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上海的怀旧风情

2020-07-06 来源:年旅网


上海的怀旧风情

薏米杏仁莲心粥,玫瑰白糖糕,虾肉馄饨面,五香茶叶蛋。这是鲁迅先生在《弄堂生意古今谈》中怀念20年代他初到上海时闸北一带弄堂内外叫卖零食的声音。他认为那些口号既漂亮又具艺朮性,使人一听到就有馋涎欲滴之感。老上海的魅力,不仅仅是弄堂所衍生的那一部分,更有人文方面的文化。不可否认,要想看清近代的中国,必须先看懂20-40年代的上海,这里汇集了太多令我们惊艳的人文文化。这里有新兴的时尚文化,有蓬勃的流行歌曲,也有璀璨的电影文化。

20-40年代对于上海而言,是一个旗袍飘飘的年代,上海女人创立了属于她们自己的时尚标杆“海派旗袍”,并使它成为上海最早的妇女时装,而后也走向了世界。正如张爱玲所说的一样:“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 而后由于欧美的最新时装款式仅隔三四个月就飘洋过海到了上海,因此30年代的上海很幸运地成为了全国的时装中心,旗袍的花样从此也繁荣了起来,难怪王家卫喜欢得不得了,给穿上旗袍的张曼玉起了个《花样年华》的名字,这个看上去挺诗意的名字,其实不过就是那个时代早已用过的名词。30年代的上流社会名门闺秀们狂热追赶时尚享受奢华生活的姿态,一点也不逊色于同年代的欧美女性,她们崇尚西化的生活方式,穿梭于游泳、跳舞、打高尔夫、骑马等多种西式运动活动中,因而,对于穿着的要求也就有所改变。聪明、勤快的上海女人很快便学会了“西学东渐”的文化理念,并把它运用于自己的时尚哲学中,她们起初将旧式的长裙加以改造为旗袍马甲,而后采用局部西化的做法,例如在领子上和袖口上,创造出了西式翻领、开叉袖、荷叶袖、下摆缀有荷叶边或是蕾丝边等极具女性浪漫主义风格的装饰物,她们还喜欢在旗袍外配搭西式外套、裘皮大衣、钩针外衫等。长度上的变换也是随心所欲的,只要有敢穿的第一人在,例如像电影明星顾兰君、交际花薛锦圆这样的女士倡导领头,旗袍的开叉就会越开越高,而长度也可以短到露出整个小腿。至于内衣外穿的始祖,也要感谢上海女人把绒线外衣给发扬光大了。对于男子的服装方面,一直以来,中山装都是我

1

心目中比较神圣的中国服装。作为中国人,中山装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标志。当各色各样的服装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场合,而我始终感觉最亲切的还是中山装。在故国他乡中山装和中国人之间仿佛有了一种血缘的联系,第一件中山装是在上海南京路的\"荣昌祥呢绒西服店\"诞生的,这家店的老板王财荣曾多次为孙中山先生制作服装。当时孙中山先生将从日本带回来的学生装交给王老板进行改制,王老板在参照孙中山先生的设想的基础上,将学生装与西服的款式和剪裁方法相结合,其造型特点是:翻折式立领,单排7粒扣,上下各两个贴袋,上贴袋结构为对折有两条装饰线,上贴袋盖呈倒山形笔架式,其寓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依靠知识分子,下贴袋结构为暗缝立体式,袋盖呈长方形。中山装的出现特别受到进步人士和知识分子的普遍推崇,并且延续不衰。

老上海歌曲,学者们普遍的认识是它是中国流行歌曲的源头。一般意义上的老上海歌曲是指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期间的。老上海歌曲的起始是以黎锦晖的歌曲《毛毛雨》和其歌舞音乐为标志的。老上海歌曲的成熟期和鼎盛期是以“上海五人帮”和黎锦光、陈歌辛形成的“海上流行歌坛双壁”为代表的。上海精选流行歌曲主要有,①等着你回来-白光 ②永远的微笑-周璇. ③白兰香-姚莉④卡门-葛兰 ⑤火辣辣-张露。但流行歌曲并不只是这些,这个年代有其独特的历史氛围,同样产生了以历史为背景的革命歌曲,唱尽东北血泪史 《松花江上》是抗战时期救亡歌曲中的经典之作,它如诉如泣、壮烈低回的情韵,激励着人们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东北,一批批东北人背井离乡。西安街头有大批东北官兵和流亡者。1936年,在西安二中执教的地下党员张寒晖,耳闻目睹了流亡同胞的悲惨经历,激起创作歌曲的冲动。他将北方女性的哭声艺术化,谱成了《松花江上》的曲调。这首爱国曲、思乡曲和抗日曲最早在陕西省立西安二中唱起,随后很快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30年代以后又是好莱坞的电影刮来了旋风,美丽的电影明星,不仅展示了迷人的西服洋装,那一头飘逸的卷发更是让上海小姐神往不已。当然,马上学习是无庸质疑的。在还

