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漏人才扼杀人才 请不要苛求“第一学历”
作者:姚晋平
来源:《成才之路》2008年第19期
曾在报上读到《博士求职感言:“第一学历”成了无法抹去的污点》一文,该文反映了一些用人单位对“第一学历”的苛求。
这位博士读的第一个高等学校是师专,接着读教育学院的本科,然后在军校读硕士,最后在一所名牌大学读博士。
既然是招聘博士,只要该博士“货真价实”,专业对口,按情理应该列入考虑范围。然而,这些招聘单位不约而同地口头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招聘条件:“第一学历”必须是重点大学毕业。博士是否有真才实学、科研能力,似乎倒很不在意。有的单位工作人员对这位应聘的博士说,“对不起,我们需要本科211毕业的。”有的说,“你第一学历是大专,本科是教育学院毕业的,现在用人单位对这类成人学校有看法。”还有的说,“我们北京院校进人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讲究第一学历。”在他们看来,重点院校的毕业生等于高素质,否则就是低素质。“第一学历”不是重点学校,哪怕后来通过努力,取得名校的博士学位,已取得一定价值科研成果的,也不值一提,视为“废品”。
一些单位特别重视“第一学历”也不是空穴来风,是有一定原因的。这就是非重点大学与重点大学相比,一般来说,学生在综合素质、人脉、专业基础等方面有一些差距;特别是一些成人高校毕业生的质量确实参差不齐,有的学校还有滥发文凭的倾向;研究生教育含金量下降等。还得承认,高考是比较能衡量一个人水平的考试,绝大多数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在上大学前基础打得更扎实一些,天资更聪慧一些,等等。但必须注意,这一切的前提是“绝大多数”“一般情况”,而不是“绝对”。就是说,没有进入重点高校的人并不一定天资就差,上大学以前的基础就一定不扎实。因为,考出好成绩有许多因素共同发生作用,况且事物在不断地变化,一时的成绩不代表永远。当然,更不能断言其他学校的毕业生的质量就一定比不上重点学校,无论从整体上还是从个体上说。
所以,苛求“第一学历”,是静止地看问题的,是戴有色眼镜的,不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是按既定的条条框框行事。倘若“第一学历”的牌子不响亮,就弃之不用,就会把许多真正的人才拒之门外。即使你有华罗庚、沈从文等大师级的天资和学力,也不会被接纳。因为这些大师连大学都没有读,连有“第一学历”都谈不到,除非把小学毕业、中学毕业也看做是所谓的“第一学历”。这种人才观当然谈不到“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降人才”。因此,这种人才观最大的害处是遗漏人才、扼杀人才。
对“第一学历”苛求的第二个明显的害处是,必然加剧准备参加高考学生的压力。如果自学成才、上成人大学和非重点大学不能被承认,等于“废品”,就相当于成才的路只剩下上重点大学这一条更加狭窄的路。可想而知,为考进重点大学,孩子们的精神压力又将增加多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第一学历”苛求的第三个害处是,将会使国家培养人才付出更大的代价。我国教育投入所占的GDP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是穷国办教育,所以更要讲究投入产出的效益。与重点大学相比,自学考试、成人学校等培养人才,个人更多地替国家分担了教育的费用,培养同样数量的人才,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教育经费。花最少的钱培养最多的人才,这才是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当然前提是能够保证学生的质量。所以,对非重点高等教育的歧视,既不是对国家培养人才的大局负责,也不是对个人成才负责,这样的人才观当然是短视的和有问题的。因此,必须破除对“第一学历”的迷信,减少对“第一学历”的苛求。 (来源:《山西日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