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危化品企业)

2022-09-16 来源:年旅网
(注:危化品企业)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公司

……年……月

………………………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编 号: 版本号: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年 月年 月

日 日

目 录

………………………….公司简介……………………………………………………1 1、总则…………………………………………………………………………………2 1.1编制目的…………………………………………………………………………2 1.2编制依据…………………………………………………………………………2 1. 3适用范围…………………………………………………………………………3 1. 3.1事件分类………………………………………………………………………3 1. 3.2事故分级………………………………………………………………………4 1. 4应急预案体系……………………………………………………………………4 1. 5应急工作原则……………………………………………………………………4 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4 2. 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4 2. 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8 2. 2.1系统固有风险分析……………………………………………………………8 2.2.2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5 2. 2.3风险评价 ……………………………………………………………………17 2. 2.4危险性分析结果…………………………………………………………… 19 2. 2.5危险目标确定……………………………………………………………… 22 2. 2.6对周边的影响 ………………………………………………………………22 3、组织机构及职责…………………………………………………………………24

3. 1应急组织体系………………………………………………………………… 24 3. 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5 3. 2.1应急组织机构 ………………………………………………………………25 3. 2.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26 4、预防与预警……………………………………………………………………… 31 4. 1危险源监控 ……………………………………………………………………31 4. 2预警行动 ………………………………………………………………………33 4. 3信息报告与处置 ………………………………………………………………35 5、应急响应 …………………………………………………………………………39 5. 1响应分级 ………………………………………………………………………39 5. 2响应程序 ………………………………………………………………………40 5. 3应急结束 ………………………………………………………………………44 6、信息发布…………………………………………………………………………45 6. 1信息发布部门 …………………………………………………………………45 6. 2发布原则 ………………………………………………………………………45 6. 3发布形式 ………………………………………………………………………45 7、后期处置………………………………………………………………………… 46 8、保障措施…………………………………………………………………………46 8. 1通信与信息保障 ………………………………………………………………46 8. 2应急队伍保障 …………………………………………………………………47 8. 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47 8. 4经费保障……………………………………………………………………… 47 8. 5其他保障……………………………………………………………………… 48

9、培训与演练………………………………………………………………………48 9. 1应急培训……………………………………………………………………… 48 9. 2演练…………………………………………………………………………… 50 10、奖惩………………………………………………………………………………50 11、附则………………………………………………………………………………51 11.1术语和定义……………………………………………………………………51 11.2应急预案备案…………………………………………………………………51 11.3维护和更新……………………………………………………………………52 11.4制定与解释……………………………………………………………………52 11.5应急预案实施…………………………………………………………………52 12、附件 ……………………………………………………………………………52

…………………………公司简介

此处详细介绍一下公司情况!

1、总则

…………公司是一家…………化工企业,主要生产…………系列产品。公司生产使用的……………………等原料属于危险化学品。搞好安全生产管

理,防止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是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制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和公众安全健康 ,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1.1编制目的

为确保公司、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危险化学品事件发生,并能够在事件发生时,及时、准确、有条不紊地控制和处理事件,有效地开展自救和互救,尽可能把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和各项管理制度。特制定……………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文引用而成为本预案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预案。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17号令)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国家安全监总局(2009)73号) 《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 2003第1号)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 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市生产安全事故总体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生产、储存等各个区域内发生的火灾爆炸、危化品泄露、中毒等生产安全事件,以及周边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可能波及本单位而引起的各类生产安全事件。

1.3.1事件分类

根据事件发生的过程、性质和机理,经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将事件分为:

a)生产安全事件—化学品中毒、火灾爆炸、物料泄漏等。 b)公共卫生事件—食物中毒、重大传染病疫情等。 c)自然灾害事件—破坏性地震、洪汛灾害和气象灾害等。 d)社会安全事件—人为恐怖袭击事件等。

1.3.2事故分级

根据公司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大小、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事件由高到低共分为一、二、三级。详见附件。

1.4应急预案体系

火灾爆炸专项预 案 中毒事故专项预案 丁二烯泄露专项预案 苯乙烯泄露专项预案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5应急工作原则

应急工作原则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资源共享,协同应对、依靠科学、依法依规。启动预案要反应快捷、措施果断、速战速决,把生命财产损失降至最低,尽快恢复生产和正常工作状态。

现场预案 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2.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公司是…………………企业。公司位于……………………..。厂区成…形,东西长南北短,北部边长……米,南部边长……….米,南北宽约…….米,公司北侧为…路,路北是……,公司储罐区和主生产装置区距……路边…米,距……150米;厂区西侧是…路,路西为…….公司,公司储罐区和主生产装置区距……路….米,距…….公司约…米;厂区南侧

是……路,路南为…….厂,公司储罐区和主生产装置区距…..路…米,距……厂….米;厂区东侧是……。

公司现有职工……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人。

公司主要生产……系列产品,年生产能力…..万吨,主要以………..等危险化学品为原料,其中…………储存于罐区内,罐区内现有…….储罐4个,……..储罐8个,50m3…..储罐2个,50m3….储罐4个,其它危险化学品储存于专用化学品库房内。

公司分办公区、生活区、原料罐区、原料装卸区、主生产装置区、危化品仓库、产品库区、辅助生产区、公用工程设施等场所,公司把原料罐区、原料装卸区、主生产装置区、危化品仓库作为重要目标场所,整个厂区由南北走向(以东西门卫为起点)两条主干道路分为三大块(分别为东区、中区、西区)。东区由北向南依次为………,中区由北向南依次………,西区由北向南依次为……。整个厂区布局详细情况见下图——厂区平面布置图

此处附公司厂区平面布置图!

公司按相关规定和有关规范配备了足够的消防设施、器材及相应的安全应急器材和装备等应急救援物资(配备的资详细情况见表1、表2),并组建了一支由……人组成的志愿消防队,其成员经过相关的消防培训,能熟练掌握各类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技巧,整体素质高,应变能力强。

表1 消防器材及设施分布一览表 序号 1 名称 消防水池 规格型号 …m3 单位 个 数量 设置地点 见平面布置图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消防水泵 泡沫发生装置 地上泡沫消防栓 空气泡沫消防炮 地上消火水栓 干粉灭火器 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空气泡沫发生器 消防水带 Q=280m3,H=105m PHZY32-3,V=3000L MPS100—65×2 PP24 台 套 个 个 个 具 具 具 具 具 具 台 根 消防泵房 见平面布置图 见灭火器分布表 见灭火器分布表 见灭火器分布表 见灭火器分布表 各消火栓处 SS100/65-1.6 MFT/ABC50 MFT/ABC35 MF/ABC8 MF/ABC4 MT5 MT3 PC8型 Q=8l/s,入口压力0.5Mpa DN65 L=30米

表2 安全应急器材及设施分布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名称 应急堵漏装置 自给式正压空气呼吸器 全封闭重型防化服 带兜帽防酸连体服 全面罩式长管呼吸防护系统 氯丁橡胶重型防化手套 防护头盔 高帮防护鞋 防化靴 防毒全面罩 规格型号 DL51208 C900SCBA SF2015 单位 数量 套 台 套 套 套 付 顶 双 双 套 设置地点 11 应急处理桶 C-SKFL31 P-200 D7.6×个 12 应急吸收棉 1.22 箱 13 14 15 16 氯丁橡胶重型防化手套 付 防冻型洗眼器 台 不锈钢立式洗眼器 台 防酸碱风镜 付 另外,……….消防站距公司生产区…….米。消防站配备干粉泡沫两用车和消防水车……部及其它消防装备。一旦公司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件,消防人员……分钟内即可到达协助救援。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及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安全评价报告和对公司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识别、排查的结论,按照分类、分级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内容的原则,确定公司相关场所或设施为危险目标。对危险目标实行社会级、公司级、车间和班组级三级管理和应急救援。

