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网络暴力”的成因探析

2023-08-03 来源:年旅网
‘‘ 网 鬃力 ’;的 因 ■张 旺 【摘要】“网络暴力”往往表现为语言暴力、敌意行为等。它 当事人的权益,也对青少年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加 的媒体素养教育和自律意识,加强网络立法规范网络行为。 【关键词】网络网络暴力对策 网络在为网民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 言论空间的同时,也因为它本身所具有的 二、“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 但是这种恶搞仍是“换汤不换药”,不过 是换了另一种形式对当事人来做人身攻 击。 (二)敌意行为 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工具,的确给 人们带来了许多便捷,但也被一些不怀好 意的人利用,成了伤害他人的“利器”,使 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而使得部分网民滥 用网络传播自由,形成“网络暴力”现象。 从“虐猫女”、“铜须门”、“死亡博客”等 事件的发生,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网民在滥 用人肉搜索,利用各种手段行使“网络审 其染上了“暴力”的色彩。“网络暴力”主 要表现为语言暴力和敌意行为。 (一)语言暴力 笔者认为敌意行为是指专门针对当 事人的有敌对意味的行为的总称。它在 “网络暴力”中主要表现在曝光当事人个 判”,使本应成为民意表达自由平台的网 络沦为网民非理性宣泄的工具,也为社会 增添了许多不安定因素。 一所谓语言暴力,是指“施暴者直接或 间接地对他人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 等侮辱歧视性语言,致使对方的人格尊 严、精神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③ 它在“网络暴力”中主要体现在情绪化表 达和对象扩大化两方面。 1、情绪化表达 网络中,网民对热点事件的信息来源 与真伪是很难辨别的,往往对事件的进展 和始末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发表尖锐激 烈的评论来谴责和谩骂当事人。由于网络 的虚拟性,网民在网上的谩骂、诽谤显得 肆无忌惮和不可遏制。网民缺乏辨别媒介 人隐私和骚扰当事人现实生活两个方面。 1、曝光当事人个人隐私 网民以“人肉搜索”为工具,追查当 、“网络暴力”的概念界定 事人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身份并公布到网 上。由于网络传播的即时性与交互性特 点,当事人在网上网下很快就会一“帖” “网络暴力”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近 几年才进入公众视野的一个新词汇。迄今 为止,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 的认识。 成名。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把当事人的 相关资料及隐私曝露在公众面前,无形中 触及了法律底线。 王刚在《从“铜须事件”看网络暴力 的成因》一文中将“这类包括侮辱、谩骂、 网上围观、诽谤、恶意暴露个人隐私等人 身攻击、严重践踏网络文明的网络事件称 为‘网络暴力’。”d)这种观点仅表现了网 络中的“语言暴力”,而网络暴力之所以 称为“暴力”,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介入 2、骚扰当事人现实生活 当事人真实身份遭曝光后,部分网民 会执意将网络暴力转入现实世界,对当事 人的现实生活造成干扰。比如用打电话、 信息真伪的能力,使得各种各样私人的情 感超越了理性,异化为网民通过对当事人 发传真等方式对当事人及其家人进行恐 吓、谩骂;对当事人当面谴责;在当事人的 住宅等处涂标语;恐吓并威胁当事人人身 安全等。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界限已经 完全被混淆,网民对当事人的现实干扰已 经是侵权,甚至是违法。 三、“网络暴力”的成因 “网络暴力”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 因,网民自身、网络环境、网络传播机制等 了现实生活并对当事人造成了伤害。 所以笔者比较赞同这样一种观点,即 “网络暴力是由使用互联网的个体或群 的谴责、谩骂来获得情绪上的宣泄。 2、对象扩大化 网民在谩骂、羞辱当事人时可能会迁 怒于其他人,其周边所有的人都可能会被 网民拖下水。网民有“正义感”,能够“不 平则鸣”这是幸事,但是没有法律赋予网 民有行“私刑”和“迁怒于人”的权利。最 体实施的,基于一定的目的,借由虚拟社 会中的非理性表达,采取诽谤、攻击、谣 言、诬蔑、骚扰等方式介入现实社会,对网 络以及现实中与之对应的个人、集体施加 压力、造成影响、形成威胁的一系列行为 近几年,“网络暴力”行为不再像以往那 样狂热,形成了一种娱乐化倾向的恶搞, 都在不同层面上对其形成产生影响。现从 网民的年龄结构、文化背景、心理效应等 的总称”。② 88 2on年第l2期 方面分析其成因。 网民往往会因为一些刺激或是一些 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互联网电子公 1、网民年龄结构年轻化 煽动性言论的误导,而处于一种非理性状 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管理办 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 态,继而盲目地对事件作出是非判断。 法》等法规,但还不够完善。因此,针对现 达到4.85亿人。④58.1%的网民年龄集中 “从众行为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 阶段网络传播的特点,尽快出台相关的法 在30岁以下,并且77.7%的网民文化程 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解除自身与群体 律法规,用明确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和制裁 度在高中学历以下。