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中国农业银行;SWOT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6-0069-02
1 中国农业银行在新城镇化中面临的机遇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快新城镇化建设作为今年的重要工作目标,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均衡发展,进而拉动内需,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以往不同的是,当今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再局限于传统小城镇建设的简单撤乡并镇模式,而是从更高层次、更高起点出发,集居住、商住、工业、教育及医疗卫生和娱乐为一体新型小城镇型建设模式。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要实现土地、建筑等基础设施的城镇化,也要实现农民生活水平的城市化,因此,这就赋予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比以往的简单撤乡并镇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然而,在构想出新型城镇化蓝图之后,进行新城镇化建设所需的关键要素——资金,却成为制约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第二,财政预算资金;第三,社会资金;第四,信贷资金。。因此,新城镇化建设对金融服务的强度需求和广度需求应运而生。这无疑给肩负“三农”使命且与新城镇化建设有着零距离空间优势的中国农业银行带来了“施展拳脚”、“大有作为”的机遇。
2 中国农业银行在新城镇化建设中的优势
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四大国有银行之一,相对其他商业银行,其在新城镇化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这为其新城镇化建设中发挥支持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作为国有大型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肩负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服务“三农”、面向城乡的重要使命感让其有决心做好“三农”事业。这就在主观上保证了中国农业银行在新城镇化建设中的强大动力。第二,在网点分布上,中国农业银行有其近距离接触农民、农村、农业的地理优势。中国农业银行网点几乎遍布所有乡镇,在国内拥有8800多家分支行,44000多个营业网点,在西部的覆盖率几乎达到100%。这为其零距离接触“三农”,服务“三农”,支持新城镇建设提供了先天的空间优势。第三,中国农业银行党委在2007年提出了“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思路,以县域为界,将2048家县支行全部纳入三农金融部管理,确保有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员、专门的政策和专门的资源来持续地服务“三农”。找到了一条以县域规模化融资和中小企业服务为基础,以农户为重点,以惠农卡为载体,以农户贷款为驱动,以三农金融事业部为组织保障,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具有农行特色的服务“三农”新模式。可以说,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能力大幅增强,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3 中国农业银行在新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劣势事物的发展,都是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中进行。中国农业银行的每一次进步也需要在不断地否定中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完善,才能为其在新城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保障,才能最终实现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全能型国际金融企业的美好愿景。中国农业银行肩负面向“三农”,服务城乡的重要使命,始终把农村金融作为其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回顾中国农业银行近几年在服务“三农”取得傲人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其在新城镇化建设形势下面临的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
(1)贷款支持力度不够。中国农业银行虽然作为最接近农民的商业银行之一,却对农村生产经营贷款方面有着严格的限制,目前对农民几乎不发放信用贷款,只发放城镇房屋抵押贷款。贷款门槛过高,导致很多农民都无法通过贷款来解决生活生产中存在的资金缺口问题。
(2)金融服务结构单一。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惯性作用和农村金融供求矛盾及不良贷款的影响,目前,中国农业银行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局限于小额农户贷款和农村生存经营贷款上,还不能满足新城镇化建设中的其他多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
(3)金融设备更新和维护不力。基于对成本的考虑和对服务质量及效率思考的缺位,中国农业银行虽然在操作系统上算是领先,但是,在实际服务中,仍然存在自助机具设备陈旧、经常出现故障,难以到达快速高效的服务质量。
(4)在市场竞争中的角色定位上,还有处于卖方市场的被动服务的意识状态的现象存在。由于受以前国有企业优势地位的影响,中国农业银行大部分员工的心态还是处于等客上门的状态,不走出去赢得客户,只局限于大堂和柜台的营销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4 中国农业银行在新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挑战
只有清楚地认识到新城镇化建设中的面临的挑战,才能更好地抓住新城镇化带来的机遇。。第二,由于新城镇化建设中的市场是开放性,其他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对手进入市场必然会给中国农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威胁。第三,新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化”后的农民,一方面由于文化水平的局限而不能快速接受和使用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却由于其权利意识的增强而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5 中国农业银行在新城镇化建设中应发挥金融支撑作用