2.2.1系统固有风险分析

公司功能分区包括办公生活区、原料罐区、原料装卸区、主生产装置区、危化品仓库、产品库区、辅助生产区、公用工程设施等场所。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结合公司工艺流程和相关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及生

产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对公司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公司生产使用的主要危险化学品的主要特性见下表1、2。

表1 主要危险物质火灾、爆炸特性表 引燃温序号 名称 危规分类 熔点℃ 沸点℃ 闪点℃ 度℃ 1 2 3 4 5 6 7 丁二烯 苯乙烯 丙烯酸 十二硫醇 丙烯腈 氢氧化钠 第2.1类 第3.3类 第8.1类 第6.1类 第3.2类 第8.2类 -108.9 -30 14 -7 -83.6 -4.4 146 141 266-283 77.3 -78 34.4 50 87 -5 420 490 438 480 不燃 V% 2.0—11.5 1.1—6.1 2.4—8.0 2.8—28.0 险类别 甲A 乙A 乙B 丙A 甲B 丁 爆炸极限火灾危表2 物料毒性分级、侵入途径表

职业危害程度分级 有毒物质容许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 序号 物质名称 侵入途径 分级 危害程度 容许浓mg/m3 1 丁二烯 吸入 吸入、食入、2 苯乙烯 经皮吸收 吸入、食入、3 丙烯酸 经皮吸收 4 氢氧化钠 IV 轻度危害 (中国MAC)2 III 中度危害 (皮)60 皮15 III 中毒危害 (皮)50 皮100 II 高度危害 5 许浓度mg/m3 12.5 短时间接触容5 十二硫醇 吸入、食入 吸入、食入、 5 6 丙烯腈 经皮吸收 II 7

(1)原料装卸有害因素分析

卸车区所装卸的物料主要有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十二烷基硫醇。丁二烯属液化烃,暴露在空气中,遇明火或高温会燃烧爆炸。苯乙烯、丙烯酸和丙烯腈以液体状态存在,极易燃烧,其蒸汽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或明火有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

丙烯腈是有毒物质,丁二烯是高度危害毒性物质,它们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肾脏等造成危害,甚至危及生命。苯乙烯、丙烯酸是中度危害毒性物质,对人体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都有一定的危害。

原料卸车过程中,因软管或其它连接件连接不好,或因操作人员未严格遵守相关作业规定,有可能发生泄漏事件。泄露过程中,若有人员在场,可能发生中毒事件,若具备特定条件,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件。

(2)丁二烯罐区及输送过程危险性分析

丁二烯是甲A类火灾危险性物质,其储存装置及输送管道,一旦发生泄漏,遇明火或喷射式产生的静电火花,能引起火灾爆炸。

丁二烯化学活性很高,在氧或其它因素使丁二烯产生过氧化物,过氧化物自聚生成过氧化自聚物,自聚物受撞击或受热而迅速分解、自燃,引起丁二烯气体爆炸。过氧化物自聚物再受热,引发端基聚合生成端基聚合物,导致管道堵塞、设备胀破,造成大量丁二烯泄漏,有引发火灾爆炸、

的危险。

在丁二烯装卸、输送过程中会产生静电,若静电接地设施不良,造成静电积聚,静电放电产生火花,导致火灾、爆炸事件。另外,避雷设施不好,雷电放电会引发火灾、爆炸事件。

丁二烯是高度危害毒性物质。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造成危害,甚至危及生命。泄露过程中,若有人员在场,可能引起中毒事件。

(3)苯乙烯罐区及输送过程危险性分析

苯乙烯是乙A类易燃液体,能发生自聚反应,并释放大量热量,引起容器内温度、压力的急剧增长,导致储罐和管线堵塞,使管线、设备胀裂变形,造成苯乙烯泄漏,其蒸气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与氧化剂接触,可引起燃烧爆炸。

苯乙烯是中度危害毒性物质,对人体的神经、呼吸等系统造成一定的危害,泄露过程中,若有人员在场,可能引起中毒事件。

(4)丙烯腈罐区及输送过程危险性分析

本罐区所储存的物质有丙烯腈和十二烷基硫醇。丙烯腈为甲B类易燃液体,十二烷基硫醇为丙类易燃液体,一旦泄漏,遇明火或高温有火灾爆炸危险。

丙烯腈是有毒性物质,对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呼吸等器官造成危害,甚至危及生命。十二烷基硫醇是低度危害毒性物质,大量接触对人体也产生一定的危害,泄露过程中,若有人员在场,可能引起中毒事件。

(5)……产品生产危险性

………生产主要包括………….等工序。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品主要有: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十二烷基硫醇等。它们大多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特性。

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火灾、爆炸、危化品泄露、中毒窒息等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各工序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如下:

①……工序 (对该工序危险性进行分析) ② ……工序 (对该工序危险性进行分析) ③ ……工序 (对该工序危险性进行分析) (6)化学品仓库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化学品仓库有桶装的……、……、……、……等辅助原料和袋装……、……、……、等固体辅助原料。装卸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可引起火灾爆炸和中毒。

(7)锅炉装置运行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①锅炉用煤可燃烧,煤粉尘、CO、H2S、CmHn等都易燃、易爆,具有火灾爆炸的危险。锅炉属于特种设备,如果操作控制不好或安全设施失灵,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危险。

②锅炉运行过程产生的烟气主要有CO、CO2、H2S和SO2等危险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有害,甚至使人中毒死亡。

(8)变电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变电站装置有…kV配电站一座、…kW柴油发电机一台、干式变压器两台。供电系统自身有可燃性,易发生火灾事件。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有缺陷、设备管线发生静电、操作人员误操作时都可引起火灾。还存在人员触电危险。

(9)冷冻空分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制冷系统采用乙二醇作冷冻介质,乙二醇为可燃、可爆的低毒类粘稠

液体,遇明火、高热或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吸入或口服乙二醇可造成人体中毒。 (10)危害因素分布见下表。

重点部位主要危害因素分布表1

物质名称 主生产装置 丁二烯罐区 苯乙烯罐区 丙烯腈罐区 化学品仓库 装卸站 丁二烯 √ √ √ 苯乙烯 √ √ √ 丙烯腈 √ √ √ 丙烯酸 √ √ √ 氢氧化钠 √ √ 十二烷基硫醇 √ √ 重点部位主要危害因素分布表2

工序 火灾爆炸 危化品泄露 中毒窒息 压力容器爆炸 …工序 √ √ √ …工序 √ √ √ √ …工序 √ √ √ 卸车站 √ √ √ …罐区 √ √ √ √ …罐区 √ √ √ …罐区 √ √ √ 化学品仓库 √ √ √ 冷冻空分站 √ √ √ √ 变电站 √ 锅炉房 √ √ √ (11)危险化学品性质见附件2——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通过以上分析,我公司在生产运营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装置、设施、设备、重点部位及所使用的原料主要存在着火灾、爆炸、泄露、中毒等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对我公司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2.2.2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公司生产过程中由于管理原因可能会产生火灾、爆炸、危化品泄露、中毒窒息等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1)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可能性

①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设备存在缺陷或超压运行,易发生容器爆炸

事故,如反应釜、丁二烯储罐等。

②压力容器若安全阀、压力表失灵,可能造成容器憋压,引发容器爆炸事故,如锅炉、分汽包。

③生产或储存过程中丁二烯为甲类易燃气体,使用的储存容器以及相应的管道、阀门等加工制造、安装,若不符合标准要求,场所内通风不良导致气体积聚,一旦发生泄漏,遇明火或高热易引起火灾或爆炸事件。

