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活动的设计
2022-07-08
来源:年旅网
综合-g台 = 课堂教 学中活动 的设计 浙江上虞市丁宅乡学校(312373) 谢益锋 【摘要】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活动,如何才 正确感知和判断力的大小和方向;学会均匀地分洒铁 屑;学会正确地分辨小磁针的南北指向。3.过程和方法目 标:使观察法、实验法等科学方法在活动中得到运用。4. 情感目标:对磁现象能产生兴趣。 第二,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能更好地符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 的科学素养,本人从课堂活动中得到了一点启发,并提 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把这一点启发带给同行。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活动 启发和 建议 在目前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的活动,包 括实验活动、探究活动、小组讨论活动、合作交流活动 等,这些活动是随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而在课堂教学中出 现的,出现的时间不长,因此,在活动的设计和活动的开 展过程中缺乏经验,难免在活动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 题。 以《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电和磁》第1节《指南 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中的活动为例,来说明在课堂教学 中出现的问题。教科书中设计的活动在104页,分成4点: 1.让磁铁与铁块、木头、塑料、铝块和铜块接近。 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是:。 ——2.用条形磁铁去吸一些铁屑,可以发现,磁铁的两端 吸附的铁屑特别多,这一现象说明 。 3.用磁铁的一极靠近小磁针,发现 4.我们发现:同名磁极互相 异名磁极互相 。 第一,设计的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 首先,所有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都是有目的的 活动。例如:电灯的发明者——爱迪生,在灯丝的问题 上,试用了6000多种的纤维材料,目的是为了能找到寿 命更长、更耐用的灯丝。其次,科学研究和科学学习最 重要的方法——观察法和实验法都是有目的的活动。 观察法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 地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方法。实验 法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必要的物质手段,在 人为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一种 实践活动。 因此,《科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 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 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磁体各部分磁性的强弱 不同,磁性最强的两端叫磁极;磁极问的作用规律是同 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2.技能目标:学习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初中生具有以下的心理特点: I.好奇。好奇作为学生思维的先导,是中学生思维上的 一个重要特点,培养好奇心,能使人善于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并激发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好奇是成功的起点。2.好问。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 基础知识,而且这知识具有过渡性的特点,他们的认识 也随之由经验型向思维型发展;学生好问的积极性应 得到鼓励和尊重,教师也要善于设问,培养学生提问的 习惯和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3.好动。中学生获得 新知识常要借助具体的实际经验作为支柱,好动是学生 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设计探索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 的好动心理,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素养。4.好 胜。好胜是中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有利于他 们形成平等竞争的品格,课堂上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争 论教材中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难题、不易做好的实验 等,以求在争论中明理求知。5.好玩。玩是中学生的天性, 玩也有出息;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对知识的预 见和选择,注重知识结构层次的调整,让学生在玩中求 知,在玩中创新。 第三,要符合学生的层次特点 造成不同层次的原因主要有:1.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 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主要的心理因素。2.掌握知识、技 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 供必要的认知基础。3.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学习要 求。 以上是本人在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教研活动以及科 学课堂活动的设计中产生的一些体会,希望同行们在读 完这些体会后,能有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7-9年级)课 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钟祖荣,刘维良主编.教育理论 等教育出版社. (责编黄晓) 81 E—mail:zxwkjy@163.com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