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昆明民间游戏资料

2021-05-17 来源:年旅网


小学生创新老昆明传统游戏

中新云南新闻网 编辑:康静 发布时间:2008-09-04

用塑料袋做“豆腐干” 拿水果核穿小玉子

小学生们正在玩老鹰捉小鸡游戏 江岸小学/供图

拍洋画

跳海牌

核心速读

瞎子摸鱼、花绷绷、拍洋画、打陀螺……这些久违的老游戏很多已经在昆明人记忆中淡出,没有人曾经统计过昆明究竟有多少种老游戏,而在过去3年里昆明市五华区江岸小学的400多名小学生和老师一起发掘出80种老昆明游戏,并对其中51种进行创新和改进。

着急 7成以上学生不会玩找乐 江岸小学寻找新玩法

2005年,“老昆明传统游戏新玩法”系列活动开始在江岸小学三到六年级的400多名小学生中展开,这一主题也成为江岸小学的一个历时3年的教学科研课题。

孩子们被发动起来想办法寻找老昆明的传统游戏,他们去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小时候玩过的各种游戏,最后竟收集到了80种:金鱼下水洗洗脚、弹酸角核、城门城门几丈高、开火车、推小推车、编花篮、太平天国、火柴拼画……

王丹老师说,一开始的初衷只是想结合孩子们爱玩的天性,让小学生乐于参与,愿做、爱做、想做,那么课题就能持续下去。“但这个课题后来给学生和老师带来的收获和乐趣是开始根本没有预料到的。”

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们被引导找出老游戏好玩的地方和不足之处,保持老游戏的特色,改进老游戏的不足,创造出新游戏,并以文字、图片等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匹马到处转,转到江岸看一看。”这是小学生对“老昆明”传统民谣进行的改编。“这些娃娃太聪明了,大人们往往低估了他们的能力。

他们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想都想不到。”王丹聊起这些孩子的创意就不由兴奋起来。像抓小玉子,以前习惯用小石头做材料,现在孩子们改进了材料,用彩色橡皮、水果核制作小玉子,既简单又不费时。还有“太平天国”游戏,过去是两人争输赢,赢家就写“太平天国”4个字中的一笔,谁先写完谁赢。孩子们把游戏改成了成语接龙,内容更丰富了。小学生们还自己制作了以“云南十八怪”、“奥运福娃”为主题的系列洋画。

在课题实践中老师们发现,那些爱玩、会玩的孩子更聪明。在各种游戏中,孩子们需要不断地去尝试,原来比较孤僻、不合群的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会慢慢地融入进去,学着跟别人合作,还知道了动脑筋吸引更多的伙伴来参与自己组织的游戏。

动手 小学生改进老游戏

“创新”这样的“时髦词”在小学生们手工制作整理的老游戏画册里处处可见。

仅仅是“打豆腐干”一项游戏孩子们就给出了几种改进方案。六(2)班的何帆和王艾文说,以前打“豆腐干”就是几个人聚在一起打来打去,又不动脑筋,又浪费时间,没什么意思。“我们创新后的打‘豆腐干’可有趣了,边打‘豆腐干’边词语接龙,在玩的时候可以动脑筋,还可以学到知识。”

六(1)班一位同学对“豆腐干”的制作材料进行了创新,“我们原来是用纸来做豆腐干,很容易烂。思考之后,我们决定用废塑料袋来折‘豆腐干’,这种‘豆腐干’比原来漂亮了,还防水,不容易烂,更重要的是可以废物利用,更加环保。自己亲手制作的玩具,觉得特别有意义。”

打陀螺在孩子们手中也演变出众多玩法,六(2)班的康丹在木陀螺上涂上不同色彩,陀

螺转起来视觉效果更棒。何书华用纸板做材料,发现创新后的陀螺转得又快时间又长。

传统的花绷绷是两个人、一根绳,一个人翻出花样,谁把“花”翻散了,谁就输。小学生创新后的花绷绷可以一个人玩出降落伞、五角星、小海星等花样,一根小小的绳子变成了“魔术师”。

王丹老师说,以前学生们总认为科学研究是科学家才能涉足的高不可攀的领域,而现在他们发现科学原来就在自己身边。

找乐 江岸小学寻找新玩法

2005年,“老昆明传统游戏新玩法”系列活动开始在江岸小学三到六年级的400多名小学生中展开,这一主题也成为江岸小学的一个历时3年的教学科研课题。

孩子们被发动起来想办法寻找老昆明的传统游戏,他们去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小时候玩过的各种游戏,最后竟收集到了80种:金鱼下水洗洗脚、弹酸角核、城门城门几丈高、开火车、推小推车、编花篮、太平天国、火柴拼画……