④苯乙烯、丁二烯等物料,在管道、泵、阀门等设备内流动时,容易产生静电。若未采取静电接地措施,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遇导体放电,易产生静电火花,有引起火灾爆炸的危险。

⑤违章检修、违章操作、误操作,在作业过程中若有吸烟、动用明火、高温加热、静电或物体碰撞产生火花等都会形成明火,引燃易燃物质,发生火灾爆炸事件。

⑥原料运输车辆因故障、未落实安全防火措施、静电接地不好等而引发明火,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件。

⑦防爆区域为选用防爆电气设备或防爆等级不够,有可能产生明火而引发火灾、爆炸事件。

⑧进入防爆区人员未严格安全管理制度,穿戴易产生静电的化纤服装而产生静电火花,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件。

⑨危险作业场所,避雷设施不能覆盖整个应保护的装置和避雷引下线接地电阻超标,遇雷击时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件。

⑩供电装置、线路无避雷装置或避雷引下线对地电阻超标,遇雷击导致突发停电事件,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危险。变配电室若没有挡鼠板,门、窗、通风孔无钢纱网,配电室电缆入口未堵实等,有造成供电系统被动物

咬坏,引发短路、跳闸故障而突发停电,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危险。

(2)危化品泄露

①危化品储罐罐体或阀门、接口垫子老化等原因有引起泄漏的危险。 ②危化品输送过程中因管道裂缝、垫子老化或阀门关闭不严等其它原因有引起泄漏的危险。

③危化品储存装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设备存在缺陷或超压运行,有发生泄露的危险。

④与危化品储存装置、设施相关的安全装置失灵,有引起泄露的危险。 ⑤违章检修、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误操作等,有引起危化品泄露的危险。

⑥其它管理原因引起的危化品泄露。 (2)中毒和窒息

①原料储存区域或生产场所若有大量有毒物品泄漏,现场超过该物品允许浓度,可能发生中毒窒息事件。

②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未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冒然进入含有毒物质或缺氧的空间或容器内,有可能发生中毒窒息事件。

2.2.3风险评价

经过对危险有害物质及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针对公司生产工艺特点,将公司整个生产区作为安全评价单元进行评价,选用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方法(PHA):

(1)预先危险分析的能力; ①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害; ②鉴别产生危害的原因;

③估计事故出现时对人体及系统的影响;

④判定已识别的危险等级或列出事故后果的状况,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2)分析步骤以方块图表示如下: 了 解 系统分析系统分析危险因素事故类型 分析判断 危险 提出 (3)危险等级的划分

根据危险性的大小及其对系统破坏性的影响程度,一般将各类危险性划分为4个等级,见下表: 级别 危险程度 Ⅰ Ⅱ Ⅲ Ⅳ 安全的 临界的 危险的 可能导致的后果 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及系统破坏 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至于造成人员伤亡、系统损坏或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防范对策措施 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必须予灾难性的 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 (4)分析表

预先危险分析的结果,一般采用表格的形式。本评价采用预先危险分

析表通用格式。

系统:1 潜在事故 2 危险 因素 3 触发 事件 (1) 4 预先危险分析表(PHA) 发生 条件 5 触发 事件 (2) 6 事故 后果 7 危险 等级 8 制表单位 防范措施 9 表中:

1——所分析的对象

2——系统内可能发生的潜在危害种类 3——造成危害的危险因素或有害因素 4——产生危险因素或有害因素的原因 5——酿成危害的条件 6——产生条件的原因 7——可能导致的后果 8——危害等级

