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_现状_效应与策略_卜亚

2023-04-27 来源:年旅网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5期

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现状、效应与策略

卜亚1,2

(1.苏州大学商学院,江苏苏州215021;2.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摘要:对于本次危机的根源,国内外学者比较一致的观点是,金融创新过度而缺乏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在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创新的背景下,如何借鉴危机前后国外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经验和教训,促进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基于利率、汇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金融脱媒以及银行资本约束等动因视角详细分析了我国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积极效应进行分析,如缓解期限错配现象、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提高资本充足率、加强市场约束,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推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等。最后,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的策略,其中包括:金融创新必须注重风险防范、实施混业经营,促进金融创新、实施金融创新由外力推动向内部驱动转变等。

关键词: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管理;资本充足率;市场约束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92X(2010)05-0148-04

Banking'sFinancialProductionInnovation:CurrentSituation,EffectandItsSuggestions

BUYa1,2

(1.SchoolofBusinessSoochowUniversity,SuzhouJiangsu215021,China;

2.EconomyandManagementSchoolJiangs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ZhenjiangJiangsu212003,China)Abstract:Astheoriginofthefinancialcrisis,manyscholarsthinkfinancialinnovationisexcessiveandmechanismofriskmanagementisdeficient.UnderthebackgroundofopeningandinnovationofChinaBanking,itisverysignificantthatwedrawlessonsfromtheexperienceoffinancialinnovationfromabroad;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Chinesebanking'sfinancialinnovation.Basedonviewpointofmarketingcourseofinterestrateandexchangerate,enhanceofincome,plightofthemediaandbanking'scapitaldiscipline,thepaper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sofourcountry'sbanking'sfinancialproductioninnovation,thenstudiesitsoppositeeffects,forexample,toweakenthephenomenonoftermmismatch,toemphasizetheabilityofriskmanagement,toadvancecapitaladequacyratio,toenforcemarketdiscipline,toincreasetheincomeofintermediatebusinesses.Finally,thepaper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thatwehowtopromptthedevelopmentofourcountry'sbanking'sfinancialproductioninnovation,forexample,wemustemphasizetheriskmanagementoffinancialinnovation,carryoutmixedoperation,promotefinancialinnovationandsoon.

Keywords:Bankingindustry;Financialproductinnovation;Riskmanagement;Capitaladequacyratio;Marketdiscipline

创新理论的先驱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的应用、新市场的开辟、新组织形式的推行等。金融创新则是以上思想在金融领域的延伸,图法诺(Tufano,2002)认为金

融创新是指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创造活动,而狭义的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产品的创新,本文主要讨论狭义的金融产品创新概念,它也是金融创新的核心内容。

对于金融创新的动因或功能,西尔伯(Silber,1983)提出约束诱导假说,认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的利

收稿日期:2009-10-16

基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CX09B_029R);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项目(项目批准号:09SJD790017)。

作者简介:卜亚(1972-),男,江苏涟水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148·

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现状、效应与策略

润,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采取的“自卫”行为,是金融机构对强加于它的约束所做出的反应。凯恩(Kane,1981)提出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把金融创新看作是规避与创新的辩证和动态过程;米勒(Miller,1986)则指出,金融创新是由于税收和管制上的障碍而引发的;国际清算银行(BIS,1986)对金融创新所承担的功能做过概括,认为,金融创新执行三项基本功能:转移风险、增强流动性、为企业提供资金。

一、我国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的现状

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主要分为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汇理财产品两大类,前者的资金主要投向货币市场、股票、基金、债券、非上市股权;后者的资金主要投向外汇市场、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短期外币债券、国际资金拆借。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自2004年推出以来,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激烈竞争、快速创新的主要业务领域。目前理财产品创新特点突出地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是理财产品种类繁多,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07年商业银行全年累计发行理财产品2654个,约为2006年的3倍,募集资金8000多亿元;2008年商业银行全年累计发行理财产品6028个,募集资金23055亿元。

二是机构合作日益紧密。商业银行与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不同行业的金融机构日益紧密合作,开发跨行业的理财产品。首先,银信合作迅速发展,2006年5月16日,民生银行和—T1、T2计划”,平安信托合作推出“人民币非凡理财产品——

