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石油进口量近2亿吨 进口步伐呈现超速度
2008年03月02日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
2亿吨\"兵临城下\"
由于中国石油产量不可能大幅增长,今后新增的石油需求量几乎要全部依靠进口,在此背景下,我国石油进口量将持续攀升,2亿吨远远不是尽头。
中国的石油进口步伐,正以\"超速度\"向第一大国冲刺。 海关总署1月11日公布,中国2007年全年进口原油1.63亿吨,较上年增长12.4%;2007年全年进口成品油3,380万吨,较上年下降7.1%。 这样,2007年全年我国的石油进口量已经达到1.968亿吨。这个十分接近2亿吨的数字,引起了业内高度关注。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了石油消费绝对水平上的二号大国,增量水平上的头号大国。业内专家普遍预测,如此快速度的石油进口,可能还远不是尽头。
三年破亿
1993年开始,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此后几年内,我国的石油进口量每年递增1000万吨左右,而且逐年加大,2003年递增量达到2000万吨。 近几年,原油进口增幅更为明显。2004年,中国原油进口达1.227亿吨,同比增长34.8%,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2006年,中国原油进口量达1.452亿吨,比上一年增长14.2%;2007年,中国共进口原油1.63亿吨,较上年增长12.4%。与此同时,中国还在大幅缩减原油的出口量。2007年,中国出口原油389万吨,较上年下降38.7%。 \"2003年石油进口量突破1亿吨后,多数机构预测到2010年中国石油进口量会再增加1亿吨,但2007年我国的石油进口量就几乎突
破两亿吨了。现在看来,我国石油进口量又增加1亿吨只须用3年的时间,比专家预计的年限提前了3年。很明显,中国的石油进口量正以加速度前进。\"专家表示。 据统计,中国2007年原油产量仅增长了1.6%,达到1.8665亿吨。 专家表示,2007年原油产量增长率低于此前机构预期的2%,反映了东部油田维持稳产的困难程度。在国内产量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开发更多的海外石油资源、加大石油进口是维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 因此,业内普遍认为,石油进口还会加速增长。石油进口依存度很快突破50%,已基本成为定局。
远非终点
以亚洲地区为中心的世界能源消费量的急剧增加,导致亚洲地区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持续偏高,在这种情况下,有人甚至预测到2030年的时候,该地区进口石油的比重将会超过八成。这其中,中国无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我国的进口量是偏高的。之前我们预测2020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60%,石油进口量会高达2亿吨,这还是保守预测,国际预测的数字比我们更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周凤起表示。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的增长势头还将继续。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随着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购买汽车,到2030年,中国石油消耗量的80%需要依靠进口。\"中国的石油进口量还会继续增长,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对石油的需求的胃口会越来越大,进口量会相应提高,这已是必然的趋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姜鑫民认为。\"我们预测,未来几年,中国原油进口量的增长比例将达到10%以上,成品油的进口量增长比例在8%左右(可能增长也可能下降),总的石油进口量增长比例将达到年均6%。\"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龚金双预测。 近年来,我国石油消费量保持6%左右的增幅,而自产原油产量只有不到2%的增幅。 此前,一项关于中国未来能源供需的报告曾预测,到2020年,中国石油供需缺口将达2.5亿吨,石油消费量将达4.5亿~6.1亿吨。但是,国内可以供应的量却只有1.8亿~2亿吨,缺口达2.5亿~4.3亿吨。 专家预言,
由于中国国内自产的石油产量不可能大幅增长,今后新增的石油需求几乎要全部依靠进口,在此背景下,我国石油进口量大幅攀升,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未来进口的石油不仅会超过3亿吨、4亿吨,甚至会更多。
来自何处
那么,这么多的进口石油,来源于哪些国家呢?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原油进口的来源国家中,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沙特、安哥拉、伊朗、俄罗斯和阿曼。这五国对华原油供应国的进口总量增长区间在3.7%到22.4%之间。 当前,中东仍然是我国石油进口最多的一个地区。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中东还将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沙特是其中翘楚。2007年,我国从沙特进口了2633.2万吨原油,同比增长10.3%。伊朗在中国进口原油市场中排位第三,2007年我国从该国进口原油2053.7万吨,同比增长22.4%。目前我国与沙特、阿曼、也门、卡塔尔、阿联酋等国签订了长期进口原油合同,总量占进口原油的40%。