9——为消除或控制危害采取措施,其中包括对装置、人员操作等几个方面考虑

2.2.4危险性分析结果

主要危险分析表

潜在事故 事故危险因素事故类型 易燃、易爆物料(如丁火 灾 、 爆 炸 二烯、苯乙烯、丙烯腈等)泄漏发生化学火灾、爆炸;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主要危险源位置或部位及其故障 发生 条件 后果事故起因及触发事件 及危险等级 1 系统的有关设备、1化学管线的如下位置或部件故障: 1)易燃物料(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分离器、换热器、各种机泵等设备本体破裂或贮槽超装导致易燃易爆物料泄漏 2)管线(包括管道及其相关阀门、法兰等)破裂导致泄漏 3)系统的设备—阀火灾发生的条件: 燃、易爆物质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 A 物料泄漏原因 1设备质量与安装质量原因 1)采用的设备、管材、相关部件本身质量有缺欠 2)安装质量差 2 操作与维护原因 1)违章操作,物料超装溢出 2)维护管理不够,密封垫老化失效 事故物料人员A消除物料泄漏的措施 1)罐、塔、器、泵、阀、管线、风机等设备及其量关。对于进口设备要进行鉴定或检验,使其符合后果: 1严格控制设备质量及其安装质量 跑损、配套仪表要选用质量好的合格产品,并把好安装质伤亡、国家标准 停产、2)管道、容器等有关设施在投入使用前要按要求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危险Ⅱ~进行试压等检验 2装置区安装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 3加强维护、维修管理 1)对设备、管线、机泵、阀、仪表等要定期检查、保养、维修,保持完好状态 2)坚持巡回检查,发现泄漏问题及时处理 报警器以及液位—压力—温度联锁仪表(或报警)防范措施 等)贮槽、反应釜、1)易等级: 3)对安全阀、高低液位报警器、可燃气泄露检测发生物理爆炸;电门—法兰—仪表连接密封处失效致使泄漏 2)点火源等激发足量 3)易燃物质遇明火 Ⅳ级 等安全附件或设施应特别注意经常检查和维护,保持完好状态 4严格工艺纪律 严格要求职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杜绝“三违”,严守工艺纪律,防止设备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 气火灾 2 系统中的压力容3 低压配电装置、电缆等以及各种机泵(包括配套的启动柜)、电力输送线等电负荷过载或发生短路、漏电 1 系统的有关设备、管线的如下位置或部件的故障: 1)易燃物料(丁二易燃、易爆物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等)贮槽、反应釜、种机泵等设备本体破裂处或贮槽超装导致易燃易爆物料泄漏 2)管线(包括管道及其相关阀门、法兰等)破裂导致泄漏 3)系统的设备—阀门—法兰—仪表连接密封处失效致使泄漏 2 系统中的压力容器、设备与管道超压 3 低压配电装置、电缆等以及各种机泵、括配套的启动柜)、电力输送线等电负荷过载或发生短路、漏电 易燃、火 灾 、 爆 炸 易爆物丁二管线的如下位置或1)易燃物料(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分离器、换热器、各种机泵等设备本体器、设备与管道超压 够能1化学火灾发生的条件: 1)易燃、易爆物质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 2)点火源等激发足够能量 3)易燃物质遇明火 C 超压发生的原因 1 设计与制造、安装原因 1)设计非标压力容选用设备失误,安全附件的设计缺失或选用失误 事故C防止物理爆炸发生的措施 B点火源产生原因 1、明火 1)点火吸烟 2)抢修、检修时违章动火、焊接时未按“十不烧”及有关规定动火 3)外来人员带入火种 4)其它火源,如风机、电动机等不洁,轴承冒烟着火 5)电缆着火 2、火花 1)穿带钉皮鞋 2)击打设备、管道产生撞击火花 3)电器火花 4)静电放电 5)雷击 3、其它 事故后果: 物料跑损、人员伤亡、停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危险等级: Ⅱ~Ⅳ级 B控制与消除火源 1)严禁吸烟、携带火种、穿带钉鞋等进入易燃易爆区 2)动火必须严格按动火手续办理动火证,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3)按规定要求,在易燃易爆场所选用防爆电器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保持其完好状态 4)使用青铜或镀铜工具,严禁钢质工具敲打、撞击、抛掷 5)按规定要求采取防静电措施,安装避雷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测,保证完好 6)严禁未经允许的机动车辆进入防爆区,进入生产场所的机动车辆必须配戴完好的阻火器 7)设备的转动部位要保持清洁,防止杂物等因磨擦燃烧 8)电缆购置、敷设要按国家规定保证质量 9)在装置周围适当位置张贴防火、防爆警示牌 料(如:分离器、换热器、各烯、苯乙烯、丙烯腈火 灾 、 爆 炸 等泄漏发生化学火灾、爆炸;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发生物理爆炸;电气火灾 起重机的电动机(包1 系统的有关设备、2物理性爆炸发生的后果: 1严格控制设备质量及其安装质量 设备、1)在压力设备与压力管道的设计和选用设备正确管道物料人员的前提下,非标设备的制作要严把质量关,还要把2)管道、容器等有关设施在投入使用前要按要求3)在安全附件的设计和选用正确的前提下,施工破坏,好设备与管道的安装质量关 跑损、进行试压等检验 料(如:部件的故障: 烯、苯乙烯、丙烯腈等)泄条件: 器及压力管道失误或容器的实等)贮槽、反应釜、压力漏发生化学火灾、爆炸;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发生物理爆炸;电破裂处或贮槽超装导致易燃易爆物料泄漏 2)管线(包括管道及其相关阀门、法兰等)破裂导致泄漏 3)系统的设备—阀门—法兰—仪表连接密封处失效致使泄漏 器、设备与管道超压,如废热锅炉等 3 低压配电装置、电缆等以及各种机泵、起重机的电动机(包括配套的启动柜)、电力输送线等电负荷过载或发生短路、漏电 1 系统的有关设备、管线的如下位置或部件的故障: 1)易燃物料(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等)贮槽、反应釜、分离器、换热器、各种机泵等设备本体破裂处或贮槽超装导致易燃易爆物料泄漏 2)管线(包括管道及其相关阀门、法兰等)破裂导致泄漏 3)系统的设备—阀门—法兰—仪表连接密封处失效致使泄漏 2 系统中的压力容器、设备与管道超压 3 低压配电装置、电缆等以及各种机泵、起重机的电动机(包括配套的启动柜)、电力输送线等电负荷过载或发生短路、际压力超过自身的设计压力 2)非标压力设备的制造质量差 3)设备安装、特别是压力管线的施工安装质量差 2 操作与维护原因 1)操作控制失误或超压 2)设备、管道被腐蚀,器壁厚度减薄,承受压力能力下降(未定时检测) 3)监控仪表失灵 伤亡、安装时要选用质量好的合格产品,并把好安装质量停产、关 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2加强维护、维修管理 1)加强对压力设备、压力管道的管理,定期检查、鉴定,加强保养、维护,防止锈蚀、腐蚀 2)坚持巡回检查,如工艺监控仪表失灵要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 3)对安全阀、高低液位报警器、可燃气泄露检测等安全附件或设施应特别注意经常检查和维护,保持完好状态 3严格工艺纪律 严格要求职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杜绝“三违”,严守工艺纪律,防止超温、超压、超负荷的状况发生 4严防车辆行驶时撞坏设备和管线 违章操作,致使超温、危险Ⅱ~Ⅳ级 等级: 报警器以及液位—压力—温度联锁仪表(或报警)气火灾 2 系统中的压力容D电气火灾发生原因 1 设计与安装原因 1)电气设计存在缺陷,或其它原因使负荷过截、引起电气设3电气火灾发生的条件: 1)电缆过热使电缆着火 2)外部火源引燃电缆 备与电缆发热 2)电气设备、材质选用不当,质量差 3)电气设备与电缆4)安装施工质量不好,电缆接头不好,接头材料选择不当,5)电缆沟被车辆压坏,造成套管破裂损坏,潮湿(或积水)引起短路 6)电气设备与电缆隔热、散热不良 7)引出线间距过小 8)孔洞缺少封堵,其他部位的火灾从孔洞蔓延进入 2 维护原因 电气设备与电缆绝事故后果: 电气设备、设施遭到人员伤亡,停产,严重经济损失 危险等级: Ⅱ~Ⅲ级 D防止电气火灾的安全防范措施: 1)避免电气系统超负荷运行的情况发生,首先要设计、计算正确,其次在生产运行中应监视各种电气仪表,发现异常状况及时分析和处理,严禁电负荷过载运行 2)选择质量好的电气设备、电缆(在易燃易爆的生产区域和重要电源回路,应选用阻燃电缆或耐火型电缆) 3)运输、安装及运行过程中要避免电气设备、电缆受损 4)按规范要求安装电气设备、电缆及其他电气线路,并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保持完好状态 5)采用电缆防火封堵设计,电缆沟内要防止油类等易燃物渗漏入内 6)电缆接头区域采取防火措施 7)运行中及时清扫电气设备、电缆上积聚的易燃物 8)对配电间的孔洞严实封堵,避免小动物窜进、破坏电气设施与电缆而导致短路、漏电发生 9)加强管理,杜绝高温物体和外来火种接触电气设备、电缆 易燃、易爆物料(如: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火 灾 、 爆 炸 等)泄漏发生化学火灾、爆炸;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发生物理爆炸;电气火灾 在运输、安装中受损 损坏,接头氧化、脱焊发热 造成漏电 缘老化,发生短路与漏电致使产生热能 1 物料泄漏原因与火灾、爆炸项的A、C条相同 2 安全设施缺欠 1)在可能的有毒物1严格控制设备及其安装质量,消除泄漏可能性,同火灾、爆炸项中的防范措施A、C条 2严防车辆行驶时撞坏管线 3泄漏后应采取相应措施 1)查明泄漏源点,切断相关阀门,消除泄漏源,事故后果: 物料跑损、导致人员中毒、窒息 危险等级: Ⅱ~Ⅲ级 及时报告 2)如泄漏量大,应疏散有关人员至安全处 4定期检修、维护保养,保持设备的完好状态;检修时,要彻底清洗干净;并检测有毒物质浓度、氧含量,合格后方可作业,并要有人现场监护和抢救后备措施,作业人员要穿戴好防护用具 5在特殊场合下(如在有毒场所抢救、急救等),要有应急预案,抢救时要正确佩戴好相应的防毒过滤器或空气呼吸器,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以防抢救时受到伤害 6组织管理措施 1)加强对生产装置的巡回检查,及时发现跑、冒、滴、漏等情况并采取采取相应措施 2)教育、培训职工掌握有关毒物的毒性、预防中毒窒息的方法以及中毒窒息后如何急救 3)要求职工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4)设立危险、有毒、窒息性标志 5)设立急救点(配备相应的急救药品、器材、洗眼器) 6)培训医务人员对中毒、窒息等急救处理能力 丁二1)有1 泄漏位置或部位与火灾、爆炸项的1、2相同 2检修时对罐、釜、器、阀、泵、管等中的有毒、窒息性物料未彻底清扫排净而扩散到工作场所 3、在容器内作业时缺氧 毒物料超过容许浓度 2)毒物摄入、浸入体内 3)缺氧 场所无(或失效)相应的防毒过滤器、空气呼吸器或其它防护用品 2)通风设施发生故障,通风不良 3 安全教育不足 1)缺乏对泄漏出来物料的危险、危害特性及其应急预防方法的知识 2)安全意识差,不戴防护用品 3)在有毒或窒息(缺氧)场所作业时无人监护 4 应急救护不当 烯、丙烯腈、丙烯酸、叔中 毒/ 窒 息 丁基过氧化氢、氮气等有毒、窒息性气体泄漏引起中毒、窒息事故 2.2.5 危险目标的确定

通过以上对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得出,………公司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中毒窒息等。火灾、爆炸危险等级为…级,危险化学品泄漏、中毒窒息危险等级为…级。火灾爆炸危险最大的部位依次是……;中毒危险最大的部位是……,危险化学品泄漏风险最大的部位是……。

因此,可以确定……为第一危险目标,……为第二危险目标。防护目标见附件3--公司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及分布图.

