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17道题,满分为60分,与历史同卡不同卷,合考时间为120分钟。 2.根据网上阅卷需要,本试卷中的所有试题均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分别封装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选项的字母用2B铅笔涂黑。)
1. 时代楷模张桂梅,心系贫困山区教育事业,倾情关爱贫困女孩和孤儿,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是华坪儿童之家130多个孤儿的“妈妈”。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①生命无价,承认别人的生命更重要 ②承担责任往往伴随获得回报的权利 ③服务社会会限制我们全面发展 ④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勇于承担责任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承担责任的认识和理解。
①: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故①说法错误; ③:服务社会促进我们全面发展,③说法错误;
②④:时代楷模张桂梅,心系贫困山区教育事业,倾情关爱贫困女孩和孤儿,是华坪儿童之家130多个孤儿的“妈妈”。材料表明了承担责任往往伴随获得回报的权利;告诉我们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勇于承担责任,故②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闪烁着智慧光芒。以下对应不合理的是( ) ...A.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以礼待人 B.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C.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友谊需要精心养护
D.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A:“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梨树虽然没有主人,但是我的心是有主人的。我能控制我的内心,不去做这样的违背君子之道的事情,君子应该时刻保持自己的正直。故A说法错误; B:“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这说明了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故B说法正确;
C:“交友投分,切磨箴规”,这告诉我们友谊需要精心养护,故C说法正确;
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说明了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故D说法正确; 本题逆向选择,故本题选A。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是因为( ) ①接受劳动教育,是青少年成才的关键 ②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幸福的源泉
③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勤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 ④劳动教育创造物质财富,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劳动的重要性。
①:接受劳动教育,有利于青少年成才,①说法错误;
②: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幸福的源泉。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②说法正确;
③: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勤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只有继续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③说法正确;
④:劳动能创造物质财富而不是劳动教育,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 2021年1月15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指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这( ) ①有利于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②能够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 ④能够促进学生彻底远离网络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详解】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①③:依据题文描述,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这有利于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故①③说法正确;
②④:夸大了这一举措的作用,故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5. 复习法律知识板块时小王做了如下知识卡片,其中正确的是( ) ①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民告官、刑事诉讼
②犯罪的特征: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
④刑罚:主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行政拘留;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法律的相关知识。
①:诉讼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以及刑事诉讼,行政诉讼也称民告官,故①说法正确; ②: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犯罪的法律标志是刑事违法性,故②说法错误; ③:法律服务机构,包括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故③说法正确; ④:行政拘留不属于刑事处罚的种类,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6.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十一)。这体现了(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决定权 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 ④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法律的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①②③:题文中,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十一)。这是在完善法律,说明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说明了全国人大依法享有立法权,故①说法错误,②③说法正确; ④: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7. 2021年3月8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一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受理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申诉案件同比下降。主动履职的公益诉讼、诉讼监督案件同比上升。这体现人民检察院( ) ①行使国家审判权 ②行使监督、调查、处置职责 ③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 ④通过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人民检察院的认识。 ①:人民法院行使国家审判权,故①说法错误;
②:监察委员会行使监督、调查和处置职责,故②说法错误;
③④:《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全国检察机关的工作,表明人民检察院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通过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故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8. 下列关于我国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的经济基础 ③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A. 1个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我国制度的正确认识。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①说法正确;
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②说法错误; ③: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③说法正确;
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B. 2个
C. 3个
D. 4个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9. 图示法是揭示概念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选项符合右图所示关系的是( )
①德治与法治 ②公有制经济与国有经济 ③违法与犯罪 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 A.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概念之间的关系。 ①: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①说法正确; ②: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②说法与题不符; ③:违法包括一般违法和犯罪,③说法与题不符;
④: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A。
10.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这表明( ) A. 我国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 C.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 A: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A说法错误;
B:题文中列举的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说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果显著,B说法正确; C: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创新总体水平还存在着差距,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C说法正确与题不符;
D: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B.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果显著 D. 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战略的重心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1.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对部分新闻内容进行了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①市民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参与民主监督 ②市民参加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参与民主决策 ③居民参加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参与民主选举
④罗某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失职行为——参与民主管理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依法参与民主生活。
①:市民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是在参与民主决策,①说法错误; ②:市民参加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是通过民主决策行使民主权利,②说法正确; ③:居民参加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是通过民主选举行使民主权利,③说法正确; ④:罗某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失职行为体现的是民主监督,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2. “大国点名,没你不行。”截至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141178万人,与上一次人口普查相比年平均增长率下降0.04个百分点,流动人口增长69.73%。材料体现了( )
A. 我国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C. 我国人口素质偏低和老龄化加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我国人口的特点。
D:结合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141178万人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大;流动人口增长69.73%体现了大量的人口流动的特点,D说法错误;
A:我国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是我国人口的特点,A说法正确与题不符; B:我国总人口增速趋缓是人口的特点但不是基本特点,B说法错误;
C:我国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老龄化加剧是人口的特点,但题文中没有体现,C说法与题不符; 故本题选D。
B. 我国总人口增速趋缓的基本特点 D. 我国人口基数大、大量的人口流动的特点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其中第13题8分,第14题7分,第15题6分,第16题6分,第17题9分,共36分。)
13. 【以案说法 学以致用】
九年二班班长小林经常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生活案例,请你和小林一起完成。
