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作文教学设计——命题作文审题

2020-01-06 来源:年旅网
高中作文教学设计——命题作文审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明确 二、合作探究

(一)审题立意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立意指的是对于题目给的条件和要求,明确表示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肯定什么,否定什么;热爱什么,憎恶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等等。一篇文章的优劣,主要看它的立意。文章要以意为主意在笔先。明人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但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的基本要求简单地说是四个字:准,深,稳,新。即:准确、新颖、高远、深刻。所谓准确,就是要正确把握命题人命题意图,并在命题范围内立意。所谓新颖,就是要打破常规思维,选取新的切入点,写出亏他想得出来的文章。写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的文章,写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主题来。不要落入俗套,与人雷同。所谓立意高远,就是指文章格调清新,感情倾向积极健康,不落俗套,不低级趣味。优雅的风度,高雅的情怀,反映在文章中就是高尚的文品。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情怀令人仰慕,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令人振奋。他们的文章立意高远,能启发人思考,能凝聚民族精神,激励社会进步。

所谓深刻,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不能只抓表象,就事论事。它要求考生有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对材料深刻的挖掘力,对生活高度的概括力。简而言之,准确就是代命题人立言;新颖是指符合命题要求的前提下言人之所未曾言;高远是在领会写作意图基础上超越自我所呈现出的使命感、时代感、沧桑感、厚重感,是言人之所不能言;深刻是指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是言人之所未尽言。

1、审题的要求:审题要冷静客观。不要因为题目是曾经练过的而得意忘形,也不要因为题目从未接触而张皇失措。审题要细读。高考作文题设计都十分简练,特别是命题作文,文本内容有限,必须认真阅读,细细品读,不可遗漏任何信息。审题要深思。想想命题人为什么出这样一道题,有没有隐藏的意图,是否存在陷阱?一般来说,命题人设题总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题目要出人意料以避宿构;题材要贴近生活让考生有话可说;考试要求要能够检测考生真材实学,保证考试信度;评判要易于区分平庸与卓越达到选拔目的,保证考试效度。

2、立意的要求:⑴明确文章要表达的中心(可用一个简短的判断进行阐述); ⑵确定文章的体裁; ⑶确定文章的结构; ⑷筛选恰当的材料并按一定序列进行组合;⑸推敲文章首尾及中间各段段首的语句;⑹拟定一个标题。这就

是立意的全部要求,同学们应反思上述各个环节是否进入误区,是否偏离题意,及时纠正。 (二)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所谓命题作文,就是作文的题目已经定下了,不能更改了,这是一个限制,但同时它也有很大的自由度,就是这个题目往往比较宽泛,可写的领域范围很广,而限制往往在于它表现的意义。如:《愿景》、《北京的符号》、《肩膀》、《财富》、《我想握住你的手》、《提篮春光看妈妈》《举手投足之间》《好奇心》《带着感动出发》《他们》等。这看似没有审题的难度,其实命题作文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指向性。对于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抓准题眼。这个题眼就是文题中对题意起决定或导向作用的关键词语。审题时要注意到它,抓准题目中的题眼深入挖掘题目的含义。那么,怎样才能抓住题眼呢?

1.词语式标题作文内涵外延法分析法

如果标题是一个词语或一个概念,如安、脸、墙等,必须挖掘其内涵外延,展开联想,从生活现象中去寻求背后的本质。

以 脸为例,运用内涵外延法分析法进行审题立意训练: 审题(找可写内容范围) 思考立意(得出论点) 脸的内涵: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 脸的外延:①情面、面子 尊严、爱国、道德

②洗脸 改正自己的缺点 ③人造美女的脸 批判作假现象 ④包装和门面 评价内在质量和服务 2.短语式标题逻辑关系分析法

从标题的语言结构关系着手找出作为题眼的关键词语。如果标题是主谓结构,题眼一般是谓语,如知足常乐,题眼应在谓语常乐上。常乐的乐之前还有一个修饰语常,这也是我们审题时不能忽略的。如果我们只抓住知足,大谈知足的好处、不知足的坏处,而把常乐置之度外,就离题了。如果我们叙述自己或他人因知足而总是快乐的经历、感受.或者论述知足为什么总是快乐的道理,这就切题了。

如果标题是偏正式结构,题眼一般是修饰语。处于中心词位置上的词,直接规定写作内容与角度;而修饰成分的词语则往往影响选材。如北京的符号,题眼是北京,限制了写作的范围。2006年湖南题跑的体验,题眼就在跑字上。 如果标题是动宾结构,题眼一般是动词。如2002年上海题面对大海,题眼应是面对,重在面对大海激起的情感和联想。

3.句子式标题内涵外延分析法和逻辑关系分析法 ⑴这个句子直接就是一个观点

如《我想握住你的手》《近墨者未必黑》,这类题目态度和倾向很明显,在审题上不存在难度,只是立意上需要花费

工夫。

⑵这个句子隐喻一个观点

如《今年花胜去年红》《一枝一叶一世界》,对这类题目,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句子的成分的意思(内涵外延),然后分析其结构。一般来说,如果是主谓式或主谓宾式,重点应在谓语部分。如果是判断句,重点应该在宾语部分。 以《今年花胜去年红》(2005年辽宁卷)为例,看如何解决比喻性句子标题作文的审题立意的问题: 花的内涵:花草树木的花

花的外延:祖国日新月异的面貌,社会日益良好的局面,人一年胜过一年的成功

胜:超过,暗含比较,现在和过去比较

其重心就应落在谓语部分,即要写出是怎样胜去年红。同时它又隐喻着一个观点。

一枝一叶一世界(2005年浙江卷)