2.2.6对周边的影响

(1)火灾产生的热辐射伤害:

热辐射不同入射通量造成的损失见下表:

入射通量(kw/㎡) 37.5 25 对设备的损害 操作设备全部破坏 在无火焰、长时间的辐射下木材燃的最小能量 有火焰时,塑料熔化的最小能量 对人的损害 10秒、1%死亡,1分钟、100%死亡。 10秒、重大损伤,1分钟、100%死亡。 12.5 4.0 1.6 10秒、共度烧伤,1分钟、1%烧伤。 20秒以上感觉痛、未必起泡。 长期辐射无不舒服。 (2)爆炸冲击波的影响

A、超压对人员伤亡情况入下表:

超压(bar) >0.75 0.45~0.75 0.25~0.45 0.1~0.25 <0.1 对人的损坏 当场死亡 重伤 中伤 轻伤 安全

B、超压对建筑物的损害情况如下表:

超压p﹝bar﹞ ﹥0.76 对建筑物的影响 房屋倒塌 0.50~076 0.30~0.50 0.12~0.30 0.02~0.12 <0.02 门窗全部破坏 门窗大部分破坏 门窗部分破坏 玻璃窗破坏 基本无破坏

C、泄漏引起喷火所危害的距离:

入射通量﹝kw/㎡﹞ 4 12.5 37.5 距 离(米) 189.2 157.8 126.7 D、超压危及距离:

超压(MPa) 0.1 0.3 0.5 距 离(米) 290.8 245.3 233.5

如果1,3丁二烯储罐区泄漏后发生喷火、池火及内火爆炸的可能,在泄漏孔经为50mm至20mm的事件下,事件火灾引起的热辐射最远将波及下风向189.20米处,爆炸超压影响最远达290.80米。

公司周边单位和居民区距危险区域均在……米以上,当公司发生突发事件,对周边单位和居民无大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后,存在的风

险是可以接受的。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下设的应急办公室、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置组、现场指挥部、专家组共同构成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现场指挥部下设: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警戒疏散保卫组、后勤保障组。

应急组织体系网络图见下图。

应急组织体系网络图

抢 险 救 3.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2.1应急组织机构

医疗救警戒保卫后调勤查保及障应 急 办 公 室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企业主要负责人 现场指挥部 总指挥: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 专家组 事故3.2.1.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公司副总经理任副组长。总经理不在公司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副总经理担任。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由生产、企划、设备、行政、采购、财务科、技术、安全、工会等部门组成。

3.2.1.2应急办公室

应急办公室设在安全部,成员由安全部人员组成,安全部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

3.2.1.3现场指挥部

现场指挥部是由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派的机构。现场指挥部总指挥由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定。现场指挥部下设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警戒疏散保卫组、后勤保障组。

a)抢险救援组,由生产科车间各岗位人员、设备科维修人员、保卫及志愿消防队人员组成,车间主任任组长。

b)医疗救护组,由行政、生产、质检人员组成,由质检负责人任组长。 c)警戒疏散保卫组,由生产、保卫及各部门人员组成,由生产班长任组长。

d)后勤保障组,由生产、行政、采购、技术、企划、财务、安全等人员组成,由行政主管任组长。

3.2.1.4专家组

由公司技术、安全、生产、设备、采购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由公司技术负责人兼任组长。

3.2.1.5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置组

由公司领导及技术、安全、行政、财务、企划、工会人员及相关部门

负责人组成,由行政负责人任组长。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及联系方式见附件4——公司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组成及通讯联络电话)。

3.2.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3.2.2.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a)发布、实施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应急救援预案落实、执行; b)负责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资源的配置以及应急队伍的调动; c)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d)发生事故时发出和解除事故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e)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f)根据情况临时指定现场指挥员;

g)组织协调应急资源和各专业应急救援小组实施救援行动;

h)负责应急事件信息的上报,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求救请求;

i)接收政府及上级应急救援指令和调动;

j)负责保护事件现场,组织事件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3.2.2.2应急办公室职责

a) 组织制定、修订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计划,并定期组织演练;

b)负责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应急值班,并负责值班记录和现场处置总结的审核;

c)接受应急事件的报告,跟踪事件发展动态,及时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

d)根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令,及时与外部救援机构或相关部门联络,请求援助;

e)及时向安监、消防、公安、环保等政府有关部门及友邻单位报告事故情况;

f)告知外援人员事故情况、救援机构分布情况和相关注意事项; g)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新闻发言和上报材料的起草工作。

3.2.2.3现场指挥部职责

a)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令,负责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b)正确组织指挥有关专业救援小组,有效展开工作和组织人员的调配; c)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针对事态发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应急抢险方案;

d)分析事故发展变化情况,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

e)根据先救人、后疏散物资和事故处置等具体任务的需要有计划、适时准确地向事故现场调集力量;

f)组织好本单位志愿消防队与外部救援力量协同作战紧密配合; g) 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事故情况,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处置完毕后,应急终止。

3.2.2.4专家组职责:

a)对于复杂的、无预案或预案失效、现场处置发生异常等事故,与现场指挥部一起研究确定临时救援方案;

b)进行现场救援指导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c)分析诊断事故表现、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制定初步防控措施,及时报告指挥部;

d)参与总结事故原因分析、调查,制定预防措施; e)落实有关安全措施,保证事故现场无任何安全隐患; f)及时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情况。

3.2.2.5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置组职责:

a)收集、整理应急处置过程的有关资料,协助事故调查部门调查事故原因;

b)与有关保险机构联系,做好相关理赔工作; c)总结事故经验教训,提出类似事故的防范措施; d)做好相关人员的思想工作,维护公司的稳定;

e)查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f)确定生产安全事故的性质和责任者;

g)提出对生产安全事故有关责任部门或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和提出防范措施的建议;

h)向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提交调查组全体成员签名的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书,若调查组成员有不同意见的,应当具体注明;

i)全力配合上级安监部门对公司生产安全事故进行的调查工作。 j)事故救援结束时,清消现场,确认现场安全状态,及时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

k)负责受害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3.2.2.6现场指挥部下设小组职责

(1)抢险救援组:

a)按照现场指挥部的指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大,与周围其它设施、装置、设备进行隔离,切断物料来源;

b)明确施救方法和抢救目标,根据事故性质和指挥部指令实施救援; c)根据指令启动消防系统(如消防泵、消防泡沫装置等),确保消防系统运行良好;

d)明确着火源、泄漏源、着火原因、泄漏原因,泄露、着火物料特性和施救目标,选择扑救火灾方法及堵漏方法,尽快实施救援;

e)察看火势及泄漏情况,及时对相邻设备或设施采取冷却降温及其他相关保护措施;

f) 配合外部救援力量,提供各种应急救援信息,协助救援;

