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诊断】人迎寸口脉诊法演变与应用探析

2022-10-30 来源:年旅网


【诊断】人迎寸口脉诊法演变与应用探析

人迎寸口脉诊法是《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诊脉方法之一,包含理论依据、临床指导等。该脉法可通过寸口脉与人迎脉的脉象相互对比,指导经脉辨证及针灸临床治疗。但由于历代医家对于人迎脉所在的诊脉位置见解不一,使得对该脉法的应用造成障碍。故笔者着眼于古典文献,从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等方面探析人迎寸口脉诊法,以验于临床。

1诊脉位置

在应用人迎寸口脉诊法前应首先对其历史源流进行梳理。后世医家对人迎寸口脉法的诊脉位置有2种认知:一种观点认为人迎脉诊脉位置位于颈部喉结旁的动脉处,气口即寸口;另一种观点源自《脉经》,以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脉诊脉位置,右手关前一分为寸口脉诊脉位置,由于该脉法诊脉位置的不确定,导致了历代医家对人迎脉诊脉位置各抒己见,使该脉法应用混乱。

1人迎脉诊脉于颈部

《灵枢·本输》曰:“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灵枢·寒热病》云:“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1]。《内经》已经指出人迎为颈部动脉,位于足阳明胃经。故后世医家多认为此脉法中的人迎脉位于足阳明胃经的人迎穴,而寸口脉位于双手的肺经寸口脉。

但是,人迎脉诊脉位置若位于颈旁动脉则会给临床操作带来诸多不便。人迎脉位于颈部动脉,则左右皆有人迎脉、寸口脉。虽然《灵枢·动输》中记载:“阴阳上下,其动一

也。”但在实际临床中,由于病情的多变复杂,很可能会出现左右人迎寸口大小相反,甚至出现左右寸口脉相差非常大的情况,这时该如何诊脉,则无法确定。历史上认同人迎位于颈旁动脉的学者也未能对此做出较为合理的解答。

2诊脉位置位于左右手

首次将人迎寸口脉法赋予新的含义的是《脉经》,王叔和于《脉经·卷第一·两手六部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云:“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2]分析其内容可知,其中关于人迎、气口的定位应为关前一分。后世医家孙思邈、陈无择等也认同“左人迎,右寸口”的观点,临床上很多医生以此作为依据也取得了显著疗效,说明也有其理论以及临床意义。

东方为木,在藏为肝;其气主升,属阳。西方为金,在藏为肺;其气主降,属阴。东方对应人体之左,西方对应人体之右[3]。从气机升降角度以及“左为阳右为阴”的阴阳思想来分析该脉法后发现,与人迎脉位于颈部的脉法相比,其中蕴涵的阴阳思想是一致的。故该脉法经过后世演变后亦可应用于临床,并非无稽之谈。

古人发现不同脉口病变均可反映到一处脉口上,这就促使了中医遍诊法逐渐整合到在手太阴寸口处诊断,人迎寸口脉法诊脉位置的演变原理与这种由繁及简的演变过程原理基本相似,且无论人迎诊脉位置在颈部,还是左手关前一分,其本质都是先别阴阳后别经脉。

从理论依据来看,当临床使用诊脉位置变为左右手的人迎寸口脉诊法的确有据可循。故笔者认为人迎脉诊脉位置位于左手“关前一分”,更加符合临床实际,并为古今医家所重视。

2“关前一分”定位

若要将后世演变的人迎寸口脉诊法应用于临床,则需明确其关键诊脉位置“关前一分”所在之处,在《脉经》中并未阐述“关前一分”的具体位置,后世脉学著作《三指禅》认为关前一分为左右寸。但据《脉经》所诉的“人迎紧盛,伤于风寒,气口紧盛,伤于饮食”,则无法对其原理解释。

对于关前一分的界定,于《医宗必读》有云:“寸关尺各三分,前中后各一分,共计九分”[4]。此处所说“关前一分”,当为关部的前一分。左寸关前一分实为肝部之脉,而肝为风木之脏;右寸关前一分正当脾胃部,而脾为仓廪之官,胃为水谷之海。故曰“人迎紧盛伤于寒,气口紧盛伤于中”。也暗合《内经》中“人迎主外,寸口主中”的说法。

故后世所用人迎寸口分主表里也并不是无稽之谈,与《内经》经文无异,只是位置的改变,犹之足少阴肾气本于太溪诊之,今诊于两尺同理。

3人迎寸口脉诊法临床应用1定病位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曰:“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类似的论述在《内经》中并不少见。据此可知脉诊比较标准应当为“一盛、二盛、三盛”,故如何辨别和定义“一盛、二盛、三盛”则为应用关键。

当病患处于“阴阳俱溢”以及“人迎气口俱盛三倍以上”的状态时,则无法通过左右手脉象互相对比进行判断,因为双手同时大于对方三倍的情况是不存在的。王伟[5]据

《脉经·脉法赞》发现:《灵枢·终始》篇的“盛”字实为“关前一分”与关部脉的大小进行比较。

其具体的比较方法是首先将双手根据阴阳属性分为人迎脉和气口脉,然后将“关前一分”与其相应的关部脉进行大小的比较。如“关前一分”较关部弱,则为“一盛”,病在少阳或厥阴;两者持平,则为“二盛”,病在太阳或是少阴;“关前一分”较关部偏大,则病在阳明或太阴。

有人认为这种诊断方法太过简单,诊断结果仅为病在其中一经,与临床实际不符。但《素问·示从容论篇》有云:“一人之气,病在一脏也。若言三脏俱行,不在法也。”《内经》中并不是没有意识到临床疾病表现的复杂性,而是认为“病在一脏”更加符合法则。

