆十六年(1751年)始修。清至民国修四次。共和国后修四次。 《硖门顶家楼朱氏宗谱》
清雍正七年(1742年)重修,后多次重修,2005年再修。 《硖门渔井朱氏宗谱》
道光三十年(1850年)始修,光绪十七年(1890年)、民国36年(1947年)、1976年、1996年分别重修。
《十字街朱氏宗谱》
民国25年(1936年)始修。2003年重修。 《沙埕朱厝里朱氏宗谱》 2011年十二次重修。 《龙安朱氏宗谱》 2014年十二次重修。 《店下罗口朱氏宗谱》 2015年重修。
(四)霞浦县
《五路朱氏宗谱》
何时始修未详,清代三次重修,1999年再次重修。 《沙江朱氏宗谱》
何时始修未详,民国至今有三次重修。 《虞公亭朱氏宗谱》
1996年朱庆贻记忆初稿,2000年参与《晋江橘里朱氏宗谱》对接编修,印刷本。
(五)寿宁县
66
《寿宁凤阳朱氏总谱》
宋绍定五年(1232年)翰林学士陈汝玉始修。元、明、清历代七次重修。民国32年(1943年)浙江东隅胡效麟再次编修。宣纸印刷本,存广地村朱孝山家。1990年再修,手抄本。2011年朱传茂、朱明林等再次编修,印刷本。
《广地村紫阳朱氏族谱》
元至正元年(1341年)始修,李春茂序。明清间五次重修,2004年再修。2010年编印刷本。存广地村。
《托溪深垅朱氏族谱》
清嘉庆元年(1796年)始修。此后又修三次。2011年,朱明林又修。 《山埂朱氏族谱》
清光绪二十一年(1901年)始修。1988、1995、2011年三次重修。 《廷加洋朱氏族谱》
清同治十年(1871年)始修。民国以来五次重修。 《南阳官洋朱氏宗谱》
民国38年(1949年),龚之圭编修。2001年龚晓峰重修。2011年朱明林再修。
《南澳朱氏宗谱》
1988 年,叶支山主笔编修。2011年,朱明林再修。 《丰谷朱氏族谱》
1988 年,叶生辉、张炯编修。2011年,朱明林再修。
(六)古田县
《厚坵朱氏族谱》
清道光至公元1989年,六次续修。小8开宣纸手写线装本。 今存民国修的及1989年修的各1本。
《黄田上碓塘朱氏族谱》
1996年,朱作智编修。
67
四、文化遗产
一、著述与艺文
(一)著述 1、福州市
(1)朱端章 宋代,长乐人,著有《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卫生家宝方》、《庐山拾遗》等40余卷。
(2)朱之蕃 明代,著有《宋季勤王陈氏一门三忠诗集序》。 (3)朱式谷 清代 著有《瞻云草》、《陇西游芏》、《归云革》、《怡山馆诗抄》等。
(4)朱芳徽 清代,著有《绿天吟榭诗稿》。
(5)朱晓惠(1956- 年),著有《诗学视野中的宋词意象》、《冰心名篇赏读》等。
2、厦门市
(1)朱水涌(1949- 年),主要著作:《诗歌形态美学》(与盛子潮合作)、《文化冲突与文学嬗变》、《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小说》(与应锦襄、林铁民合作)、《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世纪初与世纪末》、《中国现当代文学》、《叙事与对话》、《鲁迅》、《厦门与世界》、《厦大往事》、《黉门絮语》、《鲁迅与世界》(主编)、《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监测与研究》(第1、2、3辑,主编)、《鼓浪闻音》(主编)等。
(2)朱莹莹,现代,著有《民宿鼓浪屿》。 3、漳州市
(1)朱 馆,明代,著有《㟌崆诗集》
(2)朱天球,明代,长泰人,著有《家礼易简编》《淇园存稿》。 (3)朱 锳,年代不详,著有《西崖集》《艺余集略》。
(4)朱龙翔,明代,著有《南陔汤誓补》《南陔汤誓二补》《悔少诗集》。
68
4、泉州市
(1)朱 鉴,(1390-1472年)明代,字用明,号简斋。著有:《朱中丞奏仪》两卷,《原学稿》4卷,《孝感录》1卷。
(2)朱安期,明万历四年(1576年)撰修《永春县志》。
(3)朱 昭(1492-1564年),著有《亡羊》、《憎蚊》、《望云》、《蜜蜂》等赋20篇,汇集为《小园抱瓮录》。《读书欢》、《索居吟》、《桃源行》、《好恶吟》等诗,入选《惠安县志·文苑》。《蠹木赋》、《梓于家》等赋入选《清源文献》。
(4)朱一龙(1515-1590年),著有《抚夷通论》。《一统与图略》、《敭历余稿》、《游海梦谈》,还有《诗余类编》共 16 卷。
(5)朱又焕(1587年-1644年),著有《户桓谏草》四卷,集有他在户部任上所有奏疏谏章。
(6)朱 梧 明晋江人。著有《琬琰清音》、《诗集。》 (7)朱 轸 晋江人。著有《诗经》一部。
(8)朱兆纲(1616-1693年),惠安人。编撰《惠安县志稿》,著有《云中吟》6卷、《冀北吟》6卷、《睡足堂集》、《弃余文集》等。其《冒雨过固关》、《禹陵》、《秣陵秋夜》、《江行杂咏》、《舟上有感》、《丙寅中秋》等 12 首入选《螺阳文献》。
(9)朱 彤(1522-1566),石狮人。1542年编撰《莅官总要》。该书由陈敬法增补为《崇武所城志》。
(10)朱又孜(1577-1654 年),泉港人。著有《宁淡居集》、《澹宁居诗集》4卷。其《咏墙花》、《江岸桃花》、《长相思》、《梁甫吟》等诗,编入《惠安县志·文苑》、《螺阳文献》。
(11)朱 莲,清代,石狮市人。著述《十韵草堂诗文集》。 5、三明市
朱 熹(1130-1200年),在朱熹的几十种著作中,主要代表作有《西铭解义》、《太极图说解》、《四书集注》、《朱子语类》和《朱文公文集》等5种。特别是《四书集注》一书,更成为明、清时期中国学子们的基础课
69
本。
6、莆田市
(1)朱文霆,元代莆田人。著有《葵山文集》(列入四库存书书目,载入元史艺文志,藏浙东天一阁)。
(2)朱 宁,元末,莆田黄石人。著有《逊国名臣传》。 (3)朱 悌,明代,莆田黄石人,著有《集解中庸》。 (4)朱鸣阳,明代,莆田黄石横塘人。著有《南冈集》。
(5)朱 淛,明代,莆田黄石塘下人。著有《天马山房遗稿》8卷(载入《四库全书》)、《天马山赋》、《雪壶歌叙》、《侯山寿章》、《落纲协办志》等。
(6)朱元春,清代,莆田黄石塘下人。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与林麟焻合修《莆田县志》36卷。
(7)朱维干(1894-1991年),莆田黄石人,著有《福建史稿》、《四库全书闽人著作提要》、《莆田县简志》、《铁苍文集》等。 7、南平市
朱金紫,建阳人。著有《碧斋吟草》手抄本1卷。 8、龙岩市
朱大可,1957年生。武平县人。著有《燃烧的迷津》、《聒噪的时代》、《话语的闪电》、《守望者的文化月历》、《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记忆的红皮书》等。
(二)艺文
1、福州市
朱棠溪(1904-1999年),著名书法家,福建书坛代表性人物之一。其作品参加全国第一届、第二届书法篆刻展、河南国际书法展、日本现代中国书道展等,被国内外数十家书画美术馆院收藏。著有《楷书习字帖》(福建人民出版社1979年)、《地震科普字帖》(合著,地震出版社1991年)以及《春联积翠》等书。
70
2、厦门市
朱水涌(1949-现在),电视剧作品:大型文献纪录片《陈嘉庚》(1-6集),《厦门谣》(1-3集)《白鹭之旅》、《南强之旅》、《百年学村》、《中国厦门》、《鼓浪屿往事》等数十部。
3、泉州市
(1)朱益利(1512年-1562年),字及惠,号光远。晋江六都后山人。泉州南少林寺护法武僧。著有《南少林拳法》。
(2)朱 秩(1539-1614),著有《伏虎岩》等诗作入选《惠安县志·文苑》。
(3)朱又孺(1588-1616年),其作品《相逢行》、《三妇绝》、《门有车马客》等入选《惠安县志文苑》、《螺阳文献》。其妻戴云也是位颇有成就女诗人,其多首诗也被编入《惠安县志·文苑》和《螺阳文献》。
4、三明市
(1)朱仕玠,清代,著有《筠园》、《谿音》、《音别》等诗集。 (2)朱仕琇,清代,著有《梅花崖文集》30卷,外集8卷。 5、莆田市
(1)朱文风(1907-1997年),书法家,著有《文风楷书》、《广告字九百字》、《海客书影》,《朱文风冠顶联集锦》、《朱文风古体诗六十二首汇编》等。
(2)朱国福(1920-2003年),戏剧家,参与编辑《福建戏曲传统剧目选集》。主编《莆仙戏传统科介》,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3)朱宇南(1942-2010年),画家,多幅作品参加省级、全国及海外美展,获得一等奖或优秀作品奖。出版专著有《线描人物画指南》、《速写与构图指南》、《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朱宇南作品精选》。
(4)朱谷忠(1946-现在),涵江梧塘西庄人,曾任《散文天地》主编,福建省作家协会秘书长兼文学院秘书长,海内外文学家企业家报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酒巴小姐》、《回答沉默的爱》、《笑傲黄金》、《五彩恋》、《红草莓的梦》、《朱谷忠散文自选集》及诗作《乡野情歌》、
71
《潮声》等。
(5)朱石凤(1924年-2014年),国家一级演员、导演,导演的《团圆之后》和《春草闯堂》等莆仙戏誉满全国,1955年晋京演出,受到朱德、周恩来的接见(合影留念)。
6、宁德市
(1)朱挺光(1917-2004年),《晚晴斋诗文集》,福鼎太姥诗社编,1998年8月出版。
(2)朱玉锵(1926-2014年),寿宁区域名医,曾任寿宁县医药公司经理,历年著文9篇,诗词500余首,2001年1月编成《金声获韵》、《九峰传奇》两册,自行刊版赠送。
二、族规家训
(一)《朱子家训》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二)《朱伯庐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72
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见富贵而生诌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三)台江宁化朱氏家训,录《福州台江宁化朱氏宗亲族谱》 勤俭治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读书起家之本。 (四)福清 沙埔镇四宝村朱氏戒规,录(清)《四宝朱氏族谱》 天伦为重、纲常为首、尊卑为上、守分为本、礼义为要、廉耻为先、和睦为务等共八条戒规,其中天伦为重:不许忤逆父母,若不孝告请族房长重责叁拾板永革不许为人。
(五)闽侯县大湖镇岭头村朱氏祖训,录(清)《岭头朱氏总谱》 勤俭治家,和睦相邻;创业垂统,淡泊志存。
(六)罗源中房镇厚富朱氏治家格言录(清)厚富《沛国朱氏族谱》 道光元年桂月奉,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联保甲以弥盗贼,解仇忿以全身命,文公家廟敬录刊。六句,号六华门。
73
(七)罗源飞竹镇三角洋朱氏训俗六则,录(清)《三角洋沛国义春堂朱氏族谱》
孝父母、和夫妇、教子孙、睦乡里、安事乐等共六则120字,其中孝父母:问汝一身,从何有此,十月怀胎,千心万苦,天高地厚;三年哺乳,汝今成人,亲思宜补,所以圣言,孝顺父母。
(八)罗源起步镇蓝田朱氏祖训,录《沛国郡蓝田朱氏谱》 耕读为本,勤奋为先;科教为志,播德传贤。 (九)东山县宅山村家训《八勿八要》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损人而利己 勿妒贤能嫉能 勿矜己之长 勿谈人之短 勿称念而报横逆 勿费力而损物命 为国事要尽忠 对父母要尽孝 事师长要生礼 交朋友要生信 对老幼要敬爱 见危难要救扶 对德者要崇遵 对邻者要和睦
