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信息化战略;管理模型;竞争优势
当今,人类社会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信息科技已成为现代科技的核心和主流。对于来说,制定信息化战略在企业的中非常关键,它可以增加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应该正确认识信息化战略的作用,理性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信息化战略。
一、中小企业的特点
中小企业信息化是指中小企业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长期持续改进的动态过程[1]。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特点由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中小企业的特点可以从中小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两方面来认识。许多理论对中小企业的优势进行了分析,认为消费结构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导致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的流行,中小企业比传统大企业更适应这种灵活的生产方式;中小企业的劣势突出表现在规模较小、资本量较少、抗风险能力较弱、缺乏技术和人才、内部管理水平欠佳、组织关系不稳定等方面[2]。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是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
二、我国中小企业在侧制定信息化战略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实施的信息化战略不符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目前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建立时间比较短,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很多企业甚至刚有一套规范的业务流程。因此,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一定从企业的现状出发,实施符合企业实际的信息化战略,这样才能达到事功倍的效果,从而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千万不要贪大求快,中小企业毕竟和大型企业特点不同,实施的信息化战略也不能相同,不能一味的仿大型企业[4]。
(二)不能正确地认识信息化战略的作用。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没意识到信息化战略的作用,这不利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企业的信息化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蹦而就,也不可能只是企业局部的信息化,它是企业整体的信息化,因此,要把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到战略的度,通盘考虑,这样才能真正的开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而提高企业竟争优势。
(三)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战略不能为企业战略服务。现在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战略不能为企业战略服务,实施这样的信息化战略会浪费人力和物力,增加企业的成本。我国信息化建设专家陈启申教授曾说过:"信息化战略的制定,一定不要为信息化而信息化,它一定是为企业战略而服务。"企业制定信息化战略的时候,一定要从企业战略出发。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管理模型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高层管理人员清楚地知道业务瓶颈。中小企业信息化以解决业务瓶颈为首要任务。中小企业应遵循渐进战略,逐步完善其信息化建设,在实践中,多数中小企业以部门级信息化为战略目标启动信息化建设。
第一,实现中小企业信息集成。实现中小企业信息集成就是指建立关于信息定义、采集、处理、保存的标准化制度和体制。信息为中小企业各部门共享,有统一的数据库。
第二,实现部门级信息化。实现部门级信息化管理是指中小企业仅对某一个或几个职能部门实施信息化。通过部门级信息化提高某一个或几个部门的运营效率,达到提高整个企业运营效率的目的。
第三,实现中小企业内部一体化的集成管理。中小企业内部一体化的集成管理是指中小企业实施企业级信息化,企业基本的管理流程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实现,产供销等业务通过信息化连贯处理,财务处理和业务处理一体化。
第四,实现中小企业内、外一体化的集成管理。通过中小企业内、外的集成管理使其更准确地把握需求、更快速地组织供应,以及从供需链的角度对产品发展方向和获利性、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等各个方面进行优化[5]。
制定信息化战略时企业的决策者有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心、决心;需要有长远的、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规范;要逐步培养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水平高、事业心强的人才队伍。当然,中小企业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在对具体的中小企业制定其信息化战略时,需要考虑中小企业的个性特点,这样才能制定出一个实际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以指导其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徐吉吉.中小企业信息化轻松上路[J].企业管理,2002,(10).
[2]张哲.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中小企业[J].中国软科学2000,(6).