新增网民在年龄结构 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 艮多 网络暴力事件,这样,网民的行为才能有 上呈现明显的年轻化,在学历结构上呈现 网民就是在这样一种心理驱使下表现为 法可依,才能真正保障网民的言论自由。 下移的趋势,这一类网民血气方刚,冲动 凡事“人云亦云”。从众心理在“网络暴 另一方面,鉴于网络匿名性的特征, 易怒,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容易被表面信 力”事件中发生得相当典型。当同一种声 为了进一步规范普通市民的上网行为,防 息左右,难以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做出客观 音占据一个帖子绝大比例的时候,网民会 范网络暴力,实行网络实名制是一个行之 估计,而这些无形中成为网络暴力现象出 逐渐失去自己独立的思考而跟从大家,从 有效的办法。网络实名制作为一种以用户 现的直接原因。 而成为推动“网络暴力”的发展。 实名为基础的网络管理方式,可以在一定 2、“道德”与“法制”界限的混淆 5、网民的狂欢心理 程度上提升网络道德水平,最大限度地减 在网络暴力事件中,网民往往以一种 “狂欢是一种宽泛的精神文化现象, 少利用互联网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执法者”的身份出现。他们以自己的道 它强调民间文化、俗文化的价值,并且与 综上所述,网民自身媒介素养的缺乏 德标准对当事人的行为给予是非对错的 一切等级、权威相敌对,表现出一种鲜活 是造成网络暴力事件中产生非理性言论 评判,进而将个人的处罚意愿强加在当事 的生命力。” 这种心理可以很好地解释 和行为的内在原因,网民在充分利用网络 人身上,站在道德的致高点上肆意对当事 “网络暴力”的相关问题。我国正处于社 的时候,也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自律 人进行所谓的“审判”,以“德”代“法”。 会转型期,由于一些诉求没有得到满足, 意识,而网络媒体也要坚守和承担自己的 这本身就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明显混淆 导致了部分网民利用网络来逃避现实和 媒介责任,这样才能遏制网络暴力事件频 了“道德”与“法制”的界限。 追求娱乐。 发的现状,为人们提供一个文明、有序的 3、网民对“言论自由”的错误解读 四、“网络暴力”的规制对策 网络环境。■ 网络使人们表达意见的门槛降低,人 1、加强对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和自 【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西部 们在这个自由开放的空间里可以对任何 律意识 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显示的网络舆 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发表意见。网民一旦参 “网络暴力”的出现,归根到底还是 论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OYBB 与到“网络暴力”事件中去,其表达的意 网民的素质上的问题。虚拟空间里信息杂 277)的阶段性成果】 见必然是情绪化的、随意的,甚至是偏激 糅,网民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参差不齐,一 参考文献 的。但是万事有度,世界上不存在不受限 些网民不辨真伪,造成信息以讹传讹,而 ①王刚, 从“铜须事件”看网络暴 制的自由。网络言论作为公民言论的一种 另一些网民基于并非完全真实的信息来 力的成因 [J].《网络天地》,2007(1): 形式,需要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之上,否则 发表评论,可能造成冤案错案。 36—37 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007年,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文 ②李媛, 虚拟社会的非理性表 4、网民的从众心理 明上网自律公约》,号召互联网从业人员 达——“网络暴力”初探》[D].上海:复 与广大网民从自身做起,坚持文明办网、 旦大学硕士论文,2008:9 文明上网,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古时君 ③ 网民缺乏教养吗?漫谈网络语言 子有“慎独”的修身法,即在无人的场合 暴力》[EB/OL].ht tp://www.t ianya.cn/ 也不能无所顾忌。现今的网民也应该遇事 publ icforum/c0ntent/free/1/1516358. 保持平和心态,尽量避免在对“失德”之 shtml,2009—03-08/201 0-04-22 人批判怒骂的同时,自身也无视了法律和 ④ 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 他人尊严。 调查统计报告 ,2011-07-19 网民不仅要学会利用网络满足自己 ⑤⑥孙薇,《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分析 的需求,还应该掌握对于各种网络信息的 “网络暴力”成因》[EB/OL].http://me- 分辨能力和选择能力,能正确处理不良信 dia.peop1e.com.cn/GB/22114/4411 o/11 息,保护自己不受侵害。同时,网民还要明 3772/6942840.shtml,2008-02-29/201 O- 确自身的社会责任,以冷静理性的自律意 04-22 识来约束自己的上网行为。 (作者:吉首大学讲师) 2、完善网络立法,规范网络行为 责编:姚少宝 eollg ̄le/g/8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