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态美感本质论

2024-04-18 来源:年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4卷第6期 2002年11月 JOURNAL OF GUANGXI UNlVERSlTY FOR NATl0NALlTl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0L.24 N0.6 N0V.2002 ■黄秉生/著 生态美感本质论 [摘 要] 生态美感是人类对一种新的审美对象的认识和欣赏,这种认识经历了一个历 史过程,是羡感的更高级的层次;它是人类对自然界生命活力的认识和欣赏,是对生命与生命 之间的平等、和谐、共生的认识和欣赏,是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的认识和欣赏,是美感达到 的一种理想境界。 [关键词] 生态;美感;本质;生命;和谐 [中图分类号] 10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3887(2002)04一O134--05 The Nature of Ecological Esthetics HUANG Bing—sheng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nning 530006,China) Abstract:Ecological esthetics is a recognition and appreciation about new objects.It has experienced a historical process.It is the recognition and appre— ciation of natural vitality,of the equality,harmony and coexistence among var— ied forms of life,as well as of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mankind and natural surroundings.It is an ideal world of esthetics. Key Words:ecology,esthetics,nature,life,harmony 目 感是随着美的出现和人们对美的认识而产 生的。生态美是现代人类对美的新的认识, 生态美感也随着生态美的出现和人们对生 在古代,人们从审美客体的角度去探索美的本 质,认为美是事物各部分之间的对称和适当的比例 (毕达哥拉斯学派);美在事物的完整、和谐、鲜明(托 马斯);美在于一件事物的完善(沃尔夫){美的事物 的特征:小、光滑、逐渐变化、不露棱角、娇弱以及色 彩鲜明而不强烈(博克);美是客观的,对象的美不依 赖于欣赏者而存在(狄德罗)等等。美是客体具有的 一态美的认识而产生。 生态美感就是接触到生态美的对象时所引起的 感动,是一种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是对生态美的认 识、评价和欣赏。美感的产生与人类对美的认识密 切相关。生态美感的产生也与人类对生态美的认识 有密切的关系。 种质,美感也只能是人对事物的美的认识和欣赏, 起决定作用在于“物”,在于物的美的特性。 到了近代,人们又从主体方面去探索美的生成, 一、生态美感的生成 认为美并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种属性,它只存在于观 照事物者的心灵里(休谟);美的和谐只存在于听者 的心灵里面(费希特);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示,是 人在对象上面意识到他自己(费尔巴哈);这里的美 生态美感是人类对一种新的审美对象的认识和 欣赏,而人类对这一新的审美对象的认识是经历了 一个历史的过程。 GxMYxB 73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表现为是主体具有的一种质,是主体的质向外投射、 漫延,那么,这种审美活动实际上是“审己”,美感是 对人自己的一种观照和欣赏,是对人具有的美质的 欣赏和感动。 人们对美的认识及美感的生成,反映了历史上 主客体一直处于对立的状况。 