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2023-04-08 来源:年旅网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关系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立。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然后重点阐述了对于目前存在主要问题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改进措施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在拉动国家内需的经济建设中,处于难得一遇的发展时期。国内的建筑行业在如此大好政策的刺激下,在市场中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不过由于传统的工程管理思想的制约,现在的建筑工程管理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建筑企业的生存发展。这主要是因为质量安全是工程建设的“底线”,它关系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立。

现行建筑工程各参建主体单位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随着国家经济制度的改革、基建投资的不断加大,建筑业日趋繁荣,个体建筑业迅猛发展,使得施工企业和施工队伍都满足不了庞大的建筑市场的需求。于是,很多施工企业管理机制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逐渐过渡到由私人承包商(即建筑包工头)挂靠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承建工程的模式,而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向包工头收取一定的挂靠管理费。有些施工企业甚至对这些“包工头” 缺乏必要的管理,“包工头” 则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对工程安全保证措施的投入不断减少甚至几乎没有,这种对安全存有一定侥幸心理的做法为安全事故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勘察,设计单位不按要求进行勘察或设计,或改变设计文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使勘察设计成果存在缺陷,不能保证建筑物和施工人员安全;工程监理单位不能对施工单位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进行认真的审查,在施工工程中也存在着对施工单位落实安全措施未进行认真监理的情况,发现事故隐患时,也未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正和消除。 二、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具有如下特征:

(1)缺乏适合市场经济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仍然较多依赖于政府机构,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有关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很健全,政府监管效率低下,而由政府主导的安全管理出现了很多管理漏洞,各参建单位又缺乏安全管理自觉性,因此致使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很不到位,急需适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律手段与经济手段并行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的形成。

(2)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滞后,管理出现真空。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国有建筑企业改制, 脱离了行业行政管理的束缚,成为了市场

中独立的行为主体。与此相适应, 由住建部及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履行国家建筑安全专项监督职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的职能,与建筑安全密切相关的劳动保护产品及特殊工种的操作技能认定的权威部门又在劳动监管部门。这就形成了建筑安全交叉不清,在监管过程中出现了管理的真空。

(3)建设单位为追求成本最低化,违规发包或肢解分包的现象严重。建设单位作为工程建设的投资者,出于单纯对经济利益的考虑,将建筑工程的勘查、 设计、施工、监理发包给不够资质或能力的单位甚至非法的个体承包商,以求降低成本。 由于这种模式很容易出现层层分包的现象, 导致最底层的实际承包者对施工管理不严格、 安全培训不到位和安全投入不足或基本没有,以此减少一切不必要的金额开支, 导致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不断出现。

(4)勘察、设计单位主要的安全问题。勘察、设计单位由于直接向建设单位承揽业务,在关系和利益的驱动下, 往往在勘察、 设计过程中不按规范要求进行,压缩作业时间或降低勘察设计标准,致使勘察设计成果存在缺陷;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很多取得勘察、设计执业资格的技术人员并没有对项目进行设计,甚至对项目一无所知,完全交于没有任何资格的勘察、设计人员设计,他们仅仅负责在勘察、设计成果上签字并使用注册章而已。这样出具的成果经常在细节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保证建筑物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5)工程监理市场混乱,监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监理单位监管不严。目前我国的监理市场非常混乱,监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由于市场的竞争,监理取费严重低于标准,迫使监理单位雇员时考虑工资成本,招聘一些素质和专业技能均不高的技术人员,这些人员在工作中并不能起监管指导作用。另外,工程监理单位未对施工单位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进行认真的审查,甚至仅仅为了能尽快取得施工许可证审批不切实际、粗制滥造的方案。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理人员没有对施工单位落实安全措施的情况进行认真监理,或者在赶工期的情况下向甲乙双方妥协,对未完全达到安全施工条件而强行施工的现象监管不力,发现事故隐患时,也不采取果断措施予以整改和消除。

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1)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安全技术明显落后,已不能适应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特别是脚手架、模板、塔吊等机械设备的科技含量很低,几十年一贯使用传统陈旧的材料和机械设备。发达国家已实现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而我们仍处在手工操作阶段,与其相比差距很大。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集中力量解决安全生产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同时还应在建筑科研单位或大、专院校设立安全技术研究机构,形成一批专门从事建筑安全

技术研究的专家队伍,使建筑业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良性轨道上来,从而实现生产的本质安全化。并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如,对于火灾的防范,可以采用防火工程、消防技术等技术措施;对于尘毒危害,可以采用通风工程、防毒技术、个体防护等技术措施;对于电气事故,可以采取能量限制、绝缘、释放等技术方法;对于爆炸事故,可以采取改良爆炸器材、改进炸药等技术措施等。

1.(1)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组织施工安全作业。

1.(2)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现场做好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做好季节性施工准备工作。

1.(3)经常进行预防性试验,对机械设备做好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性能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1.(4)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该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应该采取专项防护措施。

(2)安全文明管理改善措施

施工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措施。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文明施工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是相辅相成的,施工安全生产不但要保证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加强现场管理,保证施工井然有序,改变过去脏乱差的现象,对提高投资效益和保证工作质量也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应由政府监管部门加强对建设单位给施工单位及时、足额支付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监管检查督促力度。

安全监督管理改善措施

3.(1)预防职能。预防为主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它也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对生产过程做到实时监控,提前排除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危险,找出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利用生产安全应急方案制定,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将事故和损失降到最小。

3.(2)评价职能。建筑安全生产评价的目的为企业(项目)安全管理提供标准方法和应达到的要求,是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达到实现本质安全化得目的。安全生产评价是综合评价一个企业(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组织措施的完善性以及管理者和操作者安全素质的高低等。

3.(3)教育职能。施工安全检查是指有关部门和单位对企业贯穿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情况,安全生产的情况,劳动条件,事故隐患等所进行的检查。通过施工安全生产检查,使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推广正面的经验和汲取反面的教训。

结束语:

总之,只有在加强政府监管的前提下,并在各参建主体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加强和完善现场管理,才能获得稳定的,安全有序的满足适用要求的工程项目,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发挥重要的效用。

参考文献

[1]周全.对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探讨[J].管理科学,201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