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加强护理质量监督实施医院-护理部-病区3级质量监控。要求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各负其责,并对全院的护理人员进行监控。医院主要的职责为宏观把握护理管理,设立护理副院长,主要从服务质量、技术质量、制度职责3大部分入手,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检查、指导、督促、考评制度,对护理质量逐级进行控制,达到及时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护理部实行由护理副院长领导下护理部主任总责任制,制订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具体工作由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委员会各职能小组负责落实,每月不定期对各科室护理质量进行督查。护理部每月召开质量专题会议,将全院护理质量、督查情况进行总结、讲评、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和书面通报,并有跟踪督查记录;对护理纠纷及时受理、调查、处理、反馈;实行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等。病区则主要负责细节性管理工作,由护士长、护理组长制订本科室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根据每月质量控制内容进行适时监控指导,保障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并定期对本科室的护理质量管理进行检查、分析、总结,提出整改措施,对有可能产生护理风险的问题进行登记上报,对违反相关制度的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及处理,做好有关记录。
1.2效果观察总结实施前后全院护理人员理论及技能成绩的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理论及技能成绩的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差异。
2结果
2.1风险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理论与技能成绩合格率比较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理论成绩合格率为95.0%较风险管理前72.5%高;技能成绩合格率为90.8%较风险管理前63.3%高,风险管理前后比较,χ2值分别为4.325与5.157,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风险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风险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从表1可见,风险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较风险管理前少,风险管理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人们法制观念及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一种全新的护患关系正在形成,由于护理职业的特殊性,使得护理工作的风险性无处不在。通过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不断全护理管理机制,使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及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不断增强。本结果显示,实施风险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理论与技能成绩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管理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如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增强了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护士能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自觉学习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加强了个人规避风险的能力。。
4小结
[关键词]护理工作;风险管理;计划;降低;危害
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时刻都会出现一定的危机和风险。那么护理工作作为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更是危机四伏。通过制定医院护理工作风险管理计划,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消除或降低危害,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始建于1949年,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功能于一体的省属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编制床位503张,护理人员412人,护士长24名,科护士长2名,护理部主任1名。医院护理工作职责是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优质的临床护理、健康宣教、保健服务;承担部分护理教学和全省精神专科护士培训任务等。建院60多年来,医院护理工作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宗旨,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方便、快捷的护理服务。近几年来,医院通过深化护理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持续改进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医院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虽然,从整体上看医院运营状况尚好,但在医院护理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风险管理方面还不够完善,一些显性的和潜在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护理工作的发展。医院护理工作的风险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是医院质量建设、品牌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2]。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护理服务需求不断提高,患者自身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疗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医院护理工作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不但损伤患者利益,也使医院的战略、经营活动以及医院的公众形象受损。医院领导层认为,在全面加强医院管理,努力建设闻名全国,省内一流的专科医院发展目标中,有计划地做好护理风险管理是组织进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为此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制定了护理风险管理的相关政策。笔者作为参与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的成员之一,深感责任重大,有义务为加强医院护理风险管理尽心尽力。本人在认真调研,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广泛听取护理专家和护理管理者意见基础上,制定了护理风险管理计划。建议成立由主任:业务副院长副主任: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感染科科长保卫科科长营养科科长、药剂科科长、信息科医院护理风险管理委员会科长、人事科科长各科室护士长为成员的是护理工作风险管理委员会工作目标全面加强风险管理,有效减少负性事件,竭尽全力消除或降低各种风险,及时控制、通畅快捷地应对各种风险,风险有效控制率达到90%以上。。职责任务是进行护理工作风险管理的统一布置,制定详细的控制计划,提交全面风险管理年度报告;审议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审议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以及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报告;按照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对有重大影响的风险项目按上报程序及时上报;遇紧急问题,及时组织召开相关的会议,提出正确的处理意见。做好信息,对需要公开的风险项目及时向媒体和公众公开;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做到有效沟通,提高控制风险的能力;严格执行风险报告制度,按要求上报风险的相关情况,不得瞒报、漏报、迟报;负责医院护理工作全面风险管理的其他事项。
