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标准化理论知识范例

2023-07-04 来源:年旅网

标准化理论知识范文1

所谓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的,就是将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里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规范形成文字内容,统称为标准(或称标准书)。它包括制定、及实施标准的过程。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那些认为编制标准即已完成标准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经过指导、训练才算是实施了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的标准化。

长期以来,标准作为国际交往的技术语言和国际贸易的技术依据,在保障产品质量提高市场信任度,促进商品流通,维护公平竞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教学仪器设备产品标准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更加凸显,继教学仪器设备的产品竞争和品牌竞争之后,教学仪器设备的标准竞争成为一种层次更高、影响更大的竞争形式。针对教学仪器设备生产企业“小、散、乱”的状况,以产品质量为核心,走质量效益型和规模效益型的发展之路成为教学仪器设备制造行业的必然选择。

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在整个行业大力推广标准化建设,强化教学仪器设备行业标准化管理,其重要意义在于不断改进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前瞻性、过程与服务的适用性;倡导公平竞争、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提升产品档次。

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实施标准化的目的、作用

所谓“制造”就是以规定的成本、规定的工时、生产出品质均匀、符合规格的产品。要达到上述目的,如果制造现场之作业如工序的前后次序随意变更,或作业方法、作业条件随人而异、有所改变的话,一定无法生产出符合上述目的的产品。因此,必须对作业流程、作业方法、作业条件加以规定并贯彻执行,使之标准化。

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标准化四大目的

1)技术储备。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日益增大,无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是一个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的发展,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国际间、企业间的经济竞争,归根结底也是技术上的竞争,而争夺技术的优势又常常是经济竞争的核心。为此,要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具备众多的技术人才、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先进的技术装备。

2)提高效率。实现教学仪器设备制造和管理的标准化,会使有限的时间变得更加有效率,而且在实现了制造与管理标准化的同时,很好地利用了不同种类的时间,从而让生产和管理也更有效率。

3)防止同一问题再次发生。已经发生过的问题,不允许第二次发生。保证工序一直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是健全生产活动的基础。但是,无论我们怎样努力地保证工作状态的稳定,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事故,但是,同样的事故发生第二次则是我们所不能允许的。防止再发制度是管理的KNOW-HOW,一个企业积累了很多的防止再发制度,实际上是积累了一笔很大的财富。

4)教育训练。大多数的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时常会推动一些项目,以配合公司的成长与策略上的需求。例如,要导入ISO9000系统,相关人员就要接受一系列有关ISO9000的标准化课程的培训。这些课程以后,还需要每年不断地持续训练新进人员,或是导入提案改善、QCC等等,公司会因为这些项目而产生新的训练课程。员工为了接受更高的职务,需要接受与新职务相关的一些课程,以便能在新职务上发挥更大的工作效率。

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标准化的作用

1)技术与经验的总结。主要是把企业内的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保存,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整个技术、经验随之流失。将个人的经验(财富)转化为企业的财富。正因为有了标准化,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在效率与品质上出现太大的差异。

2)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果没有标准化,一些员工离职时,无法将曾经发生过问题的对应方法、作业技巧等宝贵经验传承,而新员工则可能重复发生以前的问题,即便在交接时有了传授,但凭记忆很难完全记住。没有标准化,不同的师傅将带出不同的徒弟,其工作结果的一致性可想而知。

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标准化管理及分类

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标准化管理

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的管理标准

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的管理标准,是企业为了保证与提高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实现总的质量目标而规定的各方面经营管理活动、管理业务的具体标准。

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产品技术标准

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产品技术标准是对其技术活动中,需要统一协调事物制定的技术准则。它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教学仪器设备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针对具有普遍性和重复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的最佳解决方案。

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的管理标准分类

1)按发生作用的范围分,上述标准又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2)以生产过程的地位分,可分为原材料标准、零部件标准、工艺和工艺装备标准、产品标准等。

