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的原则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道路绿化有多种布置方式,其总宽度一般占道路总宽度的为宜。 A:10%~20% B:15%~30% C:15%~40% D:20%~50% E:经济政策
2、在电量预测的常用方法中,一般只用于校核中期或远期的规划预测值。 A:单耗法
B:综合用电水平法 C:外推法
D:弹性系数法 E:经济政策
3、城市环境的构成要素中,是实现城市各种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基础设施。 A:城市自然环境 B:城市的经济环境 C:城市人工环境 D:城市的社会环境 E:经济政策
4、总体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系,它们一般都具有的共同特点不包括。
A:组织管理机构健全,权限职责清晰
B: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C:社区志愿者组织的作用举足轻重
D:政府管理部门在社区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E:经济政策 5、要使政府公共投资真正能够形成合力,发挥乘数效应,拉动经济增长,必须。 A:确定重点发展地区,策划和安排重大建设项目 B: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C:立足现状,切实解决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D:重点研究近期城市发展策略,对原有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E:综合治理
6、城市交通调查的目的是。
A: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和城市道路设计的基础工作
B:收集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货运总量,对外交通客、货运总量等运输现状与发展资料
C:根据调查的资料,分析城市车辆以及客、货运量的增长特点和规律
D:摸清城市道路上的交通状况,城市交通的产生、分布、运行规律以及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E:综合治理
7、在城市燃气管网中,是城市的配气管网,基本上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布置时主要考虑网路的密度。 A:中压管网 B:低压管网 C:中低压管网
D:高压、中压A管网 E:经济政策
8、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
A: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导、控制和要求,以城市中准备实施开发建设的待建地区为对象,对其中的各项物质要素
B:依据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对所在地块的建设提出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用以指导建筑设计和各项工程施工设计
C: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时刻考虑人是环境的使用主体,并且要结合当地的民族特色、风俗习惯、文化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
D: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所在地块的建设提出具体的安排和设计
E:综合治理
9、下列选项中,对于城镇化进程在根本动力上具有显著地加速或滞缓作用,合理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是城镇化进程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A:农业剩余贡献 B:工业化的集聚 C:比较利益驱动 D:制度变迁 E:综合治理
10、城市性质是指。
A: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主要职能
B: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表示的城市大小
C: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D: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达到的目标和指标 E:综合治理
11、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讲,其最根本的原则应该在于。 A:经济合理性 B:社会合理性
C:资源配置合理性 D:能源合理利用性 E:综合治理 12、由两个标高差较大的不同整平面连接而成,在连接处一般设置挡土墙或护坡等构筑物属于整平连接形式。
A:台阶式 B:斜坡式 C:平坡式 D:混合式 E:经济政策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设计工作范围尺度类型的是。 A:宏观 B:远观 C:中观 D:微观 E:综合治理 14、根据煤气制气厂选址要求,厂址应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和较低的地下水位,其中地基承载力一般不宜低于,地下水位宜在建筑物基础底面以下。 A:5 t/㎡ B:10 t/㎡ C:15 t/㎡ D:20 t/㎡ E:经济政策
15、空间数据对地理实体最基本的表示方法是点、线、面和三维体。所谓线是该事物的面积可以忽略不计,但长度、走向很重要。属于此方法举例的是。 A:街道 B:客户分布 C:环保监测站 D:规划地块 E:经济政策 16、对周边农村具有一定社会经济带动作用的建制镇,是带动一片地区发展的增长极核的是。 A:县城关镇 B:一般建制镇 C:集镇 D:中心镇 E:综合治理
17、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就是指。 A:国家层面的时间规划 B:国家层面的立体规划 C:国家层面的空间规划 D:国家层面的计划规划 E:综合治理
18、影响城市雨水系统最主要的因素是当地的。 A:自然条件 B:经济条件 C:技术条件 D:社会条件 E:经济政策
19、1929年美国社会学家克莱伦斯。佩里以控制居住区内部车辆交通、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安宁为出发点,他首先提出了理论。 A:“居住小区” B:“邻里单位” C:“田园城市” D:“工业城市” E:综合治理
20、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问题。 A:工业 B:国家 C:城市 D:农业 E:综合治理
21、在城市热源规划中,热电厂蒸气的输送距离一般为km,如果热电厂远离热用户,压降和温降过大,就会降低供热质量,而且供热管网的造价较高。 A:1~3 B:2~4 C:3~4 D:3~5
E:经济政策
22、下列关于我国城乡建制的设置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镇是属于城市聚落,有其自身的镇区 B:市的社会经济活动是以“镇”为中心
C:镇也含有其所辖的其他集镇和农村区域,同样具有“城带乡”的二重性 D:镇具有更强的聚集作用 E:综合治理 23、在城市环境卫生工程设施规划中,生活垃圾转运站服务半径与收运方式有关,当采用小型机动车收运,其服务半径宜为km。 A:0.4~1.0 B:1~3 C:2~4 D:3~5
E:经济政策
24、通信网的分类中,是指一个房间或几个相邻房间或一幢楼内的网络。 A:局域网 B:专用网 C:城域网 D:广域网 E:经济政策
25、城市垃圾不包括。 A: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 B:商业垃圾
C:工业固体废物
D: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
E:经济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影响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的因素不仅多样复杂,而且具有不同的层次,下列属于因子层的有__。 A.土地区位 B.交通通达度 C.供水设施 D.大气污染 E.用地潜力
2、认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以在案件审理中申请回避的审判人员包括。 A:书记员 B:翻译人员 C:勘验人 D:鉴定人 E:院长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包括。
