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原著题

2021-02-12 来源:年旅网
1.怎样认识《共产党宣言》中“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即“两个必然”?如何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当前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还有一定的发展,是否意味着“两个必然性”的结论已经过时?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思想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1848.2.《共产党宣言》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 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 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 是决不会出现的。”

——1859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思想的意义

1.它指出了“两个必然”实现的历史条件,即是说,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前提必须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再能够容纳生产力的继续发展; 2.它指出了“两个必然”实现的长期性;

3.它再次把“两个必然”的实现置于生产力发展的现实基础之上,即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物质生活条件。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联系, 必须结合起来理解: 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 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条件和时间; 条件不具备, 时候不到, 必然性决不会变成现实。

启示:全面辩证地把握它们: 坚信“两个必然“, 不要忽略“两个决不会”,不要做急躁冒进、拔苗助长的蠢事; 面对“两个决不会”, 不要忘记“两个必然”, 以免迷失方向、丧失信心、走入歧途。

事物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发展的曲折性是统一的, “两个必然”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否定“两个必然”的真理性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第一,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推动了生产力的较大提高, 把人类从机器大

生产时代提升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生产时代。

• 第二, 资本占有形式不断变化, 出现了国家资本所有制、法人资本所有

制、职工股份所有制, 合作经济也有一定的发展, 资本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 第三,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就业结构变化, 从而引起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

变化。

• 第四, 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 国家从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转变

为经济发展的干预者。

• 第五, 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 金融资本的统治扩大和加深。

• 第六, 加速推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为资本的扩张和增殖开

辟了新的天地,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势力增强。

• 第七, 政治经济发展愈益不平衡, 资本主义矛盾在加深。

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 从根本上说, 乃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1.科技进步与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必然要求有相关的调整变化以适应; 2.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3.时代潮流和国内外不同政治力量间的斗争, 也是引发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重要动因: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发展和初步显现的优越性,促使资产阶级学习、吸收以进行改良;

4.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利益和权利的斗争, 迫使资产阶级作出重大让步, 进行某种社会改革;

5.改良主义政党执政后自觉充当资本主义病床边的医生, 力图修补资本主义的缺陷而采取某些改革措施。

资本主义新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发生了质变

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与统治地位, 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根基,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阶级关系的实质,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也没有改变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寄生性和垂死性。

总之,在出现诸多新变化的同时, 资本的剥削与统治没有改变, 两极分化依然存在。

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 从根本上说, 乃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科技进步与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必然要求有相关的调整变化以适应;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而时代潮流和国内外不同政治力量间的斗争, 也是引发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重要动因: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发展和初步显现的优越性,促使资产阶级学习、吸收以进行改良; 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利益和权利的斗争, 迫使资产阶级作出重大让步, 进行某种社会改革; 改良主义政党执政后自觉充当资本主义病床边的医生, 力图修补资本主义的缺陷而采取某些改革措施。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局部调整和自我改良, 在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相对稳定方面起了不小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暂时地局部地缓解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从而延缓了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历史进程。

资本主义新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发生了质变

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与统治地位, 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根基,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阶级关系的实质,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也没有改变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寄生性和垂死性。

总之,在出现诸多新变化的同时, 资本的剥削与统治没有改变, 两极分化依然存在。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两个必然”理论(2)

二、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们必须承认,当代资本主义还有较强的生命力,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其生产力还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其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尚未发挥穷尽。

但是变化不能掩盖其本质。我们必须了解资本主义社会本身所固有的矛盾,虽然资本主义本身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但本质并没有得到改变、生产关系的实质也没有改变。虽然资本主义在制度许可范围内进行了某些局部的调整,使得其内部矛盾有所缓和,但是资本主义的种种举动也只能缓和阶级矛盾,不能消除阶级矛盾,其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还是存在的,同时这些矛盾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发展,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多元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本质特点。虽然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资本社会化和国际化的趋势,生产资料的占有的形式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当时无论是股权分散化还是职工参与公司的管理,都没有动摇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地位。“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是以资产阶级私有制为主体、由垄断资本集团所控制、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的经济制度。”⑹

2.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还是处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地位,而且受剥削日益严重。“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是反映劳动者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重要指标,”⑺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科学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使得社会劳动效率不断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被缩短,剩余价值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剩余价值的不断上升,使得资本家的追求的利润也不断提高,相应的无产阶级受剥削的程度也就越高。再说,虽然当代资本主义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改善劳动者的经济地位和生活水平,但是西方社会福利政策并没有根本改变工人阶级受剥削的地位,“社会福利支出不过是工人阶级劳动力总价值一部分的转化形式”⑻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实质就是为了掩蔽它们的剥削的本质,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给资本主义追求利益最大化提供有力的外部环境,无产阶级受剥削的实质没得到根本的改变。