中国农业银行作为一个在新城镇化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优势的大行,要发挥其在新城镇化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必须在经营理念上、服务理念上和产品开发及营销上都要有重大的突破。
(1)经营理念上,坚持以建设“绿色金融”为导向。大力推进金融产品的业务转型,把“绿色金融”的改革和创新与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相结合,将“低碳金融”、“绿色信贷”理念和措施融入各项金融制度和流程中,将环保观念融入到所有经营业务中,全面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有效扶持低碳生活经济发展。具体操作上,对客户进行分类,将其是否守法、其项目是否“绿色”等作为是否对其进行金融支持的必要条件之一。严格核查其项目的相关环保信息,鼓励替代能源、高效能和低排放的项目。对符合政策倾斜的新能源项目,在规模、期限和利率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
(2)在市场营销上,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同时期抓住不同重点客户,挖掘潜在客户。成功的营销不仅需要准确的市场定位,还要有科学的营销方法。首先,在市场定位上,要根据时间的变换和地点的变换来定位不同的营销对象,即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客户的定位。在新城镇化建设初期,应该对基础设施建设及其配套服务过程中的贷款客户进行营销;在运行期间,应对产业集群建设及配套设施的贷款客户进行营销;在农民“城市化”进程中,应该对新城镇的工业产业化项目、农民创业和就业,以及相关交通、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所需金融需求进行相应的贷款营销;在农民“城市化”后,应对其进行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相关事项所需金融支持进行营销。其次,在营销方法上,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营销对象,采用不同的营销方法。针对单一的客户,我们可以采取“一对一”的、各个突破的营销方式;针对不确定具体对象的集群客户,我们可以采用“一对多”宣传式的讲解。也可以通过开展营销活动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在网点或者在客户群集聚点,如集市、社区、学校等地点举行产品宣传活动。活动的具体筹划内容可以视情况而创新。总之,金融营销活动贯穿整个新城镇化的始终。在准确市场定位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营销手段,是成功营销的关键要素。
摘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就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来讲,如何做到以中心城镇扩容提质为重点,以中心集镇建设为依托,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滑县始终按照统筹城乡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区域性影响力中等城市目标,按照“中心县城、明星乡镇、小康村落”的城镇发展布局,加快县城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着力推进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城乡面貌明显变化,县城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城”、“省级园林城”和“市级文明县城”。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14平方公里发展到28平方公里。
(一)城镇布局进一步优化
一是高起点谋划,城镇规划逐步完善。2005年,滑县全面启动了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及主要道路、主要建筑物控制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规划面积达到42平方公里。同时乡镇总体规划实现全覆盖,对19个乡镇的总体规划进行了重新修编、评审和报批;二是县城空间逐步拓展。将道口镇、城关镇、小铺乡所辖约100平方公里作为县城规划控制范围,县城空间规模进一步扩大,空间结构趋向合理。
(二)县城初具中等城市规模
一是加强道路建设。滑县投入建设资金3亿多元,对县城16条主干道进行了建设和改造,对城区大部分背街小巷进行了治理;二是抓好配套设施建设。开发建设了宾北广场、戏曲广场、敬老广场等10个休闲广场和农副产品批发等7个专业市场。建设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三是全力搞好新区建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区建设,支持新区建设,初步形成了“五园、四区、三中心”的框架,建成区面积达到了10平方公里。四是大力实施旧城改造。
(三)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
各乡镇进一步加大道路、学校、敬老院、休闲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和市场建设力度,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改善。新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初见成效。产业集聚区锦和新城、白道口镇滨河新村社区两个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已全面启动。锦和新城建设,涉及33个行政村,10063户,39980人,原村庄占地9451亩,新城占地2476亩,节约土地6975亩。
二、产业集聚区整合土地、村庄的主要做法
为给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有效破解“三农”难题,县委、县政府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区划,先后将原隶属城关镇、小铺乡管理的37个行政村4万多农业人口划归产业集聚区全权代管。代管的这些村庄,如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成为一个新课题。
按照“以社区建设为突破、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人文关怀为纽带、以文明建设为保证”的建设方向,通过对代管的行政村进行村庄、土地双整合,全面启动了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锦和新城建设。在具体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科学规划,适度超前;二是民主决策,积极稳妥城镇化进程;三是政策鼓励,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四是筹集资金,破解锦和新城建设资金匮乏难题;五是整合土地,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三、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执法刚性不足