(十)仙境钱江朱氏家风,录《仙境钱江朱氏族谱》 敬祖宗、敦人伦、笃宗教、禁犯上、重继嗣、课子弟、 求博学、慎交友、积善德、勤职业、崇节俭、忍小忿、 恤贫苦、重师友、睦乡邻。 (十一)石狮永宁朱氏家训族规
爱祖国
炎黄子孙 四海为家 天南地北 爱我中华 国泰在先 后才民安 精诚团结 奋力拼搏 共绘蓝图 开创未来
敬祖先
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 祖宗创业 子孙受益 慎终追远 不忘族德 元宵冬节 二度祭祖 清明时节 上坟扫墓
遵祖训
74
鼻祖仁轨 谆谆教诲 终身让路 不枉百步 终身让畔 不失一段 时刻铭记 代代相传 指导日常 行为规范
孝父母
生我养我 历尽艰辛 孝道之本 贵在眼前 礼仪相伴 解忧排难 老时赡养 病中照料 百年事后 毋求排场
夫妻同林甘苦共尝崇尚科学精益求精求业劳作顾全大局公职人员杯水端平不沾毒品不欺不霸尊师敬长莫计人过赵钱孙李鼎力相助家廟祠堂 恩夫妻
百年好合 坚贞不渝 白头偕老 风雨同舟 赡老尽职 教子有方 齐心协力 建设家园
讲科学
攀登高峰 远离邪教 勿走歪道 继续学习 知识引领 科技创业 成果丰硕 与时俱进
勤劳作
谋生之道 农工商科 各尽所能 敬业爱岗 刻苦钻研 提高技能 服务大众 勤劳致富
慎公权
甘为孺牛 兢兢业业 不贪不懒 公平公正 一诺千金 取信于民 多办实事 造福一方
严律己
不染赌博 遵纪守法 诚信是本 不骄不躁 任劳任怨 不计名利 少说多做 艰辛先行
宽待人
助老爱幼 待人接物 彬彬有礼 胸襟宽阔 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 社会公德 善施乐助
睦邻里
百姓同源 左邻右舍 胜于兄弟 艰难困苦 利益攸关 谦让为先 和睦相处 共创和谐
惜公物
内中物器 祖先遗产 后人扩充 来之不易
75
人人爱护 谱牒文物 传家之宝 专人收藏 悉心保管
(十二)钱江朱氏家族十应当、需六戒,录《钱江朱氏续谱》、《仙境钱江朱氏族谱》
家族十应当:国法当遵,族谱当重,祠墓当展,名分当正,宗族当睦,闺门当肃,蒙养当豫,姻里当厚,职业当勤,治家当齐。
家族需六戒:戒危害祖国,戒背离人民,戒违法乱纪,戒骄奢淫逸,戒愚昧无知,戒见利忘义。
(十三)清代钱江朱赏保家训、家规,录 朱寨坪顶朱氏家谱《紫云阁》
家训:上合天心,下符民意,传树究策,福族志诚。
家规:不贪苟得之财,不为非义之事,不出租土地,不雇佣长工,不耕种鸦片,不沾淫欲,不养婢,不放债,不袖手旁观,不口蜜腹剑。
(十四)明代莆田朱端明训子诗,录 莆田《朱氏琳井紫筠房族谱》 数拳苔石对青蒲,夜静观书月正孤。思入大玄浑不寝,铜炉香尽听鸡鸣。年少心晴好读书,须当猛省着工夫。韶光不为游人缓,免得白头空自吁。老来便欲赋归来,心事百年未尽开。万卷诗书付吾子,天衢有路尽徘徊。敬夫夹持古圣规,时当检点细精思,吾身良贵常自爱,漫把圭璋点污泥。
三、宗祠
(一)福州市
琅山朱氏宗祠:明宣德十年(1435年)始建,坐落马尾区琅岐镇下岐村牛屿山西麓。明崇祯八年(1635年)、清乾隆间、民国35年(1946年)三次重修。上世纪九十年代重建。殿堂三进,殿殿登高,层层仰上;四周高墙,飞檐包脊,青瓦盖顶;梁柱木构,廊庑匀称,雕梁画栋。祠后有“紫阳园”。祠埕立有双斗旗杆碣,祠对面有照墙。建筑面积473.5平方米,明清古建筑风格。1999年列为马尾区文物保护单位。
凤山朱氏宗祠:坐落在马尾区琅歧岛凤窝村外街凤山。明万历元年(1573年)始建,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1998年重修,风火山墙,
76
三进三开间,阔15.1米、纵深39.3米,厅正中上有孙中山之子孙科手书“源远流长”匾额,祠埕阔15米、进11.5米,总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基本保持清代建筑风格。2001年列入马尾区文物保护单位。
龙江朱氏宗祠:明代始建,坐落马尾区琅岐镇龙台村,清初重修,2011年由朱昭权、朱昭协、朱永礼等族亲共同出资原址原坐向重建。为二进四扇三开间,土木结构,抬梁式木构架,四周风火山墙,祠前后均有大埕,建筑面积240平方米。2002年被福建省文化厅入编《八闽祠堂大全》。
龙阳朱氏宗祠:始建于宁宗嘉泰元年(1201年),座落于琅岐镇吴庄村洋下,为琅岐岛上历史转为悠久的宗祠之一,因历经多次维修,原木构架现已经更换。1991年海外宗亲捐资再度修缮,祠为二进四扇三开间长方形的四合院构建,由上、下两厅组成。面宽12米,纵深20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连着围墙内门埕17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大门楣石匾上阴刻“龙阳朱氏宗祠”,但由于历经年代久远及岁月沧桑,显得很古旧,2013年入选《海峡祠堂大观》。
厚富朱氏宗祠:明代始建,坐落在中房镇厚富村,清乾隆十一年(1747年)扩建,道光元年(1821年)重修,2013年新修,祠为二进木建构。前有回廊,前后天井,主体为四扇开间,两边大墙六扇,占地面积538平方米,建筑面积416平方米,宗祠保留明清建筑风格。正厅有六扇屏风,上录家训,号称“六华门”。祠前立双斗旗杆,大门上悬挂“进士”匾,门顶特制门楼亭。1986年列入罗源县文物保护单位。
大夫家庙:即原官田朱氏宗祠,明代始建,坐落罗源起步镇蓝田村,距现地北百米许。庙墙石砌,台阶等仿宋雕纹。清雍正年间移今址重建,2000年再建,坐向不变,有殿堂、天井、书院,后值房、厨房,西花园、会议室、展厅等,总建筑面积429平米。全国政协港澳台委员会主任朱训赠予《科教为志》金匾,2008年载入福建地方文化研究丛书《罗源风物志》,2014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塘朱氏宗祠:明代始建,坐落在福清市沙浦镇四宝村西塘,2016年重建。
77
紫阳中山朱氏宗祠:明代始建,坐落在长乐市航城镇紫阳村,1999年重建。
祠台朱氏宗祠:清康熙始建,坐落在连江县东湖镇祠台村,2002年重建。
紫阳朱氏宗祠:2012年始建,坐落在连江县东湖镇横街。 古峰朱氏祖祠:清代始建,坐落在闽清县古洋村,1985年重建。 葛陂朱氏宗祠:始建(待考),坐落在闽清县坂东朱厝村。1992年重建。
三角洋朱氏宗祠:明代始建,坐落在罗源县飞行镇三角洋村。 徐坪朱氏宗祠:清代始建,坐落在罗源县霍口畲族乡徐坪村。 墩头厝朱氏宗祠:明代始建,坐落在罗源县西兰乡后路墩头厝。 文漈朱氏宗祠:明永乐年间始建,坐落在永泰县同安镇文漈村。 中洋朱氏宗祠: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始建,坐落在永泰县长庆镇中洋村。
梅楼朱氏宗祠:明万历年间始建,坐落在永泰县长庆镇梅楼村。 (二)厦门市
马巷朱陈氏宗祠:马巷朱陈氏长房、三房宗祠为银青后亭朱氏宗祠,堂号“银青”。址在厦门市翔安区马巷镇街市头旁。明朝成化年间,先祖福全及先辈在马巷后陈(后亭)开创基业,筑祠奉祖。清代曾屡次修缮,民国再修,丁丑(一九九七)年二月初八动工重建,同年八月落成。坐西向东,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平方米。
魏里(朱陈二房裔)宗祠:明代始建,坐落在翔安马港镇中境村,2013年翻建。
林瑶(朱陈二房)宗祠:清光绪始建,坐落在林翔安马港镇瑶里村,1960年重建。
桐梓(朱陈四房)宗祠:清咸丰年间始建,坐落在翔安区马港镇桐梓(塘仔头),2008重建。
新塘铺(朱陈四房)宗祠: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建,坐落在同安新塘铺村,1944、2009年二、三重建。
新圩后行朱氏宗祠:始建不详,坐落在新圩后行西片,2016年重建。 高浦同安朱氏宗祠:明初始建,坐落在厦门集美高鹤浦路149号,
78
2016年重建。
(三)漳州市
龙海市鸿关大社村朱氏宗庙: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始建,坐北向南,原三进三开间。1999年重建为二进三开间,中一天井,土木建筑,重檐硬山顶,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占地12000平方米,堂上悬“微国文公”匾,埕右边立旗杆六角台一座,埕左20多米处立明朝华表一座,埕前方雕有一座龙珠,直径2.2米。2015年列入龙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龙海市九湖镇长福社朱氏祖祠:号“紫阳堂”,嘉靖年间始建,经多次修葺。2012年重建,坐西北向东南,土木建筑,二进三间,中一天井,左抱一回廊,重檐硬山顶,燕尾翘脊,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用地550平方米。并对祖厝潭重新改建,命名“聚宝塘”。1964年朱德委员视察长福村时命名“百花村”,现保存有陆定一亲笔题字“百花村”的墨宝。堂匾“徽国流芳”、“忠孝传家”。
云霄县岳坑大洞朱姓宗祠:明朝景泰年间(1455年)始建,又称“慈云祠”,座落在火田镇梁山西麓大洞村,坐东向西,家庙堂号“沛国堂”。占地面积12080平方米,建筑面积638平方米。民国22年(1933年)、2003年、2008年几次重修,保存明代祠堂建筑风格。龟蛇把水,出水辛口。家庙开五门,两道斜阶一对倒吊莲花,祠堂大埕有八角、六角、四角石旗杆。祠后山峰之巅有块巨石形似猴子,俯身探视祠内天井、猴子、屋脊、瓦槽口三点成直线,乃闻名中外的风水宝地——灵猴探井。2001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诏安县“庆德堂”:座落在诏安县城东北街,坐北向南,明永历年间始建,清乾隆二十五(1761年)大修,2003再次重建。祠堂占地面积36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平方米,门前青石石鼓一对,一进三开间、两廊坊、一拜堂,两耳门通龙虎巷,主厅木质圆柱带石柱基础。一斗三载五木瓜,穿梁燕尾式木结构,东西向畔户厝夹门楼。中堂上悬挂“庆德堂”匾,东上梁悬挂文公手书,“忠孝廉洁”匾,西文公神像上挂“大儒世澤”匾,中堂供奉“竭忠侯”朱秉英和朱文公神像,2015年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79
东山县宅山朱姓家庙:又曰“沛国堂”,坐落在西埔镇宅山村,明正德年间始建,坐东南向西北,建筑面积259平方米,为抬梁式木构架悬山顶土木结构,家庙前广场竖立11座明清时代石旗杆,家庙后有山、古松、大石鼓等,沛国堂2001年列入县文物保护单位。
平和县朱氏大宗祠:坐落在九峰县后山,坐北向南,建筑面积554平95方米,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祠堂为五门二进明代建筑,金碧辉煌。2000年列入平和县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编入《八闽祠堂大全》。
长泰县朱氏宗祠: 明末清初始建,坐落在亭下社,大通道边,坐北向南,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经历多次重修。馆内供奉有台湾城隍庙人称“二城隍爷”即朱一贵的金身一尊,故亦称“朱一贵故居纪念馆”,现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龙海东朋恒翁堂:坐落在龙海市大社村,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建。
龙海西朋荣禄堂:坐落在龙海市大社村,明天顺年间始建,1872年修建,2011年再次大修。
