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装配式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管控分析

2021-12-21 来源:年旅网
装配式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管控分析

摘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的建筑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与此同时,由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行业间的竞争关系日益激烈,工程的造价成本和项目作业成本连年提高。在此基础上,节能环保地进行建筑工程建设成为了发展的趋势,在新时代形式的发展背景下被提上日程。故此,探析并掌握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不少难点、重点,需要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在此就装配式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展开以下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结构;混凝土结构;质量管控 引言

装配式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是指先在工厂按照建筑施工图中的结构设计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施工,然后将成形构件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从而完成建筑施工的过程,可以有效缩短工期,提高施工质量,减少企业的施工成本,因此,近年来逐渐受到我国建筑市场的欢迎,故而研究装配式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措施具有一定的价值。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优势 1.1装配式建筑能够实现工业化、产业化、部件化

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能够基于施工需求,在工厂进行整体墙板、梁、柱、叠合板等构件成品、半成品的生产,并在构件中预埋好水、电管线等。同时,装配式建筑构件由于在工厂生产加工,可以通过固定模具制造出来,使产品变得标准化、集成化,有利于提升产品的精确度,避免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另外,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工厂化生产,能够将产品直接运送至工地,实现装配施工,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深入发展,装配式施工将逐渐实现产业化。 1.2节约资源

相比较传统的现象浇筑混凝土而言,装配式结构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节约资源。了解现场浇筑混凝土的人都知道,在进行现场浇筑时,不仅受到当下天气因素的影响,而且其浇筑时所使用到的模板也因为人为的使用而造成不可避免的浪费。因此,在现场浇筑之下,投入时间长,施工成本大,资金周转困难,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现代装配式结构的使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施工的成本[1]。装配式结构中所使用的预制板都是提前在预制厂所购买的,相对于现场的拼接来说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资源浪费的问题,并且比现场拼接节约了很多的时间,当时间成本减少时,资金的周转也能够得以提高,而且在使用装配式结构进行浇筑时,能够减少噪声的污染和废水的排出,无论是对施工方还是周围居住的居民来讲,都是一个适宜的选择。 2装配式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管控措施 2.1墙体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进行墙体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在墙体浇筑的底层铺设3~5cm的减石子水泥砂浆,避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漏浆现象。注意,一旦混凝土砂浆按照标准浇筑完成后,需要保证浇筑的厚度和时间,浇筑的厚度不得超过40cm,且浇筑的时长必须小于混凝土凝固

的时间。墙体混凝土必须采用分层浇筑法进行浇筑,避免浇筑完成后出现墙体缝隙问题。当浇筑完成后,需要使用振动棒进行分层振捣,震动棒插入过程按照先慢后快原则进行,插入每一层的深度不得低于50cm左右最佳,不得插入过多也不可插入过少。另外,振捣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振捣的石子是否出现下沉现象或者混凝土表面是否出现浮浆,如果出现上述情景,需要立刻停止振捣。在浇筑混凝土砂浆时,注意预埋件和模板,避免与钢筋出现碰撞。当浇筑成功后,需要做好钢筋的找平处理,保证墙体的浇筑高度该与顶板顶面高度2~3cm,保证浇筑符合标准。 2.2预制柱节点钢筋连接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结构节点主要有柱-柱连接、梁-柱连接、主-次梁连接节点。框架结构中的柱子抵抗竖向的自重和活载,同时在地震工况下为重要的抗侧力构件。“强柱弱梁”是混凝土结构抗震的重要理念,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需保证预制柱之间的良好的连接,避免在地震作用下柱子节点出现过早的破坏。灌浆套筒连接是预制柱之间的最为常用的连接方式。根据规范《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2015)的3.2.2条,规定“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抗拉强度不应小于连接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且破坏时应断于接头外钢筋”。灌浆套筒的连接在同一个截面位置上搭接率达到了100%,需要在搭接的相关部位加密箍筋,提高混凝土的约束。节点在灌浆时应确保灌浆充实、饱满,在检验钢筋连接的可靠性时,要求连接部分在破坏时,破坏截面不能发生在接头处,同时钢筋与套筒不能产生拉脱的现象。若破坏点发生钢筋的连接节点处,要求破坏时的节点强度大于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标准值的1.15倍。

2.3加强对原材料以及混凝土的监督

建筑施工单位要实现对装配式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管控,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首先应加强对原材料和混凝土施工过程的监督。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对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进厂复试报告的检查,保证其质量符合标准;(2)加强对钢筋、钢筋连接套筒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进厂复试报告,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型式检验报告,钢筋连接套筒与工程实际采用的钢筋、灌浆料的匹配性工艺检验报告的检查,保证以上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2.4预制构件生产阶段质量管控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构件工厂化生产加工是一大优势,与传统现浇法相比,生产过程规范、工序可控,在质量方面更容易保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可知,在构件生产中依旧存在一些常见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细节管理十分关键,具体如下:(1)混凝土配比控制:由专人负责搅拌设备,各种物料落实计量管理;根据坍落度要求配置混凝土,原料含水量变化后,随之调整加水量,每一生产班实施坍落度试验;(2)钢筋保护层控制:严格按规定设置保护层垫块,为防止振捣中垫块偏移,整个生产过程中由专门的质检部门检查监督,并制定专门的控制措施,如叠合板生产过程中,将横梁压置在桁架钢筋上,连接固定横梁两端与模台,防止钢筋上浮;(3)振动质量控制:严格按施工要求操作,科学控制振捣时间,成型构件表面抹光压实;(4)养护控制:成型构件覆盖、洒水养护,根据天气情况控制洒水次数;(5)验收控制: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严把质量关,验收时还需严格制定标准规范,不合格产品及时废弃处理,防止有质量隐患的构件被运用于工程中。在工程实践中,部分不做结构性能检验的构件(无法做和满足各种条件可不做的情况),可通过施工、监理单位代表驻场监督制作过程。 结语

虽然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建造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诸多问题,但面对技术工人的短缺和自然资源的匮乏,走产业化的道路将是我们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开始建造时,就要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到整个建造中去。如在建造之初就应该考虑到以后的维修、维护、替换等各个环节,做到构件、产品的可替换性。同时也要考虑到建筑功能的变化,使用人员和功能

的改变对建造的影响,使建筑真正意义上做到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现状来看,装配式结构建筑的比例已经逐渐扩大,并且关于装配式结构的技术和物料也在不断地发展,装配式结构建筑数量的增多,有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现代人们对建筑功能以及居住环境的需要,并且相较于传统的施工技术而言,装配式结构还能够有效保护环境,更加节能,符合可持续发展路线。综上所述,装配式混凝土的建筑施工必然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各施工单位应该予以重视,尤其是结构施工部门,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找出提高建筑整体质量的有效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刘正勇,顾洪潮.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支撑体系设计及施工研究[J].建筑安全,2020,35(04):10-15.

[2]周韬.基于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0(03):91-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