3.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表现得更为复杂化、全球化。总之,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已经转化为生产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虽然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看起来日益繁荣,蒸蒸日上,但是繁荣的背后却隐含着巨大的经济危机。例如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可像而知它的影响是如此巨大。这场金融风暴的发生导致了当今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大萎缩,众多企业在这场经济危机的波及下纷纷倒闭,社会的失业率也不断提高,这场横扫世界的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也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弊端。

4.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问题。虽然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福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但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富差距还在继续拉大,两级分化尤为严重,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际化,贫富差距问题已经由原有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否定“两个必然”理论:

总的来说,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有了新的变化、新的特点,但是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有着它本身固有的问题、矛盾的发展趋势,其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况且,“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正在积累着社会主义的因素。”⑼

我们可以看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里面也体现了一些社会主义社会的因素。例如资本主义国家的股份制的完善与发展、政府加强对国家经济运行的干预,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企业内部管理民主化、社会福利保障政策等等这些措施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本质特点。正如列宁所言:“辨证发展过程在资本主义范围内确实就包含着新社会的因素; 包含着它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促使资本主义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资本主义的调整积累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因素,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因素正在资本主义内部不断增长”⑽,资本主义在变化中正不断地向社会主义靠近,“他们为未来的新社会主义贮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⑾

综合上述,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否定马克思的“两个必然”科学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作为最后一个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它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一个历史过程。当资本主主义还有它存在的生命旺力的时候,它就不可能那么快就灭亡,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是一个历史的必然性。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规律。我们不能否定这个规律的存在。

所以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要经历一个曲折发展的长过程,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马克思认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两个必然”理论,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会代替资本主义。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是对“两个必然”原理的否定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没有走向灭亡,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他们通过对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使生产力得到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这些新变化,并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个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有所缓和,但并没有也不可能消失,而且仍然不断地产生着弊端。 经济上,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形式更加隐蔽,就资本的剥削方式而言,等价交换形式掩盖了劳动者被剥削的实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劳动市场上通行的是劳动力商品买卖的等价交换原则。然而,一旦进入生产过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就会生产出比自身的价格大得多的价值。与此相适应,在分配上则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一方面,资本分配的剩余价值总量不断增长,各种职能资本家获取的资本收入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劳动收入增长滞缓甚至下降。 政治上,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仍是主要矛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上劳资对立的缓和并没有改变无产阶级雇佣工人的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家政权永远都是资产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

生态环境上,人与自然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发展中也不断趋于激化。经济的迅速发展伴随着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发,环境的严重污染。在发达国家走向富裕的同时,其也陷入了生态危机。

同时,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放大与扩展。历史上产生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不平等,一直延续到今天。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的私人占有这个基本矛盾,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已表现为生产的全球化与财富的少数国家占有之间的矛盾,因此,两极分化现象已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向全球范围扩

展。

2.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吗?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有关吗?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有何区别?

在有关劳动价值论的争论中,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往往被混为一谈。一些经济学家试图用价值创造来规范、说明价值分配。这就造成了两个理论误区:一是用劳动价值论来否定非劳动收入的合理性;再是,鉴于多种收入形式同时并存的现实,认为劳动和物都创造价值,并以此来论证现存收入分配格局的合理性。因此,多数意见认为,应在理论上澄清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不同的两件事。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但创造出来的价值如何分割,则由分配规律决定。只要存在所有权差别,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就要参与价值的分配,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另一方面来讲,生产要素所有者所获得的收入,是其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如果他不能通过物的所有权来获得收入,他的所有权就是空的,在经济上就是不存在的。从功能上讲,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有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节约使用,它能够激发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配置资源的积极性,是市场有效运转的基本动力。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体现按劳分配原则?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是如何体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1)生产者共同只有生产资料; 2)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3)劳动时间由社会有计划地分配,个人劳动劳动直接就是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衡量劳动的尺度主要是劳动时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分配主体 分配依据 分配对象 分配结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实现的特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主体,但不是社会唯一的分配原则。

(2)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可能在全社会的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因为,公有制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们之间存在着各自的经济利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劳动贡献,而且取决于其所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

(3)按劳分配还不能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而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个人劳动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其社会劳动的性质只能通过商品的市场交换才能得到实现和转化。按劳分配只能以通过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为尺度。

(4)按劳分配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劳动者先以货币工资形式取得劳动报酬,再用货币工资到商品市场上购买个人消费品。因此,按劳分配的最终实现还要受商品价格和商品供应量的影响。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1、企业是分配主体,有根据国家政策自主决定分配的权利。