3)在教学仪器设备制造行业标准化管理工作中也可把标准归纳分为教学仪器设备制造的基础标准、教学仪器设备制造的产品标准、教学仪器设备制造的方法标准、教学仪器设备制造的卫生安全标准。

实现教学仪器设备制造标准化的“三个台阶”

教学仪器设备制造的标准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可运用到教学仪器设备设计、生产、开发设计、管理等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作为一个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其能不能在市场竞争当中取胜,决定着其生死存亡。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是否在市场竞争当中发挥作用,决定了标准化工作在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中的地位和存在价值。

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全面实施企业标准化工作要攀登三个台阶。

第一阶 :制定好能确切反映市场需求且令广大顾客满意的产品标准

制定好能确切反映市场需求,令顾客满意的产品标准,保证产品获得市场欢迎和较高的满意度,解决进入市场的问题;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的标准化要紧跟教学仪器设备企业的市场运作来转,一直转到这个角度,登上制高点,这才能体现出标准化的作用和价值。

第二阶:建立起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有效的标准体系

建立起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有效的标准体系,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生产率的提高,使企业能够站稳市场,不至于刚占领市场,由于质量不稳而退出。产品开发领域是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标准化的制高点。

第三阶:把标准化向纵深推进,运用多种标准化形式支持企业的产品开发

把标准化向纵深推进,运用多种标准化形式支持产品开发,使企业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即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市场不是固定的,不是开发出一种产品,制定了一个标准,就几十年可以不变,市场是多变的,企业必须具备这种应变能力,这就是使企业不仅能够占领市场,站稳市场还能够适应市场、扩大市场。

三个台阶中的每一阶,都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摒弃落后的管理理念,每个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都要从自身的情况出发,通过创新开辟自己的道路。标准化要赢得竞争,就必须创新。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标准化不能再走老路了,创新才有出路。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不能孤军奋战,要同各部门协作配合、互相支持,发挥整体系统功能,才能走好三个台阶。

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良好标准制定的 “五大要素”

目前,国内大多数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标准,仔细分析,许多标准都存在操作性差、不明确等问题,因为大多数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是被动的制定企业标准,制定标准只是为了应对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或是为了营运之需。。

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标准必须是面对目标的,即遵循标准总是能保持生产出相同品质的产品。因此,与目标无关的词语、内容请勿出现。

能反映和显示原因和结果

比如“安全地上紧螺丝”。这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如何上紧螺丝。又比如“焊接厚度应是3微米”这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为“焊接工用施3.0 A电流20分钟来获得3.0微米的厚度”。

应做到表述准确

要避免抽象。如“上紧螺丝时要小心”,什么是要小心?这样模糊的词语是不宜出现的。

数量化要具体

每个读教学仪器设备产品标准的人必须能以相同的方式解释标准。为了达到这一点,标准中应该多使用图和数字。例如,使用一个更量化的表达方式,“使用离心机A以100+/-50 rpm转动5至6分钟的脱水材料”来代替“脱水材料”的表达。

制定的标准应符合现实

教学仪器设备产品标准必须是现实的,即可操作的。标准的可操作性非常重要。制订的标准可操作性差是国内许多企业的通病。我们可以在许多企业车间的墙上看到此类诸如操作规程、设备保养要求等标准。

结束语

在教学仪器设备制造行业实施企业标准化工作,创新改善与标准化,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两大车轮。改善创新是使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驱动力,而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的标准化则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没有标准化,教学仪器设备制造企业就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管理水平,更谈不上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优良的教育装备。