开启了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先河。2008年,银信合作理财产品3283个,分别占商业银行全年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的55.74%和信托公司全年发行信托产品的83.05%。其次,银保合作继续加强,商业银行成为保险公司理财产品的重要销售渠道。2008年,银保业务保费收入比上年增长106.53%。

三是挂钩的基础资产更加复杂,基于信用产品和股票产品显著增加,从外币理财来看,挂钩产品以挂钩利率、汇率为主,主要挂钩理财产品见表2。

1.利率、汇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带来的产品创新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2004年1月1日,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3月25日,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10月29日,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2005年1月31日,央行发布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2005年3月16日,人民银行大幅度降低超额准备金利率,并完全放开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特别是2007年1月4日上海银行业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的正式开始运行,加速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并为相关的金融产品创新和衍生工具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性条件。与此同时,汇率市场化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9月23日,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的浮动幅度到3%;2006年1月4日,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做市商制度;2007年5月21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

因此,商业银行日益体会到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的存在,并在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产品创新,以规避可能的汇率、利率风险,具体情况见表1。如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助于改善银行业存贷期限错配,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并进而规避利率风险;利率互换和远期利率协议为投资者提供了管理和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远期外汇交易和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交易为企业和商业银行增加了汇率风险管理和套期保值的工具,满足了避险要求。

表2近年主要挂钩理财产品挂钩对象股票、基金利率汇率信用商品

率,一般不封顶

Libor和Shibor,根据利率的实际波动情况计算收挂钩利率有Hibor、

益率,如果利率变化在事先设定范围内,则收益率高;反之,则低澳元兑美元、港元兑美元,根据汇率的挂钩汇率主要为欧元兑美元、波动情况计算收益率

投资标的为信用主体,如果信用主体出现违约事件,收益率低,反之,则高

农产品价格、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期货价格等,收挂钩对象有黄金、益率一般较高

主要特征

挂钩一篮子股票或基金,根据股票或基金的实际收益率计算收益

表1商业银行不同业务范围的产品创新创新类型资产类

设计思路逐步实现

具体产品信贷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次级债

主动负债

商业银行金融债券债券远期交易

衍生品类业务创新

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人民币利率互换远期外汇交易人民币与外币掉期远期利率协议

推出时间2005.4.202004.6.172005.4.272005.5.112005.10.112005.82005.92007.9.29

解决问题流动性期限错配、利率风险风险、资本充足率压力期限错配资本充足率压力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7]及相关资料整理

业务创新资产证券化负债类业务创新

3.金融脱媒促进商业银行产品创新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传统盈利模式构成了强大压力。随着股市融资功能进一步强化,企业债券市场、票据市场迅速发展,我国直接融资获得了快速发展,金融脱媒也将长期发展,

商业银行混合资本债券2005.12.23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2]、[3]、[4]、[5]及相关资料整理

2.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带来的本外币理财产品创新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5年的4283元增加到2004年的9422元,10年增长了一倍多;又增长到2008年的15781元,4年又增长了近一倍。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使得居民的理财意识日益提高,理财需求大幅增加。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图1直接融资占比·149·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5期

有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共发行商业银行混合资本债券188亿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金不足的状况。

二、我国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的效应分析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速度加快,创新产品在若干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但提升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扩大了金融市场规模,丰富了产品种类和层次,而且也推进了利率、汇率的市场化进程。

这将给商业银行传统的以资产扩张和存贷利率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经营模式带来巨大的挑战。2008年中国直接融资额(包括股票和公司债融资)为1.21万亿元,占全社会融资的19.6%,近几年具体情况见图1。

金融脱媒的深化在负债和资产两方面对商业银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导致一部分长期沉淀在银行的资金转向收益率较高的资本市场,从而减少了银行的资金来源,长期资金来源的不断减少使得银行负债的短期化倾向加剧;另一方面,股权融资、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共同挤占银行贷款业务在整个融资市场上的份额,从而不利于银行资产业务的发展。

