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楚辞以及屈原及其研究
关于楚辞以及屈原及其研究
一(楚文化与楚辞的形成
楚辞是对南方文化(长江流域)和北方中原文化(黄河流域)的融合。在春秋之后,楚国开始强大起来,兼并了整个长江流域靠近中游的一些小国家,然后开始和北方中原交战,正是这无数次的战争促进了南北方的文化上的交流。当时楚国长江流域一带的文化相对于中原文化发展的还比较缓慢,尤其在伦理、道德、政治、治国等方面还比较欠缺。尤其是当时孔子儒家思想在北方已经很是盛行了。北方出现了很多的学说和典籍,因此他们在伦理、道德治国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严密的体系。因而,在这次战争提供的条件下,南方从北方吸收了大量的文明成果。如《诗》、《书》、《礼》、《乐》等,后来这些学说也都真正渗透进了他们的思想中。当时中原礼乐文化在楚国居于相对高的地位。以至于在社会制度和政治思想等方面,它们表现了很大的一致性。记载楚人诵习《诗》、《书》、《礼》、《乐》的例子在《左传》中就有很多。这种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是楚文化形成的关键原因。像屈原《九章》中的很多诗采用的形式都是四言,而且又用“兮”字作为在隔行的结尾。这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是受《诗经》形式的影响。另外,楚辞体的形成很明显的受到当时在楚国很盛行的歌、乐、舞的直接影响。使楚辞这种特殊的格体具有更多的“对唱的形式和戏曲的因素”以及表演性。这在《九歌》中甚是明显。像《东皇太一》所云:“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二(屈原的作品及思想
在《楚辞》初本的16卷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部分,共收他的诗作8卷20余篇。包括《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招魂》等。可见楚辞虽从大的方面讲是楚文化的产物,它的形成却离不开屈原。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说“不有屈原,岂见《离骚》”。其实在这里也可以说不有屈原,岂见楚辞。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篇浪漫主义抒情诗,也是开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之先河。最能代表“楚辞”的辞格。由此,
世人称“楚辞”为“骚体诗”,并与《诗经》并称“诗骚”。后人又把“诗骚”称为“风骚”。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多以叙事为主,体现着现实主义精神;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多以抒发内心情怀为主,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因此风、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
《离骚》在思想上是反映了屈原对楚国政治上的****黑暗的悲愤与控诉。同时抒发了自己遭陷害的哀怨之情。因此形成了全诗缠绵悱恻,悲愤哀怨的感情基调。
在艺术形式上《离骚》开辟了一个象征世界。这样就使诗歌富有诗性与蕴味。这种象征世界的开辟,主要在于他在诗歌意象上的创造。《离骚》中最典型最巧妙的意象创造便是香草、美人。这种复杂而又巧妙的香草美人意象的组合形成了象征比喻系统,从而形成了象征世界。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芳
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九歌》较《离骚》之不同在于它的更多的纪实性,以及其中渗透大量的楚国当时盛行的巫祭现象。而且其中还融入了爱情。这就是说,用男巫来照女神,女巫来招男神。接情爱来对神的吸引。表达了对爱情与神灵的崇仰与追求。
《天问》以一问到底的方式,节奏强烈富有气势,强有力的表现出了作者内心的悲愤与不满。全诗每组都有押韵,以四言为主,兼有五言、六言、七言,行文既整齐统一,又参差不齐,错落有致。
《天问》更为重要之处,在于它作为现代研究者研究其屈原的哲学思想的着笔之处。在《天问》的开篇之处,“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作者就在对哲学最基本的元素——宇宙的生成及本体论进行拷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