县城及乡镇建设普遍缺乏控制性详规指导,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评审工作滞后,致使规划控制缺乏依据。同时受管理体制的影响,乡镇建设缺乏规划人员的监控和指导,规划实施难以落实,规划执法刚性不足。部分居民对城乡规划了解不够,支持力度不大。
(二)辐射带动力不强
全县除县城外,其余城镇建设普遍规模较小,对周边乡村的辐射带动力明显不足。
(三)产业建设滞后
县内各建制镇普遍产业建设规模偏小,技术落后,产品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差,运行困难,产业承载力缺失,竞争力不强。
(四)城管机制不够健全
城市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城市管理尚存在“一治就好、一停就乱”的现象,特别是城镇基础设施管理难以监管到位,损毁严重;绿化、美化、亮化标准还比较低,城镇居民的城市意识和参与管理意识不强,社区建设比较滞后。
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规划修编,促进科学发展
城镇规划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依据和推进城镇化的基础。突出重点抓好县城、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城镇建设与保护耕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编制好交通、供电、通讯、环保、绿化以及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健全城镇服务功能。
(二)发展县域经济,为城镇化建设提业支撑
以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城镇产业支撑,快速提升城镇实力,增大城镇辐射、带动、集聚作用。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挥优势、创造特色”原则,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强做大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化工塑料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光伏、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 (三)理顺建设体制,探索城镇管理与经营新途径
按照县城发展策略,抓好城市资产经营,做大做强城建投资公司,提高融资和经营城市的能力。加强城市土地储备,促进城市建设良性发展。加快县城管理体制改革,撤消县城区内建制乡镇,设立街道办事处,全面推进村改居工作,实行城市化管理。完善小城镇建设开发市场,以乡镇政府为主体,走投资、建设、经营一体化道路。
关键词:新加坡;城市规划;新型城镇化
新加坡于1965年独立,建国较晚,在建国初期,纠纷以及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严重稀缺曾让世界怀疑新加坡能否存活下去。然而,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新加坡已经变成一座环境优美、交通有序、经济发达的花园城邦,其城市规划引起世界的瞩目,受到其他国家的追捧与学习。新加坡国土面积719.1平方公里,仅相当于北京的4.4%。总人口约553.5万,人口密度约为7697人/平方公里,是北京人口密度的5.87倍(2015年)[1]。然而即便如此,在新加坡却少有交通堵塞等情况出现,这让我国城市规划者在做城市规划时看到了新的方向。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城市人口密度大、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与当时新加坡发展所遇困境极为相似,目前新加坡发展已经取得骄人的成绩,其中很多优秀的经验可以拿来借鉴。
一、新加坡城市规划的发展与特点
1.整体规划到位新加坡虽然建国较晚,但是在建国初期就已经开始着手自己的城市规划建设。他们最初的规划目标是100年,在此长期规划基础上再做中期规划和短期规划。其实一百年也只是一个概念性的长期目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具体时间。长期规划制定了战略性的发展方针,中期规划与短期规划是在其基础上的不断细化,如此一来使得规划之间相互衔接,环环相扣。新加坡将整个国土面积划分出5个100多万人口的片区,这5个大的片区再分为25个小的卫星镇,各区各镇依据人口数量与功能需要配置相应的基础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公园、交通等各个方面[2]。基本的民生问题都能就近解决,既方便了市民出行也节约了大量能源。2.局部规划合理新加坡在处理局部建筑时效仿西方棋局,棋局黑白相间,建筑高低错落,虽有极高的建筑密度,却使人感觉不出压抑感,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美学和心理学的设计要求[3]。在建国初期,新加坡就提出人均8平方米绿地,打造“花园城市”的目标,并要求住宅前均要有绿地,若是建筑物前绿地不足,也会在各个楼层插缝绿化,或者建设楼顶花园。新加坡在之后的发展中一直都在贯彻这个理念,哪些区域可以建高层,哪些地方需要建广场,哪些地方是禁止开发的保留地都已经整体规划好,如今新加坡全国绿化面积达到50%,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之都。3.群众参与性好新加坡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但却分属不同部门共同管理,各个部门承担相应职责,制定不同层次的土地使用方案,这有利于相互之间的整体规划、动态协调[4]。目前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土地使用体系与法律管理制度。尽管如此,新加坡依然十分重视群众的意见,不会因为有政府作为后盾而在规划时搞“一言堂”,政府一直鼓励更多的民众参与到规划中来,很多的开发计划就是民众共同参与讨论的结果。专业团队、企业集团、开发商与社会民众代表都会受到研讨开发计划的邀请,并且研讨的初步方案会放到人群密集区公开展示,用以接受更多民众的反馈信息,进而对方案进行再次完善。由于很多方案是大家共同参与的结果,所以在之后的推行过程中就会减少很多的阻力,甚至会受到群众的支持与帮助。4.旧城保护得好新加坡虽然土地有限,异常珍贵,但在做城市规划时依然留下了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并没有将原有的旧城全部推倒重建,而是进行了完整的保护。新加坡的旧城改造原则是“修旧如旧”,用法律保护旧城,用开发维系旧城。新加坡建国历史不长,但却拥有很多远超其建国史的古老街区,在新加坡的许多地方,依然保留着殖民地时期的原始风貌,像克拉码头、小印度、牛车水等地都是新加坡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特点和问题