2辨经络虚实

人迎寸口脉诊法定病位方法看似仅能反映实证,至于手足经脉的虚证该如何诊断,仅在《灵枢·经脉》粗略提及。如临床根据经脉病变的症状辨证为手少阳经病变,人迎脉应当为“一盛”于寸口,并伴有“燥”的情况。若此时人迎脉反小于寸口,则为虚,正如《灵枢·经脉》云:“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12次。

人迎反小于寸口应当有2种可能,根据《灵枢·终始》《灵枢·禁服》有关人迎寸口脉法倍数的条文来看,以及脏腑表里关系和流注顺序可知,如手少阳三焦经气虚,应为寸口“一盛”于人迎,此时心包经邪盛,余经脉病变皆仿此。这就是心包经及其他经络在虚损状态时人迎寸口脉相应的反应,这种情况下应采取补益的方法,即“虚则补之”。

但《灵枢·终始》载:“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在人迎脉、寸口脉同时出现虚的情况时,说明人体的阴阳皆虚,这时则不可采用针、灸以及猛药来治疗,只可以用甘味的药进行调养[6]。

4人迎脉指导针法操作1指导补泻之数

《内经》对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的针刺补泻之数有明确规定:“人迎一盛……故可日二取之也。”无论经络病变阴阳虚实,仅取3穴,与经筋病变“以痛为腧”的取穴方法相比,大大减少了患者针刺的痛苦。

人迎盛,二泻一补,阳气盛多泻少补。例如,“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即泻足少阳经上2个穴,而补足厥阴经上1个穴。寸口盛,二补一泻,阴气盛多补少泻。例如,“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在此要注意阴阳经脉补泻取穴的区别,即人迎寸口脉针法进行补泻的穴位数为3个(单侧),即无论补泻,阴经均取1个穴位,而阳经均取2个穴位。

2顺序和选穴

《灵枢·终始》载:“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病变经脉无论发生在阴经阳经,补泻的顺序均为先补后泻。瘦人、老人、久病之人即使有邪气亢盛的体征,也需要以补为主,以泻为辅。“燥取之上”谓取手经穴位,因其阳气盛于足经,根据人迎寸口脉法,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规律:阴盛以补为主,阳盛以泻为主。

通过考察《灵枢·九针十二原》原文:“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凡此十二原者,

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以及《难经·六十六难》所言:“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郑志杰等[7]认为人迎寸口脉针法取穴应该是《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所阐述的原穴,但是,每条经脉原穴只有1个,明显不符合《灵枢·终始》所阐述的取穴之数。

《灵枢·禁服》有云:“通其荥输,乃可传于大数。大数曰:盛则徒泻之,虚则徒补之,紧则灸刺,且饮药,陷下则徒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为在《灵枢·本输》中讲的“井、荥、输、经、合”五输穴。至于五输穴具体如何选穴,《内经》并未提及,根据《难经》原文“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以及王利等[8]采用五腧穴之母子补泻法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据本经五输穴经气流注规律、五行属性的相生相克关系进行选择,整理为下表。即阳经病变用泻法针刺与本经属性一致的穴位及子穴,用补法针刺其表里经的母穴;阴经病变泻其子穴,用补法针刺其表里经属性一致的穴位及母穴。(见表1)

3针刺频率

针刺频率与经脉气血多少有关。当足少阳经脉发生病变时需每日针刺1次,足太阳经隔日针刺1次,即“二日一取之”,足阳明则需每日针刺2次。当阴经发生病变时,其针刺频率与之相表里的阳经相同,病变经脉不同,则针刺频率亦不同。对足阳明、太阴的针刺频率解释,《内经》有云:“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阴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

4检查效果

《灵枢·小针解》载:“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这里清楚地指出,

所谓“气至”,就是针刺补泻后的“气调”[9]。《灵枢·终始》云:“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适虽言快,病未去也。”

在进行针刺补泻后,观察“气至”的关键是检查脉象是否发生变化。这里所指的“气至”应为观察脉搏的力度变化,而不是观察其脉形的变化。如在临床上用针刺泻其实邪,治疗后其脉形未变,但脉搏动之力減弱,这就是“气至”。反之,若治疗后脉搏并未发生改变,则是“气未至也”,需调至“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

5结 语

关于人迎寸口脉法的解释,历代医家观点均有矛盾之处,笔者根据文献及经典,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后世演变的于双手部进行诊断的人迎寸口脉法存在其诊断意义,并重新定义“关前一分”的位置,并对人迎寸口脉法指导针灸临床进行补充。因此,临床不应局限于诊脉位置,应分析其本质,从而避免诊断的盲目性。

参考文献

[1] 灵枢[M].田代华,刘更生,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25.

[2] 王叔和.脉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5.

[3] 张久亮.左右寸口脉阴阳属性的辨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2):370.

[4] 李中梓.医宗必读[M].王卫,张艳军,徐立,等,点校.王云凯,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5] 王伟.拨开迷雾学中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57.

[6] 熊大昌.人迎寸口对比诊断法临证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0):86-87.

[7] 郑志杰,赖新生.人迎寸口脉诊法的文献与临床研究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5):990-993.

[8] 王利,闺德英.母子补泻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5,25(5):309-311.

[9] 刘炜,王朝阳,陈思思.《内经》针刺补泻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2):73-76.

引用本文献标准格式:

佟鑫,田宇,弓明燕,王洪武.人迎寸口脉诊法演变与应用探析[J].中医药导报,2019,25(18):62-64.

作者:佟鑫,田宇,弓明燕,王洪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