龙海径内宗本堂:坐落在坐落在龙海市径内村社中央,明中期始建,清乾隆初重建。
龙海朱厝朱氏宗祠:坐落在龙海榜山镇翠林村,清康熙年间建。 漳浦罗山沛国堂:坐落在漳浦缓安镇罗山社,明万历始建,2005年重修。
漳浦水涵社孝思堂:坐落在漳浦辕门社区,清初始建,2013年重建。 垅仔埔村克昌堂:坐落在漳浦霞美镇,何时建造待考。 宅山朱姓大祖祠:坐落在东山县,明代始建,1935年重建。 顶西宗祠“追远堂”:坐落在东山县,2005年重建。 平和县尚有九峰镇等43座朱氏宗祠。 (四)泉州市
晋江橘里朱氏大宗祠:明末始建,是内坑后山村,安海上岭村,安海后桥村,龙湖秀山村,及繁衍至仙游旗峰,宁德霞浦、三沙,虞公亭朱氏
80
的大宗祠。坐北向南(子午桂丁)向,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占地650多平方米,两进五开张斗拱抬梁式翘脊闽南特色房子。祠堂曾经成为中共泉州中心县委秘密活动之地,后山村成为红色革命基点村。2001年重修。
泉港区三朱(后林)朱氏家庙: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始建,坐落在泉港区前黄镇三朱后林村,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平方米。经多次修缮。2000年,旅居新加坡族裔朱南源夫妇捐资再次重修。家庙面阔三间,硬三式屋顶,燕尾式屋脊凌空高翘,二进深四间。整座家庙上下厅和两廊均是抬梁式木结构,梁柱斗拱,镂花刻柳,描金绘彩。厅堂横梁上悬挂着“进士”、“文魁、”“三代两参政”、“五世八诗人”、“祖孙明经”、“父子明经”、“兄弟举人”等匾。家庙内珍藏有朱一龙《复姓疏》原件、朱氏祖先墓志铭三方等重要历史文物。
后洋朱氏宗祠:始建年代不详,坐落在洛江区河市后洋村。 双阳梧峰朱氏宗祠:始建年代不详,坐落在洛江区双阳梧峰村,2016年重建。
池店茂里朱氏家庙:清代始建,坐落在晋江池店茂里村,1988年重建。
橘里朱氏二房宗祠:清初始建,坐落在晋江橘里,2015年重建。 溜滨朱氏大宗祠:明末始建,坐落在晋江溜滨,2016年重建。 霞福朱氏宗祠:始建年代不详,坐落在 晋江池店镇霞福村,1983年重修。
梅溪朱氏祖祠:明初始建,坐落在晋江磁灶镇梅溪村,2012年重建。 峰尾仙境朱氏宗祠:清中期始建,坐落在朱港区峰尾镇联岩村,2005年重建。
赤屿岭朱氏宗祠:1926年始建,坐落在泉港界山东凉村赤屿岭2010年重建。
下楼尾园朱氏家庙:始建年代不详,坐落在惠安县下楼尾园村,2016年重建。
福帽朱氏南忠家庙:始建年代不详,坐落在安溪县尚卿乡后福村。
81
福帽朱氏图南祖厝:始建年代不详,坐落在安溪县尚卿乡后福村。 中山村朱氏家庙:明嘉靖年间始建,坐落在尚卿乡中山村魁梅兜。 田底朱氏宗祠:1568年始建,坐落在安溪县参内乡田底村。 (五)三明市
洋头朱氏宗祠:宋代末年始建,坐落在永安市板南镇洋头村,2009年重建。
小陶朱氏癸七公祠:明嘉庆年间始建,坐落在永安市小陶镇,1997年重建。
敕封徽国文公祠: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始建,坐落在永安市小陶镇大陶洋寨中村。
贡川朱氏家祠:清顺治元年(1644年)始建,坐落在永安市贡川延爽村罗家峰。
南山朱氏宗祠:1962年始建,坐落在宁化县和口乡南田村,1987年重建。
水茜朱氏家祠:1901年始建,坐落在宁化县水茜乡庙前村,1980年重修。
后塘朱氏家祠:始建年代不详,坐落在宁化县水茜乡杨城村1991年曾进行过重修。
后塘朱氏祖祠:五代龙德三年(923年)始建,坐落在尤溪县坂面芹洋村。
上坂朱氏祖祠: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始建,坐落在尤溪县坂面上坂村。
岩兜朱氏祖祠:始建年代不详,坐落在尤溪县坂面镇岩兜村。 巫山朱氏宗祠:始建年代不详,坐落在尤溪县坂面镇巫山村。 龙洋朱氏祖祠:明代始建,坐落在尤溪县洋中镇龙洋村,1944年重建。
坎里朱氏祖祠:明代始建,坐落在尤溪县新阳镇坎里村。 大宁朱氏祠堂:始建年代不详,坐落在尤溪溪尾镇大宁村。
82
华口朱氏祖祠:始建年代不详,坐落在尤溪溪尾镇大宁村,1897年翻建。
洋中联洋朱氏宗祠:始建年代不详,坐落在尤溪县洋中镇联洋村,1958年重建。
朱坊朱氏祖祠:明代始建,坐落在将乐县安仁镇朱坊村。
桂岩朱氏宗祠:始建年代不详,坐落在沙县高桥镇桂岩村,2004年重建。
陈山朱氏宗祠:宋代始建,坐落在沙县大洛镇陈山村,2015年再修。 上黎白眉宗祠: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始建,坐落在建宁县上黎。
里心朱家家庙:始建年间不详,坐落在建宁县里心镇。 盖竹朱氏祖祠:清代始建,坐落在大田县梅山乡盖竹村。 建爱朱氏孔墙祠:明代始建,坐落在大田县建设镇建爱村。 建设朱氏宗祠:明代始建,坐落在大田县建设镇建设村。 丰田朱氏宗祠:始建年间不详,坐落在大田县上京镇丰田村。 (六)、莆田市
城厢区龙桥街道朱氏宗祠:(朱天贵祠)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始建)原址位于莆田城关东门及城西龙桥街内,坐东朝西,为清康熙敕兴化府所建祭拜太子太保朱天贵之祠,中梁悬挂康熙帝题《忠勇茂眷》匾额一面。1993年,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因片区改造,经省市有关部门批准,政府拨款,朱氏宗祠移址东圳路西路西山片区89号重建,占地面积5328平方米,建筑面积782平方米。
荔城区琳井朱氏大宗祠: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由朱玑18世泉州右副都御史朱鉴倡建。坐落在今黄石镇井后村井埔自然村,1972年被毁。1992年由海内外朱氏宗亲捐资在原址依旧制重建,座西朝东,占地面积670平方米,建筑面积201平方米,主殿面积127平方米,进深三柱,面宽三间,歇山顶抬梁穿斗结构,主祀开基祖朱玑画像。原名“唐古田令朱公祠”,重建时更名为“琳井朱氏大宗祠”。2005年被莆田市授予
83
“兴化名祠”铜匾,2009年,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石阜黄石塘下朱氏大宗祠: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始建,坐落在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塘下(旧地名)天马村朱厝自然村,明清时续有扩建。民国三十一年重修,1994年再度重修扩建,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宗祠连同对面的戏台总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完整地保存有唐、宋、明、清时代的石刻、木匾及清时期莆田地方建筑风格,祠堂历史较久,古文物保存较多,名为“石阜塘下朱氏大宗祠”,2005年被莆田市授予“興化名祠”,2009年被莆田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第四批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仙游朱绂少保祠:宋代,由侍制、朝谏大夫朱绂始建,坐落在仙游县赖店镇玉墩村,历代均有重修,1996年后裔集资再次重修。占地面积 3000平方米,坐北向南,前后二进,中天井。左右廊庑,厢房。祠面阔三间,穿斗式构架悬山顶,门坛尚存一对宋代石鼓。1997年被仙游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朱寨大宗祠:也称“德馨堂”,为钱江祖祠,北宋宣和年间始建。元、明、清多次重修;1981年正月第三次遭火灾焚烧后,由朱寨和海内外各地钱江族亲(特别是旅台同胞)依原样重建。仿照古体规格,三进二天井歇山顶抬梁穿斗结构,高6.30米,占地1600平方米,五门开向,坐北朝南,壬癸丁向,两厢翼舍环抱。东厢设明朝江西布政使朱一龙纪念馆,西厢设台胞纪念馆;主殿奉始祖神主居中,其次分上下四层奉祀宋元明清等各代列祖。祠内悬挂“一门三榜”、“提衡文武”、“文魁”等17幅历代匾额,还有古今名人所撰书联。该宗祠收入《海峡两岸宗祠大观》。
旗峰朱氏大宗祠:明嘉靖年间始建,坐落在仙游县龙华镇旗峰村。 琳井朱氏宗祠:明代始建,坐落在仙游县大济镇三朱村。
岐山朱熹宗祠:始建年代不详,坐落在仙游县大济镇三会村,2008年重建。
清后朱氏古田祠:清乾隆年间始建,坐落在荔城区黄石镇清后村。 后院朱氏宗祠:明嘉靖年间始建,坐落在荔城区黄石镇七境村。2016
84
年重建。
(七)南平市
星村镇大源朱氏家祠:位于武夷山市星村镇黎源大源村,是朱子后
裔为祀朱文公等先祖而建。是目前武夷山唯一保存并且为朱子后裔的宗祠。1992年,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由于大源村被鉴定为自然灾害村而由政府出资整体搬迁于下游3公里处重新建村,家祠由文物管理部门拨款2万元拆迁。
延平大坝朱氏祠堂:明弘治七年(1494年),古倞公21世孙朱显倡建,22世朱彦率族众集资,历时3年建造而成。占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坐南朝北,五层三进,分前厅、中厅、后厅三进,三进成一直线,中间用天井隔开,以东西厢房联通;地面由低逐层向高,层次分明。三个大厅雕梁画栋,做工精细。门楼设在左上方,比较完整地保留明代建筑风格。祠堂神龛上主祭始祖朱古倞和朱熹。
延平大坝朱氏祠堂厝:清同治元年(1867年),为子孙更好的交流,
发挥祠堂的行政功能,特地在菜宏兴建。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中间一口天井,两边厢房,正厅是接待衙门用的,俗称“官厅”。大门外是大坪,大门里是双层的木质结构,可供外迁宗亲来祠堂祭祖时住宿。厢房的右侧建有厨房,厕所等。1949年,被政府接收做粮站。1986年归还。2002年,大坝朱氏祠堂,大坝朱氏祠堂厝双双入编《八闽祠堂大全》。2003年,大坝村和凤池村同时入选“福建省千年历史文化名村”。
龙坪后朱氏祠堂:清代始建,坐落在延平区龙坪后。
樟湖朱氏祠堂: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始建,坐落在延平区樟湖
建。
虎山朱氏祠堂:清代始建,坐落在延平区虎册。 朱子祠:宋代始建,坐落在建瓯市紫霞洲。
忠信朱氏祠堂:明隆庆元年(1567年)始建,坐落在建瓯市上坦
后巷。
85
浔江朱氏祠堂: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始建,坐落在光泽县浔江。 杨源进坑朱氏祠堂: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始建,坐落在政和县
杨源村。
凤林朱子祠: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始建,坐落在政和县枫林村。 (八)龙岩市
朱子祠:坐落于长汀一中内,坐北朝南,土木结构,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建,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崇德堂:1995年始建,坐落在新罗区西陂紫阳村。 继新堂:始建年代不详,坐落在上杭县临城镇玉女村。 发庆祠堂:元末明初始建,坐落在武平县岩前镇东风村。 阳鸟山马祖庙:明代始建,坐落在武平县武东镇张畲村阳鸟山。 东流坑朱氏总祠:明代始建,坐落在武平县武东镇张畲村上屋。 张畲村朱氏祠堂:明代始建,坐落在武平县武东镇张畲村下屋。 中赤朱氏宗祠:康熙末年始建,坐落在武平县中赤乡中赤村。 下镇朱氏宗祠:顺治年间(1654年)始建,坐落在武平县万安镇下镇村。