1.发展质量跟不上发展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快速发展,城镇常住人口由1978年的1.7亿增加到2016年的7.9亿,城镇化率达到57.35%,城市建成区面积也由1981年的0.7万平方公里增加到2016年的5.2万平方公里[5]。城市人口与城市面积每年都在不断增加却好像并没有使市民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加方便的交通出行、更加优美的城市环境,城市质量的提高速度远远不及城市数量与面积的增加速度,很多城市处于自然状态下摊大饼式的无序扩张,并没有做合理的规划。结果就导致后来城市交通拥堵、中央商务区功能过度集中、城市中心区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周边区域基础设施资源利用不足等各种城市病的出现。城市出现的目的是更加方便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如果仅仅是为了提高数量指标而忽略了质量指标则是不明智也是不理智的。2.缺乏整体性规划中国的部分城市,虽然有很多现代化高档建筑,却缺乏整体感,与周边建筑并不协调,商业区、办公区、住宅区以及广场休闲分区明显,增加了无谓的交通出行次数与时间。一些区域高层建筑密集,整日见不到阳光;另有一些区域,建筑稀疏低矮,空间浪费严重。我们在做整体规划与局部规划时也应该参考新加坡规划方案,将广场和低矮建筑群与高层建筑交错规划,让高层建筑见得到阳光,低矮建筑区不致荒凉。如果可以规划好合理的功能区位,不仅可以节省很大一笔资源,还能增加居民居住舒适度,提高市民整体生活幸福指数。3.城市规划依赖政府中国的土地都是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在城市规划方面具有很多土地私有化国家难以比拟的优势,比如我们可以制定更强有力的法律政策,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也更具强制性,可以更高效的推行下去。然而也许正是由于这些优点,我们的政府规划人员在做规划时很少考虑普通民众的意见,强拆强建而实际上只有那里的居民才对那个地方最了解,提出的建议也才最贴近民生,即使在大的方向普通民众难以很好的把控,在细节的处理上也需要更多的接受民众的建议,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做出的方案不成为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4.古建筑破坏严重我们国家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在这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每一个都弥足珍贵,我们需要珍惜。以北京为例,作为一座极具历史厚重感的文化古城,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在八国联军进入期间已经毁坏了一大批优秀的古建筑,这是历史造成的伤害,我们姑且不提,但是在后期的城市改造中拆掉大量的古迹,确实令人心痛。1952年,北京开始大肆的进行城市改造先是北京城的外城墙被陆续拆除,紧接着就是对历代帝王庙的牌楼进行处理,与此同时,内城墙及护城河也一并遭殃[6]。如今北京很多古迹已经消亡在历次的城建当中,只能在历史书中找到它们的一丝印记。这是历史的伤痛,城市建设者的悲哀,更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的损失。
三、新加坡城市规划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启示
1.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相结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人如果要有一个好的发展,就需要对自己的人生做一个好的规划,一个城市的发展也是如此,只有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建设蓝图,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中健康平顺,游刃有余。做规划一定要先定一个长远的总目标,有了总目标之后才能做好长期规划,也只有做好长期规划才能使后期的短期规划不致盲目,这放在一个人身上就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做好长期规划一定要尽可能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状况,特别是人口数量和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资源。我国有自己独特的社会环境,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城市建设在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城市自然状态下人口数量的增长,还要充分考虑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居的问题。人口是一切发展的起点与核心,一切的规划都要紧紧围绕当前人口数量,以及未来最可能出现的人口数量状态进行。只有知道了目前当地的人口数量与发展规律,才能知道目前需要建造多少公共空间与公共基础设施,需要预留出多少空间来满足人口增长之后城市的健康运转。另外,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相差甚远,各个地区也应该依据本地地理环境做出相应的发展计划,充分利用当地地理优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既要有放眼未来的长远开发规划方案,也要有着眼现在的具体操作措施。短期规划需要建立在长期规划之上,以3-5年为宜,因为城市规划工程较为浩大,这样有利于具体到具体区域和工程,方便施工和管理。2.整体规划与局部规划相结合一座城市就像一个人体,交通是血脉,各个功能区是器官,只有各个器官相互协调才能使机体健康运转,任何器官的缺失与过度庞大都是病态。中国很多大型城市甚至比新加坡整个国家都大,如果不能很好的进行整体规划,很容易陷入病态的城市行列。其实,很多城市已经有很严重的城市病亟待解决。一些城市一直追求标志性建筑物,过分强调单个建筑的建造,全局规划做的较差。就像沙漠里的一株绿植,任其如何珍贵,也不如一片无奇草地来的实惠,城市是所有人的城市,要为绝大多数人考虑。当然这可能也与中国官员的任期制度有关,很多官员为了抓政绩,往往会选择几个容易突破的点进行突击,做样板工程、面子工程,任期结束后可能就放置不管,后续的施工、投资、管理跟不上,红火一时的项目可能就成为烂尾工程。整体规划与局部规划两者是包含的关系,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再进行局部规划,只有整体规划做好了,局部规划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像新加坡把整个国土面积划分为5个大的片区,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划分为25个卫星镇,每个镇再进行各自的局部规划。这就是从整体到局部的不断细化,层层落实。“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曾对为何要先整体后局部规划做出过解释,“比如你把15年的规划敲定了,最近15年的基础设施投资就在这里。如果没有分期开发,基础设施可能就是到处乱投,结果就是成本无谓增加。”