[3]吴文钊.阳光三论――信息化建设如何成功[J].企业管理,2004,(5).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息化建设
。所不同的是电脑系统只有硬件设备是不行的,必须配备相应的信息系统软件,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但中小企业里往往都是配备一、二个技术支持人员,或者直接挑有基础的大学生兼电脑支持人员,主要是系统维护和管理。因此电脑应用软件系统,基本都是外购现成产品或者外包给专业软件开发公司。但这两种方式都有其固有的缺陷。
购买现成专用产品。这些产品一般都是已经固定了特定的业务规则与处理流程,但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他们都有各自的业务规则与处理流程,所以这些软件很难适合每个企业的特定需要,尽管有些功能现在还可以满足要求,但如果企业的业务规则以后发生了变化,它就很难适应这个变化,它比较适合于业务规范的应用例如财务管理等。但对个性化比较强、业务多变的生产系统就缺陷比较明显。
委托软件公司进行开发。软件开发公司将派技术人员进程现场需求调研,设计方案,开发代码,安装实施。这必将产生很高的开发成本。同时由于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的沟通比较困难,往往导致开发人员做出来的程序与用户所要求的大相径庭,加上软件的开发周期长、环节多,可能产品还没有开发完成,但客户因为自己的需要而导致需求变更,这样一来又影响了开发的进度,等等各种复杂的因素会最终导致软件不能按期完成,甚至以失败告终,还有就是软件的维护始终不能脱离软件开发公司,导致维护成本居高不下。
由于上面的原因,许多小企业购买了某种软件,应用一段时间,所遇到的问题不能解决,就干脆放弃了。而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WPS等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同时简单易学,许多单位就直接用他们来应付日常的数据处理。业务人员可以按照他们的业务需求,用EXCEL来做各种报表等,虽然有各种问题,但总比手工好得多。那么是否有技术手段,即用户就象用EXCEL一样来处理自己的业务,一个强大的后台,能够理解客户的需求,采用高级的数据库技术形成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实现面向业务,随需而变,快速响应,业务人员自己建设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Excel Server是中小企业自己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助手
正是基于上述现状,我国软件开发商推出了EXCEL SERVER 等产品。Excel服务器是一个面向最终用户的管理软件系统设计工具与运行平台,她将电子表格软件Microsoft Office Excel、WPS电子表格和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S SQL Server集成为一个网络数据业务协同工作环境。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充分发挥Excel的应用水平,通过设计模板、定义工作流、定义表间公式等简易直观的操作,实现管理意图,轻松、快速构建能够适应变化的ERP、OA、CRM、SCM、PLM、PDM等管理信息系统,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报表工具、数据管理工具、B/S,Web,手机短信管理信息系统(MIS)自动生成工具和业务流程再造(BPR)平台。它将Excel作为操作界面,让你可以用最熟悉、最轻松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建立适合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
集成Excel,易学易用,大大降低学习成本
Excel 是目前普及最广的电子表格系统,日常工作中大量使用。EXCEL SERVER面向的使用者是各企事业单位的各级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而不是IT专业人员。其目标是只要会用Excel,就可以设计和实现自己想要的、网络化的、可以持续优化与扩展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
完全自定义,可以持续优化与扩展
传统的软件开发流程是:应用人员(管理人员)提出需求IT系统分析员分析需求与应用人员确定需求设计开发测试培训交付使用,这种开发流程存在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
针对传统开发流程的不足,Excel Server把流程变成了:管理人员获取需求分析需求设计系统完成根据需要持续优化与扩展功能。整个流程没有IT程序开发人员的参与,最后完成系统的功能就是管理人员想要的,也就是说管理人员根据自己的管理意图,不用写一行代码就可以设计出自己想要的系统,并且日后可以根据需要不断优化与扩展,真正做到了“持续优化,因需而变”的目标。
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可进行自动汇总、数据分析、快速查询等高效利用
在Excel的传统使用过程中,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所输入的数据的,这样做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例如当数据量很大很复杂时,面对一大堆杂乱的文件,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非常困难的,更不用说要对历史数据进行自动化统计、分析、重用等高级操作了。面对一大堆宝贵的数据却不能有效加以利用,是多么地可惜呀!
