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2023-02-20 来源:年旅网
中国乡村医药

检损伤小,阳性率高,是明确诊断的最好方法之一。胸腔镜可全面观察整个胸膜腔,直视下取材准确,阳性率高[6]。本组进行胸腔镜检查共18例,均1次取材后病理明确,成功率100%。MPM病理可分为上皮样型、肉瘤样型及双相型,镜下细胞呈多形态,组织病理学易导致误判,需免疫组化进一步明确诊断。其中细胞角蛋白,钙结合蛋白,D2-40,Wilm’s肿瘤基因是诊断MPM的重要阳性免疫组化标记物[7]。

MPM预后差,孤立型应早期手术治疗,弥漫型目前无统一方案,缺乏大规模临床实验验证。治疗方式包括全身化疗、局部放射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生物免疫治疗及综合治疗等,靶向治疗在MPM领域也取得了进展。

参 考 文 献

[1]

王玉艳,张弘,白桦,等. 恶性胸膜间皮瘤临床特征及分子标志物与预后的关系[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3):162.[2]

Richards WG,Godleski JJ,Yeap BY,et al. Proposedadjustments to pathologic staging of epithelial malignant pleuralmesothelioma based on analysis of 354 cases[J]. Cancer,2010,

[7][6][5][4][3]

116(6):1150.

谢红波,杨有优,王思云. CT和PET/CT在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中的应用[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30(z1):97.

陆国秀,张彩霞,徐薇娜,等. 18F-FDG PET-CT对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J]. 同位素,2012,25(1):58.

李莉,杜钟珍,孙昕,等. 可弯曲式内科胸腔镜在恶性胸膜间皮瘤中的诊断价值[J].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7):991.

刘先军,彭吉霞,涂明利,等. 电子胸腔镜下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J]. 临床内科杂志,2009,26(5):343.

Henderson DW,Reid G,Kao SC,et al. Challenges andcontroversies in the diagnosis of mesothelioma :Part1. Cytology-only diagnosis,biopsies,immunohistochemistry,discrimi-nation between mesothelioma and reactive mesothelial hyperplasia,and biomarkers[J]. J Clin Pathol,2013,66(10):847.

(收稿:2018-03-09)(发稿编辑:薛 芳)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邱学斌 张天晓 曹 安 尤育旭 邓军霞

【摘要】 目的 比较基层医院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与传统多次胸腔穿刺引流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52例为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置管引流术。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48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多次胸腔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胸腔积液吸收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胸腔积液吸收完全率(96.2%)明显高于对照组(41.7%),并发症发生率(3.8%)明显低于对照组(37.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胸腔积液较传统胸腔穿刺引流术,发热消退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短,并发症少。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基层医院

在基层医院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常见病、多发病。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时,及早给予胸腔穿刺引流胸腔积液治疗非常重要。我院感染科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术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与传统多次胸腔穿刺引流术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单位:325807 浙江苍南县人民医院感染科通信作者:邱学斌,Email:466361423@qq.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科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52例为观察组:男42例,女10例;年龄18~58岁,平均42岁;胸部B超检查示胸腔积液深度50~170mm,平均88mm,可定位穿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48例为对照组:男39例,女9例;年龄20~56岁,平均

14

40岁;胸部B超检查示胸腔积液深度55~193mm,平均90mm,可定位穿刺,采用多次胸腔穿刺引流术治疗。两组患者均是单侧胸腔积液,排除糖尿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等合并症。