1风险识别和风险描述
笔者针对风险的种类、危害程度、优先次序等内容发放专家问卷50份,回收45份,有效应答率为90%。并结合查阅医院护理纠纷投诉记录和不良事件记录、广泛听取医院管理者和不同层次人员意见基础上,对风险鉴别、衡量和分析[4],识别出医院护理工作存在的几十种风险。按照风险优先级别,列出9个项目进行描述。患者安全风险:由于护理人员技术上的错误、责任心缺乏、环境设施等方面的原因,患者病情加重、意外摔伤甚至死亡。消防安全风险:科室护士长对消防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培训不利等原因,有火灾发生的可能,给医院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院内感染风险:由于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不完善,规章制度不健全、护理人员感染控制意识差等原因,发生院内感染,使病人利益和医院声誉受损。设备使用风险:由于设备管理和实用没有严格遵守有关制度和操作程序,给患者带来伤害。药事管理风险:由于药物品种繁杂、药品名称多样化、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导致用错药等现象发生,使患者利益受损,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造成纠纷,医院的形象造成危害。食品安全风险:由于食品质量问题或者防污染不力导致食物腐败变质或污染,使患者和护理人员因食物中毒造成损害。精神科护士职业风险:由于精神病人具有攻击性,护士轮换不同的班次,饮食起居无规律以及医院内部存在重医轻护等因素,导致精神科护士工作中受到暴力攻击,疲乏倦怠,心理不平衡等,造成身体和心理的损害。人力资源风险:由于上级管理部门对医院核定的编制不足,导致护理人员紧缺,对护士培训方法不当达不到预期效果,绩效考核评价标准不符合实际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而使医院发生人力资源危机的可能。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由于护士长对科室网络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可能造成科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崩溃或瘫痪,给患者造成不必要麻烦和损失。
2风险分析、风险矩阵量化评估方法和评估结果
。
3风险管理预防和控制措施
针对以上风险,医院决策者和护理管理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风险隐患,强化风险管理,确立评价体系,纠正系统风险[5]。。
3.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流程
实践证明:只有在结合法律和实践基础上不断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项工作流程,并严格执行,才能使护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的轨道,从而防范和降低各种风险的发生。
3.2加强宣传,强化职业风险意识
通过理论知识讲座,观看各级各类风险的警示教育片,宣传风险管理的益处,提高对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防范意识和紧急状况下应急处置意识,消除或降低风险的危害。
3.3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护士素质
增加培训次数,丰富培训内容,如法律法规知识、专业知识、公共卫生知识等,保证培训效果,不断提高护士的文化素质,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做好本职工作及防范风险的能力。
3.4加强人性化管理,增强护士的主人翁意识
实施人性化管理,可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护士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会有效杜绝和降低各种差错事故的发生率,规避风险。
3.5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在风险防范方面工作业绩突出,年度内无任何差错事故的护士要及时表扬和奖励,树立模范典型的带头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工作拖拉,责任心不强,经常发生差错事故,不能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护士,根据后果的轻重程度给予说服教育、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甚至降级降职等处罚。从而达到警示、教育、激励的作用。
3.6建立风险监测、持续改进和有效沟通机制
护理工作风险管理委员会对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监测,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每月、每季度、每年都要做好监测记录,做好阶段总结和年终总结。根据风险控制效果好坏,对各项措施进行及时改进。畅通沟通渠道,加强有效沟通,强制信息报告,实时对不良事件进行。在组织实施风险控制遇到困难时,积极寻求医院的人力、财力、物力上的支持,医院在必要时向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援助。竭力将一些苗头性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预防和控制风险。
4结语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项目,一年内将使各种风险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成功率能达到95%以上,剩余风险会明显减少,有些风险会彻底消除。笔者认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项目,医院从风险管理委员会到各个风险管理小组及小组成员分别对风险管理项目实施负有领导责任、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同时会使医院职工风险意识不断增强,使各种风险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减少风险对患者、对员工、对医院的损失,提升医院的品牌和医院的公众形象,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实现医院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建设闻名全国,省内一流的专科医院发展目标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促进作用。
5总结
通过制定医院护理工作风险管理计划,有利于加强领导,统一指挥,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消除或降低危害,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潘荣华.医院实施风险管理计划初探[J].临床和实验医学,2007(12):56-57.
[2]黄海.对临床医疗风险认知与管理策略的思考[J].华南国防医学,2007(3):48-51.
[3]刘兰辉.加强医疗风险管理保证医疗安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4):1.
[4]刘薇薇,刘朝杰.医务人员风险意识培训与效果评价[J].中国医院,2009(10):34-36.