Excel Server把这些存在一个个文件中的数据提取出来,然后有规律地存储在数据库中,利用数据库成熟、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可以让你从此轻松地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比较,从而可以让你最大限度地发掘数据的价值。
你只需要首先根据自己的需要定义好一个模板,以后你在该模板上输入的数据都会被EXCEL SERVER 提取,并保存到数据库中去,当你查看时,又自动从数据库中把数据取出并填入到模板中,与你在输入时看到的样子一模一样。
提供工作流功能,规范日常工作的流程
在企事业单位的日常运作中,有很多单据、报表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流程传递到相关的个人,以供其进行审阅,不符合要求还可以回退等。另外,根据业务的变更或者管理的需要,这些流程也是随时可以改变的。EXCEL SERVER 通过提供先进的工作流技术,让你可以根据需要以画图的方式,自由定义报表单据的传递流程,并可以随时修改,以适应管理变化的需要。另外,当你有最新的待处理任务时,它会自动给以提醒,还提供了方便的查询功能,让你可以随时追踪报表单据的流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C/S(多层)模式和B/S模式相结合,网络适应性强
采用了先进的网络访问技术,不管是企业内部局域网还是互联网(Internet)都统一采用相同的访问方法,简单方便,效率高,在互联网(Internet)上通过ADSL就可以获得良好的访问性能(不需要VPN支持)。
笔者认为,从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它们的信息化建设有四条道路可走,这些道路中有的已有实施成功的经验,有的还较少有企业尝试。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规模、所处条件及经营内容的具体情况,从中选取适合自身情况的信息化建设道路。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道路
中图分类号:F27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5-0157-04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面临较多的难题,但如措施得当,中小企业实行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条件还是具备的。当然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道路应根据其自身目标,一般要求和自身的特点来选定,并且在选定具体的道路时,还需要借助一定的外部力量来支持。
1.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目标
1.1 信息化建设以会计信息化为先行
在中小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中,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最强,数据处理的数量较大和准确性要求最高。。。从目前已实施了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来看,绝大部分正是启用ERP中的财务系列或是先启用财务系列的。
1.2 通过信息化建设要能对企业的管理工作有实质性改进
企业采用的管理信息系统要有先进管理牵引功能,在传统管理环境下,部门之间管理关系优化配置,数据标准化建设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等缺乏一个有力的牵引手段,使这些先进管理往往难以到位。因为企业基本管理作业的进行,并不受到制度本身是否优化的约束。启用信息化手段后,由于信息管理系统在作业规程设计上和数据处理规定上既是优化配置的又是有刚性的。使企业的管理必须按这个套路来做,稍有不到位,系统便无法运作。这样会逼着企业去优化管理工作,从而帮助企业在实质上改进管理工作。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管理型系统,至少是ERP中的财务系列(低端用户),或是财务系列+供应链系列(中端客户)。
1.3 通过信息化建设培养企业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理念
促使他们积极使用并用好信息管理系统,使信息管理系统真正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以消除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问题上的“上马是找死,不上马是等死”的尴尬境地。
2.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般要求
2.1 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和安全性能要有保证,且后续服务能方便及时
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信息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人才,对系统的技术认识和安全掌控要更多依赖供应商的帮助。因此,企业启用的信息管理系统首先会要求在技术和安全性能上有高的稳定性,以尽量减少对供应商的过多服务请求;其次是从系统的实施,升级维护及故障排除上需要供应商有高质量服务。从调查的结果看,这个要求被中小企业看得最重,它们在具体选择信息化发展道路时会充分考虑这一点。
2.2 能有效控制信息系统的使用成本
信息管理系统的成本因素较多,包括软硬件设施建设费用,系统实施费用和日常运行费用等。其中有些费用容易事先预计,有些费用有较大弹性。这样,信息系统的成本控制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要迈过的一道坎,一般来说,成本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使用的理念及实施方法是否得当两方面。而目前大多中小企业对信息系统的成本控制问题缺乏了解,在调查中有近30%的中小企业不知道信息系统的成本因素构成情况,不能充分把握成本控制问题(有一些企业就因出现过成本黑洞而对信息系统的启用产生恐惧感)。因此,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选择时应充分考虑有利于成本控制这一问题。
2.3 不求拥有信息管理系统,但求拥有高质量的信息系统服务
这是近年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种新动向。鉴于信息管理系统投资相对较高,更新又快,还需专人管理和维护,不少中小企业觉得难以负担。另外,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小企业需处理的业务量不多,启用低档次信息系统没有意义,启用较高档次的系统又会造成浪费。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在所难免。
3.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道路选择
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可以对他们的信息化建设做如下定位:系统的档次要中等以上,系统的使用成本要相对较低且可控,系统有良好的安全保证和技术性能,系统服务商有充分到位的服务支持。。
