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了第一次练眼力上。为了引领孩子感悟纪昌苦练的品质,我带领孩子层层深入地品读句子。让孩子理解“注视”的意思,并让学生用飞卫师傅的话来解释词语,告诉孩子们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在教学纪昌看梭子练眼力时,我请孩子们回忆自己的经历谈感受,从而体会在纪昌的注视中含有的那种坚持不懈,认真刻苦的品质。这节课我力求做到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多读多感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课堂的朗读依然少了点声音,少了点感觉,值得好好反思!《纪昌学射》教学反思(二)《纪昌学射》既然是一则寓言,肯定有其区别与一般的写人记事的文章,除了人物的形象与精神之外,必有其深刻的寓言。课文几乎没有写纪昌是怎样学习射箭的,只是一句话“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与其说是“学射”不如说是“练眼”。那么课文为何不叫“纪昌练眼”呢?飞卫为什么一再强调纪昌练习眼力呢?抓住这一矛盾点,我引导孩子在体会了纪昌那么花功夫去练眼力后再去感悟这则寓言的深刻寓意: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让学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体会更深。
《纪昌学射》教学反思(二)
《纪昌学射》本课题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版)第二学段语文学科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7课《故事两则》,原文见《列子·汤问》。寓言故事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工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积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
1.利用课题,合理设问。“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好的问题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能激发学生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在教学这两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抓住课题,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设疑。如《扁鹊治病》就围绕课题提出了三个问题:扁鹊给谁治病?怎么治病?结果怎样?而对于《纪昌学射》也可以围绕课题设疑:纪昌向谁学习射箭?纪昌是怎样学习射箭的?学箭的结果如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完成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对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拓展资料,联系生活。在《纪昌学射》一课中,纪昌在练习不眨眼的时候,是在妻子织布的时候,躺在织布机下面,死死地盯着织布机的踏板来训练的。由于织布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点遥远,而在理解的时候,需要学生通过想象当时的情景来体会纪昌练习的刻苦,因此,在该部分就准备了织布机织布的视频,让学生更合理地想象。在第二次练习眼力时出示虱子和车轮的对比图,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直观感知,从而加深体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