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青青碧色润心田 越窑、汝窑、龙泉窑青瓷釉色赏析

2023-02-04 来源:年旅网
青青碧色润心田 越窑、汝窑、龙泉窑青瓷釉色赏析 摘要:说起最能代表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恐怕就要算瓷器了,China—既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称谓和界定,也蕴含中国人对自己千年瓷文化的诠释和骄傲。瓷器作为中国的代表和文化符号,千百年来用其独特的色彩和烤制工艺诠释着文化与美。该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瓷器的起源和历史进程,并主要针对越窑、汝窑、龙泉窑青瓷釉色进行了赏析。

关键词:中国瓷器 演变历程 釉色赏析

中国瓷器文化起源很早,原始瓷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我国青铜时代。从商代开始,瓷器便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集实用和赏玩于一身,以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器型和丰富多彩的釉色带给人美的感受。

说起历朝历代瓷器颜色釉的发展,商周时期表现为原始瓷器施釉不均,釉色欠光泽,一般为灰绿色或黄绿色;春秋战国时的瓷器在烧制技术上有很大进步,施釉较均匀,主要为青黄色;秦汉时期瓷器一般施半截釉,釉色在西汉时多绿中闪黄,东汉多为青绿色,这时还首次出现了黑釉瓷;三国两晋时期,西晋末期在青釉瓷器上还出现了褐色斑点装饰;南北朝时期除青釉瓷外,仍继续烧制黑白釉瓷;隋唐五代时期除继续烧制青釉瓷和黑釉瓷外,白釉瓷已很成熟,唐代出现了釉上彩和釉下彩绘,以及彩釉斑装饰手法;宋代在瓷釉烧制方面大发

展,青釉、黑釉、白釉瓷烧制成绩突出,此外兴起在白釉上加红绿黄彩的手法;元、明、清时期创烧出类型多样的彩色瓷及釉色新品种,如青花、釉里红、三彩、五彩、斗彩、珐琅彩等,五光十色,应有尽有。

综上所述,中国瓷器的烧制最早是从青瓷开始的,从商代直至宋代,青瓷生产在瓷器烧制领域中占了主导地位,在我国南方兴起了许多著名的窑场,烧制出品质绝佳的青瓷品种。青瓷是釉面基本色调呈青绿色的瓷器,青釉也是中国瓷器最早的颜色釉,在古代,人们常常把青、绿、蓝三种颜色都称为青色,多表现为青中泛黄,或泛灰、绿、蓝。自古以来,人们就喜爱青绿色:“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这些诗句表达着人们对绿色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在长达28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很多窑场烧制出广受欢迎的青瓷品种,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几个青瓷窑是:浙江越窑,河南汝窑和浙江龙泉窑,越窑源于汉而兴于唐、五代,是我国烧瓷历史最长的瓷窑之一,窑址在余姚、上虞、绍兴一带。越窑青瓷造型丰富秀美,胎体多光素无纹,少量有划花、印花、刻花及褐色彩绘等装饰,釉质肥厚滋润,釉色类冰似玉,早期为绿中闪灰色,晚期为绿中闪黄色,个别佳品为青绿色。越窑青瓷珍品被冠以“秘色”之誉,专为进贡,庶民不得使用。唐代越窑注重釉色,虽出现了刻划花和印花装饰,但线条简

单,五代越窑也少见刻划花,主要以美丽的青绿釉色取胜,顾况称“越泥似玉之瓯”,许兴书“越瓯秋水澄”,陆龟蒙赞“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徐夤颂“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乾隆皇帝也作诗云:“李唐越器人间无……”

据说宋徽宗赵佶因梦中见到雨后晴空,遂命人研制此种釉色,这使得“天青”这种釉色变得无限神秘,也因此成为宋代汝窑最受统治者欢迎的品种。汝窑窑址在河南宝丰清凉寺,鼎盛时期为宋哲宗和宋徽宗两朝,由于烧造时间短,且多烧制宫中御用器皿,所以传世品极少。从目前传世七十余件的汝器来看,主要为天青釉色,其色彩说蓝非蓝,说绿非绿,俗称“鸭蛋壳青”,亦类似淡淡的松石之色;其余还有粉青、天蓝、月白、豆青、卵青等色。由于汝窑以玛瑙入釉,故釉层光亮莹洁,器表呈现如蝉翼般细小开片,光照之下犹如闪烁的星辰;它采用乳浊釉,并不显清亮透明,如现代水粉颜料一样具有覆盖力,呈现一种几经调和、不温不火的色调。汝窑瓷器器型简单,几乎不见纹样装饰,只偶见器体饰以单、双弦纹,越发显示其高贵典雅的皇家

风范。

天青釉享誉天下,主要归功于宋徽宗,他虽是一个昏君,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艺术家,他笃信道学,画艺高超,情趣高雅,所以他亲命烧制的宫廷用器,必然蕴含脱俗的审美观念,显示出朴素、清淡、含蓄、优雅的基调,闪烁着理性美的光辉。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汝窑莲花式温碗和椭圆形水仙盆等器可以看出,其形,增一分太长,减

一分太短,尽显完美;开片细密,于残破中求统一,平添无限韵味;其釉,澄澈润泽,华光隐现;其色,温文尔雅,观之可亲。汝窑名扬天下,得历代名人纷纷赞颂:“名瓷之首,汝窑为魁”;“汝窑……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片”;“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得尽善尽美也。”……

浙江龙泉窑创烧于北宋,盛于南宋,窑址在浙江龙泉,早期产品与越窑有一定渊源,在器形、装饰方面有相似之处,釉层也稍显轻薄,釉色青中闪黄,反映了浙江地区青瓷的风貌,北宋中期以后获得很大发展。南宋龙泉窑青瓷的杰出成就,主要表现在釉色和造型方面,这一时期装饰手法有刻花、划花、印花、堆贴等,使青碧如玉的釉面呈现深浅不一的立体感,匠心独具,给人以美的享受,南宋龙泉窑青瓷达到了青瓷烧造的顶峰,在数量和质量上成绩斐然,烧制出粉青、翠青和梅子青等著名品种以专供皇室

使用。

这一时期由于石灰碱釉的使用,使得釉质粘度高,釉层较厚,窑工适当控制火候,即烧出青玉般温润的粉青釉,而梅子青釉由于烧成温度要求更高,其玻化程度也高于粉青釉,且主要使用铁作为着色元素,经石灰碱釉多次施釉,所以它的釉层厚于粉青釉,略显透明,光泽感强,又不失深沉凝重,显得青翠欲滴,惹人怜爱,后人作诗感叹:“小园梅树向阳栽,花落果新未入怀。欲着美色焠佳器,深青浅碧釉

中埋。”

继青瓷之后,古代窑工研制烧造出黑瓷、白瓷、酱釉瓷、青白瓷、素瓷、彩瓷等若干品种,名窑及佳品不胜枚举,历经唐、五代、宋、元、明各代,在清代达到了我国瓷器发展的颠峰,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广受欢迎。越窑、汝窑、龙泉窑作为最重要的3个青瓷窑,以辉煌的成就和深远的影响,引领着今天孜孜不倦的工艺匠师,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把青瓷烧制技术继续传承下去,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 [2] [3]

庞薰琹,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 冯先铭.中国陶瓷.

冯先铭.中国古陶瓷图典.编辑委员会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