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师队伍建设: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管理的核心课题

2021-11-13 来源:年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刍谭衽 EW CURB1C[II M Pd' ̄SEARCIt 带来的影响。例如,学校管理中规章制度是必可少的,规章制度的最突出特征就是它的强制性。过去我们 在制定规章制度、执行规章制度中只是关注了这是管理者的权力,是管理的需要,秩序的需要,而忽视了 规章制度也应该体现全体师生对于如何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意愿和意志,规章制度的产生过程应该是学校全 体成员共同参与的;规章制度的执行也应该立足于全体师生内心的认同和自觉维护。这样,就从客观上给 课改的推行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民主的氛围。 其次是更加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新课程的实施,凸现出教师素质的不足,从教育基本理念到教材研究、 课堂教学设计等各方面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已成当务之急。学校管理者务必将教师队伍的建设摆在更加重要 的位置上来。要督促教师把在课改新环境压力下所产生的需求转化成自身发展的动力,帮助教师把专业活动 过程看作是学习和发展的过程。要建立竞争发展的机制,激励教师自动加压,在竞争中求发展,以激励教 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更好的促进专业发展,并有效地促进学校教学研究氛围、 教学研究制度和教学研究共同体的形成。 第三是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改革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监控方式。我们沿袭已久的旧的评价体系不适应 新课程的需要。怎么改?主要是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一是评价基本价值标准要多元,要从过去的智育单极 (德、体配盘)改变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立体评价系统;二是评 价主体要多元,要改过去学校领导、教师说了算为教师、学生、学校领导、家长、社会人士等多方面多 角度的评价。二是评价方式要多元,提倡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重在形成性评价;自评与他评 相结合,重在自评;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重在定性评价,摈弃了传统教育评价中以检测为唯一评 价方法的做法。 教师队伍建设: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管理的核心课题 莫志勇贵州省遵义市同济学校 此次课程改革的成败,在相当大的程度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以说,教 师队伍建设是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管理的核心课题。 教师队伍建设,包括方方面面的工作。我想谈谈教师的培养提高问题。 以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培养教师。学校管理者要根据新课程实施的需要和学校自 身的情况,制定教师的发展目标和管理目标。只有把人的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融为一 体,管理才是科学的、成功的。因此管理者必须首先着眼于教师的发展,而不是仅 仅着眼于使用。我校对教师的管理、培养不是单单停留在制度上,不是仅仅关注于 每位教师眼下的教学使用价值,而是结合关注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真正 让学校成为教师生命价值实现的平台。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教师有些已经成长 为省、市、区级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培养教师。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阵地,是教师生命价值生成、发展的主要场所。 校长不仅应该关注课堂与教师的变化,更应把课堂当作与教师沟通的桥梁。因此,我们坚持深入课堂,了 解课堂变化;深入教研组,与教师交流研讨,解决教学问题,把握课改方向。教师是学校的生命。学校 要舍得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为教师的成长及教师队伍的发展提高创造条件。我们还带头参与教育教 学研究,促使教育科研成为开发师资资源、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努力为教师的成长搭建阶梯 和平台。 以尊重信任为切人点培养教师。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学校应充分尊重教师的职责和权利,应 该让教师对学校管理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和发言权。这是学校管理构建良好人际氛围,激发、增强教师主人 4 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翁意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比如:让部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研组长列席学校党政 联席会议,这样既增强决策、管理的民主性,又有助于加强与会者的责任心,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为让“尊重、信任”落到实处,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我们主抓下列工作:一是坚持校务公 开,抓制度、措施落实,提高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加快了民主管理的进程。二是建立平等对话的机制, 管理的决策、措施出台之前,学校多方征询师生建议,真诚倾听基层的声音,力求决策、措施的正确, 提高管理效益。三是构筑多层面的信息渠道,加大信息交流,做到师生知晓校情,管理者明了教情与学 情,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局面,确保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 加强管理指导,推动较本教研 王昌舆 贵州省遵义市 ̄E.IIl区教育局教研室 建立“以校为本” 的教研制度,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 更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要求。为落实“以校为本”,推进校本教 研,我们首先从教研工作管理的角度采取了一些措施,做了一些工作。现在看来, 管理工作是否科学、是否到位,是否合乎课改新形势的需要,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影 响了校本教研工作的成败。 作为贵州首批省级课改实验区,为稳步推进以“学校为基本单位、教师为主 体”的新课程实验,我们在实验之始就倡导学校立足校情,积极推进以教师为主体 的教研工作。为配合课改的推进,我们出台了《关于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指导 意见》,从政策上给予导向,从制度、措施上给予保障。为我区校本教研制度建 设的稳步推进奠定了基础。 落实“以校为本”,需要重建教研工作管理模式。在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室 工作更多强调的是专业引领、课题指导、咨讯服务,根据教师发展的要求,教研 室必须从管理模式上加快转变。从2002年秋季开始,我们一改过去教研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大量削减自上 而下的、预设的、主题单一的全区性教研活动。在此基础上,教研室要求学校抓住课改中的难点、热点 问题进行研究。我们指导学校进行教研制度建设,在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教研室参与学校相关活动, 每周星期二至星期四,全体教研人员都到基层学校参与活动。 落实“以校为本”,需要进行制度建设。在规范教学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全区学校以“个人反思、 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校情为基础,以促进师生、学校发展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 建立健全了理论学习、校本培训、教学反思、交流研讨、结对帮扶、专题讲座,教学开放日、教学观 摩、案例交流(或教育故事)、论文评选,以及组织机构与管理、课题研究、教研评比与奖惩等系列制 度,这为所有的教师参与校本教学研究、履行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创造了条件和提供了保障。 落实“以校为本”,要做到“理论”、“实践”一齐抓。我们在教师培训中,将“理论培训” 和“实践培训”有机集合起来,两手都抓,两手都硬。学校组织的理论学习是根据教师、教学所需, 组织多形式、多内容的学习培训。如“课标培训”,“课改通识性培训”等等。实践培训主要是抓活 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教师将学到的理论付诸实践。几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四届“观摩课”、 四届课堂教学“擂台赛”、四届“教师论坛”、两届“课改现场会”。通过这些活动,广大实验教师 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得到了较的提升。 4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