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校外租房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014-01
大学生校外租房现象屡禁不止,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它的产生和发展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更催生了大学生住宿管理理念、模式的转变。
许多学者对大学生校外租房持否定态度,在大学生校外租房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时,集中于对负面影响的强调和遏制,抨击的焦点多集中在学生安全保障、学习成效、人格健全三方面。本文以浙师大为例,结合校方、家长和学生三个主体对此现象的观点,制定出能满足三方要求的合理建议,以期有助于学校未来对学生住宿条件的改善和管理制度的完善。
一、大学生校外租房的现状
(一)租房人数及比例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414份问卷中,在外租房者有30人,校外租房人数比例约为7.2%。被调查人员中校外租房的男女比例为1:4,校外租房的女生所占比例达80%,这与浙师大是师范类院校有关。其中大一、大二和大三人数比较接近都有100多人,大四学生较少仅有26人,占受访人数的6.3%。在外租房的30人中,年级人数分布为大一0人,大二4人,大三24人,大四2人。
(二)租房形式和趋势分析
租房主要有两种形式:单租与合租。数据显示,租房者中单租与合租的比例为1:4,租房者比较倾向于合租。由调查数据可知,有将近10%的受调查同学对于校外租房有兴趣,且倾向于合租。可见,校外租房的趋势还会上升。
二、大学生校外租房原因分析
主要有六点:(1)学校公寓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寝室硬件设施不完备;(2)恋爱需要;(3)备考需要;(4)实习或工作需要;(5)追求自由生活需要;(6)其他原因。
三、大学生校外租房影响分析
大学生校外租房对自我约束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有利于锻炼自理能力,培养日常生活技能和融入社会。但是,校外住宿对大学生负面影响更大。
(一)人际关系方面
校外租房将对大学生的交往能力、人际关系与社会性情感方面的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远离群体生活,与教师、同学的交流减少,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造成人际关系不适应,缺乏合作意识,心理承受力降低等,进而影响良好个性和健康心理的养成,对今后发展极为不利。
(二)安全方面
出租房周边治安环境差,大多数房东管理失职,安全配套设施不完善,存在诸多隐患。
(三)学习方面
校外租房学生失去了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无法很好地与同学互帮互学。同时,校外住宿没有约束和管理,容易浪费时间耽误学习。
(四)经济方面
校外租房学生每月花销均超过1300元,处于较高水平。他们不仅要额外支付房租,而且校外的日常消费也比校内高,增加了学生经济负担。
四、相应对策
(一)建立规范化服务体系,做好校外住宿管理
1.做好学生校外住宿登记和监管工作。对校外住宿同学进行登记备案,成立专门的校外住宿管理机构负责相关工作,对在外住宿的学生加强监管。。
。通过举办讲座、谈心、文体活动等多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3.提高学生生存能力。。
(二)加强宿舍教育,引导学生集体住宿
1.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宿舍管理人员要关心学生,尽力满足学生需要,实行“多元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学校可以建立不同规格等级的宿舍楼,还可以灵活安排住宿等。
2.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者素质。学校建立一整套宿舍管理制度,如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工作考评制等提高管理队伍整体素质。
3.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宿舍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宿舍文化建设,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宿舍文化活动,丰富宿舍生活,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关键词 O2O 餐饮外卖 目标市场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这一全新的时代背景下,许多产业都逐渐开始将自己的优势与互联网的优势进行结合,焕发了新的生机。。目前O2O电子商务涉及了包括服装、百货、旅游、电影、交通、生活服务在内的多个行业领域,而其中餐饮行业是O2O电子商务模式的“战略要地”,根据2014年中国O2O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国内的本地O2O生活服务市场规模为2350亿元,其中餐饮行业在市场规模占比中居首,为40.1%,其次是休闲娱乐、酒店、婚恋等。而在餐饮行业中,除了逐渐成熟的团购餐饮业务之外,近年来互联网餐饮外卖业务的蓬勃发展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因此,通过分析与研究来找到O2O外卖餐饮业务的目标市场开拓方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相关研究回顾
胡桂珍(2013)对O2O模式与餐饮行业的融合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餐饮行业能够借助O2O的模式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同样存在包括中餐标准化、复合人才培养与订餐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挑战。陈莹莹、杨渴望(2014)以“饿了么”外卖订餐网为分析对象,探讨了O2O外卖模式的困境,包括随着用户规模不断扩大而出现的卫生监管缺失和订单处理效率降低等问题。。杜春娥(2015)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研究了面向在校大学生的O2O餐饮外卖业务,认为在校大学生是目前O2O餐饮外卖的主要消费群体,并且分析了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特征。
