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环境标准国际贸易研究

2023-09-06 来源:年旅网

摘要: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各国开始重视环境问题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和作用,通过制定相关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贸易往来的可持续性,同时使环境保护工作能够有所提高,所以,本文首先对环境标准和的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根据这些理论基础分析了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促进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产生积极影响的措施,使各国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下进行贸易合作,拉动国际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

环境标准;国际贸易

环境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受到广泛重视的焦点问题,它不仅仅影响各国经济发展,同时也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通过制定环境标准,有利于预防和治理环境问题,使各国能够尽可能采用绿色能源和工艺技术,开发绿色产业,制造环保型产品,这样在国际贸易中才能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同时如果没有通过相关标准的认证,那么产品将很难进入国际市场,所以,环境标准能够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有利于国际贸易长期进行。由于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环境条件等有所不同,所以各国制定环境标准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这样才会减少其他国家与本国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阻碍和矛盾,使每个国家都能够通过贸易往来提高自身的经济水平,并且通过各个企业的共同努力,使环境保护工作顺利进行,在健康绿色的环境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标准和国际贸易相关理论

1.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口健康以及保证环境质量,由权威部门制定和颁布的环境保护技术规范。每个国家的人群、社会以及生态等条件和水平都有所差异,所以,制定环境标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结合国家的科技水平、经济实力和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对环境各个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形成环境保护技术规范。国际环境标准具有一定的作用,首先,环境标准不仅仅是环保工作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实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制定与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环境标准是评价环境质量和衡量环境保护工作优劣的基础依据,通过环境标准评价各地区的企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利于从源头上进行环保工作;环境保护同时也作为执法的依据,根据这些理论依据,对环境问题提出诉讼,及时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标准能够使企业认识到环境元素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加大绿色环保产业的开发和形成,推广环保产品,开发绿色能源,促进资源可持续发展。

2.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也可以称为对外贸易,主要是指不同国家之间或者不同地区之间进行的技术、劳务以及商品的交易活动,一般分为进口和出口两种方式,早在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就已经开始发展起来,在资本主义时期达到高峰,随着不同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化,使国际贸易也出现差异性。发展国际贸易,促进各国之间相互合作,互通有无,有利于资源的相互利用和优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仅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同时也提高了经济发展和收益。各国的发展水平不同,每个国家都具有某个方面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通过引进这些优势,也能够增强本国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地发展,

二、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提高了企业的环保意识

ISO14000标准能够为企业提高环保意识提供有效可行的措施,首先,企业制定的环境管理体制需要纳入高层管理的体制中,同时将以往的“末端”处理工作转变为整个过程的污染防治,其次,主要以预防为主要目的,持续不断地改进,按照法律规定,改善环境因素。环境标准促进企业逐渐推进清洁生产方式和技术,使经济和环境能够协调发展,该标准的实施,能够增加产业调整的速度,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重点开发无毒害、无污染的环保型绿色产品,同时生产过程中重点使用节能材料,使工艺绿色化,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不再是政府的单一管理模式,促进企业主动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地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更全面快速地推进环境的预防和保护工作的进程。

2.优化了国际贸易中的产品结构

目前经济发展逐渐开始重视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人们的消费心理和观念不仅仅建立在以享乐和舒适为主要目的的基础之上,更尊重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尽力保护资源和节约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平衡发展,追求健康和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少了中级产品在贸易中的比重,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起到了限制性作用。新一代科学技术为企业带来了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工艺,使资源消耗逐渐减少。随着社会生产力逐渐发展,国际贸易中的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终将被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所替代,优化了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