在古代,“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 有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对立的,人们同 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 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口j( ”人在客观事物面前,在 自然力面前是感到卑微的,人没有自己的地位,人的 主体性受到压抑,这时人不可能从自身去寻找美的 本质,而只能到人之外的客观世界、客观事物去寻找 美,于是“美在物”,美感从物而生的观念自然产生。 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尤其是随着大 机器生产的出现,人类的历史出现了崭新的局面:人 变得强大了,有力量了,“随着科学革命的推进和自 然观的机械化,地球作为养育者母亲的隐喻逐渐消 失,而自然作为无序的这第二个形象唤起一个重要 的现代观念,即驾驭自然的观念。这种新的观念,即 机械论、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成了现代世界的核心 观念”。_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人的主体性 这时可以自由挥洒了,这时人要反观于自身的力量, 惊异于自身的本质,于是美感生焉,美物见焉。美不 外乎是人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主体潜能的物 化、客观化。 人的本质力量的高扬和显现确实使人美了一 阵,高兴了一阵。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 发现:当自然沦为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的时候,当 人不把自然和客观事物放在眼里,而随意地张扬自 身的主体性的时候,当人高傲地树立起自己的尊严 而随意践踏自然的时候,人类受到了自然的报复。 首先,20世纪以来,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负面 效应开始暴露,公害事故频繁发生。l930年l2月, 比利时的马斯f"I-谷工业区发生了悲剧性事件,工厂 生态关摩本质论/黄秉生 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蓄,使大气中的二氧化 硫过高,大气中还含有几种有毒的气体和粉尘,许多 人感到胸痛、咳嗽、呼吸困难,一周内有六十多人死 亡,同时也有许多家畜死亡。l933年11月,美国堪 萨斯州的西部地区出现黑色风暴,一位目睹这场灾 难的记者作了这样的描述:“上午,尘暴挟着寒气和 黑暗呼啸而来。到了中午,天色比夜晚还要黑暗,在 夜晚还能模模糊糊地看得见,此刻却是漆黑一片。 这是眼睛无法穿越的尘土墙壁,但尘土却无孔不入 地钻进人的眼睛、耳朵和鼻子。它渗入人体肺部,使 人咳出黑痰——当狂风消退阳光再次照耀时,世界 面目全非。田野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沙丘在涌 动,秋风在漩流翻滚。门前一段五十英尺长的小路 已不知去向,它被湮没了。农家庭院内的围墙、机械 和树木均不翼而飞,遭到了灭顶之灾。在一人多高 的沙滩上,只能看到片片屋顶。 这场黑色风暴是 美国大量地将西部草场用拖拉机改造成粮田,以增 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小麦需求的结果。20世纪50 年代前后,前苏联为解决粮食问题,在哈萨克、西伯 利亚、伏尔加河流域进行掠夺式垦荒,将六千多万公 顷的草场和森林变成粮田,结果不久便遭到了大自 然的惩罚——6O年代这里沙暴肆虐,大批耕地被 毁,产生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这时美物少焉,美感减 焉。这时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 外物的关系。 德国哲学家汉斯・萨克塞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 展历史概括为:“从敌人到榜样,从榜样到对象,从对 象到伙伴”。“从敌人到榜样”代表的是原始时期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当时的自然作为一种狂暴的力量 压制人,虐待人,人只能是自然的奴仆。但进入原始 农业社会后,人就要学习和模仿自然,从自然中得到 更多的生活资料。