可见,目前关于O2O餐饮外卖的研究内容主要以O2O餐饮外卖业务的发展优势与劣势作为分析重点,主要研究的目标客户群体为在校大学生。因此,本文将以都市白领这一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O2O餐饮外卖的目标市场发展趋势。
2 O2O餐饮外卖业务目标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易观智库的《2015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全年,我国O2O餐饮外卖市场的订单总规模达到了3.76亿,在众多拥有O2O餐饮外卖业务的互联网平台中,百度外卖、饿了么、美团外卖和淘点点等凭借着雄厚的财力优势覆盖了众多城市,依靠市场覆盖率的规模优势成为了餐饮外卖行业的领先者。
O2O餐饮外卖业务刚开始起步时,其主要目标客户群体为各大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依靠对校园市场的深度挖掘和分析,O2O餐饮外卖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市场规模以可观的速度不断扩张,目前,在校大学生依然是O2O餐饮外卖业务的主要客户群体。但是,在餐饮外卖发展如此火爆的背景下,都市白领逐渐成为了各大外卖平台竞相争夺的下一个目标客户群体。
由于校园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且学生群体的价格敏感性比较高,因此,目标客户重心向都市白领群体倾斜是许多优秀O2O餐饮外卖平台未来发展战略的重点。其中,百度外卖更是从2014年5月上线开始就将白领市场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市场,主动放弃了参与各大外卖巨头在校园客户群中开展的市场争夺战,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先入优势。
3都市白领市场特点分析
众多互联网餐饮外卖业务的巨头们都纷纷将战略的触手伸向都市白领这样一个群体,这样的现象是值得深入分析的。
(1)都市白领客户忠诚度高于在校大学生,价格敏感度较低。相比起在校大学生来说,都市白领对外卖的补贴和优惠敏感度比较低,因此容易对一个平台或餐厅产生比较高的用户忠诚度,这种忠诚的消费行为比较难以被各种眼花缭乱的补贴和优惠打乱,因此市场份额的维护成本相对较小。在面对都市白领群体时,战略的重心应当是餐饮的差异化竞争,从而在这一群体中树立一些优秀的品牌。
(2)都市白领具有稳定的收入,消费能力相对较高。相比于在校大学生,都市白领群体都是具有稳定收入的年轻人,其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都相对较高。针对都市白领群体实施餐饮菜品的差异化战略也就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和利润空间,由此看来,面向都市白领消费群体的利润空间要大于在校大学生,是值得企业拓展的市场领域。
(3)都市白领市场潜力巨大,竞争格局模糊。目前看来,都市白领市场处于未完全开发的状态,缺乏充分的挖掘,也不存在具有绝对优势的外卖订餐平台。因此,对于各大O2O餐饮外卖巨头来说,都市白领市场具有相当的发展空间,市场潜力巨大,值得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去进行挖掘。以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群体为例,两大巨头饿了么和美团外卖都各自占据了超过30%的市场份额,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逐渐明朗。但是对于都市白领市场来说,所有的互联网餐饮外卖平台理论上都具有充分的盈利空间。
4结语
都市白领市场已经逐渐成为了O2O餐饮外卖行业新一轮的市场竞争焦点,虽然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在校大学生仍然是餐饮外卖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但是由于上述的一些市场特点,都市白领必将为O2O餐饮外卖带来丰厚的利润空间,未来的O2O餐饮外卖行业必然要在都市白领市场展开激烈的争夺战。
不过,在都市白领市场的开拓上,各大厂商平台需要注意两个重点:第一,送餐及时性需要得到充分保障,因为都市白领的工作在时间上具有比较严格的约束性,送餐及时性必然成为O2O餐饮外卖业务开拓都市白领市场所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二,食品安全需要得到充分保障,食品安全向来是人们关心的话题,无论是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还是对于都市白领来说,食品安全问题是必须严格控制的。只有做好以上两点,都市白领市场的开拓才会对O2O餐饮外卖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否则,都市白领群体将不能够为餐饮外卖行业带来丰厚的利润,O2O餐饮外卖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将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 孙军,南科娜姆.O2O电子商务模式下消费者满意度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4(19):19-20.
[2] 2014年本地生活O2O市场规模分析报告[EB/OL].http://,2014-11-30.
[3] 胡桂珍.O2O模式在我国餐饮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商贸,2013(7):128-129.
[4] 陈莹莹,杨渴望.外卖O2O模式发展困境――以“饿了么”为例[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45):95-95.
[5] 徐馥.浅析O2O模式下餐饮外卖的第三方配送模式[J].中国电子商务,2014(16):15,17.