3.1 依托系统供应商的帮助,走经过改良的ASP道路
。在这种方案下,某一服务商将自己的应用软件放在服务器上供租赁,并对租用者负有维护管理软件,提供技术支持等责任,用户无需购买软件,通过在线租用服务商的软件,并按服务项目和数量付费。目前,已有金蝶、用友等公司提供这样的服务。
由于ASP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企业管理业务(主要是会计服务)处理技术的融合应用,中小企业采用这种方案有独到的优势:第一、信息化建设方便易行。。时间只在一个月左右。第二、节省成本。如企业自行建立一套系统,就需购置整套软硬件设施,要有信息管理专门人员及完成系统实施工作,费用比较高。而ASP方案,企业不必使用整套系统,而是选择自己需要的模块就行,用多少、租多少,用多久、租多久,只需付一定的租金就行。其他的费用,如系统升级,维护和数据备份等费用都由ASP来负担。平均月租数百元,这就极大地降低了信息系统的使用成本。由于是租用,用较高档次的系统也相对便宜。第三、系统使用方便易行,ASP是建立在internet上的Browser/server的结构,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能上网,企业相关人员就可以在授权的范围内进行业务操作。第四、信息系统本身的技术性能较稳定。由于信息系统本身始终在服务商掌控下,不易出问题,而且出了问题也易及时排除。
这种方案也有不足之处:第一,由于这是一种低收费的一对多服务,服务商的服务一般不够细化,也缺乏主动性。这不太有利于用户对系统的使用进行深化。。
如果对这种方案做一些改良,它仍然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条较好途径。。第二是服务商应帮助客户营造信息化管理氛围,帮助用户多上些供应链和管理会计方面的模块,使企业有更多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参与到信息管理系统中来。第三是服务商进一步改进服务模式,企业的情况是有差别的,不应以一个统一模式来帮助企业使用系统。供应商应帮助企业深化软件不同使用设置与方法,使用户不断增强系统使用的主动权。经过改良后,ASP方案还会有更好的前景。
3.2 区域内多家企业联合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处理作业中心的发展道路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区域内(尤其是有供应链关系)的多家企业可以签订协议,联合建立一个信息处理作业中心,共同购置一整套软硬件设施和局域网系统,搭建一个统一平台,使用一个共用场所,在中心统一聘用系统管理人员,各企业开设各自的账户,进行独立会计及业务事项的信息化管理。这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管理系统资源集成化的发展道路。。第二,在软件模块方面是谁使用谁负担费用,有关人员、场地方面可统一使用,使企业的成本负担较轻,这就使中小企业用得起信息管理系统,也会使系统各个功能的使用率得到充分提高,减少功能出现闲置的现象。第三,更便于系统的集中管理和安全监控。多家企业共同建立信息系统中心,相对来说,就是一个较大的用户,有利于形成一支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队伍,也会更有利于系统供应商集中力量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工作,使系统的技术性能和安全监控更能得到保证。第四,便于交流经验,快速提高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水平。中小企业对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有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一般来说,刚使用时,不少企业都是以掌握操作程序和规范性问题为主,因而只使用系统的基本功能,按基本配置来操作。而一些较高级的功能,较复杂的设置先不会用,只有在经过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之后,才会自如灵活地使用整个系统。在多家企业共同使用一个平台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大家交流经验,相互促进,快速进入使用成熟期(可在半年左右进入成熟期,单家企业使用要在一年半左右进入成熟期)。
这条道路也有不足之处:首先,信息化系统建设周期比较长。因为系统平台相对较大,合作方又较多,从协议生成到场所及人员选定,再到设施的建成都要耗用较多的时间,在这种合作缺乏相应经验借鉴时更是如此。第二,必须要有符合条件的合作伙伴。多家企业共同搭台的前提是合作的企业有相同的信息化建设意愿,相距也要不远,对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也要基本相同。否则是合作不成的。
3.3 由政府部门或上级部门布局推广式的发展道路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整个国家及大企业集团信息化管理事业的基础环节,在有条件和有必要的情况下,政府或上级部门在信息化管理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下可以为中小企业免费或补贴推广管理信息系统。其现实方式是:由所属企业向政府部门提出申请和意向要求,政府或企业上级部门在通盘考虑的基础上,从系统供应商处购买或委托开发软件和服务,将其免费或提供补贴推广到所属的多家中小企业,硬件设施由企业自行配置。这条发展道路的优点是:第一,见效快且信息化建设大局的规划性更强。在政府部门推动下,会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动力,各阶段、各企业使用什么档次的系统按大的布局来定,克服了单家中小企业由于对信息化建设不太了解而不能选用合适系统的现象。第二,费用省。由于软件配置和人员培训、系统维护等服务都是免费或有补贴,企业使用信息系统就负担得起了。第三,能得到政府及上级部门的支持。这种方式下,除了软件和服务以外,政府部门还会在信息化技术上,组织上和硬件设施的资金上给予企业支持。
。第二,可能使一些企业盲目上马,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由于是上级推广,一些企业可能在自身条件并不具备的情况下也盲目上马,结果不能有效使用而造成资源浪费。第三,这种集中购买服务的做法,由于用户点多面广,服务商的服务,包括故障技术排查,安全维护和技术指导等不容易及时到位。
3.4 走计算机会计业务的发展道路
计算机会计业务是指会计中介组织,以机构的名义接受委托,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运用会计信息系统代中小企业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一种中介服务。其运作方式主要是:有意愿的企业和中介组织签订协议,就可将自己的会计处理业务外包给中介组织,各企业的会计员审核和整理当期的原始凭证和会计资料,定期报送中介机构进行复核结算,由中介机构的电脑操作员应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账务处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核算工作并生成会计报表报送企业。这实际上是一条间接信息化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的优点是:①使小型企业省却了自行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事项,规避了信息化建设的许多难题。②能够享受较高水平的专业化会计服务。中介机构的会计执业人员比小企业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更高,经验更丰富,专业水平更高。因而这条道路既能使小企业走上信息化管理道路,又能进一步提高企业核算工作的质量。这种做法在一些较发达省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江苏南通市从2004年开始就鼓励民营中小企业外包会计服务,并出资支持。北京、上海的记账公司业务非常红火,上规模的记账公司有100多家。