g)服从现场指挥部的命令,及时掌握事故动态,及时向现场指挥部报告应急救援抢险情况;

h)本着“安全第一、以救人为先”的原则开展各项救援工作; i)按照指令做好其它应急救援工作。 (2)医疗救护组:

a)熟悉掌握相关救护和自我防护知识,准备好应急救护器材; b)尽快查找受害人员,使其脱离危险区域,开展现场施救;

c)判断受害人被伤害的严重程度,采用相应方法及时施救,同时拨打120电话求救;

d)及时向现场指挥部报告受伤害人员的数量、受害程度、抢救情况等。 (3)警戒疏散保卫组:

a)明确事故地点及性质,划定警戒区域,设立警戒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维护现场秩序;

b) 察看风向,确定疏散人员、疏散方向、疏散路线及地点,尽快疏散无关人员;

c)及时向现场指挥部报告区域警戒和人员疏散情况;

d)划定人流、车流、物流路线,保证救援人员、车辆、物资路线畅通无阻,引导外来救援人员、车辆按规定路线进入事故现场;

e)看管好救援物资及其它物品,防止丢失。 (4)后勤保障组:

a) 在现场指挥部的指挥下,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以及通讯畅通,确保抢险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b)做好相关物资、器械、车辆的洗消、整理和回收工作。 c)及时了解事故情况和救援情况,并及时传递相关信息; d)根据现场指挥部的指令,及时联络增补人员; e)及时了解事故情况,随时向现场指挥部报告。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危险源的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4.1.1.1技术措施

a)每年对防雷防静电设施进行春秋两次检测; b)可燃气体报警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始终保持良好; c)各类设备、设施、器材及其安全附件定期检测、校验。

4.1.1.2管理措施

a)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制度; b)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台帐、档案;

c)制定设备、设施检查、维护、保养和报废制度,保证设备、设施的完好率;

d)制定切实可行的隐患查改制度,反对“三违”现象; e)加大各类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 f)加强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人员的整体能力。

4.1.2危险源的预防措施

4.1.2.1火灾、爆炸预防措施

a)防爆区域的设施、设备达到防爆要求,导静电装置要完好有效; b)防爆区域的施工作业工具达到防爆要求,防止撞击火花的产生; c)防止储存设施、管道、阀门渗漏,产生可燃爆炸气体; d)对火灾报警器、可燃气体报警器、视频监控系统定期校正;

e)加强进入防火防爆区域人员、车辆的烟火管制; f)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巡回检查,及时排除隐患; g)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h) 始终保持去事故池的管道畅通。 4.1.2.2苯乙烯等易燃液体泄漏预防措施 a)加强储罐、阀门检维修,严密封堵防火堤; b)定期对物料管道进行打压检测; c)用专用仪器加强现场监测;

d)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巡回检查,及时排除隐患;

e) 现场配备足够的应急防护装备、器材及应急药品等防护器材。 f)加强应急演练,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g)定期检查罐区防火堤出口,确保出口阀门保持关闭; h) 重要位置设置收集桶和吸收棉以便于收集; i)始终保持去事故池的管道畅通。

4.1.2.3丁二烯泄漏预防措施

a)丁二烯设备、设施、管道定期维护保养、按规定定期检测; b)严格现场管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c)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巡回检查,及时排除隐患;

d)现场配备足够的应急防护装备、器材及应急药品等防护器材; e)加强应急演练,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f)定期检查罐区防火堤出口,确保出口阀门保持关闭; g) 始终保持去事故池的管道畅通。

4.1.2.4丙烯酸、液碱泄漏(强腐蚀液体)预防措施

a)对储存、使用该类物料的容器、设备及管道要定期检查维护,避免因长时间腐蚀导致壁厚变薄而泄漏;

b)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预防介质溅出; c)加强各类检查,及时排除隐患;

d)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e) 储存区设置围堰,其它区域一旦泄漏应尽快围堵,尽快收集; f) 重要位置设置收集桶和吸收棉以便于收集; g)始终保持去事故池的管道畅通。 4.1.2.5中毒窒息预防措施

a)加强储罐、阀门检维修,严密防范物料泄漏; b)定期对物料管道进行打压检测;

c)进入容器设备内作业时要置换经检测合格,并落实相关安全措施,办理作业证;

d)严格操作规程,杜绝违章行为;

e)加强巡回检查,及时消除泄漏源; f)加强现场通风,定期对作业现场实施检测;

g)加强应急演练,相关人员熟练防范中毒窒息操作技术。

4.2预警行动 4.2.1预警条件

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将预警由低到高分为三级(现场级)预警、二级(企业级)预警、一级(社会级)预警。

4.2.1.1三级(现场级)预警

a)发现突发事件并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时,根据安全生产事故分级(见附件11),判定事件危险情况,可能造成三级事件产生的影响时,由现场相关部门所做的相应预警;

b)企业周边相邻单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可能波及本单位并造成三级事件造成的影响时,由企业相关部门告知现场部门所做的相应预警;

c)接收到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预警通知时,可能对企业造成三级事件造成的影响时,由企业相关部门告知现场部门所做的相应预警。

4.2.1.2二级(企业级)预警

a)发生安全事件时,超出现场控制能力,根据安全生产事故分级(见附件11),可能造成二级事件产生的影响时,而做出的相应预警;

b) 企业周边相邻单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可能波及本单位并造成二级事件造成的影响时,由企业相关部门所做出的相应预警;

c) 接收到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预警通知时,可能对企业造成二级事件造成的影响时,由企业相关部门所做出的相应预警。

4.2.1.3一级(社会级)预警

a) 发生安全事件时,超出企业控制能力,根据安全生产事故分级(见附件11),可能造成一级事件产生的影响时,而做出的相应预警;

b) 企业周边相邻单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可能波及本单位并造成一级事件造成的影响时,超出企业控制能力,而做出的相应预警;

c)接收到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预警通知时,可能对企业造成一级事件造成的影响时,超出企业控制能力,而做出的相应预警。

4.2.2预警方式、方法

当监控系统、巡查人员、现场作业人员及其他人员发现安全事件发生时,采用对讲机、固定电话或手机及时逐级上报事件信息,特殊情况下,可直接报告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根据事件发生的危害程度,确定响应的预警等级。

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根据各级汇报结果,进行以下预警: a)符合本预案启动条件时,立即发出启动本预案的指令;

b)指令相关单位部门做好现场应急处置,并通知公司其他职能部门进入预警状态;

c)指令相关单位部门采取防范措施,并连续跟踪事态发展。

4.2.3预警信息发布程序

公司应急办公室和公司相关部门应通过以下途径获取预警信息: a)当地政府部门公开发布的预警信息;

b)各单位获取并上报当地政府部门的预警信息; c)当地政府部门向公司应急办公室告知的预警信息;

d)对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经风险评估得出的事件发展趋势报告。

e)信息发布具体方式:

①现场报警器(高音喇叭)发出声音报警; ②网络通报:在公司内网上发布通知;

③电话通报:由公司应急办公室固定电话或手机方式通知、通报。

4.2.4预警解除

险情得到控制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宣布应急解除。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4.3.1信息报告处置流程图

