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AMS的汽车悬架系统仿真分析
2023-03-13
来源:年旅网
信息技术 基于ADAMS的汽车悬架系统仿真分析 赵勇强张丹孙春辉 07100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河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保定摘要:运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建立搭载A发动机的C设计车前后悬架系统仿真分析模型,进行悬架运动学分析,得 到主要参数的变化情况,如车轮前束、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等,确定相应数据的变化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悬架;6-真;参数 0引言 应分析要求应用ADAMS软件建立搭载A发动机的B车型的前、 后悬架模型,对其进行悬架系统分析得到悬架各项性能指标,并与试 验车c车型进行对比分析,为整车性能改进和提升提供参考m日。 本次分析参数包括整车参数、悬架系统数模、弹性元件特性、四 轮定位参数、转向系统参数等,对于缺少的数据分析过程中采用软 件系统中性能相当的部件参数作参考。搭载A发动机的B车型前悬 架为双横臂式独立悬架,后悬架为多连杆独立悬架,转向系为齿轮 齿条式;依据悬架系统数模测量硬点及零部件参数搭建搭载A发动 机的B车型前、后悬架系统仿真模型 1悬架刚度分析 1.1悬架垂向刚度分析 通过悬架双轮同向跳动工况分析可得到悬架系统的垂向刚度, 因搭载A发动机的车型前轴荷变化较大,前悬架通过调整螺旋簧刚 度和自由长度保证车身姿态;而后悬架轴荷变化较小,只对螺旋簧 自由长度进行了微调整,未对后悬架螺旋簧刚度进行调整。导致搭 载A发动机的B车型的前悬架刚度略有增加。 除了悬架结构及参数匹配之外,汽车前、后悬架固有频率的正确 匹配是减小汽车振动耦合程度有效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的重要方 法之一。因B车型前悬架轴荷有较大变化,通过调整前悬架螺旋簧 刚度,使得前、后悬架偏频比几乎不变。 1.2悬架侧倾角刚度分析 通过悬架反向轮跳工况分析可得到悬架系统的侧倾角刚度,具 体数值如表1所示: 表1前后悬架侧倾角刚度 侧倾角刚度(仿真)l前悬架(Nm,deg)峙悬架(Nn ,deg) 倾角刚度比 C 1145 476 2.4 B 1184 473 2.5 一般要求乘用车前后侧倾刚度比在1.4~2.6之间,以满足汽车 稍有不足转向特性的要求。B车型前悬架侧倾刚度较C车型略有增 大,这是由于前悬架刚度增大造成的,前悬架侧倾刚度的增加有助 于减小侧倾角,但变化较小。 2双轮同向跳动分析 车轮由半载状态上跳、下跳各70mm。其中红色实线为搭载A发 动机的B车型发动机仿真结果,蓝色虚线为试验车C车型仿真结果。 2.1前束角随轮跳变化 车轮上跳及车轮下落时的前束变化对车辆的直线行驶稳定性、 车辆的稳态响应(不足转向、过多转向)特性有很大影响,是汽车悬 架的重要设计参数之一。车轮上跳时,前悬架的前束角一般呈弱负 变化趋势,变化量越小越好,一般要求车轮上下跳80ram范围内,前 束变化量在0-1。之间,控制直行时由路面的凸凹引起的前束变化, 确保良好的直行稳定性。 2.2外倾角随轮跳变化 为保证轮胎的侧偏性能,轿车的悬架常设计为车轮上跳时外倾 角朝负值方向变化,这样就可以保证转向过程中外侧轮胎与地面的 充分接触,提高轮胎抓地力,且减小轮胎的磨损。 ・237・ 2.3主销后倾角随轮跳变化 对汽车而言,主销后倾角越大,高速回正力矩越大,车辆稳定效 应越强,但回正力矩过大会引起前轮回正过猛,加速前轮摆振并使 转向操纵沉重。半载状态下,B车型前悬架主销后倾角为2.654。,两 车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2.4主销后倾拖距随轮跳变化 t.en ̄(ram) 图1 前悬架主销后倾拖距变化 主销后倾拖距对于车辆的高速回正性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半 载状态下,原基础车型前悬架主销后倾拖距为16.62mm,B车型前悬 架主销后倾拖距为16.58ram,两车型基本一致。 2.5主销内倾角随轮跳变化 重 耋 wId (盯I } 图2前悬架主销内倾角变化曲线 主销内倾角对于车辆的低速回正性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主销内 倾角越大,转向时车轮回正力矩越大,但过大的主销内倾角会增加 轮胎侧向力,从而导致转向沉重,因此在设计主销内倾角时要进行 综合考虑,主销内倾角一般范围7 ̄-13。。半载状态下,设计车车型 前悬架主销内倾角为11.637。,B车型前悬架主销内倾角为12.642。, 两车型较为接近且均符合一般设计要求。 3结论 通过进行c车型与B车型进行悬架系统仿真对比分析,并结合 主观评价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由于B车型半载前悬架簧载质量较原四驱车型重量增加约 65kg,通过改变前螺旋簧自由长度和弹簧刚度保证设计姿态初始定 位参数与原车型一致,通过对比分析两种车型各工况下的悬架K&C 特性可知,因底盘结构硬点相对位置未发生变化,两车型悬架运动 学特『生较为接近;由于衬套特性没有改变,B车型悬架弹性运动学分 析结果和四驱车型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1】王宵锋.汽车底盘设计【J].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04,第一版. 【2]余志生,夏群生.汽车理论[J].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5,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