这条道路的缺点是:①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可能较差,企业财务信息放在机构的系统上,不能完全保证其安全。另外,小企业对电算化事务的知识有限,也难以监督机构的业务处理。②在缺乏电子商务平台的情况下,这种做法只能取得信息化带来的数据高质量好处,而难以享受信息化带来的高效率。因为企业的委托时间和机构的账务处理时间有一定的长度,记账周期较长,降低了信息的及时性③这条道路没有深入到业务和财务数据的一体化信息处理,只对企业管理提升度空间不大的企业才能运用。
4.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分类发展模式
上述几条道路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对象,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从中进行选择,一般来说,采用下面的分类发展模式可能比较符合企业实际:
4.1 城市地区的中小企业,采用ASP方案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在城市地区的中小企业多为商贸,服务性及服装加工类企业。它们对信息化处理的要求主要集中为财务系列和供应链系列。ASP方案对它们既灵活又经济。对一些没有太多特殊业务的企业,可以只租用财务系列,配有往来核销,账龄分析和超期报警等功能就行。对一些货物进出量较大且品种杂的企业就要应用财务和供应链两个系列,为企业确定合理库存、进货数量、业务员业绩考核提供工具。由于ERP系统中财务系列的发展最为成熟,有较好的使用基础,企业较容易掌握。另外,这些企业上网条件好,容易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在一个月左右就能使用。租赁费也较低,操作中不需太多人员介入。因此,ASP方案是这类企业应优先选择的道路。目前,金蝶、用友等公司推出的ASP方案在性能上也较为成熟,如供应商能进一步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该方案中来。
4.2 园区内中小企业可走联合搭台的道路
在城市地区或县域地区的工业园区内,中小企业多为制造企业。成本管理问题非常重要。它们对信息化管理的要求,除了财务系列和供应链系列外,还有管理会计及其他系列,业务处理的复杂程度也较高。另外,由于这类企业管理质量提升度的空间很大,企业应该有更多的管理人员参与到信息化管理中来,这样对企业来说拥有一套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综合比较,这类企业走联合搭台的道路容易行得通,也切合自身的实际。不仅能解决单家企业无力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难题,而且还能为企业提供较大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将更多的管理人员吸纳到信息管理系统中来。目前,我国制造业的中小企业有30%集中在园内,这也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头部分,其意义十分重大。但就目前来看,联合搭台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实例还不多。因此,还需要政府部门、系统供应商和企业界几方面共同努力,摸索出较为可行的合作模式,尽早将这种方式推广开来。
4.3 对于非园区内的中小工业企业,由政府或上级部门免费(或补贴)推广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这类企业点多面散,多家企业联合搭台较困难,自己独建又能力有限,由于是工业企业,利用ASP方案又不完全满足要求。这样由政府或上级部门集中向供应商购买或委托专门开发软件,再推广到多家企业去使用就容易解决问题,这一方面减轻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负担,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的介入,在系统的技术、安全和实施服务的保证上也优于单家企业和供应商(或开发商)打交道。对政府或上级部门来说,由于是集中式的供应或补贴,费用开支也不会太高。这类企业在我国占中小工业企业总数的50%以上。它们的信息化建设道路走好了,对整个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有重大影响。
4.4 对于物流量较小的小型企业,走信息处理业务外包的道路比较合适,这类企业一般为修理、服务等企业
待处理的数据不多且不复杂。在管理事务中主要是会计处理,企业管理提升度对业务数据的依赖度不很高,并且对数据的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有较多要求。因此,这类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为了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而不是提高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及时性及分析性。如有高效性要求的不宜采用这种方式。对这类企业不需财务以外的信息系统,将其管理业务(主要是会计事务)外包出中介机构进行信息化处理是比较合适的,它既有利于对这些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控制,又减少了小企业管理工作成本,又有利于小企业的管理信息纳入信息化管理渠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类企业数量多,地域分布广,目前属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盲区。抓好这类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重要意义,这条道路走起来毕竟相对简单,可借鉴一些做得较好地方的先进经验。基金项目:本文为2007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道路选择和实施策略》的阶段性成果(赣教社政字[2007]10号)。
参考文献:
[1]杨宝刚.会计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陈子侠等.供应链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李宁.中原油田会计核算中心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应用[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4,(1).