信息报告处置流程图

判定事件情况,第一时间内赶往现场,展开救援 电话 报告 公司应急救援领 车间主任和副主报当地政府部门 事件 导小组组长: 现场指挥部总现场应急救援办 当面 电话 任 电话 电话 应急办公室主 电话 …… ; 电话 指挥: 第一 当日报市安监局 公司应急救援领任:…… …… ; 及其他部门 发现 报告 值 班 报告(白) 报告 通知 要求 1 小时内 报告 导 小 组 组 报告 副现场指挥部副人 班长 长:…… 到达现场,展总指挥: 电话 开救援行动 ……; 值班室 报告(夜) 电话 报告 专家组:要求1 小时内到达现场,展开救援行动 关闭相应阀门 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展开事故救援行动 判定事件危险情况,按要求报告上级,协助救援 要求1小时内到达现场,按要求展开事故救援行动 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置组:要求1小时内到达现场,展开救援行动 根据事件情况,批准启动公司专项预案或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判定是否请求外部救援支持。 4.3.3信息报告与通知

4.3.3.1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

a)当发生突发事件后,发现人员应逐级将事件情况报告现场指挥部总指挥,现场指挥部总指挥立即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并通知应急办公室、专家组及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置组。如有特殊情况,发现人员可直接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按应急救援工作原则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救援预案施救;

b)当事件升级为社会级及可能发生重大影响时,经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批准后,及时向周边单位发出警报及具体要求,由总经理助理负责接受有关新闻单位、媒体采访,通报事件情况。

4.3.3.2 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

保卫值班室:……… 生产控制室:……

4.3.3.3公司内部重要人员及外部相关单位联系方式

(1) 内部电话 序号 单位(姓名) 1 2 3 4 5

电话号码 序号 单位(姓名) 6 7 8 9 10 电话号码 (2) 外部电话 序号 1 2 3 4 5 6 单位(姓名) 政府 …消防站 区安监局 区环保局 区质检局 市安监局 电话号码 序号 7 单位(姓名) 市质检局 市环保局 市应急救援中心 急救中心 消防救援 电话号码 120 119 8 9 10 11 12 (3)其它单位及个人通讯联络电话见附件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组成及通讯联络电话。

4.3.4信息上报

凡发生三级以上的事件,公司在事件发生后立即将事件情况报当地政府部门,并同时报市应急办、市安监局等。事件报告内容如下:

a)事件发生单位概况,发生时间地点以及事件现场情况; b) 事件的简要经过; c)已经采取的措施;

d)事件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e)其他应报告的情况;

f)事件报告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发生三级事件时,当班班长任现场指挥员,在启动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的同时,立即逐级上报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4.3.5信息传递

当发生事件且波及周边单位时,由应急办公室及时以高音喇叭和电话的形式通知周边单位和相关部门,通知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和严重程度,并根据事件情况请求周边单位及相关部门的支援。周边单位和相关部门联系方式见附件4。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5.1.1三级响应

发生三级预警事件时,事件现场第一发现人立即报告当班班长,当班班长现场确认后立即启动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现场救援人员按照当班班长的指令展开救援行动,同时,当班班长及时将事件发生情况逐级上报到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5.1.2二级响应

发生二级预警事件时,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公司综合应急救援预案或专项预案,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并指定现场指挥员,负责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工作。同时,向周边单位及相关部门发出救援请求。

5.1.3一级响应

发生一级预警事件时,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立即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的同时,及时向当地政府部门应急救援办、市安监局及有关部门和友邻企业通报,请求应急救援及应急响应。启动应急救援及响应,应注意:

a)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疏散邻近单位、周边群众、过往车辆和人群;及时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医院等取得联系,展开应急救援;

b)立即通报全体员工,启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并按照疏散、撤离方案做好疏散、撤离工作。

5.2响应程序

5.2.1应急指挥

a)发生三级事件时,由当班班长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并行使指挥权; b)发生二级事件时,由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行负责全面指挥,并授权现场指挥部行使现场指挥权;

c)发生一级事件时,在上级主管部门应急办、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前,由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行使指挥权,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后,由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向上级应急指挥领导汇报事件相关情况,并将总指挥权移交给相关领导。

5.2.2应急行动及响应程序 应急行动及响应程序见下图:

应急响应程序图

信息发布程序

三级现场处置方案 事故升级响应 二级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及各种专项预案 事故升级响应 事 故 报 警 当班班长 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及副总指挥 报告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及副总指挥 应急办公室 专家组 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置组 报告 1、 ……区 2、 市安监局 3、 市应急办 一级区事故预案及市政府综合预案 否 否 处置是否成功 处置是否成功

是 是

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 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 5.2.2.1三级应急行动

a)发生三级安全事件时,事件第一发现人立刻报告当班班长,并利用现场器材进行先期处置;

b)当班班长接到报警后,根据事件发生情况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并行使现场指挥职责,指挥各类救援人员展开救援工作;

c)当班班长接到事件报警后,应及时报告现场指挥部;

d)若三级应急行动不能控制险情,应立即报告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启动二级应急行动。

5.2.2.2二级应急行动

a)发生二级安全事件且超出现场控制能力时,上报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公司综合应急预案或专项预案,并迅速赶往现场,负责全面指挥工作,并授权现场指挥部行使现场指挥权;

b)应急办公室根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令,拨打相关单位、部门电话进行事件信息告知及请求应急支援;

c)专家组查看现场分析诊断事件起因,报告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协助制定救援方案;

d)警戒保卫疏散组根据确定的警戒区,拉起警戒线,对事件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交通疏散。做好有关区域员工的情绪稳定工作,维护好现场秩序;

e) 抢险救援组在保证人身安全条件下,按应急处置程序进行先期抢险处置,并开展消防救援工作;

f)后勤保障组组织调动、协调内、外部应急救援物资,运往现场;

g)医疗救护组进行现场救护,如有需要立即送伤员至医院;

h)二级应急行动不能控制险情,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立即报告政府及相关部门,并启动一级应急行动。

5.2.2.3一级应急行动

a)发生一级安全事件且超出企业控制能力时,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按企业综合应急预案及专项预案进行前期指挥救援,同时,立即上报上级政府、应急救援办、安监局等相关部门,请求应急支援,支援部门到达后,听从支援部门指令开展救援;

b)应急办公室根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令,拨打相关单位、部门电话进行事件信息告知及请求应急支援;

c)专家组查看现场分析诊断事件起因,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协助制定救援方案;

d)警戒保卫疏散组划定警戒区,将内外部无关人员、车辆疏散至安全地点。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救援车辆。做好有关区域员工的情绪稳定工作,维护好现场秩序;

e)后勤保障组组织调动、协调内、外部应急救援物资,运往现场; f)抢险救援组在保证人身安全条件下,按应急处置程序进行先期抢险处置;并按照应急救援程序开展消防救援工作;

g)医疗救护组进行现场救护,如有需要立即送伤员至医院。 5.2.3应急救援注意事项

a)参加救援的人员必须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未经批准不得单独行动;

b)进入现场必须佩带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及器具; c)禁带火种进入现场; d)汇报请示用语要简洁明了。

5.3应急结束

5.3.1应急终止

事件得到完全控制后,现场指挥部认真分析事件现场情况,确认事件现场已处于安全状态,对相关人员和周边地区不会在造成危害,上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确认后宣布应急终止。确定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并确定下列条件满足时,方可下达应急终止指令:

a)政府应急程序结束; b)伤亡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c)环境污染得到控制; d)损失控制在最小; e)社会影响减到最小。

5.3.2事故上报

发生一、二级事件,事件发生后,应及时向当地政府部门及其他管理部门报告。

5.3.3事故处理

发生三级事件,由公司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置组调查处理,处理情况报上级主管部门;发生一、二级事件,公司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置组协助上级事故调查组调查处理。事件发生单位要如实向事故调查组提供一切必要资料。