2、企业可用于分配的收入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挂钩,职工个人收入与其劳动贡献即效率挂钩。这决定了在不同公有制企业之间,等量劳动不一定取得等量报酬。

3、按劳分配借助商品货币关系来实现,因而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要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

4、按劳分配不是全社会也不是公有制企业惟一的个人收分配方式,而是有其他分配方式与之共存。

4.如何理解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one's performance )

分配个人消费品的社会主义原则。即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社会扣除以后,按照各人提供给社会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还没有能够达到产品极大丰富的程度,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还存在着差别,劳动还未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等原因,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物,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这个原则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有重大作用。由于劳动能力不同,家庭人口不同,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实际上是不平等的,这是一个“弊病”,但在社会主义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反对平均主义,选择合适的按劳分配的形式

社会主义经济中产品的分配方式是以按劳分配为基础的,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是公有制在分配领域的实现;旧的社会分工是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按劳分配的具体含义和实现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非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所不同.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分配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实现.

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基本内容: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公有制 物质条件:生产力水平.

直接原因:旧的社会分工和劳动差别的存在. 原则: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按要素分配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使用者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

经营过程中发挥的贡献的大小,按照一定比例,对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支付相应的报酬的一种分配方式。

它是生产要素私人所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相适应,按生产要素分配对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体现的所有制结构要求与之相联系的分配方式。因为分配方式是由所有制性质决定的,同时分配方式又是所有制的实现。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按照市场原则对个人收入进行分配。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一切生产要素都具有商品性质,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把其所有的要素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应该取得一定的收益。同时,在市场经济存在着不同的经营方式,也要求有相应的收入分配方式。

(3)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是唯一的个人收入分配形式,虽然突出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却忽略了其他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没有从分配角度来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因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确立,不仅是分配制度的变革,而且也直接影响到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4)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实际上只把个人作为一个劳动者来对待,不承认他作为一个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地位和作用,大大限制了个人作为经济主体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能起的作用,也使个人收入增长受到极大限制,从分配的角度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增长。所以,对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实际上体现了把与个人既作为一个劳动者,又作为一个生产要素所有者,极大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增长的潜力。

十五大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一、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实质上已经指出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和分配原则。目前,我国的分配方式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资本、技术、知识产权、信息经营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由我国的经济组织形式决定的。

1、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它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迄今为止最进步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的本质要求是劳动者为社会和集体提供了一定量的劳动,经过各项必要的社会扣除后,按照其本人所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获得等量消费品。这种分配方式确认只有劳动才能获得分配,只有劳动才是按劳分配的唯一尺度,其前提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经济制度的确立。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组织就决定了分配方式上的公平性,排除了剥削他人收入的可能性,也确立了与之相适应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实际上是按劳动效益分配,按劳动的社会价值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对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这是由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在社会主义社会,

生产资料成为全体劳动人民或部分劳动者的公共财产,劳动人民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不劳动者不能占有生产资料,劳动是社会成员获得计量报酬的统一标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实现劳动者个人按劳分配创造了决定性条件。可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分配方式。

2、资本、技术、知识产权、信息、 经营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十五大报告提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公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必然导致分配的多元化。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方式虽然没有变化,但分配的单一格局已发生了变化,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逐渐参与了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成生产力发展要素的不仅仅只有劳动力及其劳动,还有资本、技术、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等,它们共同构成生产力的要素系统和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系统,因此,体现在收入分配方面,就必须承认不同的生产力要素具有不同的效益和贡献,因而也就必然存在与这些贡献相联系、相适应的收入分配以及分配形式,劳动不再是全社会唯一的收入分配原则,而衡量收入分配是否合理也不仅仅是按劳分配这个单一的尺度。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比计划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更复杂、更多变。

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参与分配,这反映了我国当前分配状况,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形式,也体现了小平同志提出的“先富后富,共同富裕”的思想本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用自己的劳动报酬买社会公众股份分得红利,是“按资分配”的收入,是合法收入,它与资本家利用资本直接侵吞工人的剩余价值,不仅有着量方面的区别,而且有质方面的区别,这是资本的一种合法收益,也是资本的一种价格体现。同样,劳动者以自己劳动总结出的知识、技术、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作价入股来参与分配,这也是一种合法的收益。因此,在分配中,也必须让拥有资本、技术、知识产权等生产要素的劳动者获得更多的合法收益,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全社会以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积极性,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在实践中必须重视的几个问题 1、思想层面上必须有统一的认识。 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认识上,当前存在有这些疑问:一是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二是我国的分配方式为什么会出现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会不会直接动摇我国的分配方式?三是多种形式并存的分配方式会不会导致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能不能实现?要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就必须从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上找认识依据。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差异,必然出现生产组织形式、分配方式上的差异。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共同富裕,是生产力发展最高的表现形式。在发展生产力过程中,出现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格局,出现合理的收入差距,这是允许的,对分配形式的思想疑虑,也是客观存在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的思想认识必须统一到发展生产力的认识上来,如果在这个认识上能够同社会主义分配形式,共同富裕目标的认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我们就能够排除姓“社”姓“资”、是“公”是“私”的无谓争论。发展生产力是大方向,把握

