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诗歌阅读教学文化传承与理解目标

2020-08-24 来源:年旅网


一、理清阅读文本的文化背景

语言文字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理清文本的文化背景,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背景产生清醒的认识,有利于读者自觉体察和感悟作品所反映的文化,从而实现对文化的认识与构建。

可以通过两个方面理清文本的文化背景。一是根据作者的生活经历。作者生活经历影响着作品的创作,比如经历过“乌台诗案”的苏轼,早期的作品《明月几时有》和晚期的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等创作风格有较大的差异。二是根据文本产生的时代大环境。作品的产生一般会受着时代的文化影响,比如盛唐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作品多,参与创作的人多,反映的主题也多,整体呈现一个浑厚的气象。

二、提取阅读文本传承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人的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中对象化的过程和结果,包括外在文化产品的创制和内在心智、德性的创造”。一篇文章总会反映一定的社会的文化。阅读教学中的文本材料,传承的主题有的是中华文化精神,比如苏武的爱国、烛之武的以国家为重的品格、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的情怀、儒家尚“和”的精神等;有的是中华人民的智慧技能,比如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有的是中华人民的生活习俗等,比如《兰亭集序》中的习俗;有的甚至是一种创作手法或者写法,比如孟子善于比喻说理的手法,比如《史记》中写人物的“互见法”等。不同的文化主题在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时,会有不同的切入方式和教学方法。

提取文本的文化内涵时,要考虑与文章教学目标相联系的最突出的文化内涵。一篇经

典文章可供解读的角度很多,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也不止一点,那就要进行比较、综合并筛选,选出这篇文章中最突出的文化内涵。比如《窦娥冤》,可以学习作品中窦娥的隐忍形象,可以传承戏剧的唱词,但是作为本文最主要的文化内涵,还是应该立足于“元杂剧”并围绕此展开学习。

三、制订适切的“文化”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离不开教学设计,而“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工作或许就是确定教学目标。如果教学目标确定得不合适,再好的教学也可能无法满足学习者的真正需求”。教学目标如果不适切或者不明确,语文教学就会陷入混乱或者歧途,既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也无法完成文化的传承。同时,语文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螺旋式的认知过程,同一个语言材料,不同的介入目的与指令,会有不同的输出结果。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承,可以依据四个方面制订适切的“文化”的教学目标。

首先,要依据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在制订“文化专题”的教学目标时,要以课程标准为基本指导,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理解、认同、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以增强文化自信。比如《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可以让学生学习文章中的政治主张“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也可以让学生学习其中善于譬喻的写作方法。针对外国作品中蕴含的文化,要引导学生尊重和包容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借鉴和吸收他们文化的精华。比如《老人与海》中桑迪亚哥的硬汉精神,《哈姆莱特》中的人文精神等。

其次,要依据单元说明。语文教材是按照一定的系列性与内在的逻辑性编排的。一般来说,教材编写者会编写“单元说明”,教师可以据此确定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或节点,明确单元内部各篇课文教学目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比如,人

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节选了名著《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的部分章节。在单元说明中,对中国古代戏曲作品、中国话剧、西方话剧进行了说明,提出如果“能注意透过曲词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并着重欣赏曲词之美,就多少能够领略到古代戏曲迷人的艺术魅力”。这里隐性地提出了文化传承的教学目标,也就意味着教学目标应该包括“欣赏曲词”。

第三,要依据语言材料。依据语言材料设置有关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教学目标,首先要“吃透”文本,明确这个阶段的学生,通过这个材料,要“传承和理解”的内容。比如必修五第一单元,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三篇小说。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每篇课文可供学习的知识点都很多。如果定位在“传承与理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着眼点就是林冲对封建社会的反抗精神;《裝在套子里的人》的着眼点就是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理解与包容;而《边城》则定位在对美的渴望与向往。

第四,要依据学生现有的水平。学生现有的文化理解水平对教学目标的设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教育应该考虑到个体原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关注个体进行新的学习的准备状态。”这就要求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适切的有关文化的教学目标,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