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课 程
标1
准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 学前教育专业
一、前言
本课程强调在尊重学生认识规律、知识架构的基础上,从世界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观点出发,提炼出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一致规律,结合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自然科学知识进行整合,同时融合科学实践、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组成了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并将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贯穿于上述所构成的有机课程知识体系之始终。
二、课程定位 1、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课程是以提高幼儿教师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能力为目的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
本课程强调在尊重学生认识规律、知识架构的基础上,从世界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观点出发,提炼出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一致规律,结合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自然科学知识进行整合,同时融合科学实践、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组成了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并将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贯穿于上述所构成的有机课程知识体系之始终。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使学生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适应21世纪初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需要。
2、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在认识和理解一些重要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过程的基础上,切实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掌握认识自然事物客观规律的主要科学方法,培养其科学兴趣与科学态度,进一步巩固其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什华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能力,深刻领悟科学与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并最终达到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目的与要求。
3、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注重与中等师范及高等师范本科阶段的知识结构相衔接,通过学习,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开设本课程之前,学生必须先学习中学化学、中学物理、中学生物及中学地理等课程。
2
三、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紧密结合人类社会生活和先进科学技术,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出发,针对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对教师的需要,尊重高职高专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学生的科学课程教学能力、科学素养的提升为课程的归宿,促进学生成长成材。
2、课程设计思路
我国基础教育正进行一系列改革,由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步转变为“素质教育”。教育重点从学“知识”,转向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转向科学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的教育。而教师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只有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才能适应基础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为探索小学教师的培养规律,制定出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小学教师科学志趣和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四、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从现代综合性的视野了解世界的物质性;地球环境及演化、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生命的起源、基本特征与结构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自然界的物理化学现象以及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
从认知到应用,以兼容性强且与人们生活密切的自然、地球、生活、环境等课题使学生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树立自然界的物质观,逐步建立对立统一、动态平衡的辨证观点。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的关系,认识到要加速我国的科技进步,一定要更快地提高教师自身的科技素质,使教师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充实自己,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对教育事业的新要求。
3、素质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获得研究和探究相关学科的乐趣。用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的态度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五、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教学内容选取依据
教学内容的选取基于以下特点:
一是具有基础性,重点阐述自然科学的重大基础理论; 二是具有时代性,深刻反映当代自然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沿;
三是具有系统性,较全面地介绍自然科学总论、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近代及当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有所了解,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从而实现文理渗透、开阔眼界、发展思维、培养科技意识。
3
2、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章节名称 第一章 运动和力 第二章 电与磁的初步知识 第三章 物质结构、能量守恒 第四章 太阳系、地球、月球天文知的内部结构和运动规识初步 律 第五章 关于碱、酸、常见化学元素之间的盐和常反应现象及原理 见元素的知识 第六章 有趣的有机化学 第七章 小玩具制作和小魔术 第八章 有趣的生物 第九章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 合计 72 20 92 生物的起源、进化、生殖和发育。 运动物理、化学知识制作小玩具 1、运用物理知识制作小玩具 2、运用化学知识制作小玩具 3、在制作小玩具的过程中对物理、化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1、了解生殖的类型和意义。 2、掌握动植物个体发育的过程及条件。 3、掌握动、植物的激素调节。 有机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1、了解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煤气的组成。 2、重点掌握乙醇、乙酸、脂类和糖类的化学性质。 3、掌握有机物在日长生活中的应用。 1、了解太阳系行星的基本数据。 2、掌握 太阳系、地球、月球的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 3、重点掌握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和变化特征。 1、了解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2、重点掌握酸碱盐之间的化学反应规律; 3、重点掌握几种常见化学元素的化学性质。 机械能守恒定律、原子的核式结构 1、掌握机械能守恒的原理。 2、了解分子运动规律以及能量的变化。 3、重点掌握原子核衰变的规律。 电磁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应用 简单的运动规律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1、了解宏观低速物体的运动规律。 2、掌握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 3、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1、了解电场磁场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2、理解电动机、日光灯、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3、掌握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左手定则、右手定则等电磁学经典定律。 学时安排 理论 13 实训 合计 3 16 15 0 15 5 0 5 7 0 7 8 2 10 9 1 10 4 10 14 8 2 10 1、熟练掌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形式、依据、原则、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步骤。 计的形式、依据、原则、 2、能够独立设计科学教育活动、 步骤 3 2 5
4
3、教学要求
在《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教学中,要铲除头脑中的唯心主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克服形而上学、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充分认识自然事物的和谐统一,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1、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的效果。
2、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
3、发挥网络作用,在线解答学生自学中提出的问题,为学生课后的强化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平台。
七、课程考核与评价
1、课程总成绩的记分方法 课程总成绩按100分计算,60 分为及格线。其中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10%,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
2、平时考核的要求及形式
平时考核形式包括本课程的平时作业、课程实验及平时学习情况。结合文字教材认真完成学习指导书后的自测题。8次平时作业全部独立完成者记4分,课程实验任选一个完成实验报告记3分,考勤及学习态度良好者记2分。
3、考核要求
学习本课程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求考生了解并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借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考试既重视知识、理论的考核,又重视应用能力的考核。考核分三个认知能力层次,即从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进行命题。各层次的含义如下:
了解:是指学习本课程后,对于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必须有透彻的了解,并且能够准确地表述。 理解:本层次要求达到的水平是在了解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把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能对有关问题进行正确的阐释。掌握:是指能够掌握分析问题的技能,能够运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4、试题类型及结构
本课程试卷采用题型分为五种: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各类题型的分数大体比例为:填空题占20%,选择题占40%;简答题占20%;论述题占20%。
5、考核形式
平时考核具体要求见第3条。期末考试采取闭卷笔试。卷面分值100分。占总成绩的70%。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