了这个认识方向,改革实践就减少了偏差。

2、坚持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从社会发展的规律上看, 社会主义只有比资本主义更先进、更富裕、更文明,才能代替资本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就必须发展生产力;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更要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共同富裕,就必须通过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困,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改善,缩小分配上的差异。在思想上、行动上,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标准,必须长期坚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才能得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体现。所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这样,才能最终共同富裕。

3、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必须自始至终坚持。 坚持按劳分配的方式,是坚持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共同富裕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阶段,其实现的长期性,需要全社会进行长期的共同奋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地生产力发展状况各异,社会的分配格局趋于多元化。分配的单一格局被打破,就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确保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如果在分配中,非公有制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获得了主体的地位,那么,社会就会出现不合理的收入分配,贫富分化就会扩大,这样,共同富裕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一方面要坚持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者的分配收入程度;另一方面,要自始至终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可以说,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初步反映方式就是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在参与分配中,只有长期坚持劳动作为分配的主要尺度,减少生产条件分配、商品分配实现过程、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等环节上的差异,才能够逐步缩小收入上的差距,在劳动质量、数量上实现等量分配,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4、坚持效率优先,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防止两极分化。 要防止两极分化,在分配上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不能保证效率优先,各种生产要素不能参与分配,就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就不能保证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通过高效组织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的经济方式和机制,来高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更有效地进行社会分配。当效率和效益作为社会收入的主要依据时,一方面,劳动者的劳动和生产要素本身的作用潜能就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劳动和投入就会形成差别,有劳动和投入的差距,就必然有分配的差距,有效益和贡献的差别也必然有收入的差别,效率差距形成了利益差距,一定合理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激励效率的提高,这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使社会生产的总体效益有可能达到最优化或最大化,但收入分配的市场化并不能保证收入分配的社会公正原则,不一定产生体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结果,因而,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收入差距就会逐渐拉开,如果任这种差距扩大下去,那么差距就会变成分化,导致贫富悬殊,而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本质所不容的,只有消除两极分化,才可以确保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所以,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下,要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这不仅在收入分配的政策上要加强管理,而且在整个收入分配过程和环节上都要加强管理。

5、建立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劳动者参与社会分配, 没有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就难以确保其合理的收入得到落实,社会也趋于不公。劳动者参与分配前,必须取得参与分配的义务和权利的社会保障,获得分配收入后,也必须有合法权

益、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建立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分配领域一项长期的任务,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就要逐步建立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

总而言之,按劳分配只有在公有制的条件下才能存在,按要素分配只有在私有制的条件下才能存在。因此,如果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同时存在,那么,它们所存在的社会经济基本条件都要同时具备,也就是要具备这些社会经济基本条件:一是公有制和私有制同时存在;二是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买卖,并以市场价格参与分配。这样,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就可以在各自要求的所有制条件下存在,并按照各自的机制运行。

二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混合所有制结构体系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确立的、与马克思所设想的“自由人联合体”“公共的生产资料”相区别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股份合作制经济在内的混合所有制结构体系,含有公有制与非公有制成分,改变了以往的公有制的单一所有制结构,并与私有制的单一所有制结构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混合所有制结构体系是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并存的首要的社会经济条件。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完全排斥“计划性”,何况现阶段“计划经济”在国计民生中还占着重要的地位,其作用的范围相当大。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各生产要素逐步实现在市场上进行买卖,并以市场价格参与分配。这些都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提供了必要的社会经济条件。 混合所有制结构体系要求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必然要求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存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要求有不同的分配方式,也即是有哪一种所有制形式就有哪一种分配方式。可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混合所有制结构体系的必然要求。

按照社会经济规律,公有制经济是按劳分配,私有制经济是按要素分配,两者相对独立存在,前者侧重公平,后者侧重效率。在股份合作制经济中,劳动者既是生产者,又是投资者即资本的所有者。在这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两种分配方式在股份合作制经济中同时实行,使效率优先,并兼顾公平。 目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按要素分配方式的实行,受到较大的限制。如土地最终所有权国家垄断,企业或个人只拥有一定时间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对资本的概念比较模糊;劳动未能完全实现商品化,劳动力的买卖受到国家、部门所有的限制,局限在较小范围内。这些问题都要得到很好的解决。要使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更好地结合起来,就要充分发展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市场。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实质和具体方式,必须把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区别开来。首先,分配制度是一个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是由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它反映了该社会的本质关系。按劳分配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并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关系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其次,分配方式是分配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它除了受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基本分配制度制约外,还要受资源配置方式、交换方式、生产结构等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受资源