金融脱媒在加速商业银行“存短贷长”,激化期限错配矛盾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带来了巨大机遇。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发展使上市的大型企业减少了对银行的融资需求,因此迫使商业银行在服务大客户的同时也必须积极发展中小客户和零售客户;另一方面,直接融资比重在资本市场的提高恰恰也构成了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客观基础。

因此,金融脱媒的发展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产品创新的外在压力和客观基础,使其加速混业经营的发展,通过发展理财、投资银行、资产托管、担保及承诺、财务顾问等中间业务来增加非利息收入。

1.缓解期限错配现象,加强风险管理能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以吸收存款的被动负债为主,而包括长期贷款和投资在内的长期资金运用占总资产的比例一般较高,普遍存在“存短贷长”的期限错配现象,缺乏主动资产负债管理工具,银行蕴含潜在的流动性风险,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的经营主动性和风险承担能力。

商业银行金融债券及资产证券化产品使得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主动负债工具获得长期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等主动资产管理工具对一些数额较大,周转较慢的优质信贷资产实施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流通性较好的证券,在不改变负债总量的情况下提高资产的流动性,这样就减轻了商业银行的“存短贷长”的期限错配现象,提高了风险管理能力。

4.资本约束带来的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自2004年2月银监会发布实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来,资本充足率已成为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硬性指标。

在发行次级债以前,我国商业银行筹集资本的渠道很少,除增资扩股、利润留存和准备计提外,缺乏补充附属资本的融资工具,制约了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2004年6月,央行出台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管理办法》,允许商业银行以次级债了《

券补充其附属资本,截止到2008年末,商业银行次级债的发行已迅速增至29家,其中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有12家城市商业银行和1家农村商业银行,具体发行情况见表3。

2.提高资本充足率,加强市场约束自2004年2月银监会发布实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混合资本债等多种渠道补充资本金,资本充足率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次级债在二级市场流通,将发债银行置于市场的监督之中,便于银行自我风险管理,有助于加强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提高监管效率。截止2008年底,资本充足率达到8%监管标准的商业银行有204家,达标银行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99.9%。

此外,通过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可以将部分风险资产移出资产负债表,从而减少风险资产总量,使银行在资本金不变的情况下,也可提高资本充足率。

表3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和余额情况年度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

(家)发行期数(期)发行量(亿元)发行银行数

748.8766.3132336.5724

467829

12118922

余额(亿元)748.81515.11647.11983.62638.5

3.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品种和创新速度是我国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核心领域。近年来,我国银行在个人理财、托管/受管业务、咨询顾问业务、银行卡业务、电子银行业务、代理交易业务、担保承诺类中间业务等领域不断提出新产品。银监会也在2007年提出,国内大中型银行要用5至10年时间,使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达到40%至50%。

由于金融脱媒,中间业务对银行业营业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以中间业务中最具代表性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例,根据中国银行业2009年上半年年报显示,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分别为229.55亿元、277.44亿元、234.22亿元和54.76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了约3个百分点,分别达21.28%、18.70%、17.90%和14.88%。其余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则在6%~11%左右,较去年同期均有所提升。

资料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

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拓宽了商业银行的资本筹集渠道,缓解了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按照巴塞尔协议的有关规定,商业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可以计入附属资本,但最高不超过核心资本的50%。一些商业银行已经基本用足次级债限额,进一步补充资本渠道有限,银行急需寻找新的工具来补充资本,突破资本不足的困境。

2005年12月22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商业银行发行混合资本债券补充附属资本有关问题的通知》,到目前为止,已

·150·

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现状、效应与策略

4.推动利率市场化自2005年起,银行间债券市场陆续推出债券远期、利率互换以及远期利率协议等利率衍生产品,利率衍生产品的交易基于市场主体对远期利率的不同判断,对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化的敏感性更强,揭示了市场对利率走势的预期,对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金融债券的发行也有利于推动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金融债券的发行为商业银行开辟了一条主动负债的渠道,当金融债券的发行规模可以满足其需求时,商业银行甚至可以降低存款利率来减少存款的数量,以降低负债成本。金融债券使商业银行产生了对存款利率进行市场化浮动的内存动力,有利于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通过金融债券的发行,商业银行可以实现贷款利率与金融市场利率良好的联运机制,有利于促进贷款利率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进行上下浮动。随着金融债券发行量的扩大,其对贷款利率的影响也将不断扩大。