3.促进绿色贸易壁垒的消除

环境管理问题逐渐成为当代广泛重视的问题,各个地方和国家都频繁出现大大小小的环境问题以及由环境污染引发的自然灾害。国家逐渐加大了对环境管理的重视,并且由自我约束管理扩大为对外约束管理,将对外贸易与环境相结合,利用环境设置贸易障碍,建立了绿色贸易壁垒。站在环境和经济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绿色壁垒的建立有利于各国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和质量,是为了保护人们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也能够反映出各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但是部分发达国家滥用职权,制定新的绿色壁垒,造成了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环境壁垒大有不同,也会对不同国家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的提高,甚至有些发达国家具有针对性的制定环境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针对某些国家进行实施,具有一定的歧视性,导致受阻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加缓慢。ISO14000标准的制定,无论哪个国家,都消除了贸易壁垒,将环境标准进行统一,普遍实施,并且作为最基本的原则和基础,使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条件之一就是通过ISO14000的认证,如果不通过认证则无法进入国际市场,所以,该标准对贸易壁垒的消除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推动各国能够共同按照统一的标准协调发展。

三、促进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产生积极影响的措施

1.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

对于目前环境标准的制定,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方面对与贸易相关的环境标准进行系统地完善,制定的国际标准应该多考虑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的接受程度,对各国出口产品和工业技术的特性进行全面地了解,这样才能够使标准适用于不同的国家;。首先,对与贸易相关的立法进行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基本的法律框架,但是很多规定都十分笼统,所以,应该广泛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制定操作性较强的、统一的法规来防治环境污染;其次,优化出口商品的产品结构,以持续优化为目的建立绿色商品的生产体系,对有害产品进行管控和限制,使我国环保产品逐渐走向国际市场。我国在技术和产品质量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应该加快我国外向型企业的技术改造,与国际环境标准和相关的质量标准逐渐接轨,使环境管理体系更加标准和完善,减少与其他国家存在的贸易摩擦,促进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2.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

企业是我国产品生产和营销的重要场所,所以,我国企业首先需要提高对环境与贸易之间关系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在企业发展理念中增添环保元素,引进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机制,有利于持续改进战略的实施。为了防止各国所处环境逐渐恶化,每个国家都应该参与制定统一的且合理的环境标准,企业也需要制定相关的环境管理体系,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体系认证,这样有利于打造良好的企业品牌和形象,各企业以至于各个国家都应该加强与重视环境保护,不仅仅有利环保型产品占据市场较大的份额,同时也能够促进企业可持续且健康地发展。

3.对环境与贸易之间的矛盾处理遵循一定原则

我国对于环境保护和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的矛盾的处理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权利与义务相平衡的原则,在国际市场中,我国应该坚守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在享受环境体制赋予的权利与多边贸易的权利的同时,履行与我国国力相当和发展水平相称的义务,坚决反对额外强加的义务和责任;第二,环境标准多样化原则,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各国贸易往来不应该成为环境标准制定的牺牲品,过于重视统一的环境标准,可能阻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外出口贸易的发展,所以,环境标准的制定需要有一定的底线和基础,然后在基础之上根据各国发展,使标准多样化;第三,发达国家尽可能多承担相关义务的原则,发达国家快速领先发展中国家,其工业污染比重较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发达国家应该对环保工作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转让技术,为发展中国家进行环保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能够引起各个企业和国家开始重视环境问题在贸易往来中的重要性,通过环境标准的建立和实施,不仅仅有利于人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健康,无污染,同时也能够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正确处理环境与贸易之间的关系,按照相关的政策和规定,促进各国经济长期稳定地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的生态环境。

魏云志

参考文献:

[1]周洋凤.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5,(19):3.

[2]武文光,张丽虹.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5,(14):143-146+167.

[3]赵贝.论环境标准政策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商,2013,(20):273.

[4]李杉.浅析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3,(27):42.

[5]何惧.国际贸易环境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改善对策浅析[J].北方经济,2013,(04):60-61.

[6]葛京,宋宏磊.创新在标准对国际贸易影响中的调节效应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08):1-5+25.

[7]韩军伟.环境法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外研究综述[J].国际经贸探索,2009,(03):71-75.

[8]邱大庆,刘宁川.国际环境标准对贸易的影响[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0,(03):17-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