[关键词]工业4.0;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趋势
什么是“工业4.0”?德国技术学院的院长卡格曼曾经做出一个非常通俗的解释,“工业4.0”就是,生产过程高度的灵活,产品极具个性化,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最大限度地节省地球的资源。在整个智能系统中,从产品、设备到运输系统等所有的成分都是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彼此之间能够实现自动通信。
1 “工业4.0”概念的提出
“工业4.0 ”又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个概念最早在德国提出并发起,就是指制造业领域,将资源、信息、产品和人相互关联的“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实现人、机器设备与物品的有效联通,建立起来一个极其灵活的数字化及个性化的智能制造模式。“工业4.0”对制造业的未来面貌进行了描述,提出了继蒸汽机的发明、机械化生产和信息技术三次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将迎来一场全新的革命,这场革命以生产的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为主要标志。目前“工业4.0”这个概念在全球工业领域反响强烈,引起了极大的共鸣。“工业4.0”可以让设备和设备之间展开对话,生产设备及产品之间互相交流,创建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对话窗口。也许到了2020年,每个病人吃的药物是根据其个体的独特基因来配方的;用户的午餐能够依据个人的爱好和营养需求来调配生产;工厂生产线能够依照员工预期的时间开工;而正在生产的车间里是由上一台机器来告知下一台机器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这一切都无须技术员亲手操作。“工业4.0”时代的特点就是将工作的重心向符合用户个体化需求的生产方式转移。“工业 4.0” 的效率将远远高于以往的机械自动化,甚至也要高于数字制造。“工业4.0”在制造业方面更加重视对产品生命周期的掌控。以往研发一款新产品需要7~8年的时间,现在需要两三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就够了。“工业4.0”的未来趋势就是使产品设计、生产和上市的时间间隔缩短。
自从人类步入工业社会,社会每经历一次重大变革,都要历经由新技术而引发的产业改革,进而引起社会形态的重大改革。21世纪以来,面临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工业4.0”时代迎来新的曙光。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的中国,面临这场新的技术革命,既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 中国在“工业 4.0”时代面临的挑战
智能生产、智能控制……“工业4.0”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美好的画面。但即便是科学技术水平领先的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想要真正进入“工业4.0”时代,仍然任重而道远。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虽然有着巨大的工业制造体系,然而目前制造业的发展仍然以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特别是近年来面临着高端制造业产品水平低下、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速度缓慢等影响制造业转型的特殊困难,通过“工业4.0”这项新的工业革命能否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对中国制造行业来说,是异常严峻的挑战。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跨入了制造业大国的行列。可在产品方面,中国在制造业方面竞争力较强的产品主要有服装、鞋袜、纺织品等,而这些都不属于高附加值产品,个别高技术产品也主要是靠来件组装或来料加工。是“中国制造”而非“中国创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制造”在国际上就是“廉价货”的代名词,也是中国最大的悲哀。其次,在技术方面,中国大量企业主要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技术的对外依赖可以达到50%以上。中国80%的芯片,几乎全部的高档液压件及发动机要依靠国外进口。在中外合资企业里,外商掌握着所有的核心技术及售货渠道,而我们只有用廉价的劳动力制造国外的品牌,也只能换来的是少之又少的效益,大量的利润被国外资本家赚取。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在世界上实际上是充当“世界加工厂”的角色。最后,在工业制造业行业,中国进入世界前500强中的企业越来越多,但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比较,中国工业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还严重不足,想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上具有影响力的大企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今年的3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贯彻“中国制造2025”做了重要部署,这很快让人联想起德国提出的“工业4.0”计划,“中国制造2025”,其主要着眼点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这与“工业4.0”中提到的以信息技术带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为了能够迎接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带来的挑战,我国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又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做大做强高新技术行业,促使新技术与新产业深度融合。“十二五”期间,我国研发新技术的经费占GDP的比例超过了2%,甚至超过了法国、加拿大等国。政策和资金的转移效果显著,比如在2013年,在全世界制造业的32个行业中,中国在其中的7个行业中地位领先。
尽管中国在工业制造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 “工业4.0”时代向我们袭来之际,如果我们不想被这一新的工业革命搞得手足无措、缺乏准备,就需要及时在战略、技术和人才层面上,作出重要的战略调整,推动工业制造业全面发展。
3 “工业4.0”时代影响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就业因素分析
3.1 就业能力因素
通过对往年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我们了解到,企业比较关心的是一名经济管理类的毕业生是否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大多数企业对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视甚至远远超过了对学生在校成绩的重视,他们往往对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比较青睐,因为这些学生一般都有比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从事管理类职业的人必须拥有的专业素质,在未来的“工业4.0”时代,生产的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则需要它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拥有这项技能,他们身上的这些技能能帮助企业实现人、财、物的最佳调配,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3.2 激烈的就业竞争
目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是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因为经管类专业主要培养高级管理型人才,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白领”,人们认为这一职业拥有较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这一趋势使得很多学生对这一专业心向往之,每年都成为大学生选报专业的重点,因此每年都有一大批经济管理类的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并且,多年来,我国高等学校连续扩招,大学生入学的门槛越来越低,入学率也越来越高,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大学生人数的急速增加,学生一毕业就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重就业的难度。在未来十年内,也就是“工业4.0”时代到来之前,经管类大学生还会不断增加,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4 “工业4.0”时代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利弊及趋势分析
4.1 就业前景利弊分析
在未来的“工业4.0”时代,由于从产品、设备到运输系统等所有的成分都是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彼此之间能够实现自动通信,实现了全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自动化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智能化意味着机器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人脑,这都会极大地节省劳动力,经济管理类的毕业生在这样一个浪潮中也无法幸免,这对经济管理类的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同时,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也会带来整个行业高速的运转,这就需要专门的管理人才来进行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整合,从而带来最大的效益,所以,未来的“工业4.0”时代将急需这样的高级管理人才,这也为经济管理类的毕业生提供了比较大的契机。
4.2 就业趋势分析
陈德基教授认为,其实,未来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没什么大的改变,依然看重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及创新能力,能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乌守保认为,未来“工业4.0”时代需要两类人才:一是具有系统性思维的人才,能够让智能产品、智能工厂和智能物流实现互相连接。二是有创新型思维的人才,而这两方面的技能都是经济管理类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要求。在未来的“工业4.0”时代,可以肯定地说,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肯定会对某些从事体力劳动员工的就业产生巨大的冲击,但笔者认为,“工业4.0”也会给经济管理类人才更大、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为经济管理类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为在管理方面,目前大多数行业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及销售等环节,大多数都是独立运行,分别是由不同的行业去操控,而要真正让“工业4.0”时代转变,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的管理系统把这些环节都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具有高效率的网络。这就需要经济管理类人员能够高效、及时、灵活地进行分析与决策,充分调动和整合行业所有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等资源,使之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等院校的扩招,目前人才市场趋于饱和,在未来的十年内还会有大量的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走向市场,这无疑会对他们顺利就业造成很大的困难。但是,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应对未来的就业充满信心,相信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也会给高质量的经济管理人才提供很好机遇。所以,“工业4.0”时代,经济管理类型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超越了前面任何一次工业革命,在未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经济管理类的毕业生或许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就业机会。经济管理类学生为了能够在未来的“工业4.0”时代顺利就业,应从现在做好准备,全面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包括自我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增强适应时展适应职业需求的能力,富有团队意识,增强组织协调能力。同时在选择职业方面,要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争取在“工业4.0”时代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级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小娟.基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
[2]张芊.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J].大众商务,2010(5).