A: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 B: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C:对住宅、医院、学校和托幼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
D: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E: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
4、近期建设规划主要在等方面为城市发展提供基础性的框架。 A:土地使用 B:空间布局 C:时间序列
D:基础设施支撑 E:生态环境建设
5、使用强度控制是为了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做出的规定,其控制指标一般包括。 A:用地性质 B:容积率 C:人口密度
D:人均占地面积 E:空气质量
6、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A:区域、城市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均降水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
B: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结合水资源承载能力,按照节流、开源、水源保护并重的规划原则,提出城市水资源规划目标,制定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雨洪及再生水利用、开辟新水源、水资源合理配置及水资源应急管理等战略保障措施
C:从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量、再生水等几方面分析供水现状及趋势,从生
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及生态环境用水等几方面分析用水现状及趋势,横向及纵向分析城市用水效率水平及发展趋势
D:对总体规划中供水管渠的走向、位置、线路进行落实或修正补充,估算控制管径
E:根据本地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及外调水等现状情况及发展趋势,预测规划期内可供水资源,提出水资源承载能力;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预测城市需水量,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7、村庄规划要依据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镇总体规划或乡总体规划,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所在村庄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村庄的各项建设做出具体的安排。村庄规划编制内容为。
A:确定村庄居住、公共设施、道路、工程设施等用地布局 B:提出保障规划实施的措施和建议
C:对重点建设地块进行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并进行必要的竖向规划设计
D:确定防灾减灾、防疫设施分布和规模;对村口、主要水体、特色建筑、街景、道路以及其他重点地区的景观提出规划设计
E:安排村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用地布局及为其配套服务的各项设施 8、根据道路功能、服务范围、交通流量的不同,居住区道路分为。 A:居住区道路 B:居住区内部道路 C:小区道路 D:组团道路 E:宅间小路
9、不同使用要求的混合结构从结构的承重体系来看,大体分为。 A:纵向承重体系 B:横向承重体系 C:内框架承重体系 D:外框架承重体系 E:综合框架承重体系
10、城市规划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手段和作用力,称为城市规划的实施机制,这些机制包括__。 A.行政机制 B.财政机制 C.控制机制 D.经济机制 E.法律机制
11、高层住宅设计的基本特点包括。 A:可提高容积率,节约城市用地
B:对居民生理和心理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C:用钢量较小,仅为多层住宅的1~2倍
D:可以获得较多的空间用以布置公共活动场地和绿化,丰富城市景观 E:市政建设投资较大
12、村庄背景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的内容包括等。 A:周围关系
B:自然条件
C:经济发展水平 D:地质条件 E:历史改革
13、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 A:确定力 B:拘束力 C:强制力 D:执行力 E:公定力 14、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对城镇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无形的城镇化”是指。 A:意识上的城镇化 B:精神上的城镇化 C:形态上的城镇化 D:生活方式的城镇化 E:物质上的城镇化
15、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中,20世纪90年代之前主要分为等阶段。 A:总体规划 B:具体规划 C:详细规划 D:近期规划 E:修建设计
16、以下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程序中属于行政许可的是。 A:现场踏勘 B:征询意见
C:审查工程设计图纸文件 D: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E:领导签字批准
17、低层住宅的平面组合形式包括。 A:单元式 B:独院式 C:跃层式 D:联排式 E:双联式
18、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包括。 A: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 B: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
C: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D: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历史文化 E: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
19、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目标是__。 A.确定地段的人口、建筑容量 B.确定具体的开发项目
C.公共设施的配套建筑量的估算 D.地段土地使用结构的明确 E.以上说法均正确
20、前苏联莫斯科规划的特点包括__。 A.开放原则 B.交通原则 C.生态原则 D.社会平衡
21、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特点是。
A:强制性内容必须落实上级政府规划管理的约束性要求 B:强制性内容的表述必须明确、规范,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C:规划强制性内容具有法定的强制力,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 D:下位规划不得擅自违背和变更上位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 E:涉及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调整,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 22、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包括。 A:从生活性城市空间到生产性城市空间 B:从平面空间环境到立体空间环境 C:从空间环境到时间环境
D:从分离的均质城市空间到连续的多样城市空间 E:从封闭的单中心到开放的多中心空间环境 23、社会学重视对的研究。 A:社会结构 B:社会特点 C:社会过程 D:社会性质 E:社会调控
24、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A:分析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B: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C: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
D:确定规划期内的城市发展目标 E:确定城市近期建设的空间布局 25、镇规划的规划技术原则包括。 A:因地制宜原则 B:完整性原则
C:科学合理性原则 D:集约性原则 E:创新性原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