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关键在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创设轻松氛围,优化教学方式,提髙教学效益,实际上就表现在教师“用心\"教和学生“用心\"学上。怎样做到师生心心相融呢?我数学课堂教学应具有“五声”:
1. 课堂要有“阅读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说“数学不过还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更有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二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数学重视的是思维逻辑的培养,不过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知识,一方面是对教学教材的理解,这需要学生深入的阅读才能够更好地掌握教材的内容,另一方面,从教学实践来看,无论是学生的作业还是试卷,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出现的错误,多数原因在于对题目阅读理解的偏差。所以,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阅读教学的例题、数学概念性质与法则,阅读教材对话与提示语,阅读老师出示导读提纲与问题,阅读课后你知道吗?等等,培养学生数学阅读习惯与数学阅读能力,让数学课堂也表现出“阅读声
2. 课堂要有“微笑声”。有的教师上课,严肃有余,活泼不够,课堂“火药”味太浓。课堂上教师通常绷着脸,用严厉镇住学生。课堂上常出现斥责声、挖苦声,甚至出现非感动的哭声。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可能就是无效或低效的。我们要懂得,师生之笑能舒缓紧张情绪,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心态,有助于形成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为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理念,创设愉悦轻松教学氛围,有的凭借教学内容引发的笑声,有的教学情境设置引发的笑声,有教师幽默语言引发的笑声……有笑声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注意力集中,极积参与,主动探究。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
3. 课堂要有“赞美声\"。教师要学会赞美,而真诚的、恰如其分的赞美,能够引导学生及时发现自身潜在的、美好的道德,对建立自信、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课堂上经常出现“批评声''“责备声''“叹息声\",就会容易造成学生“无声其实,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一味批评纠错的方式,用激励表扬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兴奋状态。教师要学会发现、学会欣赏、学会赞美,因为欣赏和赞美是一种高尚的品德。虽然教师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虽说赞美并不能立刻使所有人成才,但每个成功的人毫无疑问都离不开欣赏和赞美。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一个人信心的获得、价值观的确立,还是良好习惯的养成,赞美无疑都是必要的。教学中要有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赞美,教师赞美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美每一位学生取得的哪怕是极小的成绩;赞美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美每一位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这样的课堂,使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师生教学互动更为融洽,必将提高教学的效率。
4. 课堂要有“惊讶声”。有些教师上课,比较注重教学任务按部就班完成,但没有特点,缺乏亮点。有的教师只强调学生的机械记忆,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枯燥感,缺乏激情。课堂每一教学内容必有令学生“惊讶之处”,关键看教师是否能挖掘教学内容并巧妙设置情境。教师本身也能表现“惊讶之举”,要看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素质并拿出教学绝活。“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惊奇感,引发学生的惊讶声。如教学“吨、千克的单位换算''时,一上课教师就告诉学生,1等于1000吗?怎么能使1等于1000呢?这个说就会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这样,教师的“惊讶声\",目的是营造悬念,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
5. 课堂要有“争论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诱发学生“争论”定能使他们学习兴趣
高涨,完全表现出人人想创造,个个能创造的局面。为此学生只有通过争论,才能激发创造,而最后达成共识。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让学生各抒已见。然后,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师有目的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出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再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课本为什么说1/2会大于1/3?通过学生讨论、争论,使学生统一认识:比较分数的大小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它们标准量要相同。从而使学生认识与掌握新知。又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时,学生就出现两种算式,一部分学生从十位加起,一部分学生从个位加起,针对这个矛盾焦点,究竟哪一种是合理的,让学生小组开展争辩,以便学生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