“从榜样到对象”代表的是工业时 代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时候人已经有能力把自然作 为对手而与之一比高低,人的能力越来越强,自然越 来越被随意践踏,人终究变成了自然的主人。“从对 象到伙伴”则代表着现在和将来人与自然关系的基 本模式,即是说,人与自然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该 是一种伙伴关系,人应该把对自然的统治和占有转 变为与自然和平共处,做自然的保护者。萨克塞的 上述概括是富有启发性的,在美学研究领域,人们对 审美对象不得不重新加以审视。 美不应该只是客体、物的一种质,不应该只是属 于物和客体;美也不应该仅仅是主体所表现的一种 质,只是主体才有美。美应该是主客体潜能对应性 自由实现。美既是人、主体具有的一种质,也是物、 客体具有的一种质,两者的对应性自由实现、偶合共 生而形成美。 美不仅在物,也不仅在心,而是主客体凭潜能对 应而共生的。就像琴和手指,它们各自有产生美妙 音乐的潜能,但它们各自不能单独产生美妙的音乐, 只有两者交互关系,潜能对应,才产生一种新质即乐 声。美的产生也是如此。 对美的这种新的认识,也带来了对美的新感受, 即美感不仅是对客体的美质的认识和欣赏,也不仅 是单纯地欣赏主体本质的显现,而是认识和欣赏主 客体潜能的对应性自由实现。 生态美最能表现美的本质,也是美的最高形态。 所谓生态美是指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和谐 共生所展示出来的美的形式。在森林系统中,乔木 13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为下层的灌木和草本提供荫生所需的散射光条件, 灌木和草本为乔木提供涵养水土的条件,这种系统 兹的观点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 界。 内各部分的和谐共处,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生存条 人类对生命的珍视源远流长,从而积淀为人的 件,维持整个系统的协调发展,充满着和谐之美。在 人类社会,各民族人民和平共处,各自发挥自己的智 慧和能力,共同繁荣昌盛,这也是一种生态之美。生 态美感正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一 种认识和欣赏,是对新的美质的认识而产生的。 二、生态美感的本质 生态美感与生态美的特征紧密相连。 首先,生态美表现出生命力的自由展开,生态美 感就是对生命的由衷喜悦,是对活泼泼的充沛生命 ∈ 力的感知和欣赏。 基 生态美,实为生命状态之美,生命的蓬勃旺盛、 永恒不息的状态,生命力的光辉和韵律,体现着鲜明 寄 的美学特征。 } 对生命状态之美的欣赏,近乎为人之本能。早 期的人类就产生了“重生”、“喜生”的意识,这些意识 最鲜明地体现在各民族的宗教文化之中,尽管宗教 常常使人沉湎于幻想,但它是人的一种生存意识的 表现,是维护生命的一种手段。“人们寄于宗教的愿 望是充实自己的生命,为生命取得精神上的寄托。 简单地说,人们创造宗教是为了生存而不是为了灭 亡,为了活着而不是为了死”。|5_( ’在原始宗教中,不 管是通过对自然物的献媚以求得它们的佑护,还是 希望通过灵魂的渗透以取得对自然物的神秘的支配 力量,所反映出的都是人类的一种最古老的生存意 识,是对生命的珍视。 当然,早期的重生意识还仅仅停留在对人的生 命的珍视,甚至只对部分人的生命的珍视,如氏族、 部落、种族类人的生命的珍视。只有到了十七十八 世纪,欧美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要善待动物和其 他自然物的观点,才使人类对生命的珍视扩大了范 围,提高了层次。英国思想家杰罗・边沁较早地提 出了要给予动物道德上的关怀的观点。后来的英国 学者亨利・塞尔特进一步提出要为动物的权利辩 护,他认为,“并非只有人的生命才是可爱和神圣的, 其他天真美丽的生命也是同样神圣和可爱”。法国 学者阿尔贝特・史韦兹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思 想,影响极其深远。他的“敬畏生命”的思想要点首 先是表现在对善恶的判断上,他认为,善是保存和促 进生命,因此,善的本质便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 生命达到最高度的发展;恶是阻碍生命,毁灭生命, 损害生命,破坏生命的发展。伦理的基本原则就是 敬畏生命,即给予任何生命充分的善与关爱。