参考文献

标准化理论知识范文2

(一)标准制定,需求为本。标准跟着需求走,信贷支农产品标准的制定首先应该选择好切入点,比如对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的农户贷款工作,可结合各地实际经验,在信贷制度中先行推进标准化,其次注意将现有的关于信用户评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贷款证发放与管理等分散的标准整合起来,形成集约化,真正为信贷支农制定切实的标准,以在实践中检验过的效果为主要参照标准,三是结合地区实际,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新动向,及时制定适应种、养、牧、渔等不同特色产业的支农产品,按照资金使用周期、数量合理确定标准,避免在标准化过程中的制度缺陷,在对标准化强调其稳定性的基础上及时适应新的需求,这样可以使得信贷支农产品更加符合标准化的多样性,加速支农产品的发展并使品种丰富多彩,最大限度地发挥信贷支农产品标准的最大自由度。

(二)标准制定要兼顾技术的先进性和收益的最大化。信贷支农产品标准的制定首先必须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在信用社信贷工作中建立起最佳的贷款审批管理程序,在贷款投放的每个方面、每个环节都建立起互相适应的配套标准体系,使得信贷工作更加有序,避免混乱,以达到充分的效率性。同时信贷支农产品标准化的制定,要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基础上,充分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使得信用社在具体执行标准的过程中参照标准化体系就可以获得自身效益,保证利润和目标的实现,这也是制定标准的重要目的之一,要使标准成为产生利润的“法宝”。

(三)抓好示范推广,使信贷支农产品标准化工作尽快实现由点到面的突破。实现信贷产品标准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目前的“点”,而且是重“点”,就是农户贷款,要尽快总结近年来农户贷款工作的成绩,把信用村、户的评定,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贷款证的实际操作,因地制宜地搞好标准的考察、论证、设计,以农户贷款的成功经验,制定出适合一定地区的标准,并推而广之,迅速扩大市场范围,进而带动例如“公司+农户”贷款、农户消费贷款、农户大额贷款等一系列支农产品标准化的建设。

标准化理论知识范文3

2培训环节的筹备、组织是做好培训的基础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想形成职业培训的良性循环,必须加强内涵建设,坚持走质量为本、持续制胜的发展之路。首先培训工作的筹备、组织环节是搞好培训的基础。从培训方案的制定,到教学模块的选择,任课教师的选派,课程的具体安排乃至管理人员的任命等,每一步都必须经过认真分析、反复酝酿、不断筛选、合理定局。

3严把培训保障措施,突出服务意识,促进培训质量提高培训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习、生活、为人处事等方方面面,培训保障措施是培训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要把握培训规律、掌握培训特点、创新管理方法,努力实现项目运作程序化,节点操作规范化,培训实施标准化,培训管理制度化。鉴于培训工作复杂性、细致性、耐心性以及奉献性等特点,应当经过仔细考察、多方位对比和慎重斟酌,才能有针对性的确定出适合培训项目的管理人员。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管理模式,实现“沟通无障碍、管理无定式”的管理格局,打造精细、严谨、实用、有效的培训品牌管理格局,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达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4培训督导工作对把握培训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培训督导,不仅可以总结出某一种类培训可能出现问题的规律性,而且可以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为日后的培训工作打下扎实基础。从已经开展过的培训中不难总结出,定期督导,及时整改对培训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督导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掌握培训内容、方法是否贴合生产实际,是否适应学员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是否充实、饱满;另一方面能够发现培训意识、培训观念、培训精神是否适应社会发展之需要,服务理念、服务项目是否到位,以便从以上几个方面查找不足,及时改进,不断完善。在良好的教学和人性化的管理服务基础上,还需要严格抓好各培训项目的考试及各项操作的考核工作,以便及时了解学员学习、训练的阶段性真实状况,及时对部分薄弱环节进行补充和调整,达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之目的。几年来,我们先后出台了《职业培训项目管理及考核暂行办法》、《培训项目运行及质量考核办法》等11项培训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培训流程,完善了培训管理制度体系,使培训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机制的不断创新,各项管理制度的逐渐健全和完善,提升了科学化管理水平,促进了培训质量的飞速提升。

标准化理论知识范文4

(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实行会计电算化。但由于会计电算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较多,使企业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不但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影响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速度。因此,发现并解决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为我国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当务之急。本文在重点分析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127-02