泮村朱氏宗祠: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始建,坐落在长汀县濯田镇昇平村泮坑。
朱余朱氏宗祠:清代始建,坐落在连城县隔川乡朱余村。 重庆堂:唐末始建,坐落在漳平县新桥镇石码始祖。 旺厝堂:宋代始建,坐落在漳平县新桥镇石码。 孝思堂:明洪武二年始建,坐落在漳平县桂林街道。 (九)宁德市
金钗溪朱氏宗祠:明洪武十二年(1359年)始建,坐落在金钗溪村西北二公里,背靠驼峰,坐申向寅兼坤艮分金,占地9亩,建筑面积2008平方米。祠前大广场,门额书“朱氏宗祠”,进门上方悬挂“辅弼山门”牌匾,门后有道光二十年庚子岁重建记事石碑二座。全祠由148根柱和雕刻精湛的大梁木组成,1840年重建增加门厅,形成现存由大门、前厅中
86
门、门厅、前天井、土地爹宫、后天井的三进两回廊合院式砖木结构。外墙由青灰色砖块砌成,高七米有余,厅内悬挂有元、明、清等高官达人赐赠的“学冠群英”、“御冠功成”、“弭盗安邦”等匾额十几块。 1997年列为福鼎市文物保护单位。
库山朱氏宗祠:清崇祯十三年(1640年)始建,坐落在蕉城区库山村,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建。
六都朱氏宗祠: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始建,坐落在蕉城区六都村,清道光年间扩建,1986年重修。
五路朱氏宗祠:1949年始建,坐落在霞浦县五路村。 虞公亭朱氏宗祠:2011年始建,坐落在霞浦县五路村。
朱峰朱氏宗祠: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始建,坐落在福鼎市朱峰村,2011年重建。
大成山朱氏宗祠: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始建,坐落在福鼎市山柘村,2013年重建。
步昇村迎春宫: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始建,福安市步昇村。 步兜山朱氏宗祠: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始建,坐落在福安市步兜山村,1998年重建。
南浦朱氏宗祠:始建年代不详,坐落在福安市下白石南浦村。 福屿朱氏宗祠:同治年间(1862-1874年)始建,坐落在福安市下白石福屿村。
广地紫阳朱氏宗祠:明代始建,坐落在寿宁县芹洋乡广地村。 广地凤阳朱氏宗祠:明代始建,坐落在寿宁县芹洋乡广地村。 官洋朱氏宗祠:民国十三年(1924年)始建,坐落在寿宁县南阳镇官洋村。
深垅朱氏宗祠:始建年代不详,坐落在寿宁县托溪乡深垅村,1951年改建。
南澳朱氏宗祠: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始建,坐落在寿宁县南澳,2009年重建。
87
寿宁朱氏文化纪念馆:2011年始建,坐落在寿宁县城关。 寿宁朱氏总祠:2015年始建,坐落在寿宁县城关。
丰谷朱氏宗祠:1996年始建,坐落在寿宁县芹洋乡丰谷村。 廷加洋朱氏宗祠:同治十年(1871年)始建,坐落在寿宁县凤阳镇廷加洋村。
上碓塘朱氏宗祠:始建年代不详,2016年重修,坐落在古田县黄田镇上碓塘村。
四、陵 墓 (一)福州市
唐丞相朱敬则墓:唐末迁葬现址,位于建新镇淮安村桃花山。墓坐东南朝西北,平面呈“凤”字形,四层墓埕,面阔29米,进深53米,墓前尚存有石兽、石翁仲等(今暂封存),占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墓周边各延30米为保护范围。青砖墓冢,鲎壳型封土。墓冢前嵌有墓碑,碑文楷书“唐丞相敬则朱公之墓”。2013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丞相朱倬墓:宋隆兴元年(1163年)建造,位于福州洪山梅亭境(即福州总院分院所在地),墓因文革期间军用设施建设被毁,原有大儒魏了翁为其墓所作之神道碑立于路旁。
明代朱榕窗墓:明成化年间造,位于琅岐镇下岐院裡山,寅申兼艮坤,土石建构,三合土封顶,墓碑阴刻“榕窗朱公之墓”明弘治间造,墓埕立双斗旗杆。1999年重修,列为马尾区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朱君美墓:南宋开禧元年间造,位于朱家崙,坐寅向申,有碑为志。1999年列入马尾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凤窝朱氏明清古墓群朱顺坚墓:2006年列入马尾区文物保护单位。 凤窝朱氏明清古墓群朱恒鹏墓:2006年列入马尾区文物保护单位。 琅山朱氏清朝古墓群朱仕开墓:2006年列入马尾区文物保护单位。
(二)漳州市
明县尹朱填墓:明永乐二十一年(1432年)建造,位于龙海市隆
88
教乡鸿关大社石鸡山,坐北向南,是朱填与妣陈氏合葬墓。占地86平方米,后面靠山,面前开阔。1999年列入龙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明工部尚书朱天球墓:位于朱厝社后狮子山(泗洋留庆山),为石
件构筑大墓,六级七亭,有四尊翁仲,石兽、石望柱;有两座谕祭碑,规模宏伟。俗称“朱尚书墓”。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朱氏始祖朱国泰墓:位于云霄县火田镇西林村畲狗山南面。墓字
丑未兼癸丁,出水丁口,明朝天启元年(1619年)永安县令国泰裔孙丑未世朱朝锦维修,1985年重修。面积达300多平方米,为云霄县文物保护单位。
唐汤、朱、方三结义墓: 位于莆美镇御史岭北麓(国道324线)南
侧,有三座并列的没有碑文的古墓。相传唐朝总章二年(669年),汤、朱、方三姓祖先随陈政将军,以府兵身份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平乱。三公功勋卓著,生前同德同道,誓于归终后共丘邻寝。三茔同坡并列,相距咫尺,皆座南向北,五埕三斜阶,俱无镌刻真名实迹以示后,盖望三姓后昆,祭必三坟一体,行必效法金兰,寓意深远。实乃义重桃园,典范千秋!现为云霄县文物保护单位。
清知府祖墓:位于旧山后村今宅山小学前,旧山后11世眉峰朱璇与妣黄氏合葬墓。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泉州市
泉港三朱朱汉膺墓:朱汉膺(1908-1983年),前黄镇三朱后宅人,乃惠安县革命斗争的主要领导人。墓葬于1983年。该墓园坐北朝南,分为两层,占地面积约 200 平方米;青草铺地,条石围栏,背依山石,侧傍绿树,墓体为花岗岩石结构,纪念碑式造型,碑高三米多,碑座高0.9米;碑身两侧有护碑,底座正面为微凹形,中嵌长方形辉绿岩石板,镌刻着解放初期曾任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范式人所书的“朱汉膺同志之墓”。墓园与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毗邻而立,但两座陵园浑然形成整体连成一片。
晋江内坑地区革命烈士纪念碑:1964年始建,位于内坑镇后山村后的松柏山顶,已列为晋江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革命烈士纪念碑占地
89
面积650平方米,碑体为方形锥状,坐东朝西,以花岗岩石砌筑而成,纪念碑面宽 12 米,进深5米,通高15.5米。革命烈士纪念碑内安放着包括朱仁寿、朱祖枢、朱仁拟、朱义禅等橘里朱氏在内的晋江内坑地区革命英烈的骨灰。每年都有朱氏后裔前来瞻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为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教育基地。
泉港区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位于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三朱村后宅村的后山上,坐北向南。为纪念解放惠安在三朱进行革命斗争和牺牲的同志,1990年10月,由惠安县人民政府建立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纪念碑碑埕占地范围约700多平方米。碑心正面是由原国家交通部部长彭德清题刻“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的碑名;碑背面镌刻着三朱革命斗争史的碑文。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市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泉港区三朱朱成吉烈士陵园:1997年重建,列为惠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莆田市
唐袁州司马朱澥墓:位于仙游县赖店镇玉墩村。墓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坐西朝东。墓丘砖石构筑,平面呈“凤”字形,面阔8米,进深7米,前有墓坪。198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宋太子少保朱绂墓:位于仙游县赖店镇玉墩村。墓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座西向东南。墓丘砖构,平面呈“风”字形,通面宽27.5米,通进35.4米。墓前尚存石羊、石狮各一对。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太湖朱慧虚夫子墓:位于兴化湾西南的青屿岛上。穴座东南向西北。墓丘为三合土构筑,其他均为石砌。墓扶手前方左右石柱上雕有一对石狮,墓坪分上中下三个层面,墓庭面积80.5平方米。2005年列为荔城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宋县丞朱赏墓:位于仙游朱寨柯山北面,地形号为壁上挂灯,坐丁向癸呈凤型,石与三合土结构,为莆田市钱江朱氏始祖墓葬,至今保存完好,
90
已申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礼部尚书朱继祚墓:位于新度镇宝胜村。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诏谥“忠节”。墓丘三合土构筑,平面呈“凤”字形。1987年省文物普查存档。
(五)南平市
