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探究

2022-11-07 来源:年旅网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探究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逐渐升华与完善,新的课程标准的孕育产生,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都进行着不懈地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试验。随着交际教学法的推行,基于任务的教学法逐渐在英语教学中得到提倡并逐步得到发展,还成为了当今英语课堂教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归纳总结“任务型教学”在《广州市小学英语》中的实践与探索,对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标签:小学英语 英语课程标准 任务型教学 注意的问题

“任务型”教学的设计宗旨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学生是直接的受益者,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和以活动为方式”的思想,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实践空间,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素质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体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个性。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就是建立在这种思想上的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宗旨的新型教学形式。任务型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的任务活动,让学生互助合作完成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进行语言实践的能力。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定义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Teaching)指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它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动力、为目的、为核心的教学途径,要求学习者通过完成任务,用目标语进行有目的的交际活动。

二、任务型教学的步骤

(一)前任务阶段(pre-task):教师向学生介绍话题和任务,突出关键词语。可先让学生听一听别人做类似任务的录音,或阅读课文某一部分而导入任务,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指令和做好准备。

(二)任务环阶段(task-cycle):在此阶段,学生为完成交际任务而尽其所能地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

(三)任务阶段(post-task):在此阶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操练语言点,分析采访获取的信息,完成任务。

三、《广州市小学英语Success With English》教材的几个特点

(一)教材的编写是以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主题为教学内容,以儿童的亲身经历和各种各样的活动作为课程组织的主要线索和主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生动活泼、多样有趣的活动中学习英语。

(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为语言学习的“任务”,它设计了能引导学生完成语言目标的多样任务或活动,包括有对话、歌曲、诗歌、故事、游戏、拓展练习等,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性和创造性。

(三)教材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它的编写还以话题(Topic)为主,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

(四)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材的编写还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特色,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

从以上四个特点,我们可看出此英语课程在教材的结构、内容安排上都为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反之,任务型教学的恰当使用将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施。

四、教学中任务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任务的真实性和趣味性,任务要贴近学生生活

新课程标准中对英语课程的任务的描述中第一句就提到了英语课程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任务型语言教学要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因此,任务活动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语言水平,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中,产生亲切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如果任务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以及智力发展水平,那么完成任务就会成为一件“苦差使”,试问谁还愿意参加呢?因此,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从真实生活中选择适合在课堂上开展的真实任务进行语言教学。教师对源自生活的任务进行设计,使其成为可以在课堂上展开的,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并有可能在真实生活中运用的任务。另外,任务活动的设计还应承认学生个体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设置任务的不同难度以适應不同学生的需要。

例如:在《广州市小学英语》第四册Module 3 Sports中,我针对“Which is your favourite sport?”、“Which sport are you good at?” 这两个模块的内容,结合学校开展的“运动会”活动,创设报名的情景,让学生讨论回答“参加哪一个运动项目?”“老师会问什么?”等问题,然后分小组展开询问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爱好及擅长等)的对话活动。学生个个争先恐后,主动参与报名活动,课堂气氛活跃。这种任务型的教学设计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将英语语言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又如:在《广州市小学英语》第一册Module 6 Numbers and Shapes 中,在教square, circle, triangle, rectangle这四个形状单词时,我联系起以前所学过的身体部位单词,为了使所设计的任务有趣味性,首先我简单地用英语复习了一下身体部位的单词,让学生熟练掌握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任务:1.猜一猜。猜猜老师正在画的是哪个部位。我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正方形,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说出了他们的猜想“square face,square nose...”然后我给出答案“square eye”。如此类推,学生在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推动下学会了这四个单词。2.画一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心目中最有趣的人物像。它可以有square face,circle ears, rectangle nose, triangle arms, ……然后在相应的部位下用英语标出它们的名称。学生的兴趣一下就上来了,连最不好动的学生也开始在纸上画下他的作品,签上了他的大名。3.寻人启事。接着我收集了部分学生的作品并贴上黑板展出。然后让作者用It has triangle eyes...等方法来提示,其他学生猜哪幅是该学生的作品。结果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学会并运用了这四个词,而且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这几个词总是记忆犹新。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创设如过生日,打电话,旅游,购物,看病,问路等栩栩如生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型活动,开展交互式、合作式学习,让孩子们扮演其中每一个角色,成功地做每一件事情,他们会喜形于色,兴趣倍增,信心加强,受到很大激励。事实证明,在这种贴近生活,更真实自然的任务型交际活动中学习英语,学生容易理解语言的意义,掌握语言技能,能更快地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使用英语这一交际工具。

(二)任务要有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任务应难度适中,有层次,便于操作。任务作为活动的一种,有很强的行为目标性。所谓行为目标性,就是执行任务的主体必须有一定的行为目标,而不是语言目标,从而获得一种成就。至于如何完成任务,达到目标,各个主体可能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开展明确的任务合作,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学习语言,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并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享受成功的喜悦。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教师应明确所设计的每一项任务的目的,通过该任务的完成,希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哪些能力可以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又要考虑该任务的实际操作性,可行性。

在《广州市小学英语》第三册Module 3 Occupations中,我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我们已经学过了有关于职业的说法,今天老师想知道你们长大了的梦想是干什么,我们班最流行的职业是什么?”学生在明确的学习任务引导下,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能动状态,产生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顺理成章地进入“参与任务”的主要活动中。当学生对所学的有关职业的句型和单词等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时,我把全班分成六大组进行讨论:“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并要求他们做好记录。

Name 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接着,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数字汇总统计,用英语公布全班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情况,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本班最流行的职业。