收稿日期:2015-02-10

;张婉婷(1992-),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本科,研究方向为会计电算化和财务会计。

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今天,经济的持续增长使全球经济实现了一体化。信息技术与网络讯息已经把我国经济推到了网络经济时代。传统会计仅限于对具体的经济行为进行计算、记录,并收集它们的相关数据,通过运算处理成为使用者决策时需要的会计信息,由于其表现形式单一、信息处里滞后,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经济的发展。会计电算化以一种新的信息形式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并逐渐取代手工会计核算,成为会计核算的主流。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会计电算化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物中的简称,会计电算化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会计信息系统的利用。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目前,会计电算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电算化是指由计算机为主体进行会计相关业务的操作,广义的电算化是指会计电算化知识的普及,电算化的培训,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与利用等。会计电算化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做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会计电算化目的是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会计电算化的实质是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普及应用,其目标是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二)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的的影响

在科技与信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会计电算化必然会取代传统手工会计。会计电算化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省略了繁琐的记账做账过程。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较手工会计做账相比既迅速又准确。会计电算化既带动了企业经济的发展,又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

二、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会计软件使用混乱

目前,通过我国财政部部级评审的会计软件已达23个,通过地方财政局(厅)评审的会计软件,数量已近二百个,此外一些小企业还自主研发了适合自身企业所使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导致我国会计软件市场良莠不齐。丰富多样的会计电算化软件让企业的选择变得眼花缭乱,虽然会计软件种类在数量上发展迅速,但是在软件功能开发上进展并不明显,大部分会计软件安全性能低,数据保密性差,信息资源无法共享。按软件开发商所说软件是有加密功能的,但其实只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目的是为了防止盗版,不能真正做到会计数据的安全保密,不能对企业数据负责。

(二)各岗位无严格权限限制

在传统手工会计做账中。对于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相应权限人员的监督审核和盖章。在手工模式下以账、证、表为依据,修改会计凭证或会计账薄都可以从各自的笔迹和印章上分清责任归属,如若发现更改会计信息也能准确找出相关负责人。但在会计电算化模式下期初的金额与发票的录入等,操作人员一人就可以进行完成。在会计电算化审核方面审核人员也与操作人员无严格岗位限制。会计电算化期末时从计算机输出的结果仅能看出最后的金额与报表,根本无法辨别谁进行了操作。

(三)会计人员缺乏对电算化的认识

由于会计相关人员没有接触过会计电算化这样的新鲜事物,没有操作经验,导致不能适应。而会计人员这一方面知识的缺乏,对实际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影响十分严重。许多会计人员认为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以后会导致自己失去工作,触及自身的根本经济利益,却不清楚会计软件也是需要专门会计人员进行操作的。这样的负面情绪导致会计人员从心理上对会计电算化有所抵触,不愿意接触电算化,更加不要说进行深入学习。反而增加了会计相关工作原有的难度。一方面会计人员缺乏对会计电算化本身意义的认识,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发展日新月异会计相关知识也层出不穷,在会计人员缺乏对电算化认识的同时也阻碍了对新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操作。

(四)会计人员电算化操作技能差

新时代产生新事物,会计人员不能完全理解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意义,导致会计人员整体电算化实际操作技能偏低,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一些年长的会计工作人员还停留在手工记账、做账编制会计报表等业务的熟练中,他们的计算机知识十分薄弱,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只懂得如何简单使用计算机,不能熟练操作并且运用计算机的相关软件。对于电算化操作软件更是知之甚少。更不可能掌握软件维护及管理方面知识。会计人员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技能低,应用达不到灵活的要求,对企业的日常工作也会有所影响。在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方面也不能紧跟时代步伐,更不能时时进行知识更新。致使会计电算化方面专业人才短缺,会计人员电算化操作技能差一直是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的重要问题。