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中最为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因而将风险管理引入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有效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稳定、持续生产,则需要高度重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所涉及到的风险管理。基于此,本文结合风险管理的基本含义,分析了风险管理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应用流程,探讨了电力生产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策略,以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
风险管理;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应用
1引言
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的实际生产效果,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生产安全管理的质量影响。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都采用了风险管理方式,对电力生产环节进行了安全管理,但从整体效果来看,仍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的现象,因此对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的含义
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及个人等管理主体应用先进科学合理的技术及相关的经济手段,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识别、分析研究以及处理的过程。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管理主体的安全保障,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运营。目前,风险管理已经在很多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②根据企业风险管理的原则大致可分为火灾、技术、地震及意外事故等方面的风险管理。③根据事故实际的受损内容可将其分为人身、财产、成本、利润以及职责等方面的风险管理。
3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流程
3.1目标规划
风险目标规划是企业管理部门在对外部环境及内部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在一定发展时期内风险管理的工作目标、阶段重点、政策方针、实施措施等方面作出的具体实施系统的全局谋划。。
3.2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企业风险管理技术层面的第一个环节,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环节,其主要功能是发现电力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电力安全风险的领域并识别风险发生的具体部位。
3.3风险等级排序
风险等级排序是通过两个基本变量确定风险值。。风险值=事件概率×后果,数据值与风险成正相关,数值越高则风险越高。。
3.险评估
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风险评估的方法包括综合性的安全评估,如安全性评价、隐患排查、年度方式分析等。除此之外,还有风险专项调查、现场核查等定期或非定期检查。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形式进行评估结果的确定,然后根据不同的方式对评估结论中存在突出问题部门或单位进行必要的提醒、预警以及亮牌。
3.5风险应对处理
;②对反馈的响应。其中,针对评估结果存在不同的反馈,例如对综合风险的评定,其反馈是根据6个月的目标管理进行排序和点评。对反馈的响应是个互动环节,例如各单位对主管部门的各项反馈意见做出响应,并根据具体的意见对相关的风险内容进行必要的整顿,同时及时向相关人员或部门报告整改的情况以及最终的效果,从而供评估部门随时复查。
4现阶段电力生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4.1电力安全生产状况
据国家能源网统计2016年2月份全国发生电力人身伤亡事故4起,死亡9人,同比起数增加2起,死亡人数增加7人。其中,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3起,死亡5人,同比起数增加2起,死亡人数增加4人;电力建设人身伤亡事故1起,死亡4人,同比起数相同,死亡人数增加3人。未发生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电力设备事故,同比起数减少1起。未发生电力安全事件,同比起数减少1起。
4.2电力人身伤亡事故
2月2日,上海东日建设有限公司1名工作人员在上海申能星火热电有限责任公司6千伏母线清擦作业结束后,误碰带电母线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2月25日,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所属大唐长山热电厂进行1号锅炉C磨煤机内部检查时,热一次风插板门突然开启,造成正在风道内进行作业的3名工作人员死亡。2月26日,河南省防腐保温有限公司在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属贵州黔桂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进行1号炉脱硫吸收塔内底部玻璃鳞片修复工作时,从脱硫吸收塔内上部掉落的一块脱硫石膏砸中1名施工人员,经抢救无效死亡。2月26日,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工程地下厂房主变洞中导洞施工时发生坍塌,造成2人当场死亡,另有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4.3存在的问题分析
4.3.1预防为主的管理意识不足
现阶段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仍停留在排查风险、解决问题层面上,电力企业管理层与基层风险管理部门没有形成预防为主的管理意识,没有制定系统的安全隐患预防措施,电力生产风险管理工作主要以传统工作经验为依据,难以有效指导实际管理工作。预防为主的管理意识不足导致电力生产风险管理难以对安全隐患进行评估与超前控制,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点,难以在事故发生前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未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
4.3.2风险评估系统存在片面性
电力企业的电力生产、电力输送以及电力销售等环节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力产品营销体系,因此,在对电力生产进行风险管理时不能仅仅着眼于电力生产环节,应当从电力生产全生命周期出发,制定动态性的风险管理制度,对电力产品营销系统进行安全管理。现阶段电力企业的电力生产评估系统缺乏固定的管理人员从事风险评估工作,临时性质的风险控制小组没有明确管理人员的权责分工,导致电力生产风险评估工作缺乏科学性,只能将工作重点集中于电力生产环节,难以有效排除电力安全生产的安全隐患。
5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5.1要开展系统性的风险管理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周期性的管理活动,对其风险管理应当具备全面性以及系统性,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生命周期,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整体性的风险管控,从而尽可能地排除管理纰漏,提高风险管控的预防目的。在系统性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做到全员参与,切实围绕安全生产过程中多样化风险因素对安全生产风险进行准确评估,避免出现敷衍工作的现象。同时,要注重风险评估的全面性,在评估过程中对事故预防、关键环节管控、日常监控等问题进行综合性分析,并综合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两种方式,提高风险评估的合理性。与此同时,在风险管理过程中还应当加强对风险反馈结构的科学处理,根据不同的风险级别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从而实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
