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法学年末考(上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课:
1、哪些是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的表现):答:谦让、分享、关心帮助他人、关心国家的发展等。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答:(1)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2)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3)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2)要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 (3)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 第二课: 4、网络的积极作用(好处):(1)网络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5、警惕网络中的陷阱(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消极影响?)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影响身心健康。 (3)网络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个人信息容易被泄露。 6、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1)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要学会“信息节食”。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沉溺于网络。 (3)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要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第三课: 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还有纪律、秩序等规则。 7、自由和规则不可分,为什么?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建立规则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8、我们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1)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2)遵守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3)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四课; 9、为什么说尊重是交往的起点(为何要尊重他人?尊重的意义) (1)尊重他人是内在修养的表现。(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尊重。
(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4)尊重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10、如何尊重他人?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2)平等对待他人。对所有人要一视同仁。 (3)学会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包容他人。 (4)学会欣赏他人。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11、为什么要文明有礼?(有礼貌的好处) (1)礼主要体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2)文明有礼是立身处世的前提。 (3)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4)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12、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举止端庄、文明。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 13、为什么说诚信无价?诚信的意义。 (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和信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3)诚信是企业的资本。 (4)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14、怎样践行诚信(如何做个诚信的人?) (1)树立诚信意识。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2)学会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 (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第五课: 15、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16、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17、加强自我防范(怎样加强自我防范远离违法犯罪?) (1)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要杜绝不良行为。 (3)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4)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18、怎样应对违法犯罪?怎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1)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面对违法犯罪时,既要见义勇为,又要见义智为,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3)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做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和捍卫者。 19、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
20、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怎么办?遇到法律问题怎么办? (1)寻求法律援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通过法律服务机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受到非法侵害时,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可以到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任意一个机关控告,必要时直接到法院起诉。 第六课:
21、责任是什么?责任来源于什么?)
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22、如何做个负责任的人?
(1).不言代价与回报 (2)我承担我无悔 (3)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职能力,勇于承担责任 第七课:
23、为什么要奉献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义。
(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自身的价值。
(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能力会不断提升,境界会不断提高。
24、怎样(践行)服务奉献社会?
(1)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第八课:
25、国家利益涉及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26、怎样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怎么做?
(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7、怎样捍卫国家利益?
(1)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2)为了国家利益,有时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3)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坚决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第九课:
28、为什么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为什么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 (1)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全,我们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2)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29、什么是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的道路。
30、国家安全包括哪些内容?包括⑴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⑵国家的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出卖;⑶社会秩序不被破坏。
31、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我们怎么做?
⑴要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⑵用个人行动维护国家尊严。
⑶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便利和协助,为维护国家安全建言献策。⑷积极制止、举报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32、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怎么办?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或举报。 第十课:
33、我国取得了哪些举世瞩目的成就? 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⑵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⑶科技创新成就斐然;⑷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等。
34、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面临哪些问题?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排名不高;⑵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⑶居民收入差距大。
35、把中国梦变成现实,我们怎么做?
(1)把中国梦变为现实,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需要每个人付出辛勤和汗水。
(2)我们要努力学习,积极探索,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②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③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④要主动融入社会,在社会中锻炼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等,都让我们更好的融入社会。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 ) A.道德化 B.成熟化 C.生活化 D.社会化 3.小明打算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一名好市民,融入社会,亲近社会。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 ②盲人过马路上前搀扶
③看到老人倒地后怕惹上是非而不敢扶 ④参加献爱心捐款活动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出门打不到车?滴滴打车随叫随到;饿了不想做饭?美团外卖来送饭……这都体现了分享服务和共享经济,他们都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出的新商业模式。这体现了( )
A.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B.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网络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D.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5.2016年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到2017年止,中国网民数量达到7.53亿。网络普及如此迅速,是因为网络( )
