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策略探究
2021-09-02
来源:年旅网
教学平台 课题 高职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策略探究① 肖紫嫣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 要]高校专业课具有较强的育人优势,但现实中还存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在借鉴和总结现有 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改进教学策略,完善 教学评估等措施来强化专业课的育人功能,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8)01—0096—02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专业课的实用主义现象严重,其独特的 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次,应意识到要把专业 育人优势被忽视,而“思政课的教学苦于得不到专业教学层面的 课作为思政教育的主渠道,进行自觉的思想引导,而不是牵强附 支撑,日渐陷入孤岛化困境”。随着全国、全省高校思政工作会议 会地生硬灌输。最后,必须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 的相继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各门课都 育人”的教育观,把思政教育融人所有的教学活动和点滴的师生 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 交往中。 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大力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 (三)充分挖掘思政内涵 要实施“课程思政”,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工 变,努力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构建全课程育人的 格局。按照这一要求,专业课同样要承担起育人的功能,注重以 作中注重学习思政教育的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身在课堂上开 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开展育人工作,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 展思政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使学生深切领会到课程内容背后的 思政元素,有效实施“课程思政”,落实专业教师的育人职责。 德育内涵。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深度挖 在此背景下,笔者所在高职院校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开展 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正确的世 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教师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等传授给学生。从学校层面, 申报立项研究,寓思政教育于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之中,拓展思 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鼓励、支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课程 路,集思广益,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课程思政实 思政”教学改革,不断改进“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充分发挥专 施路径。 一业课程的德育功能,从而使思政教育在专业课堂中潜移默化地 完成。 、强化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 (一)重视自身的言行规范 二、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 专业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实施者,承担了教书育人的 双重职责,必须遵循基本的师德规范。“人师”是直观的最有教育 (一)结合专业特点挖掘思政元素 高职专业的内容很广泛,大多数都与职业、岗位相对接,因 意义的模范,是学生鲜活的榜样。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 此“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教育可结合具体的专业课程内容巧妙灵 讲台上表现出来的得体的言行举止、谈吐气质,深厚的才学积 活地进行。比如,模具、机械等实训环节较多的专业教学中,可以 累,良好的道德修养,会吸引学生对教师产生真诚的信赖感,学 从职业素养的角度挖掘思政元素,要求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精 生也因“亲其师”,而易“信其道”。因此,专业课教师必须坚持正 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会计专业的教学可以从加强诚信教 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行,树立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 育出发,把“不做假账”的职业要求融人专业课程教学;空乘专业 任感,时刻以饱满的激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中,“做学 可以从友好微笑服务等文明礼仪教育中体现核心价值观的“敬 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 业和友善”;管理专业的教学,可从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基 加强对学生进行择优决策的取舍观、艰苦奋斗的创 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 本原理出发,心价值观的传播者,高尚师德的践行者,这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 业观等的教育等。另外,专业教师还应适时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 的思政教育。 识储备,正确剖析所学专业在国家建设、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 性,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 (二)转变自身的育人观念 要转变“教书”与“育人”两张皮的育人观念,教师首先要认 识到,专业课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 (--)结合学生特点进行科学引导 “课程思政”的实施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不是生硬 育、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是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 地说教和灌输,应当本着因材施教、教书育人的原则,针对“95 ①本文系浙江省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会2017年课题“高职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策略研究”(课题编号为2017B30)的阶 段性成果。 一96— 精彩语句:要实施“课程思政”,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陛。 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抽象的思政 “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内容不适应“95后”大学生的接受需要,政治性过强的内容学生 (2)依托传统思政课程的引领示范,要“在改进中加强”,凸显其 没有经验体会,模式化的内容脱离实际生活。因此,要在语言、方 作为主渠道、主课堂的显性功能,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思想 式和手段上转型,用“95后”的语言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讲授 引领和方法借鉴。(3)拓展人文素质选修课程的思政内涵,根据 中;由灌输转为对话,变“独自”为互动交流,由理论讲解转为体 学校独特的办学定位、办学传统,整合思政教育资源,统筹规划, 验式教育;“课程思政”实施者还要有理论功底,还要有运用新媒 完善“课程思政”体系。 体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结合课程教学创新方式方法 三、完善专业课的教学评估体系 (一)树立正确评价导向 要让课堂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教学方法必须切实遵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育人价值导向,开展“课程思 循教书育人的规律,注重提升课堂话语传播的有效性,在讨论式 政”教学改革,应形成以教学效果为导向的专业性评价,在学评 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与角色体验等教学方法的探索中,促 进学生通过参与和思考,实现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认同,以 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1.案例教学法 在上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热 点,精选专业课程案例,找到专业课程与社会现实、学生思想动 态的契合点。具体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组内成员分工合作进 行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人探讨的协作精神,实 现思政内容的自我教育。最后在教师点评环节,再一次深层次地 挖掘案例中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团队合作意识教育等。 2.情景教学法 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剖析本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并用职 业精神和道德操守要求学生,使师生关系转变为主管和员工的 角色状态,将教学中的项目任务变成工作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 要求学生按照岗位标准去完成,并按职业标准进行评价。通过模 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下的对话、行为,将思政教育具体化,培养学 生爱岗敬业、严谨负责的职业精神。 3.任务驱动法 将课程内容分割成若干个工作任务分配给学生,并采取分 组形式完成任务。组内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对独立又 相互合作。在整个任务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 生有所领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己工作的完成情况不仅决定 了个人得失,而且会影响企业的整体利益,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 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价值观。 4.课堂或网络讨论法 针对课程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或者网络社区发起话题讨论, 最后进行引导性总结。学生通过踊跃发言,充分探讨,观点碰 撞,最后由教师主导话题结论方向,很多的错误思想倾向被自觉 修正。 (四)结合课程体系系统设计 “课程思政”体系的整体架构来自三个方面:(1)加强专业课 程的设计创新,要在专业课程的视野、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充分 挖掘自身特色和优势,提炼其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 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 教体系中体现育人评价元素,使德育元素成为学评教的重要内 容,从而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养成道德品行,激励教师积极 主动地投入本专业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运用,并转化为自觉发挥 本专业课思政教育功能的有效行动。 (二)注重评价过程管理 认真执行关于严守课堂政治纪律的规定,进一步严格执行 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和教学督导制度。采取不打招呼听课、集中观 摩公开课等手段,建立动态化、常态化、滚动式评价模式,强化评 价的过程管理。建立教学效果师生双向打分制度,除了课堂满意 度之外,还要增加对课堂育人效果的评价比重,考查学生对教师 的认可度,以及学生思想意识过程中的知识内化和价值认同。 (三)强化评价结果运用 加强教师思想教育和管理服务,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 制实施细则,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在职称评聘、教师 资格认定等工作中进一步完善职称评聘制度和标准,实行岗位 动态管理。在教师的评优评先中,将思想引领和师德师风评价放 在首位,突出教师的实际贡献和水平,尤其是考虑在“立德树人、 教书育人”方面是否有突出贡献,是否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 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应该成为专业课教学的一种模式,作 为一个专业教师应该有强烈的自觉意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 知识的接受能力,注重系统性、策略性,变简单灌输为科学渗透, 把握“精准滴灌”式隐性教育的反复性,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 课教学的全过程中,完善课程体系,整合各方资源,才能达到理 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浏河,高哲.对“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辨[J].现代职业教 育,2017(18):60. [2]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 育,2017(7):10—14. [3]虞丽娟.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课 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J].上海教育,2017(3):6—7. [4]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 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5]吴永锦,刘海明.论高职专业课程中的德育渗透[J].广东 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77—8O.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