5.2风险管理应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在电力安全生产的风险管理过程中,除了要遵循全面性系统性的原则,发挥出风险管理的效能外,还应当将风险管理与实际生产情况综合分析,利用安全理论指导电力实际生产工作,并通过不断的生产实践验证安全理论的科学性,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风险管理同生产实际相结合可以使风险管理作用最大化,从而及时解决电力安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实际风险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人员应当深入生产基层,加强同基层员工的沟通与交流,注重采纳基层员工的生意见与反馈,从而将风险管理与生产现场的管理与安全事故类型进行总结性分析,提升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
5.3更新管理观念
在电力安全生产的统筹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人员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还应具备医学、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
6结束语
总而言之,风险管理是电力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了能够充分的将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的作用发挥出来,并推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顺利实施,务必要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风险管理的应用,建立健全风险控制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完善企业风险管理的监督评价机制。
单位: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攸县供电分公司
参考文献
[1]李建国.论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1,20(18):159~160.
【关键词】安全风险管理;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抢救与外科手术救治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也是全医院危险系数最高的科室之一[1]。手术室护理同手术治疗一样存在诸多安全风险,不加以防范可引发严重医疗事故,须引起广泛重视。我院将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范机制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笔者总结该机制应用经验,以期为临床手术室护理管理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排除标准[2]:(1)病危患者;(2)愈合障碍患者;(3)精神病既往患者等。所有患者/家属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18~68(41.5±10.2)岁,手术类型:外伤手术15例,骨科手术75例,其它10例;对照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16~65(42.0±11.4)岁,手术类型:外伤手术17例,骨科手术72例,其它手术11例。2组性别、年龄与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1.2方法对照组予常规手术护理模式,即科室护士长系统安全培训后进行常规护理操作。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1)成立安全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各护理人员的工作安排,负责总结每天安全事件,监督全组人员的护理操作,并组建安全小组;组长任命5名护理人员为责任护士,令其记录每天工作并汇报,评估当天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在每天下班之前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解决方案并汇报。(2)强化自查工作:针对围手术期易出现的安全问题之一排查,对于手术间错放、工具遗漏、延误时间、器械保管、标本保存与气道导管脱落等事件进行重点注意,责任护士跟踪检查,将自查后仍出现问题的人员、原因与解决方案进行汇总,并及时报告。(3)系统整改:采用“三查三审制度,对患者详细信息、药物信息进行2人以上的重复核实;对于患者意识进行准确而反复的观察,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报告应马上告知医疗人员,并秉承"宁可错报,不可漏报"的原则;手术前再对患者信息与用药进行核对,手术过程中严格按照医师指示进行工作,并能预见性分析医师的下一步操作并事先准备,减轻医师压力,提高配合度。。1.4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3.1录入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安全隐患意识水平等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良临件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护理满意度比较采用Mann-WhitneyU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安全隐患意识水平试验组工作态度、安全隐患认知、风险意识、安全管理态度与安全管理意向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2.2不良事件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共计11例(11.0%),其中术前意伤2例,术前准备出错3例,患者资料失误3例,患者资料失误3例;试验组发生不良事件共计5例(5.0%),其中患者资料失误1例,术后意外2例,投诉2例。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护理满意度试验组护理满意率为87.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22,P<0.01)。见表2。
3讨论
手术室是抢救患者,为患者提供手术救治的重要医疗部门[3]。手术室护理是手术室内辅助医师进行治疗的重要操作,对手术成功与否起积极作用,故手术室护理本身亦承担着极大安全风险。手术室护理不同于其他科室的护理,相对紧张和忙碌,易造成疏忽,加之随时间迁移,部分护理人员操作较为机械,责任感与安全意识降低,都会形成安全隐患[4]。安全风险管理是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而制定的防范机制,通过系统的责任分工与奖惩,提高护理人员的负责意识,并通过不断的总结与归纳,降低疏漏再发生的可能性,并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评估,有效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已逐渐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手术室[5]。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工作态度、安全隐患认知、风险意识、安全管理态度与安全管理意向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共计11例(11.0%),试验组发生不良事件共计5例(5.0%),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率为87.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0%(Z=-3.422,P<0.01)。提示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范机制可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范机制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巧波.手术室护理的风险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64-65.