①是一把双刃剑 ②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对象 ③突破了现实交往中的角色限制 ④超越了空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下列属于正确使用网络的是( ) A.在网络上从来不说真话 B.利用网络抄袭答案完成作业 C.上网看新闻,查资料 D.利用网络乱交朋友
7.据调查了解,有55%的学生认为,网络提供的信息会影响自己的判断,有30%的学生说不清它对自己有没有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有15%的学生表示,他们对网络上的信息完全信任,没有判断力。这启示我们( )
A.提高媒介素养 B.合理利用网络 C.净化网络环境 D.保护自己隐私 8.正常的社会秩序需要一种强制性规则,它是( ) A.纪律 B.法律 C.道德 D.规则
9.“实名制”越来越广泛的进入我们的生活:银行开户,购买火车票,网上开微博等,都需要使用真实的个人身份信息。“实名制”的推行( )
①是为了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②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③需要国家建立健全有关公民信息安全保护的法律法规 ④需要公民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防止个人信息被盗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毕达哥斯拉说:“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没有绝对的自由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④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个人的行为由他人的要求或外在的规则支配,而且是被动的或被迫接受的,这是( ) A.自律 B.他律 C.自觉 D.慎独
12.初中生王明父母不在家,他自己照顾自己,还经常和爷爷一起干活。在去年学校开展的生存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他说:“感谢这样的生活,让我收获了很多”。这些情景告诉我们( ) ①要学会自律,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②要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坚决反对好逸恶劳的思想和行为 ③克服依赖心理,脱离父母独自生活 ④劳动促进了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保持自身的个性和尊重别人的个性同样重要。”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尊重他人,必须抹杀自己的个性,委曲求全 B.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C.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社会生活才能更和谐 D.受人尊重的奥秘是先尊重自己,后尊重他人
14.“心扉如同门户,小小的钥匙便可打开它,别忘了钥匙有这样两把——‘谢谢’和‘劳驾’。”这句童谣告诉我们,与人交往时应该( )
A.彼此尊重 B.举止端庄 C.用语文明 D.仪表整洁 15.我国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的建立,使不诚信记录随时可查,下列有利于建设个人良好诚信记录的是( ) A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B积极承诺,不预兑现 C大事负责,小事敷衍 D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16.莎士比亚说过:“如果我丧失了真理和诚实,我就等于和我的敌人一起攻击我自己,如果没有了这两种品德,就是丧失了我这副躯体,也不足惜”。这说明( ) A.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B.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
C.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D.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17.有人因违反交通法规被罚款,有人因欠朋友的债不还遭起诉,有人因持刀抢劫受处罚。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将他们的行为分为( )
A.一般违纪行为和严重违纪行为 B.违反宪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 C.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18.“小时偷针,长大偷金”这句俗语告诉我们( ) )
A.不良行为就是违法,违法就是犯罪 B.小错必然铸成大错,违法必然走向犯罪 C.勿以恶小而为之,远离不良行为 D.偷针与偷金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19.“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这句话提示我们( )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 B.自尊自信学会坚强 C.依法律己依法做事 D.调控情绪品味生活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一条款表明( )
A.只有在国家组织的考试中才不能作弊 B.在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是犯罪行为 C.考试作弊属于违法行为 D.考试作弊都要受到刑法的严厉制裁 21.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保障了公民的( ) ①人身自由权 ②隐私权 ③参与权 ④监督权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22.做到尊重他人,我们应当( )
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②学会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③平等对待他人 ④己所不欲,施与他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23.“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使我们与人正常交往 ②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促进社会和谐
③良好的社会秩序能防止一切违法犯罪的发生 ④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保证公共生活顺利实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中国人民银行与最高人民法院等八家机构签订信息采集合作备忘录,对法院判决后有钱不还的人,实施出入境、银行贷款限制等信用惩戒,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这告诉我们( ) A.不守诚信的人,必然要受到经济的制裁 B.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还不完善 C.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D.社会是复杂的,不守诚信是正常现象
25.下列选项中劝诫我们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的是( )
A.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B.罪孽本自微小始,陷身囹圄悔方迟 C.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D.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二、判断题(正确涂A,错误涂B。共10分,10小题,每题1分) 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学习中养成( )
2.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政治发展水平( ) 3.人的身份是在人际关系中确定的( )
4.法律和纪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 ) 5.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 6.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
7.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可以向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投诉( )
8.遵守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
9.一切违法行为都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
10.刑罚的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拘留、没收财产( ) 三,简答题(3小题,共10分)
1.为什么要以礼待人?(4分)
2. 简述犯罪的基本特征?(3分)
3. 当我们遇到侵害,应该如何依法求助?(3分)
四,材料题(2小题,共30分)
1.材料一:“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
材料二:李丽在一岁时患小儿麻痹症,自童年起就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但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 (1)材料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2)材料二中李丽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有什么意义?(8分)
(3)结合材料二谈一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养成这种行为?(6分)
2.小李和小谢,从小就自由散漫,喜欢打架骂人,现在已是某中学16岁的在校生。一天下午,两人因琐事发生争吵,并约定地点较量较量。随后不久,双方各自纠集了十余人,在约定地点发生了持械斗殴,造成多人受伤。接到群众报案后,警方迅速采取行动,小李、小谢两人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依法逮捕。被二人纠集来的同学分别以扰乱公共秩序,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处以警告、罚款等处罚。 (1)从违法的严重程度分别判断小李和小谢的行为以及被纠集的同学的行为的性质。(3分)
(2)结合第(1)问的答案回答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的关系。(6分)
(3)结合小李和小谢的行为及最后的结果,谈谈这个案例给你的启示。(5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BDDBC/CABCB/BBCCD/ADCCB/DDCCB 二、判断题
×××××/√××√× 三、简答题(共10分)
为什么要以礼待人?(每点1分,共4分)
(1)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2)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3)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4)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2.简述犯罪的基本特征(每点1分,共3分) 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3.当我们遇到侵害,应该如何依法求助?(每点1分,共3分) (1)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 权益 (2)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3)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四、材料题(共30分)
1.(1)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2分) (2)李丽的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2分)这种行为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有利于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6分)
(3)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像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每点2分,共6分)
2.(1)小李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小谢的行为也属于犯罪行为,被纠结的同学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每点1分,共3分)
(2)区别:违反的法律不同,社会危害性不同,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每点1分,共3分) 联系:都触犯了法律,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每点1分,共3分) (3)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除第四点2分,其余每点1分,共5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