配置方式的制约。作为具体的分配方式,主要体现在产品和收入如何分配、分配的具体办法和尺度上。在这个意义上,经典涵义的按劳分配是不能作为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的。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则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主要受价值规律的支配,按要素价格在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所以,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所决定的分配方式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现实结合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现实结合中,不管是板块式结合,还是渗透式结合,都必须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

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不能靠行政命令、计划手段,而必须依靠市场,靠统一的市场化分配机制。这就需要按照建立统一的市场化分配机制的要求,努力创造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市场条件,主要包括:(1)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素市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当前,一要改革传统的就业制度,建立企业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的市场配置制度;二要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推进保障社会化。(2)明确界定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培育产权主体。为此,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个人、企业、国家作为市场主体的产权边界,切实维护他们的财产所有权。二是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企业和居民成为产权主体创造条件。三是为一切要素进入市场交易开辟多样化的渠道和创造多样化的工具。四是为一切要素进入市场交易创造公平、宽松的环境。(3)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要素价格的价格形成机制。必须减少国家干预,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允许生产要素在全社会的自由合理流动;消除部门和行业垄断,保证要素的公平、自由竞争。

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从目前的状况看,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实现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落实按劳分配为主体还必须采取必要的配套措施。第一,加强公有资产管理,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实现公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公有资产流失,确保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落实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产权基础。第二,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搞活国有经济。公有制企业是贯彻按劳分配的主体,但从目前实际看,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中困难企业的面太大,成为制约按劳分配广泛实现的一个突出问题。这是落实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微观基础。第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对人力资本进行资本化、规范化,增加人力资本取酬的透明度。这就要根据科学技术、经营管理、信息的实际贡献对这些具有按劳分配性质的要素进行规范、透明的分配,逐步取消不规范的职务收入。第四,要有效地解决普通劳动力按劳分配收入远远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状况。

3.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要体现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按劳分配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体现劳动差异的分配制度,强调的是公平前提下的效率;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则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或生产资料归不同的所有者所有的基础上,体现生产要素所有权差异和要素贡献差异的分配方式,强调的是生产要素初始分配不公平前提下的效率。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就等于承认初始分配的不公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按劳分配体现了初始分配的公平和分配效率的统一,按生产要素分配只强调了分配效率而忽视了初始分配的公平。这里所说的公平是就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而言的。公平的另一层涵义是分配结果的合理

化。无论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还是按劳分配,都会产生事实上的不公平。我国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完全是出于效率优先的考虑,即是要通过按生产要素分配,调动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实现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发展社会生产力。所以,必须重新审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在贯彻效率原则,实行市场化的分配方式和分配机制的同时,必然兼顾公平,通过宏观调控,缩小收入差距,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适时地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为兼顾公平与效率。这就要求政府的宏观调控不应该仅仅是对分配结果的调控,而应该是对收入分配全过程的调控。

如何正确理解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1)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整体水平低、多层次、又不平衡,由此决定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要实行按劳分配,而其他所有制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又决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

(2)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实行按劳分配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市场配置资源,要求各种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由市场来形成价格,因而,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同时,也要兼顾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各方面的利益,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分配制度上的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应体现一般劳动的价值,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应体现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的价值,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活力;还应体现包括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的价值,以集中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也就是说,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机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

5、《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如何理解第一、六条的内容。 第一条是全篇的总纲,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离开人的社会实践消极地认识事物的错误,表达了自己在哲学世界观上的新观点即实践的观点。主要讲了三层意思:

1、旧唯物主义把客观事物单纯地当作认识对象,不把它看作实践和被改造的对象,因而抹煞了认识的能动性。

2、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3、费尔巴哈的实践观是错误的。

第六条:集中于人的本质问题,批判了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揭示了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界定 。

1、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人的本质并不是他的自然特性,而是他的社会性。

(2)人的本质不是由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决定的,而是由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 (3)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2、费尔巴哈的错误在于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理解人的本质。

6、《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是怎样阐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的(第二部分);恩格斯是怎样论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演进过程的,如何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视角理解国际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第三部分). Q1:社会主义怎样从空想到科学转变?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飞跃