新加坡在城市规划时十分注重投资与收益的关系,刘太格在谈新加坡的成功经验时多次提到这组词,用他的话来说,若要追求可持续发展,那么每做一个投资,就要考虑收益,“我们会把土地先留下来,比如一个三车道,我们会先做两车道,等车流量增加了再做三车道,要是再增加,才变立交”,把整个投资过程都是当作生意来做的。合理规划,精打细算才能使资源不浪费,发展更持久。3.政府与群众相结合政府机关拥有更多更专业的城市规划专家,在制定法律政策,设计规划方案时占有绝对优势,况且城市规划的时间跨度很大,没有严格的法律制度和强有力的政府职能部门做后盾是很难贯彻执行下去的。然而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拒绝接受群众意见的借口,群众是规划的主体,是城市规划结果的最终承担者,群众的满意是规划的最终目的。而且原始居民对当地最为了解,知道怎样规划才能更加符合居住者的需求,因此,这些群众提出的建议最贴近生活,也更有用。政府是骨骼,群众是血肉,政府做整体规划,群众做细节补充,过于强调政府会使规划显得生硬,过于倚重群众会使规划显得紊乱,两者缺一不可。。4.革新与保护相结合保护与革新并不是对立的,文化需要革新才能发展,同时也需要保护才能延续。我们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拆除了太多需要保护的东西,当然这其中不乏时代的原因,但是我们现在需要及时醒悟过来,不能再这么干下去了,需要把我们从祖宗那里传承下来的优秀建筑保存好,这是对先辈的尊敬,也是对后辈的交代。当然,在城区规划与改造过程中不仅仅要保留城市历史文化古迹,也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进行改革与创新,因为现在的建筑过了几十年、几百年之后也会变成古建筑,成为新的文化符号。既然要创新就不能拘泥于自己的风格,可以尽可能多的吸收世界上优秀的建筑文化与技术,融入自己的建筑理念与风格之中,让我们的城市建设达到世界水平,在这点上不分国界与种族,只要是好的我们都可以吸收。只有革新与保护相结合,我们优秀的文化才能得到发展与传承,才能永远有自己的风格,也永不落后于世界。
四、总结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探析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城镇化通常指农村人口和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转移,扩大城镇规模并加大城镇人口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并由此带来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所谓新型城镇化建设,简而言之就是为弥补传统城镇化建设的不足而提出的新概念,为缓解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带来的社会压力,以及其他环境压力等各种缺陷和不足,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是,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改进,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势在必行
传统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再为城镇化建设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由于人口的大量迁移,城镇化质量并不高,传统城镇化的弊端也在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因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势在必行。
1、农村的社会资源被闲置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转入城镇,这样就形成了现在农村的“空巢化”、“空心化”现象,使农村的劳动力大量减少,而主要剩下老人和孩子。农村的大量土地被荒废,甚至是变相的流失,久而久之,这些荒废的土地该怎样开发,剩下的老人和小孩该怎样生存,这一系列问题都是传统城镇化建设所不能解决的。
2、城镇变得不堪负重
大量农村人口以及第二、三产业的移入,使本就拥挤不堪的城镇变得更加负担累累,空气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差。而且,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在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管理起来不甚便利。况且,人口的大量移入,使农村和城镇的很多资源相对重复,这样就给城镇的公共服务能力带来了一个巨大的考验。而这一系列问题是传统城镇化无法解决的,因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人的城镇化水平低
相比于传统城镇化建设片面的追求城镇规模的扩大,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多的以提升公共服务和城镇文化为核心。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是为了实现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让农村人口不仅简单的拥有户籍和居住地的变化,而且在医疗和社会保障以及受教育权等方面享受和一般市民平等的权力。通过切实进行户籍改革、实现福利的均等化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等,让农业人口真正变为城市人口。
2、农民利益保障不力
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迁移,是为了追求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很多农村人只是去城镇打工,他们的根基依旧是在农村,只有保证农民在农村利益的安定,他们才能免除后顾之忧更好的在城镇发展。但是,现在对农民的利益的保障并不稳固,农民失地现象严重,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1]。
3、人力造城现象较为普遍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着力解决人为造城问题。对很多地方重视高铁、新城区、经济开发区建设的狂热应该有效遏制,杜绝这种重视物质不重视人力的情况,采取措施,尽量从根本上杜绝。
三、如何加快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
1、加强城市总规划
以前的城镇化建设盲目追求新城区、高铁以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使城镇建设出现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小城镇建设散乱、大城市建设混乱,整体重复过多,城市规划不科学、不合理,布局也不够完善。因而,要加强城市的总体规划,使城镇规划在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中处于主导和先行地位,并逐步实现新型城镇建设的多元化,坚持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加快新型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