[4]吴克华.电子商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5]网络财务软件V8,北京用友公司,2000.
[6]杨凡.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4,(8).
[7]王桂琴等.国内企业引入ERP的概率分析[J].管理世界 ,2005,(1).
[关键词] 中小企业;信息化
任冬炎,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信息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企业信息化,信息管理,广西 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 F2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5-0070-0002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过程。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手段可以节约办公成本,提高办公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超过企业总数的 99%,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5% 左右,上缴税收为国家税收总额的 50% 左右,提供了全国 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由此可见,中小企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的不断推广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我国中小企业也不得不迅速加入到信息化建设的浪潮当中,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摆脱困境,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策略。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与大型企业相比,大部分中小企业因受管理者主观意识和自身条件限制,再加上目前信息化产品市场良莠不齐,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客户的整体评价不高等诸多原因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问题
目前尽管大部分企业已经进行了信息化的改革,但是由于企业管理者对瞬息万变的计算机时代缺乏了解和认识,持谨慎,怀疑态度。。
(二)人才问题
中小企业受自身规模和业务等方面限制,计算机相关工作的人员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设备等方面的维护等方面工作,对管理知识了解甚少,非常缺乏既懂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又懂计算机软件开发应用技术且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大部分中小企业因为待遇、发展空间等因素导致人员流动性大,人才素质低,很难适应信息发展的要求。
(三)资金问题
企业实施信息化无非是为了节省人力,创造效益,但是企业在进行信息系统的规划、购买,使用、维护等一系列方面都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而中小企业一般资金实力较弱, 。因此,60%的企业认为资金不足是限制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革的主要原因。
(四)管理问题
很多企业由于缺乏管理和技术人才,存在着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方式落后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企业内部信息采集不全面、不准确,各部门的信息化过程缺乏整体规划、部署。存在着沟通难,不共享、不合作等一系列现象,使得企业内部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引进的各种信息化方案时常出现“水土不服”等现象,浪费了资源,却达不到预期效果。
(五)环境问题
企业信息化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和保障。目前,我国在一些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交流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繁荣,也衍生出了一系列如网络安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物流配送等问题,而且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相对混乱,缺乏相关法律的制度管理和约束,使得这些问题始终得不到很好地解决。
三、相应策略
(一)增强企业信息化意识
企业信息化建设一般是在旧的体制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要求企业全体员工从高层领导到普通职工,要改变陈旧的思维和工作方式,清楚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信息时代要以信息为核心,以各种现代化软件工具为手段,将信息技术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过程当中,创造良好的信息氛围。
(二)培养信息化复合人才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管理层、技术层、执行层系统地理解并掌握信息化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人事部门要根据企业内部实际情况,制定长远有效的激励政策,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大家通过自学、培训、留学深造等多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计算机应用水平,进而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同时,企业也可适当引进高层次信息管理人才,承担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角色, 使用新的信息化理念,结合现有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思维,优化设计。也可聘请相关权威专家作为公司的技术顾问,解决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进管理信息化的完善。
【关键词】云计算;中小企业;信息化
一、引言