宋理学家朱熹墓:位于建阳黄坑镇九峰村后塘村大林谷,墓为凤字形,墓地为朱熹生前所择,背倚九龙岩;封土堆为卵石垒砌圆形,面积约200平方米;墓园保护面积约10000平方米。墓前立石供桌一张、石望柱一对及香炉一只;墓后有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立“宋先贤朱子、夫人刘氏墓”碑一方,高约2米。宋、元、明、清各代均有修缮。1985年10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祝氏夫人墓:位于建阳莒口镇马伏村太平山。祝氏是朱熹生母,卒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正月。墓地为朱熹与其大弟子蔡元定所择。墓为凤字形,坐北朝南。墓堆为河卵石砌圆形,直径约2.1米;墓园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墓堆后立石碑一方,上刻“朱文公母祝氏之墓”,被列为建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朱塾墓:宋绍熙二年(1192年)建造,位于建阳莒口镇社州村旁。朱熹长子墓。历代时修时荒。1997年1月,南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松墓:朱熹父墓,位于武夷山市上梅乡地尾寺门村东峰寺后山(寂历山)。墓地周围,古杉环绕,一片灵气。文公迁移父墓至此时的墓碑已圯,现存之碑为朱松第10世孙朱凌重立,中楷书“显祖献靖公墓”,初葬五夫里(今五夫镇西塔山),朱熹70岁时将其父迁葬于现址。如今保存完好,1992年12月22日,被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列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宋承侍郎朱森墓:宋理学家朱熹祖父墓,宋宣和七年(1125年)卒葬政和。位于铁山凤林村护国寺西侧莲花山下,坐西北朝东南,为洞室墓,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曾因山崩被埋,现存石刻墓碑为明成化十四年
91
(1478年),福建按察使佥事周孟中所立。碑高1.4米,宽65厘米,碑的正中阳刻楷书“宋承事郎朱公墓”。201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程氏夫人墓:程氏是朱森夫人,朱松之母。墓于奖溪(今星溪乡富美村)铁炉岭半山腰,坐北朝南,洞室墓。墓地长约12米,宽约11米,占地面积130平方米。沿山坡土筑交椅形塚,清代所修。墓碑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所刻。1992年列为政和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宋承侍郎朱柽墓:朱森次子,字大年,卒葬政和奖溪(今富美)延福寺后,墓早已无存。2016年9月,政和县朱子后裔重修,为政和县文物保护单位。
五、古建筑 (一)福州市
鼓楼区朱紫坊:位于津泰路南侧的安泰河沿,旧名三桥,为唐罗城护城河之一。因宋代儒林郎朱敏中、朝请大夫朱敏元、通奉大夫朱敏功、南安令朱敏修兄弟4人居此皆登仕,朱紫盈门,故名。坊内留有“朱紫达善境”的石牌坊。旧时坊内有一峰书院。朱紫坊街区也是古福州文化教育机构集中地。朱倬、朱熹曾在坊内居住过。现为福州旅游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源水尾亭桥:又称玄天上帝亭,位于罗源厚富村洋尾。明天启七年(1627年)村人朱廷芳建,清康熙32年(1694年)族人重修,清康熙54年(1715年)再次重修桥亭。桥长21米、宽4.5米,桥架、桥面皆为木构,两岸桥头砌有石阶,路面铺砖,顶为歇山式,两旁有护栏和固定长凳,桥上中间设神龛祭祀玄帝。记载于清道光九年《新修罗源县志》,1986年《罗源县交通志》翔实编纂,1986年列为第二批罗源县文物保护单位。1993 年除夕夜,因乡民烧香祈福引起火灾烧毁桥亭。1996年族人在原址上新建钢筋水泥路面石拱桥。2003年再建桥亭,即为今世“水尾亭桥”。2014 年县博物馆亦入《罗源文物》。
罗源厚富义烈可嘉、节孝可风牌坊:位于罗源厚富村闽浙古道中。义烈可嘉坊坐西向东,乾隆十九年(1754年)朝廷表彰朱元玉妻素玉节
92
烈而立。节孝可风坊,坐西北朝东南,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朝廷表彰朱登发妻,县令奉旨敕立。二坊1986年列入罗源县文物保护单位。
(二)漳州市
龙海大社“慈济宫”俗称保生大帝庙: 元代始建,坐落在大社村东方的吴沙园。宫堂一大门二边门,建有五殿,主祀保生大帝,奉祀九皇大帝,注生娘娘,林太师,观音佛祖,赵光明元帅等雕刻神像,宫堂山门口有大埕,二尊护宫石尪,二石狮,石鼓,建筑面积180平方,共占地面积1860平方,明代略有修葺,清代曾有二次大修。2014年重修,复原保持明代建筑风格。是大社村朱氏子民的保护神。2016年被龙海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岳阳关帝庙:明朝初年始建,位于岳坑村南门(也叫岳阳门)面积400平方米,座东北朝西南。据传庙内石雕观音像是元代作品;“关帝”木雕像是明代朱氏先辈从荆州请来祀奉的,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是关帝君诞辰日,村民都要举行隆重庆祝活动。有潮剧表演,有关公巡城,有放烟花等文化活动。家家户户祈祷国泰民安、百业兴旺,成为闻名遐迩的传统佳节。1992年5月,岳阳关帝庙被确定为云霄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文公祠:明万历年间建造,位于云霄城西北隅也叫“紫阳书院”。祀朱文公熹、黄勉斋、陈北溪三先生。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司空蔡思充以文为记,后遭兵燹。清康熙四十二年(1707年)重修,清大学士蔡新写有《移建朱文祠祀》一文留世。清光绪年间(1875-1908)增祀倪惟钦等七先生。2009年11月被确定为福建省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族义坊:明嘉靖年间,东山县宅山7世朱羽树柏偕子朱用、朱秀三人英勇抗击倭寇入侵,壮烈牺牲,诏安知县,东山水寨在乌石埔立旌义坊,称“三英雄”牌坊,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旗杆:位于东山县宅山朱氏家庙前右侧,竖立11座明正德,清康熙、乾隆、嘉靖、咸丰、光绪等时期朱氏家庙子孙中举出仕而立的保持完好的石旗杆,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泉州市
93
晋江石井书院:坐落在晋江市安海镇,又名“二朱先生祠”,为纪念朱松、朱熹父子而建。二朱在安海讲学,是安海得以“开理学之先河”、“闽学开宗圣地”之称的由来。朱熹一家三代活动的书院,成为当时泉州地区县属建院最早,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高等学府。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清兵入安海毁镇,石井书院被焚废。清康熙年间在原址重修,清乾隆年间扩建,清光绪年间重修,2008年晋江市人民政府重新修缮安海书院,201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朱氏乡贤祠,也叫朱鉴祠: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建造,坐落在泉州鲤城区西街甲第巷口,斗拱抬梁式木结构,外墙砖石互砌。为纪念朱鉴之功德皇赦赐建的乡贤祠。祠为泉州兴泉朱氏大宗祠,奉祀朱鉴及元明清几代泉州朱氏乡贤,2001年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鲤城店头朱衙,座落在泉州鲤城金龙街道店头街上。明景泰三年(1452年),都察院右都监察御史朱鉴致仕回乡时所建。是一座闽南特色梁柱木结构翘脊的皇宫式七进的大房子。历经500多年的历史,逐渐倒塌。现有修复的朱衙只是两进,外面与昭墙合为一体,未设前厅具有明代建筑风格。占地只有200余平方米,保持着原来造型。大厅悬挂着“山西巡抚部院”匾额,供奉着朱鉴雕像。2001年被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宏船法师纪念堂:宏船法师(1907-1990),原籍晋江池店霞福人,俗名朱成基,法名本慈,早年披缁。在世界佛教界具有影响的大师。纪念堂为二层楼房,楼下前厅有宏船法师红铜雕像,前厅两侧有宏船法师的生平简介。后厅布置了宏船法师佛教活动及事迹展览。大厅两侧是宏船法师生前用过的遗物,及他创作的书籍展览。
(四)三明市
尤溪县南溪书院:坐落在尤溪县城南的公山之麓,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朱熹之父朱松任尤溪县尉,去官后寓居于此。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在此诞生。朱熹逝世后,县令李修于嘉熙元年(1237年)捐资在此修建文公祠、韦斋祠、半亩方塘和尊道堂等建筑,祀朱家父子。南宋宝祐
94
元年(1253年),宋理宗赐额“南溪书院”。元至正元年(1341年),分建二祠,明清后屡有修缮扩建。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有韦斋祠、观书第、毓秀坊、毓秀亭等建筑。正堂当中立朱熹塑像,两旁是朱子手书板联四幅:“读书起家之本 和顺齐家之本 勤俭治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四壁高悬其上溯八代列祖列宗画像。书院内的方塘,为朱熹幼年读书处。院左侧有古樟2株,枝干参天,高30多米,树围分别为10.8米和7.8米,相传为朱熹幼时所植,人称“沈郎樟”。附近还存有朱熹于宋乾道七年(1171年)回尤溪时手书、民国初年翻刻的“韦斋旧治”石碑,碑长约2米,宽0.7米。1996年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永安市小陶镇朱氏“允升楼”:座落在小陶镇八一村张坑,由朱廷扬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宁洋县正堂马方玉赐匾“允升”,后堂楼上正厅安奉宋光贤始祖文公神位。现为永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五)莆田市
荔城区太湖祠: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朱慧虚创建,坐落在荔城区黄石镇井后村中心,占地面积3110平方米,建筑面积2318平方米,主体保护完好,是明代完整的建筑化石。2009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荔城显济庙:北宋中前期朱玑5世朱德创建,坐落在荔城区黄石镇井后村井埔自然村,1974年被毁。1993年族人自发捐资在原址依旧制重建后座,占地面积586平方米,坐东朝西,正殿占地126平方米,面宽三间,进深三柱。主祀朱默,配祀朱子及朱御医。显济庙前身由山门、前后座、东西廊及旁小轩余30间组成。前座为朱氏祠堂,后座为群仙书社,出仕42人。朱熹光临并写下《群仙书社记》。宋高宗南渡,朱默救驾有功,敕封为彰烈嘉祐侯,敕赐显济庙并赠联“天相朱门荷栋梁之重任,地雄黄石恢世代之弘规”。2006年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荔城区北辰宫: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始建,坐落在黄石镇井后村与汀沄村交界的文峰岭黄涵公路西侧,建筑群座北朝南,占地20多亩,是莆田、仙游、惠安、永泰等县信众敬仰之地。在明代浙江、广东道
95
