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以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024-05-25 来源:年旅网
浅论探究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杨兵

[摘要]针对现在我们物理教学中新的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的采用,笔者发现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化成了主动的知识探究者,且学生出现了空前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彻底改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我让学生从实验的器材的表象观察产生兴趣,到实验过程中自主探究乐在其中,最后实验结果产生成就的过程来进行教学,产生良好效果。 关键词:探究、改变、兴趣

在现在的初中教育中,怎样才能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变成知识的主动获得着呢?怎样才能使学生从被动的死板的灌输教育转变成积极的兴趣的探究呢?怎样改变学生的从属地位变成学习的主体呢?从知识的学习过程来看,初中学生对于通过自我努力获得的知识最有成就感,也较容易记得住,也最有兴趣。这样就给了我们一个教育契机,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了提高,在以前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都局限于改变教师的一些教学的小节:如教师要使用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肢体语言,的确在以前我们在这些方面的改变是有了一定的成功,可是在我们现在的21世纪这些小的革新和观念以不能满足教育的日新月异和学生的思维的变化了,重视学生的兴趣,不能只给教师的观念来一个小手术了,在这里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这种教育观念对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提高的作用——探究性学习。

何谓探究性学习呢?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明确指出:“探究是一组相互联系的过程。科学家和学生通过这些过程提出关于自然界的问题,研究自然现象,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形成对概念、原理、模式和理论的丰富的理解。”我认为,探究就是通过提出问题探求真理、信息和知识。探究过程从人们用自己的感觉——视、听、触、味等去收集信息和资料开始,直到问题解决。从其定义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样的教学观念要是切切实实的用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们会有什么样的反映呢?下面,我从我们学校这一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很完整,还不是很稳定,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程的转变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要具体的形象做依据。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来开展积极的教学方式了,我们学校物理课题组发现探究性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是一个最好的方法。探究性学习强调知识的学习的过程是有学生自己通过提出自己的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合作从而得到结论,在其中大部分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教师在其中只做一个帮助者的角色。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说一下这种学习方法为什么可以使学生像着了魔一样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了。

一、 课堂前、看器材、出想法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实验器材,这些都给学生在上课前就有一种直观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上“分子一直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这一节时,我在上课时,带去了酒精、花露水、香水、醋、酱油。在其中酒精是用大烧杯装的,这样在我进课堂时,学生们就闻到了很浓的酒精味,这样学生们就会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有了说很好闻,有的捂住了鼻子,有的开始看书,有的说这是扩散,有的说这是分子的运动。学生们在上课前就可以笑容满面的思考着,有很多的同学发现了一些表面现象,但还有部分学生就会想其中有什么原因?有不明白的,这样他们就会自己设问,这样在上课前,他们就有了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就开始思考了,也有很浓的兴趣了,这样课前就有了热烈气氛,这样的课学生会没有兴趣吗?

二、课堂上、做中学、兴趣浓

从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可以看出,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的知识是最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的,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具用很强的成就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让所有学生主动的、主体的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做好课堂动手方法的知道工作,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内容,找出自己一些问题,譬如对于初二物理弹力这一节,学生发现弹力的定义是:物体形变产生的力,对于这一定义有很多学生不能

理解是为什么?在这里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手上以准备的器材气球、橡皮筋、弹簧让学生自己动手,压压气球、拉拉橡皮筋和弹簧看看,(这几个虽都是些小实验,但学生在课堂上做却感到异常的兴奋)教师及时的提问,你们手上有什么感觉啊?学生们由于有真实的刺激,都感觉到了有力的作用。教师接着让学生用更大的力使使看,提醒学生注意看看两次用不同的力,这三个物体有什么不同的变化?学生动手探究,发现气球的形状变了更大了,橡皮筋和弹簧变的更长了,这样对于弹力的定义:物体形变产生的力,就不难理解了。教师接着问学生,你们两次用的力同吗?物体的形状变化程度一样吗?学生都可以回答出来:不同。这样教师就可以接着下面的教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你们试着想想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就可以自己思考产生一个个的问题,是不是物体形变的大小会和外力的作用有关了?这样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首先,教师明确要求学生使用一定的器材,和先制定一定的计划,然后,老师学生交流一下,看看那种方案是最好的,这样不仅可以让有些没有想出办法的同学也可以有依照,也可以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样学生就可以用一定的实验来探究一下,物体形变大小和外力大小的关系就很明显的显示出来了。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热情被充分的调动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要角色出现。试想,这样的课,学生怎么会没有兴趣呢?我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学生都普遍反映了学习物理时,让他们自己动手探究的知识课是最有兴趣的,知识也是记得最清楚的。做中学,试想学生们会没有兴趣吗? 三、课堂外、自己做、增兴趣

在现代教育中,学生的课后作业基本上都是一些书面题目,这样的题目对于很多的学生都不能很好的完成,也没有什么兴趣。但是试想,我们如果在课外我们布置的作业是一些探究性的题目,通过让学生在探究中应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这样的作业,我想很多的学生都会乐意去很好的完成。

在课外探究过程中,应充分设计好探究性的题目,或针对课本的题目,老师进行思考,把难的实验改一下,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能力和条件做,这

样让每个学生都可独自完成。例:在教授完弹力这一节,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家设计一个方案,测量自己的头发所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说明自己的方案和测量步骤。

对于这个题目,学生感到十分的贴切自己的生活,也没有什么难度,也很开放,学生就会运用各种方法来验证。我在布置了这个题目后,学生在第二天就拿了很多的方案和事物给我看,其中有的就用头发系上一个小钩子,通过挂上一些小东西来实验,这个方法就很好,有的学生的实验设备做的很精致,先用一根橡皮筋做成一个弹簧称,然后学生用头发系上一个袋子这样力就加在头发上,橡皮筋拉的长度用刻度尺做好标记,这样的设计方案不仅很漂亮而且很精确,还有很多的各个方案都很好。这样的题目对学生来说充满的乐趣,学生会不愿意做吗?这样的看似很简单的实验,在其中却用到了很多的知识,如:什么是弹力?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刻度尺的使用等等,这样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应用了所学的知识,过程充满乐趣,也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这样的课外题目,学生会没有兴趣吗?

但是在布置这样的题目时,教师也不能随便找个题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有了学生可能没有主观动手的的愿望,懒于思考,懒于寻找工具,懒于动手,这样的学生也是有的。这些也是课外探究和课内探究的不同点,这些学生就要求教师细心的发现、耐心的指导。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探究的能力和愿望。

探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味良方药剂,学生充满了好奇、想象。我们通过创造条件,让学生的这种热情通过自己动手探究,一个个进行解剖,让学生清楚的明白其中蕴涵的知识;又有了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更加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激起他们灵动和热烈的心;激起他们最原始的能力。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这样的课学生们会没有兴趣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探究学习是让兴趣延续的一条路。

参考文献: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胡德海著:《教育学原理》,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4、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杨兵

联系地址:江苏省句容市葛村中学 邮政编码:212431 工作单位:句容市葛村中学 联系电话:0511---875610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