1.2 胸腔积液引流方法 两组均在入院第1天查胸部B超,第2天查肝肾功能正常,开始抗结核药治疗。观察组在病房床边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术,术前让患者或家属签署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知情同意书,操作小组人员审核手术室外手术/操作安全核查表,确认患者姓名、穿刺部位、备用无菌包等无误后,签字准备手术。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平放于椅背上,头部俯于前臂。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以胸壁B超定位点为穿刺点,用2%利多卡因在穿刺点沿肋骨上缘自皮肤至胸膜壁层局部浸润麻醉。左手食、中指固定穿刺处皮肤,右手将特制带有针筒的穿刺针沿肋骨上缘缓缓刺入,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已穿过胸膜壁层,试着回抽针管,有黄色液体时停止进针,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从针栓中间孔处插入引导钢丝,把引导钢丝推入Ⅱ至Ⅲ标志之间,停止推送,缓慢拨出穿刺针,钢丝固定在胸腔内、外,把胸腔外的钢丝一端穿入中心静脉导管头部小孔里,送入中心静脉导管10~12cm,抽出钢丝,用无菌敷料贴固定导管,肝素帽封管,每次接1000ml规格的引流袋,引流胸腔积液。对照组采用传统多次胸腔穿刺引流术,用50ml带针注射器抽胸腔积液,每2天行胸穿术抽胸腔积液1次,需2位医生进行操作,术前准备、消毒及穿刺点定位同观察组。术后注意观察局部有无渗血,观察患者血压及呼吸情况。首次引流胸腔积液小于700ml,以后每天引流不超过1000ml。

1.3 观察指标 ① 发热消退时间:每天用电子耳温计测耳温4次并记录,<37℃为体温恢复正常。② 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最后一次无胸腔积液流出为时间点。③ 胸腔积液吸收程度:无胸腔积液引流出或无胸腔积液抽出24小时后复查胸部B超,根据胸部B超检查结果进行分类,a. 胸腔积液吸收完全:0~40mm,无法定位穿刺位置;b. 胸腔积液吸收不全:胸腔积液深度40mm以上,可定位穿刺位置,但仍无胸腔积液引流出或无胸腔积液吸出。④ 主要并发症:气胸、出血的发生率。2 结果

2.1 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比较(表1)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2019年1月第26卷第2期

表 1 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比较 (d,x- ±s)组 别例数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观察组 52 4.5±1.2 6.1±3.2对照组

48

10.7±2.3

16.3±5.6

表 2 两组胸腔积液吸收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例(%)]组 别例数 完全吸收 吸收不全 并发症观察组 5250(96.2) 2( 3.8) 2( 3.8)对照组

48

20(41.7)

28(58.3)

18(37.5)

2.2 两组胸腔积液吸收程度及并发症比较(表2) 观察组的胸腔积液吸收完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2例并发症均为出血;对照组的18例中出血10例,气胸8例。3 讨论

结核性胸腔积液如果早期不尽快抽出积液,会导致胸膜渗出蛋白纤维素增多,可形成包裹性积液,导致胸膜肥厚粘连,甚至形成结核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影响患者呼吸功能,致病情迁延,治疗困难。在抗结核药治疗同时,尽早引流胸腔积液,可减轻症状,缩短疗程。而传统胸腔引流需要反复胸部穿刺,对患者创伤较大,当胸腔积液较少时,穿刺针很难控制在10mm以内,不但胸腔积液不能完全排尽,且有发生气胸、出血的危险,当胸腔积液量少于30mm时,常规穿刺很难抽液[1]。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胸腔积液,如果B超检查提示有胸腔积液,但抽不出来,肝素稀释液冲洗又提示导管通畅时,这种情况多是导管在腔内的位置不合适,可以慢慢拨管,边拨边用注射器抽,多数在拨管到一定位置又能抽出胸腔积液[2]。

本文结果显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胸腔积液较传统胸腔穿刺引流术,发热消退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短,并发症少,可单人操作,随时可以进行B超或胸部X线检查,估计导管放置的位置,与胸腔积液的关系。

参 考 文 献

[1]

宋军平,涂正生,边兰萍.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J]. 实用临床医学,2014,15(1):26.[2]

王一飞,陈新勇. 5例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术在基层医院胸腔积液治疗中应用体会[J]. 当代医学,2013,19(12):95.

(收稿:2018-03-16)(发稿编辑:高 燕)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