监察御史朱俨的倡导下,由朱、吴、卓三族舍地创建,后经多次重修,2004年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再次重修,规模比以往更为宏大壮观。南明宰相朱继祚手书题字“文峰胜地”、“题名书社”、“壶山隽秀”三面石刻镶在该宫通道门上。
仙游朱寨新兴宫:又号灵应堂,元至治二年(1322年)始建,坐落在海滨村临海处,与邻近的朱氏宗祠相互辉映。占地面积5100平方米,含宫堂、宫埕、护厝、圣仪楼、石雁塔(古称石浮图)等部分。宫堂主殿面宽三门开间,进深三座,祭祀玄天上帝、天上圣母、观音菩萨、张圣君等雕塑神像。保存有“灵应堂”、“威镇武当”等巨匾,以及“沧海回澜朝北阙,石壶旭日照南天”、“列圣威灵赫濯,钱江文物新兴”等古代书联,还有一对石柱雕刻双龙戏珠,龙身昂首欲飞,龙鳞熠熠生辉。明代修葺,清代重修,1976年再次全面加固装修,保持明清建筑风格,1997年列为仙游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寨朱氏古民居:清光绪三十三年(1906)朱杞始建,于1929年竣工,坐落在枫亭镇坪顶村墘下,1961年续建两边护厝。坐北朝南,堂横式建筑,平面呈横向长条形。面阔十一间52.2米,进深38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下堂、上堂,左右各二列横屋及砖埕两侧护厝。上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檩;明间山墙搁檩,后设福堂。 总共22个厅堂,192个房间。2013年列为仙游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六)南平市
紫阳楼:又名紫阳书堂、紫阳室。是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刘子羽为来投靠的朱熹母子建造的居室,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镇府前村。历代屡经修建,民国初毁于兵患,1928年重建,1988年在原址按清式重建。原为二进一楼,朱熹在此居住40余年。朱熹将寝室以其父名号“韦斋”,为不忘;将书室命名为“诲堂”,以示诫承老师刘子翚的教诲。为武夷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朱子社仓:原名“五夫社仓”,初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为朱熹首创并命名的一个民办社仓,因社仓之址坐落在崇安县五夫里而得名。
96
邑人为了纪念先贤朱熹这个惠民善政,遂改称“五夫社仓”为“朱子社仓”。 现仅存这一座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宋乾)重建的社仓,占地面积379平方米,坐东南向西北,面阔七间(17.2米),进深九间(22米),土木结构,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中央是天井,两侧为粮仓,并有仓管人员馆舍。为武夷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兴贤书院: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镇兴贤村,宋孝宗年间(1163-1189年)始建,元代毁于兵患,清光绪二十四年(1848年)重建。书院原为三进,现存前厅,占地面积162平方米,坐东朝西,面阔五间(11.9米),进深13.4米,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周以封火墙。门额上有“洙泗心源”、“紫阳书院”匾额,门面有砖雕装饰。为武夷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武夷精舍:位于武夷山景区隐屏峰下,宋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辞官归来后营建。南宋末扩建,改名为“紫阳书院”。元时毁于兵燹。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重建,改称“朱文公祠”。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重修。初建时有仁智堂、隐求室、石门坞、上宿寮、观善斋、寒栖馆、晚对亭和铁笛亭,为武夷之巨观。现仅存两侧边墙,保留在2002年复建的紫阳书院廊屋内。朱熹在此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众多理学家授业于门下,因之誉为“道南理窟”。为武夷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考亭书院:宋绍熙三年(1192年)朱熹创建,坐落在建阳区考亭村,为南宋理学家朱熹晚年居住并讲学之地。初称竹林精舍,后更名沧州精舍。宝庆元年(1225年)建阳县令刘克庄建祠纪念,淳祐四年(1244年)诏为书院,御书“考亭书院”匾额。现只存明嘉靖十年(1531年)所建的书院门口石碑坊一座。
(七)龙岩市
汀州朱子祠:朱熹于同安主薄期满后,应汀郡邑主薄邀请到汀州讲学。为表示对朱熹学说的崇敬,汀人于道光九年(1829年),将其当年讲学之地——汀州试院内一双层阁楼辟为朱子祠。咸丰三年(1853年)重修,重椽山顶建筑,砖木结构,穿斗式构架,进深七柱,双层阁楼。通面阔14.71米,总进深16.65米,占地面积约250平方米,建筑面积298平方
97
米,布局为门楼、两厢、正堂相互连接,建筑飞椽翘角。1997年列为长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九)宁德市
金钗溪金朱桥:明代始建,清乾隆咸丰修建,半圆形单孔石构,全长28.4米,宽5米,高2米,桥头有清乾隆、咸丰碑刻二块,经钟1个,清光绪石炉1个,桥东北向有清代石构地主宫一座,并包括桥头墩风景村在内,与现存的朱氏宗祠同为福鼎市文物保护单位。
古田魁龙书院:宋代始建,坐落在城东街道西山村东约550米处,俗称西山书院、经贤庙。朱熹曾讲学于此。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重建。座北向南,面宽18米,进深23.8米,占地面积429平方米。由天井、正厅、后天井、后厅等组成,周以防火墙。正厅面阔三间18米,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正厅悬匾 “魁龙书院”。后厅面阔5间18米,进深三柱4.4米。1990年列为古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田蓝田书院:南唐始建,坐落在古田县杉洋镇北一公里处。毁于兵火。宋乾道二年(1166年)由余端卿发起重建。庆元三年(1197)
朱熹避伪学之谤,于此继续讲学,并题“蓝田书院”四大字勒于石,后人为之立墨迹亭纪念。1975年12月毁于火,惟石刻犹在。2010年,杉洋余云辉先生捐资复建蓝田书院,工程建筑总面积约980平方米。2015年7月,列为古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六、民间信仰
(一)龙岩市昇平村二月二保苗节“百壶宴”: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长汀县濯田镇昇平村都会举办“保苗节百壶(福)宴”民俗活动。村民组成上百号迎神队伍,抬着 “三太祖师”及“五谷大神”菩萨,周游四个片区内的自然村,最后集中到村中心大坪,进行“摇轿”(斗轿)竞技比赛,意即摇醒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比赛结束,数十张八仙桌一字摆开,数百把盛着甜美糯米酒、壶嘴上插着鲜花的锡酒壶(锡壶意为赐福)、精致的供品米粿及炸年糕依次排齐敬奉膜拜,共祝太平!据史载,“保苗节百壶(福)宴”始于康熙年间,盛于清代同治初年。沿袭至今,
98
已有300多年历史。2016年被评为“龙岩市十大民俗活动”。
(二)宁德市土地爹宫:坐落在福鼎市金钗溪朱氏宗祠首进, 从左到右供奉白衣土地(文官)和炅相公爹(武官)据传土地爹到金溪讲法有数种。其一,殷周时代,有殷臣伯夷叔齐兄弟二人,因商亡耻食周粟、双双饿死首阳山下,阴魂到处飘泊,后来停云显圣金钗溪朱氏宗祠之内,遂奉为“白衣土地”与“炅相公爹”合称为土地爹。其二,明朝末崇祯皇帝的左右相,在李自成打入京城后,左右相出家在辅弼山,饥荒年化缘到金钗溪朱氏宗祠并住下,经常在晚上显灵。当时金溪人认为祠堂有妖,后显灵讲出方知二位是明末崇祯皇帝的左右相,文为“白衣土地”。武为“炅相公爹”。后族人将其神位和塑像立于宗祠的首进,祀求白衣土地和炅相公爹保佑风调雨顺、四境平安。
(三)奶娘宫又名临水宫: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始建,坐落在寿宁县广地村芦碧岭尾,坐辛兼戌三分向卯。主祀护祐孕产妇婴幼的通天圣母、临水夫人陈靖姑及林氏夫人、吕氏夫人。土木结构、上下厅两天 井回廊建筑,青瓦白墙。深16米、阔11米,建筑面积176平方米。当地朱氏族人视为圣灵,定时朝拜,祈求护祐户户康乐、人人平安。
七、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闽台抢孤:龙海市隆教大社自明洪武年代遗传至今630余年的神奇“闽台抢孤”习俗。每三周年举办一次盛大“抢孤活动”是在祠堂前大埕,用6根13米长的大杉木,成2-2-2形排列竖起,顶端搭建一个36平方米的高台,俗称“孤棚”。活动时孤棚上摆满猪头五牲鸡鸭肉条,水果饭菜,用于祭拜好兄弟(无主孤魂野鬼)。祭毕,让人们攀爬上12米高孤棚争夺祭品,攀爬抢孤难度之大,惊险刺激,令人咋舌。抢到祭品在于食用,相传人们食用祭品可保平安健康,牲畜吃了可保六畜兴旺。“神奇抢孤”国内唯一仅存。清嘉庆年间漳州沿海先民吴沙公传播到台湾宜兰,屏东县,至今这二县仍保留有“头城抢孤”和“恒春抢孤”。两岸抢孤都演变成为文化观光项目,十分之隆重。央视“乡村大世界”栏目曾二次走进龙海市大社村,现场录制大型抢孤活动场面,面向全国播放,现已成为
99
龙海市对台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海峡两岸抢孤协会主办单位已建立“姐妹对”的友好合作关系。2012年6月,龙海市政府批准成立“龙海市闽南抢孤习俗文化交流协会”组织。2017年1月,获得福建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命名为“闽台抢孤”习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朱国明、朱银枝。
(二)朱熹祭典:“尤溪祭祀朱熹大典”是朱熹诞生地——尤溪县专门用以祭祀朱熹的大型庙堂祭祀乐舞,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 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分为初献、亚献、终献。尤溪县纪念朱熹活动 可追溯到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朱熹卒后第三十七年,县令李修于嘉熙元年捐资在县城南的公山之麓修建文公祠、韦斋祠、半亩方塘和尊道堂等建筑,祀朱家父子,之后每年春秋及农历九月十五朱熹诞辰日,尤溪县都在朱熹诞生地——南溪书院文公祠举行祭祀大典,以缅怀这位先贤圣哲。1911年,入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17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计划。
