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下高校舆论引导初探
作者:吉子日赫
来源:《新生代·下半月》2018年第11期
【摘要】:自媒体为大学生日益增长的表达需求提供了交流平台,也为高校舆论的滋生提供了耐以生存的土壤。目前来看,全国各高校在引导舆论时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实践表明只有构建全方位的引导机制,完善高校信息公开机制,并采取線上及时“思想引导”与线下主动“解决问题”相结合的引导方式才能有效规避高校舆论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自媒体 高校舆论 舆论引导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专业自媒体步入兴盛时代。作为网民主力军的大学生对于学校、社会热点问题日益关注,常常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和集群性的观点。但是由于大学生涉世不深,加之互联网信息的真假难辨,导致其容易产生非理性、违法性、破坏性的行为后果。高校是承担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组织机构,如何正确的把握校园舆论导向意义重大。 一、自媒体的内涵与特征
自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截止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其中学生群体占比24.8%,微博、微信等社交自媒体已经成为诸多社会热点事件爆发、发酵的源头。
(一)平民化:简而言之就是使用门槛低,相对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高额运作成本以及新闻信息的层层审核,自媒体用户仅仅通过注册登记,便可通过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等方式即时发布状态。
(二)个性化:用户可依据自身需求、兴趣爱好、互动人群、教育经历等因素定制私人自媒体的内容形式,既能彰显个性,又能结交一批志同道合的好友。
(三)交互传播性:没有诸多客观限制,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相关设备连接互联网,将信息即时分享给受众群体,而受众群体自身又运用相同的手段将收到的信息二次推送并形成循环。信息的传递的高效、迅速显然不是传统媒体能够比拟的。 二、高校舆论
自媒体时代下高校舆论的特点: (一)舆论产生的迅速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今在校大学生思想前卫、个性鲜明,乐于接受新事物,自我表达意愿强烈。步入大学后,由于管理较中学略为宽松,加之新型社交软件发文门槛低、受众群体广,造成高校舆论往往在这些新型社交自媒体如微博、微信、QQ等软件中高速传播。 (二)舆论内容的夸大性
自媒体软件为当今大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声”的平台,在为学生呈现海量资讯的同时,也输出了部分负面价值观。为了“博眼球、赢点击”,一些信息发布者往往会使用夸张、甚至失实的字眼行文,经由网络扩散最终孕育出非理性的舆论。 (三)舆论影响的深远性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性,正向的舆论可以曝光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形成一股强有力的监管力,改善大众的生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但非理性的舆论可能会欺骗、蒙蔽大众,甚至鼓动大众形成负面情绪、造成不良后果。 三、高校舆论引导面临的新挑战 (一)舆论导向的理念陈旧、手段落后
长久以来高校对非理性舆论采取的处理方式往往是“封锁-调查-追责”。显然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这些应对机制已经捉襟见肘,学校不可能封闭所有的网络,一味的避忌、推卸责任只会使非理性的舆论通过自媒体平台在学生中蔓延地更快,最终引起主流媒体的关注并大肆报道,降低学校的公众形象。 (二)舆论倒逼现象时有发生
90后学生个性张扬、标新立异。面对“活动出人”、“突击宿舍”、“断电断网”等生活琐事都可能促使学生采用非理性的手段维权,再经由“亚群体交流-自媒体平台传播-主流媒体报道”等途径发酵,容易对高校形成舆论倒逼。 (三)高校新媒体建设尚待完善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促使大部分高校开始关注自身的新媒体建设。不少高校相继成立了新媒体中心、全媒体中心、易班工作站,并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毋庸置疑以上种种尝试都体现了高校在舆论引导上的重视。但是由于形式行政化、内容官方化,使得校级新媒体的功能与学校官网并无大致区别,只能向学生推送事务性通知,无法勾起学生的订阅兴趣,不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故其舆论引导效果甚微。 四、高校舆论引导的新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构建全方位的引导机制,把握大学生舆论的导向
高校要成立以党委宣传部为主导、分工明确的舆论引导工作小组,并加强学校官方新媒体平台建设,利用新媒体及时推送学生关注、上心信息。此外加强先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培养教师学生中正向舆论领袖,对于预防舆情的产生也至关重要。 (二)完善高校信息公开机制,尊重师生的知情权
高校的特殊敏感信息容易通过自媒体用户经由非官方且带有主观性、夸张性的分享平台向周围扩散,因此学校应当本着以人为本精神,尊重师生知情权,做到高校信息即时的公开,并以诚恳、真挚的态度告知师生,从而预防高校非理性舆论的产生、扩散。 (三)线上及时“思想引导”与线下主动“解决问题”相结合
高校管理者应高度重视自媒体软件舆情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疏导。在舆论已经传播时及时联系信息发布者核实情况,把握舆论演变的方向,并成立舆情调查小组,随时向学生推送相关调查进展。对于不实信息,坚决澄清、删除;对于确实存在的问题,线下主动解决,让学生参与学校建设、管理工作,增强与学生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梅月平,李久戈. 提升高校主流思想舆论传播力探究——基于高校新媒体矩阵建设的视角[J]. 思想理论教育,2017(03):83-87.
【2】兰清. 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舆论导向的影响[J]. 新闻战线,2015,(02):97-98. 【3】徐建军,曹清燕. 高校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刍议[J]. 现代大学教育,2014,(04):89-93.
【4】徐强,黄三生. 加强微博环境下高校网络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J]. 中国高等教育,2013(22):23-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