通过明确的任务学习,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于实际交际活动中,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主动学习,操练运用”的过程,而老师则以指导者、监督者、合作者的身份组织练习,参与讨论、点拨评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能体验到自我展示成功的喜悦。

又如:《广州市小学英语》第三册Module 5 Time 中,学生在学习完English, history, music, maths, art, Chinese, science,……等学科名称后,根据书上的一张课程表,我让学生用“What lesson do you have from 9 to 10 in the morning?”去询问同桌或其他的同学,通过合作共同完成课程表。这一任务的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口、笔头交际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任务与目的间并非存在一对一的对应关系,有时一项较复杂的任务可以同时具有几个目的。如刚才这一任务的目的可以说是熟记学科的名称,也可以说是练习用英语作简短的问答,或学习用英语填写表格。

面向全体,创设多层次任务目标,人人参与,人人体验成功

任务的设计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情景的真实性,还要考慮任务的难度。过易,学生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过难,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它既要顾全到知识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要满足那些有更多学习潜力的学生的需要。创设多层次的目标,就是根据教师的教育目标,根据学生语言学习的水平差异和环境差异设计不同的任务目标。教师设计的任务必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因此,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但设计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也可以给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材料,执行共同的任务,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各尽其职,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完成任务。再有,短期任务可直接在本课的教学中完成,长期任务则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能力要求较高的任务,可以要求学生集体完成;对能力要求一般的任务,可以要求学生单独完成。任务型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有效地完成某个既定的任务。通过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如:在单词和句型复习时,我常设计“我能行”的活动,把一些学过的单词或句型通过图展示在学生面前,然后让不同的学生上前用英语描述图,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把所看到的图描述出来。在给学生图片时,我会有意识地将简单一些的图放在程度差一点的学生前,并要求当他看到图时,能说出和图有关的单词和简单的句子,他会认为他也能说出这么多的单词和句子来也是很棒的。这样,他就会有一种很大的成就感和学习单词、句子的动力。而程度好的学生所看到的图片要复杂一些,我会要求他们不但要说出与图有关的单词和句子,还要把所说单词拼读出来,并把所说句子快速地写下来。

又如,《广州市小学英语》第二册Module 1 Clothes和第四册Module 6 Shopping 中,学生学了有关于衣物和蔬菜水果的单词以及如何在商店或市场进行购物的基本句型。在创设任务时,我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情景,围绕所学语言内容和知识编对话,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就对书上的对话进行背诵表演,真

不行的还可以看书表演;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要求对书上对话稍加改编后并进行表演;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能根据语境,并运用以前学过的英语知识对对话加以改编和拓展,表演还要有一定的可视性,就好比是一次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多层次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四)注重任务的结果和延伸

任务不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有利于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想象力、审美情趣、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都得到发展。在课堂上我们不能“虎头蛇尾”,切忌没有结果的任务。因为任务完成的结果是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准。任务的成果既可以是语言性的,如角色扮演,也可以是非语言性的,如设计一张图表。任务还可以从课堂上的活动延伸至课堂之外,任务的延伸性可以体现在任务所设计的活动内容上,它将冲破原来的教材的内容局限,带给学生拓展、想象和创新的空间。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转化成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当然在学生完成任务后不要忘记给学生一个正确合理的评价,予以鼓励。平时,我还很喜欢和学生共同设计任务作业,如:设计家庭人员结构图并配简单的英文单词,学编英语诗歌或歌曲,自编英语手抄报,自制英文圣诞卡或新年贺卡,为自己或家人、朋友设计服装,并用英语向你的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自制课程表,布置房间等等。这种“做项目”的任务作业既可以让学生在“做事情”中运用所学知识,变机械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挖掘学生的自身潜能,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能力的舞台。

(五)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在任务型活动中,要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在“任务驱动”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过程,一项任务的成功与否在于它的设计与组织,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是活动的组织者、助学者、引导者,是一种媒介、桥梁,是学生活动的伙伴。而学生则是任务的沟通者、完成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积极热情地参加学生的活动,同时组织和控制好课堂,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和时间,这样学生才有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任务设计时要尽量让学生自己结合已有知识,通过对话、交流等学习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并能将所学语言知识融会贯通,进而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或者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任务情景,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健康地发展。

由此可见,要真正把一项任务设计好决非易事,只有设计得当的任务,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运用自己的思维去习得英语。“任务型”教学为课程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它使教学过程任务化,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任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务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学习。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中,萌发创新动机,共同完成任务。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学生在任务型的教学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价值,何乐不为呢?

五、结束语

尝试采用任务型教学以来,由于我设计的任务贴近学生的生活,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明确的目标指向,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激活状态。在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口头和笔头的操练机会,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方式还使他们树立起了一定的自信心,产生了成就感 。但在对任务型教学的尝试和实践中,我也发现还存在一些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任务设计难度较难把握。

(二)完成一项大型的学习任务需要占有大量的时间,因此,如何更新观念,如何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如何正确处理学生能力培养和考试的关系,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难以把握,比如,任务之间的衔接等问题。

(四)任务型教学中,学生习惯同桌或小组讨论,相对而言,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削弱,依赖他人的意识增强。

总之,任务型教学从新课程的精神出发,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实践性和体验性原则。它体现了语言的价值,着眼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变知识性的课堂教学为发展性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袁金华.课堂教学论[J].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3]宋桂月、金莺.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2002(6)

[4]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學出版社,2002(9)

[5]葛文山.简论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1)

[7]俞月琳.“大教材,小课本”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 2009(10).

[8] 鲁宗干.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EB/OL].[2012-05-20].

[9]马冬雪.浅谈小学英语中的教学问题[J].教育科学学周刊.201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