100
第五节 人 物
一、 人物传
朱 倬(1093-1163年) 字汉章,闽县(今福州市鼓楼区朱紫坊)人。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进士。初授常州宜兴县主簿,因赈灾功改任检察福建、广东、广西财用所属官。绍兴七年(1137年)召对,高宗嘉奖特授左议郎。因与秦桧政见不合,出教授越州,后召为诸王府教授,终因不附秦桧,被诬免官。家居福州10余年,藏书数万卷,平时以校辑图书自遣。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出任南剑州(今南平市)通判、知惠州,又国子监丞,改右正言。以弹劾公正,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擢侍御史,升御史中丞。倬每上疏,夙兴露告,然后敢闻,奏疏凡数十,其大者如发仓廪、减私盐等皆有禆于时。绍兴三十年二月,高宗诏授参知政事。次年,加左通奉大夫,任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进封开国公。金主完颜亮率兵南下,朱倬献战、备、应三策,高宗采纳,御驾亲征,获“采石大捷”。朱倬屡辟相位,改任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孝宗即位,降为资政殿学士。朱倬回到福州,住太平公辅坊(今三牧坊)。病卒,诏复原职,恤典如宰相,加赠特进,谥“忠靖”。次年五月,葬怀安县灵山乡。
朱 熹(1130-1200年) 字元晦。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福建尤溪县。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授左迪功郎,后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乾道七年(1171年),创建崇安五夫里社仓。淳熙五年(1178年)八月,知南康军,重建白鹿洞书院。绍熙三年(1192年),定居建阳考亭。翌年,知潭州,绍熙五年(1194年)七月,召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庆元元年(1195年)诏为秘阁修撰,提举南京鸿庆宫。翌年,朝延严申“伪学”之禁,朱熹落职,却照常讲学、著述。生平著个宏富,经、史、子、集四部著作共有126种。以《四书
101
集注》为其力作,元、明、清时代,成为科举应试标准教材,在中国学术文化史上占主导地位达700余年。嘉泰二年(1202年)二月,令弛“伪学”之禁。嘉定二年(1209年),宁宗赐谥“文”,人称朱文公。宝庆三年(1227年)特赠太师,追封信国公。绍定二年(1229年)改封徽国公。淳祐元年(1241年),诏祀于孔子庙,为哲学家、理学家、教育家。
朱 鉴(1390-1472年) 字用明,号简斋。晋江县人。先任教谕,后授监察御史,山西左参政,都察院右都察御史,巡抚湖广、浙江、广东和山西等地。朱鉴早年巡按广东,激扬风裁平反冤狱,深受百姓的爱戴,离任时百姓为朱鉴立生祠以念其德,春秋祭祀。朱鉴一生驰骋沙场,浴血奋战,显现非凡的军事才干。晚年提升为山西都御史职位。62岁致仕回原籍,人称朱都御史。明天顺八年(1464年),朱鉴74岁,朝廷奏诏进阶一级为正二品阶资善大夫。朱鉴回乡二十余年,为百姓做许多好事,深受乡人爱戴。去世时,钦命工部进士许公潜营葬,命布政司参孔公宗显谕祭于墓所,并赐建祠鲤城西街甲第巷。
朱天球(1533-1615年) 字君玉,漳浦人,18岁中进士。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任南京工部主事。嘉靖(1522-1566年)末年,提督山东学政,倡立社学,传习家礼,崇尚典雅端正的文风。隆庆二年(1568年)春,给事中石星上疏谏穆宗纵情酒色,朝讲久废,内臣威福自恣,肆无忌惮事,痛陈如此下去,天下将不可救。穆宗见疏十分震怒,重仗石星,罢黜为民。朱天球不计个人安危,上疏请求宽宥石星之罪,言词激烈、肯切。同年,朱天球辞官回乡,从此杜门十余年,不入城邑。万历年间(1573-1679年),朱天球重被起用,任工部尚书。但因其耿直,终遭怨忌者非议,遂上疏乞请回乡。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去世。
朱继祚(1593-1649年) 字立望,号胤岗,莆田黄石横塘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登进士第,授庶吉士,改编修。天启朝,参与编修《三朝要典》。崇祯九年(1636年)任礼部右侍郎,翌年任《熹宗实录》总裁官。崇祯十二年任南京礼部尚书。明福王时,起用原在籍臣僚。南都失守,唐王在闽称帝,命继祚为东阁大学士,继祚随隆武帝退至汀州,
102
隆武帝被擒,继祚被俘至北京后释归。鲁王监国,复召继祚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永历二年(1648年)正月,继祚起兵光复兴化城,三月,清廷派兵大举进攻,城破。继祚率兵退往狮子岩继续抗清,七月十二日继祚因孤军奋战,不幸被捕解省下狱。清顺治六年(1649年)正月初十,慷慨就义于福州,清廷嘉其忠,诏谥“忠节”。
朱天贵(1646-1683年) 字达三。莆田龙桥西山人,清廷特授平阳总兵。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施琅奉命规复台湾,翌年六月进攻澎湖,天贵率300余艘战船参战,为全军主力。天贵指挥所部直捣敌阵,连夺六屿之险,台湾遂降。战斗中,天贵身先士卒,壮烈牺牲。康熙帝收复台湾后,命赠朱天贵为太子少保,谥忠壮,北敕兴化府建祠,地方官春秋致祭。
朱一贵(1689-1721年) 小名祖,长泰县方成里(今陈巷镇)亭下社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移居台湾罗汉内门(今属台南),为人豪爽侠义,名望甚重。康熙六十年(1721年)朱一贵等人组织领导广大农民起义,反清抗暴,以诛地方贪官污吏为目的,起义军很快就攻占台湾一府三县,后农民起义惨遭清廷的镇压,朱一贵被捕,英勇就义。朱一贵的业绩被人传颂,事迹载入中国史册。后被奉为台南“小城隍”进行朝拜。现今“朱一贵故居纪念馆”,被列为长泰县文物保护单位。
朱仕琇(1715-1780年) 字斐瞻。建宁人。曾从南丰汪世麟学古文。清乾隆九年(1744年)举人。逾4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出为山东夏津知县。后改福宁(今霞浦县)府学教授。归,主鳌峰讲席者10年。朱仕琇博览经传,旁及百家诸子书,以韩愈为宗。用力于古文辞,意欲追古之立言者。
古 月(1843~1919年) 俗姓朱,名球官。闽清县六都葛坡(今坂东镇朱厝村)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投福州鼓山涌泉寺,净空和尚收为弟子,赐法号古月。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任雪峰崇圣寺住持。不久,任象峰崇福寺住持。古月多方劝募,重建崇福寺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等,使之成为福州五大禅林之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被推为涌泉寺第一百二十七代住持。宣统二年(1910年),任西
103
禅寺第五十九代住持。主持鼓山、雪峰、象峰、怡山、瑞峰等五大禅林。民国8年闰七月初一日圆寂,世寿76岁,僧腊57年,戒腊47载。
朱金紫(1877-1948年) 号碧斋,建阳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经省考试得中优贡生,进全闽师范学堂。3年后毕业,参加同盟会,投身社会活动。民国元年(1912年),当选福建省临时参议会议员,后当选为中华民国众议院议员。民国12年(1923年),民国13年(1924年),朱金紫带着眷属自北京回到福州,居住西湖路。及至抗日战争爆发,福州战局紧张,才回到建阳考亭。民国37年(1948年)秋,朱金紫病逝于考亭。
朱腾芬(1881-1932年) 字承芳,号馨梓,曾化名达三,福鼎人。光绪二十四(1908年)年福宁府试秀才第一,选送福建全闽师范学堂,毕业后任禁烟局局长。光绪三十一年考取官费留学入日本陆军学校,继转东京政法大学。以品学兼优得校长富井政章等赏识,介谒孙中山,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致力国民革命。宣统三年(1911年)春获法学学士。民国元年作为福建代表赴南京参加中华民国成立大典,被委为教育顾问。不久回闽任福建法政学校校长,并当选福建省临时参议员、立法委员会委员长。民国2年国会成立,被福建省推选为众议院议员。民国3年回闽任福建法政学校教授。民国6年9月抵穗参加非常国会第一次会议,孙中山当选大元帅组成军政府,委朱腾芬为大元帅顾问。民国10年4月被孙中山委任为大总统顾问、政务院参政、奖给二等大绥嘉禾章。民国11年10月进京任国会法典委员会副主任。民国14年携眷返闽,以事实业造福乡梓,集资10万元、移民800多人开发嵛山岛,建立垦殖公司,自任总经理。民国31年冬,腾芬病殁,嵛山人为他立祠纪念。
朱绍良(1891-1963年) 原名宝瑛,字一名。祖籍江苏武进,生于侯官(福州)。1911年加入同盟会,后参加武昌起义。1916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第十一期炮兵科。1923年,随孙中山在广州任元帅府高级参谋。1925年,任师长。1932年后,两次任“剿匪”总指挥,多次“围剿”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为二级上将。1937年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管理
104
部部长;第三战区中央作战总司令部长官兼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在上海与日军作战三个月。1942年苏俄入侵新疆,他四度赴新疆与盛世才协商采取有效措施。1949年任福州绥靖公署主任兼福建省主席。同年8月,任台湾警备总司令。1950年为陆军上将。1951年为国民党“国策顾问”。
二、人物表
晋代
朱 真 郡太守。 朱公敏 建州刺史。 朱 俦 建州刺史。
唐代
朱钦道 泉州刺史。
五代
朱文进 威武军节度合。
宋代
朱端常 华亭人 提刑(文官)。
朱 钧 莆田人 司农少卿,泉州知府。
朱 塾 建安人 朱熹长子,赠中散大夫,儒林。 朱 埜 建安人 朱熹次子,荫补迪功郞,差监德清县户部瞻军酒库。赠朝奉郞。儒林。
朱 在 邵武人 朱熹季子,工部侍郞。吏部侍郞,宝谟阁侍制,平康知府。
朱端章 长乐人 南宋医学家。1174至1189年知江南军事。辑有《卫生家宝方》、《卫生小儿方》
元代
朱 炘 肃政廉访使。
朱 浚 南平人 累官吏部侍郞。元军至福州府,忠烈。
明代
朱运昌 朱钦相 朱 冯 朱 纨 朱 贤 朱 文
抚(福建)都御史。
临川人 巡抚(福建)都御史。 泰兴人 巡抚(福建)都御史。 巡抚(浙江兼管福建)。 巡抚。 巡按。
105
朱光宇 祥符人,巡按。 朱 网 左布政使。
朱 英 桂阳人,授监察御史,历任广东、陕西、福建等地参议、市政司参政、布政使等职。
朱鸿浙 吴县人,右布政使。 朱 奎 南昌人,右布政使。