[3]包迪鸿.经济类研究生的就业趋势与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5(1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背后
。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或许还要从另外的角度去思考,才有助于清晰地认识该问题。
一、高等教育的问题
。
(一)大众化的问题
一部分人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了人均占有的教育资源相对下降,进一步影响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例如,彭拥军博士认为: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引起了教师资源特别是优秀教师和合格教师的供给远远赶不上大学生总量增长速度,而且大众化后高考考录比迅速提高,意味着筛选程度显著下降。另外,物质资源的供给相对不足,以及大学生有效学习时间的缩短,都会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降。
但是,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大学少招生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且,高等教育资源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而人均占有量减少并不能成为大学生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主张大学少招其实是在走精英教育的老路,其结果势必使大部分青年劳动力都集中在农村,教育层次不高,且经济生存水平不高。一旦国际、国内经济情况恶劣,就业形势则更加严峻,就更容易使其陷入恶劣的生活境遇中。这种形势对国家与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当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是一个需要高层次人才的社会,也是需要独立创新的社会,如果只是少数精英受过高等教育,大部分人仍然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或只会简单的读写算,这样的文化环境和科技底蕴不仅无法促进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更难应付现在的国际竞争局势,其危害不言自明。许多发达国家如美、日、德等国的发达科技就与其普遍国民文化素质水平直接相关。
(二)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需求不相匹配的问题
有人认为,现在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与市场的需求相脱节,所培养的人才与时空不相匹配。“用非所学”“学非所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人才与市场的匹配问题,不能笼统地认为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市场的需求。
其实,这种不匹配的直接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分割于劳动力市场中,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必然会使他们的相对工资收入下降,并有部分人会渗漏下来从事无需接受高等教育或科班的专业教育就能胜任的工作,因而直接导致了不匹配。这种现象的存在,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高等教育的问题。但考察其原因并非如此。其实质的原因在于社会对各种层次大学生的吸纳能力相对不足。从本质上讲,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决定了岗位的高低和结构,在社会经济状况无法提供足够的能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岗位并容纳相应层次的就业人数的情况下,就必然造成大学生的就业困境。
二、大学生自身的素质与就业观念
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从时间纵向来看,其实无法做出是真的提高还是降低的评判。而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问题则是社会经济政治的改革与发展以及人才流动制度等因素所导致的。这两者对大学生的就业有一定影响,但不能构成其就业难的根本所在。可是,在一些人看来,大学生自身素质和就业观念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的素质
在大学生自身素质方面,有人认为大学生一方面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就业指导,以及缺乏科学的职场规划。如美国各大学通过职业咨询讲座、心理测试、举办职业节、模拟面试、求职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爱好、性格特点和能力来寻找与此相符的工作。再如加拿大,各大学的学生顾问处一般都设有专门数据室,数据室存有有关单位工作性质、职业情况的详尽材料,向学生进行职业介绍。他们还运用录像机把学生参加面试的情况录下来,从言谈举止、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总结,加以指导,从而增加更多的应聘机会。这种观点其实忽视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这些办法对提高个人素质也许有一定作用和帮助,但对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而言,其作用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令人满意。如果现有社会岗位数量达不到待就业人员的数量,这些方法对于个人也许有效,但对全局就业情况的改善并无实质性的进展。另一方面,有人认为企业需要大量能干事的年轻人,不见得是有着多么丰富经验的人,但一定要踏实、敬业、忠诚、有责任心、团结协作。而现在大学生“不负责任,自我意识太强,没有团队精神,不敬业,吃不了苦,做事不深入,浮躁。”所以导致其就业难。这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忽视根本问题的处理办法。企业所要求的这种员工素质,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而所评价的大学生群体的这种素质,则存在于任何一类群体中而并非为大学生所独有。所以,我们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不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二)就业观念
在就业观念上,有人认为一些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自设藩篱,只盯着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非高薪不去、非大企业不选、非省会城市不进。其实这个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其深层原因在于我国多年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城乡差别太大。在城市里可以享受到医疗、交通、环境以及娱乐等多项公共设施和服务,而在乡村却很难享受到同等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如果有一天城乡差别变得相当小的时候,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不会去挤城市而愿意到乡村去实现自己的抱负。目前有一部分大学生当村官就是一个好的开头,乡村教师薪级工资的兑现也使乡村教师成了许多城市教师和大学毕业生羡慕的对象。这就说明只要从各方面解决城乡差别的问题,其“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自设藩篱的观念就会迎刃而解。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实质性原因分析