唯物辩证法:世界观(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唯 物 史 观:社会发展的规律、动力、趋势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实质 “两大发现”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本书第二章论述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人类思想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正是由于这两个伟大发现,社会主义就被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走出乌托邦的荒原而变成了科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与哲学上的变革有着直接联系,没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就不可能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所以,恩格斯通过对哲学思想发展历史的考察,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及其意义,论证了由于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1.唯物辩证法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对社会主义学说变革的重大意义

恩格斯指出,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贯穿于整个哲学的发展过程,这种斗争是和社会主义历史以及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联的。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这种斗争表现为一种相互更替的过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自发的辩证法的统治、形而上学的统治、自觉辩证法的统治。这是一个不断发展、上升的过程。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的,他的唯心主义与辩证法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导致黑格尔体系的流产,标志着旧哲学的终结。所以,恩格斯指出,“了解了以往的德国唯心主义的完全荒谬,这就必然导致唯物主义”。当然,这绝不是恢复18世纪的形而上学,而是上升为辩证唯物主义,唯心辩证法被唯物辩证法所代替,正如前面的发展过程一样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个历史任务则是由马克思完成的。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理的东西,又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利用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从而创立了科学的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一场巨大的变革,是人类认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它的产生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基本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去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使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中,即从历史观中被驱逐出来了。

对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恩格斯在本章和第三章中都做过概括的表述。在本章中,他指出:“以往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历史时期的由法律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

和其它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在第三章中,又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

唯物史观的创立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意义:

(1)根据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这就批判和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从抽象的理性和正义的观点出发谴责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的缺陷,科学地证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2)唯物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样就批判和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从头脑中构思社会改革的蓝图与和平实现社会主义的幻想,提出了从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中去寻找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冲突的途径,说明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结局。

(3)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就批判和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把历史进步和社会更替的希望寄托在个别天才人物的出现上的错误,说明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解放自己。

3.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及其意义。以往的社会主义固然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罪恶,但是不能揭露这种罪恶的经济根源;他们激烈地反对资本主义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却搞不明白这种剥削是怎么回事,它是怎样产生的。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运动的规律,发现了剩余价值,彻底揭穿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原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用自己出卖的劳动力创造出来的价值量,要比工人以工资形式从资本家那里得到的价值量大得多;这个大出来的部分就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占有的剩余价值越来越多,这就形成一极是资产阶级的财富不断积累增值,一极是无产阶级日益贫困化的局面,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而这种矛盾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恩格斯指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它使明亮的阳光照进了经济学领域,而在这个领域中,从前社会主义者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样曾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此为起点,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概括起来说,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资本剥削劳动的秘密,阐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对立的经济根源,指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必然灭亡的趋势,找到了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的承担者,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系统的经济学论证。 总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彻底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最终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补充前面的背景和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本书第一章的开头就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是有其社会经济根源和思想理论来源的。”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恩格斯在本书的第一章对这一问题做了详细的论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19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与实践,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概括和反映;而就其理论形成来说,则是在已有的思想资料基础之上的进一步发展。离开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与社会实践,离开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就无法理解现代社会主义的社会内容和事实依据。但是,现代社会主义又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在已有的理论原则和理论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否则就会失去思想前提和依托。这里所说的“已有的思想材料”,包括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优秀成果,特别是近代欧洲的哲学、历史、经济学、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也包括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提出的各种理性原则。 按照恩格斯的观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乃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两个互相衔接的阶段。两者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和阶级斗争在理论形态上的反映,只是有着阶段的不同、不成熟与成熟之分,而前者还是后者的直接思想来源。在19世纪4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空想社会主义在欧洲已经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发展,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学说,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顶峰。恩格斯说过:“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

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一章中,恩格斯论述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思想理论贡献。他们三个人的学说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已有所暴露而又很不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他们已经敏锐地觉察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严重弊病和不合理性,对人们深感失望的现实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企图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他们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作出的重要贡献,一是深刻揭露和无情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与罪恶,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和研究资本主义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二是在他们的社会历史观中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某些天才预测,为唯物史观的形成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做好了准备。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存在不可弥补的缺陷。它们的空想性,集中表现在理论基础上就是他们认为人类的“理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由此出发,社会主义不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考察的结果,而是个别“天才人物”发现的永恒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而这种“天才人物”的出现,也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是一种纯粹偶然的现象。社会主义的实现不需要经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而只靠对剥削者的说服劝导就行了。 “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本书第一章结尾的这个重要论断,是上述分析的逻辑顺理成章得出的结论。恩格斯的这个点睛之笔,一语道破了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到科学的关键。我们必须弄清楚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含义和原则区别,切忌望文生义地妄加推演或解释。 恩格斯在本书第二章里和第三章的开头,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作了两处概括性表述。他指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