朱身修 进贤人,右布政使、按察使。 朱 征 南阳人,左参政。 朱 彩 剑州人,左参政。 朱大典 金华人,左参政。 朱 昴 右参政。
朱 暄 高邮州人,右参政。 朱宪章 进贤人,右参政。 朱 焕 武进人,按察使。 朱应祖 武陵人,按察使。
朱 瓒 河间肃宁人,按察使。 朱 裳 邢台人,按察使。 朱 成 都指挥佥事。 朱 升 都指挥佥事。
朱 钰 义乌人,都指挥佥事。 朱一龙 都指挥佥事。
朱 蔚 松江人,都指挥佥事。 朱 光 嘉兴人,镇守总兵官。 朱文达 义乌人,镇守总兵官。
朱 瑶 龙溪人,授邹县知县。良史。
朱 祐 邵武人,永乐年间兵部职方司主事。绍兴府通判。 朱则文 晋江人,朱鉴之父,赠右副都御使,孝友。 朱 纨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以右副都御使提督闽浙海防军务、巡抚浙江。
朱聿键 南明唐王(1602-1646年),1645年被拥为唐王,建都福州,改福州为天兴府,改元隆武。
清代
朱昌祚 高唐州人,总督。 朱宏祚 济南人,总督。
106
朱 纲 朱宏祚之子,巡抚。 朱鼎新 左布政使。
朱 珪 萧山人,按察使。
朱其煊 按察使。光绪二十九年至三十四年(1903-1908年)任职。 朱怀英 建安人,风节。
朱仕玠 三明人,著名诗人。 近现代
朱维干 莆田人,1894-1991年,福建师范大学教授。 朱其岩 晋安人,1897年-?年,美国滨州大学博士。 朱晓屏 福州人,1897年-?年,英国剑桥大学博士。
朱谦之 福州人,1899-1972年,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朱桂生 长汀人,1902-1967年,长征时期任团长等职,1956年秋调福州军区政治部工作,副师级。
朱 思 平和人,1905-1930年,1929年7月任中共惠安县委书记,遭敌围捕,1930年在狱中殉难。
朱铭庄 福州人,1906-1927年,参与创办《福建新农民报》。开展反帝宣传,为营救其他同志而被逮捕,1927年4月牺牲。
朱 程 浦城人,1913-?年,1948年任闽、粤、平、津区禁烟专员。 朱理论 长汀人,1914-1995年,长征时期任内蒙古自治区文教办公室副主任兼卫生厅厅长。
朱 照 福州人,1914-?年,福建省财政厅厅长。
朱功宏 古田人,1916-?年,美国西余医学院医学博士。 朱一晖 福州人,1920-2015年,迁台省民政厅督察主任。 朱炳文 武平人,1920-?年,曾任江西省政府监察委员。 朱 鹉 浦城人,1921年-?,1981年获内科主任医师。 朱成才 泉港人,1922-?年,原国务院农垦司司长。 朱学胜 晋安人,1923-2016年,福建省农业劳动模范。 朱 乌 云霄人,1924-1944年,抗战英烈,列入政府建造(忠烈祠)。 朱扶成 泉港人,1924-?年,福建省华福公司副总经理。 朱纯日 福鼎人,1925-?年,中科院近代史研究员。 朱瓦水 泉港人,1927-?年,三明市政协副主席。 朱宗明 福清人,艺术家,善鼓琴。
朱成邦 福鼎人,十九路军政治部主任、仙游县长。
107
朱 旭 朱元叠 朱江水 朱文庭 朱文渔 莆田人,1929-2017年,福建中医学院党委书记。
莆田人,1929-2008年,渚江乡前江村、省劳动模范。
晋江人,1930-1996年,中共晋江地委常委,行署副专员。 莆田人,1935-2014年,福建日报社主任记者。 莆田人,1941-2005年,三明市运输公司、国务院劳动模范。
三、历代进士表 唐代 姓名 籍贯 中进士年 间与科次 公元 825年 任 职 秘书省校书郎 备注 诗人 入闽 入闽 入闽 朱庆余 闽中 宝历元年乙已科 河南太和二年戊申科 南阳 河南朱贻范 大中八年甲戍科 南阳 河南朱 玑 咸通十年乙丑科 固始 朱 澥 828年 袁州司马、工部侍郎 854年 御史、太府卿 869年 临安尉、会稽户椽、古田令 宋代 姓名 籍贯 中进士年 间与科次 公元 1000年 1038年 1059年 儒林郎 1065年 1067年 朝请大夫 1067年 宝文阁侍制,封左请大夫赠少保 任 职 备注 朱 淑 晋江 咸平三年庚子科 朱鼎臣 永泰 宝元元年戊寅科 朱敏中 闽县 嘉祐四年已亥科 朱甲立 剑浦 治平二年已巳科 朱敏元 闽县 治平四年丁未科 朱 绂 仙游 治平四年丁未科 朱敏功 闽县 熙宁三年庚戍科 朱 起 朱 置 元丰二年已未科 元丰二年已未科 1070年 中大夫 1079年 1079年 1085年 衡州茶陵丞 朱蒙正 邵武 元丰八年乙丑科 108
朱朝倚 元祐三年戊辰科 1088年 1100年 1106年 潍州北海令,朝请大夫 1106年 1106年 宗学博士 1109年 1109年 1112年 从政郎,太学博士 1115年 高宗擢侍部员外郎 1118年 1118年 迪功郎政和县尉秘书省秘书郎、尚书度支员外郎 入闽 朱齐旦 剑浦 元符三年庚辰科 朱庭杰 永福 崇宁五年丙辰科 朱 斐 尤溪 崇宁五年丙辰科 朱明叔 莆田 崇宁五年丙辰科 朱 俊 大观三年已丑科 朱 缶 邵武 大观三年已丑科 朱廷佐 闽县 政和三年壬辰科 朱 震 邵武 政和五年已未科 朱 允 剑浦 重和元年戊戍科 朱 松 江西重和元年戊戍科 婺源 朱 作 闽县 宣和六年甲辰科 朱 岊 绍兴二年壬子科 1124年 儒林郎 1132年 1138年 教授 1145年 1148年 1151年 1157年 雄州司户 1160年 1166年 1166年 衮州知县 1166年 109
朱介卿 闽县 绍兴八年戍午科 朱世臣 晋江 绍兴十五年乙丑科 朱 江 侯官 绍兴十八年戊辰科 朱致恭 邵武 绍兴廿一年辛未科 朱 英 怀安 绍兴廿七年丁丑科 朱用享 朱 焕 绍兴三十年庚辰科 绍兴二年 朱大宝 霞浦 乾道二年 朱 益 晋江 乾道二年
朱子愚 晋江 乾道二年1166年 朱 紘 尤溪 乾道二年 朱 泳 仙游 乾道八年壬辰科 朱士挺 闽县 淳熙二年 朱 木 朱 鼎 朱 渊 淳熙五年 淳熙八年 淳熙八年 武进士 1166年 1172年 福建路转运司主管文字,赐绯鱼袋 1175年 1178年 1181年 1181年 1187年 吏部尚书兼侍讲 1187年 龙岩县主簿 1193年 宣城知县 1196年 1205年 1208年 1208年 1208年 朝奉大夫,知兴化军 1208年 1211年 1214年 1214年 常州通判 1217年 1223年 高邮军教授,辟佥判 1226年 1229年 1232年 1232年 110
朱 著 闽县 淳熙十四年 朱金发 福清 淳熙十四年 朱 荀 闽县 绍熙四年癸丑科 朱景筌 闽县 庆元二年丙辰科 朱复之 建安 开禧元年乙丑科 朱起章 闽县 嘉定元年戍辰科 朱伯旻 侯官 嘉定元年戍辰科 朱实之 罗源 嘉定元年戍辰科 朱吉甫 嘉定元年戍辰科 朱 春 龙溪 嘉定四年辛未科 朱 晋 朱宏孙 朱梦得 朱 桧 朱日炎 朱 珏 朱 沂 朱继芳 闽县 嘉定七年甲戍科 霞浦 嘉定七年甲戍科 闽县 嘉定十年丁丑科 莆田 嘉定十六年癸未科 宝庆二年丙戍科 闽县 绍定二年已丑科 绍定五年壬辰科 瓯宁 绍定五年壬辰科
朱 珪 朱伯奇 朱盛载 朱天雷 朱时中 朱日㫼 朱及甫 朱文备 朱仲长 朱 牧 莆田 绍定五年壬辰科 淳祐元年辛丑科 淳祐四年甲辰科 淳祐四年甲辰科 1232年 德化县尉 1241年 1244年 1244年 1247年 1250年 1256年 南思教谕,漳州司理参军 1259年 国子监丞 1271年 1274报 安溪主簿,隆兴府法曹 晋江 淳祐七年丁未科 闽县 淳祐十年庚戍科 莆田 淳祐四年丙辰科 罗源 开庆元年已未科 咸淳七年辛未科 闽县 咸淳十年甲戍科 元代 姓名 朱文霆 籍贯 中进士年 间与科次 公元 任 职 备注 莆田 泰定元年甲子科 1324年 泉州路总管,嘉议大夫 明代 姓名 朱 聪 籍贯 中进士年 间与科次 公元 1385年 任 职 备注 永福 洪武十八年乙丑科 朱 铎 晋江 永乐四年丙戍科 朱 胜 莆田 永乐十三年乙未科 朱 荣 长泰 正统七年壬戍科 朱 宽 莆田 天顺元年丁丑科 朱文环 莆田 成化二年丙戍科 朱 钦 邵武 成化八年壬辰科 朱 恺 莆田 成化十一年乙未科 成化十四年戊戍科 朱 悌 莆田 111
1406年 户部主事 1415年 浙江道监察御史 1442年 刑部主事 1457年 南京礼部给事中 1466年 户部郎中、江西参议 1472年 1475年 刑部郎中、四川马湖知府 1478年 浙江按察司佥事 朱 俨 莆田 弘治十五年壬戍科 朱 冕 怀安 正德三年戊辰科 朱鸣阳 莆田 明正德六年辛未科 朱可宗 莆田 正德十二年丁丑科 正德十二年丁丑科 朱 颜 莆田 1502年 萧山知县, 广东道监察御史 武进士 1508年 刑部员外郎 1511年 户、礼科给事中,兵科右史,广西浙江布政使 1517年 南京户部郎中 1517年 兴化卫后所千户 1523年 监察御史 1523年 广东布政右参政, 广西副使 朱 淛 莆田 嘉靖二年癸未科 朱道澜 莆田 嘉靖二年癸未科 朱德祯 闽县 嘉靖八年已丑科 朱 凌 建阳 嘉靖二十年辛丑科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科 朱文汉 莆田 武进士 1529年 赣州府同知 1541年 户部主事 1547年 南京户科给事中 1550年 广东佥事、贵州布政司左参谋 朱安期 泉州 嘉靖二十九年庚戍科 朱天球 漳浦 嘉靖二十九年庚戍科 朱一龙 惠安 嘉靖二十九年庚戍科 朱东光 浦城 隆庆二年戊辰科 朱天应 晋江 万历八年庚辰科 朱士佳 惠安 万历十四年丙戍科 朱一龙 龙溪 万历十四年丙戍科 朱家相 侯官 万历十七年己丑科 朱文澜 莆田 万历二十三年乙未科 朱显文 莆田 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 朱之臣 莆田 万历四十一年癸丑科 朱继祚 莆田 万历四十七年己未科 112
1550年 南京工部尚书 1550年 江西布政使左参政,刑部主事 1568年 1580年 肇庆府知府、广东按察司副使 1586年 江西武宁县知县 1586年 南路参将 1589年 潮州府揭阳知县 1595年 工部主事 1607年 义乌县知县 北京户部郎中,赣州1613年 知州 礼部尚书、东阁大学1619年 士、太子太保 朱又焕 惠安 天启二年壬戍科 朱希莱 南安 崇祯四年辛未科 朱大绂 仙游 崇祯七年申戍科 朱璘如 莆田 崇祯十五年壬午科 朱乔秀 建安 崇祯十六年癸未科 1622年 北京户部给事中, 广东布政右参议 1631年 大理寺卿、湖广襄阳 1634年 寿州知州 1642年 1643年 清代 姓名 籍贯 中进士年 间与科次 公元 1646年 1659年 1667年 任 职 备注 朱之弼 沙县 顺治三年丙戍科 朱之佐 沙县 顺治十六年乙亥科 朱翰春 莆田 康熙六年丁未科 朱 谟 闽县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 朱 璋 闽县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 朱 朗 莆田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 康熙五十七年戊戍科 朱大资 莆田 云南临江府知府、刑部郎中 1697年 1715年 选庶常 1715年 河南密县县令,观翰林院政 1718年 湖广宜城知县 1723年 安肃知县、延年府教授 1752年 1772年 1787年 1801年 四川泸州知州 1860年 山西郞用知县 1874年 113 朱闰章 莆田 雍正元年癸卯科 朱 阳 漳平 乾隆十七年壬申科 朱倬绂 平和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 朱秉鉴 浦城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科 朱式谷 侯官 嘉庆六年辛酉科 朱鸿灏 莆田 咸丰十年庚申科 朱紫佩 建安 同治十三年甲戍科
1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