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的利弊
学 院:国际关系学院
专 业:政治学类
学生姓名:杨涛
学 号:30220132200802
指导教师:赵海立
完成日期:2013年12月21日
网络及时性、交互性、开放性的特征,改变了以往的传播格局,为公众开辟了一个崭
新的空间。在网络营造的公共领域中民众尽情地使用网络赋予的话语权,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并凭借网络独有的意见公开市场的特点展开讨论,获得大体一致的意见,网络舆论也就随之形成了。
网络舆论以各类评论性信息为主,包括感受、情绪、看法、意见、态度、观点等各个层面的内容,具有价值性。互联网出现之后,各类网站上的公共论坛、各个高校的校园BBS以及个人网站、博客网站、微信、微博等为个人观点的自由表达和传播提供了公共平台,针对各类事件的评论成为每一个上网者都可以参与的事情。因而,评论类信息成为网上信息内容中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而作为评论类信息内容特殊形式之一的网络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显著,尤其是对作为互联网主要用户群的青年大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受到网络舆论越来越深入的影响。
一、网络舆论的特点
1. 舆论信息的开放性与传播者的广泛性
互联网作为一个公开的网络,是向所有人开放的。只要拥有上网设备,且熟知上网知识,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互联网的传播媒体当中。网民们的话题和言论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模糊,人们可以是信息发布者,也可以是信息接受者,这极大的丰富了网上的信息资源。
2. 舆论主体的匿名性与观点的透明性
在网络上,网民可以匿名发言,没有人可以轻易知道你是谁,发言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方式更随意,观点和见解可以更独特。网络舆论的透明性是指网民在网上发表的意
见和观点是完全公开、直观、透明的。网民说了什么,以什么方式说的,任何人都可以直观地看到。
3. 舆论内容的多样性
网络媒体具有自由性和开放性等特性,加上网络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措施,导致网络上的信息涉及范围异常广泛。网络舆论涉及的内容不仅有国内外各大新闻、社会热点、国家政策等积极方面的信息,也充斥着一些低俗、虚假、色情、暴力、迷信、反动的负面信息,以致网络舆论的内容千姿百态。
二、网络舆论的影响
(一)网络舆论的积极影响
1 .形成了民意表达的新环境和新通道。随着经济、政治及网络的不断发展,公众参政议政的意愿越发强烈。在网络空间,网络媒体可以第一时间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网民可以迅速地就新闻事件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网络空间的存在为网民提供了更多的发表言论的场所和机会,为社会创造了一种新的对话机制和舆论空间。在广大网民的积极参与下,网络逐渐成为老百姓参政议政、表达自己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强烈愿望的新的舆论平台。
2. 促进了对政府官员和政府决策的监督。网络舆论监督是反腐倡廉和纠正各种不正之风的强有力武器。网络舆论监督虽然不像法律监督那样具有强制性和制裁性,但能够依靠其强大的影响力发现政府及其官员的不良行径,促进对政府和官员的有效监督,对政府的决策与行为产生正面影响。
3. 网络舆论有利于疏导和宣泄负面情绪。网络的开放性与匿名性,使得网民可以对社会上发生的不公平事情进行抨击、批判,也可以在网络上合理发泄自己对社会的不满。网络舆论很好地疏导了广大网民对社会不满的负面情绪,实际上也就间接地减少了网民采取过激行为造成危机事件的可能性缓和了社会矛盾,间接维护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
(二)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
1. 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误导舆论走向。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网民身份的复杂与多样性,网民素质的参差不齐,加上网络社会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与措施,决定了网络民意和真实民意还有一定差距,导致了网络舆论缺乏公信力。一些网站将没有确定核实的消息或道听途说的信息发在网上,或者随意散布危言耸听的虚假新闻和有害的言论,误导了舆论走向。
2. 加剧了网络道德行为失范。所谓网络道德失范,主要是指在网络条件下,人们之间的正面接触减少,人们在不能很好自律的情况下,做出许多现实中不敢做或不可能做的事情,甚至出现“网络暴民”,让感情代替理性,网络审判代替法律,反映出一些人的社会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弱化。
3.容易侵犯个人隐私。在“人肉搜索”活动中,网民利用网络技术,肆意侦查他人的隐私信息,并将之公之于众。给当事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些行为意味着干涉了他人的自由,侵犯了个人的隐私,也就是破坏了整个网络社会的自由。
众所周知,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传播使得人们可以参政议政,自由发表言论,促进公共决策民主化进程,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我们应该正面回应网络舆论传播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从而保证网络舆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