凌晨两三点某烧烤店依然在马路边营业,几位喝酒的年轻人大声喧闹、肆无忌惮,惹恼了楼上休息的居民。劝阻无果后,楼上居民直接向食客们扔下垃圾,食客愤怒地连续将小砖头对着楼上扔去,边扔边骂。随后有群众拨打110报警,民警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面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1)依据社会危害程度,食客的行为属于哪类违法行为?此类违法行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2)请评析楼上居民的行为。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理解。 【答案】(1)一般违法行为。应该受到行政制裁。
(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的权利和自由;楼上居民是没有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侵犯了他人的权利;应该受到法律处罚。 (3)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保障生活。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认识和理解。结合相关知识,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我们可以将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行为。题文中,食客高空抛物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应该受行政制裁。 (2)本题考查评价行为。题文中,楼上居民实施了高空抛物,这是没有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侵犯了他人的权利;应该受到法律处罚等的表现。据此进行回答。
(3)本题考查对法律与生活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依据教材知识,从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保障生活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14. 【崇法明理 提升素养】
为增强法律意识,小林组织了一次普法学习,围绕学习内容,同学们各抒己见。
2020年10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表会第22次会议表决通过,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亮点颇多:“四大保护”拓展为“六大保护”,增设强制报告制度,建立校园欺凌防控,细化家庭监护职责,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末成年人保护体系。
小强: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我感到很困惑。
小薇: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能更好地维护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体现了宪法的原则。 小蕊: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将是我国法治建设领域中的一件大事,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1)请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答小强的困惑。 (2)结合小薇的观点,请说出宪法的原则是什么? (3)结合小蕊的表述,说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答案】(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2)尊重和保障人权。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对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效力的认识和把握。题文中,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了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地位和效力的认识。依据教材知识,从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2)本题考查我国宪法的原则。题文中,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能更好地维护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体现了宪法的原则。依据教材知识,这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3)本题考查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的认识和把握。依据教材知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据此作答。 15. 【民心共铸 携手发展】
五月份是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政策宣传月,小林参加学校组织的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
宣讲一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居住55个民族,74年来内蒙古各族人民不负使命,同心合力打造了我们祖国北疆最美风景线,共同守护着“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中华一家亲,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之间什么样的关系?
宣讲二:《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摘录(一):应坚持各民族享有平等权利、履行平等义务。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
摘录(二):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入落实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强与京津冀交流合作。
摘录(三):坚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高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
(2)这些条例分别彰显了哪个民族原则?
(3)通过系列宣传活动,请从法律角度谈谈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答案】(1)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共同繁荣。
(3)拥护国家有关民族团结的相关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字;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积极建言献策。 【解析】
【详解】(1)本问考查对民族关系的正确认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依据所学知识,我国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2)本问考查对民族原则的正确认识。依据所学知识,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民族原则,题文中体现的是共同繁荣的原则。
(3)本问从中学生角度考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考查。联系所学知识,围绕拥护国家有关民族团结的相关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字;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积极建言献策等角度作答。
16. 【全球治理 大国担当】
小林所在的学校社团在每周一次的“时闻发布”中,展示了下列几则新闻,请你参与其中。 【中国数字】
我国“十三五”期间数据指标
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 ▲全国:占比从2015年的2.8%下降到2020年的1.2% ▲重点地区:占比从2015年的5.0%下降到2020年的1.9% (1)从以上数据中你获得什么信息? (2)结合数据分析我们要坚持什么发展战略?
PM2.5情况 ▲我国细颗粒物(PM2.5)浓度超标,区域大气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分别超标62.6%、57.1% 【中国方案】
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G20特别峰会上承诺,中方有效地推进国际联防联控。中方已经建立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向所有国家开放。要集各国之力,共同合作加快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科研攻关,力争早日取得惠及全人类的突破性成果,切实为世界经济提振信心。 (3)划线部分为各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提供怎样的思路? 【中国力量】
2021年3月18日杨洁篪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阐明中方有关立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4)阅读上述新闻你有什么感悟?
【答案】(1)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是空气污染和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2)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3)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该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4)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国家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美双边关系的基础;中国坚决维护自身利益,不屈从于外来压力。 【解析】
【详解】(1)仔细研读题文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这具体围绕着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是空气污染和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2)本题考查我国的发展战略。题文主要围绕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内容展开叙述,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3)本题考查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思路的理解。依据教材知识,从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
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4)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值较大。题文中,“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对上述内容的感悟,从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国家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美双边关系的基础;中国坚决维护自身利益,不屈从于外来压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概括。 17. 【党史百年 初心如磐】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小林带领九年级同学积极策划了“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的活动方案,请同学们一起参与完成任务。 【学党史】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这充分回应了__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打赢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____________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3)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颂党恩】
到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充分彰显。 (4)脱贫攻坚精神体现了怎样的中国精神?
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2021年2月21日新华社发布了中央一号文件,这份文件发起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动员。 (5)这体现了哪一发展理念? 【跟党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走上了一条民族复兴、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
(6)除了本次活动,你还有哪些好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形式? 【答案】(1)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人民。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4)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共享。
(6)观看红色电影;请党史专家作报告;走访身边的优秀党员;听优秀党员讲革命故事。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认识和把握。依据教材知识,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本题考查我国的发展思想。依据教材知识,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本题考查对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和把握。依据教材知识,从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4)本题考查对中国精神的把握。依据教材知识,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本题考查我国的发展理念。题文中,全面脱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体现了共享的发展理念。 (6)本题考查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结合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历,围绕着观看红色电影;请党史专家作报告;走访身边的优秀党员;听优秀党员讲革命故事等方面进行举例说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