工信部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从法定的环境,项目资金的支持,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强中小企业的两化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已成力当今信息化的重点工作。中小企业在其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如项目开发周期长,成本投入大,风险高,缺乏专业信息技术人才。云计算无疑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机遇。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免去了用户大量繁杂的工作,用户可以通过按需支付方式获取所需要服务,由于云计算的灵活部署、随需随用、按需定制、性价比高、无需太多IT基础设备投入等特点,为中小企业节省了构置硬件、软件,配备人员的相关成本,而受到中小企业用户的青睐。
二、云计算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优势
目前,我国众多中小企业已认识到信息化对企业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积极投入信息化建设中,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无论是从资源利用水平还是信息化基础建设程度上还处于较低层次。云计算的出现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带来了发展机遇,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提供便捷的信息化服务。中小企业无需要部署硬件设备和安装软件,只需按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能力和资源。云服务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用任何可以连接互联网的终端设备即可获取。大量的数据可以保存在云计算的数据中心服务器上,用户只需一组云计算服务的登录账号与密码,就可以在任何地点工作。在IaaS(云计算设备服务)模式下,企业可以提出要租借的服务器数量与存储空间,并且可以依照所需随时增减服务器。(2)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云计算降低了硬件购置的成本,没有软件许可证或软件升级管理所产生的成本,也不用租用设施,避免了隐性成本的支出,只需按照使用率采用计量,按需使用,按需付费,使用即买即用方式购买资源,大大降低了企业自行购置的资源成本。(3)有效解决信息化人才缺乏问题。中小企业的应用软件都运行在服务商端,由服务提供商负责维护,无需聘用信息技术员工和技术顾问,当租户在使用软件时如遇到问题,只需通知服务提供商的维护人员去处理,无须自己花费精力和财力去解决。(4)投资回报率高。通过利用云服务,中小企业能够改变因IT资本支出太大而对网络资源望而却步的现状。对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而言,投资建立数据中心的投资回报率较低,并且很难与业务的快速成长匹配,云计算的租用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合适的解决方案。云模式可以使中小企业集中时间、精力和投资在利润较大的核心业务中去,企业可以通过云计算平台将自己的产品快速推广给用户,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取得更快更大的产出和高回报。
三、云计算应用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云计算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契机,能够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资金、人才等主要问题。但是云计算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问题诸如数据安全性和隐私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将阻碍云计算在企业中的应用。
1.存在的问题分析。(1)用户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云计算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的观念和接受程度。中小企业需要改变以往“眼见为实”的传统观念,实现从购买产品到购买服务的IT系统构建理念的转变。当前,广大中小企业应用传统的信息化软件,企业员工不愿放弃已经熟练的信息系统和应用,对云计算这一新鲜事物感到非常陌生,不愿接受。云计算的应用实施将面临巨大挑战。(2)安全性问题。云安全问题是企业接受云服务担心的首要问题。云计算从本质上来说是提供了公共而不是私有网络,用户需要把自己的业务数据、IT业务流程等核心资源保存在第三方,并且由于虚拟化,用户并不清楚这些资源被实际存储在何处。因此会遭受到更多的攻击,面临更加复杂的安全威胁,需要相应的保障措施,企业也需要处理和承担与之相伴的各种安全风险。云计算的安全性问题,不是传统的数据安全性问题,除了数据安全外,还涉及到服务可靠性和可用性问题,是一个涉及到公信力、制度、技术、法律甚至监管等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3)相关制度、法规不够健全。信任问题是云计算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不具备建立自己云计算中心的中小企业,会因为云计算运营商数据中心的数据安全没有任何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在制度上的保证和相关法律的保护,不敢把数据放在运营商的数据中心。(4)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运营标准。当前中国云计算产业参与者未形成一套共同遵循的技术标准和运营标准,具体表现在数据接口、数据迁移、数据交换、测试评价等技术方面,以及SLA、云计算治理和审计、运维规范、计费标准等运营方面,都缺少一套公认的执行规范、不利于用户的统一认知和云服务的规模化推广。