唯物史观是怎样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呢?具体地说,第一,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揭示了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一切社会变革都来自生产方式的变化,从而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批判和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仅从抽象的理性、正义原则谴责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第二,唯物史观关于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学说,提出了从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中去寻找解决社会冲突的途径,指明了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乃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结局,批判和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从头脑中构思社会改革的蓝图、寄希望于统治者发善心、以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的幻想。第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学说,指明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是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社会主体和动力,能够而且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放自己和全人类,批判和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把无产阶级仅仅看成一个受苦受难的人群,而把历史进步和社会更替的希望寄托在个别天才人物出现的理论局限性。 恩格斯还论述了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及其意义。以往的社会主义固然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罪恶,但是不能揭露这种罪恶的经济根源;他们激烈地反对资本主义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却搞不明白这种剥削是怎么回事,它是怎样产生的。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运动的规律,发现了剩余价值,彻底揭穿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原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用自己出卖的劳动力创造出来的价值量,要比工人以工资形式从资本家那里得到的价值量大得多;这个大出来的部分就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占有的剩余价值越来越多,这就形成一极是资产阶级的财富不断积累增值,一极是无产阶级日益贫困化的局面,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而这种矛盾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恩格斯指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它使明亮的阳光照进了经济学领域,而在这个领域中,从前社会主义者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样曾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此为起点,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概括起来说,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资本剥削劳动的秘密,阐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对立的经济根源,指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必然灭亡的趋势,找到了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的承担者,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系统的经济学论证。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伟大的发现,使社会主义奠定在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而传之于后世。一百多年以后的今天,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并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共产党人——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者和传人手中锐利的思想武器。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掌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科学内容与精髓,用以观察分析世界格局和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战略方针和对策。一切轻视、嘲弄、曲解、攻击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思想言论,不论来自何方,都是错误和有害的,必须加以识别,予以抵制、纠正和批判。

Q2: 如何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角度理解国际资本主义金融危机?

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出发,论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经过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主要表现为:(1)生产资料社会化,即大批劳动者共同使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2)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即社会分工愈来愈细,生产日益专业化.生产本身变成了一系列的社会行动,各企业、各部门、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3)生产成果的社会化.即生产的产品不再是个人劳动的产物,而是社会协作劳动的产物。甚至是国际协作劳动的产物。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了生产的社会化。

生产的社会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区别于以往时代生产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巨大进步。但这是在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基础上实现的。和以往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不同的是,现在的私人占有者已不是那些真正使用生产资料和真正生产出产品的劳动者。而是把社会化的生产资料集中在自己手里、不劳而获、占有了别人劳动产品的资本家。这样,生产的社会化便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发生了对抗性的矛盾。正如原著中所说,这个矛盾“已经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

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雇佣劳动形式发生了变化。最初的雇佣劳动是一种例外,一种副业,一种辅助办法,一种暂时措施。但是,当生产资料变成社会的生产资料并集中在资本家手中,情形就变了,雇佣劳动成为了工人的唯一职业,集中在资本家手中的生产资料和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的生产者彻底分裂了。

在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恩格斯还谈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渗入了商品生产者的社会。但是,每个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社会都有一个特点:这里的生产者丧失了对他们自己的社会关系的控制。如谁也不知道,他的商品在市场上会出现多少,究竟需要多少。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占统治地位。随着商品生产的扩展,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越来越走向极端。

在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还谈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渗入了商品生产者的社会。但是,每个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社会都有一个特点:这里的生产者丧失了对他们自己的社会关系的控制。如谁也不知道,他的商品在市场上会出现多少,究竟需要多少。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占统治地位。随着商品生产的扩展,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越来越走向极端。 在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最终将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竞争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使资本家不断改进机器和扩大生产规模,结果是机器排挤了工人,进一步加深了劳动者的贫困化。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生产无限扩大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造成了生产的相对过剩和经常的比例失调,导致了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冲突成为不可避免的了,所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发展导致的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生产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如何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角度理解国际资本主义金融危机? 一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1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而其生产关系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有不可避免性、根本对抗性和决定性,即它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根本对抗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各种矛盾中起着主导作用和决定性,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最深刻的根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

⑴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各个企业内部的生产有很强组织性,而整个社会的生产却是无政府状态,它们二者之间具有不可避免与不可克服的矛盾。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整个社会生产应该有组织、有计划地直辖市进行,而在资本主义社会,整个社会生产却是无政府状态,这就势必导致社会生产比例关系的破坏。资本主义国家的干预,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⑵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社会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相对缩小,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赶不上生产的扩大,从而造成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生产与消费发生对抗性矛盾。

•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阶级表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生产社会化客观上要求由社会,也就由联合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但由于资本家阶级垄断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丧失了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工人,成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最后必将促使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通过推翻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资产阶级政治统治,以新的社会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