要真正理解目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必须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以及人才培养速度关系的角度,以国际背景为视野来进行解读。同时,我们在重视和强调大学生就业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大学本身的使命和根本宗旨。
(一)社会对人才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的吸纳能力不足
目前所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其实质原因在于社会对人才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的吸纳能力不足,关键在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还无法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提供能够施展才华的足够岗位。
相对于我国的人口总量来说,现有的大学生数量比例并不算高,高等院校的招生比例也只有20%左右。更何况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还需要很大的人才积累作为发展后备力量。而现实的情况却刚好相反。表面看,我国确实是在大学实行扩招政策之后,大学生供过于求,导致就业状况日益恶化。这种现象的产生,固然有教育产业化,部分高校教育质量、人才培养结构出现偏差等方面的原因,但远不能将问题归咎于此。本质上,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眼前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简单反射现象,而是在金融危机面前变得更加明显和突出罢了。这一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经济水平与产业结构所导致。因此,只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深层次的经济结构调整,才不至于金融危机过去后,我国大学生依旧面临就业难的尴尬境遇。
(二)我国人口总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的关系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劳动力资源的丰富程度也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就目前的经济水平和结构而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既是发展经济的有利资源,同时也是严峻的社会问题。。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非一致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就业结构滞后产业结构的发展。而且,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的产业结构偏差,就业结构变动中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缓慢,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偏低。这种经济结构特点也就决定了我国目前社会所需人才的层次结构和数量,严重影响对各类劳动力的吸纳。尤其处在转型期的当下,全国的就业形势更是制约于经济结构。
(三)国际就业与教育形势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也是国际经济、劳动力就业市场环境以及教育发展趋势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任何一国的经济波动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别的国家。美国金融危机就是个明显的例证。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就影响到我国东南沿海的经济发展,大批民工无工作返乡,整个待就业人群明显增长。在这种形势下,必然影响我国的整个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就是必然的了。
从国际就业形势来看,国际劳动组织2009年1月的《全球就业趋势报告》和3月的《全球女性就业趋势报告》显示未来几年就业形势仍然不乐观。因此,受国际就业大背景的影响,对我国就业形势应该有个客观的态度和心理准备。尤其是大学生就业,正处在国际国内就业形势严峻的时期,就更要从广阔的视野去思考并找到相应的对策,而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能错误归因以忽视问题的关键而错过解决的良机。
从国际教育的趋势来看,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菲利普・库姆斯(Philip H・Coombs)就在其著作《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中明确指出,由于教育的需求远远大于教育供给,因此,世界各国都纷纷扩大教育的规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同时,“文凭症”的功利性刺激农村地区最聪明活跃的学生脱离农村环境移入城市而不是留在农村发展自己的地区,导致了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而且,文凭的教育价值相对降低的趋势使越来越多的工作都由高资格的人来做,资格逐步升级的状况越演越烈,造成了教育的过度浪费。这个上世纪80年代的观点,却准确地预见了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状况。大学生就业难不就证明了“越来越多的工作都由高资格的人来做”吗?许多用人单位为了完成评价指标,却不惜让大学生做连中学生都能胜任的工作,这是教育最大的浪费。
总之,我国目前大家所热议的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其实质上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还无法吸纳如此众多的大学生能“安其位”。尤其是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因此,我国政府在这种形势下主张民生,力主确保经济的稳定增长,才是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彭拥军.大学生就业难背后的若干真假命题[J].中国地
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 肖云,邹力.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问题研究[J].职业时空,
2009,(5).
[3] 范伟.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现状趋势分析以及国际
比较[J].财经界,2008,(2).
[4] 国际劳动组织.《2008全球就业趋势》报告[J].世界
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8,(4).
[5] 杨琳.大学生就业难背后的实用主义分析[J].消费导刊,
2008,(7).
[6] 熊健益,丛日玉.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劳动力就业数量关
系研究――兼论我国劳动力资源是否过剩[J].改革与战
略,2008,(9).
[7] 温欣明.就业岗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
决策,2006,(1).
[8] 吴蔚.记者调查:大学生就业难的背后[J].教育与职业,
2006,(7).
[9] 蒲艳萍,蒲勇健.三次产业与中国就业:增长趋势及国际比
较[J].生产力研究,2005,(6).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东篱’,33岁之前的职业是程序员,写游戏外挂10年(灰色的行业,就不多提了)由于一些项目投资的失败,破产了,确切的说应该是倾家荡产了。10几年的积蓄都没了而且还欠了一屁股债,在思考了很久后,决定开始做淘宝,现在在做一家厨房电器的天猫店和一家户外类的2皇冠C店
这中间走过很多弯路,一步一个坑,最开始的时候。连产品拍照这个事,都会被坑,最开始没人没团队,现在的团队也是勉强拼凑起来的,一个没有太多经验的人领着一群没有经验的人在干一件非常需要经验的事 也习惯了。10几年来一直就是被坑过来的,这些琐事一点都没有打消我做淘宝的信心.