2.策略分析。(1)积极转变观念。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IT服务模式,是广大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种理想解决方案。广大中小企业员工应适时转变观念,抓住机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 力。企业内部应开展新技术领域知识培训,使员工熟知云计算的概念以及在中小企业应用的优势,认清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及早部署,抓住发展机遇,创造更大价值。(2)云计算对企业的适用性。可以考虑借助云计算经济模式去分析,从而做出正确决策。详细分析企业是否采用云计算需要考虑的一些关键要素:诸如IT资源规模、资源使用模式、数据敏感性和公司业务标准化等这方面综合考虑是否将IT应用迁移到“云”上,并给出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以供公司CIO及相关管理者提供参考,做出正确决策。(3)选择优质云服务提供商。选择信誉好、可信度高的云服务提供商,通过分析他们的盈利手段,阅读隐私声明,防止企业信息从云计算运行商那里泄露。建议企业选择知名度高的服务提供商,如IBM、VMware、微软等。为保障服务质量,中小企业应该和服务提供商签订服务水平协议(SLA),衡量对方执行这些条款的情况,并在合同款中列出准确的限定准则、安全和隐私协议以及服务提供商违反SLA的惩罚规定。(4)采用加密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云环境由多个“租户”共享,其环境为公有网络而不是私有网络,因此会遭受到更多的攻击。为避免数据丢失和被窃,对于敏感数据建议企业采用对称密钥或非对称密钥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再放入云端来保证数据安全性。以David A.Patterson为领衔的伯克利研究团队认为企业在放置数据到云端之前将数据运用加密处理可能比在本地数据中心中不加密存放更加安全。(5)相关政策、法规的健全。云计算在中国掀起的热潮不仅受益于IT的推动,政府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促进作用。没有政府的规划和引导就没有云计算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政府一方面对新兴的云计算服务模式可以充分鼓励其成长和发展,另一方面需要花大精力集中在云计算相关产业政策和立法上面,如检查厂商对客户承诺的不合理性、厂商信守承诺的程度、厂商对待客户数据的审计和监管力度,全面对云计算厂商的安全性进行规范和监督,以构建适度宽松的云计算发展环境。
一、调查的目的、方法、样本及实施
(一)调查目的。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的成果要有助于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并为政府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
(二)调查组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广应用组作为调查的指导单位,于XX年8月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和典型案例收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工作。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信息化测评中心作为调查工作的承担单位,负责调查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数据分析和撰写调查报告等工作。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作为调查的支持机构,负责抽样调查样本的选定和调查结果的测算工作。
。
(三)问卷设计。经过反复论证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首先保证能够形成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情况的总体判断,同时兼顾具有长效作用,争取形成基础性指标以及相对稳定的工作机制。
(四)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主要为企业总经理/总裁、分管业务或者信息化的副总、信息化主管或者企业综合管理人员。
(五)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特别针对尚未开展信息化的企业做了专门调查;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计划;企业信息化对政府和发展环境的要求;企业对第三方社会服务平台的评价;企业对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与质量的意见。
(六)样本选取。根据《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抽样方案》的要求,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完成了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样本的抽取工作。抽样库采用了XX年最新维护的国家统计数据库。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在全国层面上选定了26022家样本企业。
“样本企业”既包括已经开展信息化的企业,也包括还没有开展信息化的企业。其中,21067家为支持分行业分析的样本,另外4955家为支持部分重点城市分析而补充的样本。支持部分重点城市分析的样本共6924家,其中1969家既可支持部分重点城市分析,又可支持分行业分析。
1、样本的规模属性。样本企业规模的标准,上限依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共同签发的“国经贸中小企[XX]143号”文件中有关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下限是年销售收入在50万元(含)以上,或者职工人员在10人(含)以上的企业。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中任何一个即可。
2、样本的行业分类。以XX年国家统计局等三部委对中小企业的分类为基础,增加了“农业”、“信息与服务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育) 和“其他”。
七)问卷回收。数据汇总采取远程电子化汇总的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9200多份,回收率达35.35%。由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负责对调查结果进行测算。从对样本回收情况和问卷质量的分析表明,回收的有效问卷能够满足调查工作的要求。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一)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持续好转,信息化投资能力不断增强。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中小企业法人单位营业状况良好。全国中小企业法人单位中,正常营业的法人单位为205.68万户,占企业法人的88.6%。非正常营业的法人单位占11.4%。调查显示,由于中小企业经营情况持续好转,对信息化的投资能力不断增强。
(二)中小企业最优先的需求是市场与营销。。。。
将上述四方面的需求进一步分析,中小企业需求特点表现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