史韦 Gx r xB 736 一种本能美感。 本能美感是人对于事物的形式、色彩、节奏而产 生的喜悦。人类本能地喜爱那些对称、均匀、完整、 线条光滑流畅的形式,而厌恶那些残缺、粗糙、不对 称的形式;人人都喜欢鲜艳的色彩和有节奏的声音, 而不喜欢暗淡的色彩和没有节奏的声音,这就是人 的本能美感。 在本能美感的背后,潜伏着人类的生命欲望。 在世间万物中,凡是生命力得到自由展开、生命的成 长没有受到阻碍和压抑的东西,一般都长得均匀、对 称、线条流畅;凡是生命力受到压抑的东西就会出现 扭曲、萎缩、呆板,甚至畸形。所以在形式快感的背 后,体现着人的生命欲求。 节奏快感也是如此。人与动物都喜欢有节奏的 音乐,因为二者的整个身体存在着生命的节奏运动。 充满着节奏运动的生命机体,接收到音乐的节奏就 会产生共鸣,感到愉快。人一听到动听的音乐节奏, 身心都会感到舒畅,疲劳的人听到节奏动听的音乐, 就会感到轻松,疲劳得到解除。音乐可以治疗某些 疾病,增强人体健康。动物也有类似情况,一些动物 听到有节奏的音乐生命力显得更加旺盛,比如奶牛 听了优美的音乐会增加奶量;母鸡听了音乐会多产 蛋。相反,人与动物都不喜欢杂乱的噪声,因为它会 损坏生命。比如人听到噪声就会心烦意乱,若较长 时间听90分贝以上的噪声,人就会头晕、头痛、失 眠、心律失常、血管痉挛、血压异常等等。 人为什么喜欢鲜艳的色彩?也是与人的生命欲 望有密切的关系。鲜艳的色彩总是表现为生命力的 旺盛,而暗淡的色彩就意味着事物的衰竭甚至死亡。 “喜柔条于芳春”是因为春天是万物更生,生命勃勃 的季节,这时候的鲜花最艳丽,柳条最清新;“悲落叶 于劲秋”,是因为深秋时节万物已失去勃勃的生机, 开始处于冬眠,这时的色彩最暗淡、萧瑟。 出于生命欲望,人有本能美感,但是这种美感还 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只有自觉地去珍视所有的生 命,感受到各种生命力的蓬勃旺盛和永恒不息,倾听 生命的欢呼与喧哗,那才是享受到高级的美感—— 生态美感。 第二,生态美是表现出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互惠 共生的和谐之美,所以生态美感就是对生命间的和 谐、互惠、共生的发现、理解和欣赏。 要使生命力自由展开,使生命显现出蓬勃旺盛、 永恒不息的状态,那生命与生命之间尤其是人与人 之间必须平等、互惠、共生,和谐发展。但是,在人类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的历史上,真正的人与人的平等。人类的大同世界还 处于思想家们的理想之中,现实离之相差甚远。也 许像弗洛伊德所说的人类的潜意识中潜伏着死之本 能,即仇恨的、攻击性的本能,所以人类的历史充满 着争斗和仇杀。不用说在原始部落时期,部落之间 的战争时常发生,就是进入了文明社会,人类之间的 争斗不仅没有削减,反而规模越来越大,愈演愈烈。 正如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诺贝特・埃利亚斯在《文 明的进程》一书中所描述的:贵族、教会和王公为统 治权的份额与土地的收益所进行的斗争贯穿于整个 中世纪。那时候,抢劫、战争、对人与野兽进行追捕, 所有这一切都直接属于生活之必需。在宫廷抒情诗 人贝尔特朗・德・博尔恩所写的一首战争颂歌中有 这样一段话:“我对你说,只要我听见两军阵内高喊: 杀死他们!听见树荫下失去主人的马匹在嘶叫,听 见:救救我,救救我的叫喊声;看见大人小孩一个个 倒在草地上,看见被旗杆尖头戳穿的尸体在流血,就 能吃得下。睡得香。” 在贝尔特朗・德・博尔恩所写的这首战争颂歌 中还有一处这样写道:“令人愉快的季节来临了。我 们的战舰就要出征。我们勇敢强悍、举世无双的理查 德国一致有看到盼望已久的场面:人们挥金如土,新 造好的石炮争先恐后地施展其本领,城楼将要倒塌, 敌人将会饱尝囹圄和锁链的滋味。我喜欢蓝色的、 油光铮亮的盾牌,喜欢五彩缤纷的战旗、旌旗与平原 上扎起的帐篷连成一片的景象;我喜欢矛被折断、盾 被击穿、乌亮的头盔被劈成两爿,我喜欢厮杀格斗”。 这些不仅仅是歌词而已。这些史诗所描述的内 容在社会生活中确实有它们的位置。比如在一部编 年史中记载了这样一位骑士:“他的一生是在抢劫、 毁坏寺院与教堂、袭击朝山进香和压迫孤儿寡妇中 度过的。他特别喜欢砍去无辜者的手脚。仅在萨尔 拉特黑色僧侣居住的一所寺院里,人们便发现有一 百五十个男女被他砍去了手臂或挖去了眼睛。他的 妻子和他一样残忍。她帮着他干这些事情。折磨那 生态关感本质论/黄秉生 些穷苦的妇女,对于她来说是一种享受。她让人割 去那些妇女的乳房或者让人拔去她们的指甲,使她 们丧失劳动能力”。在中世纪,这种手持武器时刻准 备杀戮的情形,不仅仅对于武士,即对于上流社会来 说也是生活中所不可避免的。