由于我本身是程序员出身,所以做事的逻辑性比较强,也比较较真,认死理,即使将近1年过去了,我还是非常固执的认为做淘宝,无论是小卖家单打独斗,还是有团队成规模的大卖家,一定要按照一个规则,一个流程来做,不能什么事情都想当然什么事都一拍大腿一个想法,固执的前提应该是基于数据的基础上的。
我不止一次的听过身边的新做淘宝的朋友,开始就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怎么装修店铺,怎么去优化排名卡位,怎么开直通车上不得不说这些事情应该做,但是千万千万别刚开始就去做这些技巧性的东西,在没有对自己有个很好的分析定位的前提下就去一味的去追求技巧,绝对是事倍功半的,得不偿失,这些事情应该是做店铺分析的时候该做的应对措施,我今天只讲市场分析,以后有机会我再来跟大家交流一下店铺分析,本人愚钝,也不善于写字,篇幅可能有点长,如果觉得有用就看看,如果觉得有错误,欢迎拍砖,好了言归正传,下边说正事,
获取源数据的途径:
1、淘宝指数2、1688指数3、量子恒道4、江湖策
5、生意参谋6、生e经7、数据魔方8、看店宝
9、升业绩10、魔镜11、老A工具箱12、逐鹿
13、自己抓取
今天讲的东西比较浅,需要机器里装个excel就好啦。
下边都是简单扼要的讲一下流程和做法,我会附上一份表格给大家。
我们要杀入什么类目需要结合自身的资源,我举个例子,如果我在北方小城市,发个快递都要是12元一件,你还敢去弄9.9包邮么,在做淘宝之前一定要给自己做好定位分析一下自己适合做什么,定位好自己能做什么之后,就要做市场分析了。
有很多人会说。你说的这些数据分析都没用,没单都是浮云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单就去刷的话?你考虑过基本功么?基本功不做,自我分析,市场分析,竞争对手分析这些你都没去做的话,就盲目的开始,绝对会走很多弯路,现在的淘宝已经不是2012年的淘宝了,现在都在讲数据化运营,不管你想不想去做数据分析,你早晚都要去做,那为什么不在遇到问题之前就做分析呢,把可能遇到的问题预估分析出来,尽量规避一些因为失误导致的损失呢?
好了进入正题
我先说一下数据分析能干什么?数据分析能做的最直接的一件事就是定位,找买家的诉求,给店铺做定位,给产品做定位,给受众人群做定位
包括但不局限于下边几种:
店铺的产品线结构,整体风格
产品的风格,特点
产品的受众人群
营销手段
根据上述的这些分析结果,可以制定你的店铺计划,做到有的放矢,不打无把握的仗嘛,淘宝真的很残酷,比战场还血淋淋。
好啦。我们知道数据分析能干这么多事,是有好处的,那我们怎么进行数据分析呢,从那里下手呢?
我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首先第一件事要分析的就是我们自己
我们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还是有团队,团队有几个人,都擅长什么,我们周边有什么渠道或者资源,我之所以去做厨房电器,是因为我朋友(现在也是合伙人)的舅舅是做厨房电器的工厂,无论从账期还是价格上,在前期都会提供很多便利,当然也有很多弊端,但是作为前期没有太多资金实力的情况下,无限长的账期对我的诱惑太大了。
总结一下分析自己这一块,你要清楚的知道
1、你有什么资源2、你有没有团队3、你的资金预算
在给自己定位完以后,我相信肯定很多人会有多种选择,比如他周边的资源他可能筛选出来,服装,3C,汽车装饰,等等,我只是举例。。这个时候你就要做市场分析了要知道我们需要分析什么,不能随便抓过来点数据就分析,要分析对自己有用的数据。市场分析包括但不局限于下边几种
1、市场容量和趋势分析
2、属性分析
3、受众人群分析,也就是目标市场
4、竞争环境分析
5、竞争对手分析
我们一个一个说
市场容量和趋势分析:我们在选定了几个行业类目后,就要对每个行业做市场容量和趋势分析,再结合我们自己的优势,就可以判断我们该进那个行业了,这里不是说分析后那个市场容量大,我们就进那个市场,这要综合做判断,数据分析的结果只是辅助你来做决策的容量和趋势,源数据可以用生e经的行业分析的数据,当然不局限说非用生e经不可,你从不同渠道获得源数据只要准确性不要太差的行业数据都可以。
通过不同的纬度,找到适合自己的市场然后是行业趋势,源数据我也使用生e经的数据
通过对趋势的分析,可以知道行业的增长趋势,生命周期,我们就能知道在什么时候卖什么产品上一步工作完成后。我们就要对选定的一个子行业进行热销的属性分析了。为什么要做这个分析呢?因为我们之前分析的只是某个子行业整体的容量和趋势,那么这子行业里,是什么样的产品好卖呢,什么样的关键词销量更高呢?那就需对属性做分析了
我们知道了那些属性好卖,我们就卖那个属性的,比如上边的图,深蓝色占比才1%,市场目标,用户群不喜欢深蓝色,你还偏偏要深蓝色的饮水机,可想而知你得受众人群得多小
我们通过上边2个步骤的数据分析,我们知道了那些行业好卖,那些产品好卖,那下边我们应该解决什么问题?是不是就是卖给谁的问题。受众人群的分布是什么样的,年龄段之类的。
下边我们就开始分析受众人群,这里用到的工具会有淘宝指数,阿里指数、数据魔方,因为刚开始的新卖家可能没有那么多的工具用,那淘宝指数一个就够用了。随手可得,这里我们就先不说排行榜的事,就直接通过关键字查找。
先看第一个,地域分布,我们看到搜索和成交的指数,广东,浙江,江苏占比大,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这么认为,我把主要的推广预算都投入到这几个地方,会比较好?
