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云南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中学文言文必背古诗词导读(9)
第九首 木兰辞
【年代】:南北朝 【作者】:南北朝无名氏 【内容】: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注释】
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唧唧] 叹息声。 [当]对着。 [机杼(zhù)]织布机上的梭子。 [军帖]征兵的文书、名册。
[可汗(kè hán)]古代西蜮和北方诸国对君主的称呼。 [大点兵]大规模征兵。 [市]买。 [征]出征。 [鞯(jiān)]马鞍下的垫。 [辔(pèi)头]马笼头。 [溅溅(jiān jiān)]急水流动声。
[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
[燕(yān)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 [啾啾]马蹄声。 [戎机]军机,指战争。 [关山]指行军走过的关塞山岭。 [度]越过。
[朔气传金柝]寒风中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气:北方的寒气。朔,北方。金柝: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的器具。
[寒光]寒冷的月光。 [铁衣]铁甲战袍。 [天子]即上文中的可汗。 [明堂]天子祭祀、朝诸侯、教学选士的专访地方。 [策勋]记功劳。
[转]将勋位分为若干等,每升一等叫一转。十二转是形容因功勋卓著屡次升迁,并非确数。
[强]多;余。 [欲]要求。 [尚书郎]尚书省的官员。 [儿]木兰自称。 [郭]外城。 [相扶将]互相扶持。 [霍霍]磨刀的声音。 [云鬓]指女子头发乌黑柔美如云。
[帖花黄]当时流行的一种妇女装饰,在额间点以黄色在。帖,同“贴”。 [火伴]即伙伴。火,同“伙”。同伍的士兵。 [扑朔]爬搔。 [迷离]眯着眼。 [傍地走]贴着地面跑。 【导读】
这是一首优秀的叙事诗。全诗分为六段。第一段写木兰得知征兵消息,决心代父从军。第二段写木兰作好从军准备,踏上征途。第三段写木兰十年征战,得胜而归。第四段写木兰立功不受爵,辞归故乡。第五段写木兰归家时亲人的欢迎以及换妆后伙伴的惊讶。第六段以双兔为例,赞叹木兰。全诗叙事头尾清楚,语言生动活泼,充满传奇色彩,成功地塑造了木兰这一出色的古代女性艺术形象,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优秀传统品德和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首诗,以时间的发展为顺序安排故事情节,而故事情节又围绕着木兰这个中心人物展开,脉络清晰,详略得当。
这首诗的语言运用也颇具特色。除了长短错落,节奏和谐等特点外,最显著的是运用一多种修辞方法,如设问、比喻、排比、对偶、复叠等,如“东市买骏马”四个排比句,写出了木兰代父从军所做的紧张的准备工作。复叠如“爷娘闻女来”一段,尽量铺排欢乐的场面,把木兰归来时全家的兴高采烈写得十分传神。篇末以双兔为喻,更是奇妙之至,余味无穷。
【今译】
接连不断在叹息,木兰对门把布织。 听不到织机穿梭响,只听叹气声声急。木兰你在想什么?何故日日长叹息?女儿什么都没想,女儿什么也没思!昨夜忽见征兵文,皇上大批征兵役。征兵名册十二卷,卷卷都把父名提。父亲没有大儿子,我无兄长木兰替。愿为国家守边疆,替父出征去杀敌。东边集市买骏马,又到西边买坐垫。集市南边买辔头,北边买来长
马鞭。早晨辞行踏征程,傍晚住宿黄河边,听不到爹娘把女唤,只听到黄河水潺潺。早辞黄河快赶路,夜宿黑山心头寒。听不见爹娘唤女声,燕山战马啸声传。不远万里奔战场,越过关卡跨山梁。寒风中传来打更声,清冷的月光照戎装。将军为国捐身躯,壮士凯旋多雄壮。木兰凯旋见皇帝,皇帝坐在朝廷上。封给木兰高官爵,万千财物作赐赏。天子问她有何想,木兰不当尚书郎。但愿骑上千里马,快马加鞭回故乡。爹娘听说女儿回,扶搀出城迎儿郎。姐姐听说妹妹归,面对窗户巧梳妆。小弟听说姐姐还,快去磨刀杀猪羊。打开我的东阁门,坐坐我的西阁床。脱下我的战时袍,换上我的旧时妆。当着窗子梳长发,对着镜子贴花黄。出门再见老战友,战友个个都惊慌:风雨同舟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两脚爬搔忙,雌兔双眼时时眯眯。双兔同时贴地跑,怎么辨我雄和雌。 更多相关资料请猛戳 云南教师备考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