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读写中的应用 陈家智

2020-10-23 来源:年旅网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读写中的应用 陈家智

摘要】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纵深推进,更加重视创新授课方式的应用,进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随着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的提升,教师应采取思维导图的方式展开授课,从而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其学习效率、理解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理清脉络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002-01

思维导图又被成为心智导图、脑图。是英国著名教育家托尼•博赞先生研发得出,因其具有高效理解和记忆的功能,被广泛的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在国外,思维导图已被多个国家纳入为中小学的必修科目。在我国,对思维导图推广应用的起步相对较晚,却拥有较高的受重视程度。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开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形成深刻理解,促进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更将有助于推进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为其小学高阶段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课前预习运用思维导图,理清文章脉络

预习是语文教学的首要环节,是消除学生对新知识学习陌生感的有效途径。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白课文主要讲了一件怎样的事情,都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这样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就会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有针对性地听课,学习效果自然比较理想。因此,教师要重视预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预习的实效性。

思维导图是提高预习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快速梳理主要内容和结构,为学生呈现一个知识结构思路图,避免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教学时,教师可以把思维导图的框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填写框架内容。因为思维导图需要学生填写一些关键词语,这样无形中培养学生对语言信息的整理、筛选能力以及总结概括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如预习三年级语文《火烧云》时,学生先通过浏览全文,画出中央图“火烧云”,找出其四个主干:光照、整体景象、颜色、形状。在每个主干上标注段落,如光照是第一段,整体景象是第二段,第三段主要是颜色,形状包括最后的第四、五、六段。这样不仅可以看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能明确段落大意。接着,再读课文,画出每个“主干”的“支干”。这就需要学生认真阅读,仔细思索,如“颜色”的后面分出六个“支干”,分别是红彤彤、金灿灿、百合色、梨黄、茄子紫、葡萄灰。“形状”分出三个“分支”分别是马、狗、大狮子……这样关于这篇课文的思维导图就画好了。

二、巧用导图功能,有效突破教学重点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多遵从着默读、分段、总结中心、了解作者的定式,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多感乏味。而恰当选择文本学习内容,依托思维导图展开授课,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在进行《晏子使楚》的教学中,以“三辱”、“三驳”为中心展开发散,在有效突破教学重点:晏子反驳楚王逻辑性的思维中,帮助学生走进晏子,了解这位具有广博智慧和爱国情怀的齐国“外交家”。以思维导图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并在绘制中可发动学生的智慧,教师隐身为课堂构建者,使小学生具有更好的语文自学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应用在每个教学环节,教师需要充分结合思维导图所具备的教育辅助功能,更好地展现出其对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 三、在课外阅读中构建清晰的知识脉络

思维导图最大的特点在于能通过符号、图形、线条、色彩等把抽象、复杂的内容变得可视化,将难懂的知识脉络通过分支连接清晰地呈现出来。比如《红楼梦》这本书,情节冗长,人物关系复杂,想要理清里面的人物关系、前因后果,成人尚不容易,更何况是小学生呢?但作为中国名著的瑰宝,如能尝试品出作品的滋味,汲取养分,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那是再好不过了。于是在《红楼梦》推介会上,教师借用思维导图,利用图形、图表介绍此书的写作背景,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现曹家的历史。以其中章节“林黛玉进贾府”为载体,通过

人物关系图、贾府布局图,帮助学生理清人物关系,读懂内容情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绘制思维导图,将晦涩的知识变得简单化,从而帮助学生有效阅读,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

正如布鲁纳所说,学习的实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把知识放进构造得很好的模式里面更容易记忆,而且学习一个模式将有助于理解并掌握可能遇到的其他的类似信息,且容易进行恰当的迁移。思维导图聚合与发散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构建清晰的知识脉络,系统化零散的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创新思维。

四、绘制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有助于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进而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提供保障。在写作前,教师需要收集、整合相关资源,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出相应的思维导图。教师可先将作文题目告知学生,以初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使其能够主动收集与整理写作资源,为写作练习做好充分准备。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确切地把握教学尺度,不然会对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产生负面影响。此时,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发散思维,找到新颖的观点,从而增强作文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谋篇布局,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对素材产生全新认识,这将使学生的写作条理变得更加清晰。同时,在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明确写作结构,然后通过点状分解明晰构思,从而写出形象、感人、内容丰富的作文。此外,在写作过程中,思维导图能够不断拓展学生思维,使其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宽广的思维空间。这时,大脑可以围绕题目中的关键词及相关连线,对空白内容进行填补,从而有效凸显写作中心,让作文变得更具深度。例如《桂林山水》是引导学生开展写景练习的经典范文,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可让学生在有效阅读的基础上显著提升构思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在讲解完《桂林山水》一文后,笔者引导学生抓住“奇、秀、险”等关键字总结桂林山的特点,同时挖掘作者的隐性思维,让学生明白作者通过比喻、比较、排比等手法来着重凸显桂林山特点的用意。这样一来,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就可以迁移运用这一写作知识,从而写出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生动形象的习作。

总之,思维导图是一种适合阅读和写作的工具,设计好思维导图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关键。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认知方式,给学生更多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更具创新和张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更利于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所以在教学改革的新时期,探究思维导图的制作和作用,能为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增添新的活力,真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铁颖.思维导图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陈萍.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 2018(2). [3]梁健.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