王丹老师说,一开始的初衷只是想结合孩子们爱玩的天性,让小学生乐于参与,愿做、爱做、想做,那么课题就能持续下去。“但这个课题后来给学生和老师带来的收获和乐趣是开始根本没有预料到的。”

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们被引导找出老游戏好玩的地方和不足之处,保持老游戏的特色,改进老游戏的不足,创造出新游戏,并以文字、图片等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匹马到处转,转到江岸看一看。”这是小学生对

“老昆明”传统民谣进行的改编。“这些娃娃太聪明了,大人们往往低估了他们的能力。他们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想都想不到。”王丹聊起这些孩子的创意就不由兴奋起来。像抓小玉子,以前习惯用小石头做材料,现在孩子们改进了材料,用彩色橡皮、水果核制作小玉子,既简单又不费时。还有“太平天国”游戏,过去是两人争输赢,赢家就写“太平天国”4个字中的一笔,谁先写完谁赢。孩子们把游戏改成了成语接龙,内容更丰富了。小学生们还自己制作了以“云南十八怪”、“奥运福娃”为主题的系列洋画。

在课题实践中老师们发现,那些爱玩、会玩的孩子更聪明。在各种游戏中,孩子们需要不断地去尝试,原来比较孤僻、不合群的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会慢慢地融入进去,学着跟别人合作,还知道了动脑筋吸引更多的伙伴来参与自己组织的游戏。

动手 小学生改进老游戏

“创新”这样的“时髦词”在小学生们手工制作整理的老游戏画册里处处可见。

仅仅是“打豆腐干”一项游戏孩子们就给出了几种改进方案。六(2)班的何帆和王艾文说,以前打“豆腐干”就是几个人聚在一起打来打去,又不动脑筋,又浪费时间,没什么意思。“我们创新后的打‘豆腐干’可有趣了,边打‘豆腐干’边词语接龙,在玩的时候可以动脑筋,还可以学到知识。”

六(1)班一位同学对“豆腐干”的制作材料进行了创新,“我们原来是用纸来做豆腐干,很容易烂。思考之后,我们决定用废塑料袋来折‘豆腐干’,这种‘豆腐干’比原来漂亮了,还防水,不容易烂,更重要的是可以废物利用,更加环保。自己亲手制作的玩具,觉得特别有意义。”

打陀螺在孩子们手中也演变出众多玩法,六(2)班的康丹在木陀螺上涂上不同色彩,陀螺转起来视觉效果更棒。何书华用纸板做材料,发现创新后的陀螺转得又快时间又长。

传统的花绷绷是两个人、一根绳,一个人翻出花样,谁把“花”翻散了,谁就输。小学生创新后的花绷绷可以一个人玩出降落伞、五角星、小海星等花样,一根小小的绳子变成了“魔术师”。

王丹老师说,以前学生们总认为科学研究是科学家才能涉足的高不可攀的领域,而现在他们发现科学原来就在自己身边。

江岸小学的一个学生曾经在作文中写道:“我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要把童年称为七彩的,我觉得现在的童年几乎只有一种颜色,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我很想玩,可是除了打电子游戏,我不知道该玩些什么。”

“娃娃们不会玩。”这也是江岸小学六(2)班班主任王丹3年前的感受。王丹发现孩子们大多只会玩一些买来的现成玩具,男生喜欢奥特曼,女生喜欢芭比娃娃,“他们的玩具和游戏不是我们中国的,更没有昆明本土特色。”孩子们的游戏和娱乐活动很单一,不会自制玩具,也不会想一些游戏大家一起玩。下课后,不是漫无目的地打闹,就是在楼道上呆呆地站着,“本来童年应该是多姿多彩、丰富的,应该满校园都是孩子们的笑声,但是娃娃们不知道应该怎么玩,像跳海牌、滚铁环、拍洋画这些经典老游戏他们根本不会玩,甚至没有听说过。”王丹说。

在江岸小学对在校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中,也反映出了孩子们的“不会玩”,这次调查显示,90%的孩子的游戏娱乐活动仅限于电子游戏和动漫,97%的学生玩商店里买来的现成玩具;88%的学生不会自己制作玩具;75%的学生爱玩、想玩,却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