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铁工程桩基检测方案
中国中铁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XX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6年2月
某地铁工程桩基检测方案
一、 工程概况
这个就不用多做介绍了吧,自己的工程项目情况,里程啊,主要工程数量啊,造价啊什么的。
二、编制依据
《某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监督与验收管理办法(定稿)》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2009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某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工程检测管理办法》2014版 《某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检测项目和频率规定》2014版
三、标段内管桩数量及受检桩基统计
1、低应变法检测
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0%。 2、静载试验
不少于总桩数的0.2%,且不少于3根。
四、检测技术方案
4.1低应变检测 4.1.1 检测目的
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并为其它方法的进一步检测提供依据。 4.1.2 检测依据及数量规定
本工程检测数量是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规定的按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
某地铁工程桩基检测方案
范》JGJ106-2014执行要求对桩基进行低应变检测。 4.1.3 检测仪器设备及现场准备
受检桩桩头必须相对高于桩周土(送桩),桩面打扫干净,若桩头没有法兰盘,必须在桩顶面打磨出三个平整点。基桩反射波法测试处理系统示意图见图1。
锤桩身完整性检测仪参数设定传感器数据处理结果输出信号输入桩身计算机绘图仪图1 基桩反射波法测试处理系统示意图
4.1.4 基本原理
基桩反射波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波阻抗变化界面(如蜂窝、离析、缩径、夹泥、断裂等桩身缺陷)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通过分析反射波的到时、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断桩的完整性。
假设桩为一维线性弹性杆,其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A,弹性模量为E,质量密度为ρ,弹性波速为C(C2=E/ρ),广义波阻抗为Z=ACρ,土阻力为R,推导可得桩的一维波动方程:
22uR2uc t2x2A假设桩身中某处波阻抗发生变化,当应力波Vi从介质Ⅰ(波阻抗为Z1)进入介质Ⅱ(波阻抗为Z2)时,将产生反射波Vr和透射波Vt。它们与波阻抗的关系如下:
Vr=Vi·(Z1- Z2)/( Z1+ Z2) Vt=2Vi·Z1/( Z1+ Z2)
根据桩身缺陷反射波的幅值定性确定桩身缺陷的严重程度;根据反射波的到时tx由下式确定桩身缺陷位置:
某地铁工程桩基检测方案
Lx=C·tx/2
4.1.5 评判标准
检测按照规范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根据实测波形特征对桩身结构完整性分类的一般依据见表1。
桩身结构完整性分类表 表1
类别 Ⅰ 桩身结构完整性定义 桩身结构完整。 桩身存在轻微缺陷,但桩身结构完整性基本不影响桩的正常使用。 桩身存在明显缺陷,应采用其它方法进一步抽检确定其可用性。 桩身存在严重缺陷或断桩。 波形特征 无缺陷反射波、或有扩颈反射波,有明确(正常)的桩底反射信号,波速正常。 缺陷反射波幅值小,有明确(正常)的桩底反射信号,波速正常。 1、 缺陷反射波幅值较大、桩底反射不明显。 2、 嵌岩桩桩反射波与入射波相位相同。 3、 波速不正常。 1、 缺陷反射波幅值大。 2、 周期性缺陷反射波。 Ⅱ Ⅲ Ⅳ 桩身存在缺陷的基桩,可能会影响正常使用功能,如可能影响竖向承载力、水平承载力、桩的耐久性或导致不均匀沉降等。在正常情况下,Ⅰ、Ⅱ类桩桩身结构完整性可满足使用要求;Ⅲ类桩应采用其它方法进一步抽检,并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确定是否可用;Ⅳ类桩应进行工程处理并进一步检测确定严重缺陷或断桩以下部位桩身质量是否正常。 4.2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4.2.1检测目的
本方法适用于确定各种基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或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及评价。
4.2.2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受检桩桩头应为原桩头,且桩头距地面高程以±20cm范围内为宜。对试验荷载较小的桩,若桩顶未破损可不另作处理。对预应力管桩,顶部可填砼芯1至2米,可掺早强剂以缩短龄期。
4.2.3检测桩的龄期要求
预制桩在砂土中入土7天后;粉土不得少于10天;饱和软粘性土不得少于25天。
4.2.4检测仪器
某地铁工程桩基检测方案
采用千斤顶加荷,荷载用与千斤顶相联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并换算出荷载。试桩沉降采用百分表或电子位移计测量。沉降观测平面可取桩(或桩帽)的顶面或侧面,当桩(或桩帽)侧面作为沉降观测平面时,观测面距桩(或桩帽)顶面不应小于0.5倍桩径。
4.2检测基本原理及方法
检测原理: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压重量不得少于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压重应在试验开始前一次加上,并均匀稳固放置于平台上。试验装置示意图见下图2。 荷 载千斤顶承台座磁力座基准梁位移传感器承台座岩 土试桩岩 土 图2 试 验 装 置 示 意 图 本次试验依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中的有关“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规定进行。试验要点如下:
1)最大试验荷载取设计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其中第一级荷载和第二级荷载可取分级荷载的2 倍,以后每级荷载取为分级荷载。
2)每级加载后,第5、15、30、min时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15min读一次。 3)受检桩沉降相对收敛标准:加载时每级荷载维持时间不应少于一小时,最后15min时间间隔的桩顶沉降增量小于相邻15min时间间隔的桩顶沉降增量。
4)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收敛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5)卸载应分级进行,逐级等量卸载,每级卸载量取分级荷载的2倍,其中
某地铁工程桩基检测方案
第一级可视情况取分级荷载的2~3倍。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5min,按第5、15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沉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为2h,测读时间为第5、15、30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6)出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可终止加载试验:
(1)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陡降型),且累计总沉降量s>40mm;
(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3)当达不到极限荷载,已达到最大试验荷载,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收敛)标准。
(4)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m;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桩顶累计沉降超过80mm。
7)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1)根据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于陡降型Q-s曲线,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
(2)根据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
(3)当出现6条第二款的情况,取前一级荷载值。
(4)对于缓型Q-s曲线可根据沉降量确定,宜取s=40mm所对应的荷载值,当桩长大于40m时,宜考虑桩身的弹性压缩量;对于直径≥800mm的桩,可取s=0.05D(D为桩身直径)对应的荷载。当桩长大于25m时,宜考虑桩身弹性压缩量,但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对应的总沉降量不得大于80mm。
(5)当按上述四款判定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款达到极限时,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应取最大试验荷载值。
五、检测数据及资料管理
1、原始现场记录由资料管理人员验收保管,填表登记,并详细记录原始记录和检测内容。
2、所有资料均要分类存放,做好标记,方便调用查阅。
3、资料的保存环境应符合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保证资料不霉变,损坏。
某地铁工程桩基检测方案
4、各种技术资料、标准、规程、检测原始记录均由组长负责和指定专人负责。
5、所有原始记录、检测报告、质量处理记录及各种相关文件应分类存放、并保证至工程竣工验收后3~4年。
6、检测的原始数据对外保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