2

没有电烫的时候,上海小姐们烫发的工具是火钳。把火钳放在火里烧烫,再在头发上夹出一卷一卷的波浪。这种做法很多年以后又被爱美的上海女性拿来尝试,但在40年代电烫出现了之后便无人问津了。电烫给上海小姐的发型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头发的款式由此而变得非常的丰富。大波浪、油条卷、反翘式,花样繁多,千姿百态。直到解放后,我们还可以在人民理发店里看到妇女们做起十来年前就已经流行的发式时,依然充满了欣赏。看看这些老月份牌,中国的美女几乎都拥有外国美女的卷发,可见烫发在当时是多么的盛行。

同样,这个年代,电影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完成了一次惊艳的蜕变。所谓的无声电影在其鼎盛时代也常常有音乐或者声效相伴,1926年8月,由约翰.巴利摩尔主演的《唐璜》在纽约的华纳剧院首映,这次首映采用了Vita phone声音系统,以每秒331/3转唱片来使电影声画同步。新的发明很快就跟来了,1927年10月华纳公司的《爵士歌王》敲响了无声电影的丧钟。 到1930年为止,只有5%的好莱坞的影片还是无声电影,华纳兄弟采用了更方便的由Western Electric开发的胶片携载声音的技术,这一技术需要采用每秒24格的放映速度,从而诞生了这一今天仍然采用的标准。这一变化彻底改变了电影胶片的形态。35mm无声电影的满画面大致是正方形的,比例是1.33:1 (或4:3,象电视画面),1927年最早的声音印在胶片上时是1.21:1。1932年,制片商和放映商联合建立了胶片上声音轨迹宽度的标准,从而创造了新的1.37:1比例。随着这一整个业界技术方针的确立,电影中的对白、歌舞急剧增加.在30年代,电影观众增加了一倍。 电影工业继续寻找新的发展,很快,就开始经历彩色电影,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老上海比较出色的电影有《神女》,《马路天使》等等。说老上海的电影代表了中国电影的发展,毫不为过。1982年2月-4月,中国在意大利的都灵、米兰和罗马三个城市轮回举办了“中国电影回顾展”,活动先后延续40多天,共映出中国影片135部、400多场,其中近三分之一的影片是解放以前上海出品的。曾经在都灵“中国电影回顾展”上,受到重视的一是石挥的《我这一辈子》,另一个是费穆的《小城之春》。除此之外,包

3

括仅存的1925年默片《劳工之爱情》在内的默片《西厢记》、《春蚕》;阮玲玉主演的《神女》、《小玩意》和《新女性》;胡蝶主演的《姊妹花》;金焰、阮玲玉主演的《大路》;黎莉莉主演的《体育皇后》等上海老电影都受到世界同行的交口称赞。其实无论是赵丹、石挥还是费穆,都堪称上海电影甚至中国电影的代表人物。都灵影展带给西方电影学者太多的惊喜,他们对中国电影的评价不乏溢美之词,或者说是对上海的电影交口称赞。

上海——这个中国城市发展的典型代表,一个新旧交替,不断死亡与新生的城市,曲折多变的成长历程令人慨叹。每一次沧桑巨变,在上海滩这个人生大舞台,不论乱世枭雄还是贩夫走卒,或惊天动地,或平淡庸常,都上演得绘声绘色。在漫漫数千载中华历史长河中如划过黑夜长空的流星,稍纵即逝,短暂却耀眼,折射出人生话剧的光亮,这一切都栩栩如生地存入了当下中国的集体记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深深品味老上海的人文文化,汲取其精髓。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