即使是城市市民阶层 在他们的生活中也充满大大小小的争斗。他们 的攻击欲、仇恨和从折磨别人中所得到的快感,也比 以后各阶段表现得更为赤裸。[6j (” ” 埃利亚斯在这里描绘了一幅人与人之间相互残 杀的画面,这种画面一直延续到今天仍没有消失。 不用说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类之间的大规模的 残杀,今天一些民族间的争斗,恐怖主义对人类施加 的暴力,其残忍性也令人发指,美国世贸大楼顷刻之 间成为废墟,数干名商界精英沦为尘土;巴以之间枪 声不断,无数生命成为冤魂。虽然当今世界和平与 发展是两大主题,但人类离真正的平等、和谐、互惠 共生,其路程还相当的遥远。 人与人之间还缺乏平等、和谐,人对于比自己低 级的其他生命更缺少关爱。虽然一些有识之士已经 发出了要善待动物,要敬畏生命,要爱护自然的呼 唤,但其声音还相当的微弱,其效果更不很理想。所 以我们今天探Tq=-生态之美,就要呼唤对生命的珍重, 呼唤生命之间的平等与和谐,让整个世界充满着蓬 勃的生机。 第三,生态之美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生命与生命 之间的平等、和谐,也是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所以生态美感是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认识和 欣赏。 本来人也是从自然物派生出来的,人是自然的 一部分,人与自然应构成一个统一的和谐的整体。 人类的开始也还是依赖着自然,顺从着自然,甚至到 了农业文明时期,人类还是亲和着自然,对自然界的 风雨花鸟感到亲切、对山水木石感到可敬。“好雨知 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 多少?”这种对春雨的喜悦,对落花的怜惜,在处于长 期农业文明的古代中国表现得最为突出,这是人对 于自然的由衷的亲和。但是,正像宙斯生出的儿子 最终要与自己对立、反对自己,夺取王位一样,从自 然界派生出来的人类,最终也走上了反自然的道路。 首先是工业文明的出现,使人类获得了极大的生产 能力,开始有资本傲视自然。到了近代,科学技术在 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伟力又极 大地张扬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欲和占有欲,人们开 始坚信。人类对自然界顶礼膜拜的原始文化心理将 会得到彻底改造,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力量,自然界神 秘性将不复存在。“工业化的步伐正在扫清地球上 所剩无几的传统文化的最后残余——这些传统文化 被认为是蒙昧落后与不开化的。例如生活在美洲的 印第安人,生活在非洲、亚洲、澳大利亚的土著人,以 及在欧洲本土依循健康生态法则繁衍生息的最后的 农业文明——今天的人们在知识领域取得了许多重 大的突破性进展,但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却失落了认 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类变得越来越具破坏 性。’’: : 伴随工业文明发展而来的人道主义,开始时关 注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后来也把人与自然 的关系纳入思考的对象。但是当它把“人的最高目 的推广到人类共同体之外而及于人与自然之关系, GxM xB 13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就会滑向人类中心主义,就会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 物都应该无条件地服从于人类,应听任人类自由意 志的摆布”。[8](P236,239) 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话语是将人视为自然界的 主人,可以随意地征服和改造自然。这种话语开始 时还是有其意义的,它能让人类在巨大的自然力面 前昂起高贵的头颅,使人扬眉吐气了一番,但是,伴 随着这种话语权力也带来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欲和 占有欲的膨胀,人与自然越来越疏离,一系列的生态 危机也频繁地出现在人类的面前。