[2]王伟.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7):99-100.
[3]刘勤荣.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0):111-112.
[4]全寒珍.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11):14-16.
关键词:风险管理;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应用
电力安全生产是保证人们用电安全的基础,人们对电子产品需求量增大,这也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国家电网一直在进行三集五大的改革,提升了对电力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质量,但是在实际的运行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在现代的电力改革背景下,电力企业还需要注重风险管理,构建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性,为我国人民的生活生产活动提供更为优质的电力产品。
1.风险管理的定义
通过对风险管理概念的总结可以得出一个比较统一的观点,风险管理主要指的是管理的主体通过对管理体系中风险的辨别、分析和衡量,并采用科学的技术或者经济手段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综合处理和整治,从而保证管理的安全性和全面性。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具体应用
(1)风险管理培训。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管理主要围绕的是生产过程中的人以及物,但是其管理的过程主要需要依靠人员的力量,因此在风险管理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相关人员的风险管理知识、技能以及素质培训,从而使得管理人员以及操作人员都能够具有风险意识,做到思想统一。在培训中主要包括风险意识的教育,风险的识别能力、风险的控制能力以及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技能。(2)识别风险。对风险的识别是有效预防风险的前提,风险识别主要指的是在风险发生前,利用充分的经验、系统的方法以及科学的技术手段对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事故进行连续、全面地分析,找出潜在的风险原因。其中包括风险的事故种类、风险的关键环节、风险的控制重点等。(3)有效衡量风险。对风险的有效衡量是指对某种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和范围进行评估和衡量。在风险的衡量中主要以现代的计算机技术为主,同时也需要风险管理人员的经验以及直觉判断。(4)对风险的控制。对风险的控制主要是在识别和衡量风险后,风险管理人员需要根据风险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应对方法,并制定综合性的防治方案,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在风险控制中主要的应用手段包括在生产作业前的风险辨别、指导书的编写以及控制重点措施的落实等。(5)对风险的评估。在风险的评估中包括对各生产单位可能产生风险内容、风险程度的评估,对风险关键点和控制点的控制过程以及结果的评估,以及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评估等。在评估的方法上可以选择安全性评价、设备评估以及三标一体认证等多种方式综合的评估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对生产的专项调查、现场的核查等方式来实现。在评估的结果上可以通过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同时将评估的结论作为依据找出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反馈到相应的管理单位,给予其一定的预警。(6)对风险的处理。对风险的处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完成,包括对风险评估结果的反馈以及对反馈的反映。在评估结果的反馈中主要的内容为:综合风险评定中需要以半年度的管理目标为基准进行排序以及点评意见的形式反馈;建设管理行为的评估需要以通报或者简报的方式进行反馈;关键风险控制点的评估反馈需要以通知书、专项整改通知等方式进行反馈等。反馈的过程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在接到反馈意见后,各部门都需要根据反馈的内容做出相应的反应,根据具体的意见进行整改,同时接受评估部门的审核和追踪复查。
3.电力安全生产中风险管理实施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1)保证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风险管理需要贯穿于整个管理的过程,必须做到全面和系统,否则必然会使管理中存在漏洞,造成一定的风险。同时风险管理需要做到所有生产人员的全员参与,将所有的风险管理任务落实到个人,防止形式主义的出现。风险管理的系统性表现在,在生产的所有环节以及领域内都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管理、在评估以及措施落实等环节,风险管理中需要有统一的规划和任务的划分,严格遵循检查人和执行人的分工明确原则。同时,要保证风险管理与生产管理的结合,使之形成一个整体。(2)注重对管理理念和方式的更新。在生产的安全管理中,本质安全是最安全的管理方式,同时也是预防风险出现的最有利屏障。在风险管理中也需要统筹安全管理的手段,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做到全面安全把关,完善安全风险控制体系。所有的事物都会不断地变化和发展,风险管理作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一环,也需要随着工作的需要不断地转化管理理念和方式。(3)强调风险管理的连续性。在风险的管理中,当风险得到控制后并不是风险管理的结束,还需要进行重新评估,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隐患、未遂事件以及其他的管理漏洞等。如果发现了其他的风险管理事件需要及时对风险管理系统进行补充和完善,保证风险管理的持续性。要善于应用现代科技使管理转化为双向、开放、先进的管理模式,保证信息的流通,促进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安全生产关系着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活动,因此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显得尤为必要。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电力企业需要认识到风险管理中各个环节的落实情况,并通过具体的生产实践对各个环节进行不断完善,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保证电力的安全、高质量输送。
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北川羌族自治县供电分公司
【关键词】风险管理;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应用
前言