2008年国际资本主义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又一典型体现。大银行家和大资本家的联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高等体现,同时这也更直接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首先各大金融机构为了提高自己的盈利水平,降低抵押贷款的门槛,造成了大量不良贷款。其次人们群众消费能力不足,收入水平低,是他们不能还款的主要原因。这是由资本家逐利性造成的,他们不断降低人力成本。

•这种危机的间接表现是美国转嫁危机给第三世界国家来缓解由于危机造成的国内矛盾。 •恩格斯在文中说,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危机成为不可避免了的,而且因为它在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本身炸毁之前不能使矛盾得到根本的解决,所以它就成为周期性的了。

7、《论粮食税》:为什么要实行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意义?(重点讨论)

Q1:为什么要实行从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1)1918年夏至1921年初,面对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以及极其困难的经济形势,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是在战争环境和经济被破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非常措施,在当时“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不是而且也不能是一项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指导思想有重大失误,布尔什维克党试图由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非常措施不但没有收缩,反而加强,引起广泛不满,出现全国范围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遇到的挫折,使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重新思考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最终它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这是苏俄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转折,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

(4)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才能正确认识战肘共产主义政策被新经济政策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5) 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在相对落后的情况之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需要一个逐步过渡的阶段,即在一个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巩固工农联盟后,再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补充: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不同点:

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新情况,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情况下实施的.

目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实施新经济政策是为了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工农联盟,以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包括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实物配给制和劳动义务制;新经济政策包括固定粮食税,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时需要,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新经济政策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初步好转.巩固了工农联盟,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联系:它们都是列宁根据苏联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经济政策,都对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新经济政策的提出:

1、新经济政策是在对社会建设规律逐步加深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新经济政策理论是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3、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作出的正确决策。

Q2: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意义?

《论粮食税》作为关于新经济政策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献,它的发表,不仅为苏维埃俄国人民提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依据,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对我国现阶段的改革开放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观点,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首先提出的。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从前者转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马克思这里讲到的只是过渡时期的政治方面,而没有讲在经济方面采取哪些措施。在其他一些地方,如关于党的近期纲领的一些文件中讲到一些措施,但除此以外几乎没有从理论上阐明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由列宁解决的。他从苏维埃俄国的实际出发,论证了创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的必要性,同时指明了过渡的具体途径和方式。 (2)关于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工人国家同农民在经济上结合及其形式问题,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曾作过一些论述,但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列宁。列宁没有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词句,而是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粮食税、发展工农之间的产品交换等重要思想。

(3)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强调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但提出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应当利用资本主义这个思想却是列宁的贡献。他不但认为应当利用资本主义的发展来战胜小私有经济,而且认为应当利用资本主义来促进生产力发展。 (4)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在组织生产和流通方面向资本家学习的思想、反对官僚主义以及发挥地方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观点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重要贡献。

(5)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思想是从苏维埃俄国的实际出发提出来的,它有效地指导了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但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却不仅仅局限于苏维埃俄国,而是对所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譬如我们党在50年代所领导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思想。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在过渡时期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我们创造了委托加工、计

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6)新经济政策是适应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政策,但其许多方面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我们今天学习《论粮食税》这篇文章,深刻理解和把握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工农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我国目前农业人口仍占总人口的80%,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只有重视农业的发展,处理好工农关系,才能保证社会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从过去取消商品货币关系转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这一思想为开启我们的改革思路,即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同时注意限制它的消极作用。再次,列宁关于不要害怕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和利用资本主义,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管理经验的思想,对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搞好改革开放,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8、最后三篇:如何理解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政治、经济、文化某一方面具体说明)

出处: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胡锦涛 (2008年12月18日) 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作为发展的科学,它所提出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则,并没有为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现成的答案。由于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同,这些原理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运用就必然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能简单地拘泥于一般的公式和具体的结论,而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只是一个大致的轮廓和方向,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为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一个具体的答案,更不可能设计一个现成的模式。

第三,马克思恩格斯一贯反对把他们的学说当做不变的教条和现成的方案,而且对那种脱离现实而热衷于描绘未来的做法十分反感。

二、 经济经验: 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观念由来已久,并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关于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取代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设想,成为后来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

2、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以单一所有制和排斥市场为标志的经济模式,对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社会主义在中国建立后,离开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和限制、取消市场机制。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现实相结合,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更有利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1、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但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2、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是能够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结合的。

3、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更有利有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公平的最终实现。 四、 具体措施:

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

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成果:

改革开放前:工作重心:“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外政策:半封闭不全面; 改革开放后:工作重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政策:全方位。 所以说,30年来在经济方面改革开放的成功,确实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