三、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研发标准化会计软件

由于财务工作本身的特点,网络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等等,一些先进的、现代化的事物不断出现,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会计软件是基于现代信息科技技术和手工会计模式相结合的产物,从其本质来说,计算机只是是充当了传统会计的工具,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了达到信息资源的共享,我们应该从会计软件创新入手,使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新型标准化财务软件变得刻不容缓。。会计电算化系统应有统一的对外连接口径。

(二)建立健全职责分工制度

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位,制定职责分工制度是最重要的,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后,管理方式与理念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传统会计手工做账,多人完成一笔会计业务,而在会计电算化模式下一位操作人员就可以完成全套信息数据的帐套。所以为了防止作假舞弊的行为出现,建立健全的职责分工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合理进行人员分配。;除非差错产生于系统内部,否则系统内部不得擅自更改差错。

(三)提高会计人员对电算化的认识

在企业进行电算化知识普及,大力宣传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和意义,使会计人员处于开展会计电算化事业的良好氛围中。使会计人员转变对电算化的看法,让他们清楚的明白会计电算化能使财会人员从传统手工会计的记账做账中解脱出来,还可以避免因计算错误导致的会计数据失真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会计电算化还可以迅速的、准确的、面面俱到的反馈会计信息,有利于单位领导及时掌握经济活动的最新信息,用之于经营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同时使用会计电算化还可以带动单位办公自动化。这样,可以使他们投入资金和人力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进行系统操作培训

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应用与实际技能操作相结合才能发挥电算化高效便捷的优势,所以会计电算化知识与技能操作的培训对于财会人员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系统培训才能够使会计人员掌握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熟练进行电算化实际操作。企业统一将财会人员送入专业计算机机构进行培训,学习最新理论与实际操作知识。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注意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如先对财会人员分批进行初级知识培训,从中选出较好者进行中、高级培训。分层次进行培训,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薄弱的分为一个层次;中级会计电算化操作水平的会计人员在一起进行学习;高级水平的会计人员一起探讨经验。在分层次培训的同时,还应注重对会计人员的分类培训,使会计人员具备运用会计核算软件进行财务分析和控制的能力。具备管理才干,为企业培养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在会计人员接受培训完毕后,企业对其操作水平进行考核,合格者留任公司,符合优胜劣汰生存法则,激发会计人员积极学习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的热情。定期进行电算化操作技能检查,不断进行操作技术更新,合理安排会计电算化从业人员进行电算化操作再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兰英,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

标准化理论知识范文5

关键词 现代教育理念;医学院校;数学建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2-0111-02

Mathematical Modeling Teaching Reform of Medical Colleges under Guidance of Modern Education Ideas//QI Dequan, ZHANG

Ruodong

Abstract Modern educational ideas, such as inter-subjectivity concept,

quality education concept, and individualization concept and syste-

matize concept, transcend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ideas. Under

the guidance of modern education ideas, mathematical modeling tea-

ching of medical colleges should take the following measures: rea-sonably returning the statu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medical students’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imple-

menting hierarchic and sub-professional teaching mode; streng-thening the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of the various departments of the college.

Key words modern education ideas; medical colleges; mathematical modeling

1 引言

。创新能力能够在临床治疗、新药品开发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领域发挥重大作用,促进医学的进步。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化的语言和方法来表述现实生活中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引导学生将求解到的数学结论返回到实际对象的问题中的过程[1],它是提高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在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现有高等医学院校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实效性不强。因此,迫切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改革高等医学院校的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模式。

2 现代教育理念对传统教育理念的超越

理念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先导。现代教育理念是对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精髓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精神的提炼和整合,它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超越,为高等医学院校数学建模教学改革指引了方向。比较重要的现代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主体间性理念、素质教育理念、个性化理念和系统性理念。