确保人身、电网、设备安全,实现安全发展,是建设“一强三优”现代电力公司的必然要求,也是电力企业重大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近年来,公司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加强“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反违章和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强化应急机制建设,有效保障了人身、电网安全和可靠供电。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是以工程、系统、企业等为对象,分别实施风险危险源的辨识、分析、评估、控制,从而达到控制风险、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目的。风险管理的应用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并从50年代开始,发展了分析和控制的相关理论,到现在历经70多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目前,以安全性评价为主要形式的风险管理已在机械、化工、石化、冶金、电力等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管理。企业安全生产中总是客观存在着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这些危险因素暴露在具体的生产活动中就形成了风险,一旦风险失控就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电力系统推进风险管理,要充分借鉴以往安全性评价、风险分析与控制等工作经验,建立相应的工作标准和工作机制,注重识别各种风险因素,采取切合实际的控制措施和方法,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二、风险管理内容及特点
1.风险管理的内容
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有风险辨识、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估。
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是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事故类型,列举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典型事故案例,用于辨识和防范现场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开展过程中,结合工作实际和专业特点,针对作业计划、布置、准备、实施的全过程,辨识作业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有针对性地落实预防措施,保障作业的安全实施。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以防止人身伤害和人为责任事故为主线,评估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状况,评判企业安全风险程度。
2.风险管理的特点
风险辨识、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注重对物、环境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评估,反映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状况;另一方面重视作业过程和具体作业行为的安全风险控制,反映企业安全生产过程的受控程度。
风险评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了对“人”的安全风险管理,在人员素质评估方面,不但强调了作业和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和技能,还提出了生理、心理等安全适应性问题;在作业行为评估方面,强调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在事故当中表现出的人为因素。
三、风险管理在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早在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就在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将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和电网企业实际相结合,组织编制了《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和《供电企业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
其基本内容和特点为:
1.编制风险预控实施计划。认真总结和借鉴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经验,研究确定开展作业安全风险预控的主要内容及专业范围,组织制定推进计划和工作方案,参照制定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为推进作业安全风险预控建立基础。
2.开展风险管理教育培训。以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为重点,认真开展基层员工安全风险管理教育培训。结合岗位实际,利用班组安全活动、集中授课、事故案例学习、作业实训等多种形式,使员工全面掌握作业项目安全风险辨识内容和方法,提高作业安全风险意识和岗位安全风险辨识防范能力。
3.开展静态安全风险辨识。参照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利用春秋季检修预试、日常巡视检查、专项巡视检查等,系统查找和识别设备、环境、工器具、劳动防护以及物料等存在的静态安全风险,逐条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并做好日常完善与维护工作。
4.实施作业安全风险控制。各实施班组(工区)作业前,应依据静态安全风险库,并参照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确定作业静态安全风险,同时对本次作业的特殊危险点、作业对象、作业环境、作业方法、工作量、进度要求、人员组成等进行分析,查找出本次作业特有的危险因素,评估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通过填写安全风险预控卡或与作业指导书相结合,并在作业过程中严格落实,保障作业全过程的安全。
5.改进作业安全风险预控。结合静态安全风险辨识和作业安全风险控制推进情况,以及作业实施中暴露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风险,补充完善本单位安全风险数据库、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等,促进作业安全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持续改进。
四、取得的成效
一是丰富和完善了安全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从侧重对物的不安全性的评估分析与整改,到侧重对人员和管理的不安全性的评估分析与控制,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实现了对不同管理对象的风险辨识和预控;
二是在安全风险管理统一框架下,各专业部门紧密协作互动,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地开展工作,通过自上而下组织推进和自下而上实践反馈,全员参与,上下联动,促使各级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和辨识防范能力普遍提高,生产环境和安全防护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显著加强;
三是按照每台设备,每类作业开展风险辩识,危险因素描述更为具体,控制措施更具针对性,突破了传统方式下现场安全措施笼统,操作性不强,安全预控质量因人而异的管理瓶颈,推进了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突出体现了安全管理预防为主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更加切合实际,对于规避和化解安全风险,保障人身、电网、设备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