我国农村发展水平低,鲜少有信息网络建设,更多的是自己拥有电脑,但数量不多,更无法形成体系。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化与平民化,加大农村的互联网信息建设就显得迫在眉睫。而加强信息网络化就是建造许多便民、利民的农村网络信息服务模式,做到信息网路村村通,这样对促进社会和谐、文化建设、远程教育、科技指导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开展农村信息网络化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农村人口的文化生活质量,也可以使他们与外界相接触,而不只是局限在自己村的圈子里,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国家大事,与世界“对话”。并能够透过网络,学习更多的技能,开发自己的特长,掌握更多的商机,让他们获得比平常更多的机会,带动农村的发展,也有利于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促进新型城镇建设[2]。
3、逐步提高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
城居保、新农保试点已经在所有县区内全部实行,这就标志着我国已经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且养老体系的建立也已经逐步完善,并成为世界上养老体系覆盖率最大的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这一系列的基本举措,更好的提升了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这就有利于逐步破除城乡的二元结构化,基本实现城乡公共服务领域的均等,更好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我国城镇化更好的向前迈进。
4、借鉴国外城镇化的经验与启示
每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城镇化问题,只不过因为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具体国情不同,以不同形式推进演变着。每个发达国家都是从这一点走过来的,他们必定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我们应汲取其中的先进经验并吸取其中的惨痛教训,结合中国国情,探索适合我国发展的独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
比如拉美国家的过度城镇化模式。拉美国家的城镇化一直呈现着过度、超前的问题,也就是城镇化水平大大超过了他们国家自身经济发展所能承受的限度,导致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严重失衡,并且政府不能很好发挥公共服务职能。拉美国家城镇化发展失败的教训告诫我们,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一定要与本国的经济水平相适应;一定要有包容性,更好的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作用,不要只注重业绩,而不重视弱势群体的利益,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包容性环境[3]。
5、重视中华文化的引领作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人文气息浑厚。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文化教化人心,让中华传统文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现代生活相融合,提升国民素质,这样更容易将保护文物、建设博物馆和艺术中心等提上日程,更有利于丰富城镇的文化内涵。让城镇化建设做到内外兼修,物质与人文共同发展。
结束语: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在传统城镇化建设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的改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发展过程中要面临很多问题,只有虔诚的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断提出改进措施,才能使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朝着更加明朗化的方向前进,更好的为经济发展和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明斗,王雅莉.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包容性发展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12,(10):21-22
[2] 王雅莉,刘洋,齐昕,张明斗.城市包容性发展与我国新型城市化道路[J]. 城市. 2012,11(07) :11-12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对策;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C9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129-02
一、城镇化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如何正确的看待和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城镇化建设所面临的体制困境
传统体制是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巨大困境。当前影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体制主要有户籍制度、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
1.户籍制度困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对传统的城乡隔绝的二元户籍制度改革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但是对于农民如何在城市和城镇中取得相应的户口,能否获得进一步的受教育和就业的权利并未进行配套的改革。这种传统的将户籍分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并将居民分割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实行不同的社会管理和政策,导致优惠向“非农业户口”的城镇居民倾斜,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诸多因素导致在进行城镇化的过程中出现农民的异地迁移受到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往往很难实现人口的流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2.土地制度困境。我国土地所有制长期采用国有和集体两种形式,但是不合理的利用土地,使本就人多地少的矛盾愈加突出。土地作为城镇的基础,是我国最宝贵的资源,但是却在使用中存在着一定问题。农民在进入城镇时,土地交易过程中的转让收益以及其他增值收益易诱发基层干部滋生腐败。另外,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因地而异,导致收益分配不公,一般农民的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偏低,导致农民以极低的补偿费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而进入了市场价格明显偏高的城镇,这就诱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大大降低了我国的城镇化的进程。