下边人群年龄,我们看到18-29岁的占比最大,其实我们选择产品,并不是应该覆盖所有人群,我们只能尽可能多的覆盖主要人群,这里18到29岁应该是什么样的人群呢,18-24岁,应该是大学生和读研的研究生吧,25-29应该就是初入职场,可能自己在住单身公寓或者和男女朋友租住在一起的。那他们这部分群体喜欢什么样的更多一点呢?这个就要你自己去琢磨。去分析了。
我们再来看买家等级和消费层级,买家等级是初级占比多,初级是什么概念呢。起码有几颗小红心,也会按不同纬度不同关键字组合起来搜索自己想要的产品的这部分群体。这部分群体更注重他要买的东西的本质,而不是装修有多好看。销量有多高。虽然初级买家也跟风,但是比新手要理性多啦。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考虑。?他们这个级别早就知道你一万天都是最后一天。
消费层级,你看到,是中偏高,这就符合了年龄人群了。他们初入职场,收入稳定,消费规律也相对稳定,,那既然是这样的人群,这么个市场,你还会弄30块,20块钱的饮水机卖给他们么?
他们收入很稳定,而且偏高收入的很多。他们会更喜欢30块钱的饮水机,还是会更喜欢一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价格在200左右的呢。?这个需要思考。思考后去淘宝搜索,按价格区间占比,去验证这个事,我们做数据分析,要记住,要不断的去验证你的结果,才能帮你做更准确的决策。
我们看市场细分
96%的商品在饮水机类目下,这个千万不要搞错,你的商品放在那个类目下,会对你展现有绝对影响的,如果你把饮水机放到生活小家电类目。你看一下。占比0.38%。你直接就没入围了。先展现,恐怕不太现实。
下边还有更多的切片器筛选,大家自己操作实践吧。
下边我们说竞争环境分析
竞争环境分析,如果有老A工具箱用的朋友,就很方便。。
最后我们说竞争对手分析
为什么要做对手分析呢,我们主要就是要分析出来人家为啥卖的好,我们要学习他什么在进入到真正的营销环节的时候,你好要自己做个表,用散点图展示一下竞争对手的下架时间,如果有工具用的话,可以用工具看,没有工具就用现有的能直接获取到的数据。
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终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普及,高校校园的各个领域无不受到移动互联网的影响,“移动互联网+校园”即校园APP是移动互联网与高校教育融合发展的新常态,移动互联网给校园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同时预示着高校教育即将出现巨大的变革。全天候、广领域都能够便利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是校园用户的迫切愿望。
二、校园APP(Application)及其价值呈现
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大数据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高等教育数字化。高等教育数据化是高校面对这一时代做出具有前沿性的战略的抉择。“互联网+高等教育”是互联网与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新形态。。其目的是为了优化高校的信息化水平,提高高校服务质量。所有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校园APP的如下方面的价值体现:
(一)校园APP产品的本身价值体现校园APP通过其诸多全新功能满足用户不同层次需求所带来的价值。而这一价值的实现要通过校园APP本身的基本功能的发挥、特性的凸现、品质的优良与样式的多样性展示出来。校园APP的核心因素就在于此。
(二)校园APP服务价值体现当今的社会,用户在消费时,在非常注重产品本身价值大小的同时非常在意产品附加价值即校园APP给用户带来的附加深层次的服务。当前为用户提供优质而完善的服务,是当前高校竞争的趋势性关节点。
(三)校园APP理念价值体现校园APP为现代高校提供了整套全新的运营方案,与高校的最终目标——人的培养相契合,是未来高校发展新路径。
(四)校园APP信誉价值即高校及其校园APP在社会受众中塑成的整体信誉所产生的价值。信誉对所有高校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良性资产,良好的信誉为高校带来历史性的、基础性的作用。伴随着校园APP建设的进程,也呈现出诸多问题。其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校园APP用户黏度问题。我们解析校园APP用户黏度问题,为校园APP这一新的学习、工作、生活、社交等方面的一体式数字校园方案形成,实现其真正的价值提供基础性支持。
三、校园APP用户黏度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校园APP用户黏度的关系对于校园APP的用户黏度,我们可以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找到理论根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他把人类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这五种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的次序不是固定不变的;当某一层的需求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求才出现;在多种需求面前,迫切需求的满足是第一位的;迫切需求一旦得到满足,后序的需求才具有导向作用。五种需求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感情需求属于基础需求,可以通过外部条件的改善得以满足;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更高级的需求,可以通过内部因素得以满足,而这一需求是具有延续性的无止境特性的。在某一时期,某人可有多种需求,但这一时期总会有某一种需求占主要地位,从而决定其行为和价值取向。某一种需求不会因高层次需求的满足而自动消除,五种需求相互依赖和叠加,层次高的需求满足后,层次低的需求不会消失,只是相对而言对行为价值取向的影响程度减小而已。校园APP用户黏度的高低取决于校园APP的开发者、运营者对用户各层需求的满足程度。满足程度高,用户黏度就高,反之亦然。我们的校园APP既要为满足用户的低层次需要服务,也要为满足用户高层次需要服务,既有阳春白雪式需求又有下里巴人式的需求才能有效解决校园APP用户黏度问题。用户黏度就是指用户双方彼此的使用频率,用户“粘度”是衡量用户忠诚度的重要指标,它对于整个校园APP形象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用户对技术黏度的选择决于校园APP的运行速度是否最快、功能是否最强、服务是否最稳定。因此校园APP的技术黏度对开发者、运营者的要求非常高。要保有较高的技术黏度需要既要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还要保证服务的稳定,随便在哪一点上的落后都有可能造成用户的流失。用户黏度的维系主要靠内容黏度,它是建立信息交互关系上的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培养的相互了解与信任,而这种了解和信任一经建立,就不会轻易失去,内容黏度的迁移成本较高。