然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比例较低。市场分割最致命的弱点是限制了银行通过资本市场平台推进金融创新的深入发展,一些具有转移风险及套期保值功能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无法在市场立足,银行业缺乏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3.实施由外力推动向内部驱动转变从理论上讲,商业银行趋利性动机是金融产品创新的根本原因。纵观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不管是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美元、欧洲债券、70年代的浮动利率票据、外汇期货,还是80年代的货币互换、利率互换,再到新世纪复杂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创新,无一不是商业银行由于规避、防范风险以及增加流动性等内部驱动而引致的,从而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以市场创新为主的模式。

而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主要是依靠改革等外因来推动的,很少有产品是由于银行出于利润驱动、风险转移等原因的内在动因而进行的。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商业银行在推出一些创新产品前必须通过政府的批准或许可,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融产品创新的空间。因此,要实施由外力推动向内部驱动的转变,加快金融制度的创新,为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要把产品创新的权力赋予银行,并为银行产品创新创造条件,如金融市场的完善、相应法规的健全等;同时,应转移监管重心,由合规性监管转向全面风险监管,由机构性监管转向功能性监管,从而使银行成为金融产品创新的主体。

【参考文献】

[1]Tufano,P.FinancialInnovation,inHandbookoftheEconomicsofFinance,editedbyGeorgeConstantinides,MiltHarrisandReneStulz[M].NorthHolland,Chapter6,2002.

[2]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课题组.金融市场创新产品运行效应评估报告[J].中国货币市场,2007(2):8-24.

[3]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创新产品运行监测分析小组.金融市场创新产品运行监测分析报告[J].中国货币市场,2008(3):4-12.

[4]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创新产品运行评估小组.2008年金

融市场创新产品运行评估报告,中国货币市场,2009(3):6-19.[5]杨如彦.中国金融工具创新报告[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4.[6]杨如彦.中国金融工具创新报告[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9.[7]孟辉,杨如彦.2008中国金融工具创新报告[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9.

[8]李翰阳.从全球金融危机看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进一步发展问题[J].国际金融研究,2009(2):72-80.

[9]孔翔,李帮义.基于博弈视角的银企信贷关系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2).

[10]Miller.M.H.Financialinnovation:Thelasttwentyyearsandthenext,

Journaloffinancialandquantitativeanalysis,1986,21(4):459-471.[11]BIS.RecentInnovationsininternationalbanking,bankfor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report,April1986.

[12]卜亚.由次贷危机看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及启示[J].技术经济与管

理研究,2009(6).

5.推动汇率市场化远期外汇交易和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交易的推出不但为企业和商业银行增加了汇率风险管理和套期保值的工具,满足了避险要求,而且为市场提供了未来汇率走势的重要信号,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预期,最终影响即期市场的价格水平。特别是政策性意图明显的一些掉期交易事实上稳定了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使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基本上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应充分发挥现有人民币衍生产品的价格发现功能,推动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改革。

三、提升我国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策略

虽然我国的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明显落后,还处于初级阶段,如:中间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吸收性的创新多,原创性的创新少,中间业务创新多,其他业务创新少等。因此,需要继续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同时也要借鉴和吸取本次金融危机中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金融创新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推动我国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更快更好地发展。

1.金融创新必须注重风险防范本次金融危机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金融创新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要把握好金融创新的复杂程度和发展节奏,有效控制金融创新中的风险。银监会也对我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提出了“风险可控”的原则,即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全面风险管理部门,具备与金融创新水平相匹配的风险识别、计量和控制能力,能够独立、准确评估银行主动创新和所投资的其他新型金融工具的风险水平,将创新业务的风险对其他业务的影响纳入风险管理范围,并加以有效的控制。此次金融危机的教训更显现出这一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2.实施混业经营,促进金融创新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体制对我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在分业经营体制下,三大市场即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三者的融通性很弱,而金融创新需要建立三方市场连接的平台,其核心是资本市场,它可以实现直接融资对间接融资一定程度的替代。如前所述,目前中国融资结构仍

·15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