3.社会保障制度困境。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或社会为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内容,尤其是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曾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但是单纯的土地耕作已经难以满足农民的生活需要,大量的农民进入到城市务工,形成了所谓的农民工劳动力大军。然而农民却不敢轻易地放弃自己在老家的土地,因为城市无法为其提供合适的劳动岗位,并且缺乏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的数量虽然很多,但是多数从事的职业是科技含量低、劳动量大的体力劳动。这样的工作的稳定性较差,并且在工作中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往往缺失,加之我国的社会保障覆盖面较低,主要针对的是非农业人口,对于农民的社会保障只维系在少的可怜的土地上,大多被社会保障边缘化,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农民工不得不返回土地。
(二)城镇化建设所面临的结构困境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并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发展战略,大多数城镇化建设都是各自发展规划,各个城市之间、城镇之间,以及镇与镇之间缺乏系统的规划布局,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结构,这就导致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局面。
我国的大中小城市结构不合理,全国的很多大城市的规模要素尚未形成,无法充分实现对周边城镇的辐射,无法发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中型城市主要起着纽带的作用,受到大城市的影响,并且应该可带动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但是这一纽带的角色未能实现完全发挥,区域之间的资源无法实现优化配置,大中小城市的城市特征无法显现;。
(三)城镇化建设所面临的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困境
城镇基础设施是维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衡量一个城市或者城市现代化的标准。基础设施是一个体系,包括城镇的交通、电力、通讯、环境以及其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系统。
在有限财政体系规划中,国家只能将重点放在大中城市,但是即便这样,大中城市的基础设施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以交通设施为例,尽管国家加大了公路的建设,但是私家车的增长数量远远高于城市的道路增长的速度,这就造成了交通拥挤现象成为常态。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城市人口的人均道路面积仅仅是发达国家的人均道路面积的1/3。可想而知,财政能投入到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更加不足,东部的城镇化建设相比于西部能好一些,西部的城镇化欠缺表现非常明显,基本的排水系统以及供电系统基础设施都有所欠缺,而宽带计算机信息网络更是建立的少之又少。在这些基本的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尚未完备的情况下,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基础设施更加少之又少,如城镇的绿化、园林等,甚至往往会为了经济效益牺牲掉生态环境。
(四)城镇化建设所面临的人力资源困境
城镇发展的基础在于人力资源,但是相对于发展优势更强的城市而言,城镇的吸引力更小一些。城市可以为人才提供更合适的工作岗位、较高的薪金待遇、完善的基础设施等,而大多数城镇相对于城市而言明显的凝聚力不足。这与我国的先工业后农业的政策有关,在农民参与工业化的过程中,曾出现生机勃勃的乡镇企业,对于城镇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乡镇企业带有先天性不足,人力资源的缺失导致大多数乡镇企业没有整体的规划,仅仅局限于一定区域内,由于资金、原材料以及劳动力等原因很难形成聚集效应,使其生产规模以及技术水平很难提升。尤其发展到今天,高污染、高消耗以及效益低等问题不断暴露,市场竞争力愈发的减弱。这就造成人才匮乏,导致乡镇企业发展停滞不前,无法为城镇化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
二、解决我国城镇化问题的对策原则――以人为本
。城镇化的目的就是惠及全体社会成员,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美丽的现代化国家。
(一)城镇化应具有战略眼光
城镇化规划应具有战略眼光,不能仅仅致力于眼前,应该为未来的发展留出充裕的空间,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构建城镇化发展,仅仅靠征地搞房地产开发是远远不够的,这容易造成片面追求城镇化的数量与规模,而忽视了城镇化真正的意义。农民在脱离土地变成城镇户口同时,也决定其必须实现角色的转换,成为第二或者第三产业的主力军。目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财富,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忽视农民本身的城镇化显然不是现代社会所要达到的效果,将农民本身边缘化的城镇化建设是一种短视的发展模式。只有将城乡间人口合理安排,才能促进人才与科技等交流和发展。
从以人为本视角发展的城镇化必须符合整体的结构设计,兼顾各个层次的发展。只有大中城市的建设愈加完善,才能带动城镇的发展。大中城市集中社会的各个优势实现现代化,低档次的生产会逐步扩散到城镇,城镇化发展的级别不断提升,在自己满足的基础上同时实现全社会的需求。