一枝一叶 :一言一行,点滴积累。 一世界:风范修养,伟大。

其重心就应该在宾语部分,也隐喻着一个观点。 (三)编写作文提纲使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更加规范有效 编写作文提纲是审题立意的量化、具体化和形象化。作文审题立意的第一步是完整准确掌握题目写作要求,第二步是根据要求把握题目的题眼,确定作文的中心(主题),第

三步是根据作文的中心(主题)细化、深化思维,初步梳理出作文的结构,同时组织相应的材料进行加工整合,第四步是用语言明确表述作文的标题、中心和结构组成部分的内容,这样才算完成了审题立意的全部过程。 三、经典引路 (一)真题演练

下面是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题写的两篇作文,请你思考它们的提纲是什么。 例文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的人很多,经常使一般人对他们感到敬佩、羡慕,因为人人都渴望能取得像他们那样的成就和荣誉。但是,怎样才能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呢?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已习惯于只说不做,以至于看到别人成功时也仅止于感到羡慕。笔者有个同事,他从年轻时就梦想做一个作曲家,可是一直没有成功,现在年过五十,仍然是一个行政管理人员。我曾经问过他:你什么时候放弃了当作曲家的希望呢?他回答说:高中毕业后报考音乐学校落榜时就放弃了。 啊,原来他从来就没有真正地为梦想做过努力!

每个人的人生目标可能有所不同,有的理想远大,有的仅是止于足食丰衣,然而不管是什么样的愿望,都应该牢记

住下面的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名言源于老子的《道德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说:千里的路程,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一个人如果认准方向之后不停地朝着目标努力,从小处做起,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持续积累着,就必能走向成功。凡是爬过泰山的人都知道,如果要登上顶峰玉皇顶,就必须拾级而上,循序攀登。从岱宗坊起步,沿着六千多级的石阶,一步一步地向上走,经过红门到达中天门,再艰难跋涉过十八盘,跨上南天门,最后才会有一览众山小的视野与心境。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创业对于一般人来讲是非常艰难的事,但是如果诚心进取、不畏困苦地跨出第一步,并以坚持不懈的恒心和毅力向所定的目标迈进,人世间再难的事也会变得比较容易,最终就能达成愿望。

在中国古代的四川,曾经有两个贫富悬殊的和尚:一个和尚非常有钱,每天过着舒舒服服的日子;另一个和尚却很穷,每天除了念经时间之外,就必须去外地化缘,日子过得十分艰苦。有一天,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很想到印度去拜佛,求取佛经,你看如何?有钱的和尚回答说:路途这么遥远,你要怎么去?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钵、一个水瓶、两条腿就够了。有钱的和尚听了之后哈哈大笑说:我想去印

度也想了好几年了,一直没成行的原因就是路途太遥远了。我都去不成了,你怎么可能去得成?别做梦啦!

然而,一年之后穷和尚徒步万里从印度回来了,并且还带回一本印度的佛经送给有钱的和尚。有钱的和尚看到穷和尚果真达成了自己的愿望,惭愧得面红耳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事情如果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想像中,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心中的理想付诸于实施、使梦想成真。

一般人只要有心提高自己,持之以恒、不断的在道德修养与技术能力下工夫,就不怕没有出头之日;而修炼人只要一心向佛,精进不止,最终一定能功成圆满! 例文二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鲜花、美酒、赞誉,那是多么诱人的光环,哪怕我们平凡,但决不愿平庸。诚然,这无可厚非。但是,当我们每一天面对那些繁琐芜杂的小事,面对那些微不足道的小节时,会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些可能关系到个人的成败,关乎到事业的兴衰呢?于是我们看到,很多的时候,很多人对待平凡琐碎的工作,漫不经心,敷衍了事;于是我们看到,很多的时候,很多人面对尴尬的窘境,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决定成败的也许不是细节

本身,而是细节背后所蕴含的那种追求卓越的品位,那种锲而不舍的执著,那种拒绝浮躁得平和以及那种卧薪尝胆的忍耐。

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在比较中日两个民族的认真精神时曾说:如果让一个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让一个中国人去做,那么他在第一天可能擦六遍,第二天可能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会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有鉴于此,他表示: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与日本人的认真、精细比较起来,中国人确实有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毛病,社会上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与差不多的观念相应的,是人们都想做大事,而不愿意或者不屑于做小事。但事实上,正如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所说的: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

智者善于以小见大,从平淡无奇的琐事中参悟深邃的哲理。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更应该牢记这一点。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就更要求教师从小处着手。教育上,教师的一言一行使学生学习的典范、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帮助同学树立信心。教学上,严谨的教学态度不仅包括课堂教学,更应注重课前的准备与课后的反馈。作为教师,更应该言而有信,讲出的一句话,往往学生当一回事,可老师却抛诸脑后,这看来也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细节,但久而久之,学生还会把老师的话当真吗? 我们说,教师的成功莫过于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点滴变化并不是一天获得的,而是无数的细节积累而成的,教育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需要持之以恒,这或许也就是作为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之处。

千里之下,始于足下。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始终牢记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的道理,诚实对人,严谨做事,让我们成为一个认真负责的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 感悟思考:1.这两篇文章是如何审题立意的? 2. 请拟写出它们的提纲。

练一练:以说安为题,写一个作文提纲。(50字以内) 参考答案:

例文一的提纲:

中心论点:实现伟大的理想关键在于脚踏实地。 分论点一:实现伟大的理想需要把理想付诸行动。 分论点二:实现伟大的理想需要自己从小事做起。 分论点三:实现伟大的理想更需要长期坚持积累。 例文二的提纲:

中心论点:成就大事,要重视细节。

分论点一:成就大事,就是要高度重视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分论点二:成就大事,就是要认真做好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分论点三:成就大事,就是要坚持做好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四、尝试写作

请以以人为本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要求:先拟写一个作文提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