这时人不得不重 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意识也在觉醒。 首先是美国被称为“当之无愧的自然保护之父” E 的奥尔多・利奥波德提出“大地伦理”的理论主张。 他所解释的“大地伦理”就是将所有的自然存在物以 毛 及作为整体的大自然都纳入人类伦理中的理论范 式。他认为,伦理演化的过程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贾 是协调个人之间的关系;第二阶段是协调人与社会 之间的关系;第三阶段则是伦理要向生态环境延伸, f 扩大伦理共同体的范围,即这个共同体必须是由人 l} 和自然物所共同组成的,自然物也是生态队伍中的 一员,要承认它的权利和内在价值。这就需要人类 E 改变作为自然的征服者的身份,保持与自然物的平 等与和谐。 “大地伦理”的提出,使人们不得不对“自然价 值”进行重新评估。在传统的思维中,自然价值无非 是自然物的有用性,而这种有用性是对人而言的。 难道人们去爱护大自然仅仅是自然物对人有用吗? 如果只是如此思考,还是没有放弃人类中心主义的 立场。其实,自然物有外在价值,也有内在价值,外 在价值就是能满足人类需要的价值,如野果能满足 人果腹充饥的需要,石头能用来建造房子,这就是自 然物的外在价值,它由能否满足人的需要而决定。 具有满足人需要属性的自然物具有正价值,具有破 坏人的需要属性的自然物具有负价值,具有与人的 需要无关属性的自然界具有零价值。 但是自然还有一种与人的需要无涉、不需由人 来决定的内在价值。所谓自然物的内在价值,是指 生态系统中各种存在物对于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稳 定、完整、有序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这是最高的内 在价值,它遵循的是生态系统的整体尺度,而不是服 从哪个物种的特殊要求。“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几 GxMYxB 7 38 乎包括所有的物种)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几乎每个事 物都在保持自然秩序方面有自己的作用。因此差不 多所有的物种都有意义。” … 有些自然物对人来 说看不出有什么价值,但对生物群落,对生态系统却 有意义,如有一种渡渡鸟,很早就被人类视为害鸟而 把它消灭了,可是也带来了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一 种乔木的毁灭,因为这种乔木的种子必须经过渡渡 鸟的砂囊才能发芽。所以保护和尊重自然,不仅是 保护和尊重那些有外在价值的,能满足人的需要的 自然物,而是理解和体会自然物的内在价值,尊重和 爱护整个自然界。 总之,生态美感就是x,i生命活力的认识和欣赏, 对人与人之间,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和谐、共生 的认识和欣赏,更是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的 认识和欣赏,这是美感的更高级的层次,是美感的一 种理想境界。 [参 考 文 献]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z]. [2]卡洛琳・麦茜特著,昊国盛等译.自然之死[M].长春:吉林人民 出版社,1999. [3]约翰・斯蒂尔・哥登.美国的自然环境[J].交流,1994,(3). [43袁鼎生.美是主客体潜能的对就生自由实现[J].广西师范大学 学报,2000,(4). [53严耀中.中国宗教与生存哲学E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 [63诺贝特・埃利亚斯著,王佩莉译.文明的进程(第一卷)[M].北 京:三联书店. [7]何塞・卢岑贝格著,黄风祝译.自然不可改良EM].北京:三联书 店,l999. [83卢风.人类的家园——现代文化矛盾的哲学反思[M].长沙:湖 南大学出版社,1996. [93戴维・埃伦费尔德著,李云龙译.人道主义的僭妄[M].北京:国 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收稿日期2002—02—10 [责任编辑廖智宏] [责任校对蒋英菊] [作者简介] 黄秉生(1948一),壮族,广西巴马人,广西 民族学院中文学院 教授。广西南宁,邮编:530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