主体间性理念 传统教育理念对教育主体的认识经历了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的轨迹。这两种观点在理论上各存偏颇,都根本否认了教育^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现代教育理念则认为由于教育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因此教育主体呈现出“一体两面”的性质。作为教育活动基本要素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主体,双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主体性活动,体现了“主体间性”。

素质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则主张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训练,认为能力与素质是比知识更重要、更稳定、更持久的要素。它特别注重教育过程中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工作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

个性化理念 传统教育理念过于强调教育形式的统一性。在个体培养目标方面,与总体教育目的整齐划一。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传统教育通过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课程与教学大纲、统一的课表与同步的教育进程及标准化的教育管理塑造不同的学生[2]。现代教育理念则尊重学生的个性,认为每个学生由于其遗传因素、成长的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必然导致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存在不同。因此,现代教育理念主张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系统性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则主张把教育活动看作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就家庭、学校、社会各自而言,又分别构成一个子系统。

3 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等医学院校数学建模教学改革致效方略

合理归位教师和学生的地位 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主体间性理论主张教育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矫正了传统教育理念中“重教轻学”和“重学轻教”的教学价值观的褊狭。在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主体间性理念指导下,高等医学院校的数学建模教学应当对教师和学生的地位进行合理归位,以“主体间性的师生观”消解“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两极对立观。

以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主体间性理论为指导,高等医学院校的数学建模教学活动应加强数学建模指导教师与医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作为指导教师,不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灌输,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参与式教学、启发式与提问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等一系列方法相结合,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理念中的素质教育理念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有机统一,更重视教育过程中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工作以及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数学建模的过程,本身就是理论知识运用和实践操作过程相结合的过程。数学建模教育,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等医学院校的数学建模教学,不应仅仅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更应注重实现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统一。为强化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高等医学院校可组织医学生组建数学建模社团,积极鼓励医学生参加各个级别的数学建模竞赛,在各种活动和竞赛中锻炼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建模竞赛过程中,教会医学生如何运用书籍、网络等工具查阅相关资料,如何运用统计方法整理数据,如何运用SPSS、MATLAB等数学软件分析数据,如何撰写论文。通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锻炼医学生的毅力和耐力,提高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自学能力、对科技新成果的使用能力以及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

实行分专业、分层次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个性化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个性意味着差异性。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必须正视医学生存在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仅体现在医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更体现在医学生与其他专业大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医学专业之间的差异。因此,要提高高等医学院校数学建模教学的实效性,可在尊重这种差异性的基础上,提出分层次、分专业的教学模式。比如在数学建模案例库的建设过程中,可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医学专业的特点选择或编写案例。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则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合不同专业的数学建模教学案例。例如: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可选用“艾滋病的疗法评价与疗效预测模型”;针对预防医学专业,可选用“传染病模型”;针对药学专业,可选用“药物动力学模型”;针对生物医学工程R担可选用“DAN序列分类模型”;针对口腔医学专业,可选用“牙弓生长模型”;等等。

切实加强学校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 现代教育理念中的系统性理念主张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因此,要增强医学院校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实效性,首先要发挥高等医学院校数学建模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加强数学建模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同时,还应上下齐动,加强医学院校系统内部各个部门和各环节的协调运作,取得党政管理部门、教学辅助部门、学生管理部门的积极配合与支持。

4 结语

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主体间性理念、素质教育理念、个性化理念和系统性理念为高等医学院校数学建模教学改革指引了方向。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引下,应当合理归位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注重对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实行分专业、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切实加强学校各部门协调和配合,从而提高高等医学院校数学建模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许万银.数学建模方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标准化理论知识范文6

关键词:畜牧兽医 标准化 意义 措施

一、实施畜牧兽医标准化的意义

1.畜牧业发展的新阶段需要标准化。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新的畜禽品种和新的养殖技术不断出现,新的品种要求特定的养殖技术;新品种的大量推广,必须有标准化的养殖技术配套。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企业的大量涌现,畜牧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也要求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