据悉,沙特时下正在追赶一个在2010年底前每天向中国出口100万桶原油的目标,这个数字相当于非洲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安哥拉每天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自从1992 年开始,非洲原油在我国的市场份额也逐步扩大,从安哥拉、苏丹和刚果的原油进口量成倍上升。尤其是近一两年,非洲是我国原油进口增幅最大的地区。2007年,我国从安哥拉进口2499.6万吨原油,使安哥拉成为我国原油的第二大供应国。苏丹是中国苦心经营多年、比较成气候的海外阵地,也是中国在海外最大、最完整的石油投资,覆盖勘探、采油、输油管、炼油厂和港口等各领域。2007年中国从苏丹进口原油1030.6万吨,同比增长112.6%。 中亚是我国进口石油的又一重要地区。2005 年12 月16 日,中哈原油管道一期工程正式竣工投产。通过这条管道,目前已累计进口原油653.74万吨。2007年,中国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原油进口量大增,增幅为123.5%。中国还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地进口石油。
在众多的对华进口来源国中,供应量增幅最快的是加拿大,平均增幅达到了973.5%。但出乎意料的是,俄罗斯的对华出口量同比下降了9个百分点。俄罗斯是中国进口原油的第四大供应商,2007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1452.6万吨。对此,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问题研究专家认为:\"进口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的石油,是中国对外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继续稳定并扩大该地区的石油进口量。因为,这个地区的石油来源,对中国来说,安全系数最高。\" 中国进口石油的目光还投向了美洲大陆。中国与委内瑞拉、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等国都有石油合作项目。2007年,中国从委内瑞拉进口原油411.5万吨,从巴西进口了231.5万吨。就上述所有进口石油来源地而言,中国的进口原油中,约45%来自中东,32.5%来自非洲,3.5%来自亚太。对此,能源研究战略专家认为,这种来源结构\"存在相当大的风险\"。中国目前的一些合作伙伴诸如伊朗、苏丹、尼日利亚、利比亚等都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这给中国的能源供给带来了变数。 专家认为,为了预防上述地区不可预料的政治风险,在已有来源的基础上,应继续扩大风险系数小的石油进口来源地。因此,中国需要尝试从中亚、俄罗斯、拉丁美洲等地寻找更多新的石油来源。推行石油进口的多元化策略,应成为中国新能源外交的一个重要思路。
去向何方
在有关能源安全的思考中,需求的抑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中国的石油消耗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 此前,我国石油主要消费在工业部门,其次是交通运输业、农业、商业和生活消费等部门。其中,工业石油消费占全国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0%以上;交通运输石油消费量仅次于工业,占25%左右;农、林、牧、渔、水利业石油消费占石油总消费量的比重在10%以下;生活消费石油占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仅为6%左右。 最近几年,各领域消耗的石油在整个市场所占的比例发生了细微的变化。除了工业消费石油外,基础设施、交通能源、建筑建材等行业高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猛增。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研究室林跃勤认为,从海外进入中国的石油,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交通运输业;二是工业石化产品,包括航空汽油、发电厂、化肥、农药、精细化工品等等,这方面每年都有新产品出来,产品结构有变化,消耗掉的石油占整个市场的比例也有变化。 这其中,增长最快的一个部门就是交通运输。\"光交通运输业的汽车耗油就迅速提高,占到整个市场的40%。未来5年还会上升到50%。\"林跃勤表示。 近年来,机动车迅速普及。环球能源网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598亿辆,与2006年相比,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增长10.02%。公安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从车辆类型看,汽车、摩托车保有量共占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的90.61%。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我国机动车驾驶人也保持高增长态势,截至2007年年底,机动车驾驶人达1.64亿人,比2006年增长9.17%。
我国的石油消耗,在汽车用油上增幅很大。目前中国的机动车、轿车大幅增长,导致汽油用量大幅增长,随着机动车驾驶人的高增长趋势,以后汽车用油还会继续增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牛犁表示。 全国交通运输协会副秘书长索沪生近日介绍,不包括私人汽车出行的能耗,到2020年,我国交通运输消耗能源将是现在的两倍以上。 在工业石化产品方面,中国石油石化产品产业链需求持续旺盛,消费高速增长造成众多石油石化产品供不应求,出现了巨大的供应缺口。例如,烯烃和部分中间体价格持续高涨,两碱毛利扩大,TDI、黏胶纤维、染料及印染助剂、PVC、草甘膦等农药价格上升成为亮点,上述化工品的需求都推动了对石油原料的消耗。(记者 张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