5.3.4救援总结

应急终止后,应急救援办公室组织编写应急救援总结,并上报存档,总结内容如下:

a)事件情况,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波及范围、损失、人员伤亡情况、初步原因;

b)应急处置过程及处置过程所动用的应急资源; c)处置过程遇到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训; d)预案体系、组织体系的运行情况和建议。

6、信息发布 6.1信息发布部门

应急办公室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负责对外发布事故信息。

6.2发布原则

在信息发布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内容详实、及时准确。

6.3发布形式

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提供新闻稿件等。

信息发布流程如图示:

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置组应急救援指挥部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 接受记者采访 应急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向媒体提供新闻 7、后期处置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所引起的污染、及后果进行解决处理。与此同时,公司技术、设备等相关部门要配合生产部门尽快解决恢复生产相关事项。

公司建有……m3事故处理池一座,日处理能力……m3污水处理站1座,满足了污染物及消防用水量的处置,污染物收集后,能经污水处理站处理的,要严格处理直至达标排放。内部不能处理的,联系相关部门按相关要求妥善解决。做好应急救援结束的现场洗消工作,建立专门洗消区域,对应急救援相关人员及应急救援物资、器材进行彻底洗消,洗消处理后的水不能直接排放,应收集后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同时邀请环保部门对应急救援结束后的各项环境指标进行检测,确保无任何环境隐患。

对不具备安全条件的生产装置和设施尽快安排更新维护处理,直至达到安全生产条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置组配合上级主管部门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对伤亡人员家属实施安抚或赔偿。

所有应急救援及善后工作结束后,公司及时组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相关人员对公司的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评审,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估,找出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不足和缺点,然后对应急救援能力进行加大投入,以提高公司的应急救援能力,同时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以便更加适应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

8、保障措施 8.1通信与信息保障

8.1.1通讯系统与通讯方式

a)内部电话通讯;

b)对讲机通讯(生产现场);

c)移动手机通讯(防爆场所禁止使用)。

8.1.2联系方式(见附件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组成及通讯联络

电话)。

8.2应急队伍保障

8.2.1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见附件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组成

及通讯联络电话)。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由具体负责人定期检查保养、标定检测,在应急预案、预案演练使用过的及时恢复原功能并备案(见附件5--应急救援装备物资一览表)。

8.4经费保障

8.4.1应急专项经费来源

应急经费有公司领导审批后,公司财务支付,并列支到当年度的安全生产费用。

8.4.2使用范围、金额数量

应急救援专项经费只能用于应急救援紧急费用支出,使用支出金额按照实际情况经公司领导批准而定。

8.4.3应急救援经费监督和保障措施

a)费用监督由公司财务部门按照财务管理制度进行监督; b)专款专用,禁止挪作他用;

c)出现事故时,财务部门经公司领导同意后,必须无条件提供应急救

援专项费用。

8.5其他保障

8.5.1交通运输保障

交通运输车辆人员有公司行政人力资源部门提供,并保证在应急救援状态下交通工具完好有效。

8.5.2治安、技术保障

a)应急状态下的治安警卫有保卫科负责,在紧急状态下,亦可联系当地公安部门帮助;

b)技术支持有技术、设备等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及政府派出的专家技术人员。

9、培训与演练 9.1应急培训

公司事故应急队伍分三个层次开展培训。

9.1.1班组级

班组级是及时处理事故、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事故及早发现、及时上报的关键,一般危险事故在这一层次上能够及时处理而避免,对班组职工开展事故急救处理培训非常重要。每季开展一次,培训内容:

a)针对工序(或岗位)可能发生的事故,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进行紧急处置、避险、报警的方法;

b)针对工序(或岗位)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类别,现场进行紧急救护方法; c)针对工序(或岗位)可能发生的事故,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和

避免事故扩大化;

d)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应急救援必须使用的防护装备,学会使用方法; e)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学习消防器材和各类设备的使用方法; f)掌握各单位存在危险化学品特性、健康危害、危险性、急救方法;

9.1.2部门-车间级

以公司现场指挥部为核心,各成员能够熟练使用现场装备、设施等对事故进行有效控制。它是现场指挥部与车间、班组级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是事故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的关键。每年进行二次,培训内容:

a)包括班组级培训所有内容;

b)掌握应急救援预案,事故时按照预案有条不紊地组织应急救援; c)针对生产实际情况,熟悉如何有效控制事故,避免事故失控和扩大化; d)针对可能需要启动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时,各部门应采取的各类响应措施(如组织大规模人员疏散、撤离,警戒、隔离、向公司报警等);

e)如何启动部门级应急救援响应程序; f)事故控制及洗消方法。

9.1.3公司级

各单位日常工作把应急救援中各自应承担的职责纳入工作考核内容,定期检查改进。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内容:

a)学习班组级、车间级的所有内容;

b)熟悉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单位如何进行详细报警,应急救援办相关部门如何接事故警报;

c)如何启动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程序;

d)各单位依据应急救援的职责和分工开展工作; e)组织应急物资的调运;

f)申请外部救援力量的报警方法,以及发布事故消息,组织周边社区、政府部门的疏散方法等;

g)事故现场的警戒和隔离,以及事故现场的洗消方法。 9.1.4社区或周边人员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

针对公司可能发生的事故,每年进行一次的社区和周边人员的应急响应的自身宣传活动。宣传内容:

a)公司生产中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健康危害、防护知识等; b)公司可能发生危险事故的知识、导致那些危害和污染,在什么条件下,必须对社区和周边人员进行转移疏散;

c)人员是转移、疏散的原则以及转移过程中的注意安全事项; d)对因事故而导致的污染和伤害的处理方法。

9.2演练

公司每年至少进行一综合性应急救援事故预案演练、两次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一次重大危险源预案演练及每季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每次演习完成后要及时组织召开演习情况评审总结会,根据评估情况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10、奖惩

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公司将予以重奖,而对于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延误救援时机、不听从指挥、临阵脱逃等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公司将予以经济处罚并给予下岗处分,情节严重的将移交司

法机关进行处理。

11、附则 11.1术语和定义

a)危险化学品事件:指由一种或数种危险化学品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件。本规定主要是指公司储存经营油品泄漏并引起火灾、爆炸或环境污染造成的事件。

b)应急救援: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的措施。

c)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d)重大危险源:指长期的或临时的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e)危险目标:指因危险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件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

f)预案: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件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件应急救援方案。

g)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h)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11.2应急预案备案

新编制(修订)的预案经内、外部评审论证,由应急办公室修订后,总经理签署公布实施,报市安监局备案。

11.3维护和更新

11.3.1常规

公司应急预案每三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做记录,并且归档。当发生下列情形之一时,应急预案及时作出修订:

a)公司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时;

b)公司周边环境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时; c)公司应急组织或职责已经调整时;

d)与公司生产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发生变化时; e)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时; f)政府安监、消防要求修订时。

11.3.2日常评审变更

在日常的预案演练中,发现存在不足或者不完善处,须由公司应急办公室按照变更程序,进行变更审批后方可变更。

11.4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公司应急办公室组织制订或修订,解释权归公司应急办公室。

11.5应急预案实施

本预案修订完后,于 年 月 日开始执行。

12、附件

附件1--厂区总平面布置图

附件2—各种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附件3--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及分布图

附件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组成及通讯联络电话 附件5--应急救援物资一览表

附件6--防爆平面图

附件7--可燃气体报警仪分布图

附件8--应急救援指挥位置及外部救援队伍进入路线图 附件9--消防设施器材、疏散通道平面布置图 附件10--公司周边单位分布图

附件11—………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分级 附件12--安全告知书 附件13—应急预案变更记录 附件14—灭火应急疏散和演练记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