(二)校园APP的用户现代高校具有人才培养、基础性前瞻性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延伸等综合功能。截至2012年底,其在校学生数为2536.5647万人。其中98%的学生都在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系统。由CMI校园营销研究院和群邑智库联合发起的《互联网下的90后-90后大学生数字化生活》调查报告中显示,90后大学生每天花费18%的时间上网,其中86%的90后大学生通过手机上网。校园APP就是面向这些特定学校的学生,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本地化的学习、生活等信息服务并具备相应社交功能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
(三)校园APP的开发者与运营者与用户黏度校园APP的运营者包括学校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或在校学生。。优势是其所提供的信息及时、权威,能与校方其他管理
系统对接、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缺点是其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信息灵活性不足,与用户的需求存在落差,其用户黏度明显不足。2.通用型,由第三方专业团队研发。优势是专业研发团队,精雕细刻的产品,技术可靠,对异地学生的共同需求有所照应,实现了校际间的互动。其不足是本土化程度低和特定学校、特定学生的靶向性不足,这就降低了用户黏度。3.自主型,优势是开发者就是本校学生,集开发者使用者于一身,确实了解用户需求,提供的信息最贴近学生实际。缺点是在服务稳定性、技术和资金的保障力、信息内容的权威性、用户信息的安全性等方面都略显不足,这对用户黏度的影响不可小视。 四、校园APP用户黏度与用户需求
校园APP借助智能移动终端,为校园师生提供综合性一站式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其系统设计及其实现、提升用户黏度必须满足用户如下需求:1.系统本身要以移动APP的形式呈现在用户面前。用户借助智能设备特别是智能手机就可以全天候、广地域得到校园信息服务,弥补有线网络和PC电脑的局限。2.校园APP系统要做到整合打通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壁垒局限。用户只需登录校园APP,就可实现权限范围内的全方位的信息优质服务,便捷的处理相关事务,避免不同的信息系统间重复登录。3.校园APP系统要做到全天候、全领域、广地域的服务。校园APP提供的信息要涵盖校园工作、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全天候、全领域、广地域为师生提供各种的便利。4.校园APP系统的功能应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校园APP系统要根据校园中的不同职能和角色,定制出不同的服务定位。5.人性化的私人定制体验设计。校园APP系统根据用户私人定制提供人性化服务,用短信、友情推送等便利的方式向用户移动终端特别是智能手机发送信息提醒的功能设计等。
五、校园APP系统功能主体设计、功能模块选择与用户黏度
校园APP系统面向主体主要包括校园官方、教师和学生,在对主体的职能及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校园APP系统的功能框架如下:1.官方:满足用户对校园官方的新闻、通知、讲座、就业等信息的查询,展示学校信息、系部专业的信息、校园风采等。向外界展示学校,宣传学校。。3.学生:包括班级课表、作业、成绩的查询、公选课;在线提问、学生社团;职场信息、交易市场、失物招领、在线借阅图书及管理、朋友圈;班级通知、师资查询、学校周边生活信息等。4.图书馆:实现图书馆系统线上线下对接,在线完成图书信息查询、借阅、记录、续借等活动。5.用户管理:诸如教职员工、学生和游客的用户角色管理宜,根据角色的不同分配使用权限,目的是科学管理和规范言论尺度。6.实验室:为提高校园APP用户黏度,实时提供相应的实用的工具系统。7.软件使用:为更好的提升用户体验,设计常用的软件设置选项。8.校园期刊:放置校园期刊、校园海报等。9.银行卡:通过银行卡绑定实现一键校园卡充值,水电费自助缴费,图书馆违约金缴纳。
六、校园APP用户黏度与热点需求趋势分析
(一)校园APP涉及到的领域当前,校园APP涉及到的领域无死角,全面覆盖校园生活的衣食住行和娱乐,其中社交和游戏又是主要方面。校园APP针对大学生的特点,主要以社交为主,这类校园APP的用户黏度非常高,容易积累大量的用户。
(二)校园APP更强调价值观和个性校园APP的用户尚处于价值观未完全成熟的重要时期,如何为他们提供价值导向,更好地展示自我,成为校园APP思考更多的内容。简单用经济人眼光来衡量校园APP的潜力是不可取的,其本身所承载的价值导向,要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去考量。
(三)校园APP“互联网+”模式在高等教育行业中突出体现,需要提高其黏度从校园APP的发展趋向来看,大学生第一位的任务还是学习,校园APP要立足本专业,带些科普的味道,把一些深奥的知识,更有趣味地呈现给用户,是功德无量的事情,校园APP紧贴大学生年龄段本来的特质和优势。。
。。趣味相近,用户活跃度相应提高,互动交流频率较高。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升,社团活动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更显突出。“学生兴趣社团”APP通过内部用户形成闭环系统,形成平台、数据库。“学生兴趣社团”可伴随、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的重要阶段,其价值不可限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