2.畜牧业产业化需要标准化。畜牧业产业化需要标准化,我国畜牧业生产主要以家庭经营为主,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各地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十基地十农户”、“合作社十农户”等形式,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对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大科技”的矛盾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此一来,主体和农户之间除了经济纽带外,就是通过标准化链条连接起来,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生产,才能生产出更多的合格畜产品,由此可见,标准化是产业化的基础。

3.进入国际市场的大循环需要标准化。随着国际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标准化建设已成为一种大趋势。由于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起步晚,导致难以参与相关的国际标准化活动,在国际畜牧兽医标准的制定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我们必须通过我国畜牧兽医标准,构建并完善我国技术标准壁垒,同时与国际标准接轨,使我国畜产品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的大循环。此外,提高畜产品数量和质量需要标准化,政府的管理也需要标准化。综合上述可知,实施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意义重大,我们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尽快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加快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

二、加快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措施

1.健全我国畜枚兽医标准化管理体系。畜牧兽医标准化管理体系是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我国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首先应在健全标准化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并配备专门人员来负责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规划、指导、监督和组织实施工作。其次,相关事业单位作应负责标准化的起草、标准化工作咨询和贯彻落实工作,以此作为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技术支撑。此外,还应当推行科学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2.完善我国畜牧兽医标准体系。畜牧兽医标准体系建设是加快畜牧兽医行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也是提高畜产品质量、扩大内需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为此,要实现畜牧兽医标准化,必须首先制订出科学可行的畜牧兽医标准,并不断完善畜牧兽医标准体系。针对当前我国畜牧兽医行业中投入品的不合格使用和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日益恶化,首先就应当抓紧制定出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限量标准、动物防疫标准、草原生态标准等等标准;加快与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基础标准、检测方法标准、加工技术标准、质量等级标准、储存和运输标准的制修订,并确保质量安全标准的协调和配套。

3.强化对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众所周知,加强监督检查是确保畜牧兽医标准化的有效途径。为此,要不断强化对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各级标准化主管部门和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畜禽养殖企业和畜产品加工企业的监督检查。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其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此外,动物防疫、兽药和饲料等投入品的使用也是农业发展的一个保障性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所以在动物防疫、兽药和饲料等投人品的使用方面,要严格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着力推动生产企业建成与国际接轨的新型检查制度,并逐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以此来促进生产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

4.全面加强宣传和培训。。其次,充分发挥科研、教学和各级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开展畜牧兽医标准化的培训工作,逐步提高企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最好能够培育和发展畜牧兽医标准化中介服务机构,引导各级各类标准化组织开展畜牧兽医标准化咨询服务,并不断扩大服务咨询覆盖面,以此来为加快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的政策扶持对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党委、政府应在高度重视的前提下给予大力支持,也就是说要坚定不移地把扶持畜牧兽医标准化作为党委、政府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要加大对制标、监管等承办单位的直接投人,改进相关单位的软、硬件建设。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WTO绿箱政策,给予标准化生产单位或个人必要的生产补贴,鼓励生产者开展标准化生产,并且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进一步加大对现代畜牧兽医行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畜牧兽医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提升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6.提高农民和养殖户的认识。农民和养殖户是实施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主体。所以,农民和养殖户的认识问题十分关键。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媒体,对农民和养殖户进行广泛宣传,提高他们的认识,让他们深刻意识到畜牧业兽医标准化对推动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宣传畜牧业兽医标准化理论知识,提高农民和养殖户对标准化的进一步认识,使他们能够自觉的运用标准化组织生产。

三、结束语

总之,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的大事,相关部门要加大重视程度。具体来说,我们应当在提高各个层面的认识的基础上,健全畜牧兽医标准化管理体系,完善畜牧兽医标准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并不断加强监督检查,从而实现畜牧兽医标准化,提高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最终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杨昌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开创畜牧兽医工作新局面[J].四川畜牧兽医,201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