城镇化发展的结果使农村由“村”向“镇”转化,也就是我们常常提起的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对城镇化发展的最直接后果即有利于土地集中使用。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可以避免乱用甚至倒卖土地事件的发生,有利于城镇化的实现。各地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该适当调整经济结构,不仅将大中城市作为产业的集中地,在乡镇也应该有计划地布置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实现。将农业科技与农业服务的分工尽量深化;提高城镇居民的身体素质以及科学文化素质,让广大的农民真正富裕起来。只有这样,城镇才有了进一步发展潜力,才能保证不管是小镇还是前往大中城市的农民都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对我国城镇化建设进行战略性调整
城镇化发展必须服从城乡统筹的大局,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完善的条件下,不能在片面追求城镇化过程中造成农业的凋敝,甚至不再解决“三农”问题从而走上错误的道路,而要重视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文化和思想建设,科学的城镇化发展在开展农村工业化的同时要向乡镇集中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乡镇向城镇的转化,在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总之,要重视城镇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要想实现我国城镇化建设,需要改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因为这是阻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可行的策略是在巩固第一产业的同时对第二产业进行改革,并且加大扶持第三产业,使之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角色。城镇化的实现离不开工业化的实现,工业化的产业升级离不开高科技以及先进的实用技术。只有充分发挥我国公有制以及非公有制优势,才能实现我国的城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秀玲.论小城镇建设――要素聚集与制度创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
[2] 陈甬军,陈爱民.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3] 蔡金水.中国城市化面临的困境与抉择[J].中国税务,2012,(3).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多央娜姆建议支持成都等城市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
多央娜姆委员认为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以破解“三农”问题为突破口,以统筹城乡的思路推进城镇化建设,率先在全国将城市和农村作为整体进行一元规划、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全域成都的统一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民在市域范围自由迁徙,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壁垒;推动交通、通信、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整体提升并向农村延伸,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城乡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成都近年来大力实施“五大兴市战略”,构建了由1个特大中心城市、7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169个特色镇、约2800个农村新型社区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53.7%提升至2012年的68.4%。成都的城镇化建设是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大背景下推进的,具体做法和发展目标与新型城镇是基本一致的。这些对成都下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多央娜姆委员说,成都区域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在中西部大城市中具有代表性。全市常住人口1417.9万人,户籍人口1173.4万人,其中中心城区建成区常住人口约670万,正由城镇化加速期向成熟期过渡。中心城市首位额度过高,缺乏大城市,中小城市发育不足。城市各区域的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明显是三个层次,中心城区类似沿海地区,城镇化率达96.7%;近郊区类似中部,城镇化率为49.8%;远郊区是典型西部,城镇化率只有34.3%。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在城市建成区快速扩张的同时,城市拓展区居民入住率低。人口分布不合理,中心城区聚集了超过50%的人口,近远郊城镇人口吸纳能力明显不足。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土地资源日益稀缺,水、电、气等供给紧张,水、大气等环境质量不容乐观等。。
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近年来吸纳了大量市外和省外人口,目前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达245万人左右。开展试点,可以为建立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土地指标与人口流入流出挂钩的利益及成本分摊机制提供借鉴和经验。成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将大力培育和发展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以疏解中心城市人口,吸纳人口转移,而且正在开展中小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可以为改革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提供借鉴和经验。
此外,还可以在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摊机制、“城市病”治理、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建立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体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为全国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经验。 责编/郝祥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