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利用长凳游戏发展幼儿的平衡、钻爬、攀登能力,让幼儿尝试和探索从高处往下跳的技能,提高灵敏性、协调性。
2、培养幼儿勇敢、果断、互相帮助、临危不惧的良好品质和自我选择、主动参与锻炼并在活动中积极动脑的意识与能力。
3、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
1、发展幼儿的平衡、钻爬、攀登能力,提高灵敏性、协调性。2、培养幼儿勇敢、果断、互相帮助、临危不惧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木制长凳8条、海棉垫2块、塑料弧形积木8个、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幼儿进场,四散站立;在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做热身操。
2教师把活动器材——长凳介绍给幼儿:“长凳是用来坐的,可今天我们要用长凳做各种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3鼓励幼儿自由探索长凳的各种玩法,并及时请幼儿示范自己的玩法。
4带领幼儿进行各种钻爬游戏。①爬过“地道”:长凳横向间隔2米左右摆成一排,从长凳下爬过。②钻过双层“地道”:将长凳两个两个叠起来,从凳子间隙中爬过。③爬过“暗道”:将长凳并拢,从长凳下爬过后站到凳子上。④开“火车”:将长凳横向间隔0.5米左右摆成一排,请幼儿肩搭肩从长凳上迂回走过。
5过“桥”游戏让幼儿自我选择从纵向放置的一个长凳、两个并排的长凳、两个并排但左右分开的长凳上用各种方法走过“桥”。然后从一旁的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弯曲桥”上走回来。
6将两个长凳叠在一起,让幼儿走过桥,从桥上跳下。然后从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弯曲桥”上走回来。
7教师将幼儿集中起来,示范从桥上往下跳的正确姿势,讲解方法和要领:屈膝摆臂向上跳,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身体下蹲。然后幼儿继续练习。
8将三个长凳叠起来并铺好海棉垫,让幼儿自己爬上凳子走过“桥”并从“桥”上跳到垫子上。然后从一旁的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起伏桥”上走回来。
9视幼儿情况逐渐增加“桥”的高度,鼓励幼儿尝试从桥上走过并跳下。注意事项:①保持场地中有不同高度的“桥”,让幼儿自己选择。②教师加强保护,尤其要注意过最高的“桥”幼儿的安全。(可让配班教师协助保护。)③引导幼儿帮助爬不上凳子的同伴。④对能力特别强的幼儿,教师可在其过“桥”时把手伸在桥当中设置障碍,让他跨过。
10对幼儿的表现作积极的'评价,表扬幼儿的勇敢精神和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11幼儿四散站立,在音乐伴奏下跟老师做放松操。
12幼儿离场。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我自己认为是成功的,活动目的较好地完成了。通过活动,幼儿从高处往下跳的能力和平衡能力都获得了有效的发展,勇敢、果断的个性品质也获得了很好的培养。经活动实录分析,我在活动中对幼儿的要求方面、对幼儿积极鼓励方面以及安全教育方面都做得较好。对幼儿的要求方面,我没有“一刀切”,而是通过放置不同高度的长凳让幼儿自由选择的方式,达到区别对待的目的。在鼓励幼儿方面,我以自己的情绪、表情、语言和眼神作为与幼儿交流的“语言”:在教态方面,情绪上,我是积极而兴奋的,让孩子受到感染而激发了兴趣;表情上,我是轻松自然的,给孩子创设了一个较为轻松的心理环境;在语言方面,我没有说“别害怕”、“不要紧张”、“没有危险的”之类的话,因为说这些话,等于是在强调危险,说得越多,幼儿就越是紧张,动作就放不开,反而容易出危险。眼神上,当有的孩子站在长凳上,犹豫不决时,我用坚决的目光看着他的眼睛,通过这扇“心灵的窗户”给他注入力量。整个过程,我用自己的表现来感染孩子、鼓舞孩子。在安全教育方面,孩子掌握了正确的屈膝缓冲着地的方法,我运用的保护方法也是正确而科学的,时机把握也较好。活动结束时,又及时教育幼儿:平时单独一人或大人不在时,不能盲目练习。
由于体育活动具有很强的不可预料性,因此,教师常常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如果以后我还上这节课,我会尝试让较为胆小、内向的男生从几张叠放的凳子上跳下来,只要教师以轻松的语气鼓励他试一试,并适时、适当地助了他“一臂之力”。当他初获成功体验时,教师又要请他连续跳了几次,从而逐渐消除了他对高度的恐惧感,为培养他的勇敢精神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小百科:凳子的材料南北各异,江南的凳子多为编藤面;北方的则多用牛皮,两种材料的优点都是透气、柔软。